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实例教程】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ps图层模式详解带计算公式
![ps图层模式详解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4fe3a4fcf84b9d528ea7aee.png)
正常模式是Photoshop默认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混合色图层(当前图层)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基色图层(背景图层)。
我们需要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才能显示基色图层,这时候混合色就会与基色混合形成结果色。
结果色跟混合色的不透明度有很多关系,她们的换算关系:结果色=混合色* 混合色不透明度值+ 基色* (100% - 混合色不透明度值)。
溶解模式下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话,我们就看不到基色图层。
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后,我们就会发现结果色中出现了很多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会随着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变化。
不透明度越低混合色图层就被溶解的越多。
剩下的部分就越少。
不透明度越高混合色图层被溶解的部分就越少,剩下的部分就越多,结果色就越接近混合色。
变暗混合模式下,她会把混合色与基色进行对比,分别选择R,G,B三组数值中最小的数值,也就是最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的数值。
这样整个画面会变得更暗,如果是彩色图像,颜色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正片叠底混合原理:她是按照混合色与基色的中各R,G,B值计算,计算公式:结果色R=混合色R * 基色R / 255,G值与B值同样的方法计算。
最后得到的R,G,B值就是结果色的颜色。
由于各通道的最大值是255,因此结果色的数值比混合色及基色的数值都要小,也就是结果色要暗。
颜色加深可以快速增加图片的暗部。
她的计算公式: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 255 / 混合色。
其中(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出现负数就直接归0。
因此在基色与混合色都较暗的时候都是直接变成黑色的。
这样结果色的暗部就会增加。
整体效果看上去对比较为强烈。
线性加深的计算公式是: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基色+ 混合色的数值小于255,结果色就为0。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画面暗部会直接变成黑色。
因此画面整体会更暗。
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PS图层混合模式教程,线性减淡模式深度解析
![PS图层混合模式教程,线性减淡模式深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51dc6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6.png)
PS图层混合模式教程,线性减淡模式深度解析
线性减淡混合模式:通过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增加亮度使基色变亮以反映混合色。
线性减淡计算公式:结果色 = 基色 + 混合色。
通过对公式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种情形:
1、强制取值255:如果基色与混合色的数值大于255,那么PS 软件默认就取255。
2、取值基色或混合色:如果基色或混合式为黑色(即为0),那么结果色就是基色或混合色。
3、运算取值255:基色与混合色相加刚好等于255,那么就取结果得到的255。
更通俗一些讲我们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混合色为黑色结果色就等于基色,混合色为白色结果色就为白色。
以基色为参照也一样。
颠倒混合色及基色的位置,结果色也不会发生变化。
像素颜色相加得到255的机会增加,大部分慢慢往255靠,所以有别于亮度/对比度命令,基色或混合色是0的情况下不会增加亮度外,图像整体提亮了。
原图
图像较好,我们继续深化一下。
把背景层复制一份,得到图层背景拷贝层。
为背景拷贝层添加线性减淡混合模式。
在透明度100%的情况下,虽然加亮了图像,但图像彻底曝掉了。
应用线性减淡模式,以及设置了不透明度后效果非常不错
给背景拷贝层试着设置一个透明度,这里我们设置5%比较合适。
线性减淡相较于颜色减淡,像素亮度的两极化并没有颜色减淡那么强烈,线性减淡在加亮图像的同时会尽可能地保留细节,也就是说不会容易出现色阶断层。
结果色等于基色加混合色嘛,那么相加的结果亮度就会呈一种线性渐进的变化,这点跟线性加深加暗图像一样。
PhotoshopCC简单介绍图层的27种混合模式,这些你都知道了吗?
![PhotoshopCC简单介绍图层的27种混合模式,这些你都知道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e79722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1.png)
PhotoshopCC简单介绍图层的27种混合模式,这些你都知道了吗?混合模式是比较容易入门忽略的一个功能可理解为:基色图层+ 混合色图层——更改混合模式(通过函数计算)= 结果色图层看看它的函数公式是怎么计算的?此图来源于网络,感谢创作者!好了,好了,这公式横看竖看都看不懂!这让人更难理解了~在来看看模式的大概分类,以及作用。
新建两个图层,图层0和图层1。
图层0为蓝色,图层1为红色。
一、正常此时的图层没有任何的效果二、溶解,相当于图层1溶解在图层0上,溶解需要配合图层不透明度来实现效果。
当调低透明度时,红色的成分越稀薄。
看看用溶解制作的效果(最好是和Photoshop中的一些着色工具一同使用效果会比较好:画笔、图章、文字等)三、变暗,对比图层,用暗色替换亮色。
四、正片叠底,除了白色之外的区域都会变暗。
导入一张白底的图纹正片叠底后,白色区域变暗,只看到黑色部分的像素。
五、颜色加深,加强深色区域。
六、线性加深,除了白色之外的区域都会变暗(和正片叠底相同),但变得更暗更深。
七、深色(同变暗),但是能清楚的找出2层替换的区域。
不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看两张对比图,变暗模式的图片产生了黄绿色深色变暗八、变亮,与变暗完全相反(用亮色替换暗色)背景的暗色和眼睛的暗色都替换成了蓝色九、滤色。
与正片叠底完全相反(产生提亮效果)十、颜色减淡,与颜色加深完全相反(提亮后对比度效果好)十一、线性减淡,和线性加深完全相反,与滤色相似(比滤色对比度效果好)十二、浅色与深色完全相反,和变亮相似,能清楚找出颜色变化区域。
十三、叠加,在基色的像素上叠加,保留混合色的对比度。
十四、柔光,可变亮可变暗,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亮则变亮,反之亦然。
十五、强光,可以添加高光也可以添加暗调(正片叠底和滤色)混合色主导,混合色的明暗决定了基色和混合色的混合模式是使用正片叠底还是滤色。
十六、亮光,它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对比度来加深或减颜色,如果混合色比50%灰亮,则通过减少对基色的比度使图像变亮,反之亦然。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d25ee2998fcc22bcd10dfd.png)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溶解:溶解模式下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话,我们就看不到基色图层。
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后,我们就会发现结果色中出现了很多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会随着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变化。
不透明度越低混合色图层就被溶解的越多。
剩下的部分就越少。
不透明度越高混合色图层被溶解的部分就越少,剩下的部分就越多,结果色就越接近混合色。
变暗:变暗混合模式下,她会把混合色与基色进行对比,分别选择R,G,B三组数值中最小的数值,也就是最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的数值。
这样整个画面会变得更暗,如果是彩色图像,颜色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正片叠底混合原理:她是按照混合色与基色的中各R,G,B值计算,计算公式:结果色R=混合色R * 基色R / 255,G值与B值同样的方法计算。
最后得到的R,G,B值就是结果色的颜色。
由于各通道的最大值是255,因此结果色的数值比混合色及基色的数值都要小,也就是结果色要暗。
颜色加深:颜色加深可以快速增加图片的暗部。
她的计算公式: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 255 / 混合色。
其中(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出现负数就直接归0。
因此在基色与混合色都较暗的时候都是直接变成黑色的。
这样结果色的暗部就会增加。
整体效果看上去对比较为强烈。
线性加深的计算公式: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基色+ 混合色的数值小于255,结果色就为0。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画面暗部会直接变成黑色。
因此画面整体会更暗。
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深色混合模式比较好理解。
她是通过计算混合色与基色的所有通道的数值总和,然后选择数值较小的作为结果色。
因此结果色只跟混合色或基色相同,不过产生出另外的颜色。
白色与基色混合色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深色模式中,混合色与基色的数值是固定的,我们颠倒位置后,混合色出来的结果色是没有变化的。
变亮模式跟变暗模式是相对的,她是通过混合色与基色的相关数值进行比较,选择较大的数值作为结果色。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https://img.taocdn.com/s3/m/90b2ca1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d.png)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在之前文章,我们大概的聊了一下如何利用计算命令精确的选出图片的中间调,高光,阴影。
里面有讲到一个图层混合模式的计算公式,正片叠底:结果色=基色X混合色再除以255。
我们知道,PS的混合模式不仅仅只有正片叠底一种,一共有27种混合模式,这27个混合模式各有其计算公式。
注释: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3.在公式中——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基色;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也成为混合色;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结果色;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当然了,我们今天不是要去研究这么复杂的计算公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工作内核,我们仅仅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大致了解一下它们的计算公式,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并运用在我们日常的修图中。
首先,我们先明确三个概念:基色,混合色,结果色。
图层混合模式是作用在两个图层之间,单一图层是没有混合效果的(跟空气混合?),如上图,下面一个图层,我们称为基色,基色上面的一层,我们称之为混合色,就是将这个图层通过不同的混合模式混合到下面一层(基色)中去,而两个图层混合后的效果,就是结果色了。
在27种混合模式中,系统会默认将其分成六大类,分别是:一、组合模式(正常、溶解)二、加深混合模式(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深色)三、减淡混合模式(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浅色)四、对比混合模式(叠加、柔光、强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五、比较混合模式(差值、排除)六、色彩混合模式(色相、饱和度、颜色、亮度)我们就顺着这个六个分类的顺序分别聊一聊:1、组合模式(a)正常正常模式是没有计算公式的,只有不透明度会对其有所影响,不透明度为100%的时候,结果色=混合色,不透明度为0%时,结果色=基色。
这个没什么特别好聊的。
(b)溶解溶解模式其实也没什么大用途,原理就是混合色会以一种点状喷雾式的形式混合在基色上,随着不透明度的降低,混合色中的像素点会越来越分散。
PS图层模式大全
![PS图层模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f84b701581b6bd97f19ea72.png)
PS图层模式大全PS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photoshop)作者:姜飞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是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darken 变暗b<=a: c=bb>=a: c=a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lighten 变亮b<=a: c=ab>a: c=b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multiply 正片叠底c=a*b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screen 滤色c=1-(1-a)*(1-b)也可以写成 1-c=(1-a)*(1-b)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PS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4)
![PS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4)](https://img.taocdn.com/s3/m/6f8620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b.png)
PS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4)23.划分(Divide)划分模式的作用是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用基色分割混合色。
基色数值大于或等于混合色数值,混合出的颜色为白色。
基色数值小于混合色,结果色比基色更暗。
因此结果色对比非常强。
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白色。
计算公式:结果色 = (基色 / 混合色) * 255。
24.色相(Hue)合成时,用混合图层的色相值去替换基层图像的色相值,而饱和度与亮度不变。
决定生成颜色的参数包括:基层颜色的明度与饱和度,混合层颜色的色相。
(这里用到的色相、饱和度、明度也是一种颜色模式,也称作:HSB模式。
)25.饱和度(Saturation)用混合图层的饱和度去替换基层图像的饱和度,而色相值与亮度不变。
决定生成颜色的参数包括:基层颜色的明度与色相,混合层颜色的饱和度。
饱和度只控制颜色的鲜艳程度,因此混合色只改变图片的鲜艳度,不能影响颜色。
26.颜色(Color)用混合图层的色相值与饱和度替换基层图像的色相值和饱和度,而亮度保持不变。
决定生成颜色的参数包括:基层颜色的明度,混合层颜色的色相与饱和度。
这种模式下混合色控制整个画面的颜色,是黑白图片上色的绝佳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下会保留基色图片也就是黑白图片的明度。
27.明度(Luminosity)用当前图层的亮度值去替换下层图像的亮度值,而色相值与饱和度不变。
决定生成颜色的参数包括:基层颜色的色调与饱和度,混合层颜色的明度。
跟颜色模式刚好相反,因此混合色图片只能影响图片的明暗度,不能对基色的颜色产生影响,黑、白、灰除外。
ps中的混合模式公式
![ps中的混合模式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a34c37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9.png)
ps中的混合模式公式正常模式:混合色*不透明度+(100%-混合色不透明度)溶解模式:溶解模式下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话,我们就看不到基色图层。
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后,我们就会发现结果色中出现了很多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会随着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变化。
不透明度越低混合色图层就被溶解的越多。
剩下的部分就越少。
不透明度越高混合色图层被溶解的部分就越少,剩下的部分就越多,结果色就越接近混合色。
变暗模式:变暗混合模式下,她会把混合色与基色进行对比,分别选择R,G,B三组数值中最小的数值,也就是最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的数值。
这样整个画面会变得更暗,如果是彩色图像,颜色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位置互换不发生变化)正片叠底:正片叠底混合原理:她是按照混合色与基色中的各R,G,B值计算,计算公式:结果色R=混合色R * 基色R / 255,G值与B值同样的方法计算。
最后得到的R,G,B 值就是结果色的颜色。
由于各通道的最大值是255,因此结果色的数值比混合色及基色的数值都要小,也就是结果色要暗。
(位置互换不发生变化)颜色加深:颜色加深可以快速增加图片的暗部。
她的计算公式: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 255 / 混合色。
其中(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出现负数就直接归0。
因此在基色与混合色都较暗的时候都是直接变成黑色的。
这样结果色的暗部就会增加。
整体效果看上去对比较为强烈。
线性加深:线性加深的计算公式是: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基色+ 混合色的数值小于255,结果色就为0。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画面暗部会直接变成黑色。
因此画面整体会更暗。
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位置互换不发生变化)深色模式:深色混合模式比较好理解。
它是通过计算混合色与基色的所有通道的数值,然后选择数值较小的作为结果色。
因此结果色只跟混合色或基色相同,不会产生出另外的颜色。
白色与基色混合色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PHOTOSHOP(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公式、说明
![PHOTOSHOP(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公式、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f1d2c4b9b6648d7c1c746f9.png)
PHOTOSHOP混合模式原理和公式:上面的颜色:混合色下面的图层颜色为:基色这里只用黑色和白色来说明问题:混合色基色:一、组合模式1、正常===编辑或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默认模式)。
混合色的颜色覆盖基色的颜色,改变透明度混合色会产生透明效果,结果:2、溶解===编辑或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
但根据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结果色由基色或混合色的像素随机替换。
混合色的颜色覆盖基色的颜色,改变透明度混合色会产生溶解的颗粒效果二、加深模式1、变暗===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暗的作为结果色,其中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
公式:R结果色=min(基色R,混合色R)G结果色=min(基色G,混合色G)B结果色=min(基色B,混合色色B)黑色不变,白色被屏蔽,整体颜色变暗,R、G、B逐个通道进行比较混合色比基色暗的颜色保留,R、G、B逐个通道进行比较混合色比基色亮的部分被基色的颜色替代,2、正片叠底===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结果色是较暗的颜色。
任何颜色与黑色混合产生黑色,与白色混合保持不变。
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与使用多个魔术标记在图像上绘图的效果相似公式:结果色=混合色x基色/255黑色不变,白色被屏蔽,整体颜色变暗,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白色混合时混合色不变,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黑色混合时混合色被黑色替换,3、颜色加深===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与黑色混合后不产生变化。
公式:结果色=(混合色+基色-255)x255/混合色(出现负数时按零计算)黑色不变,白色被屏蔽,整体颜色变暗,效果明显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白色混合时混合色不变,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黑色混合时混合色被黑色替换,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都比较暗的时候,直接变为黑色4、线性加深===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通过减小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
【Photoshop实例教程】图层混合模式“正片叠底”颜色计算公式的详解
![【Photoshop实例教程】图层混合模式“正片叠底”颜色计算公式的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f313d29eff9aef8941e0630.png)
Photoshop中有关图层混合模式中的“正片叠底”有以下说明:1.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
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
2.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
3.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
4.当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
这与使用多个魔术标记在图像上绘图的效果相似。
很多朋友并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正片叠底”的计算公式是:A*B/255。
(A、B是指的图层A和图层B)下面是两个图层中的图片,用“正片叠底”后,你能够判断出用“计算公式”“混合”后的结果吗?!可能会很困难吧?那么,计算公式:A*B/255。
是什么意思呢?一开始,我也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慢慢琢磨吧!其实就是指:A图层中的红色通道和B图层中的红色通道所对应的每一个像素的灰阶值相乘,再被255除。
得到一个新的红色通道。
A图层中的绿色通道和B图层中的绿色通道所对应的每一个像素的灰阶值相乘,再被255除。
得到一个新的绿色通道。
A图层中的蓝色通道和B图层中的蓝色通道所对应的每一个像素的灰阶值相乘,再被255除。
得到一个新的蓝色通道。
三个“新”的红、绿、蓝通道就得到一个“新”的“正片叠底”的结果图。
够复杂的吧!好在是Photoshop控制计算机帮我们在算,(ps真厉害、计算机真伟大!!)我们只是理解理解而已。
下图就是上面A、B图层“正片叠底”的结果:这个“正片叠底”是怎么实现的呢?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用文字简直是难以表述,还是请看下图,动动脑筋,想一想,理解理解。
那么既不是白,又不是黑的“正片叠底”又会是怎样的关系呢?我曾经做过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请用Photoshop打开下面的图片,用吸管工具查查灰阶值,算一算,验证一下,你就会相信“计算公式”是正确的了。
请见图1请见图2请见图3请见图4。
ps中图层混合模式算法公式
![ps中图层混合模式算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f14fc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1.png)
ps中图层混合模式算法公式⽹上已经有很多讲解ps的图层混合模式,有些不详细甚⾄是错误的,参考⽹上给出的公式及其⾃⼰在验证推倒的,给出27种的混合模式算法公式。
也许存在⼀定的错误性,毕竟没有官⽅给出公式,只能说以供参考吧。
只考虑⼆层,图像是RGB,A是基⾊,B是混合⾊。
只有B层存在混合模式。
C是结果⾊。
Min函数代表取最⼩值,Max函数代表取最⼤值,Abs《1》基础型主要利⽤图层的不透明度及图像填充值来控制下层的图像,达到与底⾊溶解在⼀起的效果⼀、正常(normal)C[i]=B[i];⼆、溶解(Dissolve)这不是简单的计算公式,需要进⾏多次函数返回。
按照不透明度的⼤⼩来确定颗粒的数量,两数值成正⽐。
《2》降暗型主要是通过滤除图像中的亮调图像,从⽽达到使图像变暗的⽬的三、变暗(Darken)C[i]=Min(A[i],B[i]);四、正⽚叠加(Multiply)C[i]=B[i]*(A[i]/255);五、颜⾊加深(Color Burn)C[i]={B[i]== 0 ? B[i] : Max(0, Max(0, (255 - ((255 - A[i]) << 8 ) / B[i])))};六、线性加深(Liner Burn)C[i]={(A[i] + B[i] < 255) ? 0 : (A[i] + B[i] - 255)};七、深⾊(Darken Color )当前图层与下⽅图层相⽐,颜⾊深(RGB总和较⼩)的显现出来,颜⾊浅的就被隐藏。
《3》提亮型此类型的图层混合模式与降暗型混合模式刚好相反,它通过滤除图像中的暗调信息,达到图像变亮的⽬的⼋、变亮(lighten)C[i]={(B[i] > A[i]) ? B[i] : A[i]};九、滤⾊(Screen)C[i]={255 - (((255 - A[i]) * (255 - B[i])) >> 8)};⼗、颜⾊减淡(Color Dodge)c={(B== 255) ?B : Min(255, ((A<< 8 ) / (255 - B)))}⼗⼀、线性减淡(也称“添加” 英⽂名字Add)C[i]=Min(255, (A[i] + B[i]))⼗⼆、浅⾊(lighten Color)当前图层与下⽅图层相⽐,颜⾊浅(RGB总和较⼩)的显现出来,颜⾊深的就被隐藏。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详解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5bcb2e9a98271fe900ef932.png)
关于基色混合色结果色:基色是图像中的原稿颜色。
混合色是通过绘画或编辑工具应用的颜色。
结果色是混合后得到的颜色。
两个相邻图层A和B,A在上方,B在下方,A与B混合,A是混合色,B是基色;A与B混合得到的颜色是结果色。
B可以是背景图层,也可以不是背景图层。
除了在个别场合(例如图层样式中的挖空效果),图层混合总是发生在相邻两个图层之间,如果B图层完全透明没有像素(这种情况同时适用于B隐藏),而B下方还有图层C,则A将与C混合而不是与B混合,所得到的结果色是A与C混合后的结果色。
混合模式:Ps将混合模式分为6大类,即:组合模式(正常、溶解),加深混合模式(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深色模式),减淡混合模式(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浅色),对比混合模式(叠加、柔光、强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比较混合模式(差值、排除、减去、划分),色彩混合模式(色相、饱和度、颜色、亮度)。
一、正常(Normal)模式正常模式是Photoshop默认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混合色图层(当前图层)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基色图层(背景图层)。
我们需要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才能显示基色图层,这时候混合色就会与基色混合形成结果色。
二、溶解把当前图层的像素以一种颗粒状的方式作用到下层,以获取融入式效果。
将图层面板中不透明度调低,溶解效果更加明显。
在“溶解”模式中,主要是在编辑或绘制每个像素时,使其成为“结果色”。
但是,根据任何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结果色”由“基色”或“混合色”的像素随机替换。
当“混合色”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时,“混合色”将溶入到“基色”内。
如果“不透明度”为100%,那么“溶解”模式不起任何作用。
三、变暗模式(变亮模式)变暗模式用于查找各颜色通道内(不严格的话,可以称之为查找两个图层--基色层和混合色层)的颜色信息,并按照像素对比底色和绘图色,哪个更暗,便以这种颜色作为此图像最终的颜色,也就是取两个颜色中的暗色作为最终色。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加减乘除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加减乘除](https://img.taocdn.com/s3/m/9933f706a216147917112827.png)
Photoshop CS5有27个图层混合模式,分6大类:(一)普通模式•正常(Normal)•溶解(Dissolve)(二)变暗模式•变暗(Darken)•正片叠底(Multiply)•颜色加深(Color Burn)•线性加深(Linear Burn)•深色(Darker Color)(三)变亮模式•变亮(Lighten)•滤色(Screen)•颜色减淡(Color Dodge)•线性减淡(添加)(Linear Dodge)(Add)•浅色(Lighter Color)(四)对比度模式•叠加(Overlay)•柔光(Soft Light)•强光(Hard Light)•亮光(Vivid Light)•线性光(Linear Light)•点光(Pin Light)•实色混合(Hard Mix)(五)比较模式•差值(Difference)•排除(Exclusion)•减去(Subtract)•划分(Divide)(六)成份模式•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颜色(Color)•明度(Lumonosity)图层混合模式是指当前图层和其下方图层的相互作用关系,即它们的颜色(包括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的。
可以把与当前图层紧邻的下方图层看作基本图层,图层中的颜色看作基色(base color);当前图层看作混合图层即用来和下方图层做混合用的图层,该图层中的颜色叫作混合色(blend color)。
混合模式决定混合色如何作用于基色。
也可以把上边的图层想像成颜料,以一定的混合模式在下边图层的基色上修描。
基色和混合色通过一定的算法得到最终的颜色(叫结果颜色),算法就是通常的加减乘除(颜色以数值表示)。
为了理解混合模式,我们要先搞清楚颜色的运算。
假设有两个RGB颜色: Color1 = (R1, G1, B1), Color2 = (R2, G2, B2), 其中数值R、G、B满足0≤R,G,B≤255。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a9d22d9ad51f01dc281f1f9.png)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是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 /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Darken 变暗B<=A: C=BB>=A: C=A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Lighten 变亮B<=A: C=AB>A: C=B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Multiply 正片叠底C=A*B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Screen 滤色C=1-(1-A)*(1-B)也可以写成 1-C=(1-A)*(1-B)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后期修图】PS中的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
![【后期修图】PS中的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4764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6.png)
【后期修图】PS中的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下面的案例将穿插这些工具给题主解答,有大神补充更好。
剧透小技巧:我的面板设置位置说明:1、勾选自动选择,便于定位图层位置,图层多的时候很好用。
2、标尺在建立辅助线按照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神奇的效果。
3、工具栏我移到右边去了,PS有个快捷键是隐藏右边栏保留标题/功能栏的快捷键(shift+tab),我是右手鼠标的,就算不隐藏右侧的情况也很便于我选择工具,全屏切换不用按太多F哟。
4、面板设置的自定义保存,在切换成绘画/3D模式的模式的或者自己弄乱的时候直接复位即可。
5、箭头所指的地方是一个配色扩展(KULER),配色小神器,拉出来溜溜。
6、图层面板选项我是调过的,中预览图,剪切到边界,收起样式效果,因人而异,这样挺好的。
7、这个我圈起来了,因为这个很多人是否注意,这里会显示你的工程文件是否保存的状态,如果是编辑了但是未修改,在括号后面有个星号的,编辑保存了星号就消失了,刚打开的文件什么都不动是没有星号的,这个功能在于你做事的时候被干扰,以为保存(实际没有),看下这里就知道了,一个好的保存习惯将节省你很多不可抗拒的情况,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风景图修饰的分割线拍摄的时间:早上拍摄的季节:今年3月(就是前几天啦)发现的问题:现在是春天,但是今年有点变态,所以图片总体感觉就是不够生动,不够生机勃勃。
简单的的判断就是根据你的主观来判断,这张图片就是不好看,不舒服,咱们要改。
需要改的地方:树叶不够绿,树叶上还有些阳光反射的黄色,亭子的颜色也不好,屋顶层次感不强,亭子后年的树太他妈死气沉沉了。
需要用的工具:可选颜色(重点:新人不建议用色阶、曲线、调整,玩好可选颜色再去了解曲线你会得到质的飞跃,带5个骚年学习PS的经验总结。
)可选颜色的了解:常见教程都说RGB怎么调,哥让你一步到位了,直接上CMYK,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安心看下去。
PS图层混合模式教程,线性加深解析
![PS图层混合模式教程,线性加深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c8055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b.png)
PS图层混合模式教程,线性加深解析
线性加深模式: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通过减小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
线性加深的计算公式是:结果色 = 基色混合色 - 255,同位置上下层像素的RGB值分别相加再减去255,进行重新组合,得到结果色,从计算公式就可以看出,图像变暗,且是一种线性变暗的过程。
相信大家全部看文字的话,马上会睡觉,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进行验证。
女孩正常模式效果。
复制女孩图层得到女孩拷贝层,并设置为颜色加深效果。
把女孩拷贝层设置为线性加深效果。
通过颜色加深与线性加深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线性加深保留了更多色阶信息,颜色加深会丢失色阶。
颜色加深表现的是拉大图像对比度,图像变暗,更多表现的是对比度。
线性加深表现的是整体饱和度增加,图像变暗,更多表现的是整体饱和度。
女孩拷贝层设置为线性加深后,不透明度设置为20%,图像变暗,饱和度增加,色阶信息丰富,融入到作品中,效果非常不错。
编辑:敖金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Opacity 不透明度 (2)
Darken 变暗 (2)
Lighten 变亮 (3)
Multiply 正片叠底 (3)
Screen 滤色 (3)
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4)
Color Burn 颜色加深 (4)
Linear Dodge 线形减淡 (4)
Linear Burn 线形加深 (4)
Overlay 叠加 (5)
Hard Light 强光 (5)
Soft Light 柔光 (6)
Vivid Light 亮光 (6)
Linear Light 线形光 (6)
Pin Light 点光 (7)
Hard Mix 实色混合 (7)
Difference 差值 (7)
Exclusion 排除 (8)
Hue 色相 (8)
Saturation 饱和度 (8)
Color 颜色 (8)
Luminosity 亮度 (9)
Dissolve 溶解 (9)
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
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
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下面所介绍的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
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
C=d*A+(1-d)*B
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Darken 变暗
B<=A: C=B
B>=A: C=A
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Lighten 变亮
B<=A: C=A
B>A: C=B
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Multiply 正片叠底
C=A*B
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Screen 滤色
C=1-(1-A)*(1-B)也可以写成1-C=(1-A)*(1-B)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从第二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图层反相后,采用Multiply模式混合,则将和对这两个图层采用Screen模式混合后反相的结果完全一样。
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C=B/(1-A)
该模式下,上层的亮度决定了下层的暴露程度。
如果上层越亮,下层获取的光越多,也就是越亮。
如果上层是纯黑色,也就是没有亮度,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如果上层是纯白色,则下层除了像素为255的地方暴露外,其他地方全部为白色(也就是255,不暴露)。
结果最黑的地方不会低于下层的像素值。
Color Burn 颜色加深
C=1-(1-B)/A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如果上层越暗,则下层获取的光越少,如果上层为全黑色,则下层越黑,如果上层为全白色,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结果最亮的地方不会高于下层的像素值。
Linear Dodge 线形减淡
C=A+B
将上下层的色彩值相加。
结果将更亮。
Linear Burn 线形加深
C=A+B-1
如果上下层的像素值之和小于255,输出结果将会是纯黑色。
如果将上层反相,结果将是纯粹的数学减。
Overlay 叠加
B<=0.5: C=2*A*B
B>0.5: C=1-2*(1-A)*(1-B)
依据下层色彩值的不同,该模式可能是Multiply,也可能是Screen模式。
上层决定了下层中间色调偏移的强度。
如果上层为50%灰,则结果将完全为下层像素的值。
如果上层比50%灰暗,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暗地方偏移,如果上层比50%灰亮,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亮地方偏移。
对于上层比50%灰暗,下层中间色调以下的色带变窄(原来为0~2*0.4*0.5,现在为0~2*0.3*0.5),中间色调以上的色带变宽(原来为2*0.4*0.5~1,现在为2*0.3*0.5~1)。
反之亦然。
Hard Light 强光
A<=0.5: C=2*A*B
A>0.5: C=1-2*(1-A)*(1-B)
该模式完全相对应于Overlay模式下,两个图层进行次序交换的情况。
如过上层的颜色高于50%灰,则下层越亮,反之越暗。
A<=0.5: C=(2*A-1)*(B-B*B)+B
A>0.5: C=(2*A-1)*(sqrt(B)-B)+B
该模式类似上层以Gamma值范围为2.0到0.5的方式来调制下层的色彩值。
结果将是一个非常柔和的组合。
Vivid Light 亮光
A<=0.5: C=1-(1-B)/2*A
A>0.5: C=B/(2*(1-A))
该模式非常强烈的增加了对比度,特别是在高亮和阴暗处。
可以认为是阴暗处应用Color Burn和高亮处应用Color Dodge。
Linear Light 线形光
C=B+2*A-1
相对于前一种模式而言,该模式增加的对比度要弱些。
其类似于Linear Burn,只不过是加深了上层的影响力。
B<2*A-1: C=2*A-1
2*A-1<B<2*A: C=B
B>2*A: C=2*A
该模式结果就是导致中间调几乎是不变的下层,但是两边是Darken和Lighte年模式的组合。
Hard Mix 实色混合
A<1-B: C=0
A>1-B: C=1
该模式导致了最终结果仅包含6种基本颜色,每个通道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255。
Difference 差值
C=|A-B|
上下层色调的绝对值。
该模式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不同版本的图片。
如果两者完全一样,则结果为全黑。
Exclusion 排除
C=A+B-2*A*B
亮的图片区域将导致另一层的反相,很暗的区域则将导致另一层完全没有改变。
Hue 色相
HcScYc =HASBYB
输出图像的色调为上层,饱和度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对于灰色上层,结果为去色的下层。
Saturation 饱和度
HcScYc =HBSAYB
输出图像的饱和度为上层,色调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Color 颜色
HcScYc =HASAYB
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下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上层。
Luminosity 亮度
HcScYc =HBSBYA
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上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下层。
Dissolve 溶解
该模式根本不是真正的溶解,因此并不是适合Dissolve这个称谓,其表现仅仅和Normal类似。
其从上层中随机抽取一些像素作为透明,使其可以看到下层,随着上层透明度越低,可看到的下层区域越多。
如果上层完全不透明,则效果和Normal不会有任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