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和《大一女生》风格对比
《简·爱》小说与电影叙事方式对比研究_1076
《简·爱》小说与电影叙事方式对比研究小说运用语言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故事情感,而电影则巧妙地运用声光记录文学艺术,运用画面和声音来直接创造视听的立体影像。
因此,小说和电影运用各自独特的表达形式来传递情感和内涵。
电影小说的改编是一种极为丰富的领域,其再现了小说文学中的人物形态和叙事技巧,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已然成电影界的一种发展趋势。
许多电影人将《简?爱》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塑造了一个清新可人、大方不俗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对当时社会对妇女的不尊重猛烈抨击,通过画面来给人们带来小说不一样的体验。
1944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邀请奥斯卡影后Joan Fontaine出演其电影《简?爱》,至今一直被奉为最经典之作,其跌宕的情节,神秘的场景,质感的画面,个性化的人物等都带给了观者不一样的美。
电影《简?爱》对小说的叙事结构的改编任何一部电影都有一个起始镜头,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开头和结尾。
叙事是指选择某一件事情,形成一个素材,之后将素材组成在一起构成故事,再通过文字来叙述出来的过程。
任何作品的“叙事”都是有起始的过程,这就是叙事的本性。
《简?爱》通过截取人物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片段,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赋予故事鲜活的生命力。
(一)电影对小说《简?爱》的“删”电影依据《简?爱》这部小说通过人物回忆的方式截取了人生不同的阶段,从不幸的童年到多彩的成年,展现给观众一个丰满的坚强女性形象。
电影在保持小说的故事结构大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其电影时间的局限性及视觉的直观性等因素,使得电影必须对小说的某些情节进行必需的删减。
一般来看,大部分电影为了使得剧情更加紧凑、连贯,会删减小说中许多旁枝侧翼。
比如,电影删去了小说《简?爱》中简在泽屋与圣约翰兄妹之间的内容。
首先,作为次主人公出现的圣约翰,其在简追求自由的爱情过程中是一个阻碍者,圣约翰的阻力越大越能体现出简坚定、自立的性格。
小说中详细地描述了简在困难之下动摇、徘徊、屈从。
简爱的艺术特色
简爱的艺术特色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围绕着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展开,展现了一幅关于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心灵成长史。
作为文学作品,简爱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受读者喜爱。
真实的人物塑造简爱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她坚韧勇敢、独立坚定,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始终保持着清晰的认知。
在遭受种种苦难和未被理解的情境下,她从不放弃对自我的坚守,展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
简爱的形象栩栩如生,是勃朗特塑造人物的绝妙之作。
考究的文学构思小说《简爱》不仅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其文学构思也相当考究。
故事情节设计合理,情节起伏跌宕,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从简爱的童年遭遇到成年奋斗,再到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纠葛,整个故事脉络清晰,情感交织复杂。
这种精巧的文学构思是《简爱》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扣人心弦的情感表达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感情线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
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因缘际会,相互吸引却又彼此矛盾。
勃朗特通过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爱情的坚守和包容,坚信感情是人生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情感的跌宕起伏、真挚感人,使得读者们为之动容,体味到深刻的人性情感。
深刻的社会寓意《简爱》虽以简爱个人成长为主线,但勃朗特在小说中融入了对当时社会制度和阶级分化的批判。
简爱身为孤儿,从小饱受冷遇,遭受贫苦生活,却在内心保持着尊严和自尊。
作者透过简爱这一人物形象,对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呼吁人们关注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以及爱与尊严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简爱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作品,不仅在人物塑造、文学构思、情感表达以及社会寓意等方面展现出独特魅力,也引领读者探索心灵成长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意义。
它的艺术特色在当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启发与影响。
以上是对简爱的艺术特色的一些分析,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本文后,能对这部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简爱》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
《简爱》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简爱>中的女性形象有何特点》《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塑造了简爱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
简爱的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展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
简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受尽舅妈和表兄的冷眼,但她并未因此而变得自卑怯懦。
相反,她在困境中学会了坚强和自立。
在寄宿学校,简爱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日后的独立生活奠定了基础。
成年后,简爱选择成为一名家庭教师,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计。
她不依赖男性的财富和地位,坚持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简爱是一个勇敢追求平等和爱情的女性。
她坚信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和灵魂上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的差异而被区别对待。
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中,简爱毫不退缩地追求平等的地位和尊重。
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尽管内心痛苦万分,她依然坚定地离开了他。
因为她无法接受不平等、不道德的爱情。
简爱的爱情观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和物质的诱惑,她追求的是心灵的契合和相互的尊重。
简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和反抗精神。
在舅妈家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她敢于反抗表兄的欺凌和舅妈的虐待。
在寄宿学校,面对校长的体罚和精神压迫,简爱没有屈服,而是据理力争。
这种反抗精神贯穿了她的一生。
在爱情中,当罗切斯特试图以主人的姿态对待她时,简爱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她的自尊使她不容许自己被轻视和侮辱,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简爱还是一个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女性。
尽管自己经历了诸多苦难,但她依然对他人的不幸充满同情,并愿意伸出援手。
在寄宿学校,她关心和照顾弱小的同学。
成为家庭教师后,她对学生阿黛勒悉心教导,充满耐心和爱心。
简爱的善良并非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
简爱的形象还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理性。
她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抉择时,能够冷静思考,做出明智的判断。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摘要】电影《简?爱》是一部根据莎洛特·勃朗特的经典小说改编的作品,与原著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角色塑造、情节安排、风格表现、背景设置和主题探讨的对比研究,揭示了电影与文学原著之间的异同之处。
在角色塑造方面,电影可能会对角色进行简化或修改,导致人物形象有所不同;在情节安排上,电影可能会删减或增加部分情节,导致剧情走向有所不同;在风格表现和背景设置方面,电影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手法和背景,使得氛围和情感有所差异;在主题探讨上,电影可能会突出某些主题或加入新的元素,使得主题表达有所不同。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与文学原著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
【关键词】电影《简?爱》,文学原著,对比研究,角色塑造,情节安排,风格表现,背景设置,主题探讨,异同比较,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简介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简爱"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备受称赞的电影。
电影《简爱》由夏洛特·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在影坛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对于该作品的对比研究,可以从角色塑造、情节安排、风格表现、背景设置和主题探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
2. 正文2.1 角色塑造的差异在电影《简?爱》和文学原著中,角色塑造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文学原著中,小说给予了简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的刻画。
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简的内心思想、情感和挣扎。
她的个性更加复杂多维,展现出更多的人性特点和矛盾。
而在电影中,由于时间和叙事方式的限制,角色塑造可能显得较为简单直接。
简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可能没有那么细致和深入。
在文学原著中,罗切斯特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他的历史经历、情感经历以及内心世界都有更为详细的描绘。
《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对比研究
《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对比研究《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对比研究引言: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与社会现象的写照,也是展示人们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小说作品《简·爱》和《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女性意识。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部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异同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简·爱》中的女性意识《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经典小说,以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她坚定独立、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意识。
1. 自我追求与独立意识简·爱在孤儿院长大,受尽欺凌与压迫,但她从未放弃对真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她努力学习,追求知识,从事教育工作,展现了她对自我追求和独立的渴望。
她拒绝了传统封建道德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理想。
2. 坚守原则与追求公平简·爱是一个有原则的女性形象,她追求平等和公正。
在其与罗彻斯特相识后,尽管被他的贵族身份和与她存在婚姻障碍,但她不愿屈从于传统的权威和社会阶层。
她不为金钱、地位所动容,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克服了阶级隔阂。
3. 女性平等与自我价值简·爱意识到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地位和权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她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
她与罗彻斯特的关系中,展现了她力图实现自我价值与尊严的探索,不愿沦为被动的束缚。
二、《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以女主角同样名为简的人物形象为主线,展现了她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于爱情的追求。
1. 爱情追求与身份定位简·爱追求爱情,她对爱情充满渴望,但她的爱情观念却因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环境受到限制。
她的身份是一个外国人,在上海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她经历了爱情的起伏和痛苦,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产生了矛盾和困惑。
2. 情感与自我追求简·爱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
她对于情感的追求致使她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体现了她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
国内外《简·爱》研究综述对比
国内外《简·爱》研究综述对比国内外《简·爱》研究综述对比摘要:《简・爱》是一部在中外文学史上引起强烈反响的文学名著。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文学批评家对《简・爱》从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叙事方式等主要视角的不同解读,以期能够从深层次发掘小说主题,彰显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叙事方式一、引言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自传体小说《简・爱》(1847)是维多利亚时期最流行,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自从《简・爱》出版后,就一直很受大众欢迎,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而且,《简・爱》一直受到中外文学评论家的热烈品评,成为中西方文学评论中的一个热点。
《简・爱》于1847年10月第一次在伦敦正式出版,在第一版中夏洛蒂.勃朗特使用的是笔名卡瑞.贝尔(Currer Bell)。
出版后,这部小说立即在英国引起轰动,在三个月里便销售一空。
同时,对小说主题以及作者性别的争论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很多人认为《简・爱》是多年来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部小说的语言粗俗且过于直接。
小说还具有反宗教和反道德伦理的因素,也有人据此猜测小说是由一名男性作家所著。
直到1849年底,在夏洛蒂・勃朗特的两个妹妹艾米丽・勃朗特和安・勃朗特相继去世后,夏洛蒂・勃朗特才公布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勃朗特家族的历史也随即公布于众,人们对作者身份的猜疑也随即平息。
《简・爱》重新被大众所接受,许多评论家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阐释。
在中国,自从1917年《妇女杂志》上“泰西女小说家论略”一文首次把勃朗特姐妹的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后,《简・爱》便被大众所接受,随后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等许多版本,在中国成为经久不衰的名著。
与此同时,许多中国评论家也展开了对小说主题以及人物的多视角品评。
综观中外《简・爱》的研究史,有关《简・爱》的评论思潮风起云涌,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宗教主义、叙事学等文艺批评理论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简・爱》做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并成为中外研究史上的主要思潮。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是两位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角色,她们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尽管这两个角色出现在不同的时间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但是她们的形象都被赋予了独立、自主和反传统的特点。
这篇文章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两位角色的形象进行对比和分析。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独立的女性。
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明、机智和有主见的女性角色。
她对婚姻和自由的看法与当时社会的传统观念相悖,不愿妥协自己的价值观。
她决心嫁给一个她真正爱的人,而不是为了金钱和地位而结婚。
她拒绝了多个门当户对但并不得志的求婚者,这表明了她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力和对婚姻中权力关系的敏感。
与此相似,简·爱也是一个坚强、独立和聪明的女性。
她从小失去了亲人,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困境,但她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和尊严。
她在面对各种不公正和歧视时坚守原则,并追求自己的教育和事业。
她拒绝了结婚的机会,选择了独立和自由的生活,这显示了她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和控制力。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追求平等的女权主义者。
伊丽莎白坚信男女之间应该平等对待,她拒绝将自己变成仅仅为了婚姻而存在的工具。
她对对待女性的不平等和妇女受到的歧视持批判态度。
她对达西的误解和对社会级别的偏见,使她认识到表面下真正的人性和个人品质比社会地位更为重要。
伊丽莎白并不拘泥于社会的限制和期望,而是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独立。
与此简·爱也是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
她在面对男性权威和社会规范时从不妥协。
她努力追求自己的教育和事业,拒绝了那些只想将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男人。
她提倡女性在婚姻中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她对罗切斯特的婚姻提出许多条件,这显示了她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婚姻中权力关系的警觉。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反对父权社会的女性。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
在英国文学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分别描绘了女性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形象。
这两个形象在女性主义视角下有很大的对比,反映了不同时代女性的独立和解放程度。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女权主义倾向的女性形象。
她拒绝婚姻的财政依赖,主张婚姻是双方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
在小说中,她明确地表达出对性别不平等的厌恶,并设法保护自己和姐姐们的人格尊严。
而对比之下,简·爱是一个不得不屈服于环境和社会禁锢的女性形象。
她受到父亲、环境和家庭等方面的压迫和束缚,无法像伊丽莎白般自由表达自我。
她被迫寻求独立和自由,却不得不承受面对社会和其他人的压力和剥削。
伊丽莎白和简的对比,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下女性的独立和解放程度。
傲慢与偏见发生在18世纪初,而简·爱发生在19世纪早期。
这两个时期在女性权利和地位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18世纪初的英国,女性的家庭地位是很低的,他们没有投票权和财产权。
而随着19世纪的到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繁荣,英国的法律和文化在女性权利方面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是缓慢而渐进的。
综上所述,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形象,反映了两个时代下女性的相对地位和文化价值。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符合女性独立自主和平等的思想,而简·爱则表达出女性在社会和家庭压力下寻求独立和自由的愿望。
通过比较和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女性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推动女性权利和解放的进程。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一、本文概述1、简述《简爱》的背景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英国文学经典,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代。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小说家,生活在一个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社会环境中,她自身的经历与作品的主题紧密相连。
夏洛蒂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她的童年并不富裕,却充满了对文学与创作的热情。
在家庭中,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作为一个女性,她在职业和婚姻方面所受到的限制让她深感压抑。
这些经历在《简爱》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使得作品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充满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在创作《简爱》时,正值女性主义思想在英国逐渐兴起的时期。
她通过笔下的主人公简·爱,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地位、女性教育和女性独立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简·爱的成长历程,不仅是她个人的情感与道德成熟的过程,更是夏洛蒂对于女性如何在男权社会中争取自身权益、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有力探索。
在这部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经典。
2、阐述女性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亦称女权主义,是一种关注女性权利和平等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运动。
它的核心理念包括女性的权利和平等机会,反对性别歧视,提倡性别平等,以及重视和尊重女性的经验和观点。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不应仅仅被视为男性社会的附属品或装饰品,而是应该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理念常常通过描绘女性的生活经历、挑战和抗争来体现。
这些作品常常揭示出女性在社会、文化和家庭中所面临的压迫和歧视,以及她们如何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在《简爱》这部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体现尤为明显。
夏洛蒂·勃朗特通过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处境。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作为英国文学中两位杰出的女性形象,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重要代表。
她们分别出现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展现了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本文将就她们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形象展开对比,探讨她们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位聪慧、独立、乐观的年轻女性。
她拒绝了因家庭贫困而迫使她嫁给富有但自私的人的命运,坚持要嫁给真正懂得欣赏她的人。
她拥有自己的价值和原则,在面对婚姻问题时坚持不妥协,展现了她的坚强和坚定。
相比之下,简·爱是一位内向、坚强、独立的女性。
她在童年时期就受尽了家庭和学校的欺凌,但她并没有被打倒,而是保持着对自我的尊重和对真爱的追求。
她拒绝了地位高贵但却自私感情不轨的罗切斯特,选择了自己真正爱的人——圣约翰。
女性主义视角下,她们都展现了坚强和独立的性格,对传统婚姻观念产生了质疑和挑战。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在小说中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主角,她的形象展示了一个拥有独立思想和强大个性的女性形象。
她勇敢地挑战了贵族社会的婚姻观念,为自己争取了幸福。
她的形象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启发和激励的意义,影响了后世的女性。
简·爱则是《简·爱》中的主角,她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生活在贫困和不公正社会中艰难坚守的女性形象。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找到了真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的形象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启迪和力量的意义,鼓舞了后世的女性。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作为英国文学中的两个重要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展现了不同但都具有启发和激励意义的形象。
她们的独立与坚定、坚韧与勇敢,都为当代的女性树立了榜样,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屈与坚持。
美在女性视界——《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
美在女性视界——《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中学语文论文美在女性视界——《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女权主义的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简·爱,而她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
我萌生了拿《简·爱》和其他文学作品展开对比阅读的想法:一则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以《简·爱》为引子,读中外名著;二则通过比较东西方的女性及相关的文化,探讨女性之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价值观。
为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①探讨女性之美。
②探讨女性相同或不同命运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③比较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对待婚姻爱情的不同态度,了解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
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一、读名著《简·爱》(一)寒假至开学第二周读完《简·爱》。
(二)开学初看电影《简·爱》,感受两种艺术的不同魅力。
(三)完成下列思考题。
(分两次布置,促学生深入文本)1.你更喜欢《简·爱》原著还是电影?为什么?2.罗切斯特是何时爱上简·爱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3.《简·爱》最打动你的地方(或细节)是哪些?4.简·爱该不该出走?简·爱该不该回来?5.如果疯女人未死,你认为故事的结局该怎么安排?6.谈谈读后的心得体会:《简·爱》告诉我(四)课堂交流。
针对上述思考题展开交流。
此环节争议较大的是关于简·爱的出走与回来的问题,学生讨论热烈,甚至有学生认为简·爱走与不走都关系不大,因为作者都会安排疯女人被火烧死,简·爱和罗切斯特最终无论如何都会在一起。
我提醒学生思考:简·爱为什么出走?出走体现了什么?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更好理解了简·爱的形象:独立自尊。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在英国文学史上,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和夏洛特·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被誉为两部经典的女性文学作品。
这两部小说的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非常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人物,她们在各自的故事中展现了自己特有的性格和价值观。
在本文中,我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她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女性自我认知和自由的追求。
让我们来看看伊丽莎白·班纳特这个充满活力和独立个性的角色。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机智、有主见的女性,她拒绝了一些并不真心喜欢她的男人的求婚,坚信自己应该追求真爱和婚姻的平等。
她对社会习俗和阶级观念持怀疑态度,拒绝墨守成规,她坚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和生活方式。
从这些方面来看,伊丽莎白·班纳特展现了她的坚强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她在封建社会中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是一个现代女性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与之相比,简·爱这个角色则展现了更加内敛和沉静的个性。
在《简·爱》中,简·爱是一个内心强大、追求真实与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在追求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坚韧和不屈的品质。
简·爱在同一时间期望得到爱情和婚姻,也期待自由和独立。
她与罗切斯特的恋爱关系也极大地体现了她对自己的价值和尊严的坚持。
与伊丽莎白一样,简·爱也在封建社会中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真爱,她是一个坚强、冷静、追求自由的现代女性主义者。
通过以上对伊丽莎白和简·爱的形象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和对婚姻自由选择的追求。
在封建社会中,她们都敢于追求自己的真爱和幸福,她们都在优柔寡断中追求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她们都是英国文学史上只间女性的符号和突破者。
欧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欧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女性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早期的女性形象多是被赋予了柔弱的性格和完美的外表,只是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在社会和文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独立、强大性格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从小说、戏剧等作品中,探讨欧美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所代表的意义。
一、《简·爱》中的自我意识觉醒《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简·爱的成长经历。
由于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简从小就饱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但她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信念。
当她成为一名教师后,遇见了有妇之夫罗切斯特,两人逐渐陷入了情感纠葛,但简并不打算为爱情牺牲自己的自尊和独立。
最终,当她了解到罗切斯特的家庭一直有一个被关押在阁楼上的妻子时,她拒绝了罗切斯特的求婚,重新回到了自己教书的职业中。
《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代表了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女性,她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晰的认知,而且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她并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通过教育和工作,展现了她自我实现的价值。
而在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中,她明确了自己的底线,并愿意为自己的原则坚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英勇、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二、《玛格丽特的悲惨史》中的叛逆《玛格丽特的悲惨史》是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主角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
斯嘉丽生活在南北战争前夕的美国南方,她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家族的财富在内战后遭到了破灭。
在贫困的环境中,斯嘉丽并不绝望,她积极地参与到家族的变革中,并尽一切可能去获取财富。
虽然南方输掉了这场战争,家族也濒临破产,但斯嘉丽不抱怨命运,而是通过勤劳和聪明才智来得到了后来的成功。
与此同时,斯嘉丽的个性也很叛逆,她不喜欢遵从社会的行为规范,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
女性主义视角下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简·爱形象的对比作为两位经典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的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思想的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她们的性格、生活态度和命运都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对待。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下对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她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从性格方面来看,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是充满个性和自信的女子。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个聪明、机智、活泼的女孩,她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轻易妥协自己的原则。
相比之下,简·爱则更加内向和沉稳,她坚守自己的内心真实,追求自我价值和尊严。
两位女主角在性格上的共同点是她们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对待爱情和婚姻都不愿意妥协,这体现了她们对自己人生的主导权和自主性的坚持。
从生活态度来看,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主精神。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拒绝了多次的求婚,因为她需要的是真正的爱情和尊重,而不是为了物质条件而结婚。
她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追求,不愿意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而委屈自己。
相比之下,简·爱在《简·爱》中也体现了对自己生活的选择和独立人格的尊重。
她勇敢地离开了洛赛特夫人的府邸,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再受制于他人的命令和期望。
两位女主角在生活态度上的共同点是她们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不愿意为了社会的传统和束缚而放弃自己的选择和尊严。
从命运和家庭地位来看,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简·爱都身处于较为艰难的环境中,她们的命运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限制。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所在的班纳特家庭虽然地位不低,但由于父亲的草率和母亲的略显轻浮,家中的女儿们面临着婚姻的压力和社会的偏见。
女性形象的演变从简爱到傲慢与偏见
女性形象的演变从简爱到傲慢与偏见女性形象的演变:从《简·爱》到《傲慢与偏见》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简·爱》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经典小说中,探讨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追求《简·爱》中的简,是一个具有强烈独立精神的女性。
她是个背负了苦难的孤儿,却并不向命运低头。
简在寄宿学校里经历了痛苦的成长,却并没有陷入自卑和绝望中。
她相信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并开始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
简不满足于境况的限制,她渴望学习,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终,简从一个管家的职位嫁给了罗切斯特,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
与之相比,《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也是一个极具个性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
伊丽莎白是一个有思想的女子,她不甘于被社会上的偏见束缚,追求着自己的幸福。
与其他女性角色不同,伊丽莎白并不追求婚姻的安全感,她更希望能找到一个与她相互尊重、心灵契合的伴侣。
最终,她摆脱了父母的安排,选择与达西结合,实现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独立意识的提升与自主权的争取除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形象的演变还体现在独立意识的提升与自主权的争取上。
在《简·爱》中,简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和自爱情操的女性。
她不愿被他人压制,也不愿委屈自己。
当她发现罗切斯特与他人有婚约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罗切斯特,绝不妥协于爱情的陷阱。
简不追求富贵与名誉,她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最终,当她遇到罗切斯特重新回到他身边时,她并没有依赖于他,而是坚守自己的独立意识,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了财富和幸福。
在《傲慢与偏见》中,小说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也是一个勇于争取自主权的女性形象。
她不甘于婚姻的陷阱,拒绝了几个姻亲的求婚。
伊丽莎白对自己的标准要求很高,她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爱她并尊重她的伴侣。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_369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电影是运用光影画面来演绎故事的立体艺术,而小说则是运用文字塑造人物及情感的平面语言艺术,虽然影视改编将电影与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联系到一起,但两者在形式和手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于1944年被知名导演罗伯特?史蒂文森改编为电影后,得到影坛的一致赞誉,至今仍然被世界影坛公认为名著小说改编的巅峰之作。
电影《简?爱》通过对原小说的重新阐述,以直观的视觉性、通俗性、综合性满足了现代观众不同的观影需求及审美需求,让小说具有新的生命力。
一、电影《简?爱》与原著小说的相异之处(一)叙事情节的不同小说《简?爱》将主人公简完整的成长历程以文字形式事无巨细地叙述给读者,而电影受到时间等因素影响,无法完全照搬小说,只能根据需要对小说的叙事情节结构进行删减,重新赋予小说新的时代生命力。
电影《简?爱》根据小说中人物的回忆方式只截取了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要内容,在保持小说叙事大框架的同时,回避了电影放映时间及视觉直观性的局限,对部分小说情节予以删减,突出了对主人公女性坚强形象的塑造。
例如,电影《简?爱》中删除了小说中简与圣约翰在泽屋的内容。
小说中圣约翰是简追求爱情和自由的阻碍者,以他来反衬简的自立和性格,但是小说中对泽屋的叙述太过细致,足足有8章135页的内容。
电影只有短短的90多分钟时间,很难将圣约翰这一人物及故事情节囊括在内。
电影要突出表现的是简苦难的童年、曲折的爱情,并以这些内容来满足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所以泽屋这一繁枝细节只能删去,将空间和时间留给主要矛盾内容的展示。
同时,电影作为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观众很难在90分钟内形成对人物的短视记忆,像圣约翰这样的功能性角色,必然会影响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除此之外,电影还将小说中简得到叔叔遗产这一情节删减。
小说中简最终获得遗产与罗切斯特形成了经济地位的对比,虽然摆脱了自卑心理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但是小说强调的是遗产让简勇于爱上罗切斯特。
《简爱》特色分析
外国名著《简爱》特色分析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生:罗恒学号:1006103051.作品概况1.1 作品简介《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1.2 作者介绍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
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
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
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
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1.3主题思想《简爱》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一部社会小说,它反映了社会问题中的妇女问题。
平民女作家站在进步的民主立场,对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作为交换条件的买卖婚姻的否定,申诉了爱情的真正意义在灵魂的呼应,奉献,给予。
2 人物特色分析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
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
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
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
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十九世纪欧洲著名文学作品《简·爱》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大一女生》出自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之手,却塑造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内涵和艺术手段着眼,从作品的人物的命运与形象的刻画、情节结构的设置、景物与心理的统一方面入手,剖析两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成功的审美因素,从而透视出文学精神的微妙渗透和传承。
关键词:分析;《简·爱》;《大一女生》;继承《大一女生》是中国当代青春派女作家小思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反映了当代的大学校园生活。
此书一出,读者誉之为“中国的《简·爱》”。
只要读过这部小说的读者都不难发现,它无论是人物的命运和形象,还是情节、艺术上的一些处理手法都有些似十九世纪著名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造的先前阶段,是创作材料的储备。
就作家的社会生活体验性而言,从小说中的主角菱子对《简·爱》深深喜爱可以看出,作者在材料储备的一方面就是曾研究并模仿勃朗特的小说创作手法,无疑也或多或少地从《简·爱》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并把这些储备运用到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
《大一女生》没有像《简·爱》那样影响深远、流传范围大,但亦具备它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格调,吸引了众多的中国读者尤其是校园学子。
看似从《简·爱》脱胎而来却仍然能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征服读者,可见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些共同和不同的成功因素。
那这些相同的与不同的是什么呢?又是怎样造成的?这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性格、经历以及所受的教育有关,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作家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如果这些因素相似,作家之间的影响和继承是有必然性的。
作家是创作主体,作品是创作的结果,从他们的关系来说,主体决定了作品,作品是主体的反映,那么作品的相似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下面,我就从《简·爱》与《大一女生》在艺术上的一些共通之处来分析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并借此探讨一下出现相似的原因。
一、人物命运的安排和形象的塑造两部小说分别设计了贯穿始终的女主人公——简和菱子。
从人物的命运安排看,菱子和简显然是同命运却又具有当代中国生活特色的人物。
她从小失去双亲,和封建保守的奶奶相依为命。
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3分却没被录取,无奈中她加入了复读生的行列。
一年的苦读后,菱子以全区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外国语学院。
命运却还是在捉弄她,她唯一的亲人——奶奶,没等菱子毕业就离开了人世;初恋男友柳舫发现自己并不爱菱子,而是另有她人。
简则背负着自然和社会给她的不幸开始了人生:没有双亲也没有钱财;但她有着坚强的个性,这使她在很多人的眼里更加失去了魅力,因为她不会对别人逆来顺受。
这些人看到的是她的种种劣势,告诉她对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奢望。
但简·爱不听这一套,她拒绝接受这些人给她的卑微地位。
她要求人们接受她本来的面目:她可能微不足道,但却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她也许不漂亮,却值得他人爱。
简和菱子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出身寒微、为生活奔波、邂逅理想中的男主人公。
菱子作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可能与简一样,但菱子与她同样是父母双亡的年轻姑娘、无依无靠、读大学时也同样为生活发愁需要打工以挣得伙食费。
《简·爱》中的简从小在舅妈里德太太家那里抚养,之后被送寄宿劳伍德学校,后来应征到罗切斯特先生的庄园做家庭教师。
在那她爱上了罗切斯特,罗切斯特也被她独特的个性所吸引,他们在经历了层层波折之后幸福地结合。
而《大一女生》是中国当代小说,比《简·爱》的问世大约迟一百五十多年,人物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是紧密相系的,因而菱子并不是像简那样作为家庭教师而谋生,她是经过拼搏之后杀入大学校园的“天之骄子”,可贫寒的家境也使得她必须在课余做兼职。
不过,菱子也同样也具备简那样的非凡气质,其貌不扬却内涵丰富。
在盖次赫德府,幼时的简就是一个天生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孩,对于压迫,她自然而然地反抗。
当粗暴的约翰·里德表兄找碴欺负殴打她时,简不畏强暴地怒斥“: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像个杀人犯!”[1]对着里德太太,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要是骗人,我就该说‘我爱你’了;可是我声明,我不爱你……别人以为你是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
你才会骗人呢!”[1]到了牢伍德学校,善良柔弱的海伦·本斯因为小事受到责打,简对她恬退忍让感到不可思议,气愤地说“:海伦,有些人,给我不公平的惩罚,那我就不能不反抗。
这是很自然的事……”[1]从这里她不甘屈辱和不向命运妥协的倔强性格已经表露出来。
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她纯真而勇敢地表现自己大胆追求幸福的举动。
简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卑微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平等”的经典名句体现了她的思想——“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现在跟你说话,是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说话,在上帝的面前,我们是平等的!”[1]这种态度很符合她一直以来的反抗性格,她的爱是有尊严的,绝对不是乞求怜悯。
她的感情强烈而奔放,但她不会放弃平等的要求,因为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爱才是真正的、自由的、纯粹的爱。
从上述这些片段,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虽然贫穷、地位低下却品性高洁、气质卓然不群、态度不卑不亢的知识型女性形象。
这些对白深深地刻在“菱子”的心里。
高中的挚友杨翊寄给她两本精装的英文版及中文版的《简·爱》,她“愣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2]菱子每一次看《简·爱》,都会觉得主人公真切可感得就像坐在自己身边。
菱子能背出这些对白,被简那勇敢正直的、倔强深沉的、直面现实的又极其自尊的性格深深吸引,甚至这样肯定———“我爱她。
她是我的最完美的朋友。
”[2]以至于菱子本人,也和简那样:聪明而谦逊、倔强而善良、沉静而热烈。
刚进入大学时看到室友多种多样的衣服,菱子回忆起中学时代自己动手做成的小裙子,并告诉读者——她十来年所看过的书,其中的诸多道理足够让她知晓:对于自己没有而别人有的,比羡慕更高明的是自立。
她跟简一样的自尊、自立。
当菱子被古维列强拥怀中,她奋力挣脱,认为“他不是我爱的男孩,然而我却被绑在他的情结中,这不公平!”[2]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是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而菱子对爱情的追求亦如此,她渴望与柳舫的爱也是那样,认为“情爱如玫瑰,单纯、芬芳,但不能持久,只有在情爱中嵌入共同的精神,这才能成为长久清香而坚固的爱情。
”[2]从主人公的命运和人物的形象看《,简爱》对《大一女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作品内容、情节的影响,而是更深层次的思想深邃的影响。
人物的塑造不是表面上简单肤浅的重复,而是内心体验的再现!不管是夏洛蒂还是作者小思,都反映了她们对“平等的爱”的态度和追求,也向读者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细微,对“不公平”的待遇的爆发倾向。
二、情节结构的安排《简·爱》和《大一女生》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觉来写爱情故事,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便通过“障碍”的设置来推动作品中的发展呈现出曲折性、起伏性,这也由于是爱情“障碍”的设置到“排解”而体现出来。
正由于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觉,使得两位女主人公作为叙述者兼角色,她们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
这样的双重身份使书中女主人公的角色不同于作品中的其他角色,更显“透明”、更易于理解。
虽然也有作为叙述者的视觉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女主人公都不能叙述她们所不知道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但是可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爱情障碍于两位女主人公,可以归纳为她们的“不平”和“自卑”,这样,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便是表现她们这些内心活动的首选叙述视觉,也是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内心共鸣的良策。
那样读者不但可以直接看到人物的性格发展,还可以与主人公不断地产生感情上的交流,透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同时,以“我”为叙述者,就只要交代“我”的见闻“,我”的经历,一些关键性情节只要“我”不知道就不必交代,可以“卖关子”引起悬念,这就会被“到底是怎么回事”牢牢抓住,陪着主人公步步深入故事中。
女主人公们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当她们面对到来的爱情时,都显得缺乏信心。
简由于自己的身世,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样一位有名望的绅士能要一个贫贱的姑娘做妻子吗?”[1]她觉得自己不配被爱,迟早会失去爱,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道障碍。
《大一女生》中的菱子面对杨翊表示的好感,认为——“我沾光了,大大地沾光了。
”[2]因为杨翊父母双全,而她是孤儿;他是全国一流外语学院的学生,她是复读生……在《简·爱》中,直到男主人公说出自己内心的矛盾,其实他也追求爱和崭新的生活,只是自卑的灵魂又使他们怯于追求这些爱与生活,那时,横在男女主人公爱情发展之路上的障碍才得到了排除。
菱子喜欢上与杨翊一般优秀的柳舫,也不敢去争取。
后来在她妈妈的鼓励下,菱子决心为爱勇敢一次。
这也是菱子心理障碍的排除。
两位作者通过障碍的设置和排除那样环环相扣的方法,使其成为主要故事情节的构成特点,其中也融合了一些浪漫的情节,总的来说却是符合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同时也符合作者创作的意图。
三、相似的原因简和菱子这两位女性诞生在不同的年代,出自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作家之手,这两部作品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影响和共通之处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文学精神的影响和继承。
一个作家通过他所受过的教育、文化熏陶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社会生活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他以后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非常大的影响。
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模仿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鲁迅受果戈里同名小说启发创作了《狂人日记》。
小思比夏洛蒂·勃朗特晚150多年后才创作《大一女生》,但她喜欢文学,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并在作品中表明读了《简·爱》的多种版本,所以不难发现影响的极大可能性。
第二,作家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对爱情的理解。
夏洛蒂·勃朗特没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但在学识渊博的父亲的指导下,她读了大量的书籍而受到很好的教育;小思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可见两位作家都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这使两位作家产生共鸣,形成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具备可能性。
生活中的信息在每个人身上产生不同的反映也会产生相同的反映,有相同的反映才会出现共鸣点,文学也是这样。
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是产生共鸣的条件,比如个人情感和爱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