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之哲学辨析题集锦

合集下载

2018年政治高考《生活与哲学》易错及解析大盘点

2018年政治高考《生活与哲学》易错及解析大盘点

2018年政治高考《生活与哲学》易错点击解析大盘点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

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科学的科学”等)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7.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8.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10.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11.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2.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中都含有世界观与相应的方法论)13.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1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15.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16.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7.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18.世界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19. 日出东方、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遗传、新陈代谢等都是客观规律(日出东方、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都是现象,是规律的具体表现;遗传、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20.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高三政治-[整理]2018高考哲学精典题分析最新

高三政治-[整理]2018高考哲学精典题分析最新

精典题分析哲学★矛盾特殊性辨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就事论事。

答:(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用同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的工作方法。

(4分)(2)就事论事也强调问题的具体性,但它用孤立的观点而不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根本不同的。

(3分)(3)就事论事,只论事而不论理,不触及事物的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要分析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事物的本质。

两者是根本不同的。

(4分)哲学★两点论与重点论辨析.坚持两点论就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

(1)题中认为“坚持两点论就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的。

(1分)因为两点论就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矛盾,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这些都反映了全面的观点。

(3分)(2)题中认为“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是不全面的(2分)因为重点论不仅要求认识复杂事物时要抓主要矛盾,还要求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分)(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2分)哲学★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辨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而辍广”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分)(2)题中的两句话都说明了规律的客观性,即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论人们是否认识,喜欢与否,承认还是不承认,只要条件存在,它就要起作用。

(3分)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与活动,题中的观点并未提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没有体现出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温习第72练哲学的大体问题与大体派别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温习第72练哲学的大体问题与大体派别

哲学的大体问题与大体派别1.从哲学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算了有物之理2.有一首英语童谣如此唱道:“告知我为何星辰闪耀,告知我为何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制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制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名闻名科普作家如此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中国古代哲学家要紧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托于谁、谁在先的问题。

他们是在试探(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问题4.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并第一次观测到了双黑洞的碰撞与归并,这也印证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预言。

这一觉察,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老是随着熟悉进展而深切③意识能够先于物质而存在④实践是查验熟悉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漫画中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一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气者,理之依也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存在确实是被感知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6.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着丰硕的哲理。

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偏向的是(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④气之因此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在人类追求聪慧的进程中,显现了各类各样的哲学派别。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之哲学辨析题集锦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之哲学辨析题集锦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辨析题集锦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保护好世界遗产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如果盲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不能起到保护好世界遗产,还会对世界遗产起到破坏作用。

(3)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和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这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同时,把主观意识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只有这样,才会不至于破坏世界遗产,并进一步保护好这些遗产。

(3)由此可见,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们要成就事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这点看,辨题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

(2)人们要成就事业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人们要成就事业还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见,辨题观点是片面的。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另一方面又能够能动地改选世界,即反作用于物质,表现为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把意识的能动作用仅仅归结为反作用是不完整的。

2)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意识 , 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盈其规律的意识 , 则对事物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

哲学常识辨析题集锦一、辩证唯物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背景: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发明。

辨题:人类认识自然就是为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答案:(1)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类总是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2)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即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3)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也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二)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理。

答案:(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虽然结论不同,但又都是正确的。

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有道理的。

(2)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阶级立场、世界观等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因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3)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因此,主观符合客观就有理,主、客观相背离就无理,不能说大家都有理。

总之,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事物,从主观因素上讲,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3、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如果从个别事实出发,从某一方面的事实出发,就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也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第二轮考点《生活与哲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第二轮考点《生活与哲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第二轮考点《生活与哲学》复习题及答案2018届高考政治第二轮考点《生活与哲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第二轮考点《生活与哲学》复习题及答案
5
【专题一】
《生活与哲学》常考原理及方法论适用表述与应用(唯物论)
一、常考原理及方法论适用表述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4、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9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含解析)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9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含解析)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近几年,雾霾临城、水土污染这些发展中的“病”确实让国人感受到了切身之痛。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此观点意味着新的生态伦理哲学思想受到关注。

这表明①哲学思想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哲学都能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哲学思想推动社会发展④哲学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2)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所谓“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但不是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阶层不断开始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迈上政治舞台。

同时,诸侯战争频繁,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于是,代表各个阶级或阶层利益的主张应运而生,百家争鸣的时代出现了。

这说明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可以预见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精华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哲学家并不是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高频易错点辨析专项练习(共9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高频易错点辨析专项练习(共9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高频易错点辨析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请对下列观点进行辨析)1.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3.世界观就是哲学。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5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

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0意识是大脑的特有机能。

11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13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

14规律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

15规律有好坏之分。

16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也可以创造、消灭规律。

17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8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19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20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21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具有能动性。

2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2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24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5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26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7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2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29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

30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1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3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33事物总是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34矛盾的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35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6解决矛盾就是消除矛盾。

37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3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40坚持具体间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2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_2

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5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漫画《玩命》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深刻、可靠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事物发展具有曲折性④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2.人的认识有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客观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B.人们的认识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
c.人们的知识结构有差异
D.人们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看同一个事物
答案 A
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又是谁?”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③要把现象和本质加以区分④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5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一个人经验越丰富,认识能力越强,处理问题就会愈加全面深刻,而缺乏实践经验常常是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要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c.只要经验丰富,办事情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答案 D
2.读漫画《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父母的要求是A.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
B.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
c.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D.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答案 D
3.2018年10月7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称,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等60个城市入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

从总量上看,60个代表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GDP总量的四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占全国总额的四成,并且超过1/3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在了这些代表城市。

“超过1/3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在了这些代表城市”表明。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试题新课标政治分类解析(生活与哲学)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高考试题新课标政治分类解析(生活与哲学)

2018年高考试题新课标政治分类解析(生活与哲学) 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论点对应作答。

本题知识点非常明确,即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根据材料一,从古代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本”思想的变化作答。

【答案】①认识受各种条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孟子到唐太宗再至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随着社会历史条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13、(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

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

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四、哲学生活(有解析)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四、哲学生活(有解析)

四、哲学生活串讲一唯物论※思维脑图※※分类存储※(一)两个概念(二)(三)方法意识的作用、重视精又要充分发挥主观串讲二 认识论※思维脑图※※分类存储※(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二真理认识过程要求串讲三辩证法※思维脑图※※分类存储※(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矛盾(二)(三坚持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③尊重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串讲四 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脑图※※分类存储※(一)一个主体(二)(三)判断与选择;③坚持群众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 )提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 )提示:×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 )提示:× 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 ) 提示:×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5.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提示:× 认识具有上升性,对真理的追求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过程。

6.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提示:×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可以被推翻。

7.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提示:×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8. 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提示:×联系分为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9.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提示:×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10.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2018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命题揭秘对点精练: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2018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命题揭秘对点精练: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2018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命题揭秘对点精练: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命题时常以某种说法、观点为背景,让考生作出判断;也常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不同观点放在一起,对考生进行考查。

命题角度唯心主义及其形态[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2010·江苏单科,25,2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i0PeTpFat0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解读本题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唯心主义的正确判定。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它们虽有不同表现,但在世界本原问题的认识上是相同的,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A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项是不可知论的表现;只有C项能满足题干要求。

故选C。

i0PeTpFat0答案C对应训练【训练1】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解读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

i0PeTpFat0答案B【训练2】(2018·德州模拟>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解读题干的意思是:与天作对,与神作对,能有什么好结果呢?等到天神的惩罚到来,再祷告求饶已无济于事了。

这里将“天”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项是正确的。

i0PeTpFat0答案D【训练3】列宁把唯心主义称作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心主义之所以“不结果实”,是因为( >。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8周)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①科学的哲学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④正确的哲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哲学与世界观▲“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部分,其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统称为客观世界或物质世界,人的思维是主观世界或者精神世界。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最普遍、最一般的看法和观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它不同于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的零散的、具体的或个别的看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上讲的方法论是一般的普遍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不同于具体方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人的世界观决定其方法论C.客观世界依赖于主观世界存在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设理论还是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1.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纠错: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自然现象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关注。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纠错: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因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纠错:夸大了哲学的作用,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但可以说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之母。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纠错: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5.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纠错: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6.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纠错:不一定,因为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7.哲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哲学促进实践的发展。

纠错:哲学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正确的哲学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哲学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8.哲学是一种物质力量。

纠错: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

9.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纠错:违背了可知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错: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为辩证关系既包括物质决定意识,也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而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不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1.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及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平等的。

纠错: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是基础的,是根本的,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居于从属地位。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

纠错: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纠错: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4.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纠错: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15.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政治复习考试必备大全集之哲学辨析题解题方法突破

政治复习考试必备大全集之哲学辨析题解题方法突破

政治学科学案教案考点总结课时训练考试必备名师指导哲学辨析题解题方法突破〔典型例题〕2018年3月29日,“2018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简称‘全国农机展’)”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参展的农机及零部件企业近400家。

如今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时代,精准农业技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科技创新及近几年涌现出的农机新产品等受到格外关注。

有人说这正体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有人说这是人的能力在增强,应该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

辩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教师点拨]本题是辨析题。

回答此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两句话的本意;二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话是否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答案]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

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

如果把它理解为人们办事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因此。

不能简单地说这一观点是唯心主义,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物质与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上。

④把这两个观点说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不确切的。

〔学以致用〕有人认为: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加以说明。

[答案]①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还是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②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

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

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辨析题集锦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保护好世界遗产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如果盲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不能起到保护好世界遗产,还会对世界遗产起到破坏作用。

(3)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和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这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同时,把主观意识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只有这样,才会不至于破坏世界遗产,并进一步保护好这些遗产。

(3)由此可见,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们要成就事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这点看,辨题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

(2)人们要成就事业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人们要成就事业还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见,辨题观点是片面的。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另一方面又能够能动地改选世界,即反作用于物质,表现为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把意识的能动作用仅仅归结为反作用是不完整的。

2)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意识 , 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盈其规律的意识 , 则对事物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3) 意识不能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 , 它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人们的行动 ,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 ,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

(4)题观点是片面的。

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心想”能否“事成”应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事在否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条件下,认为只要“心想”就一定“事成”,是唯心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是错误的。

③如果是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心想事成”是有可能实现的。

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去改造和认识世界。

所以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人们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胜“天”。

(3)、如果说违反客观规律,不但不能胜“天”还要受“天”的惩罚;我们在改造世界中,一定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神舟五号的成功就是如此。

(4)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和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这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同时,把主观意识和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5)这个观点要具体分析,具有片面性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性。

(2)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能够认识客观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

因此“人类不能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错误的。

(3)对人类“不能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浩劫”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如果人类还不能认识和利用到一些自然灾害的本质和规律,那人类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灾害带来的浩劫。

如果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那就可以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

(4)综上所述,人类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时,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造成8714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是历史上罕见的意志为转移的,它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所以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在人还没有充分认识自然规律时,人是受自然支配的,当强大地震发生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往往是巨大的,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显得渺小的。

所以辨题有一定的道理。

(4分)(2) 但人有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健全地震预警机制,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损失。

(2分)(3)而且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可以发挥意识的预见性计划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对自然的预见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通过发挥强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降低自然灾害的损失,重建家园,使受灾人民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4分)(4)此观点是片面的。

(1分)材料: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我国军民迅速投入了救援,彰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和谐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的矛盾,它不是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而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综上所述,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总特征,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所以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所以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③但是认为“有了矛盾就一定有事物的发展”是错误的。

因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辩证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会引起事物的性质发生改变,即出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其中只有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才是发展。

④综上所述,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共同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个别事物或部分事物的特殊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整体和部分关系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区别在于整体是部分的总和,它包括所有个别事物。

(而矛盾的普遍性只是个别事物的共性,它寓于矛盾的特殊性和个性之中,但不是特殊性或个性的总和。

(3)综上所述,该观点没有正确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是片面的。

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⑵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⑶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如果要求只“唯实”,而否定正确意识、科学理论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片面的、有害的。

(4)综上所述,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

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坚持适度的原则。

(4分)⑵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当我们需要改变事物性质促成事物发展时,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4分)⑶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还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并学会“优化结构”。

(3分)材料: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地努力地采取一切办法解决矛盾和化解矛盾。

(2)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3)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4)由上可见,上述观点把和谐因素等同于矛盾的同一性,把不和谐因素等同于矛盾的斗争性,实质上是把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割裂开来,因而辩题观点是错误的。

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要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2) 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革,推进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正确的(3)、但创新意识必须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

认为有了创新意识,必然推动社会发展是片面的。

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矛盾不仅具有特殊性 ,而且还具有普遍性 ,再特殊的事物也总会和其他事物具有相同之处 , 只有特殊性而没有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因此,只能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 ,而不能说世界上的事物完全不同。

(3)上述观点 ,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 , 得出 " 矛盾特殊性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完全不同的 " 的结论 , 是对矛盾特殊性的曲解 ,因而是不对的。

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

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