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整体教学解读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剃头大师》整体教学解读教材解读本文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调皮的日子》,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
“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课文的篇幅较长,共18个自然段。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为展开下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主要讲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作者描述了小沙被姑父押进理发店,被迫理发的情形,然后,作者用两个具体事例,描述了小沙剃头时经历的“受刑”般的痛苦,为后面让“我”来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三部分(第7~18自然段)主要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先写“我”摆出剃头大师的架势,将小沙的头剃得坑坑洼洼,还把姑父的睡衣弄得像张熊皮。
结果,小沙看到自己的样子,像看见了鬼一样。
最后,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而姑父也跟着倒了霉。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是有些句子有着内在的含义,比如,“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害人精”让小沙吃尽苦头,姑父不可能不知道。
可为什么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呢?这里边包含着姑父的多少无奈。
再比如,“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小沙敢让“我”来给他剪头发,对“我”的理发要求也很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顾客。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知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什么都豁出去了。
课文语言风趣幽默,略带调侃的意味。
如“押进、夺门而逃、怒视、抗议、耿耿于怀”,表达了小沙对进理发店理发的强烈不满与抗拒;“害人精、冤家”,这些词语生动地表达出了小沙对理发店剃头师傅的反感甚至仇视。
在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时,用“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写出“我”的得意;用“发现自己闯了祸”、惊叫“坏了”,体现了“我”内心的惴惴不安;用“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表现“我”的强作镇定,一系列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我”顽皮儿童的形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一、要点解读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三篇课文《花钟》《蜜蜂》《小虾》,还有一篇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以及《语文园地》组成。
我们先看看第四单元的导语:看,花儿在悄悄绽放。
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提炼出两个关键词:“观察”“发现”,这也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观察与发现。
我们还要注意到两个词前面的修饰语,一个是“留心”,这不仅是一种观察的品质,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还有一个是“新的”,也就是说,观察所得对自己来说是以前没注意到,或者不了解的,是新知识。
观察与发现之间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给这个句子中加上关联词,我们可以说:只有留心观察,才会有新的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因为留心观察,所以会有新的发现。
……其实不管哪种说法,都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观察是发现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观察是重点。
但是,如果在观察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没有想象,可能也不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因此,观察要伴随着思考,才能有新的发现。
这一点在本单元的课文和语文园地中都有体现,后面我们再详细地说一说。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分别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我们先来关注第一个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这句话看起来很熟悉,因为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我们看到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很明显,这两句话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理解”,一个是“概括”,指向目标不同,但是途径相同,都是“借助关键语句”。
学生只有理解了一段话的意思,知道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才能准确判断具有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关键语句,从而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
在三上第六单元的课文和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中,都有寻找关键语句和围绕一个意思写话的训练,在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更是直接总结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常见位置。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精致说课稿】
14《蜜蜂》说课稿一、说教材《蜜蜂》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
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无论、实验、纸袋等课文重要词语。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同时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课文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1、谈话激趣法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一)、读写词句、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
2、听写句子: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听写课文重要句子,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使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
】(二)、默读课文,粗知大意1、法布尔的试验,过程是怎样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试验下了什么结论?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学生默读课文,读后交流,课文第2自然段写试验的过程,第3-5自然段写试验的结果,末尾一段写作者下了结论。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作者:王爱华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第03期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这一语文要素的内涵是什么?与此相关联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
一、语文要素概念分析1.客观的“事物”及“方面”包含的内容“事物”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包括天地之间的生灵万物,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大千世界的自然景物,江河湖海、高山原野、沙漠戈壁等;茫茫宇宙间的自然现象,日月星辰、风云雨雪、春夏秋冬的轮回等。
“方面”指的是事物在某个范围或层面的相对或并列。
介绍动物往往要从“动物的外形、活动、生活习性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方面人手,描写植物少不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方面,写一朵花也是须从花托、花瓣、花蕊这些细微的部分着眼,了解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变化等诸多方面。
按照物理学的说法,一切的事物与现象都含有四个要素:物质、能力、时间、空间。
可见,事物内容的丰富性、结构的复杂性、角度的多面性,非三言两语所能道清,这就意味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认识事物,才能对其有全面、清晰、具体的认知与感受。
譬如江河湖海,它们的位置、形状、大小、流域、历史各不相同、各具特点,从不同方面进行分别描绘,才能还原这丰富多彩的景象。
2.从阅读中了解“写清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3-4年级)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统编教材将“写清楚”作为第二学段的主要要求,为高年段“写具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谓“清楚”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为“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对事物了解很透彻”。
阅读时,要了解课文是怎样把事物写得让人容易了解、辨认,习作时加以迁移运用,从而言简意赅、明白无误地描绘事物、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分析承前启后有机整合——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共分为八个单元,其中六个是常规单元,一个是综合性研究单元,一个是作单元。
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以丰富的内涵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课文的选择上,有的以榜样人物的言行为例,帮助学生树立优秀品质的生活态度;有的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通过这些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研究产生持续的兴趣。
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以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通过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
本教材的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是众所周知的,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文语感,初步了解研究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选编了三篇课文:《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这些课文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建筑和艺术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名片”,让他们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
本册的语文园地中,有四类关于传统文化的材料。
第一类是古诗词,如《忆江南》、《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等,描绘了具有东方美学的别致景观,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类是中国古代先贤关于改过的名言,旨在给学生以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修身律己的行为惯。
第三类是成语,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和八字形式的成语,帮助学生积累源于古代汉语的常用语言形式,将文化积淀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第四类是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体现文人雅趣的事物,以及中医的基本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多种路径,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_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一、这个单元我们学什么?(一)阅读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从各年级“理解句子"要素分析,低年级到中年及呈现循序渐进的发展趋势。
二年级从“读句子想画面”开始,借助画面唤醒学生的感性经验理解句子意思。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思考路径。
三年级下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句子自由选择方法,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的方法理解句意,为四年级下册一单元“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段落过渡到篇章理解体会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每篇课文中要素的分解也各不相同。
《童年的水墨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诗句的意思,课文水墨画插图也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剃头大师》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风趣幽默的语言;《肥皂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了解吹肥皂泡的过程,理解难懂的词语,体会读者内心的快乐。
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引导学生通过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体会并学习人物的品质。
课后习题是落实要素的抓手,以不同形式,承担了落实要素的任务。
(二)习作要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这与三上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同是写人主题,三上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乐趣”,让学生尝试用文字给同学画像,只要求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点,写完后让同学猜。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整体教学解读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整体教学解读教材教学解读《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或是去江上游泳嬉戏,或是到林中采摘带着雨珠的小蘑菇,尽情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于一体,多角度地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及无穷趣味。
中国的水墨画,写意而不写实,用笔往往简约、凝练,课文以“童年的水墨画”为题,每首诗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
《溪边》一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
整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美好感受。
诗歌先描绘平静的溪水把人影染“绿”,再写水面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一“绿”一“红”,既是和谐唯美的相互映衬,又是恰到好处的点缀,使画面充满色彩的美感;再看,静静的溪水映着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塑造了一种静态之美,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动感十足,形成动态之美,这一静一动的转换,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
《江上》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江中嬉戏的欢乐画面。
一群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你泼我溅地嬉戏。
诗中把戏水的孩童比作“刚下水的鸭群”,把划动双臂比作“扇动翅膀”,这是儿童的思维与想象,充满童趣。
接下来,“一阵水花”与“两排银牙”,信手拈来的比喻,将童年的烂漫和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的画面仿佛也定格在我们的头脑中。
《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形。
诗的第二句将小蘑菇钻出泥土顶着菌盖想象成头戴一顶斗笠,第三句又将孩子们的斗笠想象成雨后的蘑菇。
两句诗将“小蘑菇”与“斗笠”互相比喻,妙趣横生,无论是雨后的小蘑菇,还是采蘑菇的小孩子,都使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灵动的美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统编版)
(2)“日积月累”分类汇集
通过《日积月累》栏目有计划地分类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如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俗语、 蒙学读物、文化常识等,这些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背诵、积累。 《日积月累》也成为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养分的重 要来源。
(3)蒙学读物精心安排
《三字经》更具经典性、教育性,文字相对浅易,读起来朗朗上口, 就从中直接节选了两段文字作为识字课文《人之初》。 《弟子规》较难懂,有些内容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就节选合适的 内容安排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里,让学生在读读背背中 感受其内容,理解上不作过多要求。 《千字文》理解起来难度大,生僻字多,但它是历朝历代书法家最 喜爱的书写题材,传世作品多,就将其部分内容与综合性学习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中的书法欣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千字文》 的文化魅力。
(一)强化文化育人 1.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编排 2.革命传统教育润物无声
1.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编排
(1)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 (2)“日积月累”分类汇集 (3)蒙学读物精心安排 (4)古诗词分层掌握
(1)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 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 原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其中,古诗词共编入112首, 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全部入选外,另选入37首。编入 了文言短文14篇,古典名著3篇。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 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 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 学习传统文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统编)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统编)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完美版)分析:1.第一段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等正能量。
”改为“等正能量。
”2.第二段中,“听说读写”中的“读写”应该加上“识字”,并将“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改为“而不是单纯背诵课文的过程”。
3.第三段中,“最近发展区”应改为“最近发展阶段”。
4.第四段中,“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应改为“以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平台”。
5.第五段中,“新知识”应改为“新的知识和信息”。
6.第六段中,“研究方法”应改为“研究策略”。
改写: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教材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夯实基础。
本教材重视识字、写字、阅读、作和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背诵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本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本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的知识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研究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5.关注大量阅读。
本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得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6.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策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研究策略,并将其应用到研究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本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课例设计课件(69页)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复述 故事。
根据提示,展开想象, 尝试编童话故事。
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 得更吸引人;认真听别人 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
三下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一览表
单元 人文主题
课文
阅读要素
习作要素
口语交际要素
1
可爱的生灵
《古诗词三首》《燕子》《荷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情写
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
《花钟》 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
《蜜蜂》 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 能力。
《小虾》通过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课
精
略
外
读
读
阅
读
“一主”“两翼”教材
你读我诵
语文教材
《花谣》 《苏堤杂花》
《枫叶吟》
《花钟》
《蜻蜓》
《鸽子》
《蜜蜂》(法布尔)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与单元教学建议一建构教材框架二解析教学内容三设计教学流程一构建教材框架综合性学习单元三下单元结构一览表单元人文主题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1可爱的生灵古诗词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春游去哪儿玩我的植物朋友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2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看图画写一写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小故事大道理3中国传统文化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4观察与发现花钟蜜蜂小虾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5习作单元大胆想象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例文奇妙的想象交流平台初试身手6多彩童年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7奇妙的世界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劝告国宝大熊猫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8有趣的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趣味故事会这样想象真有趣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习作单元普通单元普通单元单元安排普通单元课文习作交流园地导语日积月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实践活动关联导语交流平台三下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一览表单元人文主题课文阅读要素习作要素口语交际要素1可爱的生灵古诗词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与解读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大家好!我汇报的内容分为四部分:教材编写思路、特点。
教材编写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来说一下第一部分:教材的思路、特点。
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
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科书安排了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文阅读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
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一到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
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的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材解读(定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六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特点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
部编版三下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条: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通过学习理解难懂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和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二、本单元语文要素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难句是指难以理解的句子。
造成句子理解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句中有生字生词,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句子蕴含着深层意义,等等。
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阅读策略攻克难懂的词语、句子,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这是发展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环。
(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一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三年级就是了解与积累的过程。
五、六年段,学生才可以熟练的运用学过的这些方法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不外乎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
明白了这一点,就有了方向。
下图是从整套书分析联系1(二)整个单元的编排思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应该把握的程度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结合多种方法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略读课文应该把握的程度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交流平台”对理解难度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11王国平·引用运用联系阅读策略突破难句理解困难·广西教育·2020·7P13(三)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本单元难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难以理解,有的是句子字面意思不难,但只有理解了它内在的含义,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个句子。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枣核》说课稿一、说教材《枣核》讲述了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的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后,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的事。
全文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阅历尚浅又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可能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还缺少一定的感知和体会,尤其是对文中那位漂泊在外许久的老人的想法和做法也未必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来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并更深一层地明白:爱国主义精神往往集中表现在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而这种思念和热爱又牵连着故乡的一山一川,一草一木,一人一物。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教学,有教有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
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
【教法】:1.情境体验法、线索引导法、点评引导法2.阅读、品味、感悟【学法】:1.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2.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对不认识的生字学会自己查字典,对不熟悉的词语自己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集体讨论。
对课后习题在预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六、说教学过程预习设计:阅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把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并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形成书面作业。
(一)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诗歌《游子吟》和歌曲《我的中国心》片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集体备课解读稿
读懂教材用好教材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教学总是以教材为例子,“教”学生“学”,使学生获得并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激发思考、陶冶情操、精进表达等,总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化”教材为应得素养。
一、课标解读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但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它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不具备比较单一的内容目标。
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
从三年级下册开始,统编教材独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特点,教师要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关注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我们要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起点教学。
二、教材编排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人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赵州桥》介绍了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一座著名石拱桥,重点介绍了桥的坚固,同时还介绍了桥的美观,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具体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街市,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和古代绘画艺术。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摘要】本文是关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的文章。
在将介绍本单元的背景信息。
接着在将概述教材内容,解析重点词语,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探讨笔记写作技巧,以及对情节进行分析。
在将强调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提出学习策略建议,以及推荐知识延伸。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提高语文素养,拓展知识面。
【关键词】引言、教材内容概述、重点词语解析、阅读理解训练、笔记写作技巧、情节分析、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学习策略建议、知识延伸推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背景介绍: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托,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本单元的内容不仅包括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形式。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文学修养。
本单元还注重对一些重点词语的解析和阅读理解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在当今社会,语文素养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一单元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2. 正文2.1 教材内容概述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着“古人的智慧”展开,通过讲述古代传说和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本单元包括了多个故事,如《伯夷食黍》、《黄元帅智破连环计》等,每个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语文要素分析
3、情感体验与表达:学生能够体会本单元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将其 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简单的文学创作。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 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 达能力。
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汇和关键语句,理解课文 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策略建议
,通过反复读文可以感受到不同树叶的不同声音;《父亲、树林和鸟》一课 中,“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通过上下文可以理解 “凝神静气”的意思。通过这样的学法指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统 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次演示将从语文要素的角度,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深 入解读,以期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
2、“积累喜欢的语句”
这样的句子写出了父亲对鸟的痴迷。《古诗三首》中,“红胜火、绿如蓝、 金红一片”写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蒙蒙细雨”使诗人看见了 整个春天。
2、“积累喜欢的语句”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要将这些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并在以 后的学习中继续使用。
三、教学策略建议
语文要素分析
语文要素分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并运用 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语文要素分析
2、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维方 法,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说课稿】
《漏》说课稿一、说教材《漏》是一本非常有趣味性的故事书,在活动中孩子们边听边看边哈哈大笑,可见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充满这浓厚的兴趣。
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王老汉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撞上“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
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三、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2.出示课题。
(漏),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1)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脊背胸脯窟窿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旋风预设点:(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
(3)“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diān,不要读错。
3.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喂”。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1. 引言1.1 引言在教育教学领域,统编教材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统编教材是指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编写,用于全国各地的学校统一使用的教材。
这种教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均衡发展。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了多种语文知识和技能。
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叙事文学习展开,通过学习课文和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要素解读部分,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解读其中的语言规范、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要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语文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通过对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统编教材的设计理念,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共同努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 正文2.1 什么是统编教材统编教材是指由国家统一编写、发行的教材,旨在统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与以往由各地教育部门自行编写的教材不同,统编教材一般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能够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统编教材一般由专家学者和教育界人士组成编写组成员,经过严格的审定和评审程序,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统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由国家教育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各地学校能够统一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避免因使用不同教材而导致的教学差异和不公平现象。
统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地方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提高教育公平。
统编教材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统编教材的推行和应用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2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诗歌欣赏”展开,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思考诗歌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 “体会传统文化” “关注精彩发现” “发挥无限想象” “追忆幸福童年” “探索自然奥秘” “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 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