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看中体西用论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一、“中体西用”形成的社会基础“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是这一思想产生的主要基础。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笼罩在一种传统与守旧的氛围当中,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传统的封建主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当时的清政府面对这些矛盾时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有选择的采用了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的部分为其统治服务,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资本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乘机传入中国,这就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和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可能。
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漫长的封建社会在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鸦片战争第一次冲击了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优越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理智的眼光来“开眼看世界”。
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并且大多数也都是封建科举考试出身,他们希望在传统主流儒学不受到很大摧残的前提下,将西方文化中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部分引进来。
这就是“中体西用”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二、“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内涵解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讲西学必先通中学,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网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既免迂陋无讥,又杜离经畔道之弊。
”!"同时,张之洞也对“中学”和“西学”都做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他对“中学”做了定义。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一、“中体西用”形成的社会基础“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是这一思想产生的主要基础。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笼罩在一种传统与守旧的氛围当中,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传统的封建主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当时的清政府面对这些矛盾时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有选择的采用了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的部分为其统治服务,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资本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乘机传入中国,这就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和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可能。
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漫长的封建社会在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鸦片战争第一次冲击了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优越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理智的眼光来“开眼看世界”。
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并且大多数也都是封建科举考试出身,他们希望在传统主流儒学不受到很大摧残的前提下,将西方文化中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部分引进来。
这就是“中体西用”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二、“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内涵解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讲西学必先通中学,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网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既免迂陋无讥,又杜离经畔道之弊。
”!"同时,张之洞也对“中学”和“西学”都做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他对“中学”做了定义。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论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论1)统治阶级的危机意识和洋务运动:自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迫使中国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政治,统治阶级也迫切地想制造一个能够维持现存秩序的更加有效的思想武器。
在朝廷内部尽管存在一些顽固的闭门主义分子,但经过同治时代(1862-1874)洋务派势力逐渐壮大了.曾国藩(1811-1872)、李鸿章(1823-1901)和张之洞(1837-190 9)代表了洋务派.他们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起点承认西方武力的优越性,接受与此有关的机器和技术以此来要寻找中国自强之路.这样在维持中华自尊的同时,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以此来寻找中国自强之路的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也是像魏源、林则徐和龚自珍等一批先知们对西方认识的实践.2)洋务运动的实际情形和局限性:中国社会内部从整体上开始形成了一股促使政治上的反省和改革的新风气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新风气,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最先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直接引起了思想界风气的变化。
一直担心着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爆发和社会秩序混乱的传统士大夫们主张儒学的本质在于经世致用,从而掀起了一股新风气,并且他们也认为实行洋务从而可以改良社会和解决社会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洋务运动逐渐取得了相当大的势力。
但是在西方帝国主义者剥夺中国内部的资本蓄积机会的情况之下, 洋务运动自身却无法脱离多局限性. 在政权斗争的过程中,洋务派代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汉族绅士们的保守主义,这也导致了洋务运动的主体存有局限性.因此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在中体西用论的立场上促进的.1当然在朝廷外也有一些人士将中国的传统纲常名教摆在首位来看待,这是他们与洋务运动派相同的,但是与洋务运动派的情况不同的是,他们认为要从西方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甚至涉及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一点上与洋务运动有着很大的区别.2但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能够摆脱洋务运动派的中体西用论的局限。
4405字,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思考
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思考摘要:洋务运动是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代统治者为摆脱军事落后的局面而发起的。
洋务运动包括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陆海军,整顿海防,筹办新式海军,发展民用工业。
虽然“求强求富”的目的并没有实现,但在御侮的过程中起了作用,增强了军事实力。
在这一过过程中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尤其是“中学为体”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历史的局限。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一、洋务运动的背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加深。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魏源等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就认识到中国是落后了,不变落后为先进,就难以摆脱挨打的局面;要变落后为先进,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林则徐在被遣戍伊犁途中,回忆了鸦片战争中“器不良”“技不熟”,因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取胜的八字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
”把“器良技熟”放在首要地位。
并申论说:“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他说他甚至在“获咎之后,犹以船炮二事上陈。
”①这是因为他正确地把这“二事”提高到“驱逐外夷”“舍此曷济”的高度的关顾。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不久,清政府一些头脑较冷静的当权者痛定思痛,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恭亲王奕 等人表现出了深重的危机感。
曾国藩在战争一结束就提出:“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备?……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②。
1861年8月,他强调“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为购买外洋船炮,并提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华则罕于所见”。
从而主张在购买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仿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两年,火炮轮船必为中外官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③。
曾国藩的主张得到了奕 的赞赏,认为是“深思远虑之论”。
另一个洋务热心倡导者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表示:“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又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历程谈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历程谈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1、文化上:
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
但同时洋务运动却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对真正的人才培养有极大的局限性。
2、政治上: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有专制走向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入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政治理论。
但洋务派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依附性,决定了洋务运动只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无法进入政治层面与思想层面。
3、经济军事上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小农经济的崩溃,客观上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中国的军事力量。
但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国,受西方控制,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强求富;也因为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体制互相冲突,极大地限制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军事发展。
洋务派保守认为军事装备上是中国落后最大的原因,关注于经济军事方面的变革而拒绝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
甲午中日战争打断了洋务运动,革命变得激进。
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
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
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评析
I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评析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他们在思想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络守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纲常、封建体制的基础与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的目的。
虽然曾国藩未曾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他的洋务思想主旨即为“中体西用”。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 并非如顽固派那样全盘地否定和抛弃西学,他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还有承认西学、积极兴治西学的一面。
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致力振兴实业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同治、光绪年间(19 世纪60~90 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评价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评价
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现代化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是借鉴西方技术和制度,推动中
国实现现代化。
在评价洋务运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追求技术进步:洋务运动积极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在洋务运动中
兴办的洋务工厂和学校,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学习外国经验:洋务运动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积极学习外国经验,努力改革传统制度。
通过学习西方的军队组织、工业制度等,增加了中国的实力和竞争力。
3. 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成果:洋务运动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造船、制造火炮和军械
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成果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 存在问题和限制:洋务运动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由于没有形成全面、系统、连
贯的现代化理论和体系,一些改革措施在实际中难以贯彻执行,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
5. 受到保守势力和农民起义的阻碍:洋务运动在推动现代化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保守势力和
农民起义的阻碍。
这些阻碍使得洋务运动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进程比较缓慢。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增加
了中国的实力和竞争力。
然而,洋务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同时受到了保守势力和农民
起义的阻碍。
近代史论文——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看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作为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产物,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挽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重要手段。
它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用内容划分上不断改变,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工具。
但是,体用之间分属不同文化系统的矛盾冲突依旧不可调和,相互阻碍,最终使得中国近现代文化体系成为一个不和谐的畸形体系,难以带领中国走出严重的历史危机。
一、中体西用的思潮的渊源和发展——中西体用范围之划分中体西用的思潮的渊源和发展——中西体用范围之划分——中华文化可以三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文化者,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晚清之时,中华文明的衰微,是这三方面作为文化体系共同的衰弱,并非如晚清学者所言仅器物较西方为劣而已。
晚清的中体西用仅仅是学者形而上学的解决之道,割裂了体系特点的生硬嫁接自然会产生种种问题,直接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发展机遇,难以解决救亡图存的根本问题,自然也不可能去实现自强求富的梦想。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冯桂芳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到:“如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而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而稍后的王韬同样认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 当躬。
甚至先后做过曾国藩和李鸿章幕僚的薛福成也说“中国之洪荒,以圣人制度文物辟” 之。
“自有天地以来,所以弥伦于不蔽者,道与器二者而已……中国所尚者道为重,而西方” 所精者器为多。
但“彼之利器,可购而得也”“彼之技艺,中学而能也。
” ,”如此,“则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
因而,要“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 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是乃所谓用夏变夷也。
可见,中体西用从诞生起,” 就是在这样一种体用分离而没有系统观的学术认知中付诸实践,自然容易产生问题。
这些学者想当然的以为可以通过西艺来卫其道,却不知他们所谓的道也是衰微之源,如何可以驾驭地了比其先进的多得西方物质文化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简评“中体西用”
学术论坛272 2015年14期简评“中体西用”罗明先胡水玉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摘要:至今关于“中体西用”的研究已有很多,其中褒贬不一,但几乎都侧重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这一想不应该局限在洋务运动时期。
在近代社会,政府主导的3次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都是对“中体西用”的实践。
基于此,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件事件中解读了“中体西用”,力求客观、准确的,评价“中体西用”。
关键词:“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4-0272-021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出现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则是沈毓桂在《救时策》一问中写到:“夫中学西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始于晚清洋务派为谋其自身发展,提出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为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发展理念,但他不应由于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告终,这种学习先进文化的思想沿袭至今仍有其价值可言。
“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亦有类似之处。
“经世”在于世界不断变化,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变;“中体”实指以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沉淀出来的文化为主体,“西用”则指学习先进技术,在今天来看,不止西方,北方,南方,东方皆可,学习的不止技术,一切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先进科学或理念,皆可“拿来”!“中体”不失我中华民族之根本,“西用”则物尽其才,锦上添花。
在万变的“经世”中以“中体”稳固其根基,顺应事物客观规律,用先进科学技术助力自身发展,这便是“中体西用”在今天的意义所在!尽管我们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时,总把“中体西用”——在不改变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种只模仿西方器物而不改变自身落后制度、观念的学习模式,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成为我对狭隘的“中体西用”的诟病,虽然当时的“中体西用”理论尚处幼年期,内容也不够丰富,但正是这一思想促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唤醒了大部分当时已经麻醉中国人,鼓舞了已经睁眼看世界的开明的中国人。
洋务派在中体西用的纲领
洋务运动的纲领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它全面地概括了洋务派对内对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洋务派治理时局的基本方针.它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承认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承认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主张在此基础上办洋务,中国就能由弱转强,由贫变富.“外须和戎”的第二层意思是敌人船坚炮利,势不可摧,中国武器、军队落后,不能与敌.因而主张“力保和局”,求得变法图强的环境.但无条件地讲和是洋务派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是他们思想的本质与核心.“内须变法”就是根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在“变器不变道”的原则下,对中国的“军实”、“制造”、“人才”培养做些“变通”.所谓“中学为体”就是主张以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文化思想体系作为治国的根本,认为这个“本”不能够变.所谓“西学为用”,就是认为资本主义外国的机器、武器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他们的“长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主张中国必须学习西方这些“长技”.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购买洋枪洋炮、轮船铁舰,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与机器生产,兴办中国近代民用工业,举办洋务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等等.例如在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大规模生产枪炮弹药,还有机器、轮船.还有分批派遣海外留学生,洋为中用嘛.。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体西用”的思考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体西用”的思考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09-3 董冰全0901180407摘要: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
封建统治者们也意识到进行洋务运动的重要性,旧中国也涌现了一大批救国图存的志士。
他们办学堂,兴军事,一切是办的热火朝天。
可是在如此良好的氛围下,洋务运动竟然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一切客观条件都好像已经具备,可是结果却不合人意。
本文将从洋务运动自身的封建性、依赖性以及自身的局限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解释。
关键字:洋务运动发展富强正文: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
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呼声。
英法联军,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以雪耻图强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以振兴中华。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开始。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虽然不是旨在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且间接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洋务运动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现在对其茫然无知的中国人面前,使人们开始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这些成果的优越之处,从而逐步澄清了对“西学”的种种误解,由一味抵拒,渐至批判地吸取。
浅析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
浅析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摘要:洋务学堂的创办,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无先例的,确实也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翻译人员和外交人员,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和海军人才。
洋务学堂在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确实是在社会实践上起了作用,从而开创了讲究实用科学的新风气。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关键字: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培养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段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
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清政府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涉,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开办了一批学习“西文”(即外国语言文字)和学习“西艺”(即西方的军事技术及自然科学)的新式学堂,以专门培养洋务人才。
为此,洋务派根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做出了一些有利于洋务运动开展的决策。
首先,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
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官僚把兴办洋务教育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大都是实施“方言”教育,“武备”教育和科技教育。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目的是为了培养洋务人才,以适应当时外交和军事上的需要,从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因此,这些洋务学堂必然带有浓重的封建性,又由于这些学堂不少是依靠洋人兴办的,而且是为洋人所控制,也就必然带有买办性,洋务学堂从出世后,就受到了多方面的指责和抨击。
洋务学堂的出现,以及它的存在和发展,尽管有许多“未尽”之处,但绝非一无是处。
虽说它最后失败了,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就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进程,洋务学堂的产生顺应了“西学东渐”这一文化趋势。
洋务学堂最主要的特点,是开设了外国语、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等“西学”课程,这是它区别于封建传统学校的重要标志。
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
体用之争,自古有之。
大体上说,“体”为本质,为内容,即事物的自身基础以及内在根据。
而“用”指的是形象、形式,是相对于“体”而言的外在现象。
通常,“体”代表原则、立场等根本,而“用”则被用来表示具体方法手段。
其实从主辅方面来说,似乎已经事先预示了“体本用末”的结论。
而在研究体用之争之前,不妨先讨论另一个与体用之争相关的,自古存之的命题——道器之辨。
道器之辩较之体用之争,似乎更加古老一些。
古人言:“道生万物”,又云:“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
这样的“道”,代表着万物本原,及世间一切永恒规律。
而正如“体”与“用”相对一样,“道”也是“器”的另一个孪生子。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万物与本性之原,即为“道”;一切有利用发明生活的实际学问,即为“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的思想牢牢占了上风。
有两个词可以明确说明态度:“以道御器”和“道本器末”。
圣人言:“安贫乐道”,强调“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便身处陋巷也不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志向。
在古人看来,除却追求大道之外,其余一切身外之物都不值得为之停驻。
而对“道”更现实的解释,实际上应该是某种深深扎根于心底的美好理想——终极的善与美的。
从这点出发,古代的读书人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修身治国平天下之上,“学而优则仕”,将一生抱负寄托于朝堂之上,从而轻视了科学技术。
还因各种“奇技淫巧”会造成欲望膨胀,从而导致道德方面即“道”的沦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含义。
“器”者,各适启用然不能相通。
因此人不应成为某种器具,应该博学广泛,也可理解为人不应成为达成功利目的的手段。
一个真正的君子,理应致力于对“道”的追求,他的人生意义不应该是实用的、功利的。
因此这样的君子,有时候还被对人视为“无用”,但实际上,君子的“无用”正符合了重道轻器的要求。
但这样的看法缺陷在于割裂了“道”与“器”的联系,某些时候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道”并不符合实际利益的追求。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晚清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自强之道而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指中国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指导理论的纲常礼教、宗法制度,包括统治秩序。
“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论是指在保留中国传统封建专制统治的前提下,引进西方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走向了终点,“中体西用”之梦随之破灭,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着它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中西文化在交流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在激烈的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颇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早在19世纪后半期,晚清地主阶级就曾做过一次积极的探索,其经验和教训则值得我们在今天的对外开放中借鉴。
一、新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的全新形式两种“中体西用”观的根本区别:笔者此处所提的“中体西用”和洋务派提出的经过历史检验后被证明“失败”的“中体西用”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本质和内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遵循的“中学”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主义传统文化和统治秩序,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必然走向灭亡的旧事物,而今天我们所坚持的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属于新事物,它虽然尚不完全成熟,但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二、新形式“中体西用”思想的合理性1.当今历史条件与洋务运动时期截然不同洋务运动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去挽救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失败。
而今天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历史时期,它正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2.新形式的“中体西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迫使我们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果断地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有益因素,促使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之能更好地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2)筹建新式海军
至中法战争前,清朝表面上维持了北洋、 南洋(苏浙)和福建三支水师。 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此时北洋海军拥有新旧舰船25艘, 成为晚清实力最强的一支舰队。
创办时间
1862 1863 1866 1880 1885 1876 1880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响
根本原因 19世纪中期清朝统治的危机
.
(一)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1)以奕䜣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奕䜣集朝廷大权于一 身,倚靠着文祥、宝鉴、 董询等人为左右手, 并开始重用 汉族官僚。
(一)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3.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2)以曾国藩、 鸿 李鸿章、左宗 棠、张之洞等 章 人为代表的汉 族地方实力派 (即所谓清 王朝的“四大 中兴名臣”) 左宗棠
结局
标志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破产
顽固派的阻挠
③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④ 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 ( 根本原因 )
思考
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指 导思想“中体西用”?
积极作用:思维方式是正确的;运动策略是必要的 消极作用: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客观效 果是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教训:在引进西方的先进东西时,要学会引进更重 要的东西,而不是拣了芝麻(设备、技术)丢了西 瓜(制度、文化)。
前期
后期
60年代
李
张 之 洞
曾 国 藩
(一)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4.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 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 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 “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中国封建 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 巩固封建制度服务。用冯桂芬的话来说, 就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 诸国富强之术”。
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及当代思考
想 产 生 的 社 会 历 史 背 景 、 要 成 就 及 相 关 评 价 入 手 , 系 当代 中 国 教 育 发 展 的 实 际 , 思 这 一 教 育 思 想 的 现 实 意 主 联 反 义 , 期 引发 人 们 对 相 关教 育 问题 的 关 注 和 思 考 : 以
关 键 词 : 中体 西 用 ” 当 代 思 考 ; 育 体 制 “ ; 教
而 学 习“ 学” 为 了强 中国和存“ 学” 务 的 ,中学” 西 是 中 服 “ 和
3 以龚 自珍 、 源为 代表的地 主阶级 改革派和 李鸿章 、 . 魏 张之 洞为代表 的洋务派 的大力倡导促进 了“ 中体 西用” 育 教
思 想 的 确 立
“ 学 ” “ ” “ ” 关 系 , 办 教 育 、 学 饺 必 须 先 通 西 是 体 与 用 的 故 兴
一
命 运 动 具 有 非 常 鲜 明 的特 色 。 穿 着 宗 教 外 衣 , 地 主 阶 级 它 对 进 行 空 前 的思 想 和 暴 力 反 抗 。 虽 然 太 平 天 国革 命 运 动 在 中
定 的启发意义 。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 势 力 联 合 绞 杀 下 失 败 了 , 它 大 大 动 摇 了 清 王 朝 统 治 的 但 基 础 。 了 延 续 清 王朝 的 统 治 , 治 阶级 迫 切 需 要 一 新 的 为 统 种
许 立新 。 马爱 民
( 东师范 大 学 国 际与 比较 教 育研 究 所 。 海 华 上
摘 要 : 为 洋 务 运 动 的 教 育 方 针 作
206) 0 0 2
“ 中体 西 用 ” 想 顿 受批 评 , 顿 具 启 发 。 洋 务 运 动 时期 “ 体 西 用 ” 育 思 思 也 从 中 教
“中体西用”论
“中体西用”论[摘要]“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派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准则维护了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专制统治,也有利于冲破封建阻力,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近代化进程.[关键词]中体西用洋务派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该文化模式萌芽于经世派的“师夷长技”说,其最初框架表现在冯桂芬的《校豳庐抗议》一书中。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形成文化思潮且演变为政治实践活动。
其全称最早出自一八九六年四月沈寿康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匡时策》:“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般地认为最早明确阐述这一概念的是一八九六年八月,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辅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
今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此是立学宗旨。
日后分科设教,及推广各省,一切均应抱定此意,千变万化,语不离宗”。
一八九八年,张之洞《劝学篇》对中体西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概括和阐发,成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观的顶点体现。
中体西用文化观孕育的早期维新思潮又超越了中体西用自身,并且限定了“中体”的内涵,促使中体西用逐渐发生实质性的流变。
维新改良时期,中体西用不入时代的主流,其落伍为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守旧文化模式。
二十世纪初,康有为为首的文化复古主义者又起逆流,麇集在中体西用的麾下,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时代精神相悖离。
最终,中体西用在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风暴中被彻底荡涤出局。
中体西用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嘉道年间兴起的经世致用思潮。
这次再兴的经世之学冲破了清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的桎梏。
突破了规避现实的训诂名物、典章制度的考据学风,主张究心时务以经世匡济天下为己任,愤然针砭时弊、呼吁变法。
所属之事多为国内的漕运、盐政、治水、农事、治边、救灾、理财、吏治等当务之急。
从“中体西用”思想看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
从 “中体西⽤”思想看洋务运动与改⾰开放2019-09-07【摘要】洋务运动以“中体西⽤”为其指导思想,以西⽅之器物固中国之制度,⽽改⾰开放以来也是学习西⽅的同时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但这⼆者在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词】中体西⽤洋务运动改⾰开放⾃鸦⽚战争中国战败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益加剧,中国的出路在何⽅?战败的教训⾃然的使中国⼈意识到输的原因在于器物,于是中国的地主阶级开始在“中体西⽤”指导下发动了洋务运动。
改⾰开放后我国也开始借鉴西⽅发展经济的⼀系列做法,从⽽很多⼈将洋务运动与我国改⾰开放等同起来。
⼀、“中体西⽤”思想简单概述“中体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的缩略语,指在中国政治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利⽤西⽅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的制器、练兵、教育、科举等内政做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通,以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的。
“中体西⽤”从根本上说,是对中西⽂化结合的⼀种早起探索,这种中西⽂化的嫁接曾起到了⼀定的积极作⽤,但也有其弊端。
从积极⽅⾯看,“中体西⽤”思想有助于解放思想。
它毕竟合法的打破了中学⼀统天下的局⾯,使中国落后封闭僵化的局⾯得以改观。
打开了中国⼈从学习西学、器物到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门。
从消极⽅⾯来看,“中体西⽤”思想⼜有着当时不可避免的弊端。
西学接⼊中国时,中国并没有⽀撑西学的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为洋务经济服务,这⼜就决定了“中体西⽤”只不过是洋务派⾃存的需要;“中体西⽤”内在⽭盾⼜决定了处理不好关系则不能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的⽬的。
⼆、洋务运动与改⾰开放简介(⼀)洋务运动简介洋务运动以⼀批地主阶级开明分⼦――洋务派为领导,主要代表⼈物有爱新觉罗·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在指导思想上,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利⽤西⽅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不触动封建制度。
在宗旨上,洋务派所进⾏的洋务运动,致⼒于使封建中国,清王朝⾛上⾃强和求富的道路。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文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的总结了自己的洋务时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
“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
就政治法律制度来说,西方的君主立宪、明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都与“中体”相违,都应予以摒弃;要坚持维护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用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中体西用”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它是在清王朝遭受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下产生的。
其内容是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来自强求富。
办洋务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以培养洋务人才。
编制近代海陆军以巩固国防。
但这一指导思想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有如下四个原因: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洋务运动是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
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的文化意义与“中体西用”说的提出陈寒鸣19世纪60-----90年代,奕沂、曾国藩、左宗裳李鸿章、张之洞等出于御外侮、平内患的双重目的,发动了以引入西方科技,“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他们发起洋务运动的初衷在于援西洋之长以扶清廷统治大厦之将倾,但“结果和它的愿望恰恰相反。
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下来”(1)。
以这些清廷重臣为始作俑者引入中华大地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意识形态,按照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艰难而又缓熳、却亦是不可阻挡地成长、壮大,并终于将延续两千余年的中国王权专制主义制度送进坟墓。
这正如洋务派巨擘张之洞的弟子张继煦所评曰:“虽为公(张之洞)所不及料,而事机凑泊,种豆得瓜。
”(2)洋务运动在文化方面的客观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端:(一)揭开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序幕,初步奠定近代文化的物质基础。
洋务运动的实绩在于开办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批具有近代性质的大机器工业,产业分布比较齐全,有冶金、机械、煤炭矿产、军工、纺织等等,实际上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业框架。
这些企业总数48个,资本总额2263万元,拥有工人四万人左右,其中500名工人以上的企业工人总数约三万。
(3)洋务运动还初步改变了中国交通运输和通讯的落后状况,建立了包抬轮船二十余艘、五万总吨位的轮船招商局,筑成铁路数百公里,“电线已环绕丁十八行省间”(4)。
(二)传播近代科技知识,培养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洋务派认识到“惟洋人制造确有精理,不从学堂出身者只能步其后尘,不能独出奇异,则西学馆之设,自不可少”(5)。
“自京师设立同文馆招选满汉子弟延请西师,天津、上海、福建、广东仿造枪炮船械之地,无不兼设学堂,风气日升,人才蔚起,海防洋务,利赖良多”(6)。
洋务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创生,不仅新式学堂遍及各地,而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看中体西用论工商管理学院10国际市场营销一班缪琦【摘要】中体西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追求世界强国理想的成败,其具体表现就体现在改革开放和洋务运动的成败上。
中国在近现代史上的突出重围,仍难以走出中体西用的框架,进步和发展只是在于体用的范围内容的更新而已。
体,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用,物质文化。
无论何时,体是深层次的文化,用是浅层次的文化。
变浅而保深,去表而存里,这便是中体西用诞生的思想根源。
然而,作为体系存在的文化是不能割裂看待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中体与西用必将存在能否兼容的问题,而这兼容与否这便直接导致了中体西用的成败。
以先进核心文化去驾驭落后的表层的物质文化则兼容无恙,可取得成功。
以落后精神文化去驾驭先进的非核心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则必败无疑。
对中体西用的突破必在精神文化,预见中体西用的成败须看核心文化的兼容性。
【关键词】中体西用核心文化兼容性中体西用作为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产物,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挽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重要手段。
它从诞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用内容划分上不断改变,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工具。
但是,体用之间分属不同文化系统的矛盾冲突依旧不可调和,相互阻碍,最终使得中国近现代文化体系成为一个不和谐的畸形体系,难以带领中国走出严重的历史危机。
一、中体西用的思潮的渊源和发展——中西体用范围之划分中华文化可以三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文化者,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晚清之时,中华文明的衰微,是这三方面作为文化体系共同的衰弱,并非如晚清学者所言仅器物较西方为劣而已。
晚清的中体西用仅仅是学者形而上学的解决之道,割裂了体系特点的生硬嫁接自然会产生种种问题,直接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发展机遇,难以解决救亡图存的根本问题,自然也不可能去实现自强求富的梦想。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冯桂芳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到:“如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而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而稍后的王韬同样认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甚至先后做过曾国藩和李鸿章幕僚的薛福成也说“中国之洪荒,以圣人制度文物辟之。
”“自有天地以来,所以弥伦于不蔽者,道与器二者而已……中国所尚者道为重,而西方所精者器为多。
”但“彼之利器,可购而得也”,“彼之技艺,中学而能也。
”如此,“则彼之所长,我皆夺而用之矣。
”因而,要“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是乃所谓用夏变夷也。
”可见,中体西用从诞生起,就是在这样一种体用分离而没有系统观的学术认知中付诸实践,自然容易产生问题。
这些学者想当然的以为可以通过西艺来卫其道,却不知他们所谓的道也是衰微之源,如何可以驾驭地了比其先进的多得西方物质文化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西体用的割裂在所后实践中带来的问题自然引起稍后学者的重视。
体用必须和谐,才能发挥其作用,因而必须“本用一源”。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这便有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习西方文明结合的思维趋向。
可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政治文化的层面,中体与西用必然会产生冲突,因而张之洞坚决反对民权,平等观。
他的态度是“固知群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祭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等之说不可行也。
”张之洞虽然将中体西用涉及到了制度文化,但却在思想文化的边缘上固守己见,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核心,更别提突破中体西用得框架了。
中体,意在保留;西用,旨在更新。
何为中体,何为西用,只不过是我国究竟要保留什么,学习什么的一个划分而已。
不如拿来主义,中西融合不分彼此。
中西皆通的严复认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近代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自由不自由异耳”。
与张之洞不同,严复得出应“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结论,其本质就涉及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文化。
而不是只在外围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徘徊,可以说是对中体西用的大胆突破。
二、洋务运动的失败——落后的核心思想文化与先进物质制度文化的不兼容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必然有其核心的主导思想,根本原则,并有与之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
如果这个系统健全或者是基本健全,就可以吸引某些外来文化要素为我所用。
我国古代却是存在这向少数民族学习,进而取得成功的案例。
比较著名的比如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因此,在近代遭遇西方列强的侵犯后,不自主地便希望学习他们的这种“船坚炮利”的器用,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
但是,晚清的中国真的可以像过去那样吸取先进要素而完善进步吗?事实并非如此。
吸引外来文化时存在着前提条件,那就是兼容。
先进文化能够兼容落后的文化要素,因而可以引进其他文化系统的要素进而完善自身,但如若自身的核心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去吸取比自身还要高度发达的文化要素必然会面临失败。
晚清的中国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已经是落后于世界的腐朽文化了,所谓的“三纲五常”的道,封建伦理的道德已经完全不适应历史的发展了,中体和西用已经不具有兼容性了。
如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机械化大生产不兼容,政治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与发展近代科技文化不兼容,封建等级制度同民主政治制度不兼容。
落后的核心主导文化是不能驾驭先进的西方文明要素的,引进来的西方文化对晚清核心思想文化的冲击,必然使得晚清文化对西方要素各加谨慎,最终阻碍着西方现代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不能让中国走向富强。
文化中心论决定了中国的核心儒家价值观孕育不出资本主义,封建文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了晚清已经丧失了其本来的积极前进动力,它对现代化的阻碍,也导致了它和现代化的不能并存,只有先更换中国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国才有救,社会才能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突破——中体西用中核心价值的改革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又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选择。
一样的百废待兴,一样的积贫积弱;但有着不一样的政府,不一样的社会制度,不一样的国际环境和不一样的对外政策。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这无外乎是另一种的新“中体西用”。
以社会主义的体去行资本主义的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洋务运动30年,失败了。
改革开放30年,却仍然有其强劲的发展动力。
何也?关键就在于改革开放的突破——对中体西用理论框架的突破。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建立在浓厚的政治底色之上的。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得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是一种单一的、完全政治化和道德化的价值观。
造成一种“无我”的价值观时期。
集体主义原则,在当时就是片面地强调集体利益,同时把个人、个性淹没于甚至扼杀于集体之中,集体成了泯灭个人和个性的手段和工具。
“集体主义原则”最经典、最规范的表述就是: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实际上就是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甚至抹杀个人利益。
这种核心思想文化,这种价值观必然阻碍现代化的发展。
集体主义就相当于晚清时的“三纲五常”,严重阻碍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步伐,造成了体用之间的不兼容:有这样的集体主义,就驾驭不了先进的西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彻底宣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束。
偏颇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激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被彻底粉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从本质上把价值观的核心位置给彻底空出来,让人们在实践中寻找正确的价值取向。
虽然这样的选择不能说是最好,但缺省的价值观不会像“三纲五常”那样阻碍历史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变的事实。
著名的比如1988年的蛇口风波,直接就涉及到了价值观的探讨。
“主观为己,客观为人”这一现在理所当然的思想,在那时在严厉的批评中与文革时的价值观正面交锋。
文化的突破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政治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体西用的突破,必须从“中体”上下功夫,以文明的现代化引领社会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几代人富国强民的梦想。
四、中体西用的成败——正确把握核心文化要素中体西用的成败,正是核心文化要素在驾驭外围文化要素时产生的。
其关键就是在与如何增强中体的兼容性,或者说在无法增强其兼容性时,彻底突破中体西用的框架,在核心文化上也向西方学习,或如同改革开放那样,让人们在实践中寻找适合的价值观。
没有什么价值体系是必须固守的,没有什么文化是不可以抛弃的。
发展是硬道理,只要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突破核心文化体系并加以创新突破又有何不可?晚清中体西用的失败,就在于时代的局限使得人们把“三纲五常”看得过于重要,使得当时的人对于事物轻重的认识存在偏颇。
同样,现在所重视的价值体系在日后也很有可能像“三纲五常”一样遭人唾弃,固守一个虚伪的核心文化而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实属不智。
因此,突破中体西用在于敢于突破现在社会的桎梏,敢于打破现存的价值评判体系,用现实主义的发展观去看待新事物,使得核心价值更具兼容性,最终使得各种文化要素在中华文化系统内和谐共存,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并通过文化现代化引领政治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