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食物的营养

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从学生的一日三餐入手,通过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课文内容层层相扣,一环一环的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搜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订营养合理的食谱。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
2.能说出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联系自己家庭中在食物营养方面遇到的问题,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能举例说明“不挑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搜集食品标签及有关资料,并通过简单分析获得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依次出示苹果、香蕉、西红柿、香肠、鸡蛋、牛奶、面包的图片。
)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
(苹果、香蕉、西红柿、香肠、鸡蛋、牛奶、面包。
)教师:看到这些食物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我都馋了,想大口大口把它们都吃掉。
教师:人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食物的话题。
平时你们吃的食物都是由谁准备的?学生:我吃的食物是由我妈妈准备的。
学生:我的是由我姥姥准备的。
教师:看来大多数同学的食物都是由家长准备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准备食物?学生:想。
教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这个愿望,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二)新课教学:◆活动1: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教师:大家翻开书P56,请你们从中选出你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选择的理由,最后把你选择的食物写在或画在餐盘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待多数学生完成了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食物对身体的作用,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2. 掌握常见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
过程与方法:1. 观察和描述不同食物的外观、味道、颜色等特征。
2. 运用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食物分类和营养成分的学习。
3. 通过小组合作、小组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1. 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2. 掌握常见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1. 运用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食物分类和营养成分的学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1. 《食物的营养》教材和教学课件。
2. 图片、海报等相关食物图片素材。
3. 食物分类的图表或表格。
4. 一些示范性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通过展示几种食物,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的外观、味道、颜色等特征,并引出食物对身体的作用。
2. 提问:- 食物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作用?- 你们最喜欢吃哪种食物?为什么?二、呈现新课内容(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海报等资源,介绍不同种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食物的特点,并给出简单的分类标准。
三、学习主要知识(15分钟)1. 通过教材和课件,简要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利用示范性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向学生展示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四、食物分类活动(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并运用图表或表格,将该食物的外观、味道、颜色等特征进行总结和分类。
2. 每个小组轮流分享自己总结的分类和特征,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3.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扩展分类,引出不同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食物的营养(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营养(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从学生的一日三餐入手,通过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课文内容层层相扣,一环一环的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搜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订营养合理的食谱。
三、科学知识目标2.能举例说明“不挑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建议: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依次出示苹果、香蕉、西红柿、香肠、鸡蛋、牛奶、面包的图片。
)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
(苹果、香蕉、西红柿、香肠、鸡蛋、牛奶、面包。
)教师:看到这些食物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我都馋了,想大口大口把它们都吃掉。
教师:人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食物的话题。
平时你们吃的食物都是由谁准备的?学生:我吃的食物是由我妈妈准备的。
学生:我的是由我姥姥准备的。
教师:看来大多数同学的食物都是由家长准备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准备食物?学生:想。
教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这个愿望,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二)新课教学:◆活动1: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教师:大家翻开书P56,请你们从中选出你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选择的理由,最后把你选择的食物写在或画在餐盘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待多数学生完成了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早晨是一天的开始,所以早餐更是不能缺少的。
首先看一看大家的早餐都吃些什么。
注意倾听,看其他同学都爱吃什么,如果下次他到你家去做客,你就知道该怎么招待他了,是不是!教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早餐?(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早餐盘)请把你的早餐放在这个盘子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食物与营养》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食物与营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中的第19课《食物与营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物的七大营养素及其作用,同时学习如何根据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模拟配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的七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的作用。
-了解不同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
-掌握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的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能够根据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模拟配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均衡饮食的意识和积极的饮食习惯。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重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食物的七大营养素及其作用。
-掌握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的基本原则。
难点:-依据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模拟配餐。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科学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人的呼吸和消化的相关知识。
他们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食物的营养素及其作用可能还不太清楚。
他们对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的概念和原则也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图片(展示包含不同食物的图片),你们认为这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学生A:水果和蔬菜可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持健康。
学生B:肉类和谷物提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给我们提供能量。
老师:非常好!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会更深入地学习。
第二环节:探究食物的七大营养素老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到的人的消化过程,我们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身体的营养很重要。
现在,我将向大家介绍食物的七大营养素,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
你们知道这些营养素分别有哪些作用吗?学生C: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基础,脂肪提供能量并帮助吸收某些维生素。
小学科学15食物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15食物的营养(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食物的营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判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理解各种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饮食观念,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贴画、食物样品(如水果、饼干、牛奶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富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让学生观察和品尝,引出今天的话题:食物的营养及其作用。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介绍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 脂肪:主要提供人体的能量储备和保护身体器官。
-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长和修复组织有重要作用。
- 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体虽然需求量较小,但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健康也是必需的。
3.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分析该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并讨论该食物对人体的作用。
之后,各小组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互相交流讨论。
4. 游戏活动(15分钟)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对食物营养的理解。
游戏可以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食物,判断其中哪些营养成分较多或较少,或者是让学生根据食物名称判断其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加深对营养的印象。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小组报告和游戏活动,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6.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食,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学生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均衡饮食计划,并向全班展示。
《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

牛肉油面包ACE钙磷铁
生1:我们的发现是蛋白质主要含在鱼、肉、乳、卵等动物性食物中。脂肪主要含在肉类、油类中。
生2:我们发现,淀粉主要含在小麦、稻谷等粮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含在瓜果蔬菜和水中。
……
[通过学生比较、分类,整理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食物营养成分的多样性、差异性。上一个探究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了解到哪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而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而且在认识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类、整理等科学活动的能力。]
苹果、青菜—有水分。
[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科学方法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活动的设计为“提供实验材料,启发学生讨论找营养成分的方法——小组分工,领取材料,活动探究——交流汇报”,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猜测——提出解决的方法——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从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后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环节四:教师介绍食物营养的资料、归纳
熟鸡蛋、肉——在火上烧后有烧头发的气味。(含有蛋白质)
面包、米饭——滴碘酒后变成蓝色。(含有淀粉)
花生、核桃——在纸上按压后有油迹。(含有脂肪)
苹果、青菜——含有大量的水分、维生素等。
[使实验活动得到验证。]
环节五:比较、分类,进一步认识食物中丰富的营养成分
师:刚才我们想办法找出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那么这些食物中是否只含有我们找到的这一种或二种营养成分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滴管、碘酒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营养》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营养》课件PPT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食物的营养》。
学生年龄较小,对食物的认知和知识较为有限。
因此,教学设计需要加强学生对食物的了解,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食物及其营养价值。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主食、蔬菜、水果三种食物的不同营养成分,认识到每种食物的重要性,掌握食物营养搭配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教学目标1.知道主食、蔬菜、水果三种食物的不同营养成分,掌握它们的重要性和基本搭配原则。
2.意识到不同的食物搭配对身体的健康影响。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观念。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绚丽多彩的蔬菜水果和香喷喷的米饭面条等主食,让学生主动发表看法:这些食物令你们想到了什么?Step 2 重温知识点通过发问的形式回顾之前已经学习过的食物知识:我们学习过食物的分类,餐桌上有哪些食物?一日三餐应该吃些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重新理解和总结食物的基本概念,并加深他们对食品分类和正确搭配的认识。
Step 3 新知识讲授(1)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食物,老师要向学生介绍三种不同的食物类型:主食、蔬菜、水果,分别介绍它们的不同营养成分,清晰地表明它们在我们健康饮食中的重要性。
(2)接下来,老师通过对不同食物营养成分的讲解,简单介绍食物的热量概念,饱腹感和各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老师会结合一些实例,例如:将番茄、牛肉、面包、葡萄、香蕉、鸡蛋等食材对比,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这些食物的重要价值,认清各种食物所能提供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等含量。
Step 4 拓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食物,组织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为下一餐菜单设计搭配方案,并分享自己设计的食谱及讨论。
此外,老师也要重点强调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营养搭配原则,提醒学生不要饮食偏均衡,换句话说就是坚持多搭配、多变换的饮食理念。
食物中的营养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1.3 教学方法1.4 教学难点2.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2.2 存在的问题2.3 改进措施正文(篇1)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掌握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食物中的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食物中的营养和饮食习惯。
1.4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掌握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2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结果不明显等。
2.3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目录(篇2)一、引言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三、教学反思1.教学优点2.教学不足3.改进措施正文(篇2)一、引言在科学教学中,食物中的营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乎学生的健康和未来。
因此,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和反思两个方面对食物中的营养进行探讨。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掌握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的营养

食物的营养
《食物的营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学会分辨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主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了解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3.学会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三、教学内容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3.合理的膳食搭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和营养的兴趣。
2.讲解
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并讲解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
3.实例分析
以一些常见的食物为例,分析它们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4.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饮食观念。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编写一份健康的膳食计划,明天提交并进行讨论。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作业的展示和讨论,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对饮食营养的理解程度及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他们的营养意识,提高对食物营养的认知水平,从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食物与营养

课外探索——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来源,主要功能以及缺乏时的症状。
师:好,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七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介绍完。那么,是不是每种
6/7
食物中都含有这七类营养物质呢?
生:不是。
师:并不是每种食物中都含有上述七类营养物质的,在一些物质中含有较多的其中几类,
师:对,食用过多的蛋白质,会导致消化不良,在端午节的时候,经常有小孩子因吃太多
的鸡蛋而消化不良。脂肪的学习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脂肪,哪些物质中富含脂肪呢?
生:黄豆、油、核桃……
师:脂肪是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接下来,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本上的思考题[思考]秋天长的肥肥的熊经过冬眠之后,会消瘦很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个新的概念
热量价——每克的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热量价的定义强调的是在体内氧化,那么,同样一克的糖类在体内氧化和在体外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是不是一样呢?
生:相同/不相同
师:(总结)若不考虑在体外的能量的损失,则是相同的,若考虑能量的损失,则体内大于体外。
师: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证明了糖类、脂肪、蛋白质能够提供能量,但是,三类物质又
各自表现出不同能够的作用,同学们,请看课本
糖类的学习
师:我们先来看看糖类,哪些物质中主要含有糖类呢主要来源。
蛋白质的学习
师:再看蛋白质,哪些物质中富含蛋白质呢?
4/7
生:瘦肉、鸡蛋、牛奶……
师: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既然蛋白质那么重要,是不是蛋白质吃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生:不是,因为……
健康儿歌
食物营养 三年级科学教案

食物营养 三年级科学教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食物营养的三年级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
2. 认识食物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合理饮食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各种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食物营养。
2.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讲解五大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3)引导学生讨论各种营养成分对身体的作用。
3. 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1)讲述营养均衡的概念,即摄入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要适宜。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饮食实现营养均衡。
4. 实践活动
(1)让学生对自己一天的饮食进行记录,并分析其中的营养成分是否均衡。
(2)组织学生分享记录结果,讨论如何改进饮食习惯。
5. 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等。
(2)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食物营养。
四、教学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一周的营养均衡食谱,并在班级内分享。
三年级科学上册《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

《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食物与营养》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 本课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给食物分类, 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 介绍科学概念, 营养素和七大营养素。
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 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 同时为下一节课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 实验活动,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两个实验, 一个是用碘酒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另一个是设计实验检测花生中是否含有油脂, 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部分, 为自己设计科学食谱, 感受各种营养成分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食物是学生每天都需要的, 也清楚需要摄入不同类别的食物, 但对为什么要摄入不同类别的食物还有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类别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这节课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而生活经验, 将其转化为科学概念, 纠正错误的前概念。
三、学习目标●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食物中的六种营养成分在人体中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 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难点:(1)食物中营养成分对人体作用的理解;(2)辨别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五、教学准备:碘酒、土豆、萝卜, 花生, 油, 胶头滴管、表面皿、烧杯、白纸, 食物卡片。
六、教学过程(一)给食物分类1.列举常见的食物2.分发常见食物的卡片。
3.给食物分类, 并说出分类依据。
【意图解析】大量的美食图片, 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回味美食的同时, 进一步感受到食物的丰富。
借助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 还可以引发学生对食物营养的思考, 从而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进入本课的研究主题。
人教鄂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食物的营养 教案

活动二:学习检验淀粉的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下面发2块土豆,教师给学生说明操作步骤: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并整理
板书设计
板书:食物的营养
蛋白质、脂肪、淀粉
水、盐类
维生素A、D等
脂肪——擦或压肥肉、芝麻
淀粉——滴碘酒土豆、红薯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师:通过刚才我们观察标签了解到食物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淀粉、脂肪、水、盐类、维生素等。这些营养成分如水、盐我们可以看出来或尝出来而脂肪、淀粉、蛋白质我们既看不出来,又尝不出来,那我们怎么知道食物中有这些物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检验脂肪的方法。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2粒花生,让学生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擦一擦或压一压,观察白纸上有没有留下油迹,如果有证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借助食物标签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食品标签,给学生分组让学生观察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老师做指导让学生分析记录。
让学生观察时,学生会注意到标签上还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所以教师应指出买东西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不要买过期的食品。(这些内容教师只做简单提醒即可)
活动二:学习检验脂肪的方法
用滴管在食物上滴一滴或几滴碘酒,滴碘酒时要注意滴管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观察土豆是否会变色。如果土豆变成蓝色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
教师总结: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一种性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萝卜、苹果、红薯、玉米等食物中含有淀粉较多。
三年级科学《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

《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2、能正确的使用酒精灯等实验材料。
3、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4、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5、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概念。
教学准备1、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等2、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3、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重点: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1、在小组里面交流,对爱吃的食物进行统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汇报统计情况,根据学生的有无偏食的情况引入对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研究。
3、揭示课题二: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1、介绍酒精灯及用途,边介绍边演示酒精灯的用法,2、实验:(1)实验要求:将自己所带食物分成三分,分别放在火上烧、滴碘酒、放在纸上面按压,等方法进行实验。
(2)分组进行探究,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对食物进行按压时,许多食物会留下痕迹,肥肉留下的是油迹,蔬菜留下的是水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火烧的要尽量避免黑烟,要放在火的外焰烧,三、归纳实验现象问:你在研究食物营养的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瘦肉鸡蛋——在火上面烧了有臭气味。
米饭、馒头、土豆——滴碘酒了变成蓝色肥肉、花生——在纸上按压有油迹蔬菜——有水分四、介绍食物的营养资料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
五、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1、分小组来完成,将分类的结果记载下来。
2、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六、拓展、运用1、阅读书中的资料。
2、回家对自己吃的食物进行鉴别,有哪些营养成分。
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进行展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15课《食物的营养》|冀教版

(2)学生 实验,教师巡 视。
(3)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 。
评: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手的探究活动展开,我在第一个活动中先让 学生对老 师的假设,没有关节行不行进行猜想,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行与不行两种可能性和 证实想法的渴望。
2、让学生充分描述研究的方法及发现的现象。
(1)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表。(2)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研究的办法及发现的现象。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一、谈话:
同学们,平常你们吃些什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呢?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那么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 什么作用?它们主要含在哪些食物中?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19食物的营养)
二、进行探究性实验,研究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1、放手让学生用各种材料、想各种办法研究食物的营养。
2、讨论: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多方面的营养,那么,我们在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有人认为吃的营养越多身体越健康,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课件展示:(1)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
(2)食物金字塔 。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3、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
(1)比较、分析:
哪些食物在同一方法作用下出现了相同的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你知道这些成分的名称吗?
(2)师生共同小结:食物中遇到碘酒变蓝的成分是淀粉,烧过之后有糊臭味的成分是蛋白质,能压出水说明食物中含有水这一应营养成分,压出油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此外,食物中还含有某些盐类和维生素。(板书:蛋白 质水盐类淀粉脂肪维生素)
三、课件展示,了解各营养成分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它们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共4篇)

食物与营养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食物的营养》。
二、探究过程: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师:师讲述内容。
师: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A.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举例:粮食、肉、乳、蛋、豆制品、蔬菜、花生?? B.糖类: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三年级科学食物的营养教案

三年级科学食物的营养教案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由四课组成,学生通过测量、体验、模拟、探究等活动,用直观形象的手段逐步解开“人体暗箱”,在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后进而认识消化系统,实现学习的迁移,发展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人体的其他系统奠定基础。
本节课研究食物与营养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一个真实事件引入本课,引发学生的思考,明确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先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多种多样,食物有营养然后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给食物分类的。
通过读图,引导学生从食物营养学分类的角度认识食物的分类和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素,并了解个营养素的作用。
第三部分,做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了解什么食物中含有淀粉和脂肪,知道学生会用简单的方法检测食物营养成分。
第四部分,了解中国儿童平均膳食算盘,判断自己的食谱是否合理,学习科学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
第五部分,模拟配餐和设计食谱,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廉价的食物营养价值不一定低的营养观。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食物非常熟悉,知道饮食要荤素搭配,不能偏食、挑食,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背后涉及到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所以本节课关注重点就是针对这个问题。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
知道食物含有7大营养素,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素,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不能偏食、挑食。
1、2、科学探究:通过阅读资料,知道有哪些营养素及作用,并能举例说出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
通过滴碘液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土豆是否含有淀粉。
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计一份营养又健康的菜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人体所需营养要从食物中获取,不能随便浪费食物。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食物的七大营养素及作用。
难点:依据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模拟配餐。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食物中的营养》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5课时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3.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2.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成分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产生继续探究食物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养成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教学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蔬菜、食用油、花生、馒头、棉签、白纸、碘酒、滴管、镊子、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学生实验材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关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课后小知识--------------------------------------------------------------------------------------------------激励小学生学习小故事--------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
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
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别将一点熟鸡蛋、瘦肉放到火上烧,直到烧焦为止。看有什么气味。(注意:为防烫手,教师已事先用铁丝缠绕成一勺状物体,“勺把”固定在木棒上,实验时只需将一小部分鸡蛋或瘦肉放进网状“勺”内即可。)(三)分组实验 用心探究
1、明确了要求,下面我们来进行分组实验,为了节约时间,每两个组做同一实验。请一、二小组的小组长上来各自领取“夹一夹”的实验材料;三、四小组的领取“滴一滴”的实验材料;五、六小组的领取“烧一烧”的实验材料。为了安全,酒精灯、火柴老师已提前放在五、六小组的实验桌上。
4.PPT;微课视频。
(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科学概念:
研究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建立食物种类多样性与营养需求多样性之间的联系。
科学探究:
学生通过实验,鉴别食物中含有脂肪、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认识更多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科学态度:
乐于进行探究活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2、各小组分别领实验材料,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P2第1题“研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记录表”(注意:一、二组的同学应将其中的“按压后”改为“夹一夹后”)。
(四)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1、小组内进行交流,统一认识。
2、教师让一、三、五组上台交流,二、四、六组提出不同意见或进行补充,完成下表。
科学探究:滴管、酒精灯这些实验仪器,学生不会使用,怎样通过实验鉴别食物的营养成分,学生也不会,这些都需要教师细心指导。但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描述、讨论交流,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两年的学习基础。
科学态度: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乐于探究,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探究不积极,有的仅在一旁当旁观者。
教学方式:
三、板书设计,巧妙精炼
板书设计以食物营养为中心,通过实验探究与交流资料两条途径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脉络清楚,巧妙精炼。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方法鉴别食物中含有脂肪、淀粉、蛋白质。
教学难点:在实验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来源于食物。请同学们看P6的食物宝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上面有土豆、蔬菜、水果,还有鱼、肉等,它们究竟含有什么营养成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成几层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以此有关的问题。
5.通过阶段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6.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技术准备:电脑、投影。
(一)教师准备:
1.为一、二小组准备:花生、核桃、肥肉、3把钳子、白纸若干。
2、为三、四小组准备:馒头、米饭、水、杯子、棉球、滴管、碘酒。
3、为五、六小组准备:熟鸡蛋、瘦肉、酒精灯、火柴、用铁丝缠绕成的一勺状物体,“勺把”固定在木棒上。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2.食物的营养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科学
学段: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教材
书名: 科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7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通过了解食物的营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理论依据:《课标》指出:“探究式学习方式与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探究式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包括运用已经证实的第二手资料;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做出判断和结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依靠听讲来接受科学概念。”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对个人评价:从听讲、发言等方面给予实时评价,具体评价个人表现好的地方,口头表扬。
2.对小组评价:对于在某方面表现好的小组,教师可在听讲、发言、实验、交流、总结等方面突出的小组下面打“√”。
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对以上几方面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进行鼓掌肯定,并作为教师是否打“√”的参考。
实验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实验、动手动脑,讨论交流、鉴别出食物中含有脂肪、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更多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可能都在课堂上研究,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课本P6食物宝塔图中所列食物的营养成分(这是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交流,以丰富学生对更多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食物名称
观察到的现象
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夹一夹后
滴碘酒后
烧一烧后
花生
有油迹
脂肪
核桃
有油迹
脂肪
肥肉
有油迹
脂肪
馒头
变蓝
淀粉
米饭
变蓝
淀粉
鸡蛋
有烧头发气味
蛋白质
瘦肉
有烧头发气味
蛋白质
3、说一说,我们研究的食物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我们研究的食物主要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
指名回答实验注意
学生齐读
要求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共同完成表格
学生总结
PPT明确要求,提请注意,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通过实验研究鉴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蛋白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视频
PP
T
课件
PP
T
课件
呈现表格文字
25
分钟
三、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1、食物是否仅仅只含这些成分呢?当然不是,并且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止一种,更多食物的营养成分需要我们查阅资料去了解。上周我已布置你们收集食物宝塔图中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资料,下面我们来进行交流。
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点。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食物的营养》在《课标》中属于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学习内容:重点让学生探究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学习目标:知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从食物中获得;能通过实验研究和收集资料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学会正确使用滴管和酒精灯;能按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乐于进行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意识到食物多样化的必要性,丰富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认识。
表现出对实验探究有兴趣,参与不够积极。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一、关注细节,注重安全
为了使实验更安全、有效,我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由于三年级学生力气小,花生又比较硬,学生按压比较费力,纸上留下的油迹面较小,也容易把纸弄破,所以我改用用钳子夹一夹,这样比较省力,钳子夹碎花生后,会有汁液,所以将钳子张开一个小口,再将纸轻轻插入,轻轻将钳口合拢,纸张不易弄破,上面沾的油迹也比较多。另外,学生若用镊子夹食物在火上烧,金属容易传热,学生实验时可能烫伤,所以我改用用铁丝做成一勺状物体,并将“勺把”的一端缠绕在木棍上。使用时只需将食物放在网状“勺”内即可,方便又安全。
优秀
良好
及格
实验方法得当,实验效果好,能说出鉴别方法,表述清楚。
实验方法得当,实验效果较好。表述不太清楚。
实验过程有瑕疵,基本能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乐于进行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优秀
良好
及格
表现出对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
表现出对实验探究有兴趣,参与活动态度积极。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以丰富学生的认识。
3、小组推荐资料收集得比较好的学生到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根据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食物宝塔图中的土豆、米、面等食物中含淀粉较多;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鱼、肉、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至于宝塔图中的食物为什么要分层,我们将在第四课中进行研究。
5、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和刚才完成的实验,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第二题,按营养成分对食物进行分类。
6、学生阅读P8营养物质的作用,思考:我们能不能长期只吃几种食物?
7、指名回答。
8、小结: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这些营养成分所起的作用不同,各种营养物质身体都需要,长期只吃几种食物就会使营养缺乏,造成营养不良。
9、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更多营养物质作用的资料,与上周收集的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组合起来,张贴在后面,办一期以“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为题的黑板报。
(二)明确要求提请注意
知道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要进行实验了,实验前,我们要明确实验要求。出示PPT:
夹一夹
用钳子分别使劲夹花生、核桃、肥肉,直到挤出汁液,然后稍微张开钳口,并不拿出食物,将白纸插进钳口,再轻轻夹,观察白纸上有什么。(注意:每换一次食物,更换一次钳子和白纸)
滴一滴
用滴管分别在馒头、米饭上滴碘酒,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二、分组分类,节省时间
这一课内容较多,若一课时完成,时间有些紧张。为了节省时间,在做实验时,我让一、二组做“夹一夹”的实验;三、四组做“滴一滴”的实验;五、六组做“烧一烧”的实验,这样两组做同一实验,既可节省时间,又使实验结果能得到印证,因为如果一个组实验出现问题,另一组可及时进行纠正或补充。
另外,收集资料放在课外,并且围绕食物宝塔图中的食物收集它们的营养成分,既节省时间,方便交流,又能为学习第4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价量规
科学概念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研究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建立食物种类多样性与营养需求多样性之间的联系。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