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概要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一、概论1、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工长质量管理、检验员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边缘学科。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深化将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
3、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包含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TQIMS),把全面质量管理推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
4、ISO8402术语标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是基于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控制,并通过有效的质量体系或系统工程为基础来实施和体现。
质量环和系统工程可以用过程来体现,过程的不稳定性,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
6、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质量环的划分应该随行业和产品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质量环如何不同,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并进行有效控制。
7、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全过程、全范围及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8、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差异:强调系统管理、强调预防为主、强调不断改进、强调满足顾客需要。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策划、质量成本、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及质量审核。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点1、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控制点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资源和活动。
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装置、设备,以及技术和方法等。
3、工序是制造控制的主要环节。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职能与质量职责的区别与关系:
合格:指满足要求。具体来说是指产品、过程、人及体系等满足了 相关方的要求,如产品或文件符合规定要求。
质量经济性:质量与组织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对组织积极效益的影 响,主要表现为增加收益和降低成本,如开发新产品可以增加收 益,减少浪费等可以降低成本。
1.2 质量特性
1.2.1质量特性的含义
定义:“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 固有特性”。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质量的概念、特性及意义 第二部分 质量管理的概念、工作程序及发展阶段 第三部分 质量文化 第四部分 质量管理系统 第五部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六部分 QC小组活动 第七部分 QC案例演示
第一部分 质 量
1.1 质量的含义
质量,是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不同于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也并非 哲学意义上的“质”与“量”,则质量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 1.1.1 质量的定义 ISO9000中的定义为质量是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是指事物可以区分的特征,特性分为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 固有特性是指事物本身具备的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 接通电话的时间等特性。 赋予特性是指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 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保修时间等特性。 要求是指来自相关方的要求。 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如:顾客、股东、雇员、供 应商、银行、工会、社会、合作伙伴等。 ★满足程度越高质量越好。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_知识中心_质量管理一、质量和顾客满意1.顾客即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的顾客。
顾客是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正确的顾客观: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相关方; (2)顾客不用依靠企业,反之企业依靠他们; (3)顾客决定企业的盛衰;(4)顾客不是对企业工作的打扰,他们恰恰是企业工作的目的所在; (5)顾客是光顾是帮企业的忙,企业为他们服务不是在帮他们的忙; (6)顾客不是统计数字,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几代人的人,有感受和感情; (7)顾客带着需要来到企业,企业的工作是满足他们; (8)顾客值得企业给予最大的关注和最彬彬有礼的接待; (9)顾客有需求,所以企业的员工才有工作; (10)顾客有选择的权利,企业成为顾客的最佳选择才能留住他们; (11)顾客很敏感,企业对顾客要巾贴心; (12)顾客的需求是很个性化的,所以企业在质量策划时要有弹性。
2.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它是顾客将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实际感受的价值与期望的价值进行比较的结果。
顾客满意有以下基本特性:(1)主观性。
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感受上,感受的对象是客观的,而结论是主观的。
(2)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或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个产品或某甚而服务的评价可能不尽相同。
(3)相对性。
顾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常不熟悉,他们习惯于把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型的其他产品,或和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由此得到的满意或不满意具有相对性。
(4)阶段性。
任何产品都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有实践性,顾客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购买和提供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出阶段性。
第二章质量一、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课件--PPT
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将质量特性分为魅力质量特性和必须
质量特性。
●魅力质量特性: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感到满足,但不 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必须质量特性:是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 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的不满的那些质 量特性。这类特性是顾客认为理所当然应当具有的特性。
购买产品的主体
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以职能部门这种文化为 基于具有普遍意义的三步曲 基础
与不良的加工产品有关 的成本
与工厂规格、程序和标 准的符合性
部门绩效
若每件事情都能够完美的话, 将会消失的所有那些成本 与顾客需求的对应
公司绩效
集中在质量部门
全公司范围
质量经理
高层管理者构成的质量委员会
8
3、质量的意义
24
3、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从组织的管理角度来看,每个组织都可以分
为上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全组织 的质量管理”就是要求组织各管理层次都有明 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 ●从质量职能角度看,产品质量职能是分散在 组织的所有有关部门中的,要保证和提高产品 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组织各部门的质量职能 充分发挥出来。 可见,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质量为 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视 了顾客的需求、忽略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 命,犯下本末倒置的错误。 朱兰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适用性”的观 点。就是产品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顾客要求的 程度。
6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朱兰又提出了“大质量” 的概念,改变了人们对质量的狭隘认识,并成为 现代质量管理的主流。
7பைடு நூலகம்
条目
产品 过程
17
朱兰质量三步曲 示意图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旨在通过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内部流程,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TQM强调团队合作、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TQM的核心原则1. 客户导向TQM的核心是将客户置于最高的位置,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组织的首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点,组织需要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使所有流程和活动都围绕客户展开。
客户满意度的提高是TQM成功的关键。
2. 全员参与TQM认为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因此要求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这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并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具和资源,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3. 过程管理TQM强调对组织的所有流程和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通过分析和优化每个流程,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
流程管理的关键是不断改进和持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
4. 数据驱动TQM强调通过数据和事实来制定决策和改进。
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可以全面了解组织的质量状况,并识别出改进的机会。
数据驱动的方法还可以帮助组织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5. 持续改进TQM认为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地寻求新的方法和工具来优化质量和流程。
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并及时纠正问题,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
TQM的实施步骤1. 创建质量意识和文化TQM的实施需要组织中每个员工都具备质量意识,并将质量作为自己的责任。
为了创造质量意识和文化,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并通过奖励和认可来激励员工的积极参与。
2. 设定质量目标和指标TQM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指标,以便组织能够衡量自己的质量绩效。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TQC或TQM)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方向发展。
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为主转向(质量竞争)为主。
第一章概述1.质量管理的发展史:A.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B.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公司的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他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这本书。
3.著明质量管理专家霬明提出了(十四点管理法则)4.著明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分别为:计划(研制)、维持(控制)、改进(提高)三类活动。
第二章:质量1.质量:根椐ISO8402-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満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的,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就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它可以包括服务、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
4.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5.质量职能:是指企业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要而进行的全部产活动的总和6.为什么说质量的概念具有相对性?A.质量是个历史的范畴,因时而异。
B.质量因人而异。
C.质量因产品而异。
7.产品的质量特性有那几个方面:(1)性能(2)寿命(3)可靠性(4)安全性(5)经济性(6)可销性8.服务的质量特性有那几个方面:(1)功能性(2)经济性(3)安全性(4)时间性(5)舒适性(文明性)9.产品质量特性还可以分(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A.真正质量特性:能够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
B.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必须相应地制定标准,要求,确定一些数据和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称之为代用质量特性。
10.任何产品都要经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意义: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减少经营亏损降低现场维修成本减少责任事故范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其主要活动范围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图描述:TQM的基础: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完善的技术方法(控制工程)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工程)TQM的演变:TQM的工作内容:新设计的控制进厂材料的控制产品的控制专题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1.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
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
2.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措施;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3.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
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5.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任何制造过程,由于企业行业、规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
方法上的差别可概括为: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产品,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重点在控制工序。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
全面质量控制 组织和全面质
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班组长 操作者
检验员
统计
1900 1918 1937 1960 1980
1、质量检验阶段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 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其主要特点是 以事后检验为主体。
20世纪初美国泰勒(F.W.Taylor)提出 科学管理理论,要求按照职能的不同进 行合理的分工,首次将质量检验作为一 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 立了专职质量检验制度。
(2).质量教育与培训的基本要求
要做好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除了最高管理者真正认识到 质量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意义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之外,还必须注 意以下问题:
(1)正确识别培训需求,使质量教育培训系统化、规范化。 (2)质量培训应从最高管理层开始,然后逐层进行。 (3)因人制宜采取多种形式。 (4)选用或编写适合本部门、工序的教学材料,注意针对性。 (5)重视师资的培养与配备。 (6)完善管理制度,注意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的持久性。
质
工序质量是指工序的成果符合设计、工艺要求的程度。
量
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因素对工序质量都 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
在生产厂,抓工作质量,就要分别不同情况,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五大因素,从而保证工序质量。
质 量 环
质量环的含义:
任何产品都要经历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产品质 量相应也有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按照 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人们往往用一 个不断循环的圆环来表示这一过程,我们称为质量环。
课程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二. 全面质量管理的起源 三.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四.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五. QC七大手法
精选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l 可靠性
l 安全性
l 经济性
3、服务的质量特性
功能性——服务的效能和作用时间性——时间上满足需要的能力安全性——不受伤害和损失经济性——费用的合理程度舒适性——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文明性——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
4、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
三、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包括:市场调研 产品设计开发
采购 工艺准备 生产制造
检验试验 包装储存 销售
发运 售后服务 用后处置
四、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
1、 质量职能——是指为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须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社会监督政府监管
四、质量和效益
据统计,在制造业低质量的成本占企业销售额的10%—30%
劣质成本包括检验试验活动,废品、返工返修和顾客投诉处理等成本。
系统持续地改进流程和管理系统,可以在无须进一步投资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质量经济分析
五、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1、实施应遵循的原则领导重视并参与抓住思想、目标、体系、技术四个要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组织协调、综合治理技术经济相统一
明确实现目标所须的活动并分配职能配备必要的资源确保活动的实施协调关系、相互配合
2、质量职责——是指对各部门及各类人员质量义务、责任、权限的规定
目的: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确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制定质量目标建立、实施质量体系
五、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质量策划——明确目标、确定过程
质量控制——采取措施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改进——提高质量
第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l通过检验来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 l事后把关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二) ——计量工作
如何做好计量工作
– 配备符合生产和设计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 – 定期校准计量检测设备。 – 及时正确处理不合格计量检测设备。 – 保证计量检测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 – 健全计量管理制度。 – 配备高素质计量人员。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三) ——质量培训
– 活动 – 过程 – 产品 – 组织 – 体系 –人 – 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什么是质量?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事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的特 性。如产品的功能、交货的准时性、体系运行 的有效性等
要求:
– 合同 – 法律法规 – 顾客的要求(明确的或是隐含的)
程度:“差”,“好”,“优秀”
什么是质量?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 关的固有特性。
– 产品的质量特性:性能、寿命、可靠性、安 全性、经济性
– 必须特性和魅力特性
什么是质量?
什么是好的质量,具体的说 – 产品的质量:车型好,无故障,安全,操作 方便,便于停放,乘作舒适,油耗少…… – 服务的质量:能得到及时修理,能及时得到 配件,服务态度亲切…… – 工作的质量:自己所做的工作不会影响下工 序的顺利进行,自己所做的产品满足工艺要 求…… – ……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 明确各管理层次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 – 质量管理体系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化工作 计量工作 质量培训 质量责任制 质量信息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一)
——标准化工作
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 规定。
– 按等级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企业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3)组织技术检验,把好工序质量关。实行 全面质量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 不是否定技术检验的把关作用。必须根据 技术标准的规定,对原材料、外购件、在 制品、产成品以及工艺过程的质量,进行 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 投产、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转序、不合格的 产成品不出厂。质量检验的目的不仅是发 现问题,还要为改进工序质量、加强质量 管理提供信息。因此,技术检验是制造过 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 重要环节。
全面质量管理(TQM)
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TQM)?
• 国家标准对质量下的定义为: 质量是产品 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 特性的总和。 • 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 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 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 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 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 体系。
质量方针
• 质量方针的含义? • 质量方针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 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含义有: (1)质量方针是企业的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 (2)质量方针是企业内各部门和全体人员执行 质量职能以及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所必须遵循和依 从的行动指南。 (3)质量方针是指导企业的成员沟通意见和开 展质量活动的一般规定,显然它给企业的各级管 理者理供了一定自主权。
(3)设计质量―――具体地说,设计质量是使 产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 性,在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档次;在工 艺设计方面,使加工制造方便、降低制造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设计程序―――指对产品设计工作步骤、顺序和 内容的规定。我国一般企业规定产品设计有6个阶 段,14个程序。 • 第一阶段——规划决策:调查技术、市场、社会 基本要求、销售去向。 1)市场调研及预测 2)产品规划构思 3)先行试验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精品PPT课件
智能化技术助力质量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预测分析,为质量决策提供有 力支持。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质量创新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
未来全面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 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未来需要探索新的质量 管理理论和方法。
质量管理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质量管理 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质量监控 和管理。
质量管理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未来质量管理将更加注重国际化 发展,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质量竞争和合作,提升国际 竞争力。
THANK YOU
应性和有效性。
05
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 的应用实践
案例分析
实施背景
企业面临的质量问题和挑战,引入全 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过程
制定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培训,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改进项 目等。
实施成果
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生 产效率改进,成本降低等。
经验教训
领导层的支持和参与是成功的关键, 注重员工培训和参与,持续改进和优 化质量管理体系。
采用预防为主的方式,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来减少缺陷和浪费。
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
01
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注重跨 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
02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分 析和决策,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发 展。
全面质量管理(TQM)基本知识101[1]
1.4质量特性 1.含义: 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类型:(1)技术性和物理性的质量特性; (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 (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 (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 (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2.硬件产品质量特性; (1) 性能(2)寿命 (3)可信性 (4)安全性 (5)经济性 3.服务质量特性; (1)功能性 (2)时间性 (3)安全性 (4)经济性 (5)舒 适性 (6)文明性
第三章质量文化
3.1企业文化 1、组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
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宗旨(使命),最高目标(愿景),价值 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筹的总和及其及在企业活动中的反映;
外在表现和载体 组织名称、标志组织外貌 产品外观、包装技术、设备特色、徽、 旗、歌、服、花文化体育生活设施雕塑、 纪念性建筑纪念品文化传播网络 物质层 制度层 体系文件/非文件程序/潜规则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第二章 质量管理 2.1质量管理定义: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包括: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 量改进。
质量策划:制定目标,确定过程,配备资源; 质量控制:实施策划,实现目标; 质量保证: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2.2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与企业每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密不 可分,经营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的 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乃至于基层一线员工 的通力合作。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第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质量目标的制定,是在对企业以往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 •目标现状分析 —企业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的数据统计; —企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不合格的数据统计;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作业规程; —企业人员、设备、材料、环境状况; —企业质量考核。
品质量、工作质量。 2. 用户第一的观点: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
。 3. 以预防为主的观点:把不合格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4. 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强调科学性,以准确的数
据反映产品质量。
第一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 全员参与:上自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位工人,都要投 入 到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工作中去。
质量的技术特征:质量要体现一定的技术,例如制造技 术、质量检验技术,或者蕴含在产品当中的功能方面的技 术。
质量特征变化的原因:由于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地改变, 产品质量如同市场规律一样同样会产生波动,这动波动需 要全面质量管理者去研究,寻找产生波动的原因,并谋求 将这种波动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第一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质量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特征 和特性的总和。 根据这一定义,质量可分为 产品质量:产品适合于规定的用途,满足社会和人们一定需 要的特性。 工序质量: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工作质量:企业的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对达到质 量标准和提高质量的保证程度。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生产出适合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第一”为目标,延伸出创造顾客价
值的质量管理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企业必须生产出 适合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以用户认为合理的价格销售产品并获取必要的利润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用 户认为合理或可以接受的价格销售产品,并要保证企业自 身能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 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原 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要求的提高而不再 受到顾客的欢迎。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点归纳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点归纳1.质量理念: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理念,它强调质量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关键因素。
质量理念包括客户导向、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管理者的领导和承诺等。
2.快速反应:企业应快速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通过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快速改进以及快速处理客户投诉等方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3.流程管理:企业需要关注和管理组织内部的各个流程,确保流程的顺畅和高效运转。
流程管理包括流程规范化、流程优化、流程绩效评估等。
4.全员参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全员参与可以通过培训、沟通、激励措施等方式来实现,激发员工的创新和主动性,形成质量管理的合力。
5.持续改进:企业要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和方法,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包括设计改进、过程改进、产品改进等,可以通过质量工具和方法来支持,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质量成本分析等。
7.供应商管理: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评估、供应链管理等,以确保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质量稳定。
8.数据和分析:企业应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质量数据,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数据和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质量工具和质量信息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9.员工培训和发展: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员工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有效地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员工培训和发展包括新员工培训、质量培训、技术培训等。
10.领导和承诺: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对全面质量管理给予支持和承诺,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
领导和承诺可以通过设立质量目标、开展质量检查和激励措施等方式来实现。
11.客户满意度管理:企业需要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式来提高客户满意度。
12.风险管理:企业需要识别和管理各种风险,以避免对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等。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 引言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客户至上等原则,提高组织的整体质量水平。
本文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施步骤。
2.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强调通过全员参与、过程管理、数据驱动等手段来不断改进组织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竞争力。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质量是一个系统的特性,需要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来实现”。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3.1 客户至上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3.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对质量负责,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发现问题并提供改进意见。
3.3 过程管理通过对组织各个环节的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可以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
组织应该关注整个生产过程,而不仅仅是产品的最终检测。
3.4 数据驱动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将决策和改进活动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而不是凭主观判断或经验。
3.5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组织应该不断寻找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质量水平。
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4.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应该明确质量的方向和目标,以指导全员行动。
4.2 确定关键过程通过分析组织的业务流程,确定关键过程,优化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4.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适合组织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
4.4 培训与教育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5 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组织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评估质量水平和改进效果。
4.6 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持续改进活动,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追踪和评估改进的效果。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全员参与、不断改进和持续创新来达到组织的质量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涵盖了组织内部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
本文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其概念、原则和实施步骤。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将质量纳入到组织的方方面面。
它强调质量不只是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责任。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改进和持续创新,提高组织的整体质量水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1. 客户导向: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聚焦客户需求和期望,使组织的所有活动都以客户满意度为最终目标。
2.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全员参与,认为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培训和激励,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3.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倡导持续改进和创新,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对组织的核心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5. 数据驱动: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数据来了解问题的本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1. 制定质量目标:确定组织的质量目标,并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质量目标,建立符合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质量手册和相关程序文件。
3. 设立衡量指标:制定符合质量目标的衡量指标,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组织的质量状况。
4. 提高员工参与度: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参与度,确保每个人都能为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5. 进行过程改进:通过分析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控,以提高过程效率和质量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如机车的寿命、服务提供的及时性、 车辆维修时间)
(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如漏电、辐射等,产品必须有保证 条款和各项安全措施)
(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如法律法规要求的满足、公害、噪 音、排放、社会伦理等)
赋予特性是指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 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保修时间等特性。
要求是指来自相关方的要求。 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如:顾客、股东、雇员、供 应商、银行、工会、社会、合作伙伴等。
★满足程度越高质量越好。
精品课件
对质量定义存在的误区
精品课件
1.2.2 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 性能----满足使用目的,产品硬所件具产备品的通技常术指特加性工(、产装品配内类在的特生性产)过;程结果 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自然寿命、
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可信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TQM
精品课件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质量的概念、特性及意义 第二部分 质量管理的概念、工作程序及发展阶段 第三部分 质量文化 第四部分 质量管理系统 第五部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六部分 QC小组活动 第七部分 QC案例演示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质 量
精品课件
1.1 质量的含义
质量,是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不同于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也 并非哲学意义上的“质”与“量”,那么质量的准确含义什么呢?
1.1.1 质量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质量治理差不多知识第一章一、量的概念质量的定义(GB/T19000-2000):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是指明确表述出来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不言而喻的,约定俗成的公认的要求,如电视机必须有图像和声音,能正常收看收听,这是不言自明的公认要求;“必须履行的”一般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二、质量特性ISO9000:2000版标准对质量特性作出了如下定义:“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产品质量特性要紧包括:性能、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经济性。
性能---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功能。
2、服务质量特性由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刻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组成。
三、产品的概念产品的定义(ISO9000-2000):过程的结果。
有下述四种通用性产品类型:---服务(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第二章全面质量治理※※※三个时期1、质量检验时期,二十世纪初,要紧是检验把关,美国“科学治理之父”泰勒为代表。
2、计质量治理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的专门需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军工生产过程进行工序操纵。
3、全面质量治理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提出了讲究质量成本,加强企业经营的全面质量治理,TQM。
我国于1978年由日本引进全面质量治理。
在此期间,美、英等国的“质量保证”也得到专门大进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颁了ISO9000系列标准,并开展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又实现了国际多边互认。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吸取了日本全面质量治理的成功经验,设立了质量奖。
我国也在2001年开始,由中国质量协会实施,借鉴美国的做法,开展质量奖评审。
二、全面质量治理(TQM)的差不多概念全面质量治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过去也曾称为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定义:ISO 8402:1994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中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治理途径。
三、八项质量治理的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治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四、全面质量治理的差不多要求推行全面质量治理的差不多要求,能够概括为一句话:“三全、一多样”。
1、全员的质量治理,依靠一体职员参加的质量治理;2、全过程的质量治理;3、全企业的质量治理;4、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方法。
新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其他方法。
第三章质量治理体系一、SO9000族标准的差不多情况1、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公布ISO9000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1994年7月换版,由22个标准组成。
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公布IS9000:2000《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治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治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以及ISO9011:2002标准《质量和(或)环境治理体系审核指南》。
2、标准的结构第一部分:核心标准4个,(见上);第二部分:其他标准;目前只有一项ISO10012测量的操纵系统;第三部分:技术报告;第四部分:小册子。
二、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一)、差不多要求1、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质量治理体系;2、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紧紧围绕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使顾客中意;3、用治理的系统方法来建立和完善质量治理体系;4、突出过程操纵的思想;5、落实质量治理体系治理职责;6、重视资源配置;7、重视质量治理体系文件;8、突出持续改进的思想。
(二)、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质量治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2、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的编制;3、质量治理体系的试运行;4、质量治理体系审核、治理评审和质量治理体系改进。
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公正机构依据公开公布的质量体系标准,对组织的质量体系实施审核,审核合格的由第三方机构颁发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给予注册并向社会公布,证明组织的特定产品或质量体系符合质量体系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四章 QC小组知识一、QC小组差不多概念1、在1997年3月20日由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印有《关于推进企业质量治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文件(国经贸「1997」147号)中指出,QC小组的定义是“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养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治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可统称为QC小组。
”那个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层意思:(1)参加QC小组的人员;(2)WC小组活动选择课题;(3)小组活动的目的;(4)小组活动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二、QC小组的特性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质量治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治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治理方法结合的产物。
QC 小组同企业中的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
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要紧不同点在于:1、组织的原则不同。
行政班组一般是企业依照专业分工与协作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而下的建立的,是企业的最基层的行政组织;QC小组通常是依照活动课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式组织的特性;2、活动的目的不同,行政班组活动的目的是组织职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而QC小组则是以提高人的素养,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小组;3、活动的方式不同。
行政班组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组内进行的;而QC小组能够在行政组织内组织,也能够是跨班组、甚至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形式,以便于开展活动。
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也有所不同。
尽管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新技术攻关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小组侧重于用专业技术进行攻关;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革新汪组广泛得多,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质量治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化。
三、C小组的特点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
四、QC小组的分类按照QC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把QC小组分为现场型、治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和创新型等五种类型,前面四种称为“问题解决型”课题类型,也有的称为“改进型”课题类型,“创新型”课题类型是新增加的。
现场型QC小组:它是以班组和作业现场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成这类小组一般选择的活动课题较小,难度不大,小组成员能通过自身能力解决的。
服务型QC小组:这种QC小组类型,原本是企业中辅助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的QC小组;后来由于QC小组活动逐步推广至服务行业如民航、铁路、邮电、旅游业等。
攻关型QC小组:“攻关型”QC小组通常是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等人员三结合成,它以解决关键或重要的技术问题为目的,课题难度较大,需投入较多的资源,通常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治理型QC 小组:它是由企业治理部门的治理人员组成的,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治理水平为目的。
创新型QC 小组:创新型QC 小组,确实是指QC 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
创新型的课题选择是从未发生过的情况,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广泛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实现课题目标。
二、QC 小组活动的程序QC 小组活动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DA图2-3 QC 小组活动程序注意:指令性目标课题的程序与上述有变化,即减少“现状调查”,“增加了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活动程序。
程序一选择课题---P(Plan)打算时期1、课题的依据:一是企业的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枯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二是生产、服务、工作现场或小组本身在治理上、效率上、质量上、环境及文明生产上存在的关键或薄弱环节;三是用户(下工序也是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课题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令性课题,即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二是指导性课题,通常由企业推举并公布一批可供各QC小组选择的课题,是一种上下结合的方式。
三是由小组自行选择的课题。
3、选题还要注意三个问题:a、课题宜小不宜大(小课题易取得成果,更能发挥小组成员的制造性,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小课题容易总结成果等四方面好处);b、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c、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
课题的名称可按以下方式设定:××○○○○□□□□××---如何样是提高依旧降低,增大依旧缩小,改善依旧消除;○○○○---要解决的对象指工程、工序、过程作业名称;□□□□---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工程质量、工序问题、成本等方面特性。
如《提高屋面防水质量》,分解为提高(××) 屋面防水(○○○○) 质量(□□□□)程序二现状调查1、用数据讲话(收集的数据要的客观性,收集的数据要有要可比性,收集的数据的时刻要有约束);2、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按时刻、地点、症结或作业进行区分;3、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现现场去观看,去测量,运河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
程序三设定目标1、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2、目标要明确表示,量化;目标以一个为宜;3、要讲明制定目标的依据,可行性分析,制订目标,既要有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