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梁的弯曲内力课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P RA = l
x1 l
C
AC段: 段 A为原点,在距 点X1处截取左段梁作为研究对象 为原点, 为原点 在距A点 处截取左段梁作为研究对象
bP Q1 = RA = l
(0 < x1 < a)
RA A
x1 Q1
M1
bP M 1 = RA x1 = x1 (0 ≤ x1 ≤ a) l
处受集中力P作用 例7—3.图示简支梁,在截面 处受集中力 作用, .图示简支梁,在截面C处受集中力 作用, 试作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试作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BC段:B为原点,在距 点X2处截取 RA 为原点, 段 为原点 在距B点 处截取 a 左段梁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平衡条件分别得: 根据平衡条件分别得:
截面上剪力的实际方向向下) (C截面上剪力的实际方向向下) 截面上剪力的实际方向向下
Q = 10-20 × 0.2 = 6( KN )
q A RA C M Q
可知 C截面上一定存在另一个内力分量, 截面上一定存在另一个内力分量, 截面上一定存在另一个内力分量 称为弯矩, 表示。 即力偶,称为弯矩 即力偶 称为弯矩,以M表示。 表示
∑F
得 由 得
Y
= RA − P − Q = 0
2
Pb Q = RA − P = −P 2 l
= ∑ mC R a − M 2= 0
A
M = Pab / l
2
3.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沿梁轴方向选取坐标x,以此表示各横截面的位置, 沿梁轴方向选取坐标 ,以此表示各横截面的位置, 建立梁内各横截面的剪力、弯矩与x的函数关系 的函数关系, 建立梁内各横截面的剪力、弯矩与 的函数关系,即
1 弯曲的相关概念
p m q 对称轴
纵向对称面
外载荷矢量垂直于杆件轴 线时, 线时,杆件将产生弯曲变 轴线形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 称为梁 件,称为梁
垂直于梁轴线的外力, 垂直于梁轴线的外力,又均作用在梁的某 个纵向对称面内, 个纵向对称面内,则梁的轴线将弯成位于 此对称面内的一条平面曲线, 此对称面内的一条平面曲线,此种弯曲称 平面弯曲。 为平面弯曲。
3.内力的正负规定: .内力的正负规定: ①剪力Q: 剪力 : 绕研究对象顺时针转为正剪力;反之为负。 绕研究对象顺时针转为正剪力;反之为负。 Q(+) Q(+)
Q(–) Q(–)
②弯矩M:使梁变成凹形的为正弯矩;使梁变成凸形的为负弯矩。 弯矩 :使梁变成凹形的为正弯矩;使梁变成凸形的为负弯矩。 M(+) M(+) M(–) M(–)
列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在距A 处截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在距A点x处截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方程 A RA ∑ FY = RA − qx − Q = 0 得 由 得
M Q
ql Q = RA − qx = − qx 2
ql/2 ql/2 ql2/8
x ∑ mo = − R A x + qx ⋅ 2 + M = 0 x ql q 2 M = R A x − qx ⋅ = x − x 2 2 2
A x1 l M2
P
RB b x2 B
C
aP Q2 = − RB = − l
M 2 = RB x2 = aP x2 l
(0 < x2 < b)
(0 ≤ x2 ≤ b)
x2 Q2 bp/l ap/l
Pab/l
RB B
根据AC、 两段各自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两段各自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根据 、BC两段各自的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分别画出AC、 两段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两段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分别画出 、BC两段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从剪力图与弯矩图可以看出, 集中力作用处 作用处, 从剪力图与弯矩图可以看出,在集中力作用处, 其左、右两侧横截面上的弯矩相同 弯矩相同, 其左、右两侧横截面上的弯矩相同, 剪力则发生突变, 则发生突变 而剪力则发生突变, 突变量等于该集中力之值。 突变量等于该集中力之值。
由剪力方程及弯矩方程可画出剪力与弯矩图
处受到矩为m的集中力偶作用 例7—5.图示简支梁,在截面 处受到矩为 的集中力偶作用, .图示简支梁,在截面C处受到矩为 的集中力偶作用, 试作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试作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m R RB 计算支反力,由平衡方程求得: 解:1)计算支反力,由平衡方程求得: a b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剪力、弯矩的符号约定与简单计算方法; 剪力、弯矩的符号约定与简单计算方法;剪 力图、弯矩图的绘制;剪力、弯矩、 力图、弯矩图的绘制;剪力、弯矩、荷载的 关系与内力图简单作法应用。 关系与内力图简单作法应用。 3.习题课安排: .习题课安排: 剪力弯矩计算,剪力、 剪力弯矩计算,剪力、弯矩图绘制及简单作 法求解实例。 法求解实例。
C Q
M
可知 由平衡条件 ∑ FY = 0 C截面上一定存在沿铅垂方向的内力,这种 截面上一定存在沿铅垂方向的内力, 截面上一定存在沿铅垂方向的内力 与 截面平行的内力称为剪力, 截面平行的内力称为剪力,以Q表示 表示 由平衡方程确定剪力的大小及实际方向
∑F
Y
= RA − q ⋅ AC − Q = 0
处受集中力P作用 例7—3.图示简支梁,在截面 处受集中力 作用,试作梁的 .图示简支梁,在截面C处受集中力 作用, 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解: 由平衡方程求支反力: 由平衡方程求支反力:
RA a A P RB b B x2
aP RB = l 建立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建立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有什么一般规律? 有什么一般规律?
AB受集度为 10a)。 例7—4.一简支梁AB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图7—10a)。 4 一简支梁AB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 10a q 作此梁的剪力图与弯矩。 作此梁的剪力图与弯矩。 解:求支座反力
R A = RB = 1 ql 2
A
RA
x q x
o
B l RB
用截面法分析C处截面的内力 用截面法分析 处截面的内力: 处截面的内力 2.梁的内力计算 梁的内力计算
q=20N/mm
由整体的平衡方程易求 得:
R A = RB = 10 KN
A 0.2m RA q A RA
C
B 1m RB
以一假想平面在C处将梁截开, 以一假想平面在 处将梁截开, 处将梁截开 选左段为研究对象
梁的受力特点是在轴线平面内受到力偶矩或 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外力的作用。
梁的类型(简化为): 梁的类型(简化为):
q A B A B
悬臂梁 : 一端为固 定端,另 一端为自 由端的梁
简支梁: 简支梁: 一端为活动 铰链支座, 另一端为固 定铰链支座
外伸梁: 外伸梁: 一端或两 端伸出支 座之外的 简支梁
有什么一般规律? 有什么一般规律? 据剪力方程及弯矩方程,画剪力与弯矩图。 据剪力方程及弯矩方程,画剪力与弯矩图。 ,
4.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载荷集度、剪力、 载荷集度
用相距dx的两个横截面 用相距 的两个横截面m-m、n-n从梁中切取一微段进行分析 的两个横截面 、 从梁中切取一微段进行分析
Q = Q (x )
M = M (x )
。
剪力方程 弯矩方程
若以x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 若以 为横坐标,以Q或M为纵坐标,将剪力、弯矩 为横坐标 或 为纵坐标 将剪力、 方程所对应的图线绘出来,即可得到剪力图与弯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方程所对应的图线绘出来,即可得到剪力图与弯矩图, 这可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梁各横截面的内力变化规律 更直观地了解梁各横截面的内力变化规律。 这可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梁各横截面的内力变化规律。
C
bP RA = l
RA A
a
Q1
M1
在截面上, 在截面上,按正向加上剪力与弯矩
由平衡方程
得
∑F
得
= RA − Q 1= 0 Pb Q = RA = 1 l
Y
由
∑m = R a − M
C
A
1
=0
M = Pab / l
1
将梁截开, 在C +处,将梁截开,取左部分为研究对象
RA A Q2
a
PM
2
在截面上, 在截面上,按正向加上剪力与弯矩 由平衡方程
第七章
梁 的 弯 曲 内 力
Shear Forces and Bending Moments
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实例中的弯曲问题与简化方法, 了解工程实例中的弯曲问题与简化方法, 了解工程实例中的弯曲问题与简化方法 理解平面弯曲概念; 理解平面弯曲概念; 掌握梁的内力计算方法,熟练绘制剪力图、 掌握梁的内力计算方法,熟练绘制剪力图、 弯矩图; 弯矩图; 掌握载荷、剪力、 掌握载荷、剪力、弯矩的关系并用于绘制剪 力弯矩图; 力弯矩图; 了解叠加法做内力图。 了解叠加法做内力图。
处受集中力P作用 例7—1.图示简支梁,在截面 处受集中力 作用, .图示简支梁,在截面C处受集中力 作用, 试求C 截面上内力。 试求 +及C- 截面上内力。
RA a A l RB b B
P
解: 由整体的平衡方程可求 得约束力为: 得约束力为:
aP RB = l 将梁截开, 在C -处,将梁截开,取左部分为研究对 象
),右端固定 例7—2.一悬臂梁 (图7—9a),右端固定,左端受集中力 作用 .一悬臂梁AB( ),右端固定,左端受集中力P作用 作此梁的剪力图及弯矩图。 作此梁的剪力图及弯矩图。 解: P (1)列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以A为坐标原点,在距原点x处将梁截开, 为坐标原点,在距原点x处将梁截开, 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方程求x 由平衡方程求x截面的剪力与弯矩
M = 10 × 0.2 − 20 × 0.22 = 1.6( KNm ) 2
(C截面弯矩的实际方向为逆时针 截面弯矩的实际方向为逆时针
剪力与弯矩的符号规 定: 因左、右截面上剪力、 因左、右截面上剪力、弯矩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 故对弯曲内力的符号做如下规定: 故对弯曲内力的符号做如下规定: 有使研究段产生顺时针旋转趋势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 有使研究段产生顺时针旋转趋势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 顺时针旋转趋势的剪力为正 使保留段产生下凸变形的弯矩为正 反之为负。 下凸变形的弯矩为正, 使保留段产生下凸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C
又由平衡条件
∑m
(F ) = 0
由平衡方程确定弯矩的大小及实际方向: 由平衡方程确定弯矩的大小及实际方向: q mC ( F ) = M − RA ⋅ AC + ⋅ AC 2 =0 ∑ 2 (一般将所求截面的形心作为力矩平衡方程的矩心 一般将所求截面的形心作为力矩平衡方程的矩心) 一般将所求截面的形心作为力矩平衡方程的矩心
A
m Q1 = − RA = − l (0 < x1 ≤ a)
m M 1 = − RA x1 = − x1 l
2)建立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 l 分别于C 处将梁截开, 分别于 —与C+处将梁截开, 分别取左段与右段为研究对象, 分别取左段与右段为研究对象, 并分别以Q 代表它们各自的内力,可求得: 并分别以 1 、M1和Q2、M2代表它们各自的内力,可求得:
RA A M2 m x2 x1 M1 Q1 RB mb/l
m RA = l
m RB = l
A
x1
C
x2wk.baidu.com
B
m/l
(0 ≤ x1 < a)
ma/l m (0 < x ≤ b ) B Q2 = − RB = − , Q2 2 l 由内力图可以看出,在集中力偶作用处, 由内力图可以看出,在集中力偶作用处, x 其左右两侧横截面上的剪力相同, M 2 = −m + RB x2 = m( 2 − 1) (0 ≤ x 2 < b) 其左右两侧横截面上的剪力相同,但弯 矩发生突变, 矩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该集中力偶之矩 l
x
x PL
作梁的内力图的 一般步骤
求约 束反 力 静力 平衡 方程 截取 研究 对象 载荷 突变 处分 段。
y
0
F FAy 3F
A
° FB 45°
F
B
Μ
x Q
a
FAx a
x
FN
0
a
受 力 图 内力 按正 向假 设。
列平 衡方 程 矩心 取截 面形 心。
求解 内力 内 力 方 程
画内 力图 图形 应封 闭。
P
,
(a)
A
x L
B
∑F = −Q − P = 0
Y
Q = −P
(b)
A
x
O Q
M(x) ( )
∑m = Px+ M = 0
O
M = − Px
Q
(c)
以上两式即为AB梁的剪力方程与弯矩 以上两式即为AB梁的剪力方程与弯矩 AB 方程。 方程。 (d) 依据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作出剪力图 与弯矩图
P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