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的特征》教案

第一组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来学习生命系统的特征。讲述了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内容,为下一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即是本书前几章内容的升华,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已经接触到了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在种群和群落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

1、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是研究种群的基本参数,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对于了解和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种群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教学难点:

1、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结合学生的学情,对生态环境接触较少,对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的学习较为抽象,因此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2、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又比较难于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和举例判断,能理解和识记种群的概念。

2、通过阅读、自主学习、动脑计算、观看教学视频等,能了解样方法,并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锻炼实验探究能力。

3、根据老师讲解、分析归纳,能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

八、教学方法:

教授法、谈话法九、教学程序

年龄结构系称为种群的年龄结构。

提问:种群的年龄结构对种群密度有无影响呢?

给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A B C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A、B、C三种年龄组

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

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图例年龄比例

出生率

与死亡

率大小

种群

密度

变化

年幼个体

大于年老

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

增大

各年龄期

个体比例

适中

出生率

≈死亡

稳定

退

年幼个体

小于年老

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

减小

老师总结:种群年龄结构是种群的一大特征,年

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下完成表

格。

年龄结构,

图文并茂,

有利于理

解,表格归

纳知识,有

利于记忆

和掌握。

性别比例

此外,性别比例也是种群的一大特征。性别比

例是指物种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

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

上的应用。

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

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

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

理解性别比例的

概念,了解性别

比例应用于生产

实践的实例。

联系理论

与生产实

践,拓展知

识。

种群分布的空

带领学生回忆种群的数量上的特征有:种群密

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

种群除了数量特征以外,还存在空间特征。组成

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

空间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照片,说说这三个种

回忆总结,整理

种群的数量特

征。

观察图片,在老

师的引导下思考

回答。

带领学生

回忆总结,

引入空间

特征。

十、板书设计: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大小样方法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数量

影响预测变化方向标记重捕法

增长型

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衰退型

稳定型

三、种群分布的空间特点:

1、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

3、集群分布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激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以大量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为教学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

不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没有能够全面地发展,设问的技巧性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