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受教育覆盖面提高,师生关系越来越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关系。尊师爱生一直是师生关系中被普遍公认和践行的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我们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并没有改变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能目标,但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怎样传承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上却有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新型师生关系也没有改变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但对怎样发挥这一主导作用,怎样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却提出了新要求。新型师生关系同样没有否定师生关系的差序性,但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差序性,却与以往的“一桶水”与“一杯水”的惯性思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教师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许多教师的潜意识中,传统的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听话和学习。听话就是听教师话,学习就是成绩好。具体表现就是遵纪守法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育,刻苦学习成绩不断直线上升。这样的学生教师没有理由不喜欢,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应如何看待那些不太听话,学习成绩不太好甚至很不好的学生。从人才培养的规格来说,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为原则,以“基础文明”为底线,以促进发展为导向。只要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这样的师生关系就不是简单的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而是相互发现、相互开发、相互促进,一起成长和发展的陪伴关系。

其次应怎样培养学生?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形成

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意识,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知识的滋养、体验的机会、锻炼的舞台、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同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帮助。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误,允许学生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少一点“一刀切”,多一点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少一点“齐步走”,多一点因势利导的“有梯度”的“差别化教育”;少一点让学生与同学的“横向的名次比较”,多一点与自己的“纵向的发展比较”;少为学生“树榜样”,多为学生“做榜样”。这样的师生关系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共同分享和提高的关系。

再次,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或我们拿什么教给学生?主智主义的教育虽然已受到广泛的反思和批判,但真正能够冲击和改变这一教育理念的是“后喻文化”时代对教师知识权威地位的挑战。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知识搬运工式的教书匠将逐步被淘汰,更多以信息加工、知识运用、学习辅导、能力训练、创新启发、价值分析、思想引领、人格影响为导向的新型教师将走上讲台。教师需要传承的不再是单一的认知性文化,而更多的是情感性、价值性、批判性、创造性文化。

概括地说,教师传承给学生的应是超越认知和工具理性的自然与人、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生态文化、生命文化和生活文化――可将这一新文化概括为“三生”文化。这样的师生关系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和协调下师生共同体验生活、感受生命、领悟生态的关系。

最后,应怎样传承“三生”文化?从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规律说,传承的顺序应随着学生学龄和学段的增长依次为生活文化、生命文化和生态文化。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三个不同学段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化主题依次递进,在每一学段随着学龄的增长依次递进,既有学段的大循环,也有学龄的小循环。从传承的基本方式说,课程仍是文化传承的基本渠道,但课程应是一个“教学做合一”的体系。就现实情况看,自然科学的活动课程(实验)相对比较规范,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动课程(社会实验)比较薄弱,后者应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其中,班集体和学生的集体生活应成为社会生活的模拟,班级的活动应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活动课程,并以制度化、法制化的形式保证这一活动课程的规范运行。这样的师生关系就不是简单的管理和被管理、要求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在班级这一模拟社会中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创造和感受社会生活的关系。

总之,新型师生关系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尊师爱生、教师

主导和学生主体、亦师亦友等基本规范。改变的只是“尊”和“爱”的根据,“主导”和“主体”、“师”和“友”的内涵。其中最大、最明显的改变有四:教师由单一的“知识权威”走向综合的“人格权威”,师生文化传承模式由单向的“输出―接受”走向双向和多向的“创造―分享”,教师的角色由短暂的“摆渡人”走向青春和人生的“同行者”“陪伴者”,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由仅凭经验和艺术的“人治”走向稳定、规范的“法治”。

上述师生关系转型的进度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以下两个条件:从宏观上,依赖于“四个全面”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教育改革和依法治校是这两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依赖于社会、家长对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以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形成。这一机制既是改革的结果,也是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的结果。当然,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是互为因果的。

由于师生关系是柔性的文化和情感关系,所以具有很大的弹性。师生关系的转型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很难在短期内发生重大的变化,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注定要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