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教学设计方案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大铁椎传》;(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大铁椎”、“侠客”、“椎击”等;(3)了解课文所描绘的古代侠客形象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侠客形象;(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侠客的英勇正义、忠诚勇敢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2. 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3. 侠客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中侠客形象的理解;2. 课文中所体现的古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大铁椎传》;2. 相关背景资料(古代侠客、作者简介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铁椎传》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侠客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侠客形象的特点,如英勇正义、忠诚勇敢等。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5. 文学鉴赏学生欣赏课文,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侠客的英勇正义、忠诚勇敢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作业,包括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分析侠客形象。
9. 拓展延伸10. 课程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古代侠客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侠客的精神内涵。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侠客精神的看法。
3. 情境创设: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侠客的生活情境,培养其忠诚勇敢的品质。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大铁椎传/魏禧》,让学生了解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能够理解并分析《大铁椎传》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文学科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2. 《大铁椎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3. 《大铁椎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探讨4.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介绍5. 针对《大铁椎传》设置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铁椎传》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4. 设置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概述《大铁椎传》的主要情节。
2. 第二课时:分析《大铁椎传》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主题思想。
3. 第三课时:探讨《大铁椎传》的艺术特色,介绍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4. 第四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深入分析《大铁椎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5. 第五课时:设置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课堂讨论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大铁椎传》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完成情况,以及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大铁椎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
3. 《大铁椎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探讨。
4.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介绍。
难点:1. 对《大铁椎传》中的深层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2.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的运用。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大铁椎传》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铁椎的生平事迹。
大铁椎是明代末年的一位抗击倭寇的英雄,他用自己的铁椎武器,英勇抵抗倭寇的侵略,保卫家乡和人民的安全。
2. 课文解析:(1)第一部分(1-3段):描述了大铁椎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正义。
(2)第二部分(4-6段):讲述了大铁椎与倭寇的战斗经历,突显了他的勇敢和智慧。
(3)第三部分(7-9段):描述了大铁椎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对自己使命的认识和坚守。
(4)第四部分(10-12段):讲述了大铁椎的结局,以及他对家乡和人民的贡献。
3. 讨论问题:(1)大铁椎的形象特点是什么?他的英勇和正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大铁椎与倭寇的战斗中,他运用了怎样的智慧和策略?(3)大铁椎对自己使命的认识和坚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主人公大铁椎。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讨论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
4. 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总结课文内容,对大铁椎的形象和主题进行归纳和讲解。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大铁椎的形象特征和战斗场景的思维导图。
2.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大铁椎英勇和正义的敬佩之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大铁椎传》这篇课文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大铁椎传教案教学设计
大铁椎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铁椎传教案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大铁椎传教案的背景分析:明朝时期西洋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历史背景。
2.大铁椎传教案的过程分析:大铁椎传教士在河南传教的活动及与中国社会的交互。
3.大铁椎传教案的影响分析:大铁椎传教案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视频展示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感受大铁椎传教案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20分钟)1.引入话题: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明朝时期西洋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历史背景。
2.引发问题:提出问题“你知道大铁椎传教案吗?它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第二步:案例分析(3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担任组长,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任务分工,对大铁椎传教案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
2.资料收集: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获取各种文献材料和历史背景资料。
3.分享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大铁椎传教案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逐个小组进行讨论和观点交流。
第三步:视频展示(20分钟)1.播放相关视频:选择与大铁椎传教案相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感受大铁椎传教案的实际情况和传教士与中国社会的交互。
2.视频观后感: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要求每位学生写下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和思考,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第四步:总结讨论(20分钟)1.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重点讲解大铁椎传教案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大铁椎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分析并解读魏禧的文风和写作技巧。
能够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运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铁椎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大铁椎传》全文。
魏禧的生平介绍和相关评论。
2.2 教学重点:重点解读《大铁椎传》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
分析魏禧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2.3 教学难点:理解并解读文本中的深层含义。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大铁椎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大铁椎传》,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文本的结构和主题。
3.3 课堂讲解:讲解文本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分析魏禧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5 总结与反思: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2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和思考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课堂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
4.3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大铁椎传》原文。
魏禧的生平介绍和相关评论。
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1.2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正确把握文言文的语气、句式和词义。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2.2 学会使用文言文词典和其他参考资料,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魏禧的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1.3.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3.3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1.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2.1.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
2.2.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
2.2.3 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3.1.1 简介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1.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大铁椎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2.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3 合作探讨3.3.1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3.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提高。
3.4 课堂讲解3.4.1 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3.4.2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的艺术特色。
3.5 文学鉴赏3.5.1 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感受文学魅力。
3.5.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大铁椎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和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2、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扩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进一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单了解了《大铁椎传》的故事梗概,解决了文章的重要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一、导语《大铁椎传》正文前的小序: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板书:异人)问:“异”什么意思?(奇异、怪异)二、感知形象1、⑴文中哪些语句写了大铁椎的“异”处?学生讨论后小结环节:⑵作者层层设疑,(左板书)着力渲染大铁椎形象。
读到这里,我们都有哪些疑问?生1:来自何方?生2:因何而来?生3:因何而去?生4:因何结仇?生5:武功何强?生6:着装何奇?生7:钱从何来?……⑶教师小结:能于无疑处生疑,这文章就不算白读了。
文章层层设疑,着力渲染的这个“异人”是个怪人——大铁椎有五可怪处。
一怪,来历不可考;二怪,武器片刻不离身;三怪,着装朴素却腰多白金;四怪,杀人夺财,原因不明;五怪,因何而来,因何而去?也是奇人——一奇:力大威猛却又身手轻灵,武功高强,神乎其神!二奇:自动自发杀贼,孤身一人力敌百人,勇猛无匹;三奇,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取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离开了?如果离开,那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大呼一声:吾去矣?2、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1)思考:从大铁椎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中,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生1:神秘(来历、身世)生2:神奇(武功,力敌百许人)生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寻求助力。
(师:同道中人。
)生4:良善(师:担心连累宋将军)生5:嫉恶如仇(“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写作背景。
1.1.2 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1.1.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写作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2.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1.2.3 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魏禧的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1.3.2 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
1.3.3 学会关爱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写作背景,概述课文内容。
2.2 课文解读2.2.1 梳理课文脉络,分析文章结构。
2.2.2 翻译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含义。
2.2.3 探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分析作者的观点。
2.3 课文赏析2.3.1 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提高审美情趣。
2.3.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1.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1.3 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价值观。
3.2 教学难点3.2.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3.2.2 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4.1.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4.1.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1.3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4.2 教学手段4.2.1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
4.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简介作者魏禧及其写作背景。
5.1.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5.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能够理解并把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认识到大铁椎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文本分析: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1.2.2 语言特点: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1.2.3 文化背景:介绍古代铁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让学生掌握《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
2.1.2 理解并把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1.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2.2 理解古代铁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1.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1.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进行详细解析。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内容和相关图片。
3.2.2 网络资源: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4.1.1 介绍作者魏禧:背景介绍、作品特点等。
4.1.2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内容。
4.2 自主学习4.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4.2.2 回答问题:针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提问。
4.3 合作探讨4.3.1 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4.3.2 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大铁椎传》教学设计
《大铁椎传》教学设计一、导入本课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着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大铁椎传》就是以宋词为表现形式的一篇传记作品。
这篇课文的作者在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对主人公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那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和相关成语,理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描写手法。
2.通过学习,了解主人公大铁椎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大铁椎传》是清代文学家魏禧的一篇传记作品,描写了一位不为人知的高手大铁椎的形象。
魏禧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刚健有力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这篇课文的背景是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大铁椎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忠勇报国之士的敬仰和怀念。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对生字词和相关成语进行讲解和补充。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描写手法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来表现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例如,“大铁椎其腰如龙,其背如虎,其手如熊掌,其目如豹。
”这些比喻和描写不仅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生动直观,也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4.深入探讨主人公大铁椎的形象特点通过课文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大铁椎是一位身怀绝技、沉着冷静、忠勇报国的人物形象。
他的形象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表上,更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中。
请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探讨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5.拓展延伸:探讨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铁椎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并表达了自己对忠勇报国之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那么,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及其含义。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铁椎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勇于揭示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2. 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及其含义。
3. 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作品深层含义的解读。
3. 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武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铁椎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品背景,感知文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及其含义,探讨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解答疑难问题。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铁椎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搜集有关《大铁椎传》的资料,了解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3. 读后感: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认同。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大铁椎的传奇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引导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1. 课文文本:《大铁椎传》原文。
2. 参考资料:有关大铁椎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的资料。
3. 媒体素材: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过于复杂等问题。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铁椎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大铁椎勇敢、坚毅、忠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对作者写作手法的深入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内容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写作手法。
4. 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大铁椎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大铁椎的小论文,分析其形象特点和意义。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大铁椎精神的感悟和启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情感教育的引导方式,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中的精神内涵。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江西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1.2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1.2.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1.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古典文学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2.1.1 介绍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1.2 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2.2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2.2.1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如查字典、对译法等。
2.2.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练习。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课文《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
3.1.2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难点3.2.1 理解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3.2.2 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4.1.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1.2 引发学生对课文《大铁椎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4.2 自主学习4.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4.2.2 学生通过字典查找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其含义。
4.3 合作探讨4.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
4.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4 课堂讲解4.4.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4.4.2 教师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4.5 课堂练习4.5.1 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练习。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铁椎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学习并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提升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文中传递的正能量,培养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铁椎身上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大铁椎传》的内容理解。
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文中传递的民族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
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铁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简介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大铁椎的形象特点。
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准备分享感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各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4. 展示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探讨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探讨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课文的精华。
强调课文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积极人生态度。
四、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大铁椎传》。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坚定意志,积极人生”的作文。
五、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大铁椎(勇敢、坚毅、忠诚)2. 情节安排:依次介绍大铁椎的出生背景、学艺过程、助友抗敌、英勇离世。
3. 语言特色:生动、细腻、富有情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课文《大铁椎传》的故事情节,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大铁椎传》,使学生掌握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能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大铁椎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3.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理解。
2. 文中复杂句式的解析。
3. 作者观点的提炼和阐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大铁椎传》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文本的魅力。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重点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提高: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提炼作者的观点,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学生能熟练掌握《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能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得到锻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历史人物魏禧产生了敬仰之情,价值观得到了正确的引导。
七年级语文《大铁椎传》教案两篇
七年级语文《大铁椎传》教案两篇《大铁椎传》教案第一篇一、了解作者及文体:魏禧:字叔子,又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清代散文家。
清初散文三大家指魏禧、汪琬、侯方域。
文体:人物传记。
二、作者写此文的用意:武林中人物,在中国古代常活跃在民间,有些人对他们也感趣,为他们立传。
本文写的“大铁椎”,就是一个身怀绝技,行踪飘忽的侠士一类的人物,他重情义、武艺高强。
问:大铁椎的武艺高强,但他经常抢夺响马贼的财物,似乎也不是个走正道的人,作者为什么对他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为他作传?其中有没有更深的用意?补充:本文有删节。
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黄帝博浪沙中。
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
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
三、自学课文,完成下列练习:正音省兄(xǐng) 健啖(dan) 拱揖(yī) 囱户(chuāng)言讫(qi) 强留(qiǎng) 屏息(bǐng) 鼾睡(hān)1、一词多义:貌甚寝(形容词,丑陋。
) 既同寝(动词,睡眠。
)多力善射(名词,气力。
) 力请客(形容词,极力。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 杀三十许人(形容词,表示大约的数量。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动词,骑。
)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骑马的人)2、通假字(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椎:通“锤”,锤子。
)(2)子灿见囱户皆闭,惊问信之。
(囱:通“窗”,窗户。
)四、《大铁椎传》译文:大铁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北平的陈子灿赴河南探望哥哥,在宋将军家遇见过他。
宋将军,是怀庆府青华镇人,擅长武术,周围七个省中喜好从事武术的人都来向他拜师学艺,人们因为他魁伟健壮,都叫他“宋将军”。
宋将军的弟子高信之也是怀庆府人,力气很大,擅长射术,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他俩是同学,所以曾经陪陈子灿去拜访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大铁椎传/魏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大铁椎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中的信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大铁椎传》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文本中的隐含信息,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铁椎传》的作者魏禧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关键词语、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讨论文本中的疑难点。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点拨文本解读。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铁椎传》文本及相关注释。
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涵。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对比教学:将《大铁椎传》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作品特点。
七、教学步骤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对文本有个初步的认识。
2.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等。
大铁椎传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大铁椎传1【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形象,并落实重点字词、翻译。
2.通过文本背景,深入理解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形象,并落实重点字词、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龙八部》结尾:在少林寺中,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与萧远山、萧峰父子相遇,双方欲血杀对方,此时扫地僧出现,先分别“杀死”慕容博与萧远山,并用高超医术再次使两人起死回生,摒弃戾气的两人,至此明白家国仇恨、生死离别都如梦境,方才放弃仇恨、大彻大悟,皈依佛门,不再过问世间恩怨。
——高手在民间二.熟悉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
2.个别朗读,并思考。
PPT呈现:A.文中提及人物有大铁椎、陈子灿、宋将军和高信之,其中,高信之和陈子灿都是宋将军的徒弟,大铁椎是宋将军家的客人。
介绍这几人相遇的情况,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感。
B.高信之也知晓武艺,曾经和陈子灿一起拜访过宋将军。
多年后,陈子灿去河南探望兄长,和高信之在宋将军家相遇。
C.宋将军擅长武术,在大铁椎要离去时,他尽力挽留,又想骑马带箭去助战,但在大铁椎奋力厮杀时,他两腿发抖;大铁椎的勇猛无敌正好对比反衬出宋将军的不足。
D.文中表现大铁椎的特点时,言辞含蓄,但是能从语言、行动、外表等各方面让读者体会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
讨论各选项。
三.奇人“大铁椎”1.作为传记中的传奇,大铁椎到底有哪些奇特之处?齐读二三段,思考并讨论。
A.武器奇特,并须臾不离身B.动作迅若闪电窗户皆闭。
C.腰缠万贯2.自由朗读四五段,你能找到这些奇特之处的原因吗?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译文: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仇恨我。
我若久留此地,祸患将延及到你身上。
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译文: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知识积累
(2)扣其乡及姓字(扣:通“叩”,询问) 3、词类活用: (1 )不冠不袜(冠、袜:名词作动词,戴帽、穿袜子) (2) 故仇我(仇:意动用法,以……为仇)
(3)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四面:名词作状语,从四面) (4) 客奋椎左右击(左右:名词作状语,向左右) (5) 则不快吾意(快: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 (四)分组讨论: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大铁椎”的形象?
1、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小组最多展示两种描写方法)
2、 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并给积极展示的小组打分。
3、 多媒体明确: (1) 外貌描写:
A. 貌甚寝,不冠不袜,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表现其形象粗犷的性格)
B.
右胁夹大铁椎(写椎不离身的习惯,强化其形象。
)
(2) 语言描写: A. 与人罕言语。
B.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
C. 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D.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1、 一词多义:
寝 貌甚寝(形容词,丑陋。
) 力
多力善射(名词,气力。
)
许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 骑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动词,骑。
) 健 雄健(健壮) 省 省兄河南(看望) 且 祸且及汝(将要) 贼能且众 2、 通假字:
(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椎:通“锤” 既同寝(动词,睡眠。
) 力请客(形容词,极力。
) 杀三十许人(形容词,表示
大约的数量。
)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骑马的人) 健啖(善于)
七省好事者(行政单位)
(而且) 且欲观客所为(并且)
,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