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妮《 经典课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繁衍生息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赵燕妮

现在很多的中国孩子对外来文化的热衷让我们心惊胆战。他们喜欢吃快餐,喜欢看日韩动画片,喜欢看韩剧,但他们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却越来越远,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排斥。很多人不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不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像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认为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用来记载五千年中华文明,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无法估量,学术的人文精神何其深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蕴涵。

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要花大力度来歌颂与赞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高尚忠贞的爱情,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而高尚的认识。

第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激励鼓舞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李密的对祖母的至孝,感人肺腑;再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对亲人离世的无限悲痛之情,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与骚扰,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屈服害怕过,而是进行了最为

顽强的抵抗。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文言文中是蕴涵很深刻的。比如教《愚公移山》,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只有坚持斗争,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对付它,才会取得胜利;教《伶官传序》,教育学生防微杜渐,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明白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方面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

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光靠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现实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在这三个时间过程中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做到:第一,了解内容。“了解内容”是指弄懂语句的意思。要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至于文学常识方面,能够按照课文的注释,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的简历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顺畅朗读。“顺畅朗读”指朗读时不掉字,不加字,不结结巴巴,有适当的停顿,快慢适中等。现行课本中每课的后面对朗读基本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言文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提示重音读法的,有提示节奏快慢停顿的等等。

第三,背诵一些基本篇目。文言文课文(包括文言文、古诗词)绝大部分都要求背诵或默写。因此文言文教学中的背诵也是相当重要的。背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就要靠熟读背诵,熟读背诵多了,就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渲染气氛,在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课文而忽略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知识,要随机应变,随时进入传统文化的宝库,给学生以不时的讲解与点拨。

第五,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查阅资料,主动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踏实的基础。

第六,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从中吸取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文言文教学在更好的传统文化认识基础上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

育效果。

文言文教学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达到古为今用的教育目的,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更为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教育目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

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缺少语言环境,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没有什么味道。有的学生甚至说,要不是因为考试要考到,真不想学那些艰深的古文。因为他们都认为这里面的东西太遥远了,他们希望从书本上学到能指导生活的知识,培养能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可是这些都是文言文做不到的。“我想学,可用不上。”“文言文,是应该学习的,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丢,如果连这都丢了,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可是我曾努力去学过,但最终放弃了。”以上两句来自于网络评点,以下来自于对学生的调查:“不是我不想学文言文,一是有点难,二是没用”,“我其实很喜欢文言文,也知道对自己有好处,可是我不会花时间去专门研究,老师教一点就学一点,碰到就学,碰不到就算了”,“学了没用,我不想学,但是高考要考”。从许多学生的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文言文的作用,可是社会发展趋势让这些都变得无用,最多也就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对于今后走入社会,这并不是一种能力,但学生仍然在学。

另外,由于古文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差距,而学生又是一个不断接受新观念、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思想观念变化很大,就更难认同古文作品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及感情。由于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他们容易感性认识优先,在对问题的看法上感性认识先入为主,受现代思想观念影响在主观上就对古文作品心存否定,于是无法感受到文言作品的经典美,无法与作家、作品沟通。逐渐地学习兴趣随之消亡,唯一剩下的就是学习任务,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动力,没有了兴趣就很难进一步去探索、研究,对文言作品一般都是浅尝辄止,以完成老师的显性目标为主,缺乏自主探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学习文言文的需要,就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可谓是步步维艰,任重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