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结合重点必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考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考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题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题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题一、选择题1. 西方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时期?A. 古希腊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工业革命时期D. 当代现代化时期2. 哪位希腊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西塞罗D. 苏格拉底3.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哪个国家兴起的?A. 法国B. 英国C. 意大利D. 德国4. 哪本书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A. 《圣经》B. 《简·爱》C. 《哈姆雷特》D. 《唐吉诃德》5. 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A. 牛顿B. 达尔文C. 哥白尼D. 欧几里德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属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2.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不大,主要局限于意大利地区。

3. (√)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之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

4.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与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完全不同。

5.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人类的自由发展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和价值观。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包括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人权和科学精神等。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人权利,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强调个体的意愿和选择。

理性主义崇尚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在知识的获取和问题解决中强调逻辑和分析。

人权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尊重和权利。

科学精神是对客观世界的追求和理解,注重实证和证据的支持。

2. 西方文化中的哪些艺术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戏剧和电影等。

其中,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认为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和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1、如何认识古希腊文明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1)、地域范围: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2)、时间跨度: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2、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从第一方面来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

这种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来说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过程的神话思维图景,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从第二方面来看,以内在的自我否定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这种维持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而在背后决定着诸神的兴衰泰否的就是那个不出场的“命运”。

这种通过“命运”的“看不见之手”来实现神系更迭和自然进化的思想,构成了希腊神话中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形而上的动力。

第二节1、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A:神人同形——希腊人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崇尚完美的形体。

B:神人同性——神与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像人一样会犯错,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拈花惹草。

由此导致了希腊神话和整个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的基本特点。

在希腊宗教和希腊文化中,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的特征。

肉体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简答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简答

如何认识雅典与斯巴达的政治体制差异与文化差异?(雅典以民主制为基础)政治制度:斯巴达实行寡头制,元老院有28名元老2名国王,五人监察团,定期分配土地,设立公共食堂;雅典民主制,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权利大于斯巴达公民大会,轮流执政文化:斯巴达简朴无华,不知贪婪和匮乏,靠着严峻的法律和艰苦的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的勇敢精神;雅典爱美成性,追求高雅华美的的生活格调,重视财富和享乐,出于对自由和光荣的热爱而发展独立的个性。

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什么文化学意义一、它通过神系的繁衍生殖的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神谱》描写了希腊人心目中的自开天辟地后诸神系谱,从而把希腊神话纳入一个统一体。

书中谈及的宇宙起源等问题都是后来神学家、哲学家关注的问题,他对古希腊自然神学和自然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命运决定论”。

希腊神话的源流及谱系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神话与北方印欧语神话相融合的结果。

谱系见书15A、反映了古代希腊人以生殖原则为纽带的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观点。

B、神权的替代和神系的更迭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命运观。

希腊罗马文学1、希腊罗马神话:奥林匹斯神话英雄的传说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3、希腊戏剧:希腊悲剧希腊喜剧4、寓言:《伊索寓言》文艺复兴文学(15—16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及作品:但丁与《神曲》;彼德拉克与《歌集》;薄伽丘与《十日谈》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1)塞万提斯与《唐吉诃德》(2)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希腊文化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希腊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对于肉体的重视甚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是自由意志与潜藏在其背后的决定论,,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希腊悲剧是一种更加深刻的悲剧,它把悲剧理解为人的自为存在(自由意志)与自在存在(“命运”)之间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永恒冲突。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必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必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名词解释: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0、阿维农之囚A、公元1305-1377年,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从此开始了长达70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

B、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经历的一次奇耻大辱,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绝对权威开始发生动摇,民族国家开始崛起。

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农村,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实行公民集体专政,也称城市国家,简称城邦。

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3分);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3分);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2分)。

自然法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罗马法罗马法是一个历史名词,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所有罗马人通过的法典。

二是指罗马民法。

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西方文化概论简述题图文稿

西方文化概论简述题图文稿

西方文化概论简述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简述“爱琴文明”的特点艺术鲜明而独创的特点,即现实主义的风格。

克里特的壁画艺术、陶器主题、浮雕、独立雕塑以及金属浮雕工艺都提供了实例。

建筑爱琴地区的宫殿有两种布置:一种形式是所有的房间围绕着一个中心方形院落设置,互相之间以迷宫般复杂的通路连接,而这个更大的方形是从长边进入,以许多立柱纵向切分。

而第二种中,主要的房间为所谓正殿形式。

它独立存在,同其余部分用走廊隔开,可以从短边的一个门厅进入。

它有一个中央的壁炉,由立柱环绕,并可能可以直接通向天空;不存在中央院落,其余的居室组合成不同的独立区间。

墓葬一种圆顶或称“蜂窝”形的墓葬(tholos),最着名的例子在迈锡尼。

早期的墓葬形式为直立的石头所砌的墓葬腔,有时候也位于岩洞中,下葬之后腔室被土所掩埋。

不久之后,在克里特出现了骨头坑,容纳许多遗骸。

在埋葬前人们可能先将血肉从骨头上煮去,或将其置于孤立的腔室内让其腐烂,然后再将骨骸收集。

腔室则重新利用。

至于棺材一般尺寸很小,里面的尸体蜷曲,膝盖顶着下颌。

在后期,一种圆顶墓或称“蜂窝墓”变得常见,有时候它们完全是挖掘而成,有时呈穹顶状。

爱琴文明贯穿始终一直有武器、食物、水、化妆品等各式物件同尸体一起埋葬。

在迈锡尼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可能竖立于坟上的祭坛,也许奴隶在这里被殉祭给死去的主人。

圣三一发现的一个彩绘石棺可能也显示了对死者的英雄崇拜。

政治机构岛上君主制政权,2000年之前地区艺术的分立发展显示了早期不同传统的存在,其中最显着的是米诺斯文明。

克诺索斯发现的贡品名录可能表明权力的中心始终位于那里。

宗教特色迄今为止,神坛只有在宫殿里面被发现过,这可能证明了国王在自己手中也掌握着宗教的权力。

主要特征包括如对主神的崇拜,他们寓居于自然界的主要形象中掌握着丰产的秘密。

这种崇拜经历了一段无偶像时期,从那衍生出了神物,比如石头、立柱、树木、武器等等。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

克里特的居民热衷于航海业和商业。

灿烂辉煌的克里特文明本身是埃及、西亚、小亚细亚以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氤氲化生的结果。

爱琴文明至少存在了1300多年的时间。

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

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者稍早一些时候),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纪末期,一种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阵痛”之后,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一个崭新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文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有的随着克里特文明的毁灭而消失了,另一些则在迈锡尼时期与阿卡亚人的神话传说相融合。

有的神话内容,显然是与埃及和地中海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公元前二千纪初叶或中叶,当野蛮的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他们带到希腊来的仅仅是一些非常简单而零散的神祇。

到了迈锡尼时期,克里特的优雅精巧和扑朔迷离的神话开始被粗犷勇武的英雄传说所取代,这些英雄传说是对阿卡亚入侵者的丰功伟绩的一种夸张式的渲染和回忆,同时也于其中揉杂了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西亚、埃及和克里特)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

荷马史诗中所歌颂的正是阿卡亚人的那些以征服和宴饮而著称的神与英雄。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重点一、填空和选择1、相对于中国文化的稳定性而言,西方文化显示出动荡、跳跃的特点。

2、西方最早的文明形态是神话。

3、西方文化源头是希腊文化,希腊文化源自于克里特岛。

而克里特横长竖短的铭文叫线性文字。

4、迈锡尼文明是由阿卡亚人创立的。

忒修斯在杀死牛怪后根据少女的线团走出迷宫的故事是克里特神话,它是南部神话。

由此后来兴起了斗牛运动。

5、Hero 是英雄,神与人所生的后代,身上流淌着一半神的血。

6、城邦文化兴起的主因是:腓尼基字母传入激活了希腊文化。

7、文艺复兴:复兴古希腊艺术;核心是:新兴资产阶级文化。

西欧进入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针对的是天主教。

8、“人是政治的动物”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

9、拥有迁移意识、选民意识和末世意识的是犹太人。

10、实行贝壳投票法的是:雅典人,贝壳上写的是反对人的名字。

11、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

12、俄罗斯与西方人的对立从文化上追溯到希腊人与罗马人的对立。

13、公元2世纪以后,希腊文化中心在亚历山大里亚。

14、公元历法来自基督教。

15、基督教合法化的标志:《米兰赦令》。

16、东罗马定都于:君士坦丁堡。

17、1453年,奥斯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希腊人北上将俄罗斯作为东正教的宣传地。

18、斯巴达对应的是伯罗奔尼撒岛,雅典则是阿提卡。

19、法国大革命重现罗马人的英雄形象。

20、希腊城邦文化中,其政治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21、斯巴达实行原始的共产主义,包括婚姻也由国家分配。

22、罗马时代,功利主义的最大特征即追求最大的幸福。

23、希伯来:从河(幼发拉底河)那边过来的。

24、公元前5世纪后,弥赛亚降临的预言是在犹太人中传播的预言。

25、西欧封建文化的形成和日耳曼的蛮族入侵有关。

26、为解决繁衍后代的问题,罗马人强抢萨丁妇女。

27、摩西与上帝签订的是旧约,耶稣与上帝签订的是新约(在十字架上)。

28、启蒙运动表示人理性的觉醒,“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开创西方近代。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

《奥德赛》描写伊萨卡国王、远征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荷马史诗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而且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

2、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公元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会议。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辩和皇帝的最终裁决,确定了圣子与圣父本体同一的正统教义,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基督教内部的分歧和分裂。

3、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古代文明的总称,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是指爱琴海区域公元前3000后半期—公元前12世纪的出现青铜文化。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两大中心,这一时期,原始氏族制度逐步解体,奴隶制国家随之产生,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为目前已知的欧洲古文明的渊源。

4、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许多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相互混杂和历史演化的结果,是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宗教的组成部分之一。

5、赫西俄德的《神谱》:赫西俄德他在《神谱》这首长诗中把民间流传的纷繁凌乱的原始神话缀集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连贯性的体系神话,将一幅清晰明白的神族血缘谱系和人间英雄根源呈现于后世人们的眼前。

它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6、希腊悲剧:希腊悲剧基本上取决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从剧情上看,希腊悲剧与此前的系统叙事诗所表现的古老家族的不幸遭遇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反映了那些显贵家族内部的伦理冲突。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1.《神谱》的重要意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他通过神系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呃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2.雅典城邦制与民主制的关系:1 民主制依赖于城邦制,城邦制孕育民主制2、城邦政治造就了希腊人的独立、自由、民主的意识3、民主制给希腊人带来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4、民主制还维护了希腊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希腊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3.希腊宗教及文化的特点希腊宗教属于原始多神教,希腊人对神极为虔敬,其社会生活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气息,但没有宗教的狂热,希腊的宗教是世俗的宗教(奥林匹亚运动会)希腊宗教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希腊宗教的这些基本特点也成为整个城邦时代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

对人自身的重视,对人的理想化理解,对人灵肉统一的追求,肉体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一种田园诗般的纯净悠扬的意境。

4.罗马法的影响1.罗马法开启了世界两大法系之一——大陆法系的直源渊源2.罗马是宪政思想和宪政的滥觞3.罗马法对近代法学的影响主要在民法方面,罗马法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至今还有重要意义4.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的法学基础5.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1)军队性质的变化(2)政治体制由共和制变为君主制(3)北方蛮族的入侵(4)奢侈淫糜堕落的社会风气(5)基督教的兴起6.犹太教的主要教义(1)、耶和华(雅卫)一神观(2)、“特选子民”与“应许之地”(3)、不幸意识与罪孽意识(4)、律法意识(5)、“弥赛亚”(受膏者)与“末世意识”7.基督教的教义(1)、上帝的绝对永恒与三位一体(2)、超越律法与因信称义(3)、普世之爱与普世的宗教(4)、道成肉身与“救赎”“殉道”(5)、原罪意识与道德自律(6)、灵肉冲突与上帝之国8.日耳曼蛮族大迁徙的后果(任一)直接影响:1,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覆灭(P:160—161)2,日耳曼民族成为近代欧洲的主体民族,日耳曼人建立的诸王国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雏形3,日耳曼人的皈依推动了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发展,最终使基督教成为控制一切的主导文化,也为教俗之争埋下隐患。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要点

西方文化概论考试要点

一、列举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列举古希腊的英雄6位左右。

.列举古希腊的主要城邦及城邦的主要特点。

3.列举罗马成为超级帝国的原因
列举文艺复兴著名的文学作品6部。

列举启蒙运动著名人物。

.列举古罗马的皇帝6位左右。

列举古希腊的主要哲学家6位。

列举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列举文艺复兴著名的绘画作品6部。

.列举宗教改革运动著名人物。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自然神论.阿维农之囚修道运动.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十字军东征前三头同盟弥赛亚运动神人同形同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阿维农之囚在中世纪教俗之争中有什么意义?
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和意义何在?
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何在?
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十字军东征的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阿维农之囚在中世纪教俗之争中有什么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如何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4分,共28分)
结合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的具体情况来说明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西方文化变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通过具体例证分析,分别说明西方文化因素在文学、艺术、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指出中国文化所受到的西方社会的影响,并进行评价。

通过具体例证分析,分别说明西方文化因素在文学、艺术、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指出西方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从基督教起源角度看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之间的关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梳理与解析引言西方文化概论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对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

主题词汇总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涉及众多主题词,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的汇总:1、古希腊文明:包括神话、哲学、艺术、政治制度等方面。

2、古罗马文明:包括建筑、法律、文学、宗教等方面。

3、中世纪文明:包括基督教文化、封建制度、骑士精神等方面。

4、文艺复兴:包括人文主义、艺术风格、科学进步等方面。

5、启蒙运动:包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科学思想等方面。

6、现代主义: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建筑等方面。

7、后现代主义:包括解构主义、消费文化、多元文化等方面。

核心思想分析每个主题词都代表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它们的核心思想也是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核心思想的解析:1、古希腊文明:强调人类智慧和自由,倡导民主和人的尊严。

2、古罗马文明:注重秩序和法律,强调国家意识和公共利益。

3、中世纪文明:强调信仰和神秘主义,重视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

4、文艺复兴:推崇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化,倡导自由和创新。

5、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自由主义,推动科学和进步。

6、现代主义: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关注科技和工业发展。

7、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倡导多元文化和反讽。

历史渊源了解每个主题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是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历史渊源的梳理:1、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繁荣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之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开始,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3、中世纪文明: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经历了黑暗时期、封建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提纲以及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提纲以及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爱琴文化和希腊神话传说一、米诺斯文明Crete 克里特岛是米诺斯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摇篮、起源之所在。

克诺索斯王宫————————迷宫克里特人使用的文字————线形文字A米诺斯文明史上古文明由西亚、北非向欧洲大陆传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古代希腊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二、迈锡尼文明(1)迈锡尼文明的缔造者为阿卡亚人。

(2)爱琴文明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古代爱琴海地区青铜文化的统称。

(3)迈锡尼人的文字————线形文字B(4)阿卡亚人对爱琴海地区的血与火的征服活动构成了希腊英雄传说的历史愿望。

《荷马史诗》征服true。

(5)迈锡尼走向衰落的关键因素:迈锡尼攻陷特洛伊。

——————衰落。

三、荷马时代(黑暗时代)N(1)特洛伊战争之后,繁荣的爱琴文明彻底衰落了,希腊由此进入了荷马时代。

所谓的荷马时代是指公元前1100年——前800年这一段时间,正是荷马史诗反应的时代,故被称为荷马时代。

(2)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

两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大的部分。

(3)《荷马史诗》并非出自于一人之手,是古希腊全民共同智慧的结晶。

(4)《伊利亚特》的线索:阿卡琉斯的愤怒。

(5)出自于特洛伊战争的成语典故:木马计传说古代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九年不下,后来用一计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中,佯装撤退,扔下木马。

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利品运进城内。

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军队里应外合,占领了特洛伊城。

后称潜入敌方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办法为“木马计”。

,阿卡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

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乖儿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

后来,阿喀琉斯被赫克托尔弟弟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

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1.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内容概念:,文化是人类社会具有独立特性的综合体系,它主要包括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和精神组织形态三个大的层次。

这三个大的层次是互相关联的。

它也就必然是人类的行为与精神活动的总体。

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总体性构成的观念。

文化体系的构成:1、各国与各民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及其风俗习惯。

2、社会生产类型,指文化类型的主要生产方式,即是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渔猎文化等。

3、国家政治机制,包括国家政体与国体、国家法律制度、政府机构等。

4、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

5、文化的精神取向,主要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化逻辑与民族精神、道德评价等。

2.斯巴达城邦与雅典城邦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比较斯巴达政治(1)王权统治时期较长,以后则以贵族寡头政治为主,对外实行军事扩张(2)议事会:包括国王在内的30人,主要是贵族掌权,向大会提出建议并宣布休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全体公民都有权利参加,仅有表决权(3)实行三等级制:公民(斯巴达人)、奴隶(希洛人)、商人(皮里啊西人)(4)实行严格的军事制度,力量强大,基本控制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经济(1)以农业经济为主,重农抑商,规定斯巴达人不得经商(2)农业经济为主、物产丰富,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3)实行土地与奴隶国有制文化(1)文化落后,在哲学、诗歌、戏剧与艺术领域都没有重要贡献,与同时期是我雅典城邦不可同日而语(2)生活简朴,英勇善战,在战争中从不恐惧,视死如归雅典政治(1)制定法律划分阶层:贵族、农民、手工业者。

只有贵族可以从政,充当官职(2)奴隶与异邦人地位低下(3)维护民主,英勇善战经济(1)雅典一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但工商业极为发达,是地中海地区的货物运转中心(2)公民生活简朴,贫富差距不大文化(1)雅典人热爱艺术,在建筑与雕塑方面的建树十分突出(2)社会思想活跃,产生了一大批哲学家与思想家(3)并不意味着雅典人堕落或懦弱,而是勇气惊人3.罗马的建立过程,经历了那些时代及灭亡的直接与更本原因建立: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亚平宁半岛开拓殖民,建立了大量城邦,统称为“新城”,所以城邦中罗马城邦最为强大,后来发展成为罗马帝国,接续了古希腊文化,与希腊一起成为西方文明的起源。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近代理性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现当代的非理性文化。

2。

什么是爱琴文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先后形成了两大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因此通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

3. 神话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称《奥德修纪》4.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5。

神普作者:赫西俄德.《神谱》的文化学意义第一,通过生殖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这对古希腊自然神学和自然哲学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第二,蕴含了以否定性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机制。

(中国则讲究子承父业,连续性肯定性的进化机制。

)6。

神话人物太阳神爱与美神酒神战神天神智慧女神缪斯女神古希腊神话阿波罗阿佛洛狄忒狄奥尼索斯阿瑞斯宙斯雅典娜卡莫拉姊妹古罗马神话阿波罗维纳斯玛尔斯朱庇特弥涅尔7.宗教:多神教,酒神崇拜8。

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寓言:《伊索寓言》9.梭伦立法意义:打击了氏族贵族制度,为雅典从贵族政治发展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制的逐步完善。

伯利克利立法:民主制的黄金时期10。

对雅典城邦民主制的评价1。

贡献(1)为以后西方代议制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反对强大而专制的国家制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重视个人思想独立.2.局限:(1)范围有限:只针对雅典的自由民中成年男性,排除女性、外邦人、奴隶。

(2)操作过程中的客观限制11.传统的宗教庆典活动:来自酒神祭祀12.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希腊三大柱式: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集中表现在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的是以祀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雕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菲狄亚斯,雅典娜神像,帕特农神庙和装饰,波力克利特《持矛者》人本主义哲学:柏拉图:“理念化”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诗学》唯物主义历史学:“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历史》又名“谎言之父”第二章1. 古罗马的文化特征(1)受扩张的影响,具有世界性.(2)实用功利主义是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早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构筑了古罗马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后期功利主义堕落为物欲主义。

最新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结合重点必考知识点)

最新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结合重点必考知识点)

简答题:希腊文化的特征古希腊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物方面:(1)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和谐是美。

神只是理想化了的人。

(2)人文主义。

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 .(3) 理性主义. 希腊人是奔放的理性色彩还是比较突出的(4)悲剧性。

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

(5)雄伟性.这点是上面一点的延续。

悲剧不是侧重写悲,而是写悲壮雄伟。

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

语言高亢,句式短促。

简述宗教改革的特点简述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主要流派和历史意义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3)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观原因)(4)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直接原因)宗教改革的出现的主要派别:路德教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第一,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发展.第三,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形成新教派,出现新的宗教分布格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在那些方面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主要精神实质:人性的解放,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和影响地理大发现是指15~18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1627年的一幅世界地图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

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希腊文化的特征古希腊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物方面:(1)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和谐是美。

神只是理想化了的人。

(2)人文主义。

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 .(3) 理性主义. 希腊人是奔放的理性色彩还是比较突出的(4)悲剧性。

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

(5)雄伟性.这点是上面一点的延续。

悲剧不是侧重写悲,而是写悲壮雄伟。

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

语言高亢,句式短促。

简述宗教改革的特点简述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主要流派和历史意义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3)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观原因)(4)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直接原因)宗教改革的出现的主要派别:路德教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第一,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发展.第三,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形成新教派,出现新的宗教分布格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在那些方面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主要精神实质:人性的解放,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和影响地理大发现是指15~18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1627年的一幅世界地图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

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

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争议又起,再次订立条约,西班牙独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则将亚洲、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

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

(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黄金流入西班牙)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文艺复兴的文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如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

地理大发现,也就是新航路的开辟简洁点: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①将世界市场连接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即世界市场联系之路;②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震撼;③世界各大洲的孤立状态被打破,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同时也带来罪恶殖民掠夺,加速西欧原始积累,而导致亚非拉的贫困落后,最终落后于西方,血与火的争夺。

客观上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简述启蒙主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局限历史意义:对欧洲: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冲击封建统治及其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充分准备。

对世界: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局限性:启蒙主义者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机械唯物主义,其社会史观也没跳出唯心主义的范畴,过分强调思想意识的力量,不相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

他们以为提倡科学、文化、教育就可以改造社会。

他们在对民众进行启蒙的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教育统治者上面。

他们幻想统治者一旦接受了启蒙思想,成为“开明君主”,便会实行开明政治。

关于宗教问题,他们尽管谴责宗教迷信和教会的罪恶,但并不都是从根本上否定宗教的作用,有的信奉自然神论,有的主张建立“理性宗教”。

他们标榜的“理性王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启蒙思想家从未否定私有制,相反,他们把它看成是不可动摇的原则,甚至是人权的一部分。

他们为之斗争的自由、平等实际上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因此,“理性王国”的华美约言最终变成了一纸空文。

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区别:A、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和谐之美,它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将一切矛盾的东西都融为一体,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尚未发展到对立的程度,因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原始的或童稚的美感。

B、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多有模仿,但是罗马文化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片面地推向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虽然罗马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极为贫乏;A、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和谐之美,它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将一切矛盾的东西都融为一体,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尚未发展到对立的程度,因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原始的或童稚的美感(10分)。

B、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多有模仿,但是罗马文化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片面地推向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虽然罗马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极为贫乏(10分);论述题:论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运动的实质及其对西方近代文化的不同影响A、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发生于南部欧洲拉丁语世界、特别是意大利地区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主张恢复自然人性的尊严和感性享乐的权利,它的基本特点是用人性的东西来取代神性的东西,用世俗生活来取代基督教的天国理想。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一批专门研究“人文学”的学者和艺术家,这些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他们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表现手段,充分讴歌了人间生活和自然人性之美,揭露了罗马天主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腐败虚伪。

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

B、宗教改革是16世纪发生于北部欧洲即日耳曼语世界中的一场文化变革运动,它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虔诚质朴的德国基督教徒对罗马天主教会腐败虚伪行径的道德愤慨,也有北方日耳曼民族与南方拉丁民族之间由来已久的政治、经济矛盾。

宗教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纯洁信仰和重建道德,但是它同时也导致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世俗经济的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路德宗、安立甘宗和加尔文宗等三大主流教派。

C、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性的尊严,试图用感性的成份来充实基督教信仰,但是这场运动的结果却主要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其影响层面也仅限于感性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则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导致了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格局的分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世俗经济的发展,并且把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论启蒙运动对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论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希腊神话的三个基本文化特征①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古希腊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他们具有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

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

“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

②希腊神话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

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

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③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3.文艺复兴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a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b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

c. 否定了封建特权d.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 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e.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

如何理解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为基督教会在精神上的全面控制提供了最合适的土壤,帝国权威逐渐被教会权威所取代;基督教会为日耳曼蛮族提供了拉丁文化的各项成果,日耳曼民族改信基督教,促进氏族融合;法兰克人对基督教的推崇促进了基督教的发展,组建成为不可小看的政治力量,为后来的的教俗执政埋下伏笔;北非经过几次斗争后脱离基督教融入伊斯兰教,加强了教会的权威性。

1、分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差异。

A、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和谐之美,它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将一切矛盾的东西都融为一体,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尚未发展到对立的程度,因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原始的或童稚的美感(10分)。

B、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多有模仿,但是罗马文化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片面地推向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虽然罗马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极为贫乏(10分);C、基督教文化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从罗马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它的文化精神与罗马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即以一种唯灵主义和彼岸主义与罗马文化相对立。

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这种唯灵主义的理想并未能真正落实到教会实践中,其结果导致了基督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最终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15分);D、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可以看作是对希腊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片面发展,到了近代,西方文化才走向了一个历史的合题,即试图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将三种文化辩证地统一起来(5分)。

2、结合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的具体情况来说明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西方文化变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6A、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分别是德国的路德宗、英国的安立甘宗和瑞士的加尔文宗(5分);B、路德率先发起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