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单元课题2_化学是一门以实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检测卷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A.B.C.D.3.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量筒——配制溶液B.烧杯——贮存气体C.长颈漏斗——过滤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过滤 B.取用液体药品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除去CO中的水蒸气5.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有湿抹布扑盖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C.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硝酸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6.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D.过滤8.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不随意触碰未知化学试剂1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14.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15.蒸发食盐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B.当蒸发皿中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C.停止加热后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停止加热后还需要继续搅拌二、填空题16.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填名称);(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3)描述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2 含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不能被点燃2.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3.我们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探究,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盛半瓶水后,用手堵住瓶口再将集气瓶倒放到水里.B.气体集满后,先将集气瓶拿出水面,再盖上玻璃片.C.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临时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4.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5.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6.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如图所示的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为(...)A.左熄灭,右变旺...B.左变旺,右熄灭C.都变旺...........D.都熄灭7.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活动探究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8.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9.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温度最高。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含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一、单选题1.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出固体粉末B.装入固体粉末C.点燃酒精灯D.加热固体粉末2.下列仪器中,过滤和蒸发都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3.下列图示的与试管有关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连接胶塞4.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读出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移走蒸发皿5.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B.加酒精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6.下列关于启普发生器(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启普发生器是块状固体与液体试剂在常温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B.实验开始时先从装置中a处加液体药品,再从b处加固体药品,实验结束后从c处倒废液C.使用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启普发生器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优点7.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设计中,方法合理的是()A.B.C.D.二、填空题8.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药品用夹取。
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
实验室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取用,液体通常取mL。
固体只需即可。
9.请从下列的四种仪器中选择一种主要的仪器,完成下列操作。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应使用;(填仪器名称,下同)(2)进行过滤操作时应使用;(3)进行液体蒸发操作时应使用;(4)给液体加热时使用.10.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用序号填写)①烧杯②集气瓶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11.下列试剂:①二氧化锰粉末②试剂瓶中的稀硫酸溶液③锌粒④块状大理石⑤精盐.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填序号,下同),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1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13.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单选题1.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A. 氮气B. 水蒸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2.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氮气B. 稀有气体C. 氧气D. 二氧化碳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A. B. C. D.4.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A. 吸入的空气全部是氧气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吸入的空气中不含水蒸气D.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不同5.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A.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B.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C.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 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二、实验探究题6.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
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
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
操作c处现象d处现象从a处缓缓吸气5次无明显现象石灰水不浑浊从b处缓缓吹气5次出现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①吸气、吹气时,c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7.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到结论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①________ ②________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蜡烛的硬度较低,③________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④________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资料)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⑤________三、综合题8.请解释下列实验中的现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一、单选题,共14小题1.下雪天,当路面出现积雪时,环卫工人会往雪上撒盐或沙。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为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增大汽车与地面的摩擦;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加速冰雪的熔化。
就上面这些同学的观点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或猜想C.获取事实与证据D.检验与评价2.为探究蜡烛燃烧时哪层火焰温度最高,需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都可以3.下列不属于石蜡的物理性质的是A.硬度小B.密度比水小C.具有可燃性D.难溶于水4.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D.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5.吹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白烟是A.石蜡气体B.石蜡固体C.石蜡液体D.都有可能6.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不溶于水C.石蜡受热易熔化D.石蜡可燃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A.极易溶于水B.不溶或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8.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A.密度B.硬度C.溶解性D.可燃性9.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10.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A.可燃性B.助燃性C.挥发性D.氧化性11.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C.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D.将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1~2s取出,内焰的火柴炭化变黑,说明内焰温度最高1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该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13.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燃烧时发光、发热②用一干而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③外焰温度最高④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发生物理变化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④14.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由此说明()A.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是物理变化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15.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给的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题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2.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和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3.用小刀轻轻地在蜡烛表面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
把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4.蜡烛火焰分为、、,其中的温度最高。
5.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但和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
【课堂练习】: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2.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3.小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4.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做结论5.将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
(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集气瓶Ⅰ中无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其原因是()A.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B.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C.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6.某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的探究情况完成.(1)通过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酒精的颜色是色体;(2)闻闻它的气味,酒精有的气味;(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见酒精(填“溶”或“不溶”)于水;(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然后把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出现,把烧杯倒立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通过这两个现象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到了初三,同学们多做练习题。
对于通过考试,之后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来袭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初三上册化学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思路解析: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
答案:B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及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
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
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答案: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 1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2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课题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燃烧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 B.炸药开路 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4.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核能发电 C.煤矿自燃 D.干冰升华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盐酸挥发 C.蜡烛熔化 D.白磷燃烧6.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车胎爆炸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树根“变”根雕C.冰雪融化 D.米饭“变馊”8.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大豆磨浆 B.蛋糕切块 C.焙制糕点 D.苹果榨汁9.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作制冷剂 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酒精洗掉沽在试管壁上的碘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10.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
以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鞭炮B.矿石粉碎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1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白磷燃烧 C.铁丝折弯 D.酒精挥发1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品红扩散1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铅笔折断 B.废纸撕碎 C.笔盒生锈 D.水分蒸发16.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17.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18.下列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1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硫酸呈酸性,可用于去除水垢20.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干冰升华C.煤的燃烧 D.金属锈蚀2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冰雪融化 C.钢铁生锈 D.烧制陶瓷2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2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24.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训练(含答案)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A. 氮气B. 水蒸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2.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对的()A. 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水雾,随后消失B. 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C. 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烧杯底部将会变黑D.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跟着被点燃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A. 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B. 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C. 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D.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4.在“人吸人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是氮气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 呼出的气体仍然是混合物5.下列有关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B. 难以观察到空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C. 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所以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D. 呼吸过程消耗了氧气,属于缓慢氧化6.我们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探究,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B. 气体集满后,先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C. 将集气瓶盛半瓶水后,用手堵住瓶口再将集气瓶倒放到水里D. 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临时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7.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8.有关蜡烛的燃烧和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火焰的温度最高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③燃烧时发光、放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 仅①②③B. 仅④C. 仅②③④D. ①②③④9.用如图所示方法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过实验1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比空气中的高B. 实验2中在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比在空气中燃着的木条燃烧时间长C. 通过实验2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比空气中的高D. 通过实验2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的O2含量比空气中的低10.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教案: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和____等,可以____,学习____的方法并获得____。
2.蜡烛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是____色,____味,____体(填“液”或“固”),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
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____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_和____。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情境导入】【交流与思考】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展示提升】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层,____最亮,____最暗。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时培优作业: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是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蜡烛燃烧时烛心处有部分固体石蜡熔化B.蜡烛燃烧时火焰有三层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靠近火焰处的蜡烛变软了2.新发行的一元硬币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葛同学建议用磁铁去吸一下。
该建议属于探究中的()。
A.进行实验B.猜想假设C.提出问题D.设计实验3.小刚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B. 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内焰温度最高C.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某种生成物D.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4.同学们知道食醋、蚁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 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该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6.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7.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正确的结论是()。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③燃烧时可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④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④D.①②③④8.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C.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D.将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1~2s取出,内焰的火柴炭化变黑,说明内焰温度最高9.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先后做了多次报告。
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2.小丽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不同面料的下脚料。
(3)在空气中分别燃烧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
(4)归纳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
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的科学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实验法3.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4.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下列有关讨论中正确的是()5.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中白瓷片的两表面无明显变化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D.实验4中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6.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已收集该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获得证据:……得出结论:……(1)他提出的问题是。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气体,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第一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快乐点击(每小题3分,共30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雪融化2.我们在打开某种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前将酒精灯内的酒精加满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D.使用酒精灯后用嘴吹灭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中正确的是()5.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能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6.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本质7.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3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量筒:用于溶解固体D.玻璃棒:可用于搅拌液体8.当你在复印室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与臭氧性质完全相同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给水加热时,水沸腾,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有小水滴生成B.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黄色沉淀碘化银生成C.在点燃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雾D.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烟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附答案解析: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选练习【基础篇】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2.(2018·武邑县第二中学初三课时练习)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3.(2018·河北初三单元测试)小亮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D.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4.(2018·河北初三单元测试)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5.(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质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得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进行实验 C.分析论证 D.猜想假设6.(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 ) A.蜡烛中含有水 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可能是空气中的水,不足以证明什么 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7.(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存在的错误是()A.加热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 B.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C.试管内的液体不足试管容积的 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8.(2018·全国初三单元测试)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的成分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9.(2018·北京初三单元测试)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A. 氮气B. 水蒸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 猜想B. 实验C. 推理D. 归纳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A.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 加入石灰水充分震荡C.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D.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4.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
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 猜想或假设B. 提出问题C. 制定计划D. 结论5.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A. 提出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作出结论6.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 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C. 作出结论D. 设计实验7.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A. 水B. 食盐水C. 澄清石灰水D. 糖水8.下表列举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 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解答A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B 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C 火焰上方的黑烟是怎么产生的?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小颗粒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石蜡固体A. AB. BC. CD. D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B. 熄灭后有白烟生成C.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10.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 猜想或假设B. 提出问题C. 制定计划D. 结论1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31827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利用的是大气压的工作原理Cl2ClO2B.某些自来水厂用或来消毒,使生产的自来水中含有氯元素C.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时发生了化学变化D.红绿信号灯控制交通,主要是利用光来传播信息,红光、绿光都属于电磁波2. 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密度会减小B.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C.工业生产中用水致冷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将硬水蒸干有固体析出,可通过将水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3.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②①④B.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②③④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给液体加热 C.称量固体 D.量取液体5. 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C.证明液体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D.操作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固体药品B aB.添加酒精C.检验氢气纯度D.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7. 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会造成水污染,生活废水不会造成水污染B.水是最常见的氧化物,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锅炉爆炸D.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青少年应该长期饮用纯净水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后变成纯水B.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C.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起杀菌作用D.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单元课题2_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5分钟训练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的观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思路解析:要了解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能力。
答案:实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化学原理科学探究2.通过学习教材上关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你能总结一下化学学习的特点吗?思路解析: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教材中总结了关于化学学习的三个特点,要求学生了解,以指导今后化学的学习。
答案:(1)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观察、记录、描述、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10分钟训练1.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本题考查蜡烛点燃过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石蜡硬度较小。
答案:A2.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 空气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基本化学性质,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答案:B3.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思路解析:氧气、空气均可以助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氧气含量低,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C4.正确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②B.①④C.③④D.②④思路解析:选择仪器时应该选择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最接近的量筒来量取。
答案:D30分钟训练1.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思路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沉淀变化;澄清石灰水滴入到二氧化碳集气瓶中,会产生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点燃的火柴会立即熄灭;蜡烛罩答案:A2.(经典回放)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蒸发皿C.漏斗D.量筒思路解析:主要考查过滤所需的仪器。
2022-2023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详解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2、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吹草动B.百炼成钢C.披荆斩棘D.滴水成冰3、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衣服晾干C.酒精挥发D.粮食酿酒5、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A.酒精挥发B.食物腐烂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人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检查气密性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8、宿松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木雕B.剪纸C.竹编D.酿酒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下列古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0、高州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和美食,下面高州的景点和特产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新垌风车发电B.东门粉皮米磨成浆C.西岸木刻版画D.根子荔枝酿酒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学科,因此要学会观察实验,比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蜡烛的一些物理性质,用小刀可以把蜡烛切一块下来,说明蜡烛质_________(“软”或“硬”),蜡烛放入水中,发现它会_____(“沉入”或“浮在”水面,说明蜡烛密度比水_________(“大”或“小”),并且______溶于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5分钟训练
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的观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思路解析:要了解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能力。
答案:实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化学原理科学探究
2.通过学习教材上关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你能总结一下化学学习的特点吗?
思路解析: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教材中总结了关于化学学习的三个特点,要求学生了解,以指导今后化学的学习。
答案:(1)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观察、记录、描述、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10分钟训练
1.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本题考查蜡烛点燃过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石蜡硬度较小。
答案:A
2.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空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基本化学性质,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答案:B
3.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路解析:氧气、空气均可以助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氧气含量低,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C
4.正确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思路解析:选择仪器时应该选择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最接近的量筒来量取。
答案:D
30分钟训练
1.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思路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沉淀变化;澄清石灰水滴入到二氧化碳集气瓶中,会产生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点燃的火柴会立即熄灭;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答案:A
2.(经典回放)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必须用
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蒸发皿
C.漏斗
D.量筒
思路解析:主要考查过滤所需的仪器。
简易过滤器是由漏斗和滤纸组成的。
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必不可少的仪器应是漏斗。
因为没有漏斗则不能组成过滤器,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答案:C
3.化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冷静地处理。
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 )
A.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C.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D.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思路解析: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若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引起自燃。
将洒落在桌面上的白磷扫入垃圾桶中,白磷自燃可引燃垃圾桶内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故做法错误。
答案:D
4.写出下列(见图)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答案:①烧杯②集气瓶③水槽④胶头滴管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所示,请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内容实验步骤、方法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1.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2.氧气含量是否相同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3.水的含量是否相同
1.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明显变浑浊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2.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立即熄灭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远远小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3.呼出的气体使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
水蒸气含量
6.“西气东输”,输送的是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用作家庭燃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已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水遇冷可以凝结成小的水珠。
这是生活常识。
思路解析:此题可联系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利用甲烷的可燃性,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其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然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将甲烷导出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烧杯内壁有水
雾出现,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