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的风土人情介绍
普安青山政府政务网
普安青山政府政务网篇一:普安青山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说明书普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XX年12月项目名称:普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委托单位:普安县人民政府编制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组织机构代码:42920XX0—3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等级: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28)院长:单晓刚高级工程师博士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成果出图专用章项目完成时间:20XX年院长:单晓刚高级工程师博士主管副院长:曾建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总规划师:曾建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所长:王诗煌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杨清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杨毅规划师编制人员:杨清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杨毅规划师罗文欣规划师余中刚高级工程师魏冰齐助理规划师王晟助理规划师罗琼高级工程师目录1.规划背景................................................. ................................................... ............- 1 -1.1.规划编制目的 ................................................ ................................................... ............- 1 -1.2.规划编制背景 ................................................ ................................................... ............- 1 -1.3.普安青山城镇总体规划(20XX-2030年)规划要点 ................................................- 4 -2.规划总则................................................. ................................................... ............- 6 -2.1.规划期限 ................................................ ................................................... ....................- 6 -2.2.规划范围 ................................................ ................................................... ....................- 6 -2.3.规划依据 ................................................ ................................................... ....................- 6 -2.4.规划指导思想 ................................................ ................................................... ............- 7 -2.5.规划原则 ................................................ ................................................... ....................- 7 -3.发展条件分析................................................. ................................................... ....- 9 -3.1.普安县概况 ................................................ ................................................... ................- 9 -3.2.普安县工业发展现状 ................................................ ................................................ - 10 -3.3.发展条件分析 ................................................ ................................................... ......... - 11 -3.4.SWOT分析 ................................................ ................................................................... - 16 -4.产业发展及循环经济集成规划................................................. ........................ - 18 -4.1 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 .................................................... - 18 -4.2.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规划 ................................................ ........................................ - 19 -4.3.主要装置工艺技术介绍 ................................................ .............................................- 26 -4.4.综合配套产业发展规划 ................................................ ............................................ - 28 -4.5.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 .................................................... - 28 -4.6 管理服务中心规.................................................... - 30 -5.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 - 31 -5.1.发展目标及发展定位 ................................................ ................................................ - 31 -5.2.发展战略 ................................................ ................................................... ................. - 31 -5.3.发展规模 ................................................ ................................................... ................. - 33 -6.青山工业集聚区现状分析................................................. ................................ - 34 -6.1.区域位................................................... ................. - 34 -6.2.自然条件 ................................................ ................................................... ................. - 34 -6.3.建设现状 ................................................ ................................................... ................. - 35 -6.4.基础设施 ................................................ ................................................... .................. - 37 -7.青山工业集聚区空间与功能结构规划................................................. ............ - 38 -7.1.空间结构 ................................................ ................................................... ................. - 38 -7.2.功能结构 ................................................ ................................................... ................. - 38 -8.青山工业集聚区土地利用总体布局规划................................................. ........ - 39 -8.1.工业用地 ................................................ ................................................... ................. - 39 -8.2.仓储与物流用地 ................................................ ................................................... ..... - 39 -8.3.公共设施用地 ................................................ ................................................... ......... - 39 -8.4.对外交通用地 ................................................ ............................................................ - 39 -8.5.道路广场 ................................................ ................................................... ................. - 39 -8.6.绿地 ................................................ ................................................... ......................... - 40 -9.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 - 41 -9.1.工业用地规划 ................................................ ................................................... ......... - 41 -9.2.仓储用地规划 ................................................ ................................................... ......... - 42 -10.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44 -10.1.规划原则 ................................................ ................................................... ............... - 44 - 10.2.规划结构 ................................................ ................................................... ............... - 44 - 10.3.规划布局 ................................................ ................................................... ............... - 44 -11.综合交通规划................................................. .................................................. - 46 -11.1.道路交通现状 ................................................ ................................................... ....... - 46 - 11.2.道路交通发展目标及策略 ................................................ ...................................... - 46 - 11.3.对外交通规划 ................................................ ................................................... ........ - 47 - 11.4.道路交通规划 ................................................ ................................................... ........ - 47 - 11.5.公共交通规划 ................................................ ................................................... ........- 51 - 11.6.交通管理规划 ................................................ ................................................... ........- 52 -12.景观规划................................................. ................................................... ........- 53 -12.1.规划主题 ................................................ ................................................... ................- 53 - 12.2.景观规划 ................................................ ...................................................................- 53 -篇二:贵州重点项目-普安青山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重点项目-普安青山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喇叭人述略
省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3 1 No . 6 N o v . 2 0l 3
语言 , 他们 的服 饰 独具 一 格 , 他 们 的风 情 习 俗 既不 同于周 边 的其他 少 数 民族 、 也 有 别 于 当地 的汉 族 。 在 当地 , 他们被称为 “ 喇叭人” 。史 料 记 载 和传 说 表明 , 这一 群体 的先祖 来 源于 明初 的湖广 宝 庆府军 事移 民和 当地土 著 民族 的 长 期 融合 , 而且 , 他 们还 有 着一 个独 特 的族称— — “ 喇 叭苗 ” 。
在 贵 州省黔 西 南布依 族 苗族 自治州 的西 北 面 , 北盘 江上 游两岸 , 有 一地 处 两 县 ( 晴 隆县 、 普安 县 ) 三特 区 ( 六盘水市的六枝特 区、 水城 特区 、 盘 县 特
区) 交 界 的山 区 , 那 里 聚居 的人 群有 着 他 们 自 己的
权还 没 有 完 全 统 一 中 国时 。 明洪 武 十 四年 ( 公 元 1 3 8 1 年) , 朱 元 璋 在其 统 治 区域 内实 行 三 丁抽 一 、
普安路 东北 的让 里龙 场 已经 归 附 的“ 叛苗” 又发 生 叛乱 , 占据 了普 纳 山等 地 , 并 自封 皇帝 。傅 友 德遂 命 兵部 侍 郎武德 将军 黄迁 仕为都 骑校 尉 , 统 领从 湖
广招募 的 四千 五 百 兵 士 , 取 原 道 回普 安 路 让 里 龙 场, 围剿普 纳 山的“ 叛 苗” …。
四川川西藏族详细介绍
四川川西藏族详细介绍一、生活习俗四川川西藏族的生活习俗深受其高原环境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
藏族人民以青稞为主食,常制作糌粑,并喜欢饮用酥油茶和青稞酒。
藏族人热情好客,迎客时会使用敬语,并以躬腰曲膝、面带笑容的传统礼节接待。
在饮食上,藏族人讲究不食过饱、不发出咀嚼声,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才能接过来喝。
二、社会结构川西藏族社会结构传统上以家庭为单位,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参与农牧业劳动,负责家庭管理和子女教育。
藏族社会注重人伦,强调血缘外婚,避免近亲结婚,以利于后代的健康和智力发展。
三、婚姻制度藏族历史上存在多种婚姻形态,包括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
在一些地区,如安多玛曲,存在着“兄弟共妻”的婚姻形式,这与当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有关。
藏族婚姻中,长子或长女承担起当家的责任,其余子女则出嫁或上门。
四、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对川西藏族人民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藏族人民有许多祈福方式,如转神山、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等。
寺庙在藏族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宗教和社区活动的中心。
五、经济发展四川藏区的经济发展历史上以农牧业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驱动对四川藏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川藏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新时期以来,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和深化。
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口援藏工作以及政府的民生工程等都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
七、政府治理与社会发展四川藏区的政府治理注重稳定和团结,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凝聚人心为落脚点。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增强了藏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八、文化保护与传承藏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服饰、音乐、舞蹈等,都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简报范文
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简报范文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简报尊敬的领导:首先,感谢领导对我们这次外出调研的支持。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了解与研究,并汇总了下面的简报。
一、民族文化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所在地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充满魅力。
这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汉族、壮族、苗族等民族。
这些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传统习俗。
1.汉族:作为主要的民族群体,汉族人口最多。
他们的语言是汉语,他们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基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壮族: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们所研究的重点民族之一。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善于歌舞和风筝制作。
他们尊重传统节日,如壮族三月三等节日,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3.苗族:苗族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苗族人民喜欢歌唱和舞蹈,他们的服饰多样,被誉为“民族的花朵”。
二、风土人情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还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下是一些个别的调研成果:1.美食:当地的美食非常丰富。
壮族人民热衷于草编,他们的色彩鲜艳,造型独特。
苗族人民喜欢用大米、玉米制作各种面食。
2.传统手工艺: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苗族人民善于手工艺制作。
他们能够用木头、竹子、铜器等材料制作出精致的工艺品,如竹制品和铜鼓。
3.节日与庆典活动:每年,当地的壮族和苗族人们都会庆祝一些传统的节日,如苗族的“花山节”和壮族的“壮族三月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举行各种庆典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在此次调研中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这种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
此致礼盒!调研小组日期。
贵州舞阳河的导游词范文
贵州舞阳河的导游词范文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舞阳河,我是今天的导游,很高兴为大家介绍这条自然风景优美的河流。
舞阳河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长302公里,流经七个县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舞阳河的几个景点。
第一站:舞阳河源头
舞阳河源头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南部的乌蒙山脉高山峡谷区域内,海拔高度2400多米。
这里是舞阳河发源地,河流水清澈见底,沿途山峦起伏,潺潺溪水,以及四周的原始森林,景色绝佳。
第二站:普安干燥河谷
普安县的干燥河谷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而被誉为“天然大棚”。
这里的大棚玻璃温室里种植着蔬菜、水果、花卉等,成为一个绿色的宝库。
在这里游客还可以品尝当地的农家菜,感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
第三站:桐梓古城
桐梓古城位于舞阳河沿岸,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里有清朝古城墙,传统吊脚楼,古街市场等古老的建筑,沿路建筑都非常保真。
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传统的苗族生活文化和民俗旅游。
第四站:龙里大峡谷
龙里大峡谷是人们探寻舞阳河奇特自然景观的必经之地,这里的峡谷高约400米,是一处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区。
游客在峡谷的石林奇观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十分壮观!
第五站:兴义市民广场
兴义市民广场是兴义市最大的广场,也是舞阳河沿岸风景最美的一处。
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壮观的红色峡谷日落,欣赏美丽的夜景和水舞表演。
以上就是本次舞阳河之旅的主要景点,相信大家在这里一定会度过一个充满惊喜和惬意的旅程!感谢各位的耐心听讲和仔细观赏,祝大家旅途愉快!。
黔西南州州情简介2
黔西南州州情简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2年5月1日。
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共124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1097个村。
州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总人口320余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黔西南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州境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州府所在地兴义市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黔西南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南昆铁路、324和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关(岭)兴(义)公路横贯州境,汕(头)昆(明)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全线开工建设,晴(隆)兴(义)高速公路、惠(水)兴(仁)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开工建设。
兴义机场建成通航,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黔西南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
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建成的天生桥一级和二级电站、鲁布革电站、平班电站、光照电站、董箐电站和正在建设的兴义电厂等总装机700多万千瓦,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全州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21种,煤炭远景储量196亿吨以上,是贵州省的重化工、煤化工基地;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全州8县(市)都有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黔西南有神奇的旅游资源。
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富集、组合良好,是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
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黔西南州概况
黔西南州概况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___)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东经104°21′-108°28′,北纬25°29′-27°30′之间。
东临贵阳市和六盘水市,西南接留坝、思南两县,西北连关岭、普定两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二、州情概述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内面积较大的地级州,总面积为4,4760平方公里,辖10个县(市、区),总人口超过400万。
该地区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景观而闻名。
三、气候与自然条件黔西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脉、河流、丹霞地貌等。
三江并流是黔西南州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以其奇特的地质构造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四、经济发展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的西南部,交通相对较为落后,但在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该地区的经济也逐步得到提升。
农业是该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玉米、蔬菜和烟草等农产品的种植。
此外,黔西南州还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有着大量的铅、锌、铜等矿藏。
旅游业也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五、民族文化黔西南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该地区有布依、苗族、瑶族、黎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俗、民族服饰和艺术表达方式。
每年的苗族新年、布依族泼水节等传统节日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六、教育和医疗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优质的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
医疗方面,该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医疗网络,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七、未来发展黔西南州在贵州省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致力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并鼓励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黔西南州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黔西南州的概括性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
黔西南州基本介绍一、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坐落在云贵高原南端的山区地带。
经度103°→109°,纬度24°→29°,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黔西南州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峦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气候较为湿润。
二、人文历史黔西南州是贵州省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州境内有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里的人们守望相助,世世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项目。
农业是该州的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柑橘、油茶等经济作物为主。
此外,该州还发展了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形成了农牧结合、多元化经济格局。
旅游业也是黔西南州的重要产业之一,州内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旅游资源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为主。
州内有众多的山水风光,如黄果树大瀑布、荔波小七孔、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以其原始、独特的风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而苗族文化、侗族水文化等民族文化也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具有疗养、养生等多重功能。
五、教育与文化教育和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黔西南州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州内有一些高等教育学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州内还保护和传承着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六、交通与通讯黔西南州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和通讯条件。
州内有完善的公路网络,连接了各个城市和乡村。
除此之外,还有铁路和航空交通,方便人们出行。
通信网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州内有电信、移动和联通等手机运营商覆盖。
七、未来发展展望黔西南州将继续加大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贵州的风土人情
贵州的风土人情
1、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
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3、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
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4、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
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
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而且注意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1. 基本概况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西南部,是该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区。
黔西南州总面积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人口约为360万人。
黔西南州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动物和矿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给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 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这里有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群体,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传统服饰、宗教和节日等。
苗族文化是黔西南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苗族是土著民族,传统的苗族服饰十分鲜艳独特,苗族的舞蹈和歌曲也非常有特色。
黔西南州的苗族村寨是游客们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去处。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黔西南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自然景观黔西南州地处山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高达77.8米,宽达101米。
水流如银河般从悬崖上垂下,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众多的山峰、溪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如赤水河、兴义市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这些地方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4. 旅游资源开发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得到了积极开发和推广。
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了许多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游览黔西南州的美景。
黔西南州已经成为贵州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总结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攀枝花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推荐
攀枝花的风土人情
攀枝花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川南地区,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下面是攀枝花的一些风土人情:
彝族文化:彝族是攀枝花的主要民族之一,拥有着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
当地的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带有浓郁的彝族特色。
攀枝花大佛寺:攀枝花大佛寺是当地的著名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攀枝花旅游景点推荐
攀枝花是一个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地方,下面是攀枝花的几个著名景点:
峨眉山: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以其奇峰异石、秀丽山水而著名。
攀枝花市博物馆: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当地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了攀枝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攀枝花天生桥: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石桥之一,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奇特的地质景观而著名。
峨眉山大佛:它是攀枝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石刻造像之一,以其宏伟的佛像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著名。
攀枝花旅游注意事项
攀枝花的气候多变,建议游客根据当地气温和天气情况携带适当的衣物和防晒用品;
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不随意破坏文物古迹;
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
攀枝花的美食口味独特,游客可以适当尝试,但要注意卫生和饮食安全;
攀枝花是一个旅游城市,游客要注意防范旅游诈骗和其他安全问题。
古民俗风情 贵州安龙小岗村
古民俗风情贵州安龙小岗村古民俗风情-贵州安龙小岗村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之一。
在贵州的安龙县,有一座被誉为“活化石”的古村落——小岗村。
小岗村拥有丰富的古民俗风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引言】贵州安龙小岗村,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
本文将从村落的建筑、民俗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来介绍这座充满古老魅力的村落。
【第一部分:建筑风情】小岗村的建筑风格独特,充分展示了贵州古代村落的特点。
村内的民居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多为木质结构,屋顶上覆盖着灰色的青瓦,显得庄重而古朴。
房屋周围种植着茂盛的竹林,增添了村落的诗意和生机。
【第二部分:民俗活动】小岗村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充满了浓郁的乡土味道。
每年农历正月,在村内举行盛大的迎神祭典,居民们穿着民族服饰,奏乐歌舞,祈求丰收与吉祥。
在端午节期间,小岗村的人们会组织赛龙舟和踩高跷等传统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第三部分:民间艺术】小岗村的居民们热衷于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歌舞、弦乐等艺术形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夏夜的晚上,村民们会围坐在一起,轮流表演各种歌舞节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这些传统艺术不但传承了贵州的文化遗产,也丰富了小岗村民的生活。
【第四部分:生活方式】小岗村的居民以农业为主,他们依靠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维持生活。
每天清晨,村民们早早起床,去田地里劳作;傍晚时分,他们会在村头的小溪边洗衣,一边边欢声笑语传得很远。
尽管生活简朴,但村民们热爱家园,热爱自己的劳动。
【结语】贵州安龙小岗村以其独特的古民俗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它作为一个古老村落的代表,既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也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艺术形式。
这里的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村民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小岗村充分展示了贵州的独特魅力,赢得了游客们的赞扬和喜爱。
【致谢】在此,我要感谢贵州安龙小岗村的居民们,是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让我们有机会来见证这一美丽而神奇的村落。
普安鹤鸣山的介绍
对“普安鹤鸣山”的介绍
普安鹤鸣山是一座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黔北第一山”。
这座山占地面积广阔,景色宜人,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普安鹤鸣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这里就是一处佛教圣地。
在明清时期,这里更是成为了贵州省佛教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
如今,普安鹤鸣山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寺庙、碑刻、石刻等等。
在普安鹤鸣山,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这里的山峰峻峭、谷深壁陡、森林茂密、瀑布飞瀑,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而古老的寺庙、碑刻和石刻等文化遗产则见证了这座山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
除了自然和人文景观外,普安鹤鸣山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如珍稀的楠木、水杉、松树等;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如野猪、猴子、穿山甲等。
在普安鹤鸣山,游客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如徒步旅行、登山、观鸟等。
这里设有住宿和餐饮设施,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此外,普安鹤鸣山还是一个避暑胜地,夏季时气候凉爽宜人,非常适合前来避暑度假。
普安鹤鸣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动植物资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游客们不容错过的旅游胜地之一。
柯桥普安禅寺简介
柯桥普安禅寺简介柯桥普安禅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禅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寺庙坐落于柯桥区南门外的普安山上,背依羊尖山,面向东南,周围环境幽静宜人,是一处清幽的修行胜地。
柯桥普安禅寺占地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00多平方米。
整个寺庙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禅房等多个建筑组成。
寺庙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展现出佛教寺庙的独特魅力。
寺庙内的主要建筑物都是以仿古建筑风格为主,富有古朴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寺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这是一座用木头搭建的古色古香的殿堂。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金身高约3米,庄严肃穆。
殿内供奉的佛像、法器等都是由寺庙的僧人亲手制作,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每天,信徒们都会来到大雄宝殿前,虔诚地跪拜、祈福,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除了大雄宝殿,禅寺内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值得一提,那就是藏经阁。
藏经阁是寺庙中用来保管佛经的地方,里面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典籍。
这些佛经都是用手抄本制作而成,精美细致。
在藏经阁内,充满着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心。
柯桥普安禅寺还有一座别具特色的建筑,那就是禅房。
禅房是供僧人修行的场所,也是禅宗佛教的核心之地。
禅房内布置简洁,清静宜人,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在这里,僧人们可以静心修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除了建筑物,柯桥普安禅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也非常优美。
寺庙所在的普安山是一座小山丘,山势平缓,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寺庙的四周都是茂密的竹林,沁人心脾。
每年春天,山上的樱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而秋天,山上的枫叶也变得火红,让人陶醉其中。
柯桥普安禅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佛教寺庙。
它不仅是信仰者们寻求心灵安宁的圣地,也是游客们感受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寺庙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展现出佛教寺庙的独特魅力。
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优美,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永嘉普安寺的详细介绍
永嘉普安寺的详细介绍嘿,朋友,今天咱们来摆一摆永嘉普安寺的龙门阵。
说起这普安寺,那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坐落于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真的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
你晓得普安寺有好多年的历史不?它建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座寺庙在南宋时期重建,明清两代又相继进行了修缮,民国初年还大修了一次。
现在这座寺庙的住持是释明心法师,那可是有名的帅气和尚,不少居士都慕名而来,想一睹他的真容。
普安寺占地面积不小,有6000平方米,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呈四合院式布局,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纵轴线两侧前院设轩房,后院为藏经厢轩。
寺前还有一座永度桥,是宋代名僧雪庵从瑾禅师修建的,桥边还有个放生池,环境真的巴适得很。
说到这普安寺,它可是浙南天台宗的重要道场。
大殿中的石磉上还雕有双龙戏珠图案,真的很有特色。
而且啊,这里的山水也特别美,竹林茂盛,随手就可以摘到一朵春日林间盛放的桃花,抬眼也都是风景波澜壮阔的丛林瀑布,真的宛若人间仙境。
每年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大家都觉得这里很灵验,能够求得平安和吉祥。
我个人特别喜欢普安寺的氛围,安静、神圣,又不失庄重和肃穆。
走在这里的石桥上,听着雨声,感受着清风拂面,真的觉得心灵得到了净化。
特别是那句“把眉目清秀,还给山水天地,把林间细雨,还给初遇,把一见钟情,还给你”,真的让人感动不已。
这句话出自释明心法师之口,简单却深刻,真的像极了世间的法门。
好了,今天咱们就摆到这里。
如果你对普安寺感兴趣,真的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湘东陈氏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宗谱
湘东陈氏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宗谱一、引言湘东陈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世家族群之一,其影响力横跨数个朝代,贵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儒家门阀之一。
作为湘东陈氏的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其宗谱更是汇聚了数百年的家族血脉和家族史。
二、起源据文献记载,湘东陈氏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的起源可追溯至我国明朝。
当时,明英宗朱祐樘的统治时期,陈姓始迁至贵州地区,并逐渐形成了贵州地区的陈氏支系。
而后,这一支系在普安地区逐渐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和家族传统。
三、家族血脉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宗谱中记录了家族的血脉传承。
自明朝至今,这一支系的族人世世代代,绵延不绝,延续至今。
在这一宗谱中,记载了家族的辉煌成就、家族成员的事迹以及家族的兴衰变迁。
四、家族传统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宗谱也展示了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在此宗谱中可以看到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家族重视教育、重视家风家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族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
五、家族成就宗谱中记录了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家族成员的成就。
从政治、军事、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家族成员都有不俗的成就,并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家族成就不仅是家族的骄傲,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六、家族兴衰宗谱中也真实记录了家族的兴衰历程。
家族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考验,有辉煌和荣耀,也有挫折和失败。
这些兴衰变迁的经历,不仅是家族的独特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的一个缩影。
七、对后人的启示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宗谱也承载着对后人的启示。
它提醒后人牢记家族的传统和家族的价值观,传承和发扬家族文化,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家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结语贵州普安显迁公支系宗谱是该族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这一宗谱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普安风土人情
普安风土人情主要有:苗家“惹捱德亘”(撵山舞)、采花风情,彝家“晒月亮”、横山歌圩,喇叭苗服饰等。
苗家撵山舞为县城东北41千米白沙乡莲花寨的苗族民间舞蹈,苗语称“惹捱德亘”,意为“苗家(歪梳苗)撵山舞”。
起源于远古祭祀活动,由绞谷(亘子鼓)、索亘(昌子飘)、高桩德亘(港格亘)、嘞干赤四部分组成。
舞蹈时,十余人至数十人分别持芦笙和木棒,伴随时而悠扬、时而低鸣、时而欢快、时而激昂的芦笙音乐和“惹斗—惹斗捱”的呼唤呐喊,翻腾跳跃,对舞搏击,再现围猎、跟踪追击、搏杀捕获的原始狩猎活动场面。
彝族晒月亮“晒月亮”是彝家人古老的传统习俗:女性成熟时,夜与男友唱歌倾吐互爱之情,父母不禁,惟见兄弟则避开。
女性结婚当天,不与丈夫入洞房,次日即返娘家晒月亮,必于娘家有孕或生子后方正式成婚。
随着社会的发展,晒月亮增添了抛绣球、跳海马舞、山歌合唱等内容。
抛绣球是女抛男接,接到者女缝衣裤相赠,男回送青布或绉绸一丈,是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
海马舞是一种纯粹的舞蹈,源于彝族古老的祭祀活动,表演时三人一组,一人扮马哥,二人扮烈马,由马帮跋涉、调遣烈马、烈马相斗、降服烈马等四组动作组成。
伴以皮鼓、钹、锣,按舞步动作同时敲打。
山歌合唱有男女对唱和群体合唱。
群体合唱先由一对男女青年二重唱,再合唱或集体合唱。
歌词多即兴创作,亦有成套的传统古歌唱词。
喇叭苗服饰明洪武六年普纳山战事后,明朝官兵入苗族、仡佬族女性成家,屯垦戎边,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形成了喇叭苗。
其女性服饰在仡佬族服饰基础上融合了苗族、布依族服饰元素,形成独特的“喇叭苗”服饰。
头饰:耳穿孔戴环,已婚青年妇女束锥形发髻高约三寸,罩青布或白布,留两条布尾垂于脑后,中老年妇女多罩黑头帕;未婚女性织发辫盘于白色头帕外沿,间或插花于右侧,亦有梳独辫垂于脑后者。
小孩戴狗头帽,上装呈青或蓝色大襟大袖衣:衣长过膝,袖短而口宽尺余,以同衣料颜色有反差的布条滚边,并顺其内沿镶花边或彩色栏干,领矮且厚;束腰带,长约六尺,束结垂于后腰或右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位置介绍: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4度51分至105度09分,北纬25度18分至26度10分。
乌蒙山脉横穿县境,中部地势高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
县城驻地为盘水镇,海拔1580米,县城人口12691人。
距省城贵阳289公里,距云南昆明35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兴义市155公里,其东邻晴隆县,南与兴义市、兴仁县相连,西接盘县特区,北与水城县和六枝特区接壤。
普安县-人口面积截止2003年未,全县总人口28.1万,其中农业人口26.4万,占94%,贫困人口2.6万。
人口出生率为14.3%,自增率9.92%,计划生育率为93.8%。
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是楼下镇33658人,最少的乡镇是白沙乡10828人。
县境内居住有汉、布依、苗、回、黎等3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73674人,占25.8%。
全县国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388.1亩。
面积最大的乡镇是龙吟镇,面积170.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三板桥镇,面积62.3平方公里。
普安县-行政区划政区位置——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4度51分至105度09 分,北纬25度18分至26度10分。
乌蒙山脉横穿县境,中部地势高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
县城驻地为盘水镇,海拔1580米,县城人口12691人。
距省城贵阳289公里,距云南昆明35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兴义市155公里,其东邻晴隆县,南与兴义市、兴仁县相连,西接盘县特区,北与水城县和六枝特区接壤。
政区划分——全县辖八镇六乡,171个村,1261个村民组。
人口与面积——截止2003年未,全县总人口28.1万,其中农业人口26.4万,占94%,贫困人口2.6万。
人口出生率为14.3%,自增率9.92%,计划生育率为93.8%。
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是楼下镇33658人,最少的乡镇是白沙乡10828人。
县境内居住有汉、布依、苗、回、黎等3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73674人,占25.8%。
全县国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388.1亩。
面积最大的乡镇是龙吟镇,面积170.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三板桥镇,面积62.3平方公里。
(普安县-自然资源普安县平均海拔1400米,平均温度14C左右,农作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及名贵药材主要有茶叶、烤烟、银杏、天麻、百合、红皮大蒜、核桃、人参果、杜仲、苡仁米、生姜等,普安,寓“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之意,被称为“煤电大县”、“茶叶之乡”。
普安矿产资源丰富。
煤炭质优、埋藏浅,总储量为35.32亿吨,居黔西南之首,位列全省第六位。
近年来,省内外客商纷纷看好普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纷至沓来投资兴办煤矿,成为普安新的经济风景线。
此外,还有黄金、铁、硅,铅锌等26种矿藏正在开发和等待开发。
金属矿产主要有黄金、铅锌矿、铁矿、钾矿等,黄金储量丰富,仅泥堡矿区储量就为800—1000个金属吨;铅锌矿在境内主要为铅锌共生矿,全县储量约16.5万吨,其中铅6.7万吨,锌9.8万吨;铁矿总储量214.28万吨;钾矿储量约400吨。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磷矿、石膏、大理石等,发现大理石矿点8个,面积7.5平方公里,储量约2亿立方米,品质上乘;磷矿、石膏储量较小。
普安县-气候特点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温33.4℃,极端最低温零下6.9℃,无霜期297天。
年平均日照1563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257毫米。
由于山高谷深、高差悬殊,导致气候差异大,谷地干热,高山凉润,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光、热、水的条件适宜多种动植物繁衍生长。
普安县-水利资源普安县水能资源蕴藏丰富,县境内有大川河流46条,分别汇入南盘江和北盘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万千瓦,电力事业万兴未艾,前景宜人,目前巳建有大小水电站12座,有11万伏输变电站1座,被国务院定为农村初级电气化县,电刀充沛,推动了一大批截能工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普安县茶场共有茶园12000多亩,被誊为“万亩茶场”,是贵州省较大的农垦茶园,茶叶无污染,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享誉省内外。
“十五”期间,茶场面积将扩大到2万亩。
普安县-基础设施普安县基础设施完善。
14个乡镇均通公路,320国道横贯东西,主要经济通道马普公路(普安段)已实现油路化,产煤重镇楼下距南昆铁路清冰河四站仅13.4公里;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教育、卫生、金融、税务、文化娱乐等设施完善,风光秀丽的南出湖宾馆是休憩的好地方,接待了许多中外游客,令人留连忘返“普安,一块正在开发的热土”普安,期待您的到来普安县-民族概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普安县共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81934人,占全县总人口286135人的28.63%。
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俚民人、彝族、回族5个。
其人口和分布情况分别为布依族25838人,主要分布江西坡、楼下、高棉、窝沿、罐子窑、龙吟等6个乡(镇);苗族26702人,主要分布在龙吟、白沙、罐子窑、高棉、窝沿、江西坡、地瓜、新店、青山、雪浦等10个乡(镇);俚民人13860人,主要分布在新店、雪浦、楼下、罗汉、三板桥等5个乡(镇);彝族7603人;主要分布在地瓜、新店、高棉、三板桥、盘水等5个乡(镇);回族6328人,主要分布在青山、楼下两个乡(镇)。
基木上呈大聚居和大散居的格局。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边远、贫困的深山区、石山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约3万余人,625--865之间的约3.5万人,温饱尚不稳定。
教育、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族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增收困难。
扶贪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漫长。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英明决策和新一轮扶贫攻坚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署光。
按照党中央"民族工作要一抓经济建设,二抓民族团结。
经济建设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经济建设的保证,要把民族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布依族聚居区楼下镇积极招商引资,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002年提供税收2372万元;江西坡布依山乡实施"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生态茶业模式,建成万亩生态茶园,年提供税收50余万元;苗族聚居区龙吟镇大力开发水利资源建设小水电站,深山老林里的苗胞村庄亮起了夜明珠,年提供税收也在60万元以上。
普安县布依族名溯源碑揭碑7月1日(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传统的节日。
普安县在该县江西坡镇细寨村和大田村树立的“布依族名溯源碑”揭碑。
普安县是一个多民族县份,全县共有29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29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3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35%。
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布依族人口达2.67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1.9%。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濮越人”,自新石器时代起,布依族先民就在贵州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石钅戈文化和青铜文化。
树立“布依族名溯源碑”,是布依族人民的一件大事。
根据国家民委有关文件精神,在普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布依学会的积极筹备和争取下,两块溯源碑在该县江西坡镇布依族人口集中的细寨村和中心村得以树立,并举行了揭碑仪式。
世居普安县境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了普安的历史、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早在殷、周、秦汉时期,其先民就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繁衍生息,县地曾为夜郎、漏江、贲古等群县属地。
青山铜鼓山出土的陶范、铜器铸模,空首一字格青铜剑等具有西夷独特的历史文物,即是明证。
现今普安境居住的民族;除汉族成份较为复杂外,彝族属"德布部"后裔,苗族系"三苗"、"九黎"之后,布依族则为百越体系。
从语言系属看,均属汉藏语系,操湘西土语的喇叭苗,其语言为吴语系湘西土语;自称蒙斗(白苗),蒙撒(歪梳苗)语言为汉藏语系苗瑶苗族苗语支;布依语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第三土语区;彝族属汉藏语系彝语文;汉族回族则使用汉语。
各民族都使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语言,彝族历史上就有彝文字,布依族、苗族则在解放后由政府组织创造用拉丁字母造的布依文、苗文,但由于有多个土语区,推广工作难度大。
民族服饰除女性服饰独具本民族特色外,男性服饰与汉族基木相同;婚丧嫁娶多各有区别。
各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也过农历三十至正月十五的大年。
不同之处在于苗族、彝族、布依族等有的还兼过九月、十月、十一月为岁首之年。
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苗族的"踩花山"、"四月八";彝族的"火把节"、"六月二十四(称为先祖孟获生日)";回族的"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等民族节日各具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深厚。
各民族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堪称经典;苗族的芦笙舞、口琴独奏、四弦胡独奏;布依族的八音合奏、铜鼓舞、牛角二胡独奏、月琴独奏、哨筒独奏、木叶独奏、山歌对唱;彝族唢呐独奏、民歌等,尤以"金钱棍"、"海马舞"、"口技"等独具特色。
民族体育运动亦十分活跃,每逢节日和农闲时节,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射弩、抢花炮等节目也很火爆,还在贵州省民族运动会上获过奖。
普安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古籍(迹)丰富,引人入胜。
青山铜鼓山古夜郎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众多;普纳古战场、极岿寺、白沙古驿道、烽火台等给人以历史厚重感;窝沿上寨满交碑、巴蕉关摩岩等碑刻铭文给人无限遐思。
众多的民族文物古籍(迹儿),让人油然而生寻幽探圣的冲动。
总之,普安民族的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其明天是今天的延伸与繁荣。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将在普安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再创辉煌。
普安县-旅游概况普安北部,历为入滇要冲。
明初调北征南,于1383年古驿道修通以来,多少军人、商贾、名人驰骋于此,留下多少古迹。
这些古迹,是旅游开发的珍贵财富,让我们把旅游的镜头,兴致地走进普安北部吧!从普安县城往北,在普花公里上行程15公里,进入原始森林区,丛林中古建冀角飞出,这就是名气扬内外的松岿寺.民国《普安县志》记载:"松岿有山奇秀,前临滇东,后倚关岭,左跨粤西,右架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