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工程力学仿真模拟(3)O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11年专接本选拔考试
《工程力学》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图示杆件结构中(不计自重),( )
A .A
B 杆为二力杆
B .CD 杆为二力杆
C .AB 和C
D 杆都是二力杆
D .没有二力杆
2. 图示受拉杆件横截面面积为A ,则α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ασ为( )
A .A F =
ασ B .ασαcos
A F =
C .ασαcos A F =
D .ασα2cos A
F =
3. 图示受扭圆轴的扭矩符号为( )
A .A
B 段为正,B
C 段为负
B .AB 段为负,B
C 段为正
C .AB 、BC 段均为正
D .AB ,BC 段均为负
4. 图示超静定结构,1杆为铝材,2杆为钢材,3杆为铜材,4杆为木材,杆件横截面积均相同。若刚性杆AB 向下平动∆,则内力最大的是( )
A .1杆
B .2杆
C .3杆
D .4杆
5. 图示单元体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的相当应力3r σ为( )
A .σ
B .2σ
C .σ2
D .σ2
1 6. 下述不同力系分别作用于刚体,彼此等效的是( ) (d 表示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A .(a)(b)
B .(b)(c)
C .(c)(d)
D .(d)(a)
7. 在棱边边长为a 的正方体侧面作用力F ,设a =1m ,F =1000N ,则力F 对z 轴之矩大小为( )
A .1000Nm
B .1414Nm
C .707Nm
D .0Nm
8. 矩形截面受纯弯曲作用的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是( )
9. 图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 1和m 2,且力偶矩的值m 1=m 2=m(不为零),则支座B 的约束力( )
A.等于零
B.作用线沿A 、B 连线
C.作用线沿B 、C 连线
D.作用线沿过B 的铅垂线
10. 图示轴向受力杆件中n-n 截面上的轴力为( )
A.-3P
B.-4P
C.+4P
D.+8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图示二力F F '-= 。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为d ,固定点O 到F ' 的作用线的距离为a ,
则该二力对O 点之矩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______。
2.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刚度和__________________。
3. 图示三角形对三个平行轴的惯性矩中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__________________。
5. 金属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称为______________。
6. 单元体的主平面上切应力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7. 刚体定轴转动时,如果非转轴上各点的加速度方向都指向转轴,则该刚体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
8. 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bt σ与抗压强度bc σ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9. 胡克定律E σε=只在σ≤___________时才成立。
10. 某单元体上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x y σσ,材料的弹性模量E 、泊松比μ均为已知,该点沿z 方
向的线应变z ε=___________。
三、是非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柔索约束力的作用线沿柔索,方向可以假设。()
2. 由截面法可知,内力的大小只和外力大小有关。()
3. 圆轴扭转时,每个横截面都绕轴线做了一个转动,直径保持直线。()
4. 中性轴就是截面的形心轴。()
5. 组合变形同一截面上,同种性质、同一点处的应力可以代数相加。()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试用叠加法求图示梁C 截面的挠度。
2. 如图所示为一多跨梁,由AB 梁和BC 梁用中间铰B 连结而成。C 端为固定端,A 端由活动铰支座支承。已知M=20kN ·m ,q =15kN/m 。试求A 、B 、C 三处的约束力。
3. 图示平面构架,已知杆AB 的长度l =2m ,其横截面为边长a =100mm 的正方形,F=30kN ,试求杆AB 中最大正应力max σ。
cos 4524N l F F
l Fl
M ===
,max 326342N t z F M Fl F l A W a a a σ⎫=
+=+=+⎪⎭
4.如图所示,刚性梁AB用三根拉杆悬挂,三根材料相同,截面积均为A=100mm2, [ ]=170MPa,求结构的许可荷载[P]。
5.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求(1)主应力大小和主平面方位;(2)主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