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的工作之 中。
一
褥 我们 在 面对 复杂 的各 种生 活 现象 、 各种 物 质 利
益 的诱 惑 、 光 十 色 的 人 间 万 象 时 , 持 一 种 五 保 平常 心态 , 容 自若 , 从 不燥 不乱 。离开欲 、 、 色 无 色三 界 的束缚 ,以达 到 自觉 觉他 的人 生境 地 。
观悟 无 始 的假 有 现象 , 知 由各种 条 件 聚 认 合 而 产 生 的妄念 。这 种对 人 心 的体 悟 , 益 于 有
发 掘佛 教思 想 文化 中的 优 秀 内涵 , 扬 其教 化 弘
●
盟 丑的作用 ,把佛 教 思 想 中 匡扶人 间正 气 , 人心 充 口 日 囫 目
关键词 : 佛教 ; 代 文明 ; 现 互动
中图分 类号 : 9 8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0 6 7 ( 0 0 0 — 0 1 0 B4 A 10— 162 1)20 2— 5
2世纪初期 , 0 由太 虚 法 师 提 出 的 “ 生佛 人 教” 的主张 , 受到 了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在 此基 础
当代 佛教 思想 文 化事 业 不 断走 向深 入 , 为教 成 界 和学界 共 同努力 的方 向 。把佛 教思 想 与 当代
心”“ 、明心见性 ” 大乘第一义谛” 的“ 。
佛 陀指 出体 用 于一 身 的如 来境 界 , 当远 应 离虚 幻 的妄有 之心 。这就要 求追 寻觉悟 和智 慧
一
翻
、
祛 除 人心 妄念 、 悟湛 然 之境 证
佛教 重 视 对人 的思 想 观念 的改造 , 对人 心 的收摄 。认 为 一切 烦 恼 的根 本 原 因 皆在 于 心 ,
人间佛教简介
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运动的一种。
民国初年开始因应儒家伦理、基督教慈善、科学思潮的一种佛教运动,有其时代性的阶段功能。
“人间佛教”是从太虚大师在民初倡导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现状而做出的思想推进,后来由印顺法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等近代法师推广。
目录[隐藏]∙ 1 人间佛教的思想∙ 2 人间佛教的影响∙ 3 后人间佛教的发展∙ 4 外部链接人间佛教的思想[编辑]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生、在人间成道、在六道各地为六道众生说法、在人间入灭(涅槃)。
他的一生离不开人间。
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佛是已经开悟的凡夫(指一般人);凡夫是未开悟的佛。
”佛教的许多道理,并非虚幻而不实际的。
很多的道理是可以应用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
所以,人间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视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度生(照顾活着的人)而非度亡(超度已去世的人)。
人间佛教有以下六个特点∙人间性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几乎都在人间度过,他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非一个虚拟的神灵。
所以佛教应该要更贴近人的需求。
∙生活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是离不开日常的生活的。
他在经典中明白的告诉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人处事,佛法不只是出世间法,尤其大乘佛教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帮助他人的佛教。
∙利他性佛教强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佛教是讲求救度众生的,所以不仅要自利,更要利他。
所以佛教徒也常常行慈善事业,就是一种“利他”思想的表现。
∙喜乐性在佛教的思想中,释迦牟尼佛长久以来即发愿要使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
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永久的快乐。
所以佛教当然也要让所有的人们得到快乐,远离痛苦。
∙时代性释迦牟尼佛出生于2500年前,但是到现在他所说过的教法仍然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仍然正确而清楚的指引着人们。
所以佛法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以不同的方式契合人们,与人们相对应。
∙普济性佛陀一生都希望能救度一切的众生,不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佛教徒或是非佛教徒,他是没有例外而普及的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
山西地区不仅佛教思想比较活跃,在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山西也是佛教文物、艺术的宝库,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因此,山西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发展到现在仍然对我们的社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
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人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中国佛教的这种人世精神,到了近代,就发展为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思想。
太虚和尚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了建立“人间佛教”的主张与倡议,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传统,直接转换为人间佛教思想,使佛教人生化、人间化,主张以人为根本,以人生为基础。
人间佛教,就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
把世界改善为人间净土。
人生佛教内涵的核心,就是重在做一个好人,成就人格,并进到成佛的境地。
正因为中国佛教具有这种强烈的人世精神,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如能吸取其积极人世、普济苍生的精神,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中国前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立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建立起彼此互助、人际和谐的乐园。
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多重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
化解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佛教提供了一个调试人的心灵、缓解人与社会的矛盾、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性的契机,也为发挥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首先,佛教的缘起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石。
佛教文化之高僧大德:太虚法师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佛教文化之高僧大德:太虚法师
太虚(1889一1947年)是近代著名的佛学家和佛教改革家,一生倡导人间佛教,为中国佛教的改革和复兴作出了很大努力。
1912年,太虚在金山寺组织佛教协进会,着手改革佛教,他提出人间佛教,走上社会的思想,将寺内的大雄宝殿、禅堂、斋堂等殿堂改成大礼堂、接待室、办公室、教室等社会化名词,创办佛学院,把全部寺产充作办学经费,后因遭方丈青权、监院霜亭、荫屏等法师的坚决反对和抵制而告结束。
现代性视域下中国佛教的嬗变
现代性视域下中国佛教的嬗变摘要现代性的潮流,对于社会生活、文化结构和认知方式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已经内化于当代国际学术的各个领域,任何宗教都需要在此语境下考察宗教中的“现代性”要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谋求宗教自身的立足。
本文所考虑的是当现代性作为学术话语体系中反复探讨的题目,已然深入到学术体系的毛细血管这一背景下,中国在佛教学术领域的研究针对“现代性”有着何种回应与转变,并从学术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引进以及佛教思想内部的革新这两个角度回顾上世纪中国佛教的现代性转型。
中国佛教在上世纪的革新与嬗变既有被动接受又有主动回应,既在当时的中国因适应现代性而得以立足,又主动反思现代性的危机,试图挖掘中国佛教思想中的丰富内容以解决现代性的危机。
关键词:佛教现代性佛教批判一、现代性及其宗教观“现代性”(modernity)发端于16、17世纪乃至更早的欧洲,于19(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之后)、20世纪在西欧发展至高度成熟的阶段,在物质层面上大体表现为一种政治中的民族国家和自由民主政治、经济上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和技术领域的机器化工业生产,在精神层面可以表述为包括“理性”、“自由”、“进步”等在内的启蒙理性的精神品质。
将其理解为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进程;由神圣到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由停滞向历史进步与前进的期望,甚或被理解为一种创新的时间观念等等,在此语境下考察宗教中的“现代性”要素以及现代性下的宗教观也成为宗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必要的课题。
本文所考虑的是当现代性作为学术话语体系中反复探讨的题目,已然深入到学术体系的毛细血管这一背景下,中国在佛教学术领域的研究有何针对“现代性”的回应与转变。
早在西欧社会继承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资产以及法国革命遗留下来的“自由”、“进步”、“平等”等精神遗产之前,康德已举起理性的大刀,严厉地审视形而上学与神学并将其置于理性批判的阴影之下;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运动也抛弃了象征着神圣的宗教与神学,理性与主体性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前进的起点,传统的宗教与神学被斥为“非理性的”或者干脆就是“迷信”。
中国佛教现状
中国佛教现状编者按Editor's notes加拿大时间2017年6月1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加拿大佛教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多伦多湛山精舍承办、多伦多大学协办的中加美佛教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隆重开幕。
论坛主题为“圆融中道,持久和平”,来自中、加、美三国的佛教界高僧大德、著名佛教学者及加拿大联邦、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有关政要、有关社团、各界嘉宾和多伦多大学部分师生、佛教护法居士数百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多伦多大学作题为《中国佛教现状》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ese Buddhism的专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以下为学诚会长专题讲座发言全文:中国佛教现状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ese Buddhism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VenerableMaster Xuecheng, President of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一、历史的佛教与当代的佛教One:Chinese Buddhism: Past and Present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中国佛教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探索成果,希望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佛教。
Today, I’d like to share with everyone present he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achievem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I hope to help more people have a true and full understanding of vigorous Chinese Buddhism.首先,我想把21世纪的中国佛教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中,因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佛教现状,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来自于过去,预示着未来,并非一个孤立的片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情况佛教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传播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力地推动着世界宗教的发展。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和发展,形成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大系统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历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它既是佛教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
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流行并最终中国化,对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对佛教的义理和组织形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这一历史过程,有学者称之为“佛教征服中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佛教征服中国”还有一个佛教的中国化的问题。
接下来主要阐述佛教东传中国及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
(一)汉晋:佛教的输入及其广泛传播1、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时间与汉代佛教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内地的?这一度成为佛教学术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有关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纪年,主要有两种论点:第一,“伊存授经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即西元前2年),第二,“永平求法说”(汉明帝永平十年,即西元67年),二说相距69年,大约有三代人的时间。
1998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宗教学会共同确认1998年为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年。
近年来的一些考古研究表明,中国佛教还应有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另一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汉代,传入中国的佛教被视为道术之一种(方术),它与汉代流传的黄老道家学说搅合在一起的。
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佛教的贵族——楚王刘英,就是“学为浮屠”,且“更喜黄老”。
另外,汉代佛教僧人,皆为西土人士,他们食酒肉,蓄妻子,无统一制度。
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心得
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心得当我看完了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后有了很多的心得。
如何体现星云大师设置佛光山僧团的制度,并以“守正”及“创新”形容佛光山的制度,剖析其中的三大特色:传统性(佛说的)、时代性(人要的)、庄严性(给人欢喜)。
他提到,近代以来佛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现代性”,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就是要带领佛教去适应现代社会;星云大师在《贫僧有话要说》中提出佛光山新戒条“十要十不要”,旨在让戒律的精神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中。
“十要”包括:要正常吃早饭、要有表情回应、要能提拔后学、要能推荐好人、要肯赞叹别人、要能学习忍辱、要能长养慈悲、要有道德勇气、要能知道惭愧、要能守时守信。
“十不要”包括:不可好买名牌、不可轻慢他人、不可嫉妒好事、不可侵犯他人、不可语言官僚、不可去做非人、不可承诺非法、不可打扰别人、不可轻易退票、不可无理情绪。
以上二十点,是大师护教安众的一种伦理创新。
慧传法师谈及,星云大师如何透过佛教的管理、制度,弘扬人间佛教。
慧传法师依据星云大师在《僧事百讲》第五册“组织管理”的内容,回溯当初佛陀成立僧团,以六和敬为纲领戒条,使得僧团有共遵的法则。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则为因应文化、气候、生活的改变,而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丛林制度。
大师为顺应时代的改变,“更要因应时代的需要,重新估定价值,订定适合佛光人的组织内容,举凡人事制度和福利办法等,把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融入教团里面”。
星云大师这种“传统跟现代整合”理念,具体的落实就是佛光山所制定的一套符合全球化及现代化的规章制度。
这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评鉴及福利制度三方面。
在行政组织方面,以宗务委员会为最高决策单位,主要特色是“两序大众”平等。
两序大众的观念涵盖了比丘及比丘尼、出家众及在家众,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观念下,每个人都受到尊重,而让人愿意自己自动自发地工作。
人事评鉴主要体现在职务分配上秉承“人尽其才”的理念,力求开发僧众的潜能;同时三年一次的轮调制度,能让人力的运用不致僵化,同时也为信众树立“依法不依人”的观念。
“多元一体、并行不悖”的人间佛教史观
实现“人间净土”,即建设心灵净化、道德高尚的人间社会,这是“人间佛教”的觉 他、利他义。由此反观太虚大师所讲的人生佛教四种目的,可知“人间佛教”是佛陀 精神的弘扬与回归,直接继承了原始佛教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佛陀教化世间的根本 精神,对传统佛教作出了契合时代地解读。太虚大师的四句偈语:“仰止唯佛陀,完成 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正是道出了人间佛教的真谛。 在20世纪30、40年代,“人间佛教”已经在佛教界和社会上颇有影响。法舫在暹 罗讲说人间佛教,撰有《依圣言量来建设人间佛教》等文。印顺法师(1906年一 2005)首先总结整理了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编写了《太虚大师全书》,其后,更
演培法师、隆根法师在新加坡,仁俊法师在美国,一直致力弘扬“人间佛教”,让“人 间佛教”成为全世界汉传佛教最重要的基本模式。
在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巨赞法师、赵朴初老居士、正果法师、茗山法
师、惟贤法师、净慧法师等继承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契合时机,相继提出了新的创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曼垂二堡,羞堑丕:竖=:丝叁圃堡塾塞盟
・1・
圉豳豳雾蘑葡诱咩蕙第一芝酉
太虚大师由此总结说:“今倡人生佛教,旨在从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之,净化 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胜行,而隐摄天乘二
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即人即菩萨而进至于成佛,是人生佛教之不共行果
也。”所以,“人生佛教”是以“人生”为基础,改善人生的生活行为,使其“合理 化、道德化,不断地向上进步”,而以菩萨行成佛为最终价值取向。佛法对提升人生的 道德、智慧、素质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人间佛教的自觉、自利义;同时,“人间佛
“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
数十年、几代人 的不懈 努力 , “ 人 论者指 出: “ 坚持人 间佛教的发展 的转变 ,成 为 自太虚 以来 当代 中
重智轻悲两大积 习 ,既契 佛陀之 间佛教” 日益壮大 , 影 响显著。有 成” 的理 念 之下 , 对症下 药 , 现 实 道路 ,实现传统佛 教 向现代佛教 于 山林 , 利他重于 自利 , 倡 导佛教 国佛教发展 的主流和 共识。 ” “ 人
无 生妙 生 之 真 义 , 此 为 据 理 陀真理 而适应 全世界人 类时机 ,更抉 生 无 生 、
择 以前各 时域佛法 中之精 要 ,综合而 整理 之, 故有 “ 人生佛教 ” 之集说。 学佛 法的人 , 读尽 千经万论 , 若 不深解人 生 佛教 , 也等于 “ 买椟还珠 ” !
的人 生化 、 群 众化 、 科学 化 , 提倡 间佛教 ”适应 时代 需求 以推动传
悲 智 双 运 的觉 悟人 生 、 奉献人生 , 服 务 普 罗 大 众 的 正 能量 , 有 力 推
统佛教现代化 , 既包含生活层面 、
激发 出传 统佛 教关注 世 俗人 生 、 精神层面 , 也包括入 世思想、 出世
佛 教最基 本的文化追 求。 太虚就说过 :
— —
佛学 有二大原 则 :一 日契真 生—— 轮 回六道 的为 苦缚 众生 , 二乘
理, 二日协 时机。 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 体, 非协 时机则失佛学 之用。
— —
缘 时至今 日,则须依 于全般 佛 尤 能 由 人 生 以 通 达 一 切 众 生 法 界 ,
论 道 ・ 讲 座i L u N D A 0 ・ J I A N G z u o
( ' f
●杨 海 文
RENJ_ A NF oJI Ao
巨赞对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
Ke od : u a yw r s J z n;T iu;terv lt n r pr ;“ u d i o eW ol ” ax h e oui a s i t B d h s f h r o y i m t d
1 从 发 展 到 生 存 : 救 教 救 世 革 命 精 对 神 的 承 袭 儿 , 虚路 线 的继承 者 , 太 他在新 民主 义革命 和社 会 主
企 肥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年 9 i(oi c ne) or l f e i i rt Sc l i cs n e U v sy a S e
巨赞 对 太 虚 “ 间 佛 教 " 想 的 实 践 人 思
李 华 华
(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 社会 科学学院 , 肥 合
摘
203 ) 30 6
要: 巨赞 主 要 从 救教 救 世 革 命 精 神 的 承 袭 、 僧 尼 现 实 人 生 关 怀 的角 度 对 太 虚 的 “ 间佛 教 ” 想 进 行 实 对 人 思
践 , 是 社 会 转 型 时期 佛 教 改 革 思 路 的 摸 索 与 尝试 , 大 陆 佛 教 的现 代 化 进 程 作 出 了重 要 贡 献 。 这 为 关键词 : 巨赞 ; 虚 ; 命 精 神 ; 人 间佛 教 ” 太 革 “
改革 家 。黄 心 川 说 : 巨赞 法 师 是 改 革 浪 潮 的 浪 尖 “
义革命 过程 中为 了佛 教 的 复兴 和改革 , 思竭 虑 , 殚 勇 1 1 太虚 的革 命精 神 与“ 间佛 教 ” 针 对 当时社 . 人
巨赞 ( 9 8 1 8 ) 中 国现 当 代 著 名 的佛 教 10 - 9 4 是
中 图分 类 号 :99 9 B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2 X(0 0 0 17 9 0 2 1 )5—07 0 0 9— 3
“人间佛教”的理论演进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 关键词]人间佛 教 太虚 印顺 星云 佛教社会价值 [ 中图分类号]B 9 1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0 — 1 1 4 X( 2 0 1 3 ) 0 3 — 0 0 7 2 — 0 6
自晚清 以来 ,“ 人间 佛 教 ” 作 为 一 种 应 对 近 世 佛 教 窳 败 的 思 潮 而 逐 渐 成 为 中 国佛 教 界 的共
识 。这一思潮由太虚肇其端 ,印顺 、星云承其绪 ,绵 延百余年而不衰。进入 2 1 世纪 以来 , “ 人 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得到更多人 的认 同。出现这种现象 ,一则因 “ 人间佛教 ”经百余年之发
展 ,高僧 大德 与佛 学研究 界不 断 为其 找寻 经典论 据 ,夯 实理论 基 础 ,丰 富概 念 内涵 ,凸显其 延展 性 和创生 性 ;继则 因 “ 人 间佛教 ” 的 探索 切 中时代 的脉 搏 ,契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整体 趋 势 ;再则 因 中共 十 六大 以来 ,建构 “ 社 会 主义 和谐社会 ” 成为 了 中 国整 个社 会 的共识 ,“ 人 间佛 教 ” 在 兼顾 “ 人间 ” ( 慈悲)与 “ 佛教” ( 智慧 ) 的实践 基础 上 ,其所 具有 的 “ 和谐 ” 特 质也 愈 发得 到认 可 ,
成为指导当代佛教参与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试 图梳理 “ 人 间佛教” 的概念 缘起,在 厘清 “ 人间佛教” 于不同时期产生的对治效果之基础上 ,力 图阐明其 当代社会价值 。
一
、
从 “ 人生" 到 “ 人间”:以太虚 为中心
本文 系2 0 1 1 年 教 育部 人 文 社 科 规 划 项 目 “ 和 谐 视 野 下 当代 佛 教 社 会 福 利 事 业 研 究” ( 项 目号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
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
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
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
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
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于公元一世纪扎根于中国之后,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大系统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1、中国佛教的历史渊源如果我们把自公元前四世纪开始(佛灭后百余年)至十二世纪为止的一千五六百年的印度佛教历史平均分为三个时期,则汉语系佛教囊括了第一二两期的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以及第三期秘密佛教的根本部分;藏语系佛教译传了初期佛教的律典以及二三两期的绝大部分经论;巴利语系的佛教基本上使用巴利语原典,也有一部分译成少数民族文字。
由此可见,现在流传于中国的三个语系的佛教可以说是全面地继承了印度历史上的三期佛教。
2、中国佛教的形成及影响但是,中国的佛教除了巴利语系佛教以外,汉藏两语系的佛教都有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加以丰富发展的特点,其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学派和宗派的繁兴,如汉藏两个语系都能列出十个以上的大小派别。
其次是汉藏两语系的佛教在戒律上仍奉行声闻乘的戒律,并用大乘教义进行解释;在信仰上完全奉行大乘的教义,所以不存在大乘和小乘之间的争论。
其三,自公元一世纪中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王朝大都对佛教采取保护和帮助其发展的政策,在法令上使出家僧徒和寺院享受某些特殊待遇,僧徒的生活原则上由国家提供一定的保证。
其四,中国历代大多数帝王都给予佛教的高僧以崇高的政治地位和荣誉,封为国师、帝师、活佛等。
其五,佛教在中国与其它教派、学派(如儒学、道教)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这和印度的佛教与外道始终处于敌视、对立和激烈斗争的情况不同。
其六,佛教渗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自晋朝以来,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雕塑、石刻、印刷、建筑等无不受到佛教的影响;对医药和历算的发展佛教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戏剧、小说等的发展同样受到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对佛教信仰和传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太虚大师将大众化的思想引入佛教,并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佛教的现代化和普及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本文将探讨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并尝试从五个方面来证明它:一、强调佛法需融合中西文化元素佛教是一种东方文化系统,它的传承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
而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对传统佛教信仰和实践方式的挑战。
太虚大师强调,佛教的传承需要把中西文化元素融合起来,在保持佛教传统的同时,顺应当代文化的变化,尽可能地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这样才能让佛教更好地为当代社会服务,更好地传承下去。
太虚大师的《新佛教运动》便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中西融合的方法论和实践方法。
二、强调佛教需大众化佛教曾经是贵族阶层的信仰,也曾是僧侣的专利。
但是,当代佛教的传承需要适应大众的消费观念,让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佛教所带来的精神福祉。
太虚大师提出,佛教需要大众化,这是佛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佛教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比如,在太虚大师的影响下,广东采用普及佛教法会、佛教课和佛教会员等方法,使得大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并将佛教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三、强调佛教需开展公益活动太虚大师认为,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需要将慈善和公益活动融入到佛教实践中。
因为佛教所倡导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和爱护,而慈善和公益活动则是佛教所倡导的爱心之举。
在太虚大师的引领下,在中国,佛教社团不断开展慈善活动,比如,佛教义工、义诊、抗震救灾等,这些活动不仅降低了佛教与社会的距离,还促进了佛教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强调佛教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佛教经文往往被注视为过时并与科技发展失之交臂。
然而,太虚大师提出,佛教与现代科技需相结合,因为科技的发展符合佛教的“智慧”精神。
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第四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
解 ,以及 佛 法 实践 意 义 上 的 “ ” 冥想 ” “ 识 ” 和 意 两组 概 念 的论证 阐释 , 说 明 到底 什 么是 佛 教 来
视野下正确 的环保论 。他认为 , 环境污染归根
结底 是 人类 无 明造 业 。用 哲 学 语 言来 说 , 即是
教界和佛教学术界对佛教生命伦理更加关 注。
第 一 , 于佛 教生 态 伦 理 。随 着科 技 的 飞 关 速 进 步 , 济 也 获得 空 前 发 展 , 经 由此 所 带 来 的
资源与环境 问题 E益严重 , 而使生态危机成 l 从 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难 以应付 的问题之一。
于 是 , 态伦 理 尤 其 是人 们 对 生 态 环境 的行 为 生 准则 和 道 德规 范 的重 要 性就 突 出地 显 现 出来 , 而 如 何 正 确 处 理 人 或 社 会 与 自然 的关 系 以 及 与此 相 关 的 人 与 人 、 与 社 会 的关 系 , 疑 成 人 无 为全人 类共 同面 临的迫 在眉 睫 的问题 。在这 种 形 势 下 , 教所 倡 导 的众 生平 等 的理 念 和 慈悲 佛
~
和庸 俗 化 , 其是 在 寺 院 经 济 的来 源 和 使用 及 尤 僧 人 对 待财 富 、 誉 、 位 的态度 等 方 面 , 或 名 地 都 多 或 少地 出现 有 违佛 教 基 本 信仰 、 损佛 门清 有 净 庄 严 的现 象 , 引起 佛 教 内外 有 识 人 士 的广 泛
现代中华 大地上 出现 的一种 崭新 的佛教理论
体系 和实践 活 动 。为 了进 一步 探索 人 间佛教 的
理 论 建 构 和实践 方 法 , 挥 人 间 佛教 在 处 理 人 发
与人 、 与 社 会 、 与 自然 关 系方 面 的积 极 作 人 人 用, 由香 港 佛 光 道 场 赞 助 , 港 中文 大 学 人 间 香
从禅宗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尝试及其文化意义
教实践上都融入社会、 利益社会 , 就是人间佛教。
佛教界一般认为 ,人 间佛教” “ 思想是早在佛陀时代 就已经有的“ 根本思想” 高僧大德都以“ 出人间” 即 ; 佛 , 佛 出生在人间, 修道在人 间, 成佛在人间 , 弘法在人间等
宗教都是一个与神圣事物相关 的信 念与实践 的统一体
种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观念被提出、 并形成其特有的一套
理论 体 系, 不过 是最 近 六 十年 来 的事 ; 虚 ( 89— 太 18
14 )印顺 (96— 05 、 97 、 10 20 ) 赵朴初 (97— 00 、 10 20 ) 星云 (97一) 12 等高僧大德 , 都是此中骁将。 太虚被台湾 比丘尼 释昭慧称 为“ 人间佛 教的播 种
略》 印顺 已经构筑 了相当完整和精密的人间佛教思 中, 想体系, 他认为: 佛教原本就是“ 人间佛教” 佛陀诞生在 ,
人间, 成遭、 说法、 涅檠, 无一不是在人间。佛教未来的前 途, 也必然是要 回归到 “ 人间佛教” “ ; 神化 ” 佛教、 鬼 “
察, 第一次真正把佛陀从 “ 彼岸” 回人间的是禅宗 , 迎 或 者说 , 产生于七世纪、 后来成为中国佛教主流的禅宗是
【 中圈分类号]B. 9
【 文献标识码】A
【 . 文| 编号】1 8 55 【06 0 - 02 o 【 0 — 95 20 }4 06 一 4 0
乐有情” 就是人间佛教 ; , 通俗地说 , 在宗教教义上 和宗
宗教是人类社会 发展到 了一定文 明阶段 的产物。
马克思说 :人创造 了宗教 , “ 而不是宗教创造 了人” <‘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育》 E・ 导 ), 涂尔干也认为, 任何
中 共 四 川 省 委 党 校 学 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刘延刚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
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
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一宗一派,而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成为“台、贤并治”,“禅、净兼修”的一代高僧的圆瑛大师和才艺超群,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而声名远播的弘一大师,这些近现代史上的佛门弟子都为佛教的现代化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佛教在民国年间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建立现代佛教组织,兴办佛教学校,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开展佛学研究,发行佛学刊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佛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尤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并为之建立起体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现代佛教改革大家太虚法师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太虚(1889—1947年),俗姓吕,本名淦森,又名柿林,浙江崇德人。
16岁时在苏州木渎小九华寺出家,法名唯心。
后镇海寺奘年和尚又为他取法名太虚。
1904年在宁波天童寺敬安法师处受具足戒。
以后游学于江、浙、粤等地,或听讲,或阅读,佛识日深。
1909年在南京祗洹精舍受教于杨文会,获益匪浅。
1912年与僧人仁山共创佛教协进会,不久该会并入敬安为会长的中华佛教总会,太虚任会刊《佛教月报》的总编辑。
同年敬安圆寂,太虚在追悼大会上提出教理革命、教制革命和教产革命,建立新式僧伽制度的改良主张。
1915年撰写《整理僧伽制度论》全面阐述其佛教改革思想。
1918年与章太炎、蒋作宾、陈元白、张季直等人在上海成立觉社,创觉社季刊,后改为《海潮音》,宣传佛教思想。
1920年以后开始南北讲经,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北京柏林教理院、重庆汉藏教理院等佛学教育机构,为革新僧制培养人才,并先后出访日、英、德、法、美等国力图把佛教推向世界。
其人间佛教思想,在1913年提出佛教革命时已萌芽,1928年应上海储蓄会之邀,演讲了人生佛学,标志着这一思想的基础已经奠定。
1934年发表《怎样建设人间佛教》则是其人间佛教思想成熟的标志。
太虚一生,为建设“人间佛教”竭心尽智,1947年圆寂于上海玉佛寺。
“人间佛教”最早由太虚法师提出,与此相联系,太虚还曾提倡“人生佛教”“人间净土”。
经过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士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理念现已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和共同议题。
[1]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是中国佛教文化现代转型的标志。
太虚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现代性特点十分鲜明,这主要体现在其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返本开新,赋予佛教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学救世救国思想的现代性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经魏晋而隋唐,已经中国化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勇猛精进,大雄救世的精神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所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都纷纷利用佛学中的积极因素来抨击封建专制、反对帝国主义,提出了他们的佛学经世思想。
[2]太虚作为佛教界内部的宗教改革家,他不仅受到了他们的影响,而且是站在维护佛家“道统”的立场上提倡佛学救国救世。
在他看来,当时“世界各国都已陷入走不通的死路”,“世界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与反帝国主义、反资本主义,皆在相斗相杀中……故中国也不能不寻求出路”[3]出路何在呢?他不主张中国走“列强的路”,也不主张走“苏俄的路”,却十分坚信:“现在我们要想自救救世,非将中国的文化发扬成领导各国的文化,恢复为世界的先进国,不足为中国人无出路中找到一条出路!”[4]那么这条中国文化复兴之路具体该怎么走呢?在文化本体问题上,他把佛学的复兴与中国文化的复兴直接等同起来,认为随着佛教的衰微,中国文化“至宋代以后即失去了那种健全雄大的精神,元气大伤!影响所及,致有积弱的国难,虽有‘三民主义’应运而生,力求复兴中国而不获。
其倾新者拨除故有之精华,而复旧者仍陷宋代后之拘执。
……若能因重光隋唐时代那种优美的佛教文化的关系,把中国宋代以前那种民族文化的精神恢复发扬起来,则久在衰颓中之中华民族,亦重可自信、自新、自强、自立。
故从发扬佛学以昌明中国固有文化的壮阔精神,则中国民族乃真正从根本救起了。
何况在时代的新趋势上,佛教文化,更有把近代文明走到末路后,开辟出新生机来的可能呢!”[5]因而在国家的政治问题上,他主张:“应用佛学的原理,和中国固有的道德文化,改善人类的思想,转善国际形势;由讲信修睦而得到共存共荣,则中国古书上所谓‘大同世界’的那种理想便可实现于将来了。
若由此造成了大同世界,同时也正式安立了中华民国,这与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以进大同’的程序颠倒一下——若依佛教原理来造成人类道德思想行为,的确可以从改善国际形势,促成世界和平,以之使中国得以安然建立——可说为‘以进大同,以建民国’了。
此为佛学与三民主义相互为用之处。
”[6]这是太虚作为佛教界的文化大师开出的救国救世的文化政治蓝图,也正是太虚在“卫道”的立场上开辟的以“人间佛教”为特色的爱国爱教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战线。
太虚大师不仅在理论上主张大雄救世,而且在行动上推行“佛化新运动”,以佛报国,在抗日战争中,他作为一名爱国僧人,在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到处演讲,号召佛教徒奋起抗日,并发起组织了青年救国团和僧侣救护队,抢救伤员,为国出力,还曾率代表团出国,广泛宣传中国抗日救国的正义主张,争取国际援助,为民族解放战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太虚以其强烈的入世态度被人称为“政治和尚”,讲政治,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爱国与否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
可以说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感的。
而爱国护教,这正是中国宗教现代化的首要内容之一。
2、生活化之世俗倾向的现代性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对佛家宗教现代化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以其全新的宗教思想将宗教生活化、哲理化从而世俗化,发挥了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从而扩大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太虚针对人们对传统佛教的神异、奸盗、闲隐、朽弃等不适应于现代生活中的种种消极观念写下《佛法救世主义》、《建设人间净土论》、《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即人成佛的真实理论》、《人生佛教》、《佛法原理与做人》等文章,主张佛教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他认为佛教理论不应主要探讨出家、死后的问题,而应当着眼于现实世界,建设人间净土。
在《怎样建设人间佛教》的讲演中,他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人间佛教的意思,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罢了。
”(载《海潮音》第十五卷第一期,第11页。
1934年元月。
)在太虚看来人间佛教将领导世间的人类改善向上进步。
太虚强调说,要建设人间佛教,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树立对佛教的正确认识,破除鬼神迷信观念:佛、菩萨不是鬼神,普通人信佛、菩萨,认为是同鬼神一样的,这是大大错误的,因为“佛”的本意是“觉者”,即觉悟宇宙人生全部真理者。
恰如潘桂明先生所说,这样,太虚所说的“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所关注的对象都是现实社会人生。
所以他的人间佛教思想事实上是去除传统佛教中的神性意识,而将佛教伦理化、哲理化,进而生活化和世俗化,所以在他看来“菩萨,是觉悟了佛法原理、成为思想信仰的中心,以此为发出一切行动的根本精神,实行去救世救人、建设人类的新道德。
故菩萨是根据佛理实际去改良社会的道德运动家。
”[7]因此,一般佛教徒学佛不但不妨碍正当职业,而且因此得精神上的安慰,做得事来,便有系统而不昏乱。
僧人也一样,不过既是职业宗教人员,他与一般佛教徒的不同之处就在更须修习戒、定、慧三学,以指导、教化众人。
因此信仰佛教的人要养成高尚的道德与品格,精博优良的佛学和科学知识,参加社会各部门的工作,如出家的可以参加文化界、教育界、慈善界等工作。
在家的则政治界、军事界、实业界、金融界、劳动界都可以,这样使国家社会民众,都得佛之利益。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教义抛弃了天主教将伦理训诫分为“命令”和“劝告”的做法,认为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生活方式,不是用修道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
这就是他的天职。
太虚菩萨行思想中的参与社会劳动,利益国家社会的先进观念,与马克斯·韦伯的“天职”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虚宗教改革的思想深度于此可见一般。
3、与科学调适的现代性太虚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进行宗教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针对变化的形势,企图调和与科学的关系,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太虚认识到现代文明的代表,即是科学。
科学发明,人类能引用机械的力量,去抗制自然界的一切,以很少的力气,可获很大的效果,故从前人力所做不到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做得到了。
所以他非常重视与科学的调适问题,惊叹“近年最进步的科学与哲学之逼近于佛学,实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认为当时的最新科学与佛学有相近之处,如“英国秦斯爵士之现代物理学的新世界观,其深得法相唯识学之神髓”[8]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要点在“明物理事件之时间、空间等性质,概由于观察者之观点而异,故异于旧时物理之理论定律。
总之宇宙间一切事物无有绝对,不过对比现此,对此现彼,彼变则此变,此变故彼生,绝无一件事物可为绝对之标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