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以及控制景深大小的3个因素

合集下载

光圈景深焦距的关系

光圈景深焦距的关系

光圈景深焦距的关系光圈、景深和焦距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息息相关,互相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光圈是什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阑大小,决定了相机进光的数量。

光圈大小可以通过F值来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相机进光越多,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比较亮;F值越大,光圈越小,相机进光相对较少,拍摄出来的照片比较暗。

常见的F值有1.4、2、2.8、4、5.6等。

二、景深是什么?景深指镜头前后可以得到清晰的焦点范围。

景深分为浅景深和深景深两种。

浅景深是指只有主体清晰,背景模糊,非常有立体感。

深景深是指画面中前后都清晰,没有明显的层次感。

景深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光圈大小、照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被摄物体与背景的距离、焦距等。

三、焦距是什么?焦距是指镜头的焦点距离,可以通过镜头的缩放来调节。

焦距分为长焦和短焦两种。

长焦镜头一般具有200mm以上的焦距,短焦镜头则一般低于50mm。

使用长焦镜头可以拍摄远处的物体,而使用短焦镜头则可以拍摄近距离的物体。

四、光圈、景深和焦距的关系1.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的大小对景深有明显的影响,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就越深。

2.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焦距对景深也有影响,焦距越短,景深越深,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3. 光圈与曝光的关系光圈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从而影响曝光。

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多;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少。

4. 焦距与画面的视角关系焦距的不同会影响画面的视角,短焦距的拍摄角度较宽,可以捕捉更多的场景,长焦距则会使画面较为局限,但可放大物体。

总之,光圈、景深和焦距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只有将它们合理地运用,才能拍摄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物距景深关系

物距景深关系

物距景深关系以物距景深关系为标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景深的概念。

景深是指在摄影中,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范围,也就是图像中前后景物体的清晰程度。

在摄影中,景深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 光圈大小: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控制着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前后景物体都能保持清晰。

相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只有焦点附近的物体才能保持清晰,其他物体都会模糊。

2.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只有焦点附近的物体才能保持清晰。

而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前后景物体都能保持清晰。

3. 物距:物距是指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

物距越远,景深越大,前后景物体都能保持清晰。

而物距越近,景深越小,只有焦点附近的物体才能保持清晰。

通过上述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规律:1.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当我们需要拍摄一张全景照片或者需要突出背景时,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以增加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2.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广角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通常具有较大的景深,适用于需要拍摄大片的场景,如风景照片。

3. 物距越远,景深越大:当我们拍摄的被摄物体距离相机较远时,可以使用较大的光圈和较短的焦距,以增加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景深,如相机的传感器尺寸、被摄物体的大小等。

但总的来说,光圈大小、焦距和物距是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了解了景深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后,我们可以在拍摄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如果我们希望突出主体并模糊背景,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和较长的焦距;如果我们希望拍摄一张全景照片或者需要保持整个画面都清晰,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和较短的焦距。

物距与景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合理调整光圈大小、焦距和物距,我们可以控制景深,使拍摄出的照片更加生动、有层次感。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了解并掌握物距与景深的关系,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摄影的创意和技巧,拍摄出更出色的作品。

景深与光圈的原理

景深与光圈的原理

景深与光圈的原理
景深是指图像中清晰的区域范围,光圈则是控制景深的一个重要参数。

景深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光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光圈可以看作是镜头的出光口的大小,它通过控制这个出光口的大小来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量。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值来
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比如F1.4的光圈
相比于F8的光圈就要大很多。

那么,为什么光圈的大小会影响景深呢?这是因为光线通过光圈进入相机后,要经过镜头进入相机内部。

当光线通过光圈进入相机时,它会被聚焦到一定距离内,这个距离叫做焦平面。

焦平面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物体会呈现清晰的像,而超出这个范围的物体就会呈现模糊的像。

而光圈的大小决定了通过光圈进入相机的光线的角度大小。

当光圈较大时,进光的角度较大,光线会聚焦得相对较快,景深就会相对较浅;当光圈较小时,进光的角度较小,光线会聚焦得相对较慢,景深就会相对较深。

所以,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景深的大小。

在摄影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景深,从而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例如,在拍摄近景时,我们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使近景清晰而背景模糊,从而突出被拍摄物体;而在拍摄风景时,我们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使整个画面都能保持较大的清晰范围。

总结起来,景深是指图像中清晰的区域范围,而光圈则是控制景深的一个重要参数。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通过光圈进入相机的光线的角度大小,进而影响景深的大小。

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题及答案:论述题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论述题导读:本文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论述题,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摄影专业单独考试试题及答案:论述题论述:1.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答:一、光圈的大小:当镜头焦距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二、焦距的长短: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三、物距的远近: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被摄体离相机越远景深越大;离相机越近,景深越小。

2.举例说明反光能力的强弱,及与亮度的关系。

答:景物对光的反射与对光吸收成反比。

这种特性与其表面的结构和色调有很大关系。

反光能力越强,亮度越大;反光能力越弱,亮度越小。

结合以上知识点加以论述。

3.举例说明为什么弱光摄影时要遵循“宁多勿少”的原则?答:无论是黑白负片还是彩色负片,在曝光过度方面的宽容度都大于曝光不足。

胶片对光线的感受能力与人眼不同。

人眼只具有简单的反映功能。

曝光过度的则不仅能显示景物轮廓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景物的影纹层次,彩色胶片还可能对景物的色彩有所再现。

如果不足就一切都不可能。

4.偏振镜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答:偏振镜是一种夹层滤光镜,有两片玻璃粘合而成,中间夹着涂有同一定向的微小晶体的乙烯状薄膜。

一、降低天空亮度。

天空投射下来的光有很多是偏振光,用偏振镜可以阻止这些光的通过。

降低的程度 ,以拍摄镜头与太阳的方位成 90 度夹角时最大;二、控制非金属物体的反光。

因为金属表面的反光不是偏振光。

使用偏振镜拍摄时的限制它要求光束的入射角为30 到 49 度之间,并从反射角的位置去拍摄。

如果正面拍摄玻璃的正面反光用偏振镜也是无用的;三、可替代中灰滤色镜。

四、增强色彩的饱和度。

避免光滑物体的反光产生的眩光,可以增加色彩的饱和度。

5.人像摄影如何消除眼镜上的反光?答:一、室外改变拍摄地点或人物方向;二、室内主灯要高一点。

辅助灯不要放在正面,光线要柔和、稍暗。

景深介绍

景深介绍

3.景深从被摄物体到最近清晰点的距离叫前景深,被摄物体到最远清晰点的距离叫后景深,前景深与后景深之和叫全景深,简称景深。

照片是一张平面,在平面上所见到的清晰的物体也就是清晰范围内的所谓景深。

拍摄任何景物,只要结像在景深范围之内,清晰度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

反过来说如果所摄物体的焦点超出景深,就会出现影像模糊。

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物距)的远近。

景深的大小受这三大因素制约。

①镜头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众所周知,光圈可以控制曝光量,除了能控制镜头的透光量之外,另一个作用就是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

钢圈的大小与景深的大小成反比,光圈的口径越大景深就越小;光圈的口径越小景深就越大。

因为光圈一旦放大,光锥的夹角变小,分散圈较小,景深也就变大了。

例如在图2—63中,我们用50mm的标准镜头,光圈F4拍摄,景深只有1.53米,即从镜头钱2.42米起至3.95米止,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景物都能结成清晰的影像,在形成照片的平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能量来。

同样,我们用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用不通的光圈F8来拍摄,其景深可以达到3.73米,近至2.03米,远到5.77米的景物都能清晰的记录在感光片上。

这样以来,光圈F8的景深几乎比F4的景深足足大了1倍多。

上面的讲解图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圈口径的大小对景深的影响是大的,所以在拍摄的实践中,常常采取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扩大清晰范围[景深],增强整画面的清晰要求,使画面上的景物都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反之,我们也常常用放大光圈的办法来缩小景深范围,使画面的背景模糊,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见图2-65)。

在实际拍摄中均以突出主体为目的来使用光圈的大小。

以《小镇公主》(见图2-66)为例,在一个边远的小镇上,主体人物红衣白裙被处在画面的中央部分很清晰很直白,大光圈的使用使前景中半个人物的衣袖都很模糊,而背景的小镇上的喧闹也被模糊(模糊的恰到好处)但能分辨得出来却又不抢夺主体的视线,不然标题小镇就无法交待,这种恰到好处的光圈的使用寿命了作者安小虎摄影技术上的娴熟。

新手必学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新手必学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由 f/5.6→f/8→f/11→f/16→f/22......时,则 摄时有时会出现画面四周较暗(暗角),这时需要将光圈缩小小二至三级进
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 行拍摄,暗角就消失了。变焦最佳光圈一般 f5.6 或 f8,定焦 f4.0 或 f5.6;
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 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富
的指标参数,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 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
线的多少。
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
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 F8 调整到 5.6 ,进光量便多一倍, 圈运用的地方,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4、小光圈作用
3、大光圈作用
A、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
A、控制景深(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新手必学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就是说光圈由 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
一、关于光圈 1、光圈概念
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主体生动
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

有效控制景深的几种方法

有效控制景深的几种方法

有效控制景深的几种方法
1、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的大小与景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我们在同等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利用光圈来调节景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需要减少景深虚化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大光圈,在需要增加景深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小光圈。

2、利用摄距控制景深
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摄距越近,景深越短,摄距越远,景深越长。

有时候我们利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来拍摄时,如果希望再缩短景深,就只能在不影响构图的情况下,再通过缩短摄距来达到最理想的景深效果。

3、利用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控制景深
相同光圈和摄距的情况下,主体物与背景的距离越远,景深就会越小,主体物与背景的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大。

4、运用后景深长于前景深的原理控制景深
在摄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摄影者应针对景深的形成特点充分利用前、后景深,一般可以通过对焦点的选择来充分利用景深,如果拍摄人物的半侧面特写,我们就需要将焦点锁定在靠近镜头的眼睛上了,因为根据后景深长于前景深的原理,我们只有将焦点锁定在靠近镜头的眼睛上,才不会浪费后景深,从而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利用光圈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利用光圈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利用光圈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摄影中的光圈是相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用于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

合理掌握光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圈的相关知识,包括概念、调节方法、影响因素等,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光圈的概念和作用光圈是指镜头中的光线透过的孔径大小。

在相机中,光圈大小是由镜头中的圆形光轴经过数个薄膜透镜,最终射出来的光线的直径大小来表示的,用F值来表示。

F值的大小只跟透光面积有关,与镜头焦距、孔径直径无关。

光圈越大,透过镜头的光线越多,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来曝光,画面越明亮;光圈越小,透过镜头的光线越少,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画面相对暗淡。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即被摄体和背景的锐化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模糊,被摄体清晰;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被摄体和背景均模糊。

利用光圈可以取得浅景深的效果,将焦点放在被摄体上,突出主题,同时将背景虚化,减少干扰,使画面更加清晰、简洁、艺术。

二、光圈调节方法和技巧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反之亦然。

调节光圈的方法与相机有关,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相机的光圈环、曝光模式、自动曝光程序等来调节。

1、光圈环光圈环是指在镜头上的一个环形手柄,可以调节光圈大小。

在手动模式下,直接旋转光圈环即可;在光圈优先模式或手动对焦模式下,按下快门键半按,可以看到在取景器内显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数值,这时旋转光圈环即可调节光圈大小。

2、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是指在设置合适的光圈大小后,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

在这种模式下,调节光圈大小,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保证正确的曝光。

3、自动曝光程序自动曝光程序是指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主题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

依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自动曝光程序,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和曝光量。

调节光圈大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深度测光和白平衡等因素。

景深模糊产生的原理

景深模糊产生的原理

景深模糊产生的原理
景深模糊产生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景深的概念
景深是指图像能够达到足够清晰的物距范围,这与光圈大小、焦距及对焦距离有关。

景深越大,清晰范围就越广。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
1. 光圈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 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3. 对焦距离:对焦距物体越近,景深越浅。

三、景深模糊的成因
当被摄物体处于可接受景深范围以外时,就会出现景深模糊。

主要原因有:
1. 物体距离镜头过近或过远,超出景深范围。

2. 使用大光圈拍摄,缩小了景深范围。

3. 使用长焦距镜头,减小了景深范围。

四、控制景深模糊的方法
1. 使用小光圈拍摄,可以扩大景深范围。

2. 采用短焦距镜头,也可以增加景深。

3. 将需要清晰的物体放在对焦点附近。

4. 降低格式照相机的感光度,可深度减小光圈。

五、景深模糊的应用
1. 在肖像照中使用景深模糊,可突出人物。

2. 通过控制景深带来的模糊,强调图像的立体感。

3. 在风光照片中利用景深控制前后关系。

4. 制造微距效果,放大近景细节层次感。

所以,景深模糊是光学成像的一个重要特性,photographer通过理解原理并合理运用景深控制,可以丰富照片的效果,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光圈,光圈F值,景深。三者的关联。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光圈F值,景深。三者的关联。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镜头镜片的透光程度,镜头上有圆形的挡光遮片,调节遮片挡光的大小即光圈大小。

光圈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为: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例如针对50mm的标准镜头而言,最大的通光直径为29.5mm,其最大光圈的计算值为50mm÷29.5mm=F1.7景深:从得出的效果上看,景深通常是被认为是背景被虚化的程度,其实也没错,背景越被虚化就说景深越大,其实这时候从意义上来讲,是因为景深的距离变短。

景深其实是焦点合焦后,处于焦点前后那段肉眼都可以清晰看清的距离范围,在此范围内都清晰,以外的都被虚化。

对于口头上所说的景深大也就是景深距离短,即短景深;而景深小也就是景深距离长,即长景深。

拍摄时需要突出主题使背景模糊使用的就是景深。

光圈与光圈F值成反比,F值越大,光圈越小。

F值越小,光圈开得越大。

如果F值调至1,即光圈全开。

但一般镜头都有一个有效的最大光圈,并没有全开,如适马18-200镜头的最大光圈的F值为3.5。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短,背景虚化越明显越突出主题。

光圈越小,景深越长,拍摄出来较大范围都较清晰。

光圈F值与景深成正比。

因光圈F值是由镜头的焦距与镜头光圈的直径的比值得出的,故当光圈F值越大,即光圈越小,得出景深长。

当光圈F值小,即光圈越大,得出景深短。

上面有说过,景深越短即背景虚化越明显,想要模糊背景突出主题就调小光圈F值。

而影响景深的还有另外两个因素,一是焦距,一是被摄物与镜头的距离。

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焦距越大,景深越短;焦距越小,景深越长。

故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都是用广焦镜,拍摄出来的风景图大范围都非常清晰。

被摄物与镜头的距离与景深成正比。

离得越近,景深越短,离得越远,景深越长。

其实上面焦距与景深的关系也是因为点得出来的。

因为焦距拉得越大,即被摄物在取景器中被拉得越近,距离拉近了,所以景深就短了。

景深是什么意思_参考资料

景深是什么意思_参考资料

景深是什么意思阅读精选(1):景深的控制在摄影技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直接影响照片主题的突出,以及画面的整体效果(层次感)。

什么是景深使被摄物体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就是景深。

也是被摄物体能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

在景深范围内景物影像的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焦点上的清晰度是最高的,其余的影像清晰度随着它与焦点的距离成正比例下降。

因此能够得出(或者简单来说):景深的深浅取决于焦点的位置。

如何控制景深调节焦点的位置,景深也就自然而然得到相应的调整。

相信大家都明白影响焦点位置的因素:光圈,焦距,摄距(物距)。

这三者与景深的关系如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物距近,景深小;物距远,景深大。

阅读精选(2):景深在光学中,尤其是录影或是摄影,是一个描述在空间中,能够清楚成像的距离范围。

虽然透镜只能够将光聚到某一固定的距离,远离此点则会逐渐模糊,但是在某一段特定的距离内,影像模糊的程度是肉眼无法察觉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景深。

对于某些影像,例如风景照,比较适合用较大的景深,然而在人像摄影时,则经常使用小(短)景深来构图。

景深通常由物距、镜头焦距,以及镜头的光圈值所决定。

除了在近距离时,一般来说景深是由物体的放大率以及透镜的光圈值决定。

固定光圈值时,增加放大率,不论是更靠近拍摄物或是使用长焦距的镜头,都会减少景深的距离;减少放大率时,则会增加景深。

如果固定放大率时,增加光圈值(缩小光圈)则会增加景深;减小光圈值(增大光圈)则会减少景深。

景深概述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

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

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群众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详细解释: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能够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必须范围的点也能够结成眼睛能够理解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景深三要素

景深三要素

景深三要素一、景深三要素是决定景深的因素主要有上面表格中提到的3个因素。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拍摄条件千差万别,很难说其中某一个因素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景深三要素包括:1、光圈越大(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值f越大)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扩展资料:景深影响要素:1、镜头焦距2、被拍摄体的距离3、光圈的大小4、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散圆半径有关)关系: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

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

[指南]摄影景深四要素

[指南]摄影景深四要素

摄影景深四要素(技术修正篇)控制景深对于摄影是有重要意义的,从实用角度出发,我们都知道,景深与这三个因素有关: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控制景深就是通过控制这三个因素来达到想要的景深。

粗略地可以说,对于中远距离的摄影(非微距近摄),景深与这三个因素的关系大致为:一、景深与光圈值成正比,光圈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景深也就越大,比如光圈16就比光圈4的景深大4倍;二、景深与拍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而且是以平方比例增长,比如16米处的景深就比4米处大16倍;三、景深与镜头焦距的平方成反比,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而且是以平方比例增长,比如50mm 镜头的景深就比100mm镜头大4倍;当然,在进行以上对比时,不要忘记是在其中一个条件变化、其他的条件均不变的前提之下,如果各个条件都在变化,要进行综合考察。

在这三个众所周知的因素之外,景深还与一个参数C成正比,这个C叫“最大允许弥散斑直径”,它是一个常数,又不是一个常数。

说它是常数,因为在F时代,约定对于一定的画幅,C取一个固定值。

当大家统一用135胶片时,景深只需要考虑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没人关心这个C。

说它不是常数,因为当画幅变化时,C的取值也要变化,画幅越大,C也越大。

知道了影响景深的全部因素不外乎这四个:光圈、焦距、拍摄距离、弥散斑直径,我们来讨论一些实际的例子。

追本溯源,先从F时代开始,F时代有个特征,要在照片上考察景深,是将照片都印为10英寸大小,拿在手里看。

(这个标准也并不绝对,不过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I.66画幅的标头是80mm,135的标头是50mm,这两个镜头同一位置同样光圈拍摄,得到的画面范围(视角)差不多,但景深却是120的略浅一点。

分析:四要素中,拍摄距离、光圈一样,80mm的焦距长1.6倍,并成平方反比影响景深变得更浅(1/2.56);至于弥散斑直径C,66画幅约比135大一倍,正比影响景深,最后总乘积2/2.56,略小于1,所以结果是66画幅的80mm镜头景深略浅一点。

光圈与景深教学设计

光圈与景深教学设计

光圈与景深教学设计光圈和景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摄影原理和实践中的摄影技术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介绍光圈和景深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光圈和景深来拍摄照片。

同时,我还将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摄影技术。

一、光圈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 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口的大小,用F数来表示。

较小的F数表示光圈口较大,较大的F数表示光圈口较小。

2.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进而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

3. 使用大光圈(小F数)可以让背景模糊,突出主体;使用小光圈(大F数)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让整个画面都清晰。

二、景深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1. 景深是指在照片中呈现清晰的距离范围,包括近景和远景。

2.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光圈大小、焦距和拍摄距离。

3. 较小的光圈(大F数)、长焦距和较远的拍摄距离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而较大的光圈(小F数)、短焦距和较近的拍摄距离可以获得较小的景深。

三、光圈与景深的关系:1. 使用大光圈可以获得较小的景深,这样可以将主体与背景隔离,突出主题。

这种效果通常在人像摄影中使用较多。

2. 使用小光圈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可以保证整个画面都清晰。

这种效果通常在风景摄影中使用较多。

四、教学实践活动设计:1. 实验: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观察景深的变化。

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比如在一个桌子上放置几个不同距离的物体,学生使用相机拍摄并调节光圈大小,观察照片中的景深变化。

2. 拍摄练习:安排学生在户外进行拍摄练习,比如在校园、公园等地方。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使用不同的光圈大小来拍摄同一主题的照片,比较照片的效果。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赛事:组织一个摄影比赛,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使用适当的光圈大小和景深来进行拍摄。

比赛结束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选,为优秀作品颁奖。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摄影技术。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大小的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大小的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大小的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在摄影中,光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照片的景深和亮度。

光圈是指在镜头中通过缩小或扩大光线的大小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的一个调节装置。

在摄影中,一般用F数值来表示。

F值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

而当F值变大时,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少。

在不同场景中选择适当的光圈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摄影中光圈大小的变化对照片的影响吧。

首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景深是指照片中能够看到清晰的范围,一般分为前景景深、中景景深和后景景深。

而光圈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

当光圈越大时,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相机所接收到的景物轮廓就越模糊,定焦的前景、中景、后景也失去了层次感。

因为光线进入相机后,直接落在相机感光面上,相当于对整个画面都进行了聚焦,同时将景深缩小。

这样的话,人物或物体显得更加突出,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故在人像摄影中,通常使用大光圈来突出主体,使其更加鲜明。

其次,大光圈的效果可以达到背景虚化,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具体而言,当我们选用大光圈模式时,物体离后面的背景越远、光圈越大,背景就会更加模糊,离人物越近,人像就更加醒目,背景就更加模糊。

在小光圈模式下,背景往往会很清晰,为相片节约了深度和空间感,但背景不清晰往往意味着人物的轮廓更加明显。

因此,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有叙事性和艺术性,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效果。

这种过程可以将焦点放在主体人物身上,同时淡化背景,从而达到表现主题的最佳效果。

最后,掌握光圈对相片的影响,是拍摄出优秀作品的必备技巧之一。

人们通过掌握光圈来创造不同的景深、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将背景模糊化,从而在拍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因为景深控制合理,图片更加完美,有时也因为掌握光圈合理,使图片与众不同。

只有熟知光圈大小对画面的影响,才能随心所欲地调节相机的参数,旨在更好地表现您想要的效果。

总的来说,光圈控制着相机所接受的光线量,是摄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使用光圈来调整景深——明白其技巧以达到最佳效果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使用光圈来调整景深——明白其技巧以达到最佳效果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使用光圈来调整景深——明白其技巧以达到最佳效果摄影中,光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改变光圈大小,可以实现对景深的调整,从而让照片获得不同的效果。

对于初学者来说,光圈参数的调整可能并不容易,但是只要理解了其技巧,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什么是光圈光圈是指镜头中的一个可调节的开口,通过调整其大小,可以控制镜头中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通常用F值来表示,例如F1.4、F2.8等。

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相机中进入的光线就越多,景深就越小;F值越大,表示光圈越小,相机中进入的光线就越少,景深就越大。

二、景深是什么景深是指照片中被认为是清晰的范围,即前景到背景的距离。

景深越浅,表示照片中只有一部分是清晰的,其他地方都是模糊的;景深越大,表示照片中很多地方都是清晰的,只有少部分是模糊的。

在摄影中,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改变景深,可以实现照片的不同效果。

三、光圈大小与景深在摄影中,景深与光圈大小直接相关。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照片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光圈大小。

如果要拍摄近距离的物品,并将背景虚化,则需要选择较小的光圈,例如F1.4、F2.8等;如果需要拍摄远距离的景物,则需要选择较大的光圈,例如F8-F16等。

如果选择了较小的光圈,则景深会变得很浅,只有被摄物品附近的一部分会变得清晰,其他地方都会变得模糊。

这时候,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被摄物品的部分,将其他地方都模糊掉,从而实现突出主题的效果。

如果选择了较大的光圈,则景深会变得很大,照片中很多地方都会变得清晰,只有很远的地方会变得模糊。

这时候,我们可以将照片中的所有景物都呈现出来,从而表现出广阔的视野。

四、如何选择光圈大小选择光圈大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被摄物品的距离、所需的景深、周围环境的光线等。

如果被摄物品很近,则需要选择较小的光圈来实现前景虚化效果;如果被摄物品很远,则需要选择较大的光圈来实现远景清晰效果。

如果周围环境光线暗淡,则需要选择较大的光圈,以获得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拍摄到更多细节。

光圈、焦距、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光圈、焦距、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

这是一个摄影术语,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

成像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说得通俗一点,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我们知道,在精确调焦的主体前后,还会有一段相对比较清晰的范围。

比如拍摄时向某人物对焦,那么该人物必然处于清晰点上,而此时在他前后的一丛矮树和一间房子也相对比较清晰,因此,我们可以说矮树与房子都处于清晰范围之内,也就是在景深范围之内。

景深,也就是景物清晰的深度。

这里我们所说的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前后景物的清晰程度毕竟不如对焦点上的那个物体,但是可以为人们的视觉所接受。

习惯上,这个清晰的范围大,就被人称为“大景深”或“深景深”,相反则称为“浅景深”或“小景深”。

那么,如何来控制一张照片的景深呢?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

照相机镜头光圈的大小调节、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的远近。

1.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在控制景深的作用中,扮演一了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拍摄时,若希望主体的前后景物都非常清晰,可以将光圈尽量向小处调节,比如f/16、f/22;反过来,若希望对焦的物体清晰,虚化前后的另外一些景物,那就尽量将光圈开大,比如f/2.8、f/2,甚至f/1.4。

(根据相机支持的光圈)在调节光圈的同时,还要注意曝光量也会发生变化,必须依靠调节快门速度加以平衡;光圈收小了,快门速度就要放慢些;光圈开大了,快门速度就要相对提高些,当然如果你的相机有A档(光圈优先模式)的话,打到A档,速度就不必我们操心了。

请看图1。

图1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上面两张图片中,全是用50毫米镜头拍摄的,但左边的用到的是光圈16,而右边的用到的是光圈1.4,很明显,小光圈拍出的照片的前后均清晰无比,大光圈只有自行车的车座是清晰的,而后边的自行车只剩下了光斑,其它的全看不清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圈不是只有负责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的强弱,它还掌 握着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景深”。所谓的景深,指的 就是拍摄主体前后的清晰程度。景深越浅,背景就
会越模糊,而主体就会被突显出来。景深越深,则背景 与主体都会变的清晰。控制景深大小的因素有三个:光 圈: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例如光圈F4 的景深会比F8浅。大光圈能够让背景模糊化, 更加将模特儿突显出来。较小的光圈会使得景深较深, 凌乱的背景会对模特儿造成不必要的干
以画面中第二棵树为对焦主体,由于前景深比后景深来 的浅,所以画面中第一棵树模糊的程度比第三、四棵树 还要来的严重。但我们也可以利用前景深较浅的
原理,让观看者的视觉集中在成为对焦主体的第二棵树。 景深的控制往往左右了一张相片的视觉效果,通常我们 拍人像会使用大光圈,以浅景深的方式来突显出
人物的神韵。而拍摄风景则使用小光圈,用较深的景深 来表现出画面整体的清晰感。左图大光圈所造成的浅景 深能够让拍摄主体显得更为醒目,适合用来拍摄人
越浅。利用相同焦距拍摄,当拍摄者更接近被摄物时, 拍摄主体的背景也会更加模糊。 移动机位 即使使用相同的焦段 也有不同的效果此外,在 被摄物前
方的景深,我们称为前景深。而被摄物后方的景深,则 称为后景深。通常前景深会比后景深来的浅,前景深的 范围大约是对焦点前 1∕3部分,后景深的范
围则为对焦点后的2∕3部分左右。所以当拍摄有纵深感的 相片时,对焦点应该要选择较前方的位置。如此一来, 才能连带让对焦点后方的景物也显得清晰。
扰。 左图采用F4光圈拍摄,右图采用F8光圈拍摄焦距:焦距 越长的镜头,所形成的景深也会越浅。此外,就算是相 同的光圈值,镜头焦距越长,所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的景深将会越浅。同样使用F2.8的光圈,并且让拍摄主体 大小相同时,焦距较长的镜头会让景深显得更浅,背景 看起来会更加模糊。 左图采用27-7
0mm镜头拍摄 右图采用80-200mm镜头拍摄镜头与被摄物 之间的距离:镜头离被摄物越近,景深也会越浅。拍照 时越靠近被摄体,被摄体的景深就会
像。右图小光圈能够让画面的前后景深清晰范围增加, 适合拍摄风景照。
单反相机有所谓的景深预观钮。当按下景深预观钮的时 候,从观景窗内就可以看到
镜头光圈暂时收缩,能够观察到正式拍摄时所设定的光 圈值能够形成的景深范围。一旦将景深预观钮放开,镜 头即回复到原本的最大光圈。 但是景深预观在
镜头设定为最大光圈时没有效果,只限于镜头有缩小光 圈时才有用。 因为平常镜头安装在相机上时都是保持最 大光圈,只有在拍摄中与按下景深预观钮时才
会随着设定而缩小。例如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2.8时,尽管 我们将光圈设定为F8,但是这时镜头的光圈仍然维持在 F2.8,必须要等到拍摄时,光圈才会
缩小为F8。我们可以藉由景深预观来判断光圈大小的设 定是否适宜,做为正式拍摄时的参考。
全文完!感谢阅读和支持!
岩棉复合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