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上课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⑧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 ⑩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②沛公安在?
“安在”
wenku.baidu.com
“操何” “在安”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它们分别作 “操”“在”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宾”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 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 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 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小结】从各地试题可以看出来, 熟练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对于 理解文言文尤其是翻译文言句子是 非常重要的,省略的成分要“补” 出来,倒装的成分要按现代汉语的 习惯“调”过来,判断句、特殊句 式也都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翻译 ,否则都要被扣分。
(五)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 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如: ①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②孰与……?(与……相比,哪个……?)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
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 标志)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词+之+定语+者” •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放在中心词 的后面。
• 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 (构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 构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
•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一般为名词 和代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 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蚓无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类型: 1、“中心词+定语+者”
( D)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一试身手
• 模拟题回放:
• (广东省茂名市2010年第二次模拟考)
• 与“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句式相 同的一项是( )
• A 与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 • B 或死或刑者数百人 •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D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C)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A、大王来何操
B、时人莫之许也
C、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D、未之多见也
3、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B)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 恶、安、焉、奚”等。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 安、焉、奚”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答案】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 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 王祎。
【解析】注意“会”遣”“必”“胁王以 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
• 2012广东卷 • (2)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
,未竟其施。(3分)
• 译文:(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 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 实施这政策。
之百姓。(3分) 【解析】此题中“与其……不如……”是固定句式,“无若我 何”是固定句式,就是“不能把我怎么样”的意思;“得罪于 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典型的 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整顺序。 译文是“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 ,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 1、我的少年中国,太美丽了。 2、我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学习。
• 3、我作别西天的云彩。 • 4、偶尔上上网,你不应当打我。
趣味翻译
• 1、我的少年中国,太美丽了。 美哉,吾少年中国。
• 2、我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学习。 余嗜书如鼠之爱米。
• 3、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予轻扬其臂兮,作别霓虹之西隅。
4、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
句子( C)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考题回放
(09年天津卷)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之:指管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 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1、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2、豫州今欲何至?
宾前
3、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定后
4、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宾前
5、月出于东山之上。 状后
6、未之尝闻。
宾前
7、以为莫己若也。 宾前
8、何以自托于赵。 宾前 + 状后
练习: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句式的(② ⑦ )
①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一试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身 手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考题回放
2010年高考(全国1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2007年山东卷)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解析】要答好这几句文言翻译题,文言特殊句式的知 识是必不可少的。(1)句中的“何如”是固定句式,( 2)句中“安出”是宾语前置,可意译为“有何计策” (3)句中“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式1)王 戎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 (2)钟会讨伐过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对策 。 (3)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 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D
翻译:
•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 常以百计,砺督教不倦。
• (注: 定,定州。 砺,胡砺。)
译:定州的学校是河朔地区最好的, 聚居到那里的读书人常常用白来计 算,胡砺督学不倦怠。
课堂小结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 〔状语〕 (定语)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 构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B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一 试身 手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3.逃未复者,官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畀 :bì给与
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 (政府)给予他们钱财
4.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 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7年江苏卷)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解析】此题在翻译时要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 “不去”应该 译为 “你如果不离开他”。 最后译为“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 你如果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7年江西卷) (1)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独……耶?(难道……吗?)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④无以(亡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⑤之谓也,(说的就是……) 《诗经》:“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⑥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 4、偶尔上上网,你不应当打我。 • 上网,偶一为之,君不当余殴。
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思考:谓语前置的作用?
古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 后,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表示强烈的 感叹,把他放在主语之前。
规律: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考题回放
2010年高考(江苏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欺余”
③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句子的特点:
“未之闻” “未闻之”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之”“余” “之” ,它们分别
作“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 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 了。 【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 主谓倒装句式、甚
翻译下列句子: •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 • 具告以事。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句)
• 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
补充 : 规律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
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 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翻译时放在动词后。
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补充 : 规律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
一方时,要译为“我”,这时“见” 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放 在动词后。
判断句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⑧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判断句
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⑩父母唯其疾之忧。
高考真题解析:
1.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2.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在这个亭子里饮酒,并以此为乐。
• 解析: “已”,后来,“风”,中风,“竟 ”,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 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 (3)翻译下列句子
•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②覆之以掌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 负戴于道路也
• ⑤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 ⑥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3、( B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 课后作业: • 完成配套练习
1、何以战?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
“向东”
•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唯利是图。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②沛公安在?
“安在”
wenku.baidu.com
“操何” “在安”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它们分别作 “操”“在”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宾”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 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 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 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小结】从各地试题可以看出来, 熟练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对于 理解文言文尤其是翻译文言句子是 非常重要的,省略的成分要“补” 出来,倒装的成分要按现代汉语的 习惯“调”过来,判断句、特殊句 式也都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翻译 ,否则都要被扣分。
(五)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 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如: ①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②孰与……?(与……相比,哪个……?)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
2、“中心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 标志)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中心词+之+定语+者” •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放在中心词 的后面。
• 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 (构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 构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
•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一般为名词 和代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 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蚓无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类型: 1、“中心词+定语+者”
( D)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一试身手
• 模拟题回放:
• (广东省茂名市2010年第二次模拟考)
• 与“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句式相 同的一项是( )
• A 与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 • B 或死或刑者数百人 •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D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C)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C)
A、大王来何操
B、时人莫之许也
C、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D、未之多见也
3、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B)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 恶、安、焉、奚”等。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 安、焉、奚”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答案】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 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 王祎。
【解析】注意“会”遣”“必”“胁王以 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
• 2012广东卷 • (2)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
,未竟其施。(3分)
• 译文:(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 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 实施这政策。
之百姓。(3分) 【解析】此题中“与其……不如……”是固定句式,“无若我 何”是固定句式,就是“不能把我怎么样”的意思;“得罪于 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典型的 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整顺序。 译文是“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 ,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 1、我的少年中国,太美丽了。 2、我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学习。
• 3、我作别西天的云彩。 • 4、偶尔上上网,你不应当打我。
趣味翻译
• 1、我的少年中国,太美丽了。 美哉,吾少年中国。
• 2、我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学习。 余嗜书如鼠之爱米。
• 3、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予轻扬其臂兮,作别霓虹之西隅。
4、选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
句子( C)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考题回放
(09年天津卷)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之:指管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 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1、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2、豫州今欲何至?
宾前
3、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定后
4、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宾前
5、月出于东山之上。 状后
6、未之尝闻。
宾前
7、以为莫己若也。 宾前
8、何以自托于赵。 宾前 + 状后
练习: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句式的(② ⑦ )
①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一试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身 手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考题回放
2010年高考(全国1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10分)(2007年山东卷)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解析】要答好这几句文言翻译题,文言特殊句式的知 识是必不可少的。(1)句中的“何如”是固定句式,( 2)句中“安出”是宾语前置,可意译为“有何计策” (3)句中“为……所……”是典型的被动句式1)王 戎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 (2)钟会讨伐过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对策 。 (3)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 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D
翻译:
•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 常以百计,砺督教不倦。
• (注: 定,定州。 砺,胡砺。)
译:定州的学校是河朔地区最好的, 聚居到那里的读书人常常用白来计 算,胡砺督学不倦怠。
课堂小结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 〔状语〕 (定语)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 构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 )B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一 试身 手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3.逃未复者,官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畀 :bì给与
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 (政府)给予他们钱财
4.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 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7年江苏卷)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解析】此题在翻译时要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 “不去”应该 译为 “你如果不离开他”。 最后译为“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 你如果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7年江西卷) (1)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独……耶?(难道……吗?)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④无以(亡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⑤之谓也,(说的就是……) 《诗经》:“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⑥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 4、偶尔上上网,你不应当打我。 • 上网,偶一为之,君不当余殴。
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思考:谓语前置的作用?
古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 后,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表示强烈的 感叹,把他放在主语之前。
规律: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考题回放
2010年高考(江苏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欺余”
③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句子的特点:
“未之闻” “未闻之”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之”“余” “之” ,它们分别
作“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 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 了。 【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 主谓倒装句式、甚
翻译下列句子: •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 • 具告以事。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句)
• 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
补充 : 规律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
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 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翻译时放在动词后。
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补充 : 规律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
一方时,要译为“我”,这时“见” 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放 在动词后。
判断句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⑧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判断句
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⑩父母唯其疾之忧。
高考真题解析:
1.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2.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在这个亭子里饮酒,并以此为乐。
• 解析: “已”,后来,“风”,中风,“竟 ”,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 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 (3)翻译下列句子
•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②覆之以掌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 负戴于道路也
• ⑤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 ⑥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3、( B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 课后作业: • 完成配套练习
1、何以战?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
“向东”
•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C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唯利是图。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