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秦文化之渊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秦文化之渊源
摘要:本文所论秦文化是指存在于一定时间由秦族秦人及其相关人群创造和使用的,有自身特点的考古学文化遗存[1]。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并结合文化因素分析法对秦文化的主要文化因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秦文化应是由甘青地区的古文化和先周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关键词:秦文化渊源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秦文化的渊源问题是秦代考古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1、秦文化源于甘肃、青海地区的古文化,代表人物为俞伟超、刘庆柱等先生。2、秦文化源于先周文化,代表人物有韩伟、滕铭予等先生。经过笔者梳理发现诸位先生的观点的确都有丰富论据做支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产生了一些粗浅的不同的认识,形成此文,如有错误,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秦文化起源的史料记载
秦文化的概念是指存在于一定时间由秦族秦人及其相关人群创造和使用的,有自身特点的考古学文化遗存[2]。这个概念指出,创造秦文化的人是秦族秦人及其相关人群,而且主体是秦人。因此,在探讨秦文化渊源的时候,秦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秦族秦人何时形成,何时开始成为一支有影响的族群,是研究秦文化渊源时
所必须探讨的。
关于秦人何时形成,何时有了嬴秦的称号?《史记·秦本纪》中有所记载。以下就介绍一下《史记》中关于秦人活动情况。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益。舜赐姓嬴氏。”由这则史料可知,秦人是颛顼之后,在舜是因驯鸟兽有功而被赐姓,才有嬴氏。
《史记·秦本纪》记载“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这则史料透露出,秦人在殷商时期曾经辅佐了殷国。
《史记·秦本记》记载:殷代末期,秦之祖先中谲,“在西戎,保西垂”;到西周中叶,“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这说明至迟于殷末或殷周之际,秦人已在这一地区生息繁衍了。
以上史料记述了秦人在秦襄公建国之前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发掘工作中要多加留意这些史料,甚至可以作为线索,去寻找秦人在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以探讨秦文化渊源。
二、从文化因素出发,看秦文化渊源
在探讨秦文化起源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探讨一支考古学文化的渊源?应该以什么为依据?
李伯谦曾在其一文章中给出了答案[3]。他指出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对其先行文化的变革与继承,又有对同时期周围其
他文化的借鉴、吸收和融合。这就决定了其形成渊源不会单一化,而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则正是由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决定的。因此,要探讨某支考古学文化的渊源,就是追寻其各方面主体因素的来源。
探讨秦文化渊源时,也应从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探讨。目前发现的秦文化的考古资料以墓葬资料为大宗,墓葬是反映社会文化特征的一种遗迹,因此对墓葬的形制、人骨的葬式、随葬品等进行分析,以了解秦文化的主要因素,从而探讨其渊源是合理的。
西周时期的秦文化墓葬形制几乎全部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到战国中期,秦文化墓葬中才出现洞室墓[4]。也就是说,在战国中期以前,竖穴土坑墓是秦文化的主要文化因素,而战国中期以后,土洞墓成为了秦文化的主要文化因素。
在目前所发现的秦文化墓葬中,人骨的葬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蜷曲特甚的屈肢葬和直肢葬。有学者认为屈肢葬是秦人最为典型的文化特征,并据此,将秦文化追溯至甘青地区的古文化[5]。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认为:在秦文化墓葬中,直肢葬是秦人贵族的葬式,屈肢葬是奴隶的葬式;应该通过以直肢葬为主要的文化因素,向前追溯秦文化的渊源。
秦文化墓葬中的随葬品,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西周时期,以鬲、盆、豆、罐等日用陶器为主。春秋时期,秦墓中的随葬品中开始出现以鼎、簋、方壶为主的青铜礼器。战国中晚期,秦国的墓葬中的随葬品器形和风格更是大变[6],青铜礼
器组合不完整,并且日益明器化,还出现了一些造型别致的新器形,如铜鍪、铜釜、茧形壶等。综上,秦文化中并不存在一种从早到晚在数量上都占有大比例的器物,也即不存在一种从早到晚的典型器物。因此,在从随葬品上提取秦文化的主体文化因素时应该是分时期的,不能一概而论。
考古学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秦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探讨其渊源必须抓住不同时期的主体文化因素,并分别向前追溯,才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笔者将不同时期秦文化的主体文化因素做了如下总结:西周时期的秦文化的主体文化因素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西、蜷曲特甚的屈肢葬,典型器物为鬲、罐、豆等日用陶器。春秋时期到战国中期,仍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然而,此时秦文化社会阶层分化逐渐明显:在贵族墓葬中,流行直肢葬,头向西,典型器物分青铜礼器、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三种。其中青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以鼎、簋、方壶等为代表,日用陶器以鬲、盆、喇叭口罐为代表。在平民墓葬中,则仍流行屈肢葬,头向西,典型器物以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为主,器类与贵族墓中的相似,但质地不精。战国中期到秦代,由于商鞅变法的推行,秦文化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主要流行洞室墓;头向西,也有向北的;青铜礼器面貌变化较大,并极度明器化,带盖鼎、豆、壶大量的发现,并且缶、鍪、蒜头壶也已出现。日用陶器的典型器物为喇叭口罐、茧形壶为代表。屈肢葬、直肢葬
在贵族墓和平民墓中都有发现,但在数量上,贵族墓中仍以直肢葬为主,平民墓中仍以屈肢葬为主。
之前,学术界的前辈依据上述文化因素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文化因素对秦文化渊源进行过讨论。比如俞伟超等先生主要依据屈肢葬、洞室墓、铲脚袋足鬲这几个因素将秦文化的渊源追溯到甘青地区的古文化;韩伟等先生依据直肢葬,鬲、豆、罐、盆的陶器组合,用鼎制度等将秦文化的渊源追溯到先周文化。前辈们的推断都各有道理,只是不够全面。笔者认为,应该全面分析秦文化的渊源。在上述文化因素中既有来源于先周文化的鬲、豆等器物,也有来源于甘青地区的铲脚袋足鬲;既有源于类似于商周文化的直肢葬,也有起源于甘青地区古文化中的屈肢葬;既有带有周文化特色的青铜礼器,也有带有秦人自身特征的青铜器。秦文化中的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的文化面貌存在很大差异。秦人的贵族阶级,接受了中原地区政权的控制,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的特色;平民阶级保留了当地的土著文化特色。这似乎可以说明,秦文化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源头,也即秦文化是由甘青地区的古文化和先周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注释:
[1]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
[2] 王学理、梁云:《秦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
[3] 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