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和问题反思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和问题反思作者:梁敏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6期[摘要] 研究性学习十八世纪开始在欧美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十九世纪末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热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实验。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学方法层面的讨论为主,第二阶段主要是借解读课程改革政策来探讨研究性学习,第三阶段是从教育理念层面来探讨研究性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中心逐渐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轉移。
国家政策的扶持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反思我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作为学习方式,即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学习;二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即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三是作为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否定“知识本位”的教学观。
这三种不同理解在本质上有其相通之处,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旧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被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所代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或帮助者;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关注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再以最后的结果为唯一标准;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如何获取和运用知识。
一、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源远流长,很多不同时期的中外教育家的思想中都含有研究性学习因素。
中国的有春秋时期孔子对“思”“辩”“行”三者的论述,战国时期《学记》中“教学相长”的思想,民国时期陶行知的“六个解放”的提出等。
外国的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德国洪堡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教师和学生应发展成为合作关系,美国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理论等。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研究性学习在日本盛行,研究性学习被称为综合学习。
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在原来的“必修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个板块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板块,并在2002年首次把综合学习纳入中小学课程中,以综合学习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学校和学习者的自主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美国学校教育中,研究性学习一般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开展。
学生所用的教材比较贴近自然生活,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校运用的教学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这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
(2)“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它改变了短促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强调长期的、跨学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3)“以独立研究卫中心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要求自律性要很强,学习环境主要来自家庭,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和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都有很多的研究和阐述,各国家逐渐意识到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一般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课程的理论较多。
现阶段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中小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并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大部分只是在理论知识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很少。
浅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对策
浅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对策萍乡市安源中学梁琦当前,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进入我国普通中学教程中,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说明我国的教学思路和管理理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也是实践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较好尝试。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己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它渗透于学生所有的学科及所在的活动之中,但自研究性学习开展以来,效果仍不够理想,甚至举步维艰。
从目前研究性学习发展状态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结合本人历史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人们的教育思想陈旧,这就制约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历史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这也势必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首先是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价值。
当前,历史教学在很多学校被列为副科被等而下之,不管是在课时,还是在教具配备,教研等方面不能同语数外等取得同等地位。
再次虽然上到学校领导,下到普通的历史教师在理论上都清楚历史教学的功能,而实际操作时却大都把考出好成绩即获得高分作为历史教学的具体目标,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质量。
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和突出知识点,缺乏历史教学的应有的生动形象及趣味性,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况且高考指挥棒高悬,使我们现如今的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仍是“应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应付考试而教,学生是为了分数而学。
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历史教学观念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
首先对历史教学要准确定位,要告诉学生“只有通过历史,一个民族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
教育以教人为先,教人以教德为先,历史里丰富的美德及其反面的恶的素材可以更清楚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美德。
当然莘莘学子十几年寒窗苦读,也就是为了高考时能金榜题名,追求好的分数也是理所当然,更无可厚非,但随着素质教育大旗的高举,历史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大。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7篇)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7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我认为这里的“一滴水”是指学生接受的知识及做人的道理,而“一桶水”不光指教师的学历和水平,更主要指教师要有居高临下的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讲透教材思想原理的能力、教会学生解题方法的能力、无意之中吸引学生偏爱所教学科的能力。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来说,要具有以上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钻研教材是教师一项重要而又深刻细致的工作,是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在一定程度上说,钻研教材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联系着方方面面。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研究数学教材呢?现在,我就初中数学教材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自己的想法。
1、熟悉大纲,掌握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备教材的指导性文件。
钻研教材,教师首先要学习初中数学大纲,熟悉大纲对所研究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弄清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从而在备教材时,才能在知识、技能、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而避免盲目地提高教学目标,增加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或随意降低教学要求。
2、通览教材,明确章节地位。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之一。
教师应花大力气去通览全册教材,从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其内容安排及习题的配备的目的,明确各章节在整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深入钻研教材还可以知道基础知识以及前后左右的联系;掌握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分清教材的重点章节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及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3、抓住重点,确定教学中心。
对于某具体章节教材的分析,我们应结合大纲要求,认真分析,深入钻研,抓住知识重点,从而确定本章节的教学中心。
在确定重点时也应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分析。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精选】
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笔者通过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研究性学习检索词,共筛选、查阅电子期刊33篇文献,通过阅读、合并、整理形成此文。
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一、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世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叶。
德国现代教育制度奠基人洪堡的教育改革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强调科学研究的自由性与独立性;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发展科学的合作关系。
他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1]190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了单纯教受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出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思想。
[2]1916年,杜威发表了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该书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理论。
杜威把教学理解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取经验的过程,几乎同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样。
他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的这些积极的教育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思想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3]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发现法”,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发现、探索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智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起着指导作用。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1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现状在西方,研究性学习的根源可以追随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它步步紧逼的探问方式。
但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只是形式上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色彩,并没有严格的探究意义。
真正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诞生的是20世纪以来,美国几名教育专家对学习理论的探讨。
如: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施瓦布的“探究性教学思想”等,他们关于教学实践的思想是研究性学习丰富的思想源泉。
目前,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践行的途径也有差异,但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 (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
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
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是在广大中小学进行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成长和发展的。
有的学者认为回顾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学大体经历了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活动和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阶段。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首先在上海起步,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中小学设置了活动课板块,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学习,这是研究性学习在国最早的萌芽;从1995年起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评价及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评价及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
研究性学生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
在实际的教学中凡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而获取知识、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通过填鸭式教学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于研究性学习范畴。
下面我就研究性学的特点、评价及发展浅淡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特点1.研究性学习是打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把钥匙。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重在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体验来获取知识,既重结果的产生又重过程的实施,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得到学习知识,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感。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特别是儿童阶段,天性好奇更是天生的探究者,研究性学习正好利于这一本能行为,放大他们的天性,使学习由被动转主动。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而且在探究中合作完成还能有助于学生情商的培养,学习效好地与人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了解,形成健全人格,而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更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2.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对于学生学会自学、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优秀的人才需要的是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这是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适应社会的必要手段,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后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现在社会一年的发展相比以往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达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天都要面临繁复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迫在眉睫。
研究性学习正是通过过程的实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养成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在研究性学习中适时引导,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有生存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文(通用4篇)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范文(通用4篇)【篇一】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在这次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学会了组员的团结的力量等。
例如我们上街发调查问卷、采访时,遭到了许多人的白眼与不理解,但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检讨了自己的错误,选择更加合适的话语与人交流。
这次的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次的时间较为紧凑,使我们觉得课件还不够完美,我相信如果再有时间的话,大家会完成的更好!参加这个研究性调查小组我很荣幸,我们忙活了很久,选择我们组的题目时就吵了好久,才将调查题目定下来,期间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发调查问卷时,个个脸都特别红,特别不好意思,发完并收完了之后,便长舒一口气,我和汤涵是统计调查问卷的。
通过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我知道了团结是一个组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团结,我们才突破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险阻,所以这是一次终生受益的活动。
对于这次研究性学习,我学会了付出,让我体验了一回真正的成长历程,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在一步步的走来,我们渐渐的体验自己的汗水播撒的种子种出的瓜果最甜。
为此我会更加的努力体验社会中必要的锻炼,从付出中快乐与收获。
在这次的研究性调查学习活动,我们利用了课余时间,进行了小规模的采访与发放收回调查问卷,这让我们了解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通过这些方式,我们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既对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方面有了初步了解拓宽了我们知识与视野又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这些成果使我们每一个组员都珍惜这一次锻炼的机会,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互相帮助,积极进取,在任务分工上分工明确,尽职尽责,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组员都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这次的额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调研,让我学会了团结合作得到重要,我们利用假期的休息时间一起搞调查,我们开始时还知道怎么搞,通过一起讨论后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调查。
这次调研不仅让我们的友谊得到加强,还让我们了结了现在社会的重大问题,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6篇
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6篇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 (1) 从居民出行角度分析太原市19路公交车站点设置的合理性研究背景和好处(一)背景和好处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油价的上涨,一种绿色、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取——即乘坐公交,公交车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主角,同时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
为了使公交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公交站点的设置和选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条公交线路上的公交站点的布局不仅仅影响着这条公交线路的优劣,而且与公交企业和出行者的利益密切相关。
一条好的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位置和数目的确定,不仅仅影响着公交车辆在路段上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次数,而且决定着出行者的效率。
太原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一向高度重视公交事业的改善和发展,20xx年5月13日,太原市规划局出台了《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面向全体市民进行公示;20xx年5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公共交通未来20xx年的发展做了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和展望,但是这些都是宏观的总体的设计和管理,我们试图透过对公交系统中某一路车的站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微观研究,一窥全豹。
19路公交车作为太原公交线路中的一员,开通较早、线路较长、站点较多,沿途经过多个城市功能区,所以,研究19路公交车站点位置分布,探讨站点位置附近居民出行时间,并对站点位置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就成为我们小组选取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对于公共交通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公共交通换乘线路的设计研究、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的研究或者是智能公共交通管理方面。
至于公共交通评价方面,主要是针对公共交通的整体评价,如汪江洪的《公共换乘系统及其评价》,主要是从方便性、快捷性、准时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
而那里的经济性评价又主要是从交通费率来思考的。
目前对于公交站点的选址问题,国内外还没有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个性是针对某一路车的站点设计的案例研究更为缺乏,为此,我们透过对19路车站点设计对行人出行的利弊的案例研究,总结在公交线路上设置公交站点的合理性,填补公共交通研究方面的细节的研究,使公共交通方面的研究更加系统。
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7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7篇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一、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
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目前,国内外对于光污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现在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都能适应,但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将会对于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为"光污染"。
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二、光污染的分类白亮污染、眩光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激光污染、红紫外线污染等白亮污染: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
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
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眩光污染: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头灯,厂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会造成眩光。
某些工作场所,例如火车站和机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中央控制室,过多和过分复杂的信号灯系统也会造成工作人员视觉锐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焊枪所产生的强光,若无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伤害人的眼睛。
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也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三、光污染的危害近视与环境有关,人们都知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没有发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正严重损害着人们的眼睛。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人们关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但对噪光污染却重视不够。
其后果就是各种眼疾,特别是近视比率迅速攀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精选了一些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优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性学习报告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
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小组组长:汪靖惠[由*整理]小组成员:毛彪蔚汪靖惠柯维凌余嘉宏周宏骏指导老师:梁振峰研究方法及步骤: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
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齐提出了这个课题。
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
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透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必须的要求。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
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
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
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
研究性学习及其创新成果引言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通过开展研究项目,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创新成果。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1.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问题、调查研究、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2.1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多种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选题研究、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报告撰写等环节,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过程。
教师可以担任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2.2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以实际案例为例,某中学开展了一个关于环保的研究性学习项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方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活动,深入了解环保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生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3.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
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性学习在教育界一直是热点话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强调创造教育的发散性思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等。
在这期间,一些中小学开始借鉴吸收以往的教学改革经验,并开始尝试有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实验。
1995年上海承担国家教委综合课程改革与研究以来,提出了微型化课程、模块化课程和体验性学习。
2001年1月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正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并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快内容,9月份在我国10个省份进行实施了该课程;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在我国教育中。
2002年由王升教授主编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发行。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推广实施,对我国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7年9月,教育部关于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通知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是逐步发展和深化的一个历史进程。
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贴近生活,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在专业领域中的实践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在专业领域中的实践与发展研究性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主导、学生参与实际研究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参与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研究性学习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在专业领域中的实践与发展。
首先,研究性学习在专业领域中的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定。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较之下,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展独立或团队研究项目,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
他们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解释实验结果。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在专业领域中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与专业实践的连接。
传统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操作之间产生隔阂。
研究性学习则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研究项目,能够积累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并且学会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工程领域,学生通过参与设计和开发项目,能够学到如何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实践之中。
这种联系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重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挑战现有的知识和理论,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学生通过参与研究项目,能够发掘问题领域的潜在难题,并且提出新的研究假设和解决方案。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为他们将来在专业领域中做出创新贡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高二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
高二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第一章绪论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研究性学习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结合高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成果,探讨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现状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文献调研、设计制作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现状我校高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学生们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领域展开了自主研究,探究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问题。
他们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向同学们进行展示。
这些研究性学习项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研究性学习体系,完善教学方案,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走上研究性学习的道路。
家长要关心和支持孩子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五章结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推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教育中的全面开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篇一:《湟中县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湟中县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研究性学习课题示例1、水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及节约用水的调查;2、对小学生每天做家务劳动的时间调查及分析;3、对小学生日常零花钱的调查与研究;4、对同学们放学后良好作业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5、校园内对同学随意扔纸屑、食品包装袋等的不良习惯的调查;6、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的调查研究;7、关于小学生过生日的利弊调查。
8、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研究;9、对家庭饲养宠物动机的调查与分析;10、纸张的浪费现象及节约意识培养;11、学会烧炒一样菜的过程研究;12、家庭生活垃圾的统计分析及建议;13、对生活中废品利用的思考与建议;14、小学生近视率调查的分析与思考;14、本校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报告;15、对小学生看电视及喜欢节目的调查与建议;16、对人们乘公交车文明程度的调查研究;17、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调查;18、校园师生关系调查与思考;19、对本村本社区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20、小学生关于出行安全问题的调查。
湟中县小学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报告篇二:《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报告(修改稿)》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2002年度B 类124号)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实验内容、目标的设定(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是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若干弊端,为实施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立足于探索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在课内外主动积极学习,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变解决问题学习为?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研究(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性研究(3)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整合研究2.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观念更新与落实,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与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等问题。
研究性学习报告3篇
【导语】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的频率越来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误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欢迎阅读!【篇⼀】研究性学习报告 当今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国⼒竞争⽇趋激烈,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强综合国⼒和民族凝聚⼒可靠保证。
因此,为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转变学⽣的学习⽅式和教师教学⽅式,教育部在《全⽇制普通⾼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了⼀系列改⾰和调整,其⽬标就是:着重培养学⽣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形成掌握与运⽤知识、永不满⾜、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学习能⼒,及其着眼于学⽣的终⾝可持续发展。
⼜提出⼀种新的学习⽅式: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校经过⼏个⽉筹备⼯作,今天正式开题了。
我受学校校长委托,代表学校课题作开题报告,请同学研究讨论。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个⽅⾯:⼀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法、技能掌握情况。
四是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是学⽣在⽐较⼴泛教育资料的背景下所开展⾃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络以及具有专长的教师等校内现有教育资源。
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持,开发和利⽤当地教育资源,包括⾼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包括农村衫技术研究与推⼴部门)的⼈⼒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学⽣进⾏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法、⼿段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学⽣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的评价与对学⽣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英国本科院校“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状况
英国本科院校“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状况作者:李子容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35期摘要: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英国高校本科阶段取得了较大发展。
文章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研究活动两方面探讨英国高校本科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以期对我国高校在相关方面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英国高校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在传统学习理论的影响下,世界范围的大学生在本科阶段仍倾向于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而非知识的创造者。
在当今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中,各种复杂的挑战要求高校将学生培养成独立的思考者、具有创造力的公民和未来的领导者,所有学生都必须是研究者,成为知识创造的参与者[1]。
世界范围的“研究性学习”运动已经兴起。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英国高校本科阶段取得了较大发展。
文章主要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研究活动两方面探讨英国高校本科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传统上,英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对研究十分重视。
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就确认了研究在英国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但以前因受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高校在本科阶段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对知识的创造。
为了增强学生未来职场的竞争力,能成功地应付Barnett[2]所描述的“超级复杂状况”,2007年英国政府改革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成立了革新、大学和技能部(the 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DIUS)),研究与创新成为其优先发展的重点之一,各高校不断采取措施创造有利于本科生研究的文化和环境,增强本科生探索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本科生研究发展得最早的当属华威、剑桥等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华威大学的本科生研究奖学金方案(URSS)由大学的学术实践单位(APU)操作,方案邀请教师带领本科生为研究项目申请资金,这笔资金的拥有者往往是那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短期研究项目的二年级本科生,项目的申请、裁定、记录和汇报过程都经历严格审查,每年十月举办成果展,项目成果往往以与导师合作的论文、述评或会议展示等形式发表,后来华威大学社会学系成立的全国性教与学精品中心“本科生研究再发明中心”进一步强化了本科生研究奖学金方案,更好更全面地支持和促进本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和现状
在西方,研究性学习的根源可以追随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它步步紧逼的探问方式。
但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只是形式上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色彩,并没有严格的探究意义。
真正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诞生的是20世纪以来,美国几名教育专家对学习理论的探讨。
如: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施瓦布的“探究性教学思想”等,他们关于教学实践的思想是研究性学习丰富的思想源泉。
目前,各国对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不同,践行的途径也有差异,但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教育界就学生个体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大、中、小学创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 (TPE);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在解决问题辅导课中的合作学习”课程等。
西方教育家在儿童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方面所做的论述,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可谓是独领风骚,开辟了探究教学的新纪元,为当今世界倡导研究性学习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
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是在广大中小学进行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成长和发展的。
有的学者认为回顾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学大体经历了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活动和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阶段。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首先在上海起步,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中小学设置了活动课板块,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学习,这是研究性学习在国最早的萌芽;从1995年起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1998年,上海市启动了第二期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构建包括基础性、发展性、研究性三个学习力的新学习观,研究型课程成为上海二期课改中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00年1月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版)》中,首次把“研究性学习”列入高中的必修课;2001年4月,《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颁布,标志着研究性学习全面推进展开。
1998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开始普及,全国各地都在实践上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积极的探索。
在第一期课程改革中,一些学校增加了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大同中学的“STS”和“知识论”课程;海市西中学的“告中自研式活动课程”;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中小课题研究”;东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等等侧。
目前,从我国各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总体现状来看,基本上是在高中阶段进行,初中阶段实施的很少;实施渠道上,大多是把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一门专设课程形式,即“研究性学习课程”来实施,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彻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体现于学生的全部学习之中即学科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方面的实施较少,并且大多的研究成果是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一门课程的形式而取得的。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误区,如:山功利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学校片面追求名声,热衷于产生轰动效应,急于推出成果,有意无意把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扩大化等等。
自精英主义倾向:不面向全体学生,只重视个别优生的培养,随意拔高“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目标,课题选择上往往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现实情趣和生活气息,过于偏重于科学前沿的所谓“高精尖”的“科学话题”等等。
活动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将研究性学习认为就是“活动”、“活动”、“外出玩玩”,将学生放任自流,陷入活动主义的泥沼。
由形式主义倾向,把研究性学习当作是“额外任务”敷衍了事。
有上级部门检查时,才开展一下,使得研究性学习形同虚设。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其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学科教学
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因为这才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普遍渠道。
如果仅仅每周安排几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还沿袭着传统的“接受式”、“满堂灌”是无法彰显研究性学习的价值理念的。
研究性学习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要富有生机与活力应该以学科教学为载体进行实施。
因此,作为独立的研究型课程应当向课堂教学发展,实现学科的研究性教学是研究性学习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何进行,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每个学科的特点不一样,实施方式也应该各具特色,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才能富有实效。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本选题对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和实践工作,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寻找新的途径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