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规划法规和风格回复1:建筑模数与300mm为模数,如房间的进深都是与300为模数,如:1.2m,1.5m1.8m,2.1m.....等,门窗也如此;2:风玫瑰图,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中才会出现的,它反映该地的风向,3:地震烈度是指该建筑物的设计抗震等级:4:人流宽度一般指通道大小,如楼梯多宽内廊同道多宽:5:日照间距是指两建筑物将不得挨得太近,要有一定的采光距离;6:设计观点是指本户型设计有怎样的优点啊;9:地基是指承载基础的土;10: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的;12:层高是指建筑某楼层面到上一楼层面的高度;13:楼地面到该层的楼板下距离;15:休息平台是楼梯与楼梯之间连接的平台;16:散水是在该建筑物的底层沿外墙地面一圈的,一般宽度600~1000mm;17:明沟是在散水外的排水沟渠;18:圈梁是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围绕基础做成封闭的梁,分地圈梁和屋面圈梁;19:够构造柱一般有在砖混结构的房子中,主要提高建筑抗震能力;21:找坡在屋面中,主要是把平的楼面用砂浆找一定的坡度利益排水;1、模数——模数指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

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M, 1/2M共3个.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2、交底——由主管技术领导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

具体有 1、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

这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各施工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各设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2、施工设计交底。

3、风玫瑰——总平面图中表明主要风向的玫瑰图。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圈梁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基础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建筑设计分类

建筑设计分类

建筑设计分类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

建筑设计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素进行,包括用途、结构、风格等等。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建筑设计分类,并探讨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

一、按用途分类1.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是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包括单户住宅、公寓、别墅等。

住宅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创造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2.商业建筑设计:商业建筑通常用于经济活动和商业运营,包括商业中心、购物中心、酒店等。

商业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展示产品、提供服务和吸引顾客的功能。

3.教育建筑设计: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建筑设计应该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满足教学和管理的需要。

4.医疗建筑设计:医疗建筑设计主要用于医疗保健和治疗服务,例如医院、诊所和养老院。

医疗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病人的舒适和安全,同时提供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技术。

二、按结构分类1.钢结构建筑设计:钢结构建筑以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轻巧和可塑性的特点。

钢结构建筑通常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如桥梁、摩天大楼等。

2.混凝土建筑设计:混凝土建筑是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以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混凝土建筑设计注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广泛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

3.木结构建筑设计:木结构建筑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环保、美观和易加工的特点。

木结构建筑常见于住宅、别墅和一些传统建筑中。

三、按风格分类1.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创新性,注重线条和几何形状的运用。

这种风格常用于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如办公大楼和博物馆。

2.古典主义建筑设计:古典主义建筑以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为蓝本,注重对称、比例和装饰性。

这种风格常见于政府建筑和宗教建筑,如宫殿和教堂。

3.现代风格建筑设计:现代风格建筑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追求简约、舒适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风格常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如现代公寓和购物中心。

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1.折线式屋顶:指由多条折线相连而成的建筑屋顶,是比较复杂的建
筑形式、但它不但可以摆脱平整和规则状态,更能曲折创造出有个性、有
层次、有艺术效果,所以折线式屋顶以其特殊的美感而被充分利用。

2.空间技法:指的是一种把空间的体积、面积、比例、比率等建筑工
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搭配,最终形成某一空间环境的设计
技法。

3.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物的正面,意指主要建筑物的正面,它可以
把人们对建筑外观的整体印象。

一般的建筑体系由四面立面组成,建筑物
的立面有助于理解建筑物的整体空间结构和性质。

4.室内设计:指空间内部装饰和布置,即空间内部的灯光、结构、色彩、空间形态、室内元素以及家具等等,它们都是以人为本,以满足室内
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而营造出室内环境的美观与功能的室内设计。

5.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指支撑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它是建筑的支柱,也是建筑的骨架,能够安全、牢固地承受结构荷载,并能够从结构形式、
材料和结构体系上完成建筑物的体系。

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住宅建筑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涉及到许多专业的名词和术语,这些名词和术语对于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业从业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1.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理论和方法。

建筑技术分为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机电技术、暖通空调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

2.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结构。

建筑结构主要分为框架结构、梁板结构、桩基础结构、砖石结构和钢结构等。

3. 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指建筑设计中可以表达和体现设计意图的要素。

设计元素包括线条、平面形状、色彩、材料、纹理、光影等。

4. 网格系统:网格系统是指建筑物平面或立面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成的小方块或小矩形区域,通常用于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

5. 外观:外观是指建筑物立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包括建筑物的比例、色彩、纹理等方面。

6. 排布:排布是指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各个空间的规划布局。

合理的排布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增强建筑物的功能性。

7. 比例:比例是指建筑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和比率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建筑物的外观效果更为和谐。

8. 空间:空间是指建筑物内、外部分的虚实、高低、宽窄、深浅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意义的实体。

9.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在形式和风格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常见的建筑风格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国际风格、东方风格等。

10. 立面:立面是指建筑物的正面或侧面,是建筑物最直观的视觉表现形式。

11. 地形崎岖: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地形崎岖是指建筑场地上存在较大的高低差或不规则地形。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崎岖对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12. 建筑立面构成:建筑立面构成是指建筑物立面上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排布。

13. 灵活性设计:灵活性设计是指利用可变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设计策略,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是指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对于室内空间的布局、
功能分区、家具摆放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以下是相关名词
解释:
1. 平面布局:指在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的规划,通常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分配和布置。

2. 功能分区:指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并通
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来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间使用的需求。

3. 家具摆放: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家具大小、形状以及功能等因素,合理地安排家具的位置和摆放方式,从而使得整个室内空间更加美观
舒适。

4. 建筑构造:指建筑物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等。

平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结构形式对于室内布局和
装修风格的影响。

5. 设计风格:指在平面设计中所采用的装修风格,例如现代简约风格、欧式古典风格、中式风格等。

设计风格需要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6. 灯光设计: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灯光的位置、数量和类型,从而
使得室内空间更加明亮、温馨。

7. 色彩搭配: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从而使得室
内空间更加美观、舒适。

色彩搭配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整体风格以及不
同区域所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以创造出一个舒适美观、实用合理的室内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居住空间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2.4m,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 以上;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1.5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m;卧室、起居室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3坡屋顶下不应大于室内面积的1/2厨卫空间厨房:我国常用厨房面积在3.5~6㎡之间,设备布置方式可分为单排型、双排型、L型和U型;单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500mm,活动空间宽度大于800mm;双排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小于1800mm,两排设备的净距大于900mm;带餐室厨房:这种厨房类型将就餐空间纳入厨房之内,其面积需扩大至6~8㎡方能满足功能需要;卫生间:卫生间应满足便溺、洗浴、盥洗最基本的三种和洗衣四种功能;不能布置在下层住户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方;卫生间单独设置时,其净空也要符合要求,当门外开时为900mm1200mm,当门内开时为900mm1400mm;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包括门斗和前室、过道、过厅以及户内楼梯等;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入户处应设置门斗或前室;门斗的设置尺寸其净宽不宜小于1200mm;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其净宽不宜小于1000mm,通往辅助用房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900mm;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750m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900mm;梯级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20mm,高度不应大于200m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250m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室外空间:阳台: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内标高30~150mm;阳台栏杆的净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mm;凸阳台因受结构,施工与经济限制,出挑深度一般控制在1000~1800mm范围;露台是指其顶部无覆盖遮挡的露天平台;户内功能分区: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合理分室:生理分室、功能分室;三维空间组合型住宅注意三种形式的区分变层高住宅:变层高住宅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这种住宅相对比较节省空间体积,但室内有高差,老人、儿童使用欠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复式住宅:复式住宅是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形式;这种住宅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有些空间较狭小、拥挤跃层住宅: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SAR住宅体系:SAR是STICHTING ARCHITETEN RESEARCH的缩写,即将住宅的设计和建筑分为两个部分——支撑体和可分体或填充体;灵活分隔的方式:帷幔、折叠式隔断、灵活隔断、壁柜式隔断;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一般指1~3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可分为一般标准低层住宅,包括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农村、市郊和城市集合性低层住宅例如里院,以及较高标准低层住宅别墅,包括城市型别墅和乡野型别墅;低层住宅特点:1、在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提供了更加亲近自然的自由场所;2、在居住心理方面,较易形成亲切的尺度,使居民对住宅以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4、建筑的自重较轻;低层住宅的缺点:不利于节约用地;增加了地基、底层的通风和防潮以及屋顶的保温与隔热的处理量,从而影响到住宅建筑的经济性;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以及其他设施的利用效率;低层住宅套型设计包括:按住宅户型的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组织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低层住宅的楼梯设计:横向梯的主要优点是能使户内交通路线较为集中,既有利于功能分区,通常也比较节省交通面积,缺点主要是不利于减小面宽和加大进深;较多采用的是设在平面的中部,好处是平面的前后部分使用楼梯较为方便,功能分区较为清晰;缺点是楼梯的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要穿越起居室;竖向梯总的来说较有利于加大平面的进深,对组织住宅的通风也较有利,但在户内交通路线的处理上,没有横向梯集中;而利用双跑竖向梯做前后错层处理时,楼梯一般设在平面的中部,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低层住宅较多采用坡屋顶,做卧室用途时,在空间的高度上应保证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度不小于2.1m,最低处的净高不宜小于1.5m,并尽量使阁楼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对于面积较小和不封闭的阁楼,垂直交通联系可采用爬梯的形式,爬梯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其坡度在45°~ 90°之间;阁楼作为储藏用途时,如不需要上人,阁楼净高不宜低于60cm;低层住宅常见的楼梯形式:双跑平行楼梯、三跑楼梯、三角形三跑楼梯、无中柱螺旋楼梯、中柱螺旋楼梯、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单跑弧形楼梯、双跑弧形楼梯、弧形转角楼梯、转角楼梯、对称转角楼梯、扇形起步楼梯、对称扇形楼梯、反向扇形楼梯见P51图2-6;住宅院落空间:就住宅院落与建筑的空间关系来说,可分为宅院和庭院;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在空间位置上围绕在建筑的周围,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宅院的边界通常用低围墙、通栏、绿篱围合,空间效果较为开放;而庭院则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一般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的室外空间,建筑在外,院落在内,空间效果一般较为封闭;低层住宅的水平组合: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聚合式住宅;另外联排式住宅的主要优点是更节省用地和基础服务设施,但对朝向的要求更高,其居住标准一般也低于独立式住宅和并联式住宅;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多层住宅:我国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如果顶层是跃层式住宅套型则建筑可做到7层;多层住宅特点:多层住宅用地较低层住宅节省,造价比高层住宅经济,适合于目前一般生活水平;但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且楼层住户缺乏属于自己的私家庭院,居住环境没有低层住宅优越;单元设计法: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同一结构、构造和施工方便,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把这种标准段称为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这种方法被称为单元设计法;单元组合体拼接一栋建筑的设计原则:满足建设规模和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单元组合常见拼接方式:平直组合不宜组合过多,导致长度过长、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根据要点适当进行论述1、套型恰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住宅标准和市场需求,恰当地安排套型,应具有组合成不同套型比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2、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明确,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朝向、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3、交通便捷:尽可能压缩户外公共交通面积,并避免公共交通对户内的干扰;4、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构件类型少,设备布置要注意管线集中;5、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6、通用性强:住宅单元常具有通用型,或作为标准设计在一定地区内大面积推广使用;7、环境优美: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不宜强调其中一点而忽略其他因素,并要针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抓住各个阶段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以廊组织各户入口,以梯廊间层结合组织各户入口;多层住宅的楼梯布置:多层住宅常用的楼梯形式是双跑楼梯、单跑楼梯和三跑楼梯;住宅楼梯梯段净宽较低层住宅更宽,不小于1100mm,不超过6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墙面装饰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不小于1000mm;因为考虑到方便地搬运家具及大型物品,楼梯平台的宽度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之外,且不得小于1200mm;楼梯坡度比低层住宅平缓而较公共建筑为陡,常用的踏步高宽范围是155~175mm260~280mm;当楼梯间垂直于外墙布置时,休息平台下的净高不应低于2000mm;当其不足以供人通行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提高勒脚或降低入口,底层作单跑,底层打通一间房,底层作长短跑,楼梯反向布置;住宅的适应性: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种可能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住址的可变性: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间的推进,住户可以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的空间;从平面扩大模数网来说,我国住宅都采用3M,即以300mm为级数的系列;我国住宅高度方向的模数采用1M,即100mm的倍数;多数地区按照现行住宅规范采用2.8m层高;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把7~9层的住宅称为中高层住宅有的地方也称为小高层;而把10层以及10层以上并设置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的住宅称为高层住宅;由于这两类住宅层数的增加导致容积率提高,因而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地率方面效果显着,并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相比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有以下特点:1、在高层住宅中,电梯取代步行楼梯称成为要的垂直交通工具;2、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大大增加;3、在给排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以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4、由于高层住宅体量巨大,居住人数大大超过多层住宅而出现的高密度状况,给居民的心理状态、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结构的动态平衡、居民区的空间组织等,都带来了新的问题;5、由于高层住宅一次性投资较大,经常性维修、管理费用多,使其总投资大大高于多层住宅,因而在建造时需要较多考虑经济因素;6、随着结构形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施工方式,同时也影响到设计方法和建筑处理;7、中高层住宅还有其特殊的问题,涉及节地、经济和使用舒适性等方面的综合问题;在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部电梯,且其中一台能容纳担架出入;在高层住宅中虽然设置了电梯,但楼梯并不能因此而省掉,他仍可作为住宅下面几层居民的主要垂直交通;作为居民短距离的层间交通;在跃廊式住宅中,作为必要的局部垂直交通;作为非常情况下如火灾的疏散通道;因此,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也要兼顾安全和方便两个方面;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数字全部需要记住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消防云梯的高度一般在50m以内,相当于住宅18层,其防火要求是一个等级;超过50m即18层以上的住宅又是一个防火等级;如果超过100m高,即相当于36层以上的,防火要求更高;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防火分区的划分:在我国,高级住宅和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宅属于一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属于二类建筑;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每个防火分区和地下室应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塔式住宅的安全疏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即一个疏散出口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其疏散路线较短且较便捷,能基本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单元式住宅的安全疏散: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10层其,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疏散出口;安全疏散间距: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距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户门距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根据我国现行的防火规范,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楼梯,以解决居民的疏散问题;在组合式的单元内可只设一部楼梯,为保证双向疏散,还需依靠毗邻单元的楼梯作为疏散通道;因此,楼梯必须通向屋顶,且从第10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作为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通道之一;袋形走道末端与楼梯间距离超过规范时,应再增加一部独立的疏散楼梯;所有一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以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阳台和凹廊;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向屋顶,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考虑直接天然采光和通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布置:消防电梯是专供消防人员携带消防器械迅速从地面到达高层火灾区的专用电梯,一般载重量800kg以上;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4.5㎡;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塔式住宅应充分满足适用经济与消防疏散的要求;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0~11层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部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12~18层的塔式住宅则应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和一座防烟楼梯,超过18层的塔式住宅除设两部以上电梯外,还应设置两部防烟楼梯,此时可设为以实体墙分隔的防烟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灭火设备: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塔式高层住宅特点:面宽小、进深大、用地省、容积率高,套型变化多,公共管道集中,结构合理;能适应地段小、地形起伏而复杂的基地;在住宅群中,与板式高层住宅相比,较少影响其他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和视野;可以与其他类型住宅组合成住宅组团,使街景更为生动;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防火和安全疏散:当单元组合式中高层住宅的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其楼梯间应通至平屋顶;点式中高层住宅与塔式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相似,按防火规范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但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楼梯应设封闭楼梯间,但如果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以不设;第五章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设计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的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雨量多集中在夏季;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季大风较多;我国东北部属于严寒地区气候;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冬季较长,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降水相对集中;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且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春季少雨雪,多大风和风沙;夏季多雷暴和冰雹,日照比较丰富;我国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气候节能型住宅:节能型住宅是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比我国寒地在20世纪80年代所建住宅总体上降低50%,北京地区已提出节能65%的要求;住宅规划布局1、避免选址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2、争取日照,其方法有: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内,为争取日照和利用太阳能提供先决条件;选择最佳建筑朝向;满足日照间距要求,避免周围建筑的严重遮挡;利用住宅楼群的合理布局,争取日照;3、避免季风干扰;4、建立气候防护单元;体型系数:建筑物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考虑地下部分与其包围体积的比值;住宅建筑节能措施1、控制住宅建筑的体型系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型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2、扩大南向得热面的面积3、窗户的节能设计(1)尽量减小开窗洞口的面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中规定,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25,东向和西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0,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0.35;(2)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3)提高窗户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窗户本身传热量;4、选用高效、节能、经济的外围护体系;5、加强冷桥节点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6、加强住宅楼公共空间的防寒设计;地面的保温措施:建筑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区,沿外墙周边从外墙内侧2m范围内采取保温措施,具体做法是在地面垫层以下设置一定厚度的松散状或条板状,且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吸湿性小的保温层;对不采暖的地下室或底部架空层的地板的保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地板的底面粘贴一定厚度的如聚苯板一类的保温材料;影响炎热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外部因素: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夏季季候风;炎热地区住宅朝向选择以南偏东15°到南偏西15°范围为最好,偏角增大则条件变差,南偏东或南偏西的偏角不宜大于45°,偏东比偏西好,北向次于南向,北偏东尚可,北偏西则西晒严重;就东、西朝向的建筑而言,东向优于西向,西向最差,应尽量避免;遮阳方式:1、水平式,适用于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从地区的角度,更适用于夏季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的南方低纬度地区;2、垂直式,适用于东北、西北向墙面和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3、综合式,适用于南向、东南和西南向墙面以及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墙面;4、挡板式,一般只用于东、西向墙面;坡地住宅设计原则1、充分掌握建筑环境的情况,全面了解地质状况崖层走向、崖层厚度、有无滑坡、有无地下水及溶洞等;2、分析地貌特征,确定可资利用的地形,地物;3、综合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形式;建筑与等高线平行时,当坡度很小,如在10%以下时,仅需提高勒脚高度,对整个地形无需改造;当坡度较大,如在10%以上时,应对坡地进行填挖平整,分层筑台;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可纵向错层布置;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结合环境与景观设计坡地住宅1、建筑组合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利用地形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2、建筑体型与坡地环境协调,一般体型不宜过大,且常处理成坡顶或退台式,以于山形相得益彰;。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复习

住宅建造设计原理1、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建造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2、户型:顾名思义为住户的类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的不同而划分的不同户型。

套型:就是住宅设计中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成套居住空间。

3、厨房:它主要是完成家庭炊事活动,是设备集中和使用频繁的空间,而且又是产生油烟,水蒸气、 CO 等有害物质的场所,所以住宅套型设计中,它的位置很重要。

4、洗手间:住宅洗手间是一组处理个人卫生的专用空间,它包括便溺、洗浴,盥洗及洗衣四种功能(有的还包括化妆功能)按小康标准,一户住宅洗手间面积以3~5m2为宜。

5、露台:其顶部无覆盖遮档的露天平台.6、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求,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7、变层高式住宅:就是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而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

8、复式住宅:就是将部份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

9、跃层住宅:是指一户人家占用二层或者部份二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

10、别墅:它的原本含义是“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休养的园林式住房”,是除“正宅"以外的“副宅".现代的含义包含了“正宅”与“副宅"二方面的内容,既可能是住户偶尔休养的场所,也可能是常年栖居的生活用房。

11、院落:就是与住宅有着明确的从属关系的室外地面空间,它通过围墙(透体的,不透体的)或者建造的围合来确定这种空间上的从属关系(私有或者半私有) .12、宅院:建造在内,院子在外,而且是独立式的住宅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

13、庭院:建造在外,院子在内,受到建造不同程度的围合(不少于 3 面)较封闭。

14、单元的概念:为了适应住宅建造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构造,方便施工,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而把这种标准段称为单元.15、住宅的适应性:是指住宅实体空间的用途具有多适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住户居住。

住宅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住宅建筑设计基础知识

住宅建筑设计基础知识住宅建筑设计是指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的建筑设计。

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建筑功能、空间布局、照明、通风、采光、安全等。

首先,一个成功的住宅建筑设计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功能需求。

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了解业主对房屋的使用目的、居住人数、起居习惯等,以便确定房屋的功能和布局。

例如,对于一个大家庭而言,需要考虑到足够的卧室数量和私人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些公共区域满足家庭成员的共同活动需求。

其次,住宅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

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优化整个建筑的使用效率。

例如,将卧室放在较安静的一侧,将厨房、客厅和餐厅放在一起,可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另外,照明、通风和采光都是住宅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功能性,通风设计可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采光设计可以使室内充满自然光线。

这些因素对于家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

安全设计包括防火、防盗和防灾等方面。

例如,在材料选择上要考虑材料的防火性能,窗户和门可以采用防盗设计,紧急出口和避难空间也是安全设计的一部分。

最后,住宅建筑设计需要注重美观性。

美观的设计可以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和价值。

这包括外观设计、室内装饰的选择和布置。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比例、形式、材料和色彩等方面,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并且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总之,住宅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包含了建筑功能需求、空间布局、照明、通风、采光、安全和美观等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住宅空间。

住宅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
• 1、家庭使用功能的变化周期 • 2、家庭生命循环变化周期 • 3、家庭生活年循环周期 • 4、家庭生活年循环周期
住户家庭生活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住宅设计应是动态空间的设计 (适应性)
无工程措施的调整:
• 调整用途 • 调整空间(SAR)体系 • 调整支配权(可分式住宅) • 调整住户
住宅设计应是动态空间的设计 (适应性)
指城市范围内,以集中形式建造的住宅。
“集合性”----统一的建造方式 较高的人口聚集密度 建筑之间有比较明确的组合关系等
概念
• 住宅的分类 :
(按建筑层数分类)
低层住宅 (1—3层住宅) 多层住宅 (4—6层住宅) 中高层住宅 (7—9层住宅) 高层住宅 (10层及10层以上住宅)
概念
• 住宅的分类 :
用工程措施调整:
• 旧房改造 • 扩建和加建
(三)、住宅的可变性
住户要求套型变化的内容大致有: • 增加卧室的变化 • 房间形状的变化 • 扩大空间的变化 • 改变房间的组合关系 • 扩建、改建厨房和卫生间


增加卧室数

住宅可变式的设计方式
• 套内局部可变式 • 套型之间重新划分 • 弹性扩建式 • 多步完善式等
(按建筑形体和防火规范分类)
点式住宅 ----(塔式)√ 板式住宅 单元组合式√
廊式
单元 套内空间、公共空间 套型
一、住宅建筑套型设计
(一)套型设计的影响因素
户型、家庭生活行为模式、 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 社会经济水平、建设标准、 风俗习惯及历史文脉影响套型设计
一、住宅建筑套型设计
1、户型 概念:即住户类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 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建筑设计的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的名词解释

以下是一些建筑设计常用的名词解释:
1. 平面布局(Floor Plan): 建筑平面图,展示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和功能区域的布局和尺寸。

2. 立面设计(Facade Design):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包括外墙材料、窗户、门等元素的布置和风格设计。

3. 结构设计(Structural Design): 建筑的结构系统设计,包括承重结构的选择、材料的应用和力学计算等。

4. 建筑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建筑物的特定风格或风格组合,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5. 比例与尺度(Scale): 建筑设计中的尺寸比例关系,如建筑物整体与局部的比例、人体与建筑物的比例等。

6. 照明设计(Lighting Design): 建筑内外部照明系统的设计,包括灯具的选择、照明效果的考虑和节能设计等。

7. 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 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包括室内装饰、家具摆放、色彩搭配等,以满足功能和美观的需求。

8. 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 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建筑设计理念,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和可再生材料等方面的考虑。

9. 建筑构造(Building Construction): 建筑物的实际施工,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和设备安装等。

10. 开放空间设计(Open Space Design): 建筑周围或内部的开放空间设计,如庭院、露台、公共广场等,以提供休闲和社交场所。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为你提供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解。

请注意,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上述解释仅为简要概括,并不能涵盖所有相关内容。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内容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内容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内容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是指为满足住宅使用功能和美观性而进行的建筑设计方案。

它涵盖了住宅的外部形象、内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选用、施工工艺以及环境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应包含住宅的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住宅的第一印象,要考虑到美观、实用、环保等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住宅的整体风格,如现代、古典、欧式等,以及住宅的形状、体量和立面设计。

此外,还需考虑住宅的外墙材料、色彩搭配以及窗户和门的设计等。

其次,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还应包含内部空间布局。

内部空间布局是住宅使用功能的体现,必须合理、科学、舒适。

设计师需要考虑住宅的使用人群、功能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合理划分出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大小关系。

此外,还应考虑阳光照射、通风以及私密性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还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

建筑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住宅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设计师需要根据住宅的功能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如砖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并考虑材料的性能、环保程度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此外,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还应包含施工工艺的规划。

施工工艺的合理规划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设计师需要确定施工顺序、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材料的使用等,以确保住宅的建造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考虑住宅的施工安全、施工噪音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最后,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还应包含环境配置的考虑。

环境配置是指住宅周围的景观、绿化、道路、停车等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设计师需要考虑住宅的使用者对环境的需求,如景观美化、休闲娱乐等,为住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选用、施工工艺以及环境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住宅的设计方案需综合考虑人文、生态、功能等因素,实现住宅的实用、美观和环保等目标,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建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建筑模数:为了使设计标准化,同时满足施工材料尺寸的一致性,而设置的尺寸标准单位容积率: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可大于1)建筑密度: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小于1)反应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绿地率:指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主要使用房间:指在建筑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决定建筑物性质的房间。

如起居室卧室办公室等辅助使用房间:使用上属于附属性服务性次要的部分交通联系空间:用以联系各个房间各个楼层以及室内外过度的空间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度等。

层高:指该楼层地面到上一层地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室内净高≥2200mm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由持力层和下卧层两部分组成,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层,持力层下面的不同土层均为下卧层)天然地基:本身具有足够强度,不需要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层人工地基:本身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较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对土体进行人工加固的土层基础的埋深: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地面的垂直距离决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因素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基础设计的要求: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基础应满足设备管线安装的要求基础应满足经济要求承重墙:直接承受来自上部楼板和屋顶所传来荷载的墙非承重墙:墙上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的两侧的墙体,常在承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散水:为了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基础侵蚀,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窗台:是外墙窗洞下沿用于排水和美观的构造防潮层:为隔绝土中水分对墙身的影响,在靠近室内地面处设防潮层,有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勒脚: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构造柱:在砌体中,沿垂直方向布置的混凝土现浇柱,它与圈梁现浇形成空间网格,以增加建筑物的韧性,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它通常布置在纵横墙圈梁:在屋盖或楼盖处,沿着建筑物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伸缩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沉降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抗震缝:将体型复杂的房屋划分为体型简单、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便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破坏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建筑工程设计包括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设计的程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初步设计、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设计的要求:满足建筑功能要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考虑建筑美观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建筑设计的依据:使用功能、自然条件、建筑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建筑模数建筑总平面设计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技术的安全性、建设的经济性、环境的整体性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反映建筑的性格特征、考虑物质条件的特点、适应环境和建筑群体规划要求、符合形式美的确定、掌握建筑标准考虑经济条件建筑构图原理要点: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板式楼板:在墙体承重建筑中,当房间尺寸较小,楼板上的荷载直接由楼板传递给墙体的楼板梁板式楼板:当房间的跨度较大,为使楼板结构的受力与传力更加合理,常在楼板下设梁,以减小板的跨度,是楼板上的荷载先由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墙或柱的楼板结构无梁楼板:是将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直接支承在柱上的楼板结构楼梯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搬运所需空间尺寸。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一、定义:1、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起来的。

2、住居:在住居学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以居住为核心的活动及行为,从空间构成上,住居不仅指单幢建筑,而且包括相关的外部环境,即庭院、房与房间空隙、屋外场地等。

——《日本的住居学理论》(二、住宅分类:1、按楼宇形体分:板式住宅、塔式住宅2、按居住单元组合: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单元式住宅3、按建筑层数:低层住宅(≤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超高层住宅(≥100层)三、影响住宅建筑的建造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条件因素3、国有土地资源状况、市政设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4、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设备等因素四、【五、研究方法:1、人类学2、社会学:社区邻里、老年人住宅、相对平穷地区住宅3、行为学:行为建筑4、生理学:人体尺度与比例5、生态学:生态住宅六、传统居住:1、^2、坑居3、穴居:①为了便于升降②墙壁4、木结构建筑:①位于地面上,面积扩大;②外墙内使用密集的小木桩,同时为稳定木架、外墙加厚(1m厚土墙);③室内木桩加粗,室内用隔墙●夏商时期——土墙●周、春秋战国时期:①中轴线对称平面形式;②用木桩将门一分为二;③堂面积大于居住部分的房与室;④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

●秦汉时期:①小型住宅:变化丰富。

有方形、长方形、曲尺形、平行房屋、组合住宅;②中型住宅:有明显的中轴线,以四合院为单位组成建筑群。

建筑技术发展:木结构、砖墙、屋檐。

●两晋、南北朝时期:①住宅与园林初步结合;②室内家具发生变化,椅子出现。

●隋唐时期:①均衡对称;②中轴线。

#●宋辽金时期:①四合院的发展,出现街市的形式;②穿堂;③廊屋代替回廊;④园林与住宅紧密。

●元明清时期:①各地域民居逐渐成熟;②窑洞建筑出现;③清末集体住宅出现——客家楼;④住宅与园林的结合达到高峰。

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名词解释设计义务书设计义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照。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能够用赞成的可行性研究申报代替设计义务书。

设计义务书一样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扶植地点。

2.赞成设计项目标文号、协定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标用地情形,包含扶植用地范畴地势、场地内原有建筑物、建筑物、要求储存的树木及文物事迹的拆除和储存情形等。

还应说明场地四周门路及建筑等情形情形。

4.工程地点地区的气候、地舆前提、扶植场地的工程地质前提。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给情形,公共举措措施和交通运输前提。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乞降依照材料。

7.材料供给及施工前提情形。

8.工程设计的范畴和项目构成。

9.项目标应用要求或临盆工艺要求。

10.项目标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表里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筹划设计建筑筹划设计是依照设计义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构成,一些大年夜型或重要的建筑,依照工程的须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建筑筹划设计必须贯彻国度及处所有关工程扶植的政策和法令,应相符国度现行的建筑工程扶植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信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筹划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相符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筹划设计一样应包含总平面、建筑、构造、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能够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筹划设计能够由业主直截了当托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能够采取竞选的方法进行设计。

筹划设计竞选能够采取公布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法。

建筑筹划设计竞选应按有关治理方法履行。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依照赞成的可行性研究申报或设计义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含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重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构成。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06
住宅建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现代简约住宅设计
总结词
时尚、简洁、实用
详细描述
现代简约住宅设计风格注重简洁的线条和流畅的外观,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设计时通常采用开放式布局,大量 运用自然光,并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色彩以中性色为主,搭配少量亮色点缀,营造出时尚而舒适的生活空间。
案例二:传统四合院住宅设计
适应性原则
总结词
适应性原则要求住宅建筑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文化等。
详细描述
住宅建筑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适应性原则要求建筑设计能够适应这些差异。例 如,对于气候湿润的地区,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防潮、通风等因素;对于地形崎岖的地 区,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利用地形特点,创造独特的建筑形态。同时,适应性原则还要
建筑内部应设置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 化。
地域性原则
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当地的气候 、地形、文化等地域特点,与当
地环境相融合。
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 再生资源,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
赖。
建筑风格和构造应符合当地传统 建筑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04
住宅建筑的审美性设计原则
05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设计原则
可变性原则
总结词
住宅建筑的可变性原则强调的是建筑空间和结构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满足不 同家庭和住户的需求。
详细描述
随着家庭结构和成员的变化,住宅建筑也需要能够适应这些变化。可变性原则要 求住宅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未来的变化,提供灵活的布局和可调整的空间,以便 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布置和改造住宅。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住宅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
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尚应满足老年人、残 疾人的特殊合理紧凑,
避免卧室间的穿套,主要居室应有良好的朝
向和日照。
6.住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温暖和炎热地
住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点
区应考虑穿堂风。
7.住宅设计要认真考虑细部处理,如厨房设
施安排及空间利用、卫生间布置和尺度大小、 入口处理及各房间开门位置等,以此满足居 民的各种生活需要。 8.住宅设计要满足住宅设计规范和现行的国
套内空间设计—厨房设计
一、设计要求: 1.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 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宜布置在套 内近入口处。 3.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 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 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m。 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m。 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 小于0.9m。
于3米。
套内空间设计—起居室设计
2.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3.起居室兼具睡眠、用餐、学习等功能时平
面布置应考虑不同使用活动的室内功能分区。 4.起居室可与进厅及交通面积相结合,允许 穿套布置。 5.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0
平方米。
套内空间设计—卧室设计
一、卧室功能: 1.睡眠、小憩、养病、更衣等。 二、布置要求特点: 1.应综合考虑卧室面积、形状、门窗位置、 床位布置及活动面积等因素。 2.双人卧室面积不应小于10㎡,单人卧室 不应小于6㎡,兼起居室的卧室不应小于12㎡。 3.卧室之间不应穿越。 4.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三、卧室尺度问题: 1.家具尺寸。 2.开间进深尺寸。
住宅建筑设计
住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点
一、基本概念: 1.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 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z)住宅建筑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

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

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

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1.封面;2.扉页;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图纸;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7.工程概算书。

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

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

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

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

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设计周期根据有关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求完成设计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设计周期。

设计周期是工程项目建设总周期的一部分。

根据有关建筑工程设计法规、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制定设计周期定额。

设计周期定额考虑了各项设计任务一般需要投入的力量。

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重要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可以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的设计周期根据工程特点具体议定。

设计周期定额一般划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周期可在总设计周期的控制范围内进行调整。

城市设计20世纪40年代中期,沙里宁明确地提出城市设计的概念,这个概念在60年代开始广泛地被接受。

例如纽约在1964年大力推行城市设计,作为一项新的政策以改进城市环境。

近10年来,各国都在强调城市设计问题以提高城市的特色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与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城市设计的定义有两种提法:一种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

另一种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空间布局、空间设计或各物质要素的空间关系设计。

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解还有如下的表述方式: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和行政管理手段。

城市设计是造型设计,但不是个体建筑造型,而是把城市的多种要素排列得有秩序,所谓城市设计也就是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也就是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使城市达到各种设施功能相互配合和协调,以及空间形式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遵循总体规划所制订的指导精神。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在总体规划指导精神下进行工作,这里包括城市性质的制约、城市规模的制约、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城市经济能力的制约。

2.满足人的生产、生活各项活动要求。

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完善的需求。

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把满足这些活动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

3.保持环境特征。

每一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历史传统方面,地域气候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应突出特色,以加强识别性,令人兴奋,用特色促进地区发展。

它包括:(1)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2)人工环境如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

(3)人文环境如历史传统、民俗民习、社会风尚。

4.提供多样性服务的可能。

5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物质要素。

城市设计是各种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

重点应考虑平面布局的清晰,空间展开的序列,以及形体、色彩、质感的处理。

综上五个方面,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可归纳为“协调”、“多样”和“特色”。

城市的形象问题与空间布局问题是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

各国都在逐步完善它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

从总的发展看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趋向。

1.从着眼于视觉艺术环境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的研究。

2.从热衷于大规模大尺度的规划到从事“小而活”的规划,更面向人们生活。

3.从热衷于“自觉”设计到重视“不自觉”设计的研究和在实践中加强引导。

“自觉”设计是设计师刻求而成。

而“不自觉”设计是从人们的需要出发逐渐发展而加以认定,相对完善,并随时间的推移,长久积淀而成,如徽州民居的形成。

4.从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城市设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其中人是核心,建筑师和规划师都应关注这一问题。

我们应重新认识建筑物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大自然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应针对具体地域明确城市设计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我们应看到目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缺少中间环节,城市设计作为一项中间环节如何开展,如何与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接轨,如何评估,成果如何表达都在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中。

城市设计的发展促进建筑师必须涉及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领域,也促进规划师作城市规划必须有着眼于整体设计的建筑师参加。

城市设计涉及多学科领域,应努力运用各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多种工具和多种手段,深化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工作对象是城市构成的所有物质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建筑小品、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等。

城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

居住区设计原则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4.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2.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4.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居住区住宅建筑和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建筑基地也可以称为建筑用地。

它是有关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划定为建筑使用的土地。

建筑基地应给定四周范围尺寸或坐标。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与道路红线相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

如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

建筑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基地如果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电影院、剧场、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应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和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容积率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值表示。

建筑容积率是建筑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指标。

它可以控制建筑基地内建筑的规模和高度,以便留出一定的空地作为绿化交通广场用地,也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层数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