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开题报告--颈椎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07针灸硕士刘双岭导师:高维滨
一、研究目的: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共分六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左右。基于此本文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二、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点,高维滨老师采用局部取穴原则,针刺夹脊穴通以脉冲电流的治疗方法。电针夹脊穴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组织椎体增生物、椎间盘突出物对椎动脉、神经根及颈部交感神经的直接或间接压迫,改善或解除了刺激症状。本研究探讨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机理,意在寻找颈椎病治疗的新方法,为夹脊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
(一)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颈椎的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的钙化。多发生于中老年,并且多数神经根型患者伴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2.慢性劳损:多与不良睡眠方式、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及精神状态异常有关系,患者多由长期低头、屈颈导致颈部肌肉疲劳,迁延发展成颈椎病。
3.其它:包括头、颈部外伤、血管因素、咽喉部炎症、颈椎先天性畸形等。
(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1.手术治疗:根据手术途径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三种。
2.非手术治疗:针灸、推拿疗法、牵引疗法, 药物疗法(消炎镇痛药、利尿脱水药、激素类药、神经营养药),封闭疗法(主要包括注射痛点、椎间孔神经根阻滞疗法、硬膜外腔神经根阻滞),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远红外线、超短波、微波、激光、直流电低中频脉冲、中药蒸汽浴等),高压氧疗法,综合疗法等。其中针刺疗法主要作用是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神经、血管功能,纠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因此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四、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有无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2月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夹脊电针治疗组30例,B组为普通针刺治疗组30例,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改善及疼痛综合评定(PRI)为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疗前与疗后的对比观察。
(二)病例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及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 T及MRI亦可见椎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相应椎管及神经根管变窄。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三)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的中、西医诊断标准,诊断确切者;
2、年龄在20~70岁之间,意识清晰,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
3、自愿加入试验者。
(四)排除标准:
1、其他型颈椎病患者及颈椎外病变患者;
2、有手术适应症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
4、x线片显示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和椎体融合的病例;
5、合并妊娠或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6、不能按本观察要求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者及资料不全者。
(五)疗效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根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结合临床而定:
治愈: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
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明显好转,可参加劳动和工作,但劳累后头颈部仍感轻度不适。
好转: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有所恢复。只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
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六)操作方法:
1、治疗组(夹脊电针组)
处方选取病变颈椎节及其上下椎节两侧的夹脊穴,每次三对夹脊穴。
操作:患者取坐位,选取华佗牌不锈钢毫针0.35×40mm、0.35×50mm,常规消毒,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得气后接KWD-808II型全能脉冲电疗仪,夹脊电针采用正负极左右连接,并将正负极交叉通电。选用疏波,肌肉大幅度跳动,有利于肌肉牵拉椎体、松动椎间关节,使突出的间盘复位,扩大椎管的容积,减轻对脊髓、脊神经根的压迫。电流量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电针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对照组(普通针刺组)
处方: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穴,患侧曲池、外关、合谷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大椎穴直刺1- 1. 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每日1次,每次针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六、统计学方法:
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用SPSS软件处理)
七、研究进度及具体安排:
2008年2月-2008年8月随师学习,收集病例
2008年9月-2009年9月完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
2009年10月-2010年4月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及撰写论文
八、予期结果:
夹脊电针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两组组间与组内,疗前与疗后的对比观察疼痛总分(PRI)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