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年级数学讲学稿(6-10)课时

合集下载

七上讲学稿2

七上讲学稿2

七年级(上)数学师生共用讲学稿(N0.1)姓名: 主备教师:钟广祥 审核:内容:整式(1) 课型:新授 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学习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1、 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 ,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若x 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 (4)若m 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 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2、 请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二、探究新知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概括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即由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补充,单独一个 或一个 也是单项式,如a ,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1x ; (2)a bc ; (3)b 2; (4)-5a b 2; (5)y ; (6)-xy 2; (7)-5。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

以四个单项式31a 2h ,2πr ,a bc ,-m 为例,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接着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4.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

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 +1; ②x1; ③πr 2; ④-23a 2b 。

答:① ,因为 ;② ,因为 ;③ ,因为 ; ④ ,因为 。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学目标1.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 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 通过学习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及总结概括能。

基于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体会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本教材的结构和教学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基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的结构和教学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基于对学情的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9 章第2 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而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把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化为1这一步时,应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是觉得很枯燥,接受新知识会比较困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采用了复习导入法、演示法、讲解法、类比法。

三、说学法根据七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又好动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合作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练习法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新知识化难为易,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doc

6.3 实数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流程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动征.[活动2]通过对数的归纳辨析,教师引出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对实数如何分类.问题:你能对我们学过的数进行合理的分类吗?教师引出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对数的认识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怎样在实数范围内对学过的数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在参与讨论时启发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完善,并帮助总结出实数的分类结构图.⎩⎨⎧无理数有理数实数实数⎪⎪⎪⎩⎪⎪⎪⎨⎧⎩⎨⎧⎩⎨⎧负无理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正无理数正有理数正实数活动2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的了解程度;(2)学生在讨论中能否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3)学生是否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实数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同时也能使学生加深对无理数和实数的理解.通过学生互相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深刻地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实数整体性的认识.[活动3]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活动,建立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

问题: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借助2的得出过程进行探究,本次活动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找到数轴上2的位置,体会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借助数轴对无理数进教学设计说明(1) 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在中学阶段,多数数学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研究.例如,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在实数范围内讨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中的几何量(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都是用实数表示等.实数的知识贯穿于中学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对于实数的运算,以后还要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来加深认识.同时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挥计算器的计算、验证、探究功能。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1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1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1篇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老师们:您们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来交流说课活动,谨此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3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3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3篇)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

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3、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说出表示点的数三、目标分析:1、通过回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

2、通过动手画数轴和数轴的概念,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

4、通过实例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实践生活离不开数学四、教法选择: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启发引导、学习应用、发展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动手操作。

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直观、感性的支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先回忆再从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概念的得出采用比较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动手画数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改变原来的"听数学"为"做数学"。

数轴应用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特别注重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一面。

初一数学讲学稿

初一数学讲学稿

初一数学教学案内容3.1 用字母表示数课型新授课审核:初一数学组教学目标: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培养符号感。

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的优越性。

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美。

学习重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阅读课本,回答课本中的问题。

并说出你的思考方法。

二、师生合作快乐探索轻松一刻: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n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温馨提示:尝试练习:1、看下面哪些式子的符号可以省略,把可以省略的用简便记法写出来。

a+2 a-3 a×4 a÷5a×5 b×9 0.5×c 8×82、你还能想出以前学过的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3、课本随堂练习温馨提示:三、分层练习达成目标第一关:轻松乐园!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x= x×7= b×8= b×1=2、请你当小法官,判断下列各式的简便写法是否正确。

(1)a×0.3写作a0.3 ( ) (2)a×b×c写作abc ( )(3)7×7写作77 ( ) (4)a+2写作2a ( )(5)b×2×c写作2bc ( ) (6)1×a写作a ( )⑺上元小学6个年级共有a名学生,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a÷6名。

()⑻7×a=7a中的乘号可以省略,7+a中的+号也能省略。

()第二关:愉快跨越(1)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a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2)1只手有5个手指,n只手有()个手指。

(3)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0厘米,长是x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⑷哈雷彗星每76年才出现一次,当它在公元s年出现后,下一次出现将是公元()年。

初一数学十分钟讲课稿范文

初一数学十分钟讲课稿范文

初一数学十分钟讲课稿范文
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初一数学知识。

我们将以图
形的面积为主题,学习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正方形开始。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例如,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4乘以4,等于16平方厘米。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矩形。

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假设我们有一个长为5cm,宽为3cm的矩形,那么它的面积就是5
乘以3,等于15平方厘米。

然后,我们来讨论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

假设我们有一个底长为6cm,高为4cm的三角形,那么它的
面积就是6乘以4再除以2,等于12平方厘米。

最后,我们来看看圆形。

圆形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假设我们有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形,那么它的面积就是2乘
以2再乘以π,等于4π平方厘米。

这就是今天关于图形面积的知识了。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谢谢大家的聆听!。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6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6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6篇初中数学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

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敬爱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七年级数学教师XXX,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进行一堂数学说课。

我选择的教材是《七年级数学下册》,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一单元《整数》中的“正数、负数与数轴”。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了解数轴的构造及表示方法;2.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表示和比较正数、负数,并能在数轴上进行简单的绝对值计算;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掌握数轴的构造及表示方法;2.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表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给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于自然数的正数、负数,并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小明走向前走了5步,小红走向后退了5步,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他们都是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2.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正数、负数的常见表示方法,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正数和负数的差异。

3. 学习练习:a. 向学生出示一张空白的数轴图,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在数轴上表示-3、0、4等数。

b. 给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数轴上进行简单的计算,例如:计算-2+3,代表将从-2向右走3步。

最后比较每组的结果,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数轴上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

5.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例如:小明的身体温度是38℃,小李的身体温度是-37℃,谁的体温更高?6. 学生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互相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四、板书设计:(教学板书设计仅供参考)正数、负数与数轴五、板书解读: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简洁明了地呈现正数、负数与数轴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一数学说课稿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课改实验教材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消元”问题的应用,它是一节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化归的思想,通过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理解消元的思想,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在经历和体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探索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方程个数和未知数个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列方程组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找等量关系的重要性,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自主学习,发展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解趣味数学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四、说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演示文稿的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掌握的解方程组的基础上探究、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学生掌握列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整体思路是“情境创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归纳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六个基本环节来完成。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五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五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五篇1.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

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

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教材分析与处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学生分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一课七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是“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代数式。

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字结合的式子来表示一个数量,它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七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深入学习代数式的相关知识,为以后学习方程、不等式等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2. 单项式与多项式3.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4.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5.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首先,我们来看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构成的式子。

例如,2x、3y^2+5、-4ab 等都是代数式。

在这里,x、y、a、b 等都是字母,它们可以代表任意的数。

数字和字母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代数式。

接着,我们来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

单项式是指只含有一个项的代数式,例如 3x、-2y^3 等。

其中,3、-2 是系数,x、y^3 是变量。

多项式则是由若干个单项式通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的代数式,例如 2x + 3y^2 - 5、4a^2b - 2ab + b^2 等。

在代数式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同类项的概念。

所谓同类项,指的是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例如,在 3x + 2x 和 5x 中,x 的系数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 x 的同类项。

我们可以将同类项合并,即将它们的系数相加,从而简化代数式。

例如,3x + 2x 合并后得到 5x。

现在,我们来具体讲解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加减运算是代数式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当我们需要将两个或多个代数式相加或相减时,我们首先要找出它们的同类项,然后将同类项的系数进行相加或相减。

例如,如果我们有两个代数式 2x + 3 和 4x - 1,我们可以将它们相加得到 6x + 2。

除了加减运算,代数式的乘除运算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线及平行公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说课综述5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行线及平行公理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主要学习:平行线的定义、画法,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的推论,它是在相交线、对顶角、垂线之后编排的,是以小学学过的平行线画法及中学学过的相交线、直线的有关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定义、画法、公理及推论。

特点之一:它揭示了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除了相交之外的另一种位置:关系平行,为今后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八年级研究的特殊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证明两直线平行提供了重要方法和依据;特点之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使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视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段教材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学重要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已具备的初步的几何基础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平行线的意义及平行公理,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传递性。

(2)能力目标:通过渗透类比、转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抽象等思维能力以及视图能力。

(3)德育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学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平行公理和推论是集合证明两直线平行的重要和依据,而且这些知识的得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所以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平行公理及推论。

数学讲学稿

数学讲学稿

师生共用讲学稿年级:七年级 科目:数学 执笔:桑传生 审核: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 课型:新授 时间: 2010年4月14日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并且能熟悉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含义;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3.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4.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二)过程性目标:1.能通过两个未知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2.在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中,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让自己在端正严格的学习态度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自己的实践知识和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与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概念;2.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自学P84-P85,写下疑惑摘要。

2.自我回顾感知:下列方程有什么共同特征?367y -= 538x -+= -3(x +1)=9回忆:(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你能求出上列方程的解吗?(3)怎样检验一个数是否是这个方程的解?(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一)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美羊羊的生日到了,懒羊羊打算买一束玫瑰送给美羊羊,这束玫瑰由红色和粉色玫瑰组成。

问题一:懒羊羊买了红色和粉色玫瑰共9支,若设红色玫瑰有x支,粉色玫瑰有y 支,那么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问题二:懒羊羊一共花了5元钱,已知红色玫瑰1元一支,粉色玫瑰0.5元一支,若设红色玫瑰有x支,粉色玫瑰有y支,那么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问题三:懒羊羊只带了5角硬币和1元硬币若干枚,从中取5角硬币x枚、1元硬币y枚凑成5元钱,则可列出方程思考:1.以上方程你是怎么列出来的?2.与学前准备中的方程有什么异同?(二)同桌交流、合作、归纳1.根据你的预习,上列方程叫什么?你对它有哪些认识?2.你能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方程吗?3.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二元一次方程3x+2y=10赋予新的情景!沸羊羊问懒羊羊:“5角硬币和1元硬币各用了多少枚”?懒羊羊说:“你猜猜看”?喜羊羊想了想,说:“这有多种可能,是……”。

七年级数学讲学稿

七年级数学讲学稿

七年级数学讲学稿课题: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执笔:王金华课型:新授课时间:审核:数学教研组学生姓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学生得到“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2)注意学生几何语言的学习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和探索,•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一个基本事实和一个性质的探究2.难点:几何语言的学习.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通过情景体验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直线:射线:线段:2.指出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课内探究 (一):试一试1、 经过一点A 画直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一点A 画直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A 、B 两点画直线,能画出几条?4、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结论?5、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性质呢?请列举两例议 一 议(1).点和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2) 过一点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描述?(3).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aA BO Aa注意:(1)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时候,都要在字母前注明“线段”“射线”“直线”。

(2)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直线或线段时,两个字母可以交换位置,表示射线的两个大写字母不能交换位置,必须把端点字母放在前面。

三.课内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画一条2cm的直线. ()(2)如图,直线AB和直线AC表示的是同一条直线. ()(3)如上图,射线AB和射线AC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4)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直线最短()(5)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联系:四、课后拓展1下图是金字塔的形状,它有几条棱?这些棱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请你说出各条棱的名称2图中射线OA 与OB 是同一条射线吗?图中射线OA 与OC 是同一条射线吗?图中射线AB 与BA 是同一条射线吗?3.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各有几条?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数学说课稿初中-6

数学说课稿初中-6

数学说课稿初中实用的数学说课稿初中范文六篇数学说课稿初中篇1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初中七年级数学(上)讲学稿 ---- 第一章有理数
课题 :1.3.有理数的加法 (1) 课型:新授 主备: 吴喜宏
总课时: 6
审核:
班级:
【学习目标】 1. 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姓名:
6 -3
o
3
(1) 图
2.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会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 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活动,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3-
新城初中七年级数学(上)讲学稿 ---- 第一章有理数
与标准重量比较, 10 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是不足多少千克? 10 袋小麦的 总重量是多少 ?
【友情提示】 1. ①你想计算 10 袋大米的总重量,小学学习了吗?不妨试一试 .
②你再看每袋大米的重量接近那个数(
),你能估计出它的总重量是
【师生探究】
1. 请你根据上述练习,说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
解:加法交换律:
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
表示为:
2. 填写运用的运算律
计算: 16+(-25)+24+(-35)
=16+24+(-25)+(-35) (

=[16+24]+[(-25)+(-35)] (

=40+(-60)

(3).(-0.8)+1.2+(-0.7)+(-2.1)+0.8+3.5

2. 计算:
( 1) 1+(- 1 ) + 1 +(- 1 )
23
6
(2)3 1 +(-2 3 )+5 3 +( -8 2 )
4
5
4
5
( 3) 1.125+( -3 2 ) +( - 1 )+(-0.6 )
5
8
【思维拓展】 1. 将 -8 ,-6 ,-4 , -2 ,0,2,4,6,8 这 9 个数填入方框里,使每横、 竖、对角线的 3 个数的和都是 0.
2. 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9.18)+6.18
(2)6.18+(-9.18)
(3)(-2.37)+(-4.63) ;
( 4)(-5 )+0
3. 计算下列各题:
(1) 30+ ( -20 )
(2)
(-20 )+30
(3)[8+(-5)]+(-4)
(4)8+[(-5)+(-4)]
动为负,向右为正 .
( 1)与同伴交流 :如果一个人先向右运动了 6m,再向左运动了 3m,那么两次运
动后总的结果是人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
( 2)与同伴交流 :如果一个人先向右运动 3m,再向左运动了 6m,那么两次运动
后总的结果:
写成算式是
( 3)与同伴交流 :如果一个人先向右运动 6m,再向左运动了 6m,那么两次运动
(1) (-2.6)+(-3.1)=
(2) (-2)+3 =
(3) 8+(-3)=
(4) (-6.9)+0 =
2.填空:
(1)______+6=20 ;
(2)20+______=17

(3)______+(-2)=-20 ;
(4)(-20)+______=-6

【师生探究】
活动一:计算:(+10)-(+3) =
),等于加上它的(

总而言之我们的结论是:
用字母表示:
老师发现运用此法则要有“两变” 你能说出一变是
3. 计算: (1 ) (-3)-(-5) ;
(3)7.2-(-4.8)
二变是
.
(2) 0-7
( 4)(-3 1 )-5 1
2
4
【每课一得】
1 . 有理数减法运算实际是转化成有理数的(
)运算 .
2. 有理数减法运算是分两步一是(
2. 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1000 米,上升 300 米,又下降 500 米,这时飞行高 度是多少?
3.存折中有 450 元,取出 80 元,又存入 150 元以后,存折中还有多少钱?
4.一天早晨的气温是 -7 ℃,中午上升了 11℃,半夜又下降了 9℃,半夜的气温是多 少?
-4-
新城初中七年级数学(上)讲学稿 ---- 第一章有理数
【课堂练习】 1. 用算是表示下列结果:
(1)温度由 -4 ℃上升 7℃;
( 2)收入 7 元,又支出 5 元.
2.计算
(1) 5 +( - 22) ;
(2) (
- 13) + ( - 8) ;
(3) ( -0.9) + 1.5 ;
(4) 2.7
+( - 3.5) ;.
【随堂检测】
(1) 4+9
(2) 4+(-9)
(4) 表示数 -1 的点与表示数 -6 的点.
3.用“>”或“<”号填空: (1) 如果 a> 0, b< 0,那么 a-b______0; (2) 如果 a< 0, b> 0,那么 a-b______0;
-6-
新城初中七年级数学(上)讲学稿 ---- 第一章有理数
【教(学)后记】
课 题: 1.4 有理数的减法( 2) 课型:新 授 主备: 吴喜宏
(5) 0-6;
(6) 6-0;
(7) 0-(-6) ;
(8) (-6)-0
(9)16-47
3. 计算: (1) 1.6-(-2.5) ; (2)0.4-1 ;
(3)(-3.8)-(+7)

(4)(-5.9)-(-6.1) ; (5)(-2.3)-3.6

(6)4.2-5.7

(7)(-3.71)-(-1.45) ; (8)6.18-(-2.93)

),那么超出的部分你肯定会算 .
2. 你和标准量相比,每袋超出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
数记为负数,则分别是(
),
那么求这些有理数的和 . 并且说一说 10 袋小麦总计是超出标准量还是不足? . 【课堂练习】 1.计算:
(1).(-8)+10+2+(-1) ;
(2).5+(-6)+3+9+(-4)+(-7)
胜球是几个呢?算式应该怎么列?
解:
⑶若这支球队上半场进了 2 个球,下半场失了 3 个球,如何列出算式, 求它的得
胜球呢?
解:
【师生探究】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 探究同号两数如何相加 . 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 我们规定向左运动
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 5m,向左运动 5m,记作- 5 m .
=-20 .
『做一做,再体会』
1 .计算:
(1)23+(-17)+6+(-22) ; (2)(-2)+3+1+(-3)+2+(-4) ;(3)(-7)+(-6.5)+(-3)+6.5

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 千克, 10 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 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
(+10) +( -3)=
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结论:减去一个正数(
),等于加上它的(

『顿有所悟』要做减法运算实际要转化成
运算
活动二 :
(1)计算: (-7)+( -3)=
, 那么( -10)-(-3) =

(-10 )+(+3)=

观察①、②两式,得到结果
(填“一样”或“不一样” )
结论:减去一个负数(
(3)- 4+ 9
(4) (-4)+ (-9)
(5)( -10)+(+6)
(6) (+12)+(-4)
(7) (-5)+(-7) 【思维拓展】
( 8) ( +6)+(-9)
1.填 空:
(1)
+11=27
(4)12+ =0
(2)7+ =4 (5)(-8)+ =-15
( 3) -9+ =9 (6) +(-13)=-6
【教(学)后记】
课题 1.4 有理数的减法 (1)
课型:新授
主备 : 吴喜宏
总课时: 8
审核: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 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学习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学习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
【学前准备】 1.计算:
(6) 0-5. (3 )(-2.5)-5.9;
【反馈练习】
1. 讨论,并回答 ① 15℃比 5℃高多少? 15℃比 -5 ℃高多少?
比 2℃低 8℃的温度是多少?比 -3 ℃低 6℃的温度是多少?
2. 计算: (1)( -8) -8;
(2 ) (-8)-(-8) ;
(3) 8-(-8)
(4) 8-8;
4. 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学习重点】异号两数相加 .
【学习难点】和的符号的确定 .
【学前准备】
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
球数 .⑴若红队进 4 个球,失 2 个球,则红队的净胜球数,可以用式子怎样表示?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