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实验技术2-混凝沉淀[1].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1dd4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9.png)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是一种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它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凝聚成大颗粒物,然后利用重力沉淀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和缺点。
优点:
1.适用范围广:混凝沉淀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包括工业废水、污水、市政供水等。
2.处理效果好: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使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投资费用低:混凝沉淀工艺相对于其他处理工艺来说,成本较低,投资费用也比较少。
4.易于操作:混凝沉淀工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不需要专业技能。
缺点:
1.处理时间长:混凝沉淀工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或甚至一整天。
2.对水质要求高:混凝沉淀工艺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水质差,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化学物质。
3.化学物质损耗大:混凝剂需要大量使用,这会增加成本,并产生化学物质的副产品,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运营成本高:混凝沉淀工艺需要大量能源,如电力、水力等,因此运营成本较高。
总的来说,混凝沉淀工艺技术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最合适的处理工艺。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处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987e2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e.png)
水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原理和方法;2.学会使用水处理实验仪器,并掌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性;3.了解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变化规律;4.分析比较不同水处理技术对水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反渗透膜实验装置、混凝槽、加热器等;2.试剂:CO2、NaOH溶液、FeCl3、聚合氯化铝等。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两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反渗透和混凝沉淀。
反渗透是通过半透膜,将原水中的溶质和部分溶剂分离出来,从而得到更纯净的水;混凝沉淀则是通过混凝剂与水中杂质结合生成比较大的团聚体,使其沉降沉淀,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实验步骤:1.反渗透实验(1)将原水倒入反渗透膜实验装置的供水仓,调节压力,使水缓慢通过半透膜;(2)重复以上步骤,加入不同浓度的CO2溶液,观察反渗透膜通水速率的变化;(3)根据测得的结果,分析CO2与半透膜的作用关系,以及不同浓度溶液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2.混凝沉淀实验(1)将一定量的原水倒入混凝槽中,调节pH值为最佳值;(2)按比例加入FeCl3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剂;(3)加热溶液,控制温度,观察混凝剂与水中杂质的混凝情况;(4)分别采集沉淀的样品,测定其浑浊度,比较不同混凝剂对水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反渗透实验中,观察加入CO2溶液后,反渗透膜通水速率明显下降,且随着CO2浓度的增加,通水速率降低的程度加大。
这是因为CO2与水中钙、镁等离子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导致反渗透膜的孔隙被堵塞,减缓了通水速率。
在混凝沉淀实验中,通过观察不同混凝剂对水质的影响,发现混凝槽加入FeCl3后,水质的浑浊度明显下降,而加入聚合氯化铝后,水质的浑浊度下降更明显。
这是因为FeCl3和聚合氯化铝能够与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氢键、氢键和电荷作用,并将其聚集成较大的团聚体,从而使其沉降沉淀。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反渗透和混凝沉淀两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分析比较了它们对水质的影响。
混凝沉淀实验
![混凝沉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5732a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1.png)
混凝沉淀实验混凝沉淀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方式,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等杂质去除,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
本文就混凝沉淀实验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实验原理混凝沉淀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混凝剂与悬浮物或有机物形成絮凝体,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将其去除。
混凝剂一般是一些带正电荷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酰胺、聚电解质等,它们能够吸附水中的负离子和颗粒物,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大量的絮凝体。
随着絮凝体的增大,它们的密度也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一个沉淀层,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得到去除。
二、实验步骤1、制备混凝剂溶液:取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硫酸铝钾等混凝剂,依次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至均匀即可。
2、制备原水:取适量的自来水或污水,在室温下搅拌均匀。
3、加入混凝剂溶液:将混凝剂溶液缓慢加入原水中,同时用玻璃杆轻轻搅拌,使混凝剂和水充分混合。
4、沉淀: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中的悬浮物是否得到沉淀。
如果饱和度较高,可以加入一些碳酸钠调节pH值,促进沉淀的形成。
5、过滤:对于无法沉淀的悬浮物或有机物,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去除。
选取一定的滤纸或过滤膜,在上面放置漏斗,将水过滤出去即可。
三、实验注意事项1、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节,避免浪费和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2、加入混凝剂时,应缓慢加入,并注意搅拌均匀,以充分发挥其混凝效果。
3、沉淀时,应注意观察沉淀的形成情况,及时调整pH值,促进沉淀的形成。
4、过滤时,选择合适的滤纸或过滤膜,避免粘附和遗漏。
5、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工具,以避免留下污染物和影响下次实验。
四、实验结果混凝沉淀实验的结果主要体现在沉淀效果和悬浮物或有机物去除率上,通常采用浊度或残留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沉淀效果越好,悬浮物或有机物去除率也越高,说明混凝沉淀实验的效果越好。
五、实验应用混凝沉淀实验广泛应用于各类水处理工艺中,如自来水厂、废水处理厂、地下水处理等。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降低水中的浊度、COD、BOD等污染指标,从而保障水质安全和环境健康。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20285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4.png)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混凝沉淀过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给水、污水处理以及其他工业过程中。
它的作用是将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步骤去除,以提高水的质量和清洁度。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让水中的颗粒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聚集成较大的团簇,使其重量增大,从而沉淀下来。
通过过滤步骤,将沉淀后的固体颗粒物从水中彻底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处理水的性质、液固分离装置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等。
1. 混凝过程:混凝是将水中的颗粒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簇的过程。
在混凝过程中,通常添加化学混凝剂,如铝盐、铁盐、有机聚合物等。
这些混凝剂与水中的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使颗粒物之间产生吸引力,形成较大的团簇。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应根据水的性质和要求确定,以达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2. 沉淀过程:沉淀是让聚集在一起的颗粒物在水中自然下沉的过程。
沉淀过程中,可以利用重力、沉淀槽和沉淀池等设备来增加颗粒物的沉降速度和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和操作沉淀设备,可以使沉淀效果达到最佳,并使沉淀后的水具有较高的水质。
3. 过滤过程:过滤是将沉淀后的水与固体颗粒物进行物理上的分离的过程。
过滤步骤通常采用过滤器或滤料来实现。
过滤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料,如砂滤器、活性炭滤器、微孔滤器等。
过滤器的作用是通过滤料的孔隙和表面吸附,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胶体颗粒物,以获得清洁的水。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对各种水质都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铁锰等,从而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品质。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大多数地区和场合。
然而,混凝沉淀过滤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对于某些特殊的固体颗粒物和胶体颗粒物,可能需要较高的混凝剂投加量和更长的处理时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些难以去除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也无法完全去除。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64203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4.png)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混凝沉淀工艺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颜色和浊度等。
下面是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一些优缺点:优点:1. 混凝沉淀工艺对多种污染物有效: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色度、浊度等多种污染物,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2. 工艺简单可靠:混凝沉淀工艺相对简单,设备和操作成本较低,易于实施和管理。
对于一些简单的水处理需求,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3. 适应性强:混凝沉淀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和水质条件。
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特定的水处理要求。
4. 结果可预测性高:经过适当的试验和调整,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提供可预测的水处理效果,使操作者能够控制和调整处理过程。
缺点:1. 能耗相对较高:混凝沉淀工艺需要投入一定的能量用于混凝剂的制备和混凝过程。
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2. 处理速度较慢:相比一些其他高级水处理技术,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处理大量水或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设备或其他处理方法。
3. 产生污泥和废物:混凝沉淀过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泥和废物物质。
这些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可能需要额外的资源和环境管理措施。
4. 对部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混凝沉淀工艺对于一些特1/ 2定的污染物,如溶解性物质和微量有机物等,可能效果有限。
对于这些污染物,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水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处理。
综合考虑,混凝沉淀工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综合评估其优缺点,并结合其他技术进行综合水处理。
2/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全面解析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原理和步骤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全面解析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原理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fc930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6.png)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全面解析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原理和步骤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在众多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从处理原理和步骤两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解析。
一、处理原理混凝沉淀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浊度、油脂、颜色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其处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作用:在此处理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通过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状物质。
2. 静态沉淀:混凝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污水中的颗粒状物质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使污水变得清澈。
3. 污泥处理:沉淀后的污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脱水、脱臭等,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处理步骤混凝沉淀法的处理步骤一般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池处理和污泥处理三个过程。
1. 原水处理: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过滤杂质。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沉淀等。
2. 混凝沉淀池处理:原水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剂会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颗粒状物质。
同时,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一定的时间,使得颗粒状物质能够充分沉淀。
3. 污泥处理:经过混凝沉淀后,底部的沉淀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机械脱水、厌氧消化、焚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不同情况对混凝沉淀法进行改良和优化。
一种常见的改良方式是引入细菌群来降解有机物,提高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处理原理通过混凝作用和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原水处理、混凝沉淀池处理和污泥处理。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良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
通过合理的运用混凝沉淀法,我们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废水处理混凝沉淀原理及工艺应用
![废水处理混凝沉淀原理及工艺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5ad96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d.png)
废水处理混凝沉淀原理及工艺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废水处理混凝沉淀原理及工艺应用废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凝聚剂的添加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混凝沉淀实验设计
![混凝沉淀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84f6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b.png)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水处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2.掌握混凝工艺基本原理,了解针对实际废水采用混凝工艺的参数确定与优化。
二.实验原理: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的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是胶体颗粒长期处于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的主要原因,胶粒所带的电荷即电动电位称ξ电位,ξ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及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程度,胶粒的电位越ξ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越高。
胶体颗粒的电ξ位通过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带电颗粒的电泳迁移率计算: HDK πημξ=式中:K ——微粒形状系数,对于圆球体6=K ;π ——系数,为3.1416;η——水的粘度(Pa ·S ),(此取S Pa ⋅=-110η);μ ——颗粒电泳迁移率(cm V s m ///μ);H ——电场强度梯度(V/cm ); D ——水的介电常数D 水=8.1。
通常,ξ电位一般值在10-200mv 之间,一般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的ξ电位-30mv 以上,投加混凝剂以后,只要该电位降至-15mv 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相反,ξ电位降为0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效果。
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的效果。
投加量不足或投加量过多,均不能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
不同水质对应的最优混凝剂投加量也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向被处理水中投加混凝剂(如Al 2(SO 4)3)后,生成Al(Ⅲ)化合物对胶体颗粒的脱稳效果不仅受投量、水中胶体颗粒的浓度影响,同时还受水P H 的影响。
若PH<4,则混凝剂的水解受到限制,其水解产物中高分子多核多羟基物质的含量很少,絮凝作用很差;如水PH>8-10,它们就会出现溶解现象而生成带负电荷,不能发挥很好混凝效果的络合离子。
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有重大的影响,水中投加混凝剂后,胶体颗粒发生凝聚而脱稳,之后相互聚集,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最后长大至能发生自然沉淀的程度。
混凝沉淀实验
![混凝沉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b80ae7360cba1aa811daf9.png)
表1
原水浊度
水样编号 1
最佳投加量实验记录表
原水pH
3 4 5
原水温度
2
混凝剂
6
Al2(SO4)3
混凝剂投 加量
矾化形成 时间 水样剩余 浊度
3
6
9
12
15
18
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浊度
混凝剂投加量
(二)最佳
pH 值实验步骤
1.取 6 个 1000mL 烧杯分别放入 1000mL 原水, 置于实验搅拌机平台上。 2.确定原水特征,测定原水浑浊度、pH 值,温 度.本实验所用原水和最佳投药量实验 时相同。 3.调整原水 pH 值, 用移液管依次向 1 号、2 号、 3 号装有水样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1.5、1.0、0.5mL 10%浓度的盐酸。依次向 5 号、6 号装有水样的烧 杯中分别加入 0.5、1.0mL10%浓度的氢氧化钠。 该步骤也可采用变化 pH 值的方法,即调整 1 号烧 杯水样使其 pH 值等于 3,其它水样 的 pH 值(从 1 号烧杯开始)依次增加一个 pH 值单位。
4.中速搅拌
5分钟,转速约 120r/min; 慢速搅拌 10 分钟、转速约 80r/min。
5.关闭搅拌机、抬起搅拌桨、静止沉淀
15 分钟,取上清 液用浊度仪测定浊度, (每杯水样测定三次), 记入表 1中。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电荷同时在布朗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二实验原理运动及其表面水化膜作用下长期处于稳定分散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电位实现胶粒脱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达到颗粒的凝聚最终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
最新混凝沉淀实验报告
![最新混凝沉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f877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最新混凝沉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沉淀特性,包括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水胶比、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因素对混凝土沉淀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提高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1. 不同品种的硅酸盐水泥2. 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3.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4. 标准砂、碎石等骨料5. 蒸馏水实验方法:1. 按照预定的水胶比和水泥用量,配制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样。
2. 将水泥、掺合料、骨料和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均匀。
3.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调整至适当的浆体浓度。
4. 将混合浆体置于沉淀实验模具中,保持静置24小时。
5. 测量并记录沉淀层的厚度和质量。
6. 分析不同因素对沉淀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1. 水泥品种对沉淀性能有一定影响,硅酸盐水泥中,快硬硅酸盐水泥的沉淀层较薄。
2. 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沉淀层厚度有所增加,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沉淀层厚度增长趋于平缓。
3. 较低的水胶比有助于减少沉淀层的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
4. 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等掺合料可以有效降低沉淀层的厚度,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5. 使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沉淀现象。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合理选择水泥品种、控制水泥用量、调整水胶比、使用合适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沉淀性能。
这些发现对于指导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对混凝土沉淀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工程表现。
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实验
![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89c3bf7b14e852458fb5774.png)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器材 浊度仪,过滤试验柱
试剂 PAC,高岭土
四、实验步骤
原水:将储水箱中注满自来水,并开启循 环搅拌泵,取一定量高岭土倒入储水箱中, 不断循环直至混合均匀。取少许水样测定 其浊度,调整原水浊度直到达到所要求的 原水浊度为止。 称取一定量(约100g)的混凝剂,配制约 1L左右的10%的混凝剂溶液,待用。 开启提升泵,加药泵,出水阀,使它们的 流量达到规定值(按滤速要求和滤柱截面 积计算过滤流量),开始过滤;
四、实验步骤(二)
当过滤出水浊度超过3NTU,或当出水阀已开至 最大,但过滤流量仍下降到规定流量的80%时 即可结束过滤; 过滤刚开始的30分钟至1小时内,可每间隔10分 钟取样1次,当出水稳定后,则每间隔30分钟取 样1次。当出水浊度明显上升时,说明浊质即将 穿透滤层,此时可每间隔10分钟取样1次,直至 过滤结束; 过滤结束后,用自来水反冲洗滤柱20分钟以上, 直至出水干净为止。反冲洗强度以滤层全部膨胀 起来为准。
选择混凝剂种类及确定其投加量时应考虑 哪些因素? 确定混合过程,凝聚过程以及沉淀过程的 工作时间应考虑哪些因素?
混凝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实验二
一、目的
过滤处理实验
了解砂滤池的过滤特性。
二、原理
过滤是利用滤料表面的吸附性将水中脱稳胶 体颗粒吸附截留,滤床能截留掉水中比滤料 空隙尺寸更小的悬浮物。 由于过滤是利用滤料表面的吸附性吸附截留 水中的胶体颗粒的,而滤料本身表面带有负 电性,因此要求待过滤的水必须是经过混凝 处理后的水。
四、结果与分析
以过滤时间为横坐标,出水浊度为纵坐标 绘制出水浊度曲线图。绘制 1NTU的水平 线,与出水浊度曲线交汇于两点 A 和 B , 此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即为有效过滤时间。 有效过滤时间与过滤流量的乘积即为周期 产水量。
水处理实验
![水处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c77f565561252d380eb6ea8.png)
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 pH酸度计。 光电浊度仪。 温度计。 200mL 、 1000mL烧杯。 1000mL量筒。 1mL、2mL、5mL、10mL、100mL移液管。 吸耳球、小试管。
搅拌器的选用
1、选用可同时搅拌几个搅拌杯的多联搅拌器 2、底部应有观察絮体的照明装置且照明装置不应引起水样温度升高 3、应有加注药剂的小试管和放置试管的支架且能同时对搅拌杯投加 药剂 4、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值应在1000-20s-1范围内可调 5、搅拌桨宜采用无级调速否则其转速不应少于5档转速,转速应能 控制,有显示,其精度±2%。当一个或几个桨叶停止或启动搅拌时, 不应影响其他桨叶的转速。 6、搅拌时间应能控制,精度±1‰,有显示。 7、宜采用单平直式叶桨。 8、所有桨叶的材质应相同且均匀,形状和尺寸应相同,精度±1mm, 径向摆动应不大于2mm,应具有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对试验不 产生影响。 9、各桨叶轴中心线应铅垂,允许偏差±2mm 10、桨叶在各个搅拌杯中的几何位置应相同(桨叶上缘距水面、边 缘距杯壁、下缘距杯底的距离相同)允许偏差±2mm 11、搅拌过程中桨叶应全部淹入水体中。 12、桨叶应能自由放下和提升 13、搅拌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严禁桨叶在转动时扭弯。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l2O3)含量ω1(%)按式 (1)计算: V / 1000 )cM / 2 (V V )c 127.45 100 ω1= (V / 1000 (1) m 10 / 250 m 式中: V0——空白试验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 ——测定试样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 ——试料的质量,g; M——氧化铝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101.9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 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产品不大于0.2%。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https://img.taocdn.com/s3/m/d73aee226c175f0e7cd137ef.png)
混凝沉淀实训指导老师:XXX组别:XXX组员:XXX班级:XXX混凝法是工业废水经常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通过混凝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细分散固体颗粒,乳状油极胶体物质等。
例如可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除去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些金属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去除某些能够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如磷等可溶性有机物。
此外,还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因此,混凝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使用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处理法,也可以和其他处理法配合,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
我们这次作得混凝沉淀实验就是为将来的工作大下基础,积累工作经验。
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装置及仪器用品 (4)四、试剂 (4)五、实验步骤 (5)(一)准备实验,配置药品 (5)(二)混凝剂的最少投加量的选择 (5)(三)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的选择 (5)(四)混凝剂最佳pH值确定方法 (5)(五)对这四种混凝剂重复步骤(三、四)。
.. 6六、注意事项 (6)七、实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6)(一)混凝剂最少投加量实验结果整理 (6)(三)最佳pH实验整理 (8)一、实验目的1.实验本实验,学会选择最佳混凝剂的类型。
2.学会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混凝剂条件(包括最佳投药计量、最佳PH值)的方法。
3.加深对混凝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水中的胶体颗粒均带负电,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和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等三种因素使胶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三者中的静电斥力影响最大。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电荷,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降低,静电斥力减少。
此时,布朗运动由稳定因素转变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料的吸附凝聚。
同时,由于双电层状态的存在而产生的水化膜,也会因投加混凝剂降低电位,而使水化作用减弱。
混凝剂水解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离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作用,即便电位没有降低或降低不多。
应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实验
![应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4e7e1bf69dc5022aaea0029.png)
实验2 应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实验混凝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里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
混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废水在未加混凝剂之前,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颗粒的本身质量很轻,受水的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颗粒都带有同性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阻止微粒间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较大的颗粒;其次,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都能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层水化壳,有阻碍各胶体的聚合。
一种胶体的胶粒带电越多,其电位就越大;扩散层中反离子越多,水化作用也越大,水化层也越厚,因此扩散层也越厚,稳定性越强。
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后,胶体因电位降低或消除,破坏了颗粒的稳定状态(称脱稳)。
脱稳的颗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称为凝聚。
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可形成大得颗粒,这种现象称为絮凝。
不同的化学药剂能使胶体以不同的方式脱稳、凝聚或絮凝。
按机理,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铺四种。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了解影响混凝沉淀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确定给定所配水样的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二、实验原理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的表面物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1、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ζ电位,实现胶粒“脱稳”;2、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混合和反应是混凝工艺的两个阶段,投药是混凝工艺的前提,选者性能良好的药剂,创造适宜的化学和水利条件,是混凝的关键问题。
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
混凝沉淀技术
![混凝沉淀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cbbcdffab069dc502201cf.png)
混凝沉淀技术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混凝法。
这种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各种污染指标去除率高。
混凝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混凝剂在水中通过电离和水解等化学作用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通过胶体的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和沉析物网捕作用等与水体中的杂质和有机物胶体结合形成更大的颗粒絮体,颗粒絮体在水的紊流中彼此易碰撞吸附,形成絮凝体(亦称绒体或矾花)。
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
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
目录混凝沉淀技术 (1)目录 (2)1 混凝法 (3)1.1 混凝法的概念 (3)1.2 混凝的基本原理 (3)1.2.1压缩双电层作用: (4)1.2.2吸附-电中和作用: (6)1.2.3吸附架桥作用: (6)1.2.4絮体的网捕作用: (7)2 几种常见的混凝剂 (8)2.1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氯化铝PAC) (8)2.2 聚合硫酸铁(PFS) (8)2.2.1聚合硫酸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9)2.2.2聚合硫酸铁使用注意事项 (9)2.3 聚丙烯酰胺(PAM) (10)3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10)3.1水质的影响: (10)3.2 水体碱度的影响: (11)3.3 水体pH值的影响: (11)3.4 水温对混凝效果也有影响: (11)3.5 絮凝剂的投加量、性质和结构影响: (12)3.6 水力学条件及混凝反应的时间的影响: (12)4混凝剂的选择 (13)1 混凝法·1.1 混凝法的概念物质在水中存在的形式有三种:离子状态、胶体状态和悬浮状态。
一般认为,颗粒粒径小于1nm的为溶解物质,颗粒粒径在1~100nm的为胶体物质,颗粒粒径在100nm~1mm为悬浮物质。
其中的悬浮物质是肉眼可见物,可以通过自然沉淀法进行去除;溶解物质在水中是离子状态存在的,可以向水中加入一种药剂使之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用自然沉淀法去除掉;而胶体物质由于胶粒具有双电层结构而具有稳定性,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需要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稳而互相聚合,增加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而去除。
(完整word版)混凝沉淀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混凝沉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d2d5a3d15abe23482f4dc8.png)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沉淀理论的理解;2、掌握确定最佳投药量的方法,选择和确定最佳混凝工艺条件;3、了解影响混凝条件的相关因数。
二、实验原理1.混凝作用原理包括三部分:1)压缩双电层作用;2)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
这三种混凝机理在水处理过程中不是各自孤立的现象,而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随不同的药剂种类、投加量和水质条件而发挥作用程度不同,以某一种作用机理为主。
对高分子混凝剂来说,主要以吸附架桥机理为主。
而无机的金属盐混凝剂则三种作用同时存在。
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
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混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
相反,当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
因为水中的胶体颗粒主要是带负电的粘土颗粒。
胶体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和沉降。
2.混凝剂向水中投加的能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的高价电解质,称之为“混凝剂”。
混凝剂可分为无机盐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
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有: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简称PAC)、聚丙烯酰胺等。
本实验使用PAC,它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3.投药量单位体积水中投加的混凝剂量称为“投药量”,单位为mg/L。
混凝剂的投加量除与混凝剂品种有关外,还与原水的水质有关。
当投加的混凝剂量过小时,高价电解质对胶体颗粒的电荷斥力改变不大,胶体难以脱稳,混凝效果不明显;当投加的混凝剂量过大时,则高价反离子过多,胶体颗粒会吸附过多的反离子而使胶体改变电性,从而使胶体粒子重新稳定。
纯水处理技术方案
![纯水处理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b40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7.png)
纯水处理技术方案一、原水处理1.检测原水水质,包括浑浊度、湿度、溶解性固体和微生物等指标。
2.使用物理方法去除水中悬浮物,如通过格栅过滤或流入沉淀池。
二、混凝沉淀1.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使水中的颗粒物凝集成较大而重的团聚体。
2.通过沉淀槽将形成的团聚体与水分离,使固体沉淀到池底,从而减少水中的颗粒物浓度。
三、过滤消毒1.使用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过滤层,从水中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和有机物。
2.添加消毒剂,如氯化钠或过氧化氢,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运用紫外线消毒技术,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四、水质监测1.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全面的水质检测,包括pH值、浑浊度、氨氮、总磷、总大肠菌群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2.每隔一段时间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
以上是一种纯水处理技术方案的概述,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环节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一、原水处理1.检测原水的水质,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浑浊度、湿度、溶解性固体和微生物等。
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测试和在线监测仪器来检测,以获得准确的水质信息。
2.对于原水中的悬浮物,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去除,如通过格栅过滤或流入沉淀池。
格栅过滤可以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并防止其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坏。
沉淀池可以使悬浮物在静力作用下沉淀到池底,从而减少水中的颗粒物浓度。
二、混凝沉淀1.添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使水中的颗粒物凝集成较大而重的团聚体。
混凝剂与水中的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正电荷的聚集体,并与水中的颗粒物形成絮凝体。
2.通过沉淀槽将形成的团聚体与水分离,使固体沉淀到池底,并通过污泥排放或回流处理,从而减少水中的颗粒物浓度。
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流速、混凝剂剂量和停留时间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混凝效果。
三、过滤消毒1.使用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过滤层,从水中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和有机物。
砂滤器通过底部的石英砂、石英砾石等过滤层,使水通过过滤物层,并减少颗粒物浓度。
混凝沉淀实验 设计
![混凝沉淀实验 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d391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9.png)
混凝沉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设计一. 实验目的:1.掌握水处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2•掌握混凝工艺基本原理,了解针对实际废水采用混凝工艺的参数确定与优化。
二. 实验原理: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的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是胶体颗粒长期处于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的主要原因,胶粒所带的电荷即电动电位称g电位,g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及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程度,胶粒的g电位越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越高。
胶体颗粒的g电位通过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带电颗粒的电泳迁移率计算:g=K兀叫HD式中:K——微粒形状系数,对于圆球体K=6;兀系数,为3.1416;n——水的粘度(Pa・S),(此取耳二10-1Pa-S);卩颗粒电泳迁移率(p m/s/V/cm);H电场强度梯度(V/cm);D——水的介电常数D=8.1。
水通常,g电位一般值在10-200mv之间,一般天然水体中胶体颗粒的g电位-30mv 以上,投加混凝剂以后,只要该电位降至-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相反,g电位降为0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效果。
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的效果。
投加量不足或投加量过多,均不能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
不同水质对应的最优混凝剂投加量也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向被处理水中投加混凝剂(如A12(SO4)3)后,生成A1(III)化合物对胶体颗粒的脱稳效果不仅受投量、水中胶体颗粒的浓度影响,同时还受水PH的影响。
若PH V4,则混凝剂的水解受到限制,其水解产物中高分子多核多羟基物质的含混凝沉淀实验设计方案量很少,絮凝作用很差;如水PH>8-10,它们就会出现溶解现象而生成带负电荷,不能发挥很好混凝效果的络合离子。
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有重大的影响,水中投加混凝剂后,胶体颗粒发生凝聚而脱稳,之后相互聚集,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最后长大至能发生自然沉淀的程度。
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流的混合条件,在凝聚阶段,要求在投加混凝剂的同时,使水流具有强烈的混合作用,以便所投加的混凝剂能在较短时间内扩散到整个被处理水体中,起压缩双电层作用,降低胶体颗粒的g电位,而是其脱稳,此阶段所需延续的时间仅为几十秒钟,最长不超过2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确定某水样的最佳投药量。
2.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效果。
二、实验原理
混凝是指水中的胶体颗粒脱稳并相互碰撞凝并长大的过程。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以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使胶体脱稳,同时,通过调节机械搅拌的强度,控制水流的速度梯度,促进水中脱稳的胶体颗粒相互碰撞,凝并长大,形成大且密实的絮凝体,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易于从水中去除。
混凝过程见下表:
混凝过程
1.实验就行时,首要的是对原水进行水温、浑浊度及PH的测定,这对评价原水水质有重要作用,相应的用温度计、浊度仪和酸度计测定。
2.在确定投药量时,应利用均分法确定。
设有最大和最小的投药量,利用烧杯做六
个实验比对水样,以此来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量,达到最好的混凝效果的,以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结果更准确。
3.在利用搅拌机对第一组水样进行搅拌过程中,投加由实验比对中确定的投药量,调节搅拌运转速度,来确定试验最佳的搅拌速度,保证试验平稳进行。
4.在不同的搅拌机搅拌速度下(由快到慢),通过加药量来观察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来比对试验效果,从而可得出最佳的投药量的区间,缩小实验范围(加药量范围)并进行重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