睡眠障碍-分类与治疗原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睡眠障碍分类ppt课件
❖ 40% 24%,抑郁症或恶劣心境 23% 酒依赖 7%, 药物滥用 4%
❖ 一般人群中失眠是抑郁症发病的预测因子 ❖ 行为治疗加精神药物以及催眠药物联合治疗
睡眠障碍
❖ 睡眠障碍不仅造成夜间的睡眠困难,而且会导 致白天的疲乏无力和犯困,或会在夜间发生异 常事件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不同国家中OSAHS患病率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西班牙 ❖ 瑞典 ❖ 以色列
2%-4%
1.35% 1-4% 1-10% 3%
9.9-11.3% 1.4%
0.9%
❖ 上海 ❖ 河北 ❖ 山西 ❖ 长春 ❖ 广西 ❖ 香港
中国OSAHS患病率
6.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活动简单、固定、反复)
(1) 不宁腿综合征 (发病率 普通人群10%) (2)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发病率5%-44%) (3) 睡眠相关腿痛性痉挛 (4) 睡眠相关磨牙 (发病率5%-20% ) (5) 睡眠相关节律型运动障碍 (6)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待分类 (7)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 (8)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医学状况所致
7.独立症状,正常变异以及尚未定义者
(介于正常和异常睡眠之间的睡眠相关综合征,不甚清楚)
(1) 长睡眠者 8.5% (2) 短睡眠者 18.5% (3) 频繁局部肌阵挛 (4) 原发性鼾症 19% (5) 梦呓 30%或更多 (6) 入睡期抽搐 (7)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8) 睡前脚震颤和睡眠期交替性腿部肌肉运动 (9) 入睡期脊髓性肌阵挛
器质性过度睡眠,待分类) ❖ 生理性过度睡眠(器质性过度睡眠,待分类)
4.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1)原发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2)行为问题所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 一般人群中失眠是抑郁症发病的预测因子 ❖ 行为治疗加精神药物以及催眠药物联合治疗
睡眠障碍
❖ 睡眠障碍不仅造成夜间的睡眠困难,而且会导 致白天的疲乏无力和犯困,或会在夜间发生异 常事件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不同国家中OSAHS患病率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西班牙 ❖ 瑞典 ❖ 以色列
2%-4%
1.35% 1-4% 1-10% 3%
9.9-11.3% 1.4%
0.9%
❖ 上海 ❖ 河北 ❖ 山西 ❖ 长春 ❖ 广西 ❖ 香港
中国OSAHS患病率
6.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活动简单、固定、反复)
(1) 不宁腿综合征 (发病率 普通人群10%) (2)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发病率5%-44%) (3) 睡眠相关腿痛性痉挛 (4) 睡眠相关磨牙 (发病率5%-20% ) (5) 睡眠相关节律型运动障碍 (6)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待分类 (7)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 (8)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医学状况所致
7.独立症状,正常变异以及尚未定义者
(介于正常和异常睡眠之间的睡眠相关综合征,不甚清楚)
(1) 长睡眠者 8.5% (2) 短睡眠者 18.5% (3) 频繁局部肌阵挛 (4) 原发性鼾症 19% (5) 梦呓 30%或更多 (6) 入睡期抽搐 (7)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8) 睡前脚震颤和睡眠期交替性腿部肌肉运动 (9) 入睡期脊髓性肌阵挛
器质性过度睡眠,待分类) ❖ 生理性过度睡眠(器质性过度睡眠,待分类)
4.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1)原发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2)行为问题所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常见睡眠障碍ppt课件
26
逆向意志
• 上床后,努力保持觉醒而不睡去。可以关掉卧室 的灯,并尽可能地睁开眼睛
• 过程中,不做任何影响睡眠的事情,例如:听音 乐,看电视或报纸,打电话。
27
松弛治疗
• 包含多种不同的技术,主要有:渐进性肌肉松弛、 生物反馈、意象联想、冥想等。
• 目的:进入一种广泛的松弛状态,而不是要直接 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
The Guilford Press. P57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 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改变患者的负性观念和不 良的态度,而代之以健康、有效的观念、情感和 行为。
• 在失眠患者中往往存在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患 者过度地担心自己能否入睡和夸大失眠的后果, 这会进一步引起生理和心理的觉醒,使他的失眠 问题更加严重。
Syndrome) 发作性睡病 PLMS 原发性嗜睡症 周期性嗜睡贪食症 (Klein-Levin Syndrome)
15
睡眠障碍的分类
3. 睡眠与觉醒的周期障碍(DOSWS)
乘飞机倒时差 倒班 前置/延迟睡眠周期综合症 非24小时日周期综合症
16
睡眠障碍的分类
4. 异常睡眠
睡行症 RSBD 睡眠中肌张力丧失 (Sleep Paralysis) 夜惊
• 研究表明药物治疗不能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观 念和态度
23
睡眠卫生
• 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品,以及吸烟,尤其在傍晚以后 • 在睡前2小时内,不能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 • 晚饭后,不可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 • 下午五点以后,不参与让你兴奋和活跃的环境 • 床只能用来睡觉,如果只是休息和放松,可以坐在椅子上 • 建立一套准备就寝的程序 • 卧室的环境要有利于睡眠,如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声音 • 就寝后,放松思想,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进睡眠 • 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外,可以使用闹钟帮你
逆向意志
• 上床后,努力保持觉醒而不睡去。可以关掉卧室 的灯,并尽可能地睁开眼睛
• 过程中,不做任何影响睡眠的事情,例如:听音 乐,看电视或报纸,打电话。
27
松弛治疗
• 包含多种不同的技术,主要有:渐进性肌肉松弛、 生物反馈、意象联想、冥想等。
• 目的:进入一种广泛的松弛状态,而不是要直接 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
The Guilford Press. P57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 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改变患者的负性观念和不 良的态度,而代之以健康、有效的观念、情感和 行为。
• 在失眠患者中往往存在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患 者过度地担心自己能否入睡和夸大失眠的后果, 这会进一步引起生理和心理的觉醒,使他的失眠 问题更加严重。
Syndrome) 发作性睡病 PLMS 原发性嗜睡症 周期性嗜睡贪食症 (Klein-Levin Syndrome)
15
睡眠障碍的分类
3. 睡眠与觉醒的周期障碍(DOSWS)
乘飞机倒时差 倒班 前置/延迟睡眠周期综合症 非24小时日周期综合症
16
睡眠障碍的分类
4. 异常睡眠
睡行症 RSBD 睡眠中肌张力丧失 (Sleep Paralysis) 夜惊
• 研究表明药物治疗不能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观 念和态度
23
睡眠卫生
• 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品,以及吸烟,尤其在傍晚以后 • 在睡前2小时内,不能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 • 晚饭后,不可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 • 下午五点以后,不参与让你兴奋和活跃的环境 • 床只能用来睡觉,如果只是休息和放松,可以坐在椅子上 • 建立一套准备就寝的程序 • 卧室的环境要有利于睡眠,如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声音 • 就寝后,放松思想,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进睡眠 • 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外,可以使用闹钟帮你
睡眠障碍科普讲座PPT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 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结论与建议
定期评估
建议定期评估自己的睡眠情况,尤其是在感到疲 惫或压力较大时。
保持对睡眠的关注,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结论与建议
寻求专业指导
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改善 睡眠。
谢谢观看
专业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的睡眠障碍类型。
何时寻求帮助?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避免对生活和 健康造成更大影响。
通过适当的治疗措施,许多睡眠障碍是可以逆转 的。
如何改善睡眠?
如何改善睡眠? 建立规律的作息
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 于调整生物钟。
即使在周末,也应尽量遵循这一规律。
睡眠障碍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睡眠障碍? 2. 为什么会发生睡眠障碍? 3. 何时寻求帮助? 4. 如何改善睡眠? 5. 结论与建议
什么是睡眠障碍?
什么是睡眠障碍?
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睡眠的各种问题,包 括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早醒等。
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 症等。
什么是睡眠障碍?
分类
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初级和次级,初级睡眠障碍是 指没有其他疾病引起的,而次级睡眠障碍是由其 他健康问题导致的。
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障碍。
什么是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包括心理因素、生 活方式、环境因素及生理因素。
如压力、咖啡因摄入过多、噪音等都可能影响睡 眠质量。
如何改善睡眠? 优化睡眠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及适宜温度的睡眠环境 ,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结论与建议
定期评估
建议定期评估自己的睡眠情况,尤其是在感到疲 惫或压力较大时。
保持对睡眠的关注,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结论与建议
寻求专业指导
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
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改善 睡眠。
谢谢观看
专业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具体的睡眠障碍类型。
何时寻求帮助?
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避免对生活和 健康造成更大影响。
通过适当的治疗措施,许多睡眠障碍是可以逆转 的。
如何改善睡眠?
如何改善睡眠? 建立规律的作息
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 于调整生物钟。
即使在周末,也应尽量遵循这一规律。
睡眠障碍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睡眠障碍? 2. 为什么会发生睡眠障碍? 3. 何时寻求帮助? 4. 如何改善睡眠? 5. 结论与建议
什么是睡眠障碍?
什么是睡眠障碍?
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睡眠的各种问题,包 括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早醒等。
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 症等。
什么是睡眠障碍?
分类
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初级和次级,初级睡眠障碍是 指没有其他疾病引起的,而次级睡眠障碍是由其 他健康问题导致的。
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障碍。
什么是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包括心理因素、生 活方式、环境因素及生理因素。
如压力、咖啡因摄入过多、噪音等都可能影响睡 眠质量。
如何改善睡眠? 优化睡眠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及适宜温度的睡眠环境 ,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科普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表现为长期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等 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失眠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总结词
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夜间反复觉醒或低 氧血症。
尽量保持每天相同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 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泡热水澡 、听轻音乐、冥想等,有助于降低身体和 心理的紧张状态,促进睡眠。
避免刺激性物质
改善睡眠环境
如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以及烟草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会影响睡 眠质量,应尽量避免或限制摄入。
律的紊乱等。
睡眠障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年龄 段,并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
睡眠障碍的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失眠、过度嗜睡、睡眠呼吸障碍、不安腿综合征 等。
根据持续时间,睡பைடு நூலகம்障碍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型,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对个体 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根据病因,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原发性(无明确病因)和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药物 引起)两种类型。
详细描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 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夜间反复觉醒或低氧血症 。这种症状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烦躁,严 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梦魇
总结词
表现为夜间做恶梦,伴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常常导致惊醒。
详细描述
梦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夜间做恶梦,伴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这种症状常常导致惊醒,使患者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梦魇的原因可能与心 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有关。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表现为长期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等 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失眠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总结词
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夜间反复觉醒或低 氧血症。
尽量保持每天相同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 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泡热水澡 、听轻音乐、冥想等,有助于降低身体和 心理的紧张状态,促进睡眠。
避免刺激性物质
改善睡眠环境
如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以及烟草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会影响睡 眠质量,应尽量避免或限制摄入。
律的紊乱等。
睡眠障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年龄 段,并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
睡眠障碍的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失眠、过度嗜睡、睡眠呼吸障碍、不安腿综合征 等。
根据持续时间,睡பைடு நூலகம்障碍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型,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对个体 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根据病因,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原发性(无明确病因)和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药物 引起)两种类型。
详细描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 程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夜间反复觉醒或低氧血症 。这种症状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烦躁,严 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梦魇
总结词
表现为夜间做恶梦,伴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常常导致惊醒。
详细描述
梦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夜间做恶梦,伴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这种症状常常导致惊醒,使患者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梦魇的原因可能与心 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有关。
(插画)老年人睡眠障碍-优秀课件PPT
PART 06
失眠及其治疗
Sleep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the human body, spendingabout one-third of one's life in sleep
失眠的定义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 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 间超过30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 早醒;
临床治疗失眠的目标为:
(1)缓解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 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
(2)保持正常睡眠结构; (3)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药物
01 SREP
(一)苯二氮卓类: 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主要特征有:(1)非选择性拮抗γ氨基丁酸苯二 氮卓(GABA BZDA)复合受体,具有镇静、肌松和抗惊厥的三重作用;(2)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延长 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
01 02
(三)褪黑素: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 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症状和睡眠时 相延迟综合征(DSPS),不推荐作为催眠 药 物 来 使 用 。Ramelteon作 为 一 种 褪 黑素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已在美国被 批准用于失眠的治疗。结果显示,该 药物能缩短入睡时间和增加总的睡眠 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术、硬腭截短术、颏前移及下颌前徙 术、鼻内镜手术、舌体或舌根切除手 术、下颌骨前移、口咽腔扩大等
OSA治疗方法
CPAP适应症:
XXXX年国际睡眠呼吸指南:①中度以上OSAHS患者;②轻 度患者,伴有日间嗜睡、认知功能异常或合并有心血管 疾病者;③轻度患者,一般治疗无效者;④手术前后和手 术失败者
CPAP 治 疗 注 意 事 项 :
《睡眠障碍讲课》PPT课件
诊断注意事项与误区
注意事项
诊断时应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其他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对睡眠的影响 。
误区
避免常见的诊断误区,如仅凭一次睡眠实验室检查就做出诊断,忽视患者的生活 方式和心理因素等。
PART 04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
包括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用于改善睡眠质量、 减少失眠等症状。
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可能 下降,导致失眠等问题。
性别
女性在经期、怀孕和更年期等生理 阶段可能面临特殊的睡眠问题。
荷尔蒙变化
荷尔蒙变化可能影响睡眠,如孕期 和更年期的荷尔蒙变化。
PART 03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确定睡眠障碍的诊断需要满足特 定的标准和条件,包括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 效率等方面的评估。
诊断流程
诊断流程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 查、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以及综合分析结果以做出诊断。
评估工具与量表
评估工具
评估睡眠障碍的工具包括睡眠日记、 睡眠量表、生理参数监测仪等。
量表
常用的睡眠量表包括失眠严重程度指 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信念 和态度量表等,用于评估患者的睡眠 状况和相关心理因素。
PART 02
睡眠障碍的原因
心理因素
01
02
03
焦虑和抑郁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可 能导致失眠、噩梦等睡眠 障碍。
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短期睡 眠障碍,如过度兴奋或悲 伤。
心理创伤
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的人 可能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
睡眠障碍者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在睡眠障碍治疗中重要性
提高治疗效果
科学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 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 疗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
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 眠质量,从而改善生活质 量。
预防并发症
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睡眠障碍患者的并发症, 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02 睡眠障碍评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及分型
失眠症
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 碍、早醒等,按病程可分为短 暂性失眠、短期性失眠和慢性
短期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催眠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
常见药物类型及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药物
01
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产生镇
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02
作用于与睡眠相关的特定受体,具有催眠作用,且较少产生依
赖性。
抗抑郁药物
03
部分抗抑郁药物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适用于伴有抑郁症状的
睡眠障碍患者。
不良反应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跌倒
呼吸抑制
催眠药物可能导致患者起床时头晕、乏力 ,增加跌倒风险,因此需确保患者起床时 有支持物。
部分患者使用催眠药物后可能出现呼吸抑 制,尤其是老年人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呼吸系统疾病的 患者,应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耐药性和依赖性
药物相互作用
长期使用催眠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和依赖 性,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适时调 整治疗方案。
应用方法
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法、冥想等放松 训练,以及生物反馈仪器进行训练。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因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 。
04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原则和策略
睡眠障碍-PPTppt课件
❖ 经过八周的治疗后,pitolisant对于改善白天过度嗜睡 的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但与莫达非尼的治疗效果相 似;对于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pitolisant明显优于 莫达非尼。
❖ 该研究为发作性睡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和靶点。
.
不宁腿综合征机制研究
❖ 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两个重复性检验试验发现位 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基因BTBD9的内含子变异与不宁 腿综合征伴周期性腿动高度相关,携带该变异基因的 人群患有周期性腿动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风险高达 50%。
.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定义及特点 睡眠中发生的周期性腿动,也可能发生于上肢。 睡眠中反复、频繁的周期性肢体运动导致的自主神经 激活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目前观点认为,发生于睡眠过程中的周期性肢体 运动是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一个客观生理指标。
.
不宁腿综合征
❖ 不宁腿综合征定义及特点
❖ 睡眠过程可以促进机体自适应性免疫功能的调 节,而睡眠不足则会引起免疫力下降的严重后 果,升高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
总结
.
第二部分 常见睡眠-觉醒障碍
.
睡眠觉醒障碍的疾病负担
❖ 2012年发表在《Lancet》上的评论文章指出, 睡眠-觉醒障碍全球患病率为9%-15%,是涉及 全人类的重要医疗卫生公共问题。
危害家庭 • 引发家庭矛盾、影响生活质量
危害社会 • 工作缺勤率升高、质量与效率下降、事故发生率升 高、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
失眠障碍 (4)失眠障碍的治疗手段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OSAHS的定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 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睡眠中呼吸停顿每次停 顿≧10s,通常每小时停顿次数>20次,临床上表现夜 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并伴有动脉血氧 饱和度降低、低氧血症、高血压及肺动脉高压。
❖ 该研究为发作性睡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和靶点。
.
不宁腿综合征机制研究
❖ 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两个重复性检验试验发现位 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基因BTBD9的内含子变异与不宁 腿综合征伴周期性腿动高度相关,携带该变异基因的 人群患有周期性腿动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风险高达 50%。
.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定义及特点 睡眠中发生的周期性腿动,也可能发生于上肢。 睡眠中反复、频繁的周期性肢体运动导致的自主神经 激活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目前观点认为,发生于睡眠过程中的周期性肢体 运动是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一个客观生理指标。
.
不宁腿综合征
❖ 不宁腿综合征定义及特点
❖ 睡眠过程可以促进机体自适应性免疫功能的调 节,而睡眠不足则会引起免疫力下降的严重后 果,升高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
总结
.
第二部分 常见睡眠-觉醒障碍
.
睡眠觉醒障碍的疾病负担
❖ 2012年发表在《Lancet》上的评论文章指出, 睡眠-觉醒障碍全球患病率为9%-15%,是涉及 全人类的重要医疗卫生公共问题。
危害家庭 • 引发家庭矛盾、影响生活质量
危害社会 • 工作缺勤率升高、质量与效率下降、事故发生率升 高、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
失眠障碍 (4)失眠障碍的治疗手段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OSAHS的定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 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睡眠中呼吸停顿每次停 顿≧10s,通常每小时停顿次数>20次,临床上表现夜 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并伴有动脉血氧 饱和度降低、低氧血症、高血压及肺动脉高压。
常见睡眠障碍的识别与处理PPT精选课件
1. Koffel EA, et al.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14: 1-11. 2. Yamadera W, et al. Sleep Biol Rhythms 2013:176-184.
20
小结
CBT-I是一种简易有效的针对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足够证据证明其有效 失眠的认知和行为疗法(CBT-I)主要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放松训练、认知 策略、睡眠卫生教育等 治疗形式的多样化也更好的满足了不同治疗环境和不同失眠人群的需求。个体治疗、 团体治疗及自助治疗均有很好疗效。每次1小时,共4次的个体治疗是治疗的最佳设置
NREM ______ SLEEP
•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 •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和体温下降 •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眼球运动
4
失眠障碍(DSM-5)
A.主述对睡眠数量或质量不满意,伴有下列1项(或更多)相关症 状:
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其特征表现为频繁的觉醒或醒后 再入睡困难;3.早醒,且不能再次入睡 B.该睡眠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教育、 学习、行为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C.每周至少出现3晚睡眠困难 D.至少3个月存在睡眠困难 E.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出现睡眠困难
24
五、非快速眼动睡眠唤醒障碍(DSM-5)
A. 反复发作的从睡眠中不完全觉醒,通常出现在主要睡眠周期的前三 分之一,伴有下列任1项症状
1. 睡行 2. 夜惊 B. 没有或很少梦境能被回忆起来 C. 存在对发作的遗忘 D. 此发作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 方面的损害 E. 该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F. 共存的精神和躯体障碍不能解释睡行或夜惊的发作
20
小结
CBT-I是一种简易有效的针对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足够证据证明其有效 失眠的认知和行为疗法(CBT-I)主要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放松训练、认知 策略、睡眠卫生教育等 治疗形式的多样化也更好的满足了不同治疗环境和不同失眠人群的需求。个体治疗、 团体治疗及自助治疗均有很好疗效。每次1小时,共4次的个体治疗是治疗的最佳设置
NREM ______ SLEEP
•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 •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和体温下降 •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眼球运动
4
失眠障碍(DSM-5)
A.主述对睡眠数量或质量不满意,伴有下列1项(或更多)相关症 状:
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困难,其特征表现为频繁的觉醒或醒后 再入睡困难;3.早醒,且不能再次入睡 B.该睡眠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教育、 学习、行为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C.每周至少出现3晚睡眠困难 D.至少3个月存在睡眠困难 E.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出现睡眠困难
24
五、非快速眼动睡眠唤醒障碍(DSM-5)
A. 反复发作的从睡眠中不完全觉醒,通常出现在主要睡眠周期的前三 分之一,伴有下列任1项症状
1. 睡行 2. 夜惊 B. 没有或很少梦境能被回忆起来 C. 存在对发作的遗忘 D. 此发作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 方面的损害 E. 该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F. 共存的精神和躯体障碍不能解释睡行或夜惊的发作
《睡眠障碍》课件
影响因素
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如长期熬夜、生活压力大 等都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02
睡眠障碍的原因
内因与外因
内因
心理因素、情绪波动、个性特征 等心理内因可影响睡眠质量,如 焦虑、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可 能导致失眠、多梦等症状。
外因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 等外因也可能影响睡眠,如噪音 、光线、温度、生活习惯不规律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
。
02
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观察患者的睡眠行为、睡眠环 境和生理指标,以了解患者的
睡眠状况。
03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睡眠 问题、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
诊断与评估的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诊断与评估过程中,应充分了解 患者的睡眠状况、症状和感受,以 便更准确地判断其睡眠障碍的类型
和程度。
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睡眠障碍》ppt课件
目录
• 睡眠障碍概述 • 睡眠障碍的原因 •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睡眠障碍的治疗 • 预防与自我管理 • 睡眠障碍的案例研究
01
睡眠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从而 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
睡眠障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症状表现、病因、持续时 间等,常见的分类包括失眠、睡眠过度、睡眠呼吸障碍等。
详细描述
儿童睡眠障碍可能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家长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 睡前过度刺激等措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质量。
案例三:老年人的睡眠问题与应对策略
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如长期熬夜、生活压力大 等都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02
睡眠障碍的原因
内因与外因
内因
心理因素、情绪波动、个性特征 等心理内因可影响睡眠质量,如 焦虑、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可 能导致失眠、多梦等症状。
外因
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 等外因也可能影响睡眠,如噪音 、光线、温度、生活习惯不规律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
。
02
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观察患者的睡眠行为、睡眠环 境和生理指标,以了解患者的
睡眠状况。
03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睡眠 问题、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
诊断与评估的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在诊断与评估过程中,应充分了解 患者的睡眠状况、症状和感受,以 便更准确地判断其睡眠障碍的类型
和程度。
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睡眠障碍》ppt课件
目录
• 睡眠障碍概述 • 睡眠障碍的原因 •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睡眠障碍的治疗 • 预防与自我管理 • 睡眠障碍的案例研究
01
睡眠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从而 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
睡眠障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症状表现、病因、持续时 间等,常见的分类包括失眠、睡眠过度、睡眠呼吸障碍等。
详细描述
儿童睡眠障碍可能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家长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 睡前过度刺激等措施,帮助孩子改善睡眠质量。
案例三:老年人的睡眠问题与应对策略
睡眠障碍讲课PPT课件
状
睡眠障碍可由 多种因素引起, 如心理、生理、
环境等
睡眠障碍可分 为短期和长期
两种类型
睡眠障碍的分类
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时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导致缺氧和睡眠质量下降 不宁腿综合症:睡眠时腿部出现不适感,需要不断移动来缓解症状 梦魇:睡眠时出现极度恐惧和焦虑的梦境,导致惊醒和难以再次入睡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睡前放松身心,避免兴奋
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或酒精入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保持每天作息时间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咖 啡因和酒精。 放松心情:采用冥想、瑜伽等放松心情的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案例三:张先生,梦游, 多次在夜间起床行动
案例四:赵女士,睡眠呼 吸暂停,夜间呼吸暂停多
次
案例分析
案例一:李先生的失眠经历 案例二:王女士的打鼾问题 案例三:张先生的梦魇困扰 案例四:赵小姐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经验总结与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 睡眠障碍,采取 不同的治疗方法 和应对措施
调整生活习惯和 睡眠环境,改善 睡眠质量
光线:过强的光 线或不适的光线 会影响人体褪黑 素的分泌,进而 影响睡眠。
温度:过高或过 低的温度都会影 响睡眠质量,保 持适宜的室内温 度对睡眠很重要 。
空气质量:室内 空气不流通或者 有污染物超标的 情况,也会影响 睡眠质量。
04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睡眠障碍可由 多种因素引起, 如心理、生理、
环境等
睡眠障碍可分 为短期和长期
两种类型
睡眠障碍的分类
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时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导致缺氧和睡眠质量下降 不宁腿综合症:睡眠时腿部出现不适感,需要不断移动来缓解症状 梦魇:睡眠时出现极度恐惧和焦虑的梦境,导致惊醒和难以再次入睡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睡前放松身心,避免兴奋
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或酒精入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保持每天作息时间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咖 啡因和酒精。 放松心情:采用冥想、瑜伽等放松心情的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案例三:张先生,梦游, 多次在夜间起床行动
案例四:赵女士,睡眠呼 吸暂停,夜间呼吸暂停多
次
案例分析
案例一:李先生的失眠经历 案例二:王女士的打鼾问题 案例三:张先生的梦魇困扰 案例四:赵小姐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经验总结与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 睡眠障碍,采取 不同的治疗方法 和应对措施
调整生活习惯和 睡眠环境,改善 睡眠质量
光线:过强的光 线或不适的光线 会影响人体褪黑 素的分泌,进而 影响睡眠。
温度:过高或过 低的温度都会影 响睡眠质量,保 持适宜的室内温 度对睡眠很重要 。
空气质量:室内 空气不流通或者 有污染物超标的 情况,也会影响 睡眠质量。
04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及再入睡 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 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
失眠的原因
躯体性原因——躯体疾病伴随的失眠 生理性原因——外源性失眠、
环境因素及睡眠习惯不良 心理性原因——抑郁及焦虑伴发失眠 精神性原因——精神疾病伴随的失眠 药物性原因——兴奋性药物等
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及体温下降、 肌张力降低(可维持姿势) 无明显眼球运动
非快眼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分期
Ⅰ期 入睡期
Ⅱ期 浅睡期
Ⅰ
Ⅲ期 中度睡眠期
Ⅳ期 深度睡眠期
快眼动睡眠(REM,快波睡眠)
特点:
脑活动与清醒时相似 脑代谢与脑血流量增加 大部分脑区神经元活动增加 EEG表现与觉醒时类似
睡眠时间及睡眠结构均正常 诊断:依据主观与客观睡眠的不一致性
睡眠调节性障碍
急性应激、冲突或环境变化导致的短暂性睡眠障碍 个体平日对心理刺激、环境变化、内心冲突和季节
变化适应困难 应激后急性起病,失眠伴焦虑、易激惹等 应激源消除、逐渐适应——睡眠好转
入睡相关性障碍
指入睡需要某些不恰当的条件或环境 婴幼儿:吸吮奶嘴、拍背、摇动 成人:开灯、开着电视、收音机等
清醒→入眠——
非快眼动睡眠(NREM I~IV期)
→ 快眼动睡眠(REM )
→ NREM → REM … …清醒 一夜睡眠约4~6个周期
非快眼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特点:
全身代谢减慢(代谢率较安静状态下降10%~20%); 脑血流量减少 神经元活动降低 循环、呼吸及交感神经活动降低
表现:
失眠的分类
按持续时间分类 短暂失眠——持续数日; 短期失眠——1~3周; 长期失眠——3周以上;
按发病原因分类 特发性失眠 继发性失眠
常见的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 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睡眠调节性障碍 主观性失眠 睡眠调节性障碍 入睡相关性障碍
心理生理性失眠
·过分注意睡眠问题引起的失眠 ·情绪应激可诱发 ·青年起病,中年期增多;女性常见;失眠自觉症状突出 ·过分关注睡眠→入睡困难、身体紧张 ·存在习得性阻睡联想、首夜颠倒效应 ·多导睡眠图:
睡眠效率降低; 睡眠潜伏期及NREM睡眠1期延长,觉醒次增多; NREM 3、4期睡眠缩短。
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失眠的治疗
我国治疗现状 治疗目标
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和正确睡眠认知功能,学会控制、纠正各种 影响睡眠的行为和认知因素;
重建正常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睡眠结构,摆脱失眠。 治疗原则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失眠治疗的病人/家属须知
应激、躯体疾病常伴暂时睡眠障碍 正常睡眠需要量:个体差异大;年龄增加,时间减少; 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睡眠习惯改善 担心失眠会加重失眠 酒精可助入眠,但会导致睡眠不安、早醒 兴奋性物质引起或加重失眠
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入睡困难、易醒突出; 日间表现:心烦意乱、烦躁不安、易激惹、紧张恐惧 躯体症状:头痛头昏、潮热胸闷、心悸、气促颤抖 常相伴于抑郁障碍 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可改善症状
主观性失眠
睡眠状态感知不良; 主诉失眠,缺少客观证据; 可伴焦虑抑郁症状; 多导睡眠图:
失眠的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原则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药物选用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用药原则
明确病因 了解过去用药史 合理选择药物 严格适应症、禁忌症 用药量个体化 及时评估、调整药量 短期用药、逐渐减量及停药 注意不良反应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睡眠限制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 放松疗法
时相治疗(调整生物钟以治疗睡眠时限延迟或提前) 光照治疗(睡眠节律失调、年龄相关性睡眠障碍) 褪黑素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规律作息时间 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 不在床上阅读、看电视等 每日适度规律活动 晚餐不过饱,餐后不饮酒、咖啡、茶,不吸烟 上床20分钟不能入睡可起床简单活动 失眠者白天避免午睡
诱发入睡困难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导致睡眠紊乱: 睡眠时间无规律; 卧室光线、室温、噪音; 睡前从事易兴奋活动
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与环境,失眠可缓解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早醒突出; 抑郁心境、动力缺乏突出;乏力无趣; 可伴躯体症状:疼痛、心悸、消化道症状等; 症状晨起较重,午后减轻 抗抑郁治疗有效改善睡眠
睡眠障碍
——分类与治疗原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张学勤
内容
睡眠生理 常见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
睡眠生理
睡眠——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 睡眠是主动调节过程 正常睡眠节律
非快眼动睡眠相(NREM) 快眼动睡眠相 (REM)
睡眠节律
根据睡眠期间脑电图、眼球运动、肌张力变化划分周期; 夜间睡眠周而复始的变化,NREM、REM交替:
巴比妥类、水合氯醛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安定) 艾斯唑仑 三唑仑 米达唑仑 唑吡坦 佐匹克隆 扎莱普隆
不同失眠类型的药物选择
入睡困难——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的药物; 短半衰期药物:唑吡坦、三唑仑、米达唑仑
表现:
肌张力极低 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呼吸浅快不规则、心率增快、
血压波动、瞳孔时大时小、 体温调节功能丧失 各种感觉功能显著减退
夜间睡眠NREM/REM变化特点
睡眠后期REM睡眠时间渐延长; 成人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20%~25%; NREM Ⅲ、Ⅳ期占20%,主要分布在睡眠前半部; NREM Ⅰ、Ⅱ期主要分布在睡眠后半部——容易觉醒
年龄相关性睡眠变化特点
平均睡眠时间8小时 从出生——老年,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随年龄增长,REM睡眠与NREM睡眠Ⅳ期比
例逐渐减少
常见的睡眠障碍
失眠 异态睡眠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发作性睡病 不安腿综合征 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
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定义——
失眠的原因
躯体性原因——躯体疾病伴随的失眠 生理性原因——外源性失眠、
环境因素及睡眠习惯不良 心理性原因——抑郁及焦虑伴发失眠 精神性原因——精神疾病伴随的失眠 药物性原因——兴奋性药物等
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及体温下降、 肌张力降低(可维持姿势) 无明显眼球运动
非快眼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分期
Ⅰ期 入睡期
Ⅱ期 浅睡期
Ⅰ
Ⅲ期 中度睡眠期
Ⅳ期 深度睡眠期
快眼动睡眠(REM,快波睡眠)
特点:
脑活动与清醒时相似 脑代谢与脑血流量增加 大部分脑区神经元活动增加 EEG表现与觉醒时类似
睡眠时间及睡眠结构均正常 诊断:依据主观与客观睡眠的不一致性
睡眠调节性障碍
急性应激、冲突或环境变化导致的短暂性睡眠障碍 个体平日对心理刺激、环境变化、内心冲突和季节
变化适应困难 应激后急性起病,失眠伴焦虑、易激惹等 应激源消除、逐渐适应——睡眠好转
入睡相关性障碍
指入睡需要某些不恰当的条件或环境 婴幼儿:吸吮奶嘴、拍背、摇动 成人:开灯、开着电视、收音机等
清醒→入眠——
非快眼动睡眠(NREM I~IV期)
→ 快眼动睡眠(REM )
→ NREM → REM … …清醒 一夜睡眠约4~6个周期
非快眼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特点:
全身代谢减慢(代谢率较安静状态下降10%~20%); 脑血流量减少 神经元活动降低 循环、呼吸及交感神经活动降低
表现:
失眠的分类
按持续时间分类 短暂失眠——持续数日; 短期失眠——1~3周; 长期失眠——3周以上;
按发病原因分类 特发性失眠 继发性失眠
常见的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 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睡眠调节性障碍 主观性失眠 睡眠调节性障碍 入睡相关性障碍
心理生理性失眠
·过分注意睡眠问题引起的失眠 ·情绪应激可诱发 ·青年起病,中年期增多;女性常见;失眠自觉症状突出 ·过分关注睡眠→入睡困难、身体紧张 ·存在习得性阻睡联想、首夜颠倒效应 ·多导睡眠图:
睡眠效率降低; 睡眠潜伏期及NREM睡眠1期延长,觉醒次增多; NREM 3、4期睡眠缩短。
睡眠卫生习惯不良
失眠的治疗
我国治疗现状 治疗目标
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和正确睡眠认知功能,学会控制、纠正各种 影响睡眠的行为和认知因素;
重建正常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睡眠结构,摆脱失眠。 治疗原则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失眠治疗的病人/家属须知
应激、躯体疾病常伴暂时睡眠障碍 正常睡眠需要量:个体差异大;年龄增加,时间减少; 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睡眠习惯改善 担心失眠会加重失眠 酒精可助入眠,但会导致睡眠不安、早醒 兴奋性物质引起或加重失眠
焦虑障碍相关性失眠
入睡困难、易醒突出; 日间表现:心烦意乱、烦躁不安、易激惹、紧张恐惧 躯体症状:头痛头昏、潮热胸闷、心悸、气促颤抖 常相伴于抑郁障碍 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可改善症状
主观性失眠
睡眠状态感知不良; 主诉失眠,缺少客观证据; 可伴焦虑抑郁症状; 多导睡眠图:
失眠的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原则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药物选用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用药原则
明确病因 了解过去用药史 合理选择药物 严格适应症、禁忌症 用药量个体化 及时评估、调整药量 短期用药、逐渐减量及停药 注意不良反应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睡眠限制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 放松疗法
时相治疗(调整生物钟以治疗睡眠时限延迟或提前) 光照治疗(睡眠节律失调、年龄相关性睡眠障碍) 褪黑素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规律作息时间 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 不在床上阅读、看电视等 每日适度规律活动 晚餐不过饱,餐后不饮酒、咖啡、茶,不吸烟 上床20分钟不能入睡可起床简单活动 失眠者白天避免午睡
诱发入睡困难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导致睡眠紊乱: 睡眠时间无规律; 卧室光线、室温、噪音; 睡前从事易兴奋活动
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与环境,失眠可缓解
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
早醒突出; 抑郁心境、动力缺乏突出;乏力无趣; 可伴躯体症状:疼痛、心悸、消化道症状等; 症状晨起较重,午后减轻 抗抑郁治疗有效改善睡眠
睡眠障碍
——分类与治疗原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张学勤
内容
睡眠生理 常见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
睡眠生理
睡眠——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 睡眠是主动调节过程 正常睡眠节律
非快眼动睡眠相(NREM) 快眼动睡眠相 (REM)
睡眠节律
根据睡眠期间脑电图、眼球运动、肌张力变化划分周期; 夜间睡眠周而复始的变化,NREM、REM交替:
巴比妥类、水合氯醛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安定) 艾斯唑仑 三唑仑 米达唑仑 唑吡坦 佐匹克隆 扎莱普隆
不同失眠类型的药物选择
入睡困难——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的药物; 短半衰期药物:唑吡坦、三唑仑、米达唑仑
表现:
肌张力极低 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呼吸浅快不规则、心率增快、
血压波动、瞳孔时大时小、 体温调节功能丧失 各种感觉功能显著减退
夜间睡眠NREM/REM变化特点
睡眠后期REM睡眠时间渐延长; 成人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20%~25%; NREM Ⅲ、Ⅳ期占20%,主要分布在睡眠前半部; NREM Ⅰ、Ⅱ期主要分布在睡眠后半部——容易觉醒
年龄相关性睡眠变化特点
平均睡眠时间8小时 从出生——老年,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随年龄增长,REM睡眠与NREM睡眠Ⅳ期比
例逐渐减少
常见的睡眠障碍
失眠 异态睡眠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发作性睡病 不安腿综合征 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
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