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用各种芯片资料管脚图

合集下载

四人抢答器电路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四人抢答器电路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抢答器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可容纳四组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

(2)当某台参赛者按下抢答开关时,由数码管显示该台编号并伴有声响。

此时,抢答器不再接收其他输入信号。

(3)电路具有定时功能。

要求回答问题的时间≤60秒(显示为00~59),时间显示采用倒计时方式。

当达到限定时间时,发出声响提示。

(4)具有计分功能。

要求能设定初始分值,能进行加减分。

(5)在复位状态下台号数码管不作任何显示(灭灯)。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抢答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当主持人按下“开关”按钮后,选手可以通过按按钮的快慢来决定由谁来回答,按得快的选手的编号显示在电子显示管上并伴有响声。

2、此后选手输入被锁住,如果主持人按下复位键则编号显示处不作任何显示。

3、然后主持人就按下计时开关,选手开始作答,作答的时间少于60秒,以倒数的方式进行,而且通过显示屏把时间显示出来。

4、当选手作答仅剩10秒时,开始通过喇叭响来做提示。

如果到了显示“00”时,计时器不再进行倒数而停留在“00”状态。

5、此时选手仍没有作答成功,则主持人会对该选手进行减分处理,如果在“00”之前作答成功则加分,分数也是通过计分器显示出来。

6、之后主持人按下开关,所有的显示及工作状态回到初始状态以便进行下一次答题。

原理框架图(图1)图1.原理框架图方案一、对照上面原理框架图,各个主要的部分选用对应功能的芯片进行设计,如果在仿真时没能找到相应的芯片则用相近的。

比如在选手抢答时的输入用74148优先编码器进行编码让一个输入有效,并用七段显示译码器显示出台号。

方案二、对照框架图,选用各种逻辑站以及相关的逻辑函数进行设计,编号进直接把锁存器的输出转化8421BCD码,并通过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方式输入到显示译码器中让其显示出来。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方案一更可行,理由在于芯片组上集成的功能要强大些,且用的元器件的数目会相对少一些这样会更美观而且不容易出错。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封锁电路封锁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分辨选手按键的先后,并能把第一个抢答者的编号锁存起来,并使其他选手的按键操作无效。

十二进制计数器

十二进制计数器

郑州科技学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十二进制计数器学生姓名丁洪宝专业班级电科一班学号201031018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袁玉霞完成时间 2013年03月15日目录1实验概述 (1)1.1计数器设计目的 (2)1.2计数器设计组成 (2)2十二进制计数器设计描述 (2)2.1设计原理 (2)2.2设计的思路 (3)2.3设计的实现 (4)3十二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与仿真 (5)3.1基本电路分析设计 (5)3.2计数器电路的仿真 (8)4总结 (9)参考文献 (11)附录1:实验电路图 (12)附录2:元器件清单 (13)1 实验简述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及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子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根据计数器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还有可预制数和可变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运用这些器件。

计数器在现代社会中用途中十分广泛,在工业生产、各种和记数有关电子产品。

如定时器,报警器、时钟电路中都有广泛用途。

在配合各种显示器件的情况下实现实时监控,扩展更多功能。

1.1计数器设计目的1)每隔1s,计数器增1;能以数字形式显示时间。

2)熟练掌握计数器的各个部分的结构。

3)计数器间的级联。

4)不同芯片也可实现十二进制。

1.2 计数器设计组成1)用两个74LS160芯片和一个与非门实现。

2)当定时器递增到12时,定时器会自动返回到01显示,然后继续计时。

本设计主要设备是两个74LS160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并且由200HZ,5V电源供给。

74ls148管脚图引脚功能表真值表逻

74ls148管脚图引脚功能表真值表逻

74ls148管脚图引脚功能表真值表逻
有些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数字电路中,无法对几个按钮的同时响应做出反映,如电梯控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出出现错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于是就出现了74ls148优先编码器,先说一下他的基本原理.他允许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编码信号。

不过在设计优先编码器时已经将所有的输入信号按优先顺序排了队,当几个输入信号同时出现时,只对其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进行编码。

〈74ls148管脚功能〉〈74ls148引脚图〉
74ls148优先编码器管脚功能介绍:为16脚的集成芯片,电源是VCC(16) GND(8), I0—I7为输入信号,A2,A1,A0为三位二进制编码输出信号,IE是使能输入端,OE是使能输出端,GS为片优先编码输出端。

〈74ls148逻辑图〉〈74ls148逻辑表达式〉
使能端OE(芯片是否启用)的逻辑方程:
<74ls148真值表>
由74ls148真值表可列输出逻辑方程为:
A2 = (I4+I5+I6+I7)IE
A1 = (I2I4I5+I3I4I5+I6+7)·IE
A0 = (I1I2I4I6+I3I4I6+I5I6+I7)·IE
用两个74ls148优先编码器芯片扩展为十六线-四线优先编码器的电路连线图。

篮球比赛3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

篮球比赛30秒倒计时电路设计

篮球竞赛30s倒计时的设计1课程设计背景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电子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运用模电和数电知识设计的电子产品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各种竞技运动中,计时器成为检验运动员成绩的一个重要工具。

篮球作为一项全民健身项目,已有一定的历史。

在中国,篮球很盛行,篮球比赛也日趋职业化。

篮球比赛中有一项违例时间要用倒计时器,目前多数采用的是24秒制,但随着篮球制度的改革将会采用30秒制。

有需要就会有市场,因此设计一款30秒计时器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前景的。

该款计时器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把24秒制改为30秒制。

该计时器要有递减计时及报警功能。

因此符合比赛中违例判罚的需要。

在篮球比赛中,规定了球员的持球时间不能超过30秒,否则就犯规了。

本课程设计的“篮球竞赛30秒计时器”,可用于篮球比赛中,用于对球员持球时间30秒限制。

一旦球员的持球时间超过了30秒,它自动的报警从而判定此球员的犯规。

本设计是74LS192芯片作为减数功能的30秒倒计时计数器。

该计数器主要包括555构成的震荡电路,74LS192模块,数码管等模块单元。

经测试,计数器可实现显示30秒倒计时功能,系统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功能,发出光电报警信号。

该设计电路简单、使用方便,功能稳定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课题设计要求(1)具有显示30S的计时功能;(2)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功能;(3)计时器为30S递减计时器,其计时间隔为1S;(4)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能灭灯,应发出光电报警信号3设计任务及目标(1)根据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分析各单元电路的功能;(2)熟悉电路中所用到的各集成块的管脚及其功能;(3)进行电路的安装、调试,直到电路能达到规定的设计目标;(4)写出完整、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

4课题设计框图5电路设计5.1设计原理分析设计任务,该系统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5个部分构成。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报告
图9 74LS04非门的引脚图
表4 74LS04非门的真值表
4)74LS08与门的引脚图如图10所示,其真值表如表5所示:
图10 74LS08管脚图
表574LS08与门的真值表
3.2 实现控制功能的电路
1) 电路中有有3个74LS194芯片,共有5个状态,可以用74LS161和74LS138来实现,电路如图11所示:
广告彩灯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渐渐成为广告的灵魂,也成为了城市夜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刚学完了数电知识,正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全面掌握了课设的基本流程,此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此次设计我们用到了555定时器构成的秒脉冲发生器,74LS138,74LS161,JK触发器以及各种逻辑门电路来实现我的方案,充分利用了模电和数电的知识来不断地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也是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JK触发器的管脚图和真值分别如图7所示:Q Q
SD J CP K RD
图7 JK触发器管脚图
表2 JK触发器真值表
J
K
Qn+1
逻辑功能
0
0
Qn
保持
0
1
0
置0
1
0
1
置1
1
1
Qn
翻转
2)74LS00与非门的管脚图如图8所示,真值表如表3所示:
图8 74LS00管脚图
表3 74LS00的真值表
3)74LS04非门的引脚图如图9所示,真值表如表4所示:
图6信号分频及选择
JK触发器下降沿有效,J=K=1时,每来一个脉冲变化一次,因此它的输出是1.6S的信号,当Y3与Y4同时为1,根据电路,可以知道此时为单层灯移动,另外根据分频电路可以知道此时输出的也为0.8s的信号,而当Y3和Y4中有一个0时,电路为全部左移或全部右移的过程。此时电路输出的也为1.6s的信号,实现了分频和信号的选择的过程。

74ls147引脚图管脚图和功能真值表

74ls147引脚图管脚图和功能真值表

74ls147引脚图管脚图和功能真值表优先编码器是当多个输入端同时有信号时,电路只对其中优先级别最高的输入信号进行编码。

常用的集成优先编码器IC有10线-4线、8线-3线两种。

10线-4线优先编码器常见的型号为54/74147、54/74LS147,8线-3线优先编码器常见的型号为54/74148、54/74LS148。

下面我们以TTL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147为例介绍8421→BCD码优先编码器的功能。

10线-4线8421 BCD码优先编码器74LS147的真值表见表3.5。

74LS147的引脚图如图3.5所示,其中第9脚NC为空。

74LS147优先编码器有9个输入端和4个输出端。

某个输入端为0,代表输入某一个十进制数。

当9个输入端全为1时,代表输入的是十进制数0。

4个输出端反映输入十进制数的BCD 码编码输出。

74LS147优先编码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低电平有效,即当某一个输入端低电平0时,4个输出端就以低电平0的输出其对应的8421 BCD编码。

当9个输入全为1时,4个输入出也全为1,代表输入十进制数0的8421 BCD编码输出。

表3.5 74LS147的真值表数字电路CD4511的原理(引脚及功能)CD4511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阴极 LED (数码管)显示器的 BCD 码—七段码译码器,特点:具有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CMOS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

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

CD4511 是一片 CMOS BCD—锁存/7 段译码/驱动器,引脚排列如图 2 所示。

其中a b c d 为 BCD 码输入,a为最低位。

LT为灯测试端,加高电平时,显示器正常显示,加低电平时,显示器一直显示数码“8”,各笔段都被点亮,以检查显示器是否有故障。

BI为消隐功能端,低电平时使所有笔段均消隐,正常显示时, B1端应加高电平。

另外 CD4511有拒绝伪码的特点,当输入数据越过十进制数9(1001)时,显示字形也自行消隐。

数字集成电路课程设计74hc138

数字集成电路课程设计74hc138

目录1.目的与任务 (1)2.教学内容基要求 (1)3.设计的方法与计算分析 (1)3.1 74H C138芯片简介 (1)3.2 电路设计 (3)3.3功耗与延时计算 (6)4.电路模拟 (14)4.1直流分析 (15)4.2 瞬态分析 (17)4.3功耗分析 (19)5.版图设计 (19)5.1 输入级的设计 (19)5.2 内部反相器的设计 (19)5.3输入和输出缓冲门的设计 (22)5.4内部逻辑门的设计 (23)5.5输出级的设计 (24)5.6连接成总电路图 (24)5.3版图检查 (24)6.总图的整理 (26)7.经验与体会 (26)8.参考文献 (26)附录 A 电路原理图总图 (28)附录B总电路版图 (29)集成1. 目的与任务本课程设计是《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的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原理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上,训练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利用相关软件,初步熟悉和掌握集成电路芯片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及模拟→版图设计→版图验证等正向设计方法。

2.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2.1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器件名称:3-8译码器的74HC138芯片 要求电路性能指标:⑴可驱动10个LSTTL 电路(相当于15pF 电容负载); ⑵输出高电平时,OH I ≤20uA,min,OH V =4.4V; ⑶输出低电平时,OLI ≤4mA ,manOL V , =0.4V⑷输出级充放电时间r t =ft ,pdt <25ns ;⑸工作电源5V ,常温工作,工作频率workf =30MHZ ,总功耗maxP =15mW 。

2.2课程设计的内容 1. 功能分析及逻辑设计; 2. 电路设计及器件参数计算;3. 估算功耗与延时;4. 电路模拟与仿真;5. 版图设计;6. 版图检查:DRC 与LVS ;7. 后仿真(选做);8. 版图数据提交。

2.3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 独立完成设计74HC138芯片的全过程;2. 设计时使用的工艺及设计规则: MOSIS:mhp_ns5;3. 根据所用的工艺,选取合理的模型库;4. 选用以lambda(λ)为单位的设计规则;3. 设计的方法与计算分析3.1 74HC138芯片简介74HC138是一款高速CMOS器件,74HC138引脚兼容低功耗肖特基TTL 系列图3-1 74HC138管脚图表3-1 74HC138真值表由于74HC138芯片是由两个2-4译码器组成,两个译码器是独立的,所以,这里只分析其中一个译码器。

含两个2-4译码器的74HC139芯片版图

含两个2-4译码器的74HC139芯片版图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1. 目的与任务本课程设计是《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的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原理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上,训练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利用相关软件,初步熟悉和掌握集成电路芯片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及模拟→版图设计→版图验证等正向设计方法。

2. 设计题目与要求2.1设计题目及其性能指标要求器件名称:含两个2-4译码器的74HC139芯片 要求电路性能指标:(1) 可驱动10个LSTTL 电路(相当于15pF 电容负载); (2) 输出高电平时,|I OH |≤20μA ,V OH ,min =4.4V ; (3) 输出底电平时,|I OL |≤4mA ,V OL ,man =0.4V ; (4) 输出级充放电时间t r =t f ,t pd <25ns ;(5) 工作电源5V ,常温工作,工作频率f work =30MHz ,总功耗P max =150mW 。

2.2设计要求1. 独立完成设计74HC139芯片的全过程;2. 设计时使用的工艺及设计规则: MOSIS:mhp_n12;3. 根据所用的工艺,选取合理的模型库;4. 选用以lambda(λ)为单位的设计规则;5. 全手工、层次化设计版图;6. 达到指导书提出的设计指标要求。

3. 设计方法与计算 3.1 74HC139芯片简介74HC139是包含两个2线-4线译码器的高速CMOS 数字电路集成芯片,能与TTL 集成电路芯片兼容,它的管脚图如图1所示,其逻辑真值表如表1所示:图1 74HC139芯片管脚图 表1 74HC139真值表计时只需分析其中一个2—4译码器即可,从真值表我们可以得出Cs 为片选端,当其为0时,芯片正常工作,当其为1时,芯片封锁。

A1、A0为输入端,Y0-Y3为输出端,而且是低电平有效。

2—4译码器的逻辑表达式,如下所示:01010A A C A A C Y s s ⋅⋅=++= 01011A A C A A C Y s s ⋅⋅=++=01012A A C A A C Y s s ⋅⋅=++= 01013A A C A A C Y s s ⋅⋅=++=74HC139的逻辑图如图2所示:图2 74HC139逻辑图3.2 电路设计本次设计采用的是m12_20的模型库参数进行各级电路的尺寸计算,其参数如下: NMOS: εox =3.9×8.85×10﹣12F/m μn =605.312×10﹣4㎡/Vst ox =395×10﹣10m V tn =0.81056V PMOS: εox =3.9×8.85×10﹣12F/m μp =219×10﹣4㎡/Vst ox =395×10﹣10m V tp =﹣0.971428V 3.2.1 输出级电路设计根据要求输出级电路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输入Vi 为前一级的输出,可认为是理想的输出,即V IL =Vss, V IH =V DD 。

7106芯片资料

7106芯片资料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都集成在一 块大规模集成电路——7106芯片上。
第三章 万用表的电路原理及装配
3.1万用表的基本结构:
3.1.4 液晶显示概述 数字万用表的液晶显示器是采用段电极显
示的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液晶显示器的前部 电极被分割成a,b,c,d,e,f,g七段,各段电极 a,b,c,d,e,f,g与“7106”集成电路芯片中的 “BP”引脚,也叫背电极。背电极也是前部电 极的共用电极。若是各段前部电极与背电极之 间电位相等时,则液晶不显示。若某一段或几 段前部电极与背电极存在电位差时,则液晶显 示。这样就可以根据被测参数的实际情况分别 显示十进制中的1,2,3,4,5,6,7,8, 9,0这十个数。
14 G1
一般规定为7~15V,常选用9V叠层电
E1 15
池,消耗电流仅为1.8mA,功耗仅为
16 D2
16mW。
C2 17
+
OSC2
OSC3 INTEN
00
7106
型值为1010Ω,对输入信号无衰减作用。 A2 19
并且,外围电路简单,可直接驱动 LCD
T
2
=
T
1

Vin V REF
−−−−−−
T 2 = N ⋅ T CP − − − − − −
N
=
T1 T CP ⋅V REF
⋅ Vin
−−−−−−
第三章 万用表的电路原理及装配
结论:等式左端的脉冲计数值N 与被测电压Vin成正比,并且通过正反 两次积分后实现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 量。
然后通过液晶显示器读出被测参 数值。
第三章 万用表的电路原理及装配
积分器输入
当反向积分一结束,A/D转换器又

利用D触发器构成计数器

利用D触发器构成计数器

数字电路实验设计:D触发器组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一、选用芯片74LS74,管脚图如下:说明:74LS74是上升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 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二、设计方案:用触发器组成计数器。

触发器具有0 和1两种状态,因此用一个触发器就可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

如果把n个触发器串起来,就可以表示n位二进制数。

对于十进制计数器,它的10 个数码要求有10 个状态,要用4位二进制数来构成。

下图是由D触发器组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三、实验台:四、布线:1、将芯片(1)的引脚4、10连到一起,2、将芯片(2)的引脚4、10连到一起,3、将芯片(1)的引脚10和芯片(2)的引脚10连到一起,4、将芯片(1)的引脚10连到+5V;5、将芯片(1)的引脚1、13连到一起,6、将芯片(2)的引脚1、13连到一起,7、将芯片(1)的引脚13和芯片(2)的引脚13连到一起,8、将芯片(1)的引脚13连到+5V;9、将芯片(1)的引脚3接到时钟信号CP10、将芯片(1)的引脚2、6接到一起,再将引脚2接到引脚1111、将芯片(1)的引脚8、12接到一起,再将芯片(1)的引脚8接到芯片(2)的引脚312、将芯片(2)的引脚2、6接到一起,再将引脚6接到引脚1113、将芯片(1)的引脚5、9分别接到Q0、Q1,再将芯片(2)的引脚5、9分别接到Q2、Q314、分别将两芯片的14脚接电源+5V,分别将两芯片的7脚接地0V。

五、验证:接通电源on,默认输出原始状态0000每输入一个CP信号(单击CP),的状态就会相应的变化,变化规律为0000(原始状态)、1000、0100、1100、0010、1010、0110、1110、0001、1001、0101、1101、0011、1011、0111、1111。

MSM7512B芯片资料全

MSM7512B芯片资料全

MSM7512B芯片介绍课程:通信原理学号::目录一、FSK简介二、MSM7512B芯片介绍1、概述2、原理框图3、引脚图及引脚介绍4、工作方式5、应用电路6、芯片优缺点7、MSM7512B芯片的应用三、FSK的其它应用1、来电显示2、蓝牙通信设备3、电脑通信四、心得体会一、FSK简介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现代通信的一个重要的容,它可以分别对载波的幅度、频率、相位进行调制,于是有ASK(移幅键控) 、FSK(移频键控) 、PSK(移相键控) 等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同时也是时分复用的基本技术,其中FSK 是利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是信息传输较早的一种传输方式,(2FSK) 在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

数字频率调制又称频移键控(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二进制频移键控记作2FSK。

数字频移键控是用载波的频率来传送数字消息,即用所传送的数字消息控制载波的频率。

2FSK信号便是符号“1”对应于载频,而符号“0”对应于载频(与不同的另一载频)的已调波形,而且与之间的改变是瞬间完成的。

从原理上讲,数字调频可用模拟调频法来实现,也可用键控法来实现。

模拟调频法是利用一个矩形脉冲序列对一个载波进行调频,是频移键控通信方式早期采用的实现方法。

2FSK键控法则是利用受矩形脉冲序列控制的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频率源进行选通。

键控法的特点是转换速度快、波形好、稳定度高且易于实现,故应用广泛。

频移键控(FSK)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并且解调不须恢复本地载波,可以异步传输,抗噪声和抗衰落性能也较强。

因此,FSK调制技术在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并且主要适用于用于低、中速数据传输。

二、MSM7512B芯片1、概述MSM7512B是OKI公司生产的调制解调器芯片,它采用FSK半双工调制方式,符合ITU-T V.23 标准,单电源+3~+5V工作,低功耗,稳定性好,具有片回音消除电路,模拟输出可直接连入PSIN,并具有TIL接口,可方便地与数字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相连。

CD4011工作原理及引脚图,功能,参数,作用详解

CD4011工作原理及引脚图,功能,参数,作用详解

CD4011工作原理及引脚图,功能,参数,作用详解现在,很多朋友已经放弃单硅后极,转向MOS或IGBT等更节能,更轻便的斩波电路。

常规的单NE555调频调宽电路,调节的时候频率脉宽相互影响,用2片555可以实现独立可调,但线路相对复杂了,外围元件多了。

向大家推荐CD4011,四2输入与非门芯片CD4011内部由四2输入端与非门单元电路构成,采用N和P沟道增强型MOS 晶体管提供的对称电路,具有很高的抗干扰度。

一:CD4011工作原理及引脚图,功能,参数,作用详解---CD4011工作原理相信大部分的电子工程师都对CD4011有所涉猎,CD4011是应用广泛的数字IC之一,它们内含4个独立的2输入端与非门,其逻辑功能是:输入端全部为“1”时,输出为“0”;输入端只要有“0”,输出就为“1”,当两个输入端都为0时,输出是1。

cd4011内部为4组与非门,供电为14正,7负,123脚是一组与非,12脚同时高电平,3脚为低电平,12脚别的状态3脚都是高电平,另外三组在电路中为反相器,也就是11脚和3脚是相反的,3高11低,3低11高,1脚外接光控,2脚为触发延时。

CD4011属于数字电路,当将它一组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时,这一组就变成了一个非门。

其特点是: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

CD4011还能够放大电压,当运放的+接地,-只接高电平而不接电阻时,它的输出是什么,是低电平。

反之,-只接低电平而不接电阻时,它的输出是什么,是高电平。

注意到上面的比较没有,其实,CD4011在此时与运放的功能完全一样。

CD4011与两个电阻配合,其一为输入电阻,其二为反馈电阻,它的作用就是一个反向比例放大器。

因此,CD4011能放大电压。

二:CD4011工作原理及引脚图,功能,参数,作用详解---CD4011参数cd4011的直流电气特性与交流电气特性见下表:CD4011 BM -55℃ - +125℃CD4011 BC -40℃ - +85℃VDD电压范围:-0.5V ----- 18V功耗:双列普通封装 700mW 小型封装 500mW三:CD4011工作原理及引脚图,功能,参数,作用详解---CD4011的逻辑功能(1)当X=0、Y=0时,将使两个NAND门之输出均为1,违反触发器之功用,故禁止使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实验报告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实验报告

交通灯控制电路摘要在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没有交通灯来控制来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假设也没有交警,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可能会陷入一片混乱,甚至瘫痪。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这样。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人都有责任为它的更加先进和快捷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设计的这个交通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交通灯控制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两条主次交叉道路上的车辆交替运行,用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并且经过这次实验使得我对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学会使用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为将来的就业或继续深造做好准备。

一、任务在城市道路上的交叉路口一般设置有交通灯,用于管理两条道路通行车辆。

现有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的汇合点形成十字交叉口,为确保车辆安全、迅速的通行,在交叉路口的每条道上设置一组交通灯,交通灯由红、黄、绿3色组成。

红灯亮表示此通道禁止车辆通过路口;黄灯亮表示此通道未过停车线的车辆禁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绿灯亮表示该通道车辆可以通行。

要求设计一交通灯控制电路以控制十字路口两组交通灯的状态转换,指挥车辆安全通行。

指挥车辆安全通行。

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电路,要求主干道与支干道交替通行。

主干道通行时,主干道绿灯亮,支干道红灯亮,时间为60秒。

支干道通行时,支干道绿灯亮,主干道红灯亮,时间为30秒。

(2)每次绿灯变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5秒钟。

此时另一路口红灯也不变。

(3)黄灯亮时,要求黄灯闪烁,频率为1Hz。

2、发挥部分要求在绿灯亮(通行时间内)和红灯亮(禁止通行时间内)均有倒计时显示。

二、设计方案选取与论证1、所选方案的理由:本设计的交通灯控制电路是综合运用了74LS192芯片、7474芯片和NE555芯片等的集成电路。

根据任务要求,用单片机或分立组件来实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要求不能使用单片机设计,因此使用数字电路课程里学过的知识,运用它们来设计分析电路。

10-4编码器(74HC147)的芯片设计

10-4编码器(74HC147)的芯片设计
第六章
由于是初次接触版图设计,所以在了解版图绘制的规则上耗费了许多时间.但是由于组员们的互相帮助,基本上没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就完成了本次实验的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老师提供了许多帮助,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94-196
[2]曾庆贵.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
总分
(100分)
总分:100分。优:90-100分;良:80-90分;中: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0-60分。
导师
点评
导师签名:
备注
无故缺勤率高于10%为不合格。
第1章 概
1.1
•综合应用已掌握的知识
•熟悉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熟悉集成电路设计主流工具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系统观念
图4.9.3仿真波形图
4.10仿真结果分析


由图可得功耗为21.26mw
图4.10.3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延迟时间
由图可知上升时间为3.925ns,下降时间为3.512ns;延迟时间为5.633ns
4.11本章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cadence的使用,学会了画原理图及在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的功耗,反转时间和延迟时间等进行分析。
[3]元器件交易网().74HC147中文资料.1995,11.
附 录
附录1 74HC147资料
3.2.5输入、输出保护电路
因为MOS器件的栅极有极高的绝缘电阻,当栅极处于浮置状态时,由于某种原因,感应的电荷无法很快地泄放掉。而MOS器件的栅氧化层极薄,这些感应的电荷使得MOS器件的栅与衬底之间产生非常高的电场。该电场强度如果超过栅氧化层的集成极限,则发生栅击穿,使MOS器件失效,因此要设置保护电路。

UC2845芯片资料介绍及维修方法

UC2845芯片资料介绍及维修方法

UC2845芯片资料介绍及维修方法第一节:UC2845D芯片介绍①管脚介绍Unitrode公司的UC2845D(D是贴片)是一种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型控制器,包含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PWM锁存器、振荡器、内部基准电源和欠压锁定等单元,其结构图1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2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控制)电压,误差(控制)电压变大,第6脚输出脉冲变窄,占空比降低,抑制输出电压的增加,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而控制脉冲宽度,脉宽越宽,电源输出电压越高,Vref比较器高低门限为:3.6V/3.4V。

3脚:电流检测输入端。

在外围电路中,在功率开关管(如Mos管)的源极串接一个小阻值的取样电阻,将脉冲变压器的电流转换成电压,此电压送入3脚,控制脉宽。

此外,当电源电压异常时,功率开关管的电流增大,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超过1V时,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歇工作状态,UC2845就停止输出,有效地保护了功率开关管。

4脚: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当上电后,5VDC通过Rt电阻给Ct充电,使④脚电压近似线性上升,当电压上升到2.8V时,在振荡器内部,将定时电容器CT上的电压突然放掉,当电压下降到1.4V时,电压又开始上升,这样就形成一个锯齿波电压。

5脚:为公共地端。

6脚:为推挽输出端,输出的频率是振荡频率的1/2,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驱动能力为±1A。

7脚:Vcc是电源。

VCC比较器上下门限分别为:8.4V/7.6V,UC2845最小工作电压为8.2V,此时耗电在1mA以下。

输入电压可以通过一个大阻值电阻从高压降压获得。

芯片工作后,输入电压可在7.6V~36V之间波动,(内部有一个36V的齐纳二极管作为稳压管,从VCC连接至地,它的作用是保护集成电路免受系统启动或运行期间所产生的过高电压的破坏),低于7.6V就停止工作。

利用D触发器构成计数器

利用D触发器构成计数器

数字电路实验设计:D触发器组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一、选用芯片74LS74;管脚图如下:说明:74LS74是上升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 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二、设计方案:用触发器组成计数器..触发器具有0 和1两种状态;因此用一个触发器就可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如果把n个触发器串起来;就可以表示n位二进制数..对于十进制计数器;它的10 个数码要求有 10 个状态;要用4位二进制数来构成..下图是由D触发器组成的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三、实验台:四、布线:1、将芯片1的引脚4、10连到一起;2、将芯片2的引脚4、10连到一起;3、将芯片1的引脚10和芯片2的引脚10连到一起;4、将芯片1的引脚10连到+5V;5、将芯片1的引脚1、13连到一起;6、将芯片2的引脚1、13连到一起;7、将芯片1的引脚13和芯片2的引脚13连到一起;8、将芯片1的引脚13连到+5V ;9、将芯片1的引脚3接到时钟信号CP10、将芯片1的引脚2、6接到一起;再将引脚2接到引脚1111、将芯片1的引脚8、12接到一起;再将芯片1的引脚8接到芯片2的引脚312、将芯片2的引脚2、6接到一起;再将引脚6接到引脚1113、将芯片1的引脚5、9分别接到Q 0、Q 1;再将芯片2的引脚5、9分别接到Q 2、Q 314、分别将两芯片的14脚接电源+5V;分别将两芯片的7脚接地0V..五、验证:接通电源on;默认输出 原始状态0000每输入一个CP 信号单击CP; 的状态就会相应的变化;变化规律为0000原始状态、1000、0100、1100、0010、1010、0110、1110、0001、1001、0101、1101、0011、1011、0111、1111。

北方工业大学《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运算器实验报告总结

北方工业大学《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运算器实验报告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运算器实验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实验日期班级成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4 位函数发生器74LS181 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操作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3.验证带进位控制的74LS181 的功能。

实验要求:1.复习本次实验所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及工作原理;2.预习实验步骤,了解实验中要求的注意之处。

二、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必要实验原理图、连接图等)1.实验原理及原理图:运算器的结构框图见图1-5: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

集成电路74LS181是4位运算器,四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16位运算器。

它可以对两个16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 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高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

三态门74LS244 作为输出缓冲器由ALU-G 信号控制,ALU-G 为“0”时,三态门开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 为“1”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

四片74LS273作为两个16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LDR1和LDR2 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

2.电路组成:本模块由算术逻辑单元ALU 74LS181(U7、U8、U9、U10)、暂存器74LS273(U3、U4、U5、U6)、三态门74LS244(U11、U12)和控制电路(集成于EP1K10 内部)等组成。

电路图见图1-1(a)、1-1(b)。

算术逻辑单元ALU 是由四片74LS181 构成。

74LS181 的功能控制条件由S3、S2、S1、S0、M、Cn 决定。

高电平方式的74LS181 的功能、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详见表1-1、图1-2和表1-2。

ULN2003A引脚图及功能

ULN2003A引脚图及功能

ULN2003A引脚图及功能ULN2003管脚排列如下图所示:ULN2003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ULN是集成达林顿管IC,内部还集成了一个消线圈反电动势的二极管,可用来驱动继电器。

它是双列16脚封装,NPN晶体管矩阵,最大驱动电压=50V,电流=500mA,输入电压=5V,适用于TTL COMS,由达林顿管组成驱动电路。

ULN是集成达林顿管IC,内部还集成了一个消线圈反电动势的二极管,它的输出端允许通过电流为200mA,饱和压降VCE 约1V左右,耐压BVCEO 约为36V。

用户输出口的外接负载可根据以上参数估算。

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输出电流大,故可直接驱动继电器或固体继电器,也可直接驱动低压灯泡。

通常单片机驱动ULN2003时,上拉2K的电阻较为合适,同时,COM 引脚应该悬空或接电源。

 ULN2003是一个非门电路,包含7个单元,但独每个单元驱动电流最大可达350mA.资料的最后有引用电路,9脚可以悬空。

 比如1脚输入,16脚输出,你的负载接在VCC与16脚之间,不用9脚。

  uln2003的作用: ULN2003是大电流驱动阵列,多用于单片机、智能仪表、PLC、数字量输出卡等控制电路中。

可直接驱动继电器等负载。

 输入5VTTL电平,输出可达500mA/50V。

 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

该电路的特点如下: ULN2003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的基极电阻,在5V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和CMOS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

 ULN2003 是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带负载能力强等特点,适应于各类要求高速大功率驱动的系统。

 ULN2003A引脚图及功能 ULN2003 是高耐压、大电流、内部由七个硅NPN 达林顿管组成的驱动芯片。

 经常在以下电路中使用,作为: 1、显示驱动 2、继电器驱动 3、照明灯驱动 4、电磁阀驱动 5、伺服电机、步进电机驱动等电路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