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活态保护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徐政办发[2007]57号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正文:----------------------------------------------------------------------------------------------------------------------------------------------------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徐政办发[2007]57号2007年4月10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琴书、柳琴戏、丁丁腔、面塑、针插造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二、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徐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保护和弘扬。
传承徐州琴书的责任与担当
利用了它清脆 、奏特征 , 和 其它拉弦 、 弹拔乐器一 起穿插 在音乐 中 , 为后 面音乐的 出现作了铺垫 ,将 主旋 律深深地 映在 了听众 的 脑海里。总之 , 是叙事性 、 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统一 , 古朴感
了大批书 ( 曲) 目和唱段 , 以生活 、 伦理 、 社会 公德 、 惩恶 扬 善为见长 , 主要体现了人民群众 的喜 、 怒、 哀、 乐的情绪 , 寄
托了他们的希望和理想 。
徐州 琴书 表演形式简便 , 能紧 跟时代步伐 , 不受演 出
场地 和观众层次的限制 ,看似简单却有 其独特的艺术 技 巧, 内涵丰 富, 功力深厚 , 凝结了诸多的艺术元素 , 蕴涵 着 无 限的文 化信息 , 对丰 富人民群 众的文化生活 , 促进社会 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 徐外I 琴书深受 广大 人民群众 的 欢迎 , 曾几度辉煌。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 近年来受现代多元 文
一
前景确 实令 人担 。 可喜的是 , 徐州市委 、 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对 徐I J 、 f 、 I 琴书这一独具徐州特色 .深受徐州人 民欢迎和喜爱的 曲艺 曲种高度重视 , 使我们这些从事这个艺术的青年文艺 工作者看到了一丝前途和希 望。2 0 0 7年 , 徐州琴书被 国家 有 关部 门评定审批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 目. 近年 来, 徐州琴书《 一个女人三个娘 》 、 《 山里娃》 、 《 虞姬赋》 等篇 目不断在 国家和 省级以上 曲艺 汇演 中摘金 夺银 , “ 徐 州琴 书” 还多次走进央视《 曲苑杂坛》 栏 目, 为全 国的电视观众所
众直接见面的机会减少 , 老艺人不能演、 中年艺人改行 、 年 轻人少学等原因造成演员队伍减少 、 人才流失 、 后继乏人 , 对于这一古老的曲艺艺术品种 , 保护迫在眉睫 。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作者:朱锦程来源:《唯实》2023年第11期作为流行于徐州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徐州梆子戏、柳琴戏和琴书等戏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一方百姓的乡情乡愁。
徐州地方优秀戏曲文化不仅对本地戏迷、票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对身处异乡的徐州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地方戏曲特有的方言、历史、民俗等区域特色文化元素,是连结传统与现代、家乡与异乡、文化与民俗、专业演员与票友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桥梁。
一、徐州梆子戏:既有北方戏曲的刚硬有力,又不乏南方戏曲的婉转柔和徐州梆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俗称“大戏”,又名“梆子戏”,是豫剧流入徐州地区后与当地方言结合,并吸收当地曲艺、民歌等音调发展而成。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至今已流行于徐州等江苏北部地区三四百年。
清代,梆子戏在沛县与其他剧种交融汇合,故又称“沛县梆子”。
关于它的起源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其前身就是豫剧,后来受到当地剧种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今天徐州梆子的雏形。
2008年,徐州梆子入选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曲类别,保护单位为徐州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梆子表演强调感情真实、节奏强烈,形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多采用“文戏武唱”,生、旦、净、末、丑分工更为精细,体现出激昂、淳厚、高亢等艺术表演特色。
尤其是地方上的梆子戏,多有早期的豫東调特点,男腔用真假嗓结合,花腔多,沿用豫东调唱法,兼有祥符调、沙河调风格,听起来非常过瘾,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摇滚乐。
特别是生角戏,多为“黑脸、红脸”戏。
最早见诸记载的徐州梆子戏班社,有“蒋门”(蒋花架子)、“殷门”(殷凤哲)、“滕贡生班”“戴金山班”等,现江苏省梆子剧院著名演员蒋云霞即系“蒋门”第八代传人。
在调式、旋律节奏、语言、演唱风格上,徐州梆子既具备刚硬有力的北方戏曲特质,又具备南方戏曲婉转柔和的韵味,其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以“慢板、流水、二八、非板”四大板式为主,进而派生出“跺子、栽板、迎风、金挂钩、倒三拨”等板式。
徐州琴书节目存在类型辨识
徐州琴书节目存在类型辨识于雅琳【摘要】徐州琴书为乡土音乐文化,其节目主要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艺人中传承,1949年前并无专人进行其文字与乐谱整理,20世纪50年代起,始有李子秋等专家对徐州琴书节目进行专项挖掘整理。
徐州琴书节目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曲牌"、"唱段"、"唱腔"、"曲本文学"等不同称谓,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细致梳理,以求徐州琴书节目研究的全面而精准。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徐州琴书;节目;辨识;1949年;音乐文化;民间艺人;口传身授;50年代【作者】于雅琳【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25.53徐州琴书为乡土音乐文化,其节目主要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艺人中传承,1949年前并无专人进行其文字与乐谱整理,20世纪50年代起,始有李子秋等专家对徐州琴书节目进行专项挖掘整理。
徐州琴书节目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曲牌”、“唱段”、“唱腔”、“曲本文学”等不同称谓,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细致梳理,以求徐州琴书节目研究的全面而精准。
在进行徐州琴书节目研究前,首先要对“曲艺”进行简要介绍。
“曲艺”一词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礼记》中即有“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
在这里,“曲艺”一词是指小技能和小技艺。
“曲艺”一词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内涵:在唐代,文学家元稹所写的“曲艺争工巧,雕机变组”中,曲艺一词用来描述手工工艺,还指杂技表演之意;至明代,戏剧家李渔用其来概称诗文和戏曲;20世纪40年代,民国电台、报纸上时有曲艺字样出现,用来称呼说唱及杂技,但并未约定俗成为专用名称;直至1953年9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曲艺研究会,“曲艺”方才成为说唱艺术专有名称[1]。
徐州琴书属于曲艺一级分类[2]——说书类中的二级分类的琴书类。
徐州琴书为乡土音乐文化,其节目主要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艺人中传承,1949年前并无专人进行其文字与乐谱整理。
“文化强国”视角下非遗“活态传承”的透视与反思
“文化强国”视角下非遗“活态传承”的透视与反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活态传承成为了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文化强国”视角出发,对非遗的活态传承进行透视与反思,为更好地发展和传承非遗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具体载体作为存续方式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体现了特定社会群体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和时代特征,涵盖了文化、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宗教等多种方面。
非遗的传承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非遗的活态传承变得尤为紧迫。
活态传承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中赋予生命和活力,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与传统的非遗保护相比,活态传承更加强调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重非遗的当代生命力和价值。
当前非遗活态传承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非遗项目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难,例如传承人的缺失、传统技艺的失传、传承环境的恶化等。
因为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非遗项目的传统模式和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也可能导致非遗的逐渐消失。
非遗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其成功与否关系到非遗的继承和发展。
活态传承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拾和再塑。
对于非遗活态传承,需要进行深入的透视和思考。
活态传承应该注重创新。
在实践非遗活态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承方式和手法,而是要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寻求新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打造非遗传承的网络平台,实现非遗的全新传播方式;利用现代设计和制作工艺,创新出更具时代和市场需求的非遗产品等。
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谈徐州琴书的师徒传承与师生传承
谈徐州琴书的师徒传承与师生传承作者:于雅琳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21期摘要:徐州琴书自形成以来,以口传身授的师徒进行传承,三百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艺人,成为苏鲁豫皖一带有较大影响的曲种,丰富了一方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20世纪50年代后,徐州琴书的传承出现学校集中教育的师生传承形式,与民间的师徒传承并行。
通过60年的教学成果比较,可以看出,师徒传承更具优势,应是培养优秀琴书艺人的主要传承途径,而师生传承可以作为补充形式存在。
文章通过对师徒与师生深层关系的剖析,提出师徒关系中所形成的如同家人般的关系,是师徒传承优于师生传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徐州琴书师徒传承师生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歌、说唱、戏曲、歌舞、器乐,虽然历史上有音乐学校的集中传承(主要是指宫廷乐坊),但口传身授的师徒传承是主要形式。
徐州琴书从明清时期的时调小曲发展为说书的曲种,在三百年的过程中,同样沿袭传统的师徒传承形式。
近三、四十年,中国从典型的农业文明逐步转型为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社会,所有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都受到现代文化的的挑战,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在面临的问题。
幸而,从联合国高层专家到普通民众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开始着手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近些年受到普遍关注。
徐州琴书在这个氛围中,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识之士纷纷加入保护队伍。
笔者认为,徐州琴书当下问题,是要寻求一条传承的路径,特别是优秀艺人的传承路径。
只有优秀的琴书艺人才能担当起徐州琴书开枝散叶的重任,才能承担起吸引观众的首要责任。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徐州琴书除了沿袭传统的师徒传承,还采用了集中教学的师生传承形式,两种传承之间有何异同,对徐州琴书的传承有何影响,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师徒与师生从现存资料与笔者调查所获资料中可以看出,徐州琴书的师徒传承分为家传与师传两种。
所谓家传,即师傅与徒弟为亲戚关系,如父女、父子,叔侄等血缘关系,如徐州琴书名家崔金兰拜自己的父母崔文宝、杨士喜为师。
对当下徐州琴书研究的思考
对当下徐州琴书研究的思考作者:于雅琳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20期摘要:徐州琴书是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地方曲种,2008年被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研究队伍水平、研究数量与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相关研究成果与徐州琴书的实际传承关联较少,对其传承不能进行有效指导,形成理论研究上升,传承工作下降的局面。
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转向为对“人”的关注的大背景下,徐州琴书研究力争要转向对徐州琴书“人”的重视,立足徐州地方学校的资源,设计培养徐州琴书“人”的计划与目标,才能真正地实现当下徐州琴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徐州琴书研究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23-03徐州琴书是我国众多地方曲种的一种,属于曲艺中的说书类。
徐州琴书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时调小曲,从明末清初发展至今已跨越300多年的时光。
徐州琴书唱腔质朴、音调平和、曲本题材丰富,内容紧贴百姓日常生活,语言俏皮,有说有唱,有说有唱,兼有传神的眉眼与手势等肢体表演,活灵活现,为地方百姓所喜爱。
由于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中心地带,徐州琴书覆盖至周边半径200多公里的地区,曾经受众广泛,风靡城市与乡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影响力,可谓是一个跨地区的地方曲种。
徐州琴书兼收并蓄从初期萌芽、发展与定型的所有形态,文学上初期的小段、中期的中篇与后期形成的长篇并存,音乐体制上兼有曲牌体与板式化的混合体特征,使得徐州琴书既具有明清俗曲的雅致,又拥有后期融入的民风的质朴,如同活化石般一览无遗。
这些文化与艺术特征是正徐州琴书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一、徐州琴书研究的成果徐州琴书在2008年之前,研究层面仅限于琴书演员与徐州文化局下设的艺术研究所,主要成果较少,主要有《徐州民间音乐集成·琴书卷》和几位琴书演员的论文,研究角度集中在唱段、曲牌、伴奏音乐与曲本文学方面。
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的发展,徐州琴书被外来音乐形式挤压至边缘地带,在城市中各类演出中已经罕见其踪迹,只是在乡村的民俗演出中偶有其踪迹,对徐州琴书的研究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徐州琴书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徐州琴书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及其保护研究作者:程前钱思衡刘博文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4期[摘要]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徐州琴书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如今,随着新兴媒体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徐州琴书陷入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遇。
文章将从徐州琴书的形成与发展和生存现状两个方面分析其今后的保护与发展,从而推动徐州琴书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徐州琴书形成与发展生存现状保护与传承[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50-02徐州琴书是在配有扬琴、二胡等声乐的基础上,用徐州方言进行演唱,流行于徐州市区和周边县区的一个曲艺种类。
2008年6月7日,江苏省徐州市申报的“徐州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州琴书与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并称为“江苏三书”。
①徐州琴书兼具南方曲艺的婉转动听和北方曲艺的粗犷豪放,并伴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十分具有观赏性。
徐州琴书使用徐州方言演唱,更加贴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主要唱腔及曲牌大多来源于苏、鲁、豫、皖等地区的歌谣、小调,经过历代艺人加工演变而成。
徐州琴书分为三种,包括长篇曲目、中篇曲目和短篇曲目,其中代表曲目有《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十把金扇》《李双喜借年》《马前泼水》《水漫金山》等。
1948年徐州解放以来,为了响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徐州的琴书艺人也创作了一些新的曲目,如《悦来饭店》《小两口争灯》和《王二还家》等曲目。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徐州琴书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淡化,被流行音乐和新兴影视取而代之。
徐州琴书在传承中出现了“老艺人不能演、中年艺人改行、年轻人少学”的现象,致使其陷入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濒危境遇,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曲种已经迫在眉睫。
一、徐州琴书的形成与发展徐州琴书是由三弦——丝弦——唱扬琴——徐州琴书四个阶段发展而来。
徐州琴书的发展现状调查及其传承与保护
得 琴 书 艺 术 面 临 后继 无人 的 困境 ( 二) 琴 书 的 受众 群 体 少 目前 。 徐 州 琴 书 的 观 众 主 要 是 中 老 年 人. 随着 文化式样 的多元化 , 受 西 洋 管 乐 及 其 他 时 尚 流 行 音 乐 形式 的竞 争 影 响 . 青 年 观 众 对 当地 传 统 音 乐 徐 州 琴 书 知 之 甚 少 。 笔 者 分 年 龄 段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 每 个 年龄 段抽 取 5 O份 问 卷 。 1 5岁一 3 5 岁 年 龄段中 . 4 0 . 0 6 % 的人 “ 根 本 不 知 道 徐 州 琴
内容贴 近老百 姓 的生活 . 避免让 观 众产 生审 美疲劳 , 让观 众在 听觉和 视觉 的作 用下 来欣 赏琴书 艺术 的美妙 。此 外 , 在 伴奏 乐器 上除 扬 琴、 手板 , 还 应增 加 二胡 、 三弦、 京胡、 笙、 锣 等伴 奏乐器 . 这样 使琴 书艺 术的 音响 效果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项 目 中 有 徐 州梆子戏、 徐州柳琴戏、 徐 州琴 书 , 而 徐 州
琴 书 在 当 地 的 号 召 力 和 影 响 力 远 不 及 徐 州 梆 子 和 徐 州柳 琴 , 徐州梆子戏、 柳琴戏 ,
先 生 的 第 ~ 代和 第 二代 徒 弟 . 年 龄 都 已超 过了 4 O岁 很 多 年 轻 人觉 得 学 这 个 没 什 么出路 , 也挣不到钱 , 所 以不 愿 意 去 学 。 因 此 使 得 徐 州 琴 书 的传 承 呈 现 老龄 化 . 出现
后 继 无 人 的 局面
都 有 自己独 立 的剧 团 ,有 专 业 的演 员 . 他 们 会定 期聚 集 在 一 起 进 行 练 > - - j - 和彩排 . 经 常 进 行 一 些 专场 演 出 , 供 大 家 去 欣 赏 。 徐 州 琴 书 则 没 有剧 团 ,也 没 有 演 出场 地 . 专 业 演 员 更 少 .所 以只 够 编 排 一 到 两 个 节 目. 只能在 一些晚会 活动上充数 , 人 们 没 有 机 会 去欣 赏琴 书艺 术 . 这 也 是 导 致 人们 对 琴 书 了解 甚 少 的关 键 原 因之 一 二 、徐 州 琴 书 的传 承 与 发 展 《 国务 院 办 公 厅 关 于 加 强 我 国 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保 护工 作 的意 见 》 将 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的工 作 指 导 方针 确 定 为 “ 保 护 为 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 承 发展 ” , 所 以 更 应 重 视 当 前 徐 州 琴 书 的 生 存 发 展 当 前, 徐 州 琴 书 面 临着 生 存 、 发 展 的危 机 . 作 为 政 府 应 当 加 大 对 传 承 人 及 表 演 艺 术 团 体 的保 护和 扶 持 。 徐 州 琴 书 为 了更 好 地适 应 当 下 的社 会环 境 . 它 自身 也面 临着 探 索
[徐州琴书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徐州琴书[徐州琴书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徐州琴书摘要:徐州琴书是全国三大琴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之一,它由三弦、丝弦、唱扬琴到徐州琴书逐步衍变而来,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反映时代变化,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化价值和传承价值。
关键字:徐州琴书;历史;艺术价值徐州琴书是一种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流传于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形成于明末清初,仅凭徐州琴书“柴门”一户族谱来看,已经传到第二十辈,至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
一、徐州琴书的历史徐州琴书是由三弦――丝弦――唱扬琴――徐州琴书一步步衍变来的。
1.三弦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徐州知府佟国弼主持兴办了“育婴堂”。
到这里的孤儿除学习一定的历史知识外,主要学习演唱,学成后便沿街卖唱,或为商贾等唱堂会,因多为盲人,观众称表演者为“先生”“瞎先生”,称其表演为叫“瞎腔”,也因当时演唱时表演者自弹三弦,观众亦称之为“三弦”。
艺人们手持三弦、手板,三五个或更多为一个整体,以唱为主,演为辅,演唱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所唱曲目多为单曲,一方面来源于徐州当地的民歌小曲,另一方面来源于当时面世的小曲刊本如《丝弦小曲》《百戏竹枝词》《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霓裳续谱》等。
2.丝弦由于育婴堂艺人们的流动性较大,人员较多,生活变得困难。
晚清时期一些较大的班子经过协商自行解体,由原来的三五人搭班自由结合成双人档、单人档演唱。
单人档一人坐唱,双人档一人操琴,另一人打板。
这样的组合形式便于演出,争取了更多的观众,在当时为主要的表演形式。
由于此时的主要伴奏乐器由三弦改为了坠胡,坠胡所用的弦由真丝捻制而成,故观众把这种演唱称为“丝弦”。
有时伴奏乐器中会出现扬琴,观众把这种加扬琴伴奏的丝弦称为“唱扬琴”或“打扬琴”。
此时“丝弦”已由“三弦”阶段的单曲演出变成若干曲调联曲演出。
如取材于《三国演义》故事的《荐诸葛》《火烧赤壁》等十多个段子,艺人们将这些同一题材的段子串在一起叫做“以人串书”,这使大量的中篇书目不断产生,其中有些中篇书目后来成为徐州琴书最重要的保留书目,如《王天宝下苏州》《双锁柜》等。
对振兴徐州琴书的认识
对振兴徐州琴书的认识作者:薛飞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4期【摘要】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徐州琴书,起源、繁衍、发展于徐州这方土地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数百年来繁衍不息,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了徐州的历史、习俗、民生状况和民间故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多元文化冲击,徐州琴书这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正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徐州琴书;振兴;发展;观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038-02徐州农业文明塑造了徐州琴书,徐州琴书是徐州农业文明的重要精神标志。
它的繁荣和发展,始终面临着一个不断适应新时代,表现新的生活,满足新的观众,及其新的审美需求问题。
一、一方水土造就一个曲种徐州琴书主要是琴书唱曲。
它的共性为由演员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交待故事情节摹拟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一般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它灵活简便,词曲通俗、素有文艺轻骑之称。
解放前,目不识丁的农民读不了四书五经,徐州琴书曲种是他们学习本地的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徐州琴书在道德传承、文化普及正统观念的灌输等诸多方面也承担更多责任和使命。
徐州一方水土造就了徐州琴书文化,琴书文化造就了一个地方曲种。
过去,逢年过节,跑旱船、舞龙灯、村村搭戏台演大戏。
徐州琴书艺人常年活跃在城乡,使琴书市场红红火火,他们跋山涉水,走乡串店,活跃在街头巷尾。
常年演出,经久不衰。
琴书艺人深入农村为农民说书。
他们一进村,农民就高兴起来,小孩围一群。
抢着管饭,家家户户买菜打酒,盛情款待琴书艺人。
晚上一开书他们把动人情节讲得扣人心弦,使人拍案叫绝,或说到高兴处,听书人轰堂大笑,前仰后合。
现在,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电视进入千万家、无论是乡村和城市,再也见不到书场了,每逢夜晚,老百姓坐在电视机旁去品尝着新的文化生活。
如何更好的保护徐州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更好地保护徐州的文化遗产城市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每个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性,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创造与发展文化名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保护文化遗产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于一个文化名城来说,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徐州在新城建设中,也应更加着眼于旧城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研究文化,不懂得和不悉心保护文化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
徐州市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遗产是徐州发展的文化资源,我们不仅要将它看做徐州的经济财富和物质财富,更要将它视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财富,这样我们就能合理的利用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发展。
高楼大厦固重要,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其他建筑的文化价值,规划中不能依据个人喜好说拆就拆,楼房可以重建,历史文化不能重来。
徐州的文化保护要采用点、线、面、貌相结合的手段。
保护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纪念物,在于纪念物的保护还修缮,这些在历尽沧桑,饱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后,人们看重的是纪念物本身的保护,却忽视了它周边环境的破坏。
一旦其周边环境遭到削弱,它的许多特征将会丧失,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也将在一定程度受损。
首先要使纪念物与周围的建筑、设施、不举相协调,不能使它们出现不相宜的对立风格。
在城市整体格局的保护中,首先要保护文化名城原有的道路格局,其次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
城市的面貌是在长期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以及行业发展和独特的生活风俗。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
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
作为汉文化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自古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
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
徐州琴书演唱技巧分析
【 关键词 】 徐州琴书 ;演 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 :J 8 2 5
一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7 ) 1 0 — 0 0 3 1 — 0 1
徐州琴 书的发 源及发展 要 求 演员 咬字 清 晰 ,出喉声 音 位 置 要 厚重 ,位 置要 高 , 有3 0 0年 左 右 历史 的 徐 州琴 书演 唱 实 际 是 一种 以说 这 样 才能 保 证将 所 要 传 达 的 内容 清 晰 地呈 现 给 观 众 。咬 英 语是 元音 的训 练 A、 E、I 、 0、 U, 唱 形 式 来 表 现 其 丰 富 内容 的艺 术 。它 自明清 乐 曲而 来 , 字训 练 主要分 为韵 母 、 、e 、i 、0 、u ,然后 根 据不 同之 处练 习 , 在 其 的基 础 上 ,经 过 了漫 长 的发 展 和 改进 ,最 终形 成 了 意大 利式 韵角 是 a 具 有 部 分现 代 化 特征 的琴 书 演 唱 。其 具 有 强 大 的叙 述 故 要求 气 沉 丹 田 ,出声 位 置要 高 并 且 厚重 。咬字 时 喉 咙 打
、
事 功 能 与 自带 的音 乐 特 征 ,以贴 地气 的地 方 性 语 言为 表 开 ,保证 咬字 清 晰 ,继 而努力 提高 自己 的吐字发 音水 平 。 更 重 要 的是 高低 音 的衔 接 ,这 就更 加 要求 演员 对 咬 字 的 现 方式 深 受 观众 喜 爱 。琴 书在 金元 明时 期 一 度走 人 曲艺 艺 术 的低 谷 。 到 了清 代 ,康 乾 盛 世 为徐 州 琴 书 的发 展 奠 运用 ,清 晰 圆润 地 唱 出 每个 元 音后 ,然后 才能 加 上 相 应 定 了历 史 基 础 ,徐 州 琴 书 重新 走 向复兴 、繁 荣 ,众 多 的 的辅 音再 次训 练 。 (三 )互联 网对 演唱技 巧 的影 响 。信 息 时 代 下 的互 徐州 琴 书积 累 了 3 0 0多 年 中 国土 生 土长 的音 乐 文化 ,如 联 网音 频 传播 技 术 成 为徐 州 琴 书传 播 的主 要 载体 ,其 相 比于 传 统 录音 技 术 具有 革 命 性 、技 术 性 ,以多 媒 体等 多 今 依然 活跃 在 中 国乃至 世界 各个 舞 台 。 种 设 备 为 主 。它充 分 运 用 了现代 技 术 ,可 以通 过 控制 电 二、徐州琴书的表现技巧
徐州地区戏曲传承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徐州地区戏曲传承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作者:张鸿蕾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8年第06期摘要:地方戏曲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产品,既包含了诸多独特的地方文化元素和艺术价值,又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戏曲在传承和保护上都面临了很多问题。
基于此,文章就徐州地区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展开探讨。
研究在试点院校地方戏曲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此促进地方戏曲进校园的发展,有效传承地方戏曲。
关键词:江苏徐州;地区戏曲;校园传承;实践探索反思一、徐州地方戏曲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多江苏省作为地方戏曲艺术规划课题的试点地区,积极实践探索研究工作,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的思路,同时也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徐州地区有 100多项市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徐州地区开展地方戏曲进院校主要是依据其丰富的戏曲资源,其中徐州琴书和江苏柳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叮叮腔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州琴书主要流传于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交界的地区,始于明末清初,原名丝弦,由说和唱相组合的本土化曲艺,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琴书之一。
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柳琴戏的唱腔有独特的魅力,素有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拉洪腔等称号,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被命名为柳琴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叮叮腔悠扬婉转,是徐州地区有名的剧种,2008年选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州梆子的表演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又综合了自身的一些特點,比如:音乐、舞蹈、一套完整的文字等等。
徐州梆子的表演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形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同时融入朴实、质朴的地方地域特点。
与此同时,将黑脸、红脸突出得更加鲜明。
徐州梆子戏剧主要是描写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值得纪念的事件等。
但是徐州梆子的音乐又是另一番景象。
徐州梆子的音乐通过各种各样的曲牌表达出一些特定的情感或者思想内容,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邳州地区艺人生存状况调查
卖艺。8岁时开始随父学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精通扬琴、脚梆、手板等乐器,她 唱腔甜美、细腻。初中毕业后随父亲一起唱琴书,学会许多短、中、长篇书目。1984年进 入邳县洋琴剧团,1985年8月扬琴剧团解散后与惠中刚成家,开始民间职业艺人生活。夫 妻俩很快在民间艺人中脱颖而出。由于技艺出众,1987年他们俩应邀代表徐州歌舞团曲艺 队之参加三州书会(徐州、扬州和苏州三地的曲艺会演),他们演唱的短篇琴书《分家》获 得专家称赞。2009年又应徐州文化部门之邀参加江苏省第六届曲艺节,短篇传统书目《争 灯》获得优秀表演奖。
1、祸福相依——王作迎.
王作迎(194卜),男,出生于邳州连防乡艾山村一个地主家庭,丘祖龙门派柴门第19
代传人,他是目前邳州琴书民间艺人中坚持唱书年事最高的一位。王作迎自幼受环境熏染就 喜爱上了琴:}s,自学掌握了拉坠胡的技巧,并掌握了许多曲目,1965年高中毕业后便打算 以唱琴书来谋生。但是琴书行里规定琴二忙艺人必须要有师门,否则不允许卖艺。所以,王fl_ 迎带艺入门,拜宿迁(当时隶属徐州)琴书艺人汪培清(柴门第18代传人)为师,从此迈 入柴门。王作迎没有搭档,一个人靠唱单档打开了局面,其出众的演唱很快获得四邻八乡群 众的欢迎。20世纪60年代中期.邳州农村生活贫困,农民白天下田劳作或外出乞讨,晚上
唱及演奏水平都不错,根据他的业务水平剧团给他评为7分(最高分为10分),每月底可以 拿到一笔不少的收入。惠忠刚并没有满足现状,他看到剧团中担任首席坠胡伴奏的盲人师傅 炉火纯青的技艺非常羡慕,就在演出之余虚心请教,潜心苦练,经过三年演出与学习,惠忠 刚已经成长为演奏技艺纯熟的演员了。1982年土山扬琴剧团解散,演员们纷纷走上卖艺之 路,可是惠忠刚又回头去找师傅王作迎学习唱大书(即长篇曲目)技巧,并在1984年3月 参加了邳州文化馆举办的邳县琴书培训班,跟随徐州曲艺队的琴书著名演员孙成才与朱邦侠 学习了3个月,进一步增长了见识。1984年8月进入邳州扬琴剧团,1985年2月参加徐州 市中长篇新书会演,与韩召彦、韩召侠兄妹一起演唱的琴书《鸳鸯湖》获得表演二等奖,树
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
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原创实用版】目录1.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简介2.古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徐州古楼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4.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的申报意义和目标5.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实施正文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1.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简介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该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古琴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古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古琴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古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神。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观念,还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3.徐州古楼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在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项目通过举办各类古琴演奏会、讲座、培训班等活动,推广古琴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琴。
同时,项目还注重对古琴艺术传承人的培养,以确保古琴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4.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的申报意义和目标申报非遗古琴艺术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古琴艺术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申报成功后,可以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利于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通过申报非遗古琴艺术项目,可以推动古琴艺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5.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实施为了成功申报非遗古琴艺术项目,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搜集古琴艺术的历史资料、整理古琴艺术的传承谱系、拍摄古琴艺术相关的影音资料等。
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国家非遗项目的申报要求,提交完整的申报材料,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申报成功。
总之,徐州古楼区非遗古琴艺术项目申报对于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
14 Northern Music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李 颖 陈 静(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苏北琴书是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苏北琴书作为宿迁的“市粹”,它将传统艺术完美地进行了汇总,它代表着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独有的文化风景,风土人情。
我们要弘扬苏北琴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支撑,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
所以,传承、保护和弘扬苏北琴书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苏北琴书;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继承与借鉴中创新——苏北琴书传承与发展探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1998047X)。
苏北琴书又名宿迁琴书,民间惯称“打扬琴”或“打蛮琴”,因其广泛流布于江苏北部地区,故得名“苏北琴书”。
该曲艺源自明末清初的苏北民间小调,清道光年间形成于宿迁地区,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深得当地群众的喜爱,该项目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一、苏北琴书的由来苏北琴书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因为苏北琴书的别名是宿迁琴书,在清道光年间的宿迁地区出现,当时称这一民间小调为“打扬琴”。
当时,对琴书有很大的影响的是李义成。
据记载,李义成幼年时,从安徽流浪到宿迁,后在宿迁的皂河定居,一直以唱民间小调为生。
后来,“打扬琴”形成,李义成就在江苏、河南、山东接壤地区流动演唱,慢慢地就有了名气,并且在这些区域广收徒弟,将“打扬琴”传播得更远。
所以说,在“打扬琴”形成初期,对其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的是民间艺人李义成。
苏北琴书分为两大门派,分别是柴门和陆门。
其中,柴门是以李义成为首,创立于清光绪二年;而陆门是以陆成金和陆成银为首,在光绪末年,脱离柴门,自创陆门。
说到了李成金和李成银兄弟,这二人是泗洪县人,本是李义成的弟子,且在李义成的众多弟子中颇有名气,二人开始时跟随老师李义成,后与老师不合,脱离了柴门,又因为宿迁地处淮河北,泗洪在南,苏北琴书也就有了南、北门之称。
如何更好地保护徐州文化遗产
如何更好地保护徐州文化遗产10资源一.徐州文化遗产的昨天徐州古称彭城,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
徐州的汉画像石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的明清园林并称“江苏三宝”,又与汉俑、汉墓堪称徐州“三绝”。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戏马台、泗水亭、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每处历史胜迹,都讲述着一段动人的英雄故事,使人不禁回想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
徐州不仅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民间艺术之乡。
数千年来,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无数勤劳而智慧的人民群众生息劳作,创造出灿若繁星的地域文化。
柳琴戏、香包、邳州年画、丰县糖人……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多彩生活的生动反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竞争力位居全国地市级城市前列的徐州,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徐州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极具地方特色的徐州梆子、江苏柳琴戏、徐州琴书、徐州香包、邳州年画、丰县糖人贡、邳州跑竹马等8个项目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文化扩展项目名录。
此外,还有沛县武术、邳州纸塑狮子头、沛县泥模、睢宁落子舞等省级文化遗产。
1.徐州剪纸徐州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集中分布于邳州市大部分乡镇、新沂市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著名艺人有王桂英、衡瑞侠等。
2009年12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徐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扬州剪纸、南京剪纸、徐州剪纸、金坛刻纸)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徐州剪纸首次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填补了徐州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领域的空白。
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面等)、特种剪纸等。
保护非遗项目翼城琴书的问题思考
保护非遗项目翼城琴书的问题思考
闫小秀
【期刊名称】《世纪之星—交流版》
【年(卷),期】2021()35
【摘要】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为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
【总页数】2页(P0068-0069)
【作者】闫小秀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文化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艺术类“非遗”保护的若干建议与思考——基于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针之解读
2.区域音乐研究视野下音乐类“非遗”项目整体保护的可行性分析——围绕“非遗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思考
3.文旅部非遗保护中心就“中国珠算”人类非遗项目年度保护工作开展调研
4.社会力量与地方非遗项目的开发保护--以湖南常德非遗项目为例
5.非遗保护应借助文化创意产业让非遗融入生活——关于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的活态保护摘要徐州琴书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当代传人魏云彩也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保护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详细分析徐州琴书的传承现状后,从原生态传承、专业传承、教育传承三方面论述其活态保护策略,以丰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徐州琴书传承现状活态保护策略中图分类号:j643.5 文献标识码:a引言徐州琴书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当代传人魏云彩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徐州琴书是江苏省三大曲种(徐州琴书、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之一,全国三大琴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之一。
徐州琴书源于明代小曲,经过小曲儿、小唱儿、瞎腔、丝弦、唱扬琴几个阶段发展演变而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徐州琴书主要流行于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以徐州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957年9月正式定名。
其音乐结构模式为:“起板——慢四板——大八板(或花八板)——过板——入活儿唱[凤阳歌]、[垛子板]或说白——尾声——煞板·结束。
”主要唱腔是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两首曲牌通过板腔变化组腔,有时也加入徐州丝弦中的其它曲牌;伴奏乐器现以坠胡、扬琴、手板为常用的乐器组合模式;伴奏手法有随腔伴奏、衬腔伴奏、唱时不和拉时不唱、自由伴奏四种;表演形式有单人档、双人档、三人档、联唱及表演唱等;演唱风格与山东琴书有相近之处,唱腔优美,曲调丰富,书目繁多,深受徐州人民欢迎,曾出现“街头巷尾有琴声,大人小孩都哼哼”的极盛场面。
然而,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之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徐州琴书和群众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出现了老艺人不能演、中年艺人改行、年轻人少学等现状,致使徐州琴书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遇。
一传承现状1 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目前从事徐州琴书演唱的“大本营”是徐州市歌舞团曲艺队,共有6位专业琴书演员,其中包括已退休的徐州琴书代表性传承人魏云彩,其他5人都是魏老先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徒弟,年龄都已超过40岁。
很多年轻人觉得学这个没什么出路,也挣不到钱,所以不愿意学。
因此,“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使得徐州琴书的传承难以为继。
除了专业的演出人员,在徐州的下属各县市也活跃着专职的民间艺人,但已不足9人。
如邳州王家班社。
王家班社属于职业艺人,以唱琴书为生,常年活跃在民间,也曾数次参加省市曲艺比赛并获奖。
但目前王家班社成员只有老少两代艺人,他们除加入民间的婚丧嫁娶活动外,也自己寻找场地撂地摊或蹲地进行表演。
由于琴书市场的萎缩,现已基本没有撂地摊或蹲地演出的机会。
微薄的收入,使他们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2 青年观众知晓率低目前,徐州琴书的观众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年观众知之甚少。
仅以本人所在学校学生的180份调查显示中,39.18%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徐州琴书”,59.06%的学生“不太了解琴书”,仅1.17%的学生“看过琴书表演”。
对于“不了解”琴书的原因,主要是“没机会接触琴书”,而“如果有琴书演出,是否会去看”时,89.47%的同学选择“一定”会看。
如此低的观众知晓率实在不利于徐州琴书的传承发展。
3 保护措施不完善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中,江苏共有三大曲种入选,分别是徐州琴书、苏州评弹、扬州评话。
然而,徐州琴书在当地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远不及另两个曲种;就连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徐州梆子戏、徐州柳琴戏,也比徐州琴书“有名”得多。
据魏云彩说:“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徐州梆子戏、柳琴戏,都有自己独立的剧团,可经常进行一些专场演出,通过市场运作得到更好发展。
再如苏州评弹,当地不仅有独立的剧团,还有研究会、评弹学校,有专门的分管机构,鼓励到各地演出,演出如超过一定的数量,政府还给予奖励。
而徐州琴书,由于没有剧团,没有演出场地,专业演员又少,只够编排一到两个节目,所以只能在一些晚会、团拜会中“凑数”,导致受众低,演出少。
”二活态保护策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指导方针确定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相比,突出了“传承发展”。
“而‘传承发展’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生存’问题。
”对于徐州琴书而言,它有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即“高度的精神性、对受众的高度依赖性以及成果形态(声音)的易逝性”。
其生存环境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较为充足的经济基础,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较为强大的媒体支持和较具规模的受众群体。
归根结底,“生存”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既要解决好传承人或传承群体的问题,又要解决好受众群体的问题,这样才能延续徐州琴书的生命力,实现徐州琴书的活态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存”是对徐州琴书保护的根本途径,也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活与流传的根本途径,可以通过活态保护方式来实现。
徐州琴书的活态保护,要做好“原生态传承、专业传承、教育传承”三项内容。
1 原生态传承(1)加大保护项目和传承人的资金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
传承人维系着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
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保护传承人,“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根’的保护”。
而资金的缺乏,使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的技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全方位记录。
笔者从徐州市文化局了解到,徐州市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为10万元,也仅能维持正常的工作需要,对于项目的保护、传承人的扶持、数据库的建立和申遗事项的联络等所需资金相差甚远。
虽然徐州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县(市)、区政府每年也设立不低于10万元的专项保护资金,但实际上这些经费不能完全到位。
对于国家级传承人,国家每年每人拨付8千元,但是只给无收入、年龄大的传承人。
这些钱也只够传承人的基本生活费。
对于生活在民间的琴书艺人来说是无法享受到这种扶持的,他们为了生计而奔波,生活非常艰辛。
(2)建立非遗保护中心,培养民间接班人目前,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均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并正式挂牌增加人员编制。
按江苏省文化厅要求,各级也应设立相应的处室,挂牌并增加编制。
而从徐州市的情况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由文化局社文处负责,虽然徐州市及各县(市)、区也按要求成立相应的保护中心办公室、委员会等,但均未按要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科),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员紧缺、资金到位不及时等现象。
而且绝大部分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看护人都是从乡、镇、村文化站(室)临时抽调,无专职人员,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长效机制,致使工作进展缓慢,普查资料难以整理,徐州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承工作难以进行。
2 专业传承(1)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提供演出保证由于徐州琴书目前没有专业的剧团和专门的演出场馆,所以只能在会演、调演、书会和省市文艺活动时表演,或是在晚会、团拜会中“凑数”,导致演出少、受众低。
可以说演出已经脱离民间的观众。
因此需要成立徐州琴书专业演出团体,划拨专门的演出场馆,这样不但能丰富百姓生活、培养观众,又能起到传播传承的作用。
目前,徐州市除了市一级划拨出可供剧团演出的专门场馆,各县(市)区、镇也应由政府投资,对原有影剧院进行改建,使其兼有戏曲、曲艺表演的功能。
各社区、各村也应建设既满足演出又符合放映投机条件的小型剧场、广场,为徐州琴书等曲艺、戏曲艺术提供场地的保证。
而且,徐州琴书的受众大部分为老年观众,而老人们来听琴书,一般都需要晚辈的陪同。
这样,使青年一代从对琴书的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最后喜爱,提高了年轻一代对琴书的欣赏能力和热爱程度。
(2)创新表演形式,丰富演出内容“任何一种技艺、艺术如果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不能随时代而不断地演进和发展,总是一副老面孔,没有容光焕发的新面貌,在传承中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甚至遭到自然淘汰。
”由于外来流行文化、通俗艺术的冲击和人们欣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徐州琴书面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问题。
因此,从演唱内容到表演形式,都要进行改进与创新。
一是内容的更新。
徐州琴书在剧本内容上,除了要保留一些经典的传统书目外,创编人员必须在有感于现代生活的基础上,把握当代观众的审美口味和审美需求,多创作一些思想深刻、富有时代意义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将艺术的真实与时代的精神相统一。
根据全国道德模范张玲兴事迹改编的徐州琴书《一个女人三个娘》,获得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中的表演和创作两项大奖。
这是徐州琴书在新时代的良好尝试。
所以,徐州琴书的剧本要充分体现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导向性和示范性。
二是唱腔的变化。
徐州琴书演员应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借鉴姊妹艺术,不断探索、提炼,推陈出新。
徐州琴书《回娘家》对此作了良好的尝试,在保持徐州琴书原有的韵味上,进一步丰富音乐唱腔,充分运用琴书的“九腔十八调”联体曲牌,借鉴民歌表现手法,并用普通话作为道白,更好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三是演唱节奏的加快。
为了体现演唱内容的完整性和演唱节奏的紧凑性,近年来,琴书演员们将加在每段四句腔托音后的二十节拍的大过门伴奏缩减为十节拍,根据词意将每一唱句后的间奏过门尽量缩短或删去,更好地体现了演唱内容的完整性。
四是表演形式的丰富。
徐州琴书在演出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稳坐不动、目不斜视、注重声腔的有唱无说的风格,而应在“演”字上下功夫,来刻画人物形象,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有机巧妙地结合,增强琴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近年来创作的《王二还家》、《西瓜情》等唱段都较好地做到了视觉和听觉的有机结合,在演出过程中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也在全国及省市的大赛中屡屡获奖。
3 教育传承徐州琴书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徐州琴书后继有人,并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具体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编写不同层次的普及教材,将“徐州琴书”引进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在驻徐各高校中开设“徐州琴书”艺术选修或限选课程,组织专场演出,举办讲座、曲艺交流活动;依托“徐州琴书研究会”,联合驻徐高校的艺术院系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整理琴书史料,挖掘艺术精华,从而扩大徐州琴书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徐州琴书的传承发展。
注:本文系201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的传承与档案式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70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1] 吴岫明、李子秋:《徐州琴书音乐概述》,《中国音乐》,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