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语言之中锋与侧锋之间的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尖上的语言——侧锋与中锋的转换》教学设计

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刘旭军

教材分析

四年级的校本课程之毛笔书法课从学情出发,以学生的喜好兴趣出发,采用学生走班制,每周一节的模式开展。学习书法一个多学期,从一点一画入手,从书写姿势执笔姿势进行规范,虽缓慢前行,但坚持不懈。从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过渡到以古典范本为依托的学习。本学期重点学习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选字。从笔法入手展开课堂教学。学习写法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演变,探索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从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与分类逐渐过渡到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古典范本依托的的单字练习,从基本笔画的基本写法逐渐过渡到针对欧体特点的笔法练习。学生当下存在的问题是书写时笔法出现技法性失误或错误。侧锋与中锋的转换不到位,出现“偏锋”。介于这一问题的产生,是设计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旨在建立学生对正确用笔方法的运用,学会中锋侧锋的转换在笔画中的运用。

书法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应书法技法与书法文化并举,渗透汉字发展规律,了解汉字造字法,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探索某一汉字演变规律及字义变化,培养学生汉字文化意识,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故,基于学情下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学会中锋侧锋在书写过程中的转换并认识“偏锋”的错误性。

2、将中侧转换运用于“欧体”三点水的书写中。并举一反三,探索中侧转换在其他笔画中的运用,

3、书写“江”的同时,探索其文化内涵,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重难点:

学会中锋、侧锋之间的转换并运用于书写实践中。

课堂程序展开:

一、课前诵读。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则形枯;复不可肥,肥则质浊。(欧阳询《传授诀》)

我们刚才诵读的内容是出自于欧阳询的《传授诀》,欧阳询不仅仅是唐代的楷书大家,同样也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的这段话的意思是首先是不可匆忙,一忙就会使笔失去控制,其次是不可缓慢,缓慢就会使字失去力度。同时又不可过瘦,瘦就会使字形显得干枯;当然也不可过肥,肥就会使字体显得俗气。

这是欧阳询对用笔的解释,在欧阳询的字中,他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每一个字是那样的端庄,每一笔是那样的精彩。而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却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请看,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字,说一说他们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预设:第一个三点水边缘光滑,比较饱满。第二个三点水笔画显得不整齐。

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不同,一个饱满圆润,一个带有锯齿形状。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想)看来大家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先不急。润笔蘸墨,在你的练习纸上先来写一个三点水。

搁笔端坐。观察你的三点水,是哪种情况呢?

预设:第二种(了解学情,平日的训练与练习已经暴露出,但学生有时却不以为然,让学生在对比观察后认识自己的书写出现了错误,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

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从本节课的课题中来寻找答案——齐读课题:笔尖上的语言——中锋与侧锋的转换。

什么是中锋与侧锋的转换呢?请认真观看这段微课。(播放微课)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聆听,你都看到了什么?

观看完毕后学生进行交流。

预设:我看到了起笔切笔后要提笔。

预设:我看到了,提笔后边顿笔边行笔。

看来同学们都看得认真,听得仔细。想不想大显身手啊?不急。请出我们的第一个锦囊。打开。你看到了什么?(三点水)这就是《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三点水。根据微课中的讲解,参照字帖。润笔蘸墨,临写开始。

观察你写的两个三点水,有什么变化?

大屏幕展示,生交流变化。

看来同学们开始运用中锋与侧锋的转换了。学习书法,要反复临写。希望你越写越精彩。再写一个。

看到同学们如此的认真,我真是不忍心打断。请搁笔端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一直提倡用脑袋写字。在刚才的临写过程中你有怎样的体会呢?

学生交流临写体会。

在书写三点水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课堂灵活掌握,学生举手则令其回答,不举手则令其打开第二个锦囊)

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三点水三个点起笔的连线是一条弧线。

预设:三个点之间有呼应关系。

三点之间的呼应关系实际上就是笔画之间的连带,行书中的连带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而楷书虽然没有明显的笔画连接,但呼应关系是存在的。同学们注意观察我书写时笔尖上的动作。

示范。

看完老师的示范,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请端坐,润笔蘸墨,开始书写。

集中评价。

温馨提示:评价时从三方面进行评价,笔画是否饱满圆润。三个点起笔连线是否是弧线。你能感觉出三个点之间的呼应关系吗。

学生评价。同桌互评。

学会侧锋与中锋的转化有助于我们将笔画写的圆润饱满,那么这种用笔方法还应用于那些笔画当中呢?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

换你们的意见。

小组交流。

既然在如此之多的笔画中都会得到运用,你想不想试着写个字呢?(想)不急。请打开第三个锦囊。你看到了什么?(江)在这个字中每一笔的起笔都会运用到我们中侧转换。对照字帖,。注意用笔正确和笔画的位置。开始你的临写。

展示。评价。修改。

今天的我们坐在教室中,享受着古人带给我们的绚烂文化,感受着我们汉字的形态美。一点一画书写我们的汉字文化是对祖国文明的尊重,而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凝结着祖先的心血,凝结着中华千年的文化。那么这个“江”字中又有怎样的奥秘呢?跟随古人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谁来大胆的猜一猜?你觉得这个江会有怎样的意思?

学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江由三点水和工组成。是一个会意字。有两种解释。第一种:

工是巨的省略写法,意思是巨大的水,也就是说水很多,汇聚在一起便是江。后来江也作为长江的特定称谓。例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工是指人工。那么江的意思就是指人工挖掘的水道。在古代,人们就对河流进行治理了,例如我们熟悉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远古时期,治水的领头人是共工氏,这里的江,也许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