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报告摘要:本文是作者通过规划原理课的学习,结合了课本及《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和其它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形成的自己的认识。
其中包含了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至今的西方各阶段历史背景及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制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
我将全书所介绍的规划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结合其他文献,对每个阶段的内容概括如下:一.原始的起源: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首先将产业革命以前,即差不多到文艺复兴时期归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还都十分古朴,简单。
城市形态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住行,唯一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是教堂宗庙等工程,没有现在的交通、环境等问题的困扰,城市在人民或者君主手中几乎可以被随意布置、发展.古希腊时期,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决断性格及闲暇、优雅的生活态度。
集体自尊心理和确信依靠集体就能战胜外界强大压力的信念,生发出对社区整体的自我崇拜以及对城邦精神的尊崇与向往。
虽处于奴隶社会,但却不存在很大的权力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
当时的人们认为:“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大量住宅小而简朴,贫富混居,城市缺少统一而严正的规划。
但是公共空间却丰富多彩,庙宇盛行(实质是人们节日欢乐的殿堂和公共活动中心).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
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源。
前5世纪,法学家希波丹姆斯一反常态,提出理性规划的概念,即著名的希波丹姆斯模式,后来被誉为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古罗马时期,物质生活较希腊时期大大改善,但民主化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衰减的态势,精神世界日益世俗化,人本主义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实用主义.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主要任务是歌颂权力、炫耀财富,城市建设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军事化和君权化的特征。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布局理念对北京的启示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布局理念对北京的启示作者:施昌奎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02期现代主义理念。
James Hoiston(1989)在《现代城市》中把现代主义理念总结为四个要点:第一,强调以机器为原型的总体化理性;第二,强调布局和规划对城市变化的核心作用;第三,强调政府公权力在布局和规划中的推进作用;第四,推崇和采用强大的科学技术。
现代主义理念的核心是理性,人们通过理性的科学活动达到认识自然,进而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控制自然。
现代主义理念在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中大行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确促进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通勤成本增加;社区联系割裂;公共空间缺失;孤独感增加;郊区环境恶化;乡村特色消失;城市中心衰败;犯罪率上升,等等。
随着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人们纷纷对现代主义理念进行反思,从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理念。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尝试”(沈锐和李同升等,2005)。
后现代主义分三种流派:新解释学学派、解构学派和建构学派。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在城市布局上的理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倡导“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二,主张城市发展规模“适度论”和“边界论”;第三,强调城市布局与自然、人文、历史的和谐统一;第四,倡导公交城市交通模式,街区空间以步行为主。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 Duany)与伊里莎白·普拉特(E 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简称DPZ)、彼德·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等。
他们于1996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了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也标志着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诞生。
随着后现代新城市主义影响的日益扩大,其先进的布局理念备受推崇,进而成为西方国家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和思想运动,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日趋主流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理念。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要想了解历史和理解历史,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取得并且认识这种过渡里所包含的思想。
”——黑格尔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脉络,它是理解现在、把握未来的钥匙。
我们想借鉴国外城市规划史的先进经验,却不了解其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整体精神,仅仅注意了形似,汲取的也只是历史的种种片段,这样导致我们的指导极少成功。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及思想,以便于正确地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这本书对西方两千五百多年来的城市规划形成、发展演替中的庞杂离理念、思想和主流精神,按十个阶段进行系统地梳理,从总体上理清了西方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使人文(人本)主义、公正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善于理性思辨、交流争论的人们更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
于是,公共建筑及建筑群成为公共活动的中心,它们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代表的是雅典卫城,其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在规划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随着古希腊美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及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一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模式产生了——希波丹姆模式。
该模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道路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
该模式后来被用于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罗马的营寨城。
这种模式为城市专制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和现代建筑运动所推行的机械城市的“秩序美”异曲同工,1960 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城市机械理性缺陷的批判就在于此。
第二章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的漫长过程里,国家扩张、财富积累,人们挥霍奢华、物质生活腐朽,此时形成了享乐主义、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风气及信仰。
罗马的城市建设也世俗化(大规模奢华的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剧场等)、军事化(坚固的城墙、大跨度桥梁、远程输水道等)、君权化(帝王宣扬政绩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广场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广场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轴线体系,投射出王权至上的理性与绝对的等级、秩序感。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视角下的旅游规划理念创新
作者: 张子昂[1] 王坤[1,2]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版物刊名: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页码: 111-11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后现代主义 城市规划 旅游规划 理念创新
摘要:后现代主义以其拥护人性和文化多元化,鼓励人与自然融合,和谐共处的观念给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为城市专项规划之一的旅游规划,如何更好的在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旅游规划并且解决现代旅游规划中的隐患值得深思。
该文结合后现代主义思想,基于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视角探讨旅游规划理念创新,并从综合价值体系、人本主义、"慢"交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参与与话语权、"智慧"化与"大数据"、文脉域、公共设施服务、综合景观、规模与发展等方面构建了新理念的框架。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
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
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是:第一、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科学性规划。
第二、规划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过程中”规划,经过70—80年代的发展,诸多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师并非仅仅是扮演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角色,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体系来进行城市规划;规划的这种技术性角色应该转变到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汇集群众意见和协调不同利益团体的角色。
后来的“联络性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以及“倡导性规划”(A dvocacy planning)等就是在对城市规划的反省中出现的城市规划新思路。
第三、以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占主导地位的多元论规划思潮对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起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城市规划思想处于划时代的转变时期”。
一、由“艺术”到“科学”:城市规划的“物质形体设计”传统转向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
好的形体环境可以增进幸福,而形体环境则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加以改造和控制,只要加强设计和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形体环境。
事实上,这种观点可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远。
城市规划历来被视为是建筑师的份内之事,城市规划不过是基于城镇层面上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战后的城市规划大多是建筑师规划,城市规划的工作建筑师完全能够胜任。
在传统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城市规划被视为一门“艺术”。
正反两依依——谈“论‘反规划’”_1
正反两依依——谈“论‘反规划’”摘要:评价传统物质性规划的功效不能仅限于用地布局细节的实现和规模预测的准确,重要的是考量对城市的生长方向和整体格局,以及各主要功能区的框架,交通系统网络的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统筹与民生质量的改善等方面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反规划”是一逆向的思维,是对“正规划”的一种校正,虽不是综合性、系统性方法论的思路,但可作为规划研究手段应用于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形态、用地评价和选择方面。
关键字:正规划;反规划;思想基础;理性规划;协同整合1、“正规划”的意义与缺陷“正规划”是北京大学俞孔坚先生对现行中国式规划编制范式的概念表述。
“反规划”概念是直指当今城市规划方法论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和不确定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出现的危机而提出的。
用“反规划”概念模式取代现有的规划模式是从理念到运行方法的变革。
为此,认真审视“正规划”的意义和缺陷显得尤为必要[1].“正规划”编制制度与方法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的体系制度和技术方法,它是规划学科生存的价值所在。
它顺应了历史发展与城市生长的潮流,支持了我们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期二十多年来,它是集约城市土地使用有效实现的路径依赖。
因此,评价这种“规模—性质—空间布局”传统物质性规划的功效不能仅限于用地布局细节的实现和规模预测的准确;重要的是考量对城市的生长方向和整体格局,以及各主要功能区的框架,交通系统网络的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统筹与民生质量的改善等方面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中国社会二十多年的沧桑巨变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我们取得了的举世公认的成就,传统模式的编制方法及实施策略的效果是显着的,广大民众是满意的。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传统模式的编制方法是有缺陷。
从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看,它距城市科学的规划理想还有一段距离,从理论上来讲,城市规划还不能准确演绎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可以系统地推理、实验、证明城市规划的学科理论。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新城市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我见:以新城市主义为例xxxxx摘要:新城市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规划思潮。
本文从西方现代规划理论的起源与总体认知讲起,首先划分了20世纪规划思想主要阶段,并简要介绍其中的代表思想及代表人物,其次着重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并从其概念、三个尺度及两个模式(TND与TOD)进行阐述,最后综合并筛选了各个文献中对新城市主义的利弊的讨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新城市主义;TND; TOD;Abstract:New Urbanism is a ideological trend which born in 1980s. This essay starts from the original and the full view of the modern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Previously divided the main thoughts of the modern western planning into 6 parts, then introduced the main thoughts and main person. Secondly, introduced the New Urbanism emphatically, elaborated from its identity, three scales and two modes (TND & TOD), finally, integrated and screened all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on New Urbanism, and gave the views of myself in the end of this essay.Keywords:Modern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New Urbanism; TND; TOD1. 对西方规划理论的总体认识1. 1.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例如Campbell将其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1)田园城市(Garden City, E.Howard);(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1,Burnham);(3)公共卫生改革(Public Health Reform)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四代城市设计范型的特点及价值导向。
四代城市设计范型的特点及价值导向。
四代城市设计范型是指城市规划和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四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导向。
每一代城市设计范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导向,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代城市设计范型是传统城市设计范型,其特点是城市规划和设计主要以城市中心为核心,形成以中心为基础的放射状布局。
这一范型的价值导向是强调城市的中心地位和集聚效应,通过建设宏伟的政府建筑、宗教建筑和商业中心来展示城市的权力和繁荣。
这种城市设计范型强调城市的威严和权威,但也容易导致城市中心的拥堵和资源不均衡分布的问题。
第二代城市设计范型是现代主义城市设计范型,其特点是强调功能分区和空间分离。
这一范型的价值导向是追求效率和功能最大化,通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以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这种城市设计范型强调科学规划和理性布局,但也容易导致城市的单一性和缺乏社交互动的问题。
第三代城市设计范型是后现代城市设计范型,其特点是强调城市的多样性和社区参与。
这一范型的价值导向是注重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通过鼓励社区参与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这种城市设计范型强调城市的人性化和社会性,但也容易导致城市规划的碎片化和缺乏整体性的问题。
第四代城市设计范型是可持续城市设计范型,其特点是强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这一范型的价值导向是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减排等措施,来实现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繁荣。
这种城市设计范型强调生态优先和可持续性,但也需要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
四代城市设计范型的特点和价值导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产生,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一代城市设计范型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需求和挑战。
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可以借鉴和综合各种范型的特点和价值导向,以创建更加人性化、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空间。
后现代城市规划的人文转向
北京城 市学 院学报
J O I I RNA I . O F B l £ U ] [ N G C ⅡY I R S ⅡY
( T o t a l N o . 1 1 5)
2 0 1 3年第 3期 ( 总第 1 1 5期 )
后现代城 市规 划的人文转 向
回顾 西 方 文 化 思 潮 的 发 展 不 难 发 现 ,从 文 容。这些 内容在 现代 城市 规划 中都有 所 反映 ,
艺复兴时期到反封建和宗教统治的思 想启蒙运 并且加深 了城市规划的现代性危机。 动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逐渐结成 同盟 。但 理性主义是近代哲学 的起点 ,也是现代性 是 ,当封建专制解体 、宗教统治被拉下神坛后 , 中的核心概念。在理性 主义驱动下 ,现代城市
衷是 “ 为大众服务 ” ,但 精英 主义也使 得建 筑 普遍理性存在 的可能 ,否认启蒙思想 家们关 于 师 、规划 师 高估 了 自己的 特权 地 位 ,助 长 了 人类社会历史 的带规律性的理论 和这些 理论所
“ 个 人英 雄 主 义 ” ,忽 视 了城 市 的复 杂 性 和 社 会 隐含的基本哲学前提。后现代主义坚持一种摆
各个领域的现代主义思潮 , “ 理性主义” 、“ 精 规划普遍意义上 的 “ 共性” , 但却失去了对普通 英主义” 、“ 反叛传统”正是这股思潮的核心 内 “ 人” 的关注 ,忽视 了人 的基本需求和社会生活
收稿 日期 :2 0 1 3年 3月 2 0日
作者简介 :张健健 ( 1 9 7 9一) ,男 ,博 士 ,南京 工业大学 工业 与艺术设 计学 院讲师 ,研 究方 向 :城市 景观
二者 的结 盟 便 开 始 破 裂 。工 业 时代 对 社 会 经 济 规 划遵循 “ 功能 主义 ” 和 “ 机 械 美学 ” ,“ 形 式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s/blog_4a6d40030100i4lp.html很难以清晰的笔墨囊括尽述后现代城市规划的复杂的思维特征,因为其特征之一就是持续追求的宽容性、多元化意识,在此只能提炼出几条最基本的思维特征。
1)反叛理性的规划思维现代主义追求城市规划、发展的逻辑理性,讲求真实、秩序、明晰等理性主义特征,城市因而易被凝固的空间和僵化的形式所束缚。
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城市的空间形式往往是含混的、多变的,城市作为一种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绝不是因果关系式的直线性理性思维所能把握与左右的。
现代主义基于因果关系的思维是一种单向的矢量思维,即假定事件的状态和最终的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通过规划来组织从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的转变。
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追求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
这各矢量思维过程是封闭的、终极式的,也是一个“决定论”的过程,是一个规划师“孤芳自赏”的意识表现过程。
而后现代主义则摈弃了逻辑思维的规划过程,它是一种启式(Heuristic)的探寻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探寻性的,而不是终端式的。
同时,它也强调规划师应做到“自我消除”(Self-elimination),即努力避免将个人的主观价值与逻辑判断影响到个体的规划设计之中。
正如《马丘比丘宪章》拟宣称的:人民的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多元价值并存的规划观后现代主义倡导人性、个性的解放,故借以用现实的多元差异来表达自我主体的丧失。
反映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后现代主义多追求不同究竟的连续性,用多元的涵义把城市各部分、各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含混折中、复杂性、矛盾性、不确定性等,集中反映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综合体系(有机城市、生态城市、族群城市等)。
后现代主义将城市社会看作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认为其复杂的功能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分解、理解要素来认知,而整个有机体将会自我维护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
C.Alexandex说:“城市就是一个重叠的、模糊的、多元交叠集合起来统一体。
后现代城市规划
后现代城市规划世界城市、双元城市、杂交城市、赛博城市[摘要]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含义,通过对后现代城市规划四大重要主题世界城市、双元城市、杂交城市、赛博城市的介绍进一步加深对后现代城市规划的了解,并提出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世界城市双元城市杂交城市赛博城市一、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60 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后出现的前卫思潮的总称,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以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特征,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
[1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视角,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同样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
[1]二、后现代城市规划的特点2.1 多元价值方向事实上,现代城市中包含了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和多重归属的社会个体,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更多地依赖于这些主体,反映着不同主体的特点和个性。
对多元价值的肯定,其实就是对人的平等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每一种价值标准无论对别人来说是否合理,都有它自己主体的客观基础和原因。
在这种基础和原因改变之前,这一主体的标准不能与其他标准互相代替.而现代主义试图用某种乌托邦式的蓝图或模型驾驭城市的发展,通过单一的组织方式将城市系统化的动机与人类、自然的生活模式隔离开来,结果必然加剧现代性带来的种种危机.后现代主义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复杂、多元和不确定,世界和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经验,要远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加复杂和精巧。
[2]所以人们关于场所和来自场所品质的体验,要比“社会精英”对于理想城市的构思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和现代主义强调简洁、秩序、统一和整齐不同,后现代主义通常为复杂、多样、差异和多元而欢呼。
这些价值观,反映在城市美学上,可以看到罗伯特·文丘里旗帜鲜明地提出对复杂建筑风格的偏好,他主张“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显的统一”。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变化和改革。
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一家。
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的方面发展,促进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关系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在这一阶段奴隶社会发展历程中。
城市作为王权与神权相统一的代表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辩证观。
规划中的原始生态主义开始萌芽。
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朴素的“天圆地方"人地观,引导规划中的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而“王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权力至上的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此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是《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提倡的礼制思想强烈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其思想理论,随着历代礼制的不断强化,皇帝尊崇地位升高,祭祀仪式繁复,统治管理机构增加,起在城市规划上必须按主次就位布局;礼制的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复杂化,这样在客观上必须要有相应的诸如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才能适应。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提倡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儒家思想,明确的指出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统治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意图.显见《周礼》推崇根据宗法血缘和政治要求,行宗法分区,不仅在等级分区、规模大小的划分方面有着严谨的礼制制度,还用明确的尺度操作方法来加以实施,用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王权的尊严.实际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轴就是遵循礼制的思想。
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王权主义时代,儒家稳固的文化统治维持着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理念的恒定。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虽然说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但是仍然以英国为主(英国人写的),有一点点设计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介绍。
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规划理论流变的书,至少在看《外国城市建设史》的时候,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这本书对于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背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根源都讲得非常清晰透彻,尤其是对于政治经济框架下的规划理论的分析,非常的详尽。
值得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认真的看一遍。
真是一本好书,一口气读完受益匪浅。
书写的条理清晰,文笔简白,西方译著中少有的好书。
而且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理论的空白。
1、该书的参考文献是相当的全啦,总共283篇,都是规划理论上的有一定影响人物的代表著作,价值大大!应该逐一对照参考文献和书中的人名,加入自己的文献资料库(以后再看相关论文时,比照看用),做这一点比较麻烦,该书译文中的人名全部为中文音译没有在后面附上原文,好在原文相当严谨所有引用观点后面都有括号注明(人名,年代,页码)。
这样查找起来比较容易一些。
2、该书的关于1945-1960年代的内容很精彩,强烈建议精读!当然这不代表后面的三部分不精彩,因为1945-1960时间段内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相关书籍介绍和反思较多,大家都已经了解的相对充分了。
那么再看本书的评价和批判,理解程度应该较深,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很多的国内学生包括规划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还是有误区(主要是从我自己认识程度推估,呵呵不要对号入座)。
而对此的反思和批判直接关系对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水准。
3、第二、三部分关于60年代和70到90年代的部分,并不是很好理解,建议泛读(主要做好文献积累工作),首先本人英文不好、译文又见不到只能听其评说,其次涉及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对英国也没有实地的了解。
所以这两部分,主要是抓规划理论演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以及对规划本质认识的思考。
各尽所能吧!如果有人能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和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变迁联系起来综合论述,那必定是高人一筹的东东。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思想变革-2
1.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1)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2)L.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3)《雅典宪章》 (4)极度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思想 (5)社区邻里单位思想 (6)区域规划思想与实践的发展
2.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反功能理性主义思想 (2)反城市化的美学思潮 (3)大城市空间的疏散与新城运动 (4)城市生态环境科学思想的兴起 (5)历史环境及建筑保护运动 (6)倡导性规划与公众参与 (7)Team 10 的“人际结合”规划思想 (8)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1 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1)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1909年意 大利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 (F.T.Marinetti)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未来主义对现代生 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否定一切 文艺规律和传统。他们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 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宣称要创造一 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柯布西耶的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 规划城市中央为中心商业区,有40万居民居住在24幢60层的摩天大楼之中, 高层的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周围的环行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 住宅之中,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
三、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设计——伏埃森规划(Plan Vosin for Paris,1925) 1925年,柯布西耶在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方案中,用18幢摩天大楼取代巴 黎空间。 规划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他在城市的中心区规划了一个地下 铁路车站,车站上面布置出租飞机起降场。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 地下走大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 之间可以由地铁和郊区铁路线来联系。 这一方案的致命弱点是完全忽视了巴黎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存社会结构, 且经济上不可行,未被采纳。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解读
城市科学〔文章编号〕 1002-2031(2005 04-0020-05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沈锐李同升赵伟〔摘要〕讨论了现代主义、 , 点 , 。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 ; 〔中图分类号〕 A1996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Bol ogna 举行的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国际会议标志着新城市主义的诞生。
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雷斯・杜安尼 (Andres Duany 与伊里莎白・普拉特 (Elizabeth Plater -Zy 2berk 夫妇 (简称 DPZ 、彼德・卡尔索普 (Peter Calthor pe 等。
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作是“ 滨海城” 。
新城市主义自其诞生以来 , 给美国的城市规划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 其作品大都获得人们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规划者和政府官员对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理念的产生 , 肇因于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到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转变。
因此 , 这里有必要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城市主义进行一些分析与比较。
1.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现代主义的核心是理性 , 理性被认为是科学和真理的基础。
现代理论追求的是总体性和普遍性 , 追求用一种总体性的模式来概括社会与知识的各个方面。
现代理论认为 , 对于自然世界 , 人们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 , 并且以“ 合理性” 、“ 可计算性” 和“ 可控制性” 为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就是建立在这样的“ 理性” 基础之上的。
Ja mes Hoist on 在 The Modern City (1989 中 ,总结了现代建筑运动主导下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内容 :首先 , 现代城市规划是以反资本主义和平等主义为基础的 ; 其次 , 强调以机器为原型以及以机器为隐喻的总体化的理性 , 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组织的社会功能进行再定义 ; 再次 , 把建筑类型和规划惯例 (conventi ons 看成是社会变化的核心机制 , 而且通过推动建筑类型和规划管理的改进达到社会的进步 ; 第四 , 在进行特定地区空间营造时是与环境尤其是环境的文脉无关的 , 但在思想基础上又强调物质空间决定论 , 即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由其所处的空间环境所决定的 ; 第五 , 依赖于国家权力来达到整体的规划 ; 第六 , 采用和推崇令人震惊的技术。
后现代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对空间和功能的简单布局,而是融合了多种理念和思潮的复杂体系。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也逐渐在城市规划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化和标准化。
在城市规划中,这种理念的融入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首先,后现代主义注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过去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常常追求全新的、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布局,而忽略了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
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尊重和保护城市的历史遗迹、传统街区和文化特色。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修复、整合和再利用,使城市的记忆得以延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比如,在一些老城区的改造中,不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道格局,同时引入新的功能和设施,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次,后现代主义倡导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现代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往往以大规模的功能分区为主,导致城市空间的冷漠和疏离。
而后现代主义强调人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创造丰富多样、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可以是广场、公园、步行街等,它们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一些城市规划中会设置小型的街头花园、露天咖啡座和艺术表演区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轻松地接触到自然和文化艺术,提升生活品质。
再者,后现代主义追求建筑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追求简洁、统一和标准化,使得城市中的建筑面貌趋于相似。
后现代主义则鼓励建筑师发挥创意,运用多种风格和元素进行设计,使建筑成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也反映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价值观。
在一些城市的商业区或文化区,可以看到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此外,后现代主义强调城市规划的参与性和民主性。
它认为城市规划不应仅仅由专业规划师和政府部门主导,而应该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其中。
18、1970-198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解析
2、从现代城市规划到后现代城市规划
二战结合后,西方城市规划总体延续了以理性主义与 物质规划为主的思想路线。随着各种现代城市问题的出 现,1961年美国学者雅各布斯出版《美国大城市的生与 死》要求城市规划者重新思考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制度的 合理性,这是战后城市规划开始由工程技术向关注社会 问题转型的重要标志。
2)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思维方式的 改变 混合功能区
3)从终极静态的思维观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改 变
二、文脉、场所理论与现代城市设计
1、文脉主义与拼贴城市 文脉就是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 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内 在的、本质的联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 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探讨如何通过城市形象使人们对空间的感知能够融入到 城市文脉中去。
1、市场公正:美国“区划法”的兴起 在城市规划领域,由于追求市场公正问题而出现的重 要实践是美国的区划法。 主要目的和内容是在土地私有占主体的情况下,保证必 要的公共利益和其他业主的利益,控制建筑高度并部分 限制商业区、零售区、居住区等的范围。 我国1990年代初开始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2、社会公正: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命题
1970年代后,西方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 1、城市更新政策的重点从大量贫民窟清理转向社区邻里 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社区邻里活力的恢复振兴。 2、城市更新规划由单纯的物质环境改善规划转向社会规 划、经济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性更新规 划,城市更新工作发展成为制定各种不可分割的政策纲 领。
3、城市更新方法从急剧的动外科手术室的推倒重建转向 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的谨慎渐进式改善,强调城市更 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更新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s/blog_4a6d40030100i4lp.html很难以清晰的笔墨囊括尽述后现代城市规划的复杂的思维特征,因为其特征之一就是持续追求的宽容性、多元化意识,在此只能提炼出几条最基本的思维特征。
1)反叛理性的规划思维现代主义追求城市规划、发展的逻辑理性,讲求真实、秩序、明晰等理性主义特征,城市因而易被凝固的空间和僵化的形式所束缚。
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城市的空间形式往往是含混的、多变的,城市作为一种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绝不是因果关系式的直线性理性思维所能把握与左右的。
现代主义基于因果关系的思维是一种单向的矢量思维,即假定事件的状态和最终的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通过规划来组织从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的转变。
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追求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
这各矢量思维过程是封闭的、终极式的,也是一个“决定论”的过程,是一个规划师“孤芳自赏”的意识表现过程。
而后现代主义则摈弃了逻辑思维的规划过程,它是一种启式(Heuristic)的探寻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探寻性的,而不是终端式的。
同时,它也强调规划师应做到“自我消除”(Self-elimination),即努力避免将个人的主观价值与逻辑判断影响到个体的规划设计之中。
正如《马丘比丘宪章》拟宣称的:人民的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多元价值并存的规划观后现代主义倡导人性、个性的解放,故借以用现实的多元差异来表达自我主体的丧失。
反映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后现代主义多追求不同究竟的连续性,用多元的涵义把城市各部分、各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含混折中、复杂性、矛盾性、不确定性等,集中反映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综合体系(有机城市、生态城市、族群城市等)。
后现代主义将城市社会看作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认为其复杂的功能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分解、理解要素来认知,而整个有机体将会自我维护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
C.Alexandex说:“城市就是一个重叠的、模糊的、多元交叠集合起来统一体。
”而R.Venturi更是提出:“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确统一。
”后现代主义以有机思想来理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组织,强调城市中多元社区文化、精神单元并存,并尽可能“自给自足”,以反映城市的宽容性、功能的叠合性、结构的开敞与灵活性,达到“不和谐之和谐”的目标。
3)文脉主义的规划情感后现代主义规则思想强调城市为了保持它的持久魅力,必须实现历史的延续,返璞一种被现代主义所割裂的历史情感。
后现代城市规划常用的文脉主义手法有:—地区/环境文脉手法:把整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加以延续,它倾向于“传统式”(如“拼贴城市”)。
—时间/文脉手法:讲求从传统城市空间中提取符号和传统的历史信息,赞同现代与传统结构的兼容,它倾向于“现代式”(如慕尼黒市中心通过步行系统组织历史街区)。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文脉主义,并不是一种片面复古的历史情结,而是更加体现了现代、未来社会对传统、人性回归的渴求。
4)模糊空间的规划理念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以软环境为主导的,具有历史的特定性和人的主性,因而也是一种无限与不定的理想模式。
后现代主义赞赏用非理性的隐喻手法来进行城市空间组织,既增加了运动感和深度,又加强了城市的想像力。
C.Jackns曾生动地把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城市空间形态比喻成中国园林空间的意境:“把清晰的最终结果悬在半空,以求一种曲径通幽、永远达不到的某种确定目标的路线。
”L.芒福德:当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我们曾经在前文提到过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三位大师,L.芒福德就是20世纪最具世界声望的城市规划思想家,他的理论思想对西方当代城市规划发展与评判价值体系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关心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诩为“事通教授”;他著作等身,而所有的文字中都闪烁着人主义思想的光辉;他是一个社会正义者,从来没有因为压力而改变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正是因为如此,芒福德虽然离世不久,但是却成为世界规划思想史中最受人崇敬的巨星,并且当之无愧地屹立在20世纪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相比于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是一个更加激进的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对美国的社会、体制进行一场革命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经济体系[308]:“倘若土地私有制妨碍了作为人类原则。
”他甚至把他的主张称为“共产主义”,提出要建立人道的“绿色共和国”,他对美国政府许多政策的批评虽然给他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然而这也更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并决心用自己的方法去促进社会的进步。
芒福德对城市、区域的许多问题都有其深刻而独到的研究,但是人主义思想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所有学说的核心主线,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些他有关城市发展、规则的重要思想。
1)芒福德的城市观芒福德始终坚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认识城市,因而他倾力研究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焦,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
”[310]他于1938年出版的《城市文化》与1961年出版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两部著作,都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深刻认识城市的发燕尾服过程。
芒福德把西方的城市发展历史、现在与未来概括为6个阶段:原始城市(Eopolis)、城邦(Polis)、中心城市(Metropolis)、巨型城市(Megalopolis)、专制城市、(Tyannopolis)、死城(Nekropolis),并分别阐述了城市在不同发燕尾服阶段的社会以、文化演变特征,高度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局部成长、部分死亡、自我更新”;“城市文化可以从遥远或长久的孕育中突然新生;它们可以借助于多种文化的三班倒来延续它们的物质组织;它们可以通过移植其他地区健康赛区或健康文化的组织而显现出新的生命”[。
这些观点芒福德虽然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是他认为即使到了1970年代,这种认识“依然处于现行思想的前列”。
2)芒福德的区域观所有的人本主义思想家者极其关注区域的问题,芒福德更是将区域理解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并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
他认为:所谓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
因而,芒福德所理解的区域事实上是人文区域(Human Region),它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体。
恰恰与大都市带的热情支持者相反,芒福德坚持认为都市带并非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而是城市无限度生长和蔓延的结果,将会抹掉农村、模糊人类处境的真实状况,最终成为“类城市混合体(Urbanoid Mishmash)” 。
3)芒福德的规划观芒福德对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中的许多思想持批判态度(包括高速公路与小汽车支持下的城市形态和方式,以及Megalopolis等区域形态),指出全社会对金钱、物质、技术的崇拜已经发展到了否定人类政党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程度。
他经常用“无机”(机械)、“有机”(生物技术)等对立的词汇来形容两种根本对立的规划思想:是盲目炫耀机械、技术的进步,还是用新的技术来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
他对现代城市规则中所充斥的种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予以了坚决的批判,把那些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城市布局称之为“非城市”(Non-City),这样的规划也因而被称为非规则(Non-Plan),芒福德明确地提出了“城市的最好运作方式是关心人,陶冶人”这一崇高的思想命题。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与实践1)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生1993年J.康斯特勒出版了《无地的地理学》,严厉地提出二来美国松散而不受节制的城市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沿着高速公路无序向外蔓延的恶果,并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345]。
他因而提倡要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必须从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寻找合理的状况,即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思想。
新城市主义主要强调的是通过重新改造那些由于郊区化发展而被废弃的传统的旧市中心区,使之重新成为居民集中的地点建立新的密切邻里关系和城市生活内容,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到有关对郊区城镇采用紧凑开发模式的探索。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城市主义是西方过去城市更新、城市复兴政策的一种持续推进。
二战以后,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经历了不受节制的郊区化蔓延过程,出现了“增长危机”、“非都市化”(高成本低效率、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内城衰败、城市结构瓦解、侵蚀社会生活)等矛盾。
1980年代末以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形成了对郊区化增长模式的一股强大反思[346],“新城市主义”领导了这个潮流,并已经成为1990年代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探索方向之一。
新城市主义以“终结郊区化蔓延”为己任,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努力统进的纲领之一[347]。
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有Peter Calthorpe、Elizabeth、Moule、Stefanos Polyzoides、Daniel Solomon、Andres Duany、Elizabeth Zyberk夫妇以及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宗师Leon Krier等。
1993年10月,在美国的亚历山大市召开了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CNU也已经始作俑者一个精英论坛发展成为目前融会广泛社会阶层的主流力量、具体国际性影响的一个组织。
在一系列新城市主义的实验社区取得商业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开发商也积极加入到支持新城市主义者的行列之中[348]。
1996年的第四届CNU大会签署了《新城市主义宪章》(The 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标志着新城市主义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正式得以确立。
2)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在西方有关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述中,有两个术语是会被新城市主义者常常提及的:Highway 66Main Street。
Highway66是贯穿美国东西的主要干道,它代表了当年由东向推动形成的城市扩张、蔓延精神,是美国现代主义城市的代名词;而Main Street是大多数美国城市中心区主要干道的名称,以它来代表历史的、温情的、具有人情味的新城市主义规划模式。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城市市中心的精华部分,使之衍生出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功能,但是强调要保持旧的面貌,特别是旧城市的尺度,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巴尔的摩、纽约时报广场、费城“社会山”以及英国道克兰地区等的更新改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城市主义与简单的“文物保护”项目不同,它具有发展、改造、提供新的内涵等更为明确、更为宽泛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