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1.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95年)三大经济体:欧盟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亚太经合组织主要行为主体:国家(最基本)/跨国公司/国际性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国际汇率金本位制p.s.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入世2.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 & 资源 & 各国的制度与文化环境硬实力:经济、军事;软实力:文化、价值观3.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a.全球分工与协作体系发生重大调整b.国家主权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挑战c.”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迅速拉大d.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全球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且更加难以解决,世界经济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和干扰。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实现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对现状的强烈冲击,更导致一些矛盾与问题愈演愈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4.有关联合国:1945年6月26日宪章日;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该天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6大主要机构,其中联合国大会为主要审议机构;安全理事会掌握实权包括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中俄英美法)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1971年通过2758号决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席位。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1.特里格韦·赖伊(挪威,欧洲),1945年至1953年,辞职。
2.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1953年4月至1961年3.吴丹(缅甸,亚洲),1961年接任,1962年当选,服务至1971年12月。
4.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1972年1月至1981年12月4.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1982年1月至1991年12月。
5.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直至1996年12月,因美国投下了否决票而未能连任。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性作业答案(全)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2、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它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综合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力量构成。
3、欧盟:即欧洲联盟(EU)。
它是目前最为完备、最有成效的区域化集团。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施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四大自由流通”,成为经济集团化的最高层次。
1995年1月1日欧盟扩大到15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8%,是美国的2.4倍,日本的4.3倍。
1995年12月,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欧盟从1999年起实行单一市场,即“欧元”(Euro),并制定了实施的具体时间表。
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
20XX年至今欧盟成员扩大至25国,这必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4、新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新经济”也被称为“知识经济”。
5、雅尔塔体制:指1943年11月、1945年2月和1945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首脑先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苏联雅尔塔、德国波茨坦等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划分三大国在战后世界中权力的谅解、协议、协定的总称。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
6、恐怖主义: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无论弱者或者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者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行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你的得分:100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9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D.卢萨卡会议2.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B.石油输出国组织C.南方首脑会议D.七十七国集团E.西非经济共同体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B.水源问题C.石油问题D.巴勒斯坦问题E.民族问题4.首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卡翁达D.阿尔弗雷德-索维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B.发达国家的发展C.北方国家的发展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6.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B.万隆会议C.新德里会议D.吉隆坡会议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B.求同存异C.不干涉内政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59年B.1960年C.1961年D.1962年10.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11.南北双方高级领导人的对话始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抢进推动2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4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作用。
二、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却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差距不断扩大,总体上消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经济社会的动荡,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说,首先,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次,大量外资经济进入我国,各国垄断组织也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再次,每年我国的经济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最后,当前经济全球危机尚未消退,贸易壁垒高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对上述各种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一,加强自己的技术和人才创新,利用好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发展潜力产业。
二是加强与各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流。
三做好人才创新的举措,能够很好的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思考题:一、什么是雅尔塔体制?它对战后世界产生了那些影响?主要指美国苏联赢过三国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维护战后和平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秘密达成的,主要维护美苏两大国利益的谅解和协议所规定的原则与机制的总称。
(完整word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最全1-8章)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
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
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三题目1【单选题】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选择一项:A. 朝鲜B. 阿尔巴尼亚C. 苏联D. 印度正确答案是:苏联【判断题】中国与韩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单选题】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选择一项:A. 独立自主B. 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C. 立足亚太D. 大国外交正确答案是:独立自主题目4【判断题】不结盟运动是由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发起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判断题】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全盘西化。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判断题】中国是在1971年10月5日的第26届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判断题】自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单选题】推动中美正式建交时的美国政府是()。
选择一项:B. 卡特政府C. 福特政府D. 尼克松政府正确答案是:尼克松政府题目9【匹配题】请选择下列名词相对应的含义:正确答案是:国际组织();→ 两个以上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赢利性目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跨国机构。
, 第三世界();→ 指那些在历史上受过殖民统治和剥削,独立后经济落后,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处于不平等的被动无权地位,在地域上大多数位于南半球的广大亚非拉国家。
这些国家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南方国家。
, 南北关系();→ 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和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该原则为中国首创。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谈判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 南南关系();→ 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
题目10【判断题】世贸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部长会议,有权对各多边贸易协定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作出决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3000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3000字篇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寻发展之路,观世界风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通过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很多知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的崩坏化,阐述了世界经济的演变过程和政治格局的转变,以及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各个方面下面我将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想一想我的学习心得。
经济篇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是世界各国它地区在经济发展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各国、各地区的民航业在世界上是世界经济的基础,反过来,世界经济经济状况会对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世界经济并不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通过国际分工、国际贸易、金融往来、技术和劳动力流动等经济大型活动而形成的一个既互相依赖有矛盾斗争的有机整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社会活动进一步国际化,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形成了。
二战后,在兴科技革命的深化下,世界经济跨入了崭新阶段。
冷战后,振兴经济政策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经济突显在国际社会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过程战后年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战争结束时,德国、意大利、日本以至于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一排排废墟,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
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大大军事行动膨胀起来,不远离战场使他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腐蚀,战时《租借法案》的实施为他的军火生产和过剩拟定的农产品弹出了销路。
到1945年,美国沃苏什卡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工业的60%,战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这些压倒是的优势,为美国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经济领域,1944年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5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发计划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既世界银行。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一)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霸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逐步确立的。 美国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远离战场使它没有 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的破坏,战时《租借法 案》的实施为它的军火生产和过剩的农产品打开 了销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尽管出现了诸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但 总的来说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各种不同类型的国 家和地区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世界经 济发展的调整不断深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 化趋势。 当前,全球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经济组织和经济 合作协定已经超过100个,其中70%以上是20世 纪90年代以后建立的。其中,西欧、北美、亚太 三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组织发展趋势最引人注目, 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局面。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
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20年的快速 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已成为实力雄厚的 经济大国,同时,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 显。到70年代末,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相继出现停滞下滑。 在世界经济不稳定、增长速度减缓的大背景下, 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带根本性、转折 性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构成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 济的主旋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题库第三章题库 含答案
第三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C.建立国际新秩序D.和平与发展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主要发生在()A.欧洲B.社会主义国家之间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D.亚非拉地区3.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问题,其核心是A.西方国家的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东方国家的发展D.发达国家的发展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前提是()A.各国平等裁军B.不干涉内政C.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D.保持强大的国防实力5.提出以美、欧、日三极主导建立“新秩序”的是()A. 田中角荣B.中曾根C.桥本龙太郎D. 海部俊树6.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献之一() A.《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B.《世界第三理论》绿皮书C.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D.不结盟理论7.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A.和平问题B.发展问题C.安全问题D.裁军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时代主题提出的科学依据是()A.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B.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C.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还不敢打世界大战D.新科技革命的发展造成各国相互依赖不断加深E.西方国家主要实行“和平演变”战略2.以下选项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B.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C.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D.发展问题更加严重3.国际经济旧秩序主要体现在()A.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B.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C.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协调机制E.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限制石油产量而导致石油价格上升4.当前建立国际新秩序应当强调()A.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C.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权威D.树立新安全观E.改革现有的国际经济体制F.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5.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因为()A.它是一个既简明又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很强的科学性B.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为基础C.多极化的趋势和多样化的世界决定了国际新秩序只能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D.它已经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可E.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6.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有A.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运动,维护世界和平C.对战争发动者进行国际审判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化干戈为玉帛7.当前战争隐患依然存在的表现有A.冷战思想依然作怪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根源C.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D.民族、宗教、领土争端迭起E.军备竞赛和先进武器扩散呈增长趋势三、辨析题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第三节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科技革命 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达到新高度 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尖锐 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科技革命 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全球性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活动全球化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组和转移已经开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层次的国家和产业,在重组和转移中正在整合为一个统一互动的全球生产体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际分工的内容和机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际分工内容的变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 以现代工艺、技术为特征的国际分工;产业部门间的分工 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工 服务领域的分工;在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了产品的研发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机制的变化:市场自发机制决定的分工+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协议性分工+一体化区域集团各成员组织的协议性分工总结(生产全球化):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
在国际分工网络中,每个国家不仅成为这个体系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全球商品价值链的一个环节。
各国产业结构在这个生产体系的循环中动态升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增长命运共同体”和“结构进步共同体”。
国际分工网络中“穿针引线”的是——跨国公司。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各章试题及参考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各章试题及参考答案《各章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B )A. 战争与动荡B. 和平与发展C. 对话与合作D. 互利与共赢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主题是。
(A)A. 战争与革命B. 竞争与合作C. 和平与发展D. 对话与交流3、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C)A. 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 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加强国际干预4、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条件是。
(D)A. 生活条件的改善B. 经济总量的提高C. 资源有效地利用D. 信息技术的推动5、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B)A. 发达国家的发展B.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 东方国家的发展D. 西方国家的发展6、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冷战思维的实质是什么?(B)A. 恢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B. 曲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争夺世界政治控制权C. 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D. 加强军事同盟,强化国际干预7、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B)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 推动南北对话C. 加强南南合作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什么?(D)A. 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B. 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C. 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2002年8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的宗旨是什么?(C)A. 为了人类的未来B. 贯彻《21世纪议程》C. 拯救地球,重在行动D. 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10、中国的GDP居世界第( A )位。
A. 第三位B. 第四位C. 第七位D. 第九位11、中国是世界第( A )大新兴市场。
A. 第一大B. 第二大C. 第三大D. 第四大12、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 B )个。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综合习题三及解答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综合习题三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个国家出席。
CA 23B 24C 25D 262.第三世界国家组建77国集团是在()DA 1955B 1961C 1965D 19643.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时,“七十五国集团”的成员增加到()个CA 73B 74C 77D764.发展中国家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以下国家不属于新兴化国家和地区的是()AA 中国B 新加坡C 巴西D阿根廷5.1994年底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48个中,亚洲有()个AA 9B 10C 5D336.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DA 人口压力沉重B 粮食短缺严重C 金融微机频发D环境条件恶化7.()西亚的七国组成了一个独立国家,定名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AA 1971B 1972C 1973D19748.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992年由10国发展为()国。
BA 11B 12C 13D149.()年,俄国人民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A 1917B 1919C 1920D192210.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加深,提出了()的经济改革思路,但也没有改变旧体制的总体框架。
BA 新经济体制B 加速发展战略C 遏制战略D超遏制战略11.()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逐渐全面展开。
AA 1978B 1979C 1980D 198112.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前苏联领导是()。
CA 勃列日涅夫B 赫鲁晓夫C 戈尔巴乔夫D 斯大林13.20世纪60年代搞“理想”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是()。
AA 古巴B 越南C 朝鲜D中国14.()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BA 稳定B 改革C 发展D 创新15.()年,巴黎工人阶级起义创建了世纪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 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态势,对于我们把握时代脉搏、应对各种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的相关答案。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
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日益紧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推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这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连锁反应。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
例如欧盟、东盟等,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员的经济竞争力,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四)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尽管全球经济总体上在增长,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贫困、饥饿、疾病等问题。
这种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虽然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二)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权力博弈加剧在多极化进程中,各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提升国际地位,展开了激烈的权力博弈。
这种博弈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还包括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竞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三版 (李景治 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
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
(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
(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版)》选择题及大题参考答案全
第一章章后练习一、单选题1.世界经济形成的时间是( A )。
A. 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C.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0年2. 世界经济是在( C )。
A. 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B. 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C.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D. 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3.美国次贷危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 B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B.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C.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D.市场经济稳定性较差4.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过程中,有( C )。
A.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70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C.90年代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加剧D.80年代世界经济的停滞5.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是指( B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C. 非洲统一组织D.东南亚联盟6.世界第一个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在一起的区域经济集团是( C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 东南亚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非洲统一组织7.世界银行的前身是( B )。
A.国际贸易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D )。
A.国际贸易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9.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中心地位的是( B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B.布雷顿森林定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D.关贸总协定二、多选题1. 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有(BCDE )。
A.贸易制度B.世界市场C.世界货币D.国际分工E.资本国际化2.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形成激烈动荡和低速发展,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ABC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C.长期推行的凯恩斯主义的弊端D.欧洲共同体的诞生4.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新的特点有( 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