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晏 殊 赏析
晏殊蝶恋花高中课本晏殊词作鉴赏
【晏殊蝶恋花高中课本】晏殊词作《蝶恋花》鉴赏【作品介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
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原文】蝶恋花⑴槛菊愁烟兰泣露⑵,罗幕轻寒⑶,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⑷,斜光到晓穿朱户⑸。
昨夜西风凋碧树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⑺,山长水阔知何处?【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白话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翻译赏析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翻译赏析《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翻译赏析《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是北宋词人晏殊所创作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该词是诗人的一首伤春怀人之作,抒发了诗人的迎春之情,送春之意。
全词分为两层,上阙写迎春之情,下阙写送春之意,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前言《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是北宋词人冯延巳所创作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该词是诗人的一首伤春怀人之作,抒发了诗人的迎春之情,送春之意。
全词分为两层,上阙写迎春之情,下阙写送春之意,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
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了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注释①偎:依靠。
②黄金缕:指嫩柳条。
③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
④海燕:燕子的别称。
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
⑤一霎:极短的时间。
⑥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翻译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
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赏析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
蝶恋花晏殊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晏殊原文及赏析蝶恋花晏殊原文及赏析著名词人晏殊所著的蝶恋花描绘的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晏殊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阅读!蝶恋花宋代:晏殊梨叶疏红蝉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咽。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蛩吟珠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朱帘一夜朦胧月。
解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
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翻译: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诗句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
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
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
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通用21篇)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蝶恋花》原文及赏析(通用21篇)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篇1蝶恋花·几股湘江龙骨瘦原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
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翻译独取湘妃竹制作扇子骨架,样式新巧,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
金缕扇面上所绣的花草争妍斗艳,扇骨聚头处如同心扣结在一起。
坐于金殿珠帘中,把扇清玩,扇子微摇清风入怀,真是喜不自胜。
忽然听到有紧急文书需要批奏,只得轻轻将小扇收入袖中。
注释聚骨扇:折叠扇。
湘江龙骨:湘妃竹,这里指扇子骨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
所咏之物“聚骨扇”,也叫折叠扇。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宋熙宁丙辰冬,高丽遣使来至中国,用折叠扇为私觌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是折叠扇,宋时即有之。
”据金刘祁《归潜志》载,这是金章宗的一首题扇词。
这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笔下,是那样高雅而妩媚,仿佛是一位华贵脱俗而又玲珑小巧的美人,脉脉含情,凌波起舞。
词的上片,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聚骨扇的形象。
首句写制扇材料。
独取湖南湘江湘妃竹造扇,湘妃故事已为扇平添风韵,又用“龙骨”形容湘竹的样子,足以想见这聚骨扇的精美华贵。
一个“瘦”字不禁让人顿生爱悦,接着写扇子的式样,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
“金缕”句形容金缕扇面上所绣的花草争妍斗艳,一个“斗”字把名花异草的情态写得活灵活现更见扇的精美。
“翠条”句写扇骨聚头处如同心扣结在一起。
读至此,仿佛看见一装饰华美的湘妃,饰同心扣临风而立……下片由扇及人,因物抒情,作者于金殿珠帘中闲情偶坐,把扇清玩。
于“金殿珠帘”中,是多么的显赫:“闲永昼”又表明此时作者的心境是多么的怡然自乐。
赏析宋词《蝶恋花》
赏析宋词《蝶恋花》
《蝶恋花》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词牌名为蝶恋花,全词如下: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
这首词是晏殊写给他的侍妾张氏的。
词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他与张氏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菊花在烟雾中愁苦,兰花在露水中哭泣,用以象征词人的心情。
接着,词人通过“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燕子双飞,而他却独自一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两句,词人把明月拟人化,说它不理解离别的痛苦,直到破晓还在穿透朱户,这里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无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通过描写秋天的凄凉景象,词人表达了他对张氏的思念之情。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表明词人渴望张氏能回到他的身边。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人想要寄一封信给张氏,但是山长水阔,不知张氏在何处。
这里表达了词人对张氏的深深思念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词人的孤独、寂寞、思念和无奈,表达了他对张氏的深深思念之情。
词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化,使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和感人。
蝶恋花晏殊原文译文及赏析
蝶恋花晏殊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晏殊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蝶恋花晏殊原文译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晏殊《蝶恋花》赏析写闺中女子的情思在宋词中并不少见,晏殊这首词在内容上也无新颖之处,但是作者在艺术的表现上却颇具匠心。
他借闺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婉而含蓄地表现了自己临秋怀人那种执着而真挚的感情。
秋晨本来黄花亭亭,兰草青青,但在她眼里却是“槛菊愁烟兰泣露”,秋菊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仿佛在忧愁;兰草上沾满了露水,好象在哭泣。
这些秋菊和兰草都还在栅栏之中,显然,闺中这位女子是用拟人手法在自比,她为什么会有这种触景之情呢?“罗幕轻寒”是说秋天轻微的寒意已透过丝绸的帘幕传入闺房之中,她睡不着了,我们仿佛看到了她孤独地站在房间里看着庭院中栅栏里的秋菊和兰草在愁苦哭泣,可偏在这时,连平时朝夕相伴的燕子也成双作对地翩然飞去了,这就更显得闺房的凄清和姑娘的孤寂愁苦。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姑娘望着西天的明月,不禁迁怪于它:明月呀,你太不懂得离恨之苦了,竟然将清冷的月光彻夜地斜照在我朱红的窗户上,是那样的无情,致使不能成眠。
读到这里,我们方才明白,原来姑娘在思念着远方的情人。
内心世界表露得那么深婉而含蓄。
姑娘孤寂难耐,她要看一看心上的人,哪怕是一眼,哪怕是身影。
2022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2022晏殊《蝶恋花》赏析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晏殊《蝶恋花》赏析,欢迎阅览。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一: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宋词《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宋词《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是由晏几道所创作的,词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
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宋朝:晏几道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
斜阳只与黄昏近。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古诗简介《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的一首春日怀人词。
上片写暮春景色。
落红成阵,柳絮纷飞。
春色恼人,杯酒难解。
新酒残酒,也难消新愁与旧愁。
下片抒写怀人的情思。
蝶去莺飞,江水隔阻,秋波望断,全无消息。
而时近黄昏,更觉心绪烦乱。
全词抒情细腻,婉丽多姿。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翻译/译文花在凋零,香气在飘散,眼看着每天落红一阵又一阵。
残酒未醒又满新酒,使我更加慵懒倦困。
今年春天的怨恨,比去年春天的更甚。
蝴蝶翩翩离去,黄莺叫着飞走,我无人可以问讯。
只能注目楼前的流水,望眼欲穿也看不到双鱼信。
眼看着太阳西斜,黄昏又要到来。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注释蝶恋花:词牌名之一,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其词牌始于宋。
双片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卷絮风:卷起柳絮的风,春风。
意思是说落花飞絮,天气渐暖,已是暮春季节。
坠粉飘香:春花坠落,传来阵阵香气。
红成阵:红花一阵阵飘落。
双鱼:书简。
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横波秋一寸:秋波,眼神。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赏析/鉴赏词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
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
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蝶恋花》是晏殊的作品,下面是诗文赏析,欢迎参考!《蝶恋花》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一: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晏殊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晏殊|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
上阕写惜春之情。
开头三句以闲淡之笔写春景:碧树倚靠六曲阑干,正是当时与伊人流连处,轻风细展丝丝柳条,牵动念旧情绪。
忽听传来弹筝的音乐,更让人陷入迷茫的状态;双燕穿帘离去,倍感此身之孤独。
上阕景语皆情语。
下阕写送春之意。
前三句仍是景语。
四五句写人:浓睡中,被黄莺杂乱的啼叫惊醒,讨厌它破坏了我的好梦。
醒后好梦可再也找不到了!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原文】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①作者:晏殊六曲阑干偎碧树②。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③。
谁把钿筝移玉柱④?穿帘海燕双飞去⑤。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⑥。
浓睡觉来莺乱语⑦,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①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又名《桃源行》、《望长安》、《凤栖梧》、《转调蝶恋花》等。
②偎:依靠。
③黄金缕:喻柳条。
④钿筝:饰以螺钿之筝。
⑤海燕:燕子的别称。
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
⑥一霎(shà):极短的时间。
⑦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翻译】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
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赏析】这首词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抒写了作者春日的闲愁。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翠苑红芳晴满目。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晏殊《蝶恋花》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注释】槛: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晏殊《蝶恋花》赏析】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
“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轻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
“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如何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
“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
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
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 天涯共明月" 。
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不?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怅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正是从同一方向去发掘明月这一意象的丰饶而复杂的内蕴、下片写登楼望远。
“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
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如此,“凋碧树”又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一种必要的铺垫、“独上西楼”,正面点出“独”字,与上片的“双飞”遥相照应,是章法谨严的又一实例。
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
2017晏殊《蝶恋花》赏析《蝶恋花》是晏殊的作品,下面是诗文赏析,欢迎参考!《蝶恋花》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一: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句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字词解释:槛〔jiàn〕: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阅历。
谙:熟识,精通。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
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誉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作品翻译:早晨栏杆外的菊花覆盖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凋零绿树。
我单独登上高楼,望尽那消逝在天际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作品赏析:这首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的名篇之一。
下面是唐代文学讨论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婉约派词人很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覆盖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好似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悄悄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颜色〔象喻品行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仆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仆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早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肯定存联系,但布满哀愁、对节候特殊敏感的仆人公眼中,那燕子好似是由于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
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写的是暮春朱楼望归人的生活小景。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晏殊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消息未知归早晚。
斜阳只送平波远。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赏析这是一首伤春怀远之作。
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伤春怀人的悲愁和由此引发的纷乱心绪。
开篇三句写闺妇触目所见之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风轻轻地吹动着帘幕,燕子双双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话语。
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怀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浇愁。
然而,愁而饮,饮而醉,碎而睡,一觉醒来,只见庭院的柳絮随风舞。
“双语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衬,即以乐景写哀情,以成对燕儿的亲切话语,对照闺妇块然独处的孤独和凄冷。
一个“醉”字,展示了主人公忧愁之深。
两句合起来,写出了主人公所处的季节(晚春)、时间(午后)、地点(闺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的风物图画,明里写景,暗里抒情,写物亦人。
“心事”一句,明点出闺妇的心态。
整整一个春天,在孤单、愁寂中度过,心里想的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
“犹未见”与柳絮的“飞撩乱”相呼应,用的是陪衬,即以哀景写哀情,沸沸扬扬的`柳絮在风中飘飞与闺妇思念情人的纷乱心绪是极相吻合的。
“余花”句,进一步点染了暮春时节的浓重氛围。
长满青苔的庭院,连晚开的花儿都凋落殆尽了。
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语人不归,春老红残,香消色减,青春飞逝,衬托出主人公的悲伤。
整个上片,以景语为主,景语与情语互见,物象与心绪交融,反衬与陪衬杂用。
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得情味隽永,深曲委婉,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下片通过对景的拓展来达到对情的深化,进一步从视野的被阻隔来表现相思之无极。
“过片”三句,写闺妇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楼望远,以从“天际识归舟”中求得一丝半缕精神上的安慰。
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赏析晏殊《蝶恋花》词、注释、白话译文蝶恋花①(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②罗幕轻寒,③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槛: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宋·晏殊词《蝶恋花》赏析赏析这首词前,我们先来看看作者。
晏殊﹐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市)。
七岁能文﹐景德初﹐以神童荐﹐深获赏识,赐同进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卒年六十四﹐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
宋仁宗亲篆其碑。
曰:“旧学之碑。
”晏殊高才硕学。
文学方面。
能诗善词,文章瞻丽,四六文﹑书法无不工。
《宋史》载“晚岁笃学不倦,文集二百四十卷。
”即《珠玉词》。
清人辑有《晏元献遗文》。
编有类书《类要》。
词风继承五代,深受冯延己的影响,工于造语,写景言情均属上乘。
冯煦《蒿庵论词》说“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词人。
《蝶恋花》鉴赏15篇
《蝶恋花》鉴赏《蝶恋花》鉴赏15篇《蝶恋花》鉴赏1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翱戴三山,顷刻随轮至。
宝月圆时多异气。
讹诈光一颗千金贵。
【简析】《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似此词以健笑写景,而能大气包举,摄人心魂,观之词史,实为罕见。
海岱是作者的任所链水军的一座名楼,并不太高,而在词人笑下,此楼竟同杜甫笔下"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没什么两样,可以"千古""下瞰秦淮"。
那么这到底是人间的高楼还是仙山的琼阁呢?看了"广寒宫阙,"熬戴三山"这些语句,我们真会觉得如在仙境!那澄流通空明的水,那奇诡的海市蜃楼,那"带异气"团孄皓月,即一字一句是其是实,又超迈。
意象是那么的玲珑,真令人服其凌云健谈。
《蝶恋花》鉴赏2蝶恋花赵令畸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①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②香一缕,宿酒醒迟,恼③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④路。
注:①止:通“只”。
②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恼:撩惹。
④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问题: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
(5分)9.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答案:8.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儿一样,正在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
(1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花写人,(2分)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
(2分)9.①感叹青春将逝之情(或:伤春惜春之情),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写惜春伤春之情;②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和“尽日沉烟香一缕”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③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写出对远人的思念。
(每点2分,共6分。
)鉴赏:这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的词,语不多,情无限,写得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别具一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牌来历
《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被改名 为《蝶恋花》。另名《凤栖梧》、 《一箩金》、《黄金缕》、《卷珠 帘》等。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远知何处?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 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离别之苦
“一切情语皆景语, 一切景 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起句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寄寓 作者什么感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 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 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这里将“愁烟”、“泣露”人格化, 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寄予了作者的 哀愁; 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
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 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 “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 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 “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 不解人意。
“怨恨”明月,说明了什么?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 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 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 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 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 物所引起的触动。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是出于柳永的《凤栖梧》,辛弃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晏殊
学习目标
• 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 3. 通过吟咏,了解古诗文赏析的 一般方法和术语。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 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 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 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 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 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 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 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 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 玉词》。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 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 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 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 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 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 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是出于晏殊的《蝶恋花》, 谈立志。
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 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
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 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 走了
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 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
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 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 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 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 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 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 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
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 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 起来,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 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 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 “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 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 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 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 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 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 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 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 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 出了情。
读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 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 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 水阔知何处!”
阅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思考: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 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 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 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 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2)“ 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 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 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 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 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