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合集下载

江西省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西省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西省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对江西石下萤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赋存于白垩纪红盆控盆断裂内的热液充填破碎带型。

区域位置处于钦杭结合带南,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武夷山隆起带中段会昌盆地,瑞金—会昌白垩系红色盆地主要萤石矿富集北东段。

矿区南部萤石矿体及中部萤石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北部狗云山矿段萤石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属热液脉状充填型萤石矿床。

矿床的形成与红盆边缘的深大断裂关系密切,深大断裂活动既可带来深部的成矿热液,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也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空间场所,形成萤石矿床。

关键词:石下萤石矿;矿体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瑞金市石下萤石矿区位于瑞金市210°方向27千米处。

地理坐标东经115°52′36″—115°56′45″,北纬25°39′00″—25°43′07″。

石下萤石矿位于瑞金市南西部赣南重要的瑞会萤石成矿带。

谢坊萤石矿早在苏区时代就为当地群众发现,并进行过少量开采;且周边萤石矿开采已成规模。

近两年,在石下萤石矿区开展了普查工作,共发现含萤石矿破碎带14条,其中6条破碎带证实有萤石工业矿体,四条为主矿体(V6、V8、V13、V14)。

1.矿区地质矿区区处于钦杭结合带南,华夏板块东南造山带武夷山隆起带中段会昌盆地,瑞金—会昌白垩系红色盆地主要萤石矿富集北东段。

石城—寻乌大断裂穿越本区,并且沿着该段裂派生出众多的次级断裂侧幕状排列,组成一系列斜冲断裂,萤石矿脉充填于断裂之中,形成赣南重要的瑞会萤石成矿带普查区位于会昌盆地,瑞金—会昌白垩系红色盆地主要萤石矿富集北东段;本区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次级构造多次活动,伴随紧密复式褶皱,对本区燕山期花岗岩与铜、钨、锡、钼、萤石矿的形成起重要控制作用。

根据区内及周边萤石矿区的勘查成果,确定了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基本了解了区内构造形态及矿层厚度。

萤石矿形成原理

萤石矿形成原理

萤石矿形成原理萤石矿是一种由氟化钙(CaF2)组成的矿石。

它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在地球上广泛分布。

萤石矿的形成与地质过程密切相关,下面将详细介绍萤石矿的形成原理。

萤石矿可以形成于不同类型的矿床中,主要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和岩浆矿床。

其中,热液矿床是最常见的萤石矿形成地质环境之一。

热液矿床形成于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中,通过含有萤石矿物质的热液溶液的运移和沉淀作用形成。

在地壳深部,由于地热活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中的溶解矿物质会被加热并溶解。

当这些热液溶液通过裂隙和岩石间隙向上运移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矿物质会发生沉淀反应,形成矿床。

萤石矿的形成与地下水中的溶解度有关。

当地下水中的溶解度超过饱和度时,矿物质就会开始沉淀。

而地下水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矿物质的溶解度越高。

因此,热液矿床中形成的萤石矿往往伴随着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

除了热液矿床外,沉积矿床也是萤石矿形成的重要环境之一。

在一些地质构造活跃的地区,地壳的抬升和侵蚀作用会将含有萤石矿物质的岩石剥离并运输到别的地方。

随后,这些岩石会在水体中沉积,形成沉积矿床。

在沉积矿床中,萤石矿往往以砂砾、泥沙等形式存在。

岩浆矿床是另一种萤石矿形成的地质环境。

在火山活动和岩浆喷发过程中,由于岩浆中的矿物质溶解度上升,一些含有萤石矿物质的岩浆会从火山口喷发出来,并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和凝固。

这样,萤石矿就以岩浆中的晶体形式存在于岩浆矿床中。

总的来说,萤石矿的形成与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不同类型的矿床形成了不同形态的萤石矿。

例如,在热液矿床中,萤石矿往往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在沉积矿床中,萤石矿则以砂砾、泥沙等形式存在。

萤石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萤石矿的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

此外,对萤石矿的形成机理的研究还能够为矿床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摘要:本文笔者着重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萤石矿构造特征找矿一、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自南向北,自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中上流浊流相粉屑灰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和同生灰质角砾岩;奥陶系下统仑山组潮上带及潮间带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色岩;奥陶系中统汤山组潮间带一潮下带的旋涡状砂屑灰岩,凝块灰岩和纯灰岩;奥陶系上统汤山组潮间带的瘤状灰岩;志留系下统梨树窝组浅海相粉砂质页岩、粘土页岩夹砂岩透镜体。

(二)岩浆岩浅部不发育,仅见少量规模有限的闪斜煌斑岩等中基性脉岩贯入到矿体底板围(灰)岩的各种节理裂隙中,深部见透辉石大理岩等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岩分布广泛。

(三)构造矿区处于彭山短轴背斜西北翼,褶皱呈内单斜构造,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三组。

1、北东—南向断裂破碎带,是矿区的主干断裂。

该断裂斜切志留系、奥陶系,在断裂下盘的奥陶系灰岩中伴有数条相互平行的次级断裂,形成大的萤石矿化硅化断裂带。

矿山开采时偶见在断裂带或次级裂隙中有煌斑岩脉充填或其捕虏体。

断裂带沿走向由西往东其倾向由3200渐变为3400,宽度时宽时窄,在断裂带弧形转折附近宽度较大,最宽达200m,窄的地段也有50~60m。

倾向面上呈舒缓波状,倾角上部为250,下部为50~650。

局部可见明显的挤压带,岩石片理化,有压性透镜体,发育劈理裂隙。

岩石破碎成碎粒岩、糜棱岩,有近于水平的擦痕,显左行亦有右行的压扭性质,但在断裂带内具有巨大的灰岩残留体和大的角砾岩带,角砾棱角明显,大少混杂,大者直经达1米以上,小者数公分。

角砾成分为砂岩,灰岩,硅化灰岩及闪斜煌斑岩,被萤石矿或石英萤石脉胶结,呈张性特征。

说明此断裂经历多次活动。

早期为左形压扭性质,后期则以张扭性为主。

该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断裂带本身及次级裂隙中有萤石矿脉或多金属矿脉充填。

由于断裂的多次活动,导致成矿的多次性,可见矿脉的互相穿插、切割,早期的矿石破碎被后期矿脉切割包裸。

浙西南萤石矿床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

浙西南萤石矿床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
1 )浙 江 省有 色金属 地质 勘 查局 ,浙 江绍 兴 ,3 1 2 0 0 0 ;2 )中 国地 质大 学 ( 北京 ) ,北京 , 1 0 0 0 8 3
关键词 : 氟地球化学异常; 萤石矿床 ; 热液充
填 型 ; 热液 交代 型; 找矿 潜力 ; 浙 西南 近 年 来浙 西 南萤 石矿 勘 查取 得 重要 进 展 ,相 继勘 查 出常 山岩 前 ( 八 面 山 )和开 化黄 山两个 大 型萤 石矿 床 ,对 区 内 ( 隐伏 )萤石 矿床 的勘查 具 有 重 要 的指 导意 义 。本 文总 结 了 区域成 矿 背景 及 矿 床 类 型 ,结合 区 域地 质矿 产 、物 化 探异 常特 征 等 并 简要 探讨 了找 矿潜 力 。
域 地球 物 理解 疑成 果 显示 有儒 洪 一铜 山一 马金一
萤 石矿 少 见 ,仅局 部 见极 少量 自形 萤石 晶体 赋存 于 构造 角砾 岩 的孔 洞 中或 以萤 石细 脉充 填于 闪长 玢岩 脉岩 中。初 步勘查 出 C a F 2 矿 物量 近 1 . 5 0 Mt , 主矿 体垂 深距 地表 最大 可达 1 0 0 0 r n ,矿体 最厚 处
NW 向构 造控 制 。地表 表现 为硅 化蚀 变 断裂带 ,
高氟岩体 以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另一条位于岩
前一 杜 泽一 邓 家一 三 都一 线 ,南 西端 岩 前一 虹桥 附近与 前 者类 似 ,北 东端 九华 一 邓家 一 三都 一 带 与 火 山岩 地层 、潜 火 山岩 以及 断裂构 造 相关 。区
生 了江 山一 绍兴 、 萧山一球 川、 马金一乌镇三条 NE 向深 大断裂 ,初步奠 定了区域构造格架 。印支运动 该区 以褶皱变形为主 ,形成 了一系 列 N E 向紧密褶 皱 ( 钱塘 台褶 带 ) ,伴生 部分 NE 向压扭性 断裂和 NW 向张 陛断裂 ,奠定 了该 区基本构造格架 。晚中 生代 区 内岩浆 、构造 活动异常强烈 ,形成 了一系列 高氟 ( 隐伏 )岩体和 新的次级断裂 ,并导致老 断裂 再活化成为导矿 构造 或容矿构造 ,形成 了众 多铁 、 锡、银 、铅 、锌等 多金属和 萤石矿床/ 点。

矿物晶体石篇,萤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

矿物晶体石篇,萤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

矿物晶体石篇,萤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萤石又称氟石,主要的成分为氟化钙,等轴晶系。

纯净的萤石是无色的,但是含微量元素的萤石较为觉,几乎各种颜色都有.萤石的成因萤石是一种多成因的矿物,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

一是通过内生作用与热液作用形成,与中低温的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共生。

热液的萤石矿床有两类,一种是于流纹岩、花岗岩、片岩中产出的萤石脉,共生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石英很少,有时候与重晶石、铅锌硫化物伴生。

二是在沉积岩中成层状。

与石膏、硬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共生,或许为胶结物以及砂岩中的碎屑矿物产出。

萤石的产地萤石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

无色透明的萤石晶体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十分珍贵。

世界萤石的产地主要有南非、墨西哥、蒙古、俄罗斯、美国、泰国、西班牙等。

截至2012年,世界萤石总储量约为4.7亿吨,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储量的10%,主要产地为浙江、福建、湖南、内蒙古等地。

萤石的特点萤石颜色有很多,常见的有绿、蓝、黄、棕、粉、紫、无色等。

同一晶体常常有多种颜色,各种颜色条带显示其生长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

萤石单晶体多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聚形,立方体晶面上常有与棱平行的网格状条纹,集合体国粒状、晶簇状、条带状、块状等。

单晶体小的为数毫米,大的为几十厘米。

萤石是透明到半透明的,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紫或紫红色荧光,阴极射线下可发紫或紫红色光。

紫色萤石具有摩擦发光的特性,某些萤石还具有热发光性,既加热或者曝晒后可以发磷光。

萤石硬度低,保存的时候需要注意,直接从矿上采下来的萤石有辐射,不宜在卧室摆放。

萤石的种类萤石可以按照颜色和工艺用途来划分品种。

按照颜色,萤石可以分为蓝、紫、绿等品种。

蓝色萤石呈绿蓝、灰蓝、浅蓝色,表面深,中心浅;紫色萤石是深紫、紫色,常呈条带状分布;绿色萤石是蓝绿、绿、浅绿色,常见的为晶簇;无色萤石是无色透明至半透明,心单晶体或晶簇出现。

按照工艺用途,萤石可以分为玉石级与宝石级两种。

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0)矿区位于华北地台与秦岭褶皱带的接合部位。

矿区北西向、北西西向、北东向构造发育,北东向断裂是本区萤石矿的赋矿构造。

通过工程揭露,区内圈出K1、K2、K3三个萤石矿体,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

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

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发育于碳酸盐岩中的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标签:萤石矿断裂构造地质特征顾老庄河南桐柏Abstract: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and Qinling Mountains fold belt. The north west direction,northwestern and northward structure of the mining area are developed,and the NE trending fault is the ore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fluorite ore in this area. Through the project,three fluorite ore bodies of K1,K2 and K3 are found in the area,and the form of the ore body is in the form of pulse and lens. The preliminary study holds that the deposit belongs to the cryogenic hydrothermal fissure filling type deposit. The late Yanshan granite body and the north-east tectonic fracture zone developed in carbonate rocks are important ore prospecting markers.Keywords:Fluotite deposit;Faulted structure;Geological features;Gu Lao-zhuang;Tongbai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河南省桐柏县顾老庄萤石矿位于豫南萤石矿成矿带[1],该成矿带位于陕西省洛南县—河南省信阳市一线,呈NW-SE向展布。

福建建阳回潭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福建建阳回潭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萤石矿体都受断裂构造严格控制ꎬ 以北东向为主、 北西向次之ꎬ 属于热液充填成因 [5 ̄7] ꎮ 建
阳回潭矿区的勘探工作始于 1966 ~ 1971 年ꎬ 并在 1979 年探明矿石储量 39 2 万 tꎬ 其中露采
储量 19 6 万 tꎮ 该矿床的开采工作始于 1984 ~ 1987 年ꎬ 进行过小规模露天开采ꎬ 采出的矿
组岩性为中酸性熔岩夹火山碎屑岩ꎬ 与长林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ꎮ 地层走向北东ꎬ 倾向南东
或北西ꎬ 倾角 15° ~ 35°ꎮ 长林组与南园组呈喷发不整合接触ꎮ 三叠纪地层主要为焦坑组ꎬ
主要岩性为炭质泥岩、 粉砂岩、 砂岩ꎬ 夹煤线ꎮ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ꎬ 主要断裂有纵贯全区的呈北东 30° ~ 45°走向的五夫—兴田和
15% ) 组成ꎮ 岩石受热液蚀变影响多发生绢云母化、 叶蜡石化、 绿泥石化等ꎮ 其次为燕山
晚期花岗斑岩ꎬ 呈岩株状侵入于加里东期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ꎮ 岩石为灰白色ꎬ 斑状
结构ꎬ 斑晶主要由斜长石 (10% ~ 15% ) 、 钾长石 (3% ~ 6% ) 、 石英 (10% ~ 15% ) 组成ꎬ
(2) 有害组 分: 有 害 组 分 主 要 为 SiO2 ꎬ 主 要 来 自 石 英 和 蛋 白 石ꎮ 其 次 为 CaCO3 和
Fe2 O3 ꎬ CaCO3 主要以方解石矿物产出ꎬ Fe2 O3 主要来自黄铁矿ꎮ BaSO4 、 S、 Pb、 Zn 含量极
微ꎬ 主要贮存于萤石等矿物中ꎮ 据光谱分析未见铍、 镓、 镱等稀散元素ꎮ
第 1 期
福 建 地 质 Geology of Fujian
13
福建建阳回潭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李泽俊
( 邵武市自然资源局ꎬ 邵武ꎬ 354000)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一、研究背景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位于华南地区,是一个主要的萤石矿集区。

其中,兴国、会昌和宁都三县是该区域的萤石矿产集中区,矿床类型为长石岩型、石英闪长岩型、钙碳酸盐岩型等。

那么,这些矿床的成因是什么呢?二、研究对象本研究将重点对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内的萤石矿床进行成因研究,着重分析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岩石构成、地球化学特征等,以揭示该区域萤石矿床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三、研究进展对于萤石矿床的形成,众说纷纭,相关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内就有研究者认为,赣南地区的萤石矿床是在碳酸盐岩中通过热液作用形成的。

但在之后的研究中,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或者是与地下水的流动、升华作用有关。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萤石矿床的形成确实存在多种成因方式,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热液成因萤石矿床大部分是在岩浆或者热液环境下形成的。

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矿床矿物含量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热液的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因此,在萤石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可揭示形成机制。

2.沉积成因一些萤石矿床是在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主要是产于河流、湖泊沉积中,通过生物作用,水文化学作用等作用而形成。

这类矿床一般不是很大,资源含量相对较低。

3.变质成因一些萤石矿床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

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太古宙和早古生代的岩石中,是由于巨型构造共同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

以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为例,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该区域萤石矿床主要是在热液成因的作用下形成的。

其中,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矿床成因的水系与地下热水、地表雨水和大气水等有密切关系;萤石的测年结果则证明了这些矿床的形成年代大致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纪之间。

四、研究展望虽然对于萤石矿床的成因,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但由于矿床特征、成因机制、地质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并不高。

萤石资源的矿山开采

萤石资源的矿山开采

立志当早,存高远萤石资源的矿山开采(一)开采技术条件我国萤石矿床成因主要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

矿床分布面广,但规模一般较小,有的走向长几百米,少数在千米以上。

延深百米至几百米,厚度小,仅几米到十几米,个别达20~30m。

而且矿石品位上富下贫。

矿体倾角较陡,一般70°~80°,围岩比较稳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多数萤石矿床矿体埋藏较浅,可进行露天开采,只在地形有利地区采用平硐开拓。

深部矿体主要采用竖井开采,少数为斜井。

我国目前生产矿山除少数重点矿山以外,大多数矿山没有正规设计,特别是中小型矿山,均以边采边探的形式生产。

(二)开采方法萤石矿产同其他矿产一样,一般采用露天和坑下两种开采方式。

矿体浅部以露天开采为主。

用钢钎榔头人工凿岩,人工运矿、运渣。

少数使用机械凿岩,机械运输。

露天开采成本低、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

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群众采矿基本采用这种方法。

深部矿体开拓以竖井为主,少数为斜井。

开采过程由开拓、采准、回采三个阶段组成。

竖井断面多数矩形,按开拓和生产的需要,分双格、一格半或三格。

主格提升矿石、材料和人员,另一格用作提升配重、铺设风水管、电缆和人梯。

开拓主体井巷工程包括:竖井、石门、沿脉运输巷道、探矿穿脉、通风、安全出口等。

辅助工程有:水仓、泵房、排水沟、沉淀池、供风、变电硐室。

开拓工作完成以后,即做好采准工作,然后进行回采。

采矿工作必须坚持“贫富兼采”、“大小、厚薄兼采”的原则,做到珍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萤石矿采矿方法常有下列四种:1) 分段采矿法。

在设计的采区矿块内,中段运输平巷向上5~6m 开掘拉底(上层)巷道,尔后向上每隔5~7m 掘进沿脉分层平巷,每一平巷中沿走向25~30m 向上一层掘进天井,最后把上层巷道通运输巷的天。

福建浦城龙堂寺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蔡建设

福建浦城龙堂寺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_蔡建设

福建浦城龙堂寺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蔡建设(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摘 要 龙堂寺萤石矿体贮存于断裂带中,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等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关键词 萤石矿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浦城龙堂寺1 区域地质概况福建浦城龙堂寺萤石矿位于闽西北隆起带北部,北北东向政和—大埔断裂带北端,北西向松溪—宁德断裂带与南北向浦城—永泰断裂带交汇部位[1]。

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变质岩,侏罗系梨山组碎屑岩,园盘组火山碎屑岩,局部为白垩系黄坑组碎屑岩(图1)。

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2组,北东向断裂形成相对较早,具压扭性断裂特征,明显被北西向断裂所错动。

侵入岩分布于矿区外围,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局部见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等零星岩脉。

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区内地层较简单,主要为上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和侏罗系梨山组(图2)。

大金山组:呈北西向分布于矿区中部。

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大理岩等。

岩石具混合岩化,局部形成混合花岗岩;地层倾向以北东为主,倾角17°~56°。

区内Ⅰ、Ⅱ号萤石矿体贮存于该层位中。

梨山组:分布于矿区南、东、北部。

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局部夹晶屑凝灰岩;地层倾向南东东,倾角20°~30°。

与下伏大金山组为不整合接触,区内Ⅲ号萤石矿体贮存于该层位中。

2.2 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仅大金山组变质岩中局部发育有小揉皱现象。

断裂主要有北东向F1、F2、F3等3条,均为贮矿断裂。

F1断裂:位于矿区中偏西北部,长约400m,斜深124m,宽2~5m,走向北东32°~55°,倾向南东,倾角74°~88°。

断裂中及其两侧岩石普遍较破碎、局部见压碎角砾岩,且 收稿日期:2011-04-08 作者简介:蔡建设(1957-),男,工程师,地质矿产专业。

萤石矿床成因与勘探技术研究

萤石矿床成因与勘探技术研究

萤石矿床成因与勘探技术研究萤石矿床作为重要的工业矿产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

而了解其成因以及开发勘探技术对于萤石矿床的高效开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萤石矿床的成因及其勘探技术研究。

一、萤石矿床的成因萤石矿床的形成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萤石矿床主要形成于与热液活动有关的热液蚀变、岩浆活动和热液沉积过程中。

这些过程在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萤石矿床的成矿提供必要的条件。

热液蚀变是形成萤石矿床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水或气体溶解物质形成热液,随后通过断层、裂隙等途径向地表运移。

在运移过程中,热液会与岩石反应,引发矿石蚀变作用。

当热液与含有草石、长石等矿物的岩石反应,释放出的氟离子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萤石矿床。

岩浆活动也是萤石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岩浆中的氟离子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离子交换或卤素碘替代作用,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固态矿石。

当岩浆冷却凝固后,固态矿石会随着岩浆上升到地表,并在浅部形成萤石矿床。

最后,热液沉积过程也与萤石矿床的成矿有关。

当热液运移至地表附近时,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会导致矿物物质析出。

为了达到平衡状态,物质会聚集并沉积下来,形成矿脉或矿床。

这种热液沉积过程常见于岩浆中的挥发物质通过孔隙、裂隙等通道运移至地表的情况。

二、萤石矿床勘探技术研究为了有效开采萤石矿床,勘探技术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勘探技术,能够提高勘探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风险。

地球物理勘探是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地球物理勘探可以通过引入人工的电磁场、重力场、磁场等方法来检测萤石矿床的存在。

通过测量表面上的地电场、重力场或磁场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矿体的位置和性质。

然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导致勘探的结果不够精确。

地球化学勘探是另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富集程度,可以判断是否有萤石矿床的存在。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

论述萤石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条件摘要:本文笔者着重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萤石矿构造特征找矿一、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自南向北,自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中上流浊流相粉屑灰岩夹多层竹叶状灰岩和同生灰质角砾岩;奥陶系下统仑山组潮上带及潮间带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色岩;奥陶系中统汤山组潮间带一潮下带的旋涡状砂屑灰岩,凝块灰岩和纯灰岩;奥陶系上统汤山组潮间带的瘤状灰岩;志留系下统梨树窝组浅海相粉砂质页岩、粘土页岩夹砂岩透镜体。

(二)岩浆岩浅部不发育,仅见少量规模有限的闪斜煌斑岩等中基性脉岩贯入到矿体底板围(灰)岩的各种节理裂隙中,深部见透辉石大理岩等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岩分布广泛。

(三)构造矿区处于彭山短轴背斜西北翼,褶皱呈内单斜构造,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三组。

1、北东—南向断裂破碎带,是矿区的主干断裂。

该断裂斜切志留系、奥陶系,在断裂下盘的奥陶系灰岩中伴有数条相互平行的次级断裂,形成大的萤石矿化硅化断裂带。

矿山开采时偶见在断裂带或次级裂隙中有煌斑岩脉充填或其捕虏体。

断裂带沿走向由西往东其倾向由3200渐变为3400,宽度时宽时窄,在断裂带弧形转折附近宽度较大,最宽达200m,窄的地段也有50~60m。

倾向面上呈舒缓波状,倾角上部为250,下部为50~650。

局部可见明显的挤压带,岩石片理化,有压性透镜体,发育劈理裂隙。

岩石破碎成碎粒岩、糜棱岩,有近于水平的擦痕,显左行亦有右行的压扭性质,但在断裂带内具有巨大的灰岩残留体和大的角砾岩带,角砾棱角明显,大少混杂,大者直经达1米以上,小者数公分。

角砾成分为砂岩,灰岩,硅化灰岩及闪斜煌斑岩,被萤石矿或石英萤石脉胶结,呈张性特征。

说明此断裂经历多次活动。

早期为左形压扭性质,后期则以张扭性为主。

该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断裂带本身及次级裂隙中有萤石矿脉或多金属矿脉充填。

由于断裂的多次活动,导致成矿的多次性,可见矿脉的互相穿插、切割,早期的矿石破碎被后期矿脉切割包裸。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

(一)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萤石矿床(1)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河南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处,属大型单一萤石矿床。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东西构造带东端边缘,毛集破碎带之北侧。

东至邢集,北自白庙、南王岗,面积为180km2(图4.3.4)。

图4.3.4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图①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新元古界;5.中元古界;6.古元古界;7.混合岩化带;8.燕山晚期花岗岩;9.燕山早期花岗岩;10.吕梁期;11.角度不整合线;12.尖山萤石矿区域范围;13.尖山萤石矿区范围;①据河南十队简化矿区内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

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为鸳鸯寺岩株的北东部分,出露范围占矿区面积的45%,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北东东和北西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矿体赋存于北东东和近于东西向断裂带中。

矿体多为脉状,但由于脉体本身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特点,因此一般呈豆荚状、波状。

膨大部位矿体厚度可达6.9m,而狭缩部位可以小到几厘米到20cm。

图4.3.5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区地质图(姚洪烈,1980)1.重结晶熔结凝灰岩;2.流纹岩;3.安山玢岩;4.英安玢岩;5.燕山晚期花岗岩;6.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7.矿化蚀变带;8.矿体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萤石,其次为石英、玉髓等。

在矿体深部,有时可见方解石。

氧化矿石中偶含少量硬锰矿及褐铁矿。

按矿物组合特征将矿石类型划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在矿体深部有萤石-石英-方解石型。

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次为文象结构,偶见胶状结构。

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网格状构造。

矿体顶板围岩均受强烈蚀变,蚀变范围为数十厘米至几米。

蚀变种类因围岩岩性而异。

花岗岩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次为高岭土化。

角闪片麻岩主要发育硅化、绿泥石化。

(2)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床浙江庾村萤石矿床位于德清县城之北西西方向,路距24km。

萤石矿地质勘查简介

萤石矿地质勘查简介

萤石矿地质勘查简介萤石矿地质勘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程。

在地质勘查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一、勘探类型及网度;二、工业指标。

一、勘探类型及网度在矿点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矿体空间延展规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稳定程度及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特点等,确定萤石矿床的勘探类型。

划分萤石矿床勘探类型的依据:(1)矿体规模大型矿体:长度一般800m,延深300~500m。

中型矿体:长度300~800m,延深100~400m。

小型矿体:长度小于300m,延深10~300m。

(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较简单:连续单脉状矿体、层状、似层状矿体。

较复杂:间断单脉状矿体、复脉状矿体、有分支的鞍状矿体。

复杂:复脉状矿体、串珠状矿体、透镜状、囊状矿体和受岩溶破坏的矿体。

(3)矿体稳定程度稳定:工业矿体在较长距离内连续,厚度膨缩变化有规律,并在可采厚度以上波动。

厚度变化系数小于50%。

较稳定:工业矿体在较长距离内基本连续,局部出现狭缩段或无矿段。

厚度变化系数50%~80%。

不稳定:矿体厚度变化急剧,可采段和非可采段交替出现。

厚度变化系数大于80%。

(4)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均匀:矿物成分简单。

氟化钙品位变化系数小于30%。

较均匀:矿物成分复杂。

氟化钙品位变化系数30%~60%。

矿体中有夹石。

不均匀:矿物成分复杂,有害成分含量较高。

氟化钙品位变化系数大于60%。

矿体中夹石较多。

根据以上这些影响勘探难易的地质因素,将我国萤石矿床勘探类型划分如下:第Ⅰ勘探类型。

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稳定、品位均匀、无构造影响的层状矿体,现尚无实例。

第Ⅱ勘探类型。

矿体规模中到大型。

矿体形态属于比较简单的连续或微间断单脉状矿体,比较规则复脉状矿体。

厚度稳定或较稳定,品位均匀或较均匀。

无构造破坏或影响不大。

如浙江杨家、后树、湖南衡南、河南陈楼等萤石矿床。

第Ⅲ勘探类型。

矿体规模中到大型。

矿体形态较复杂,如复脉状矿体、透镜状矿体、鞍状矿体、镰状矿体等。

萤石矿资源地质特征

萤石矿资源地质特征

萤石矿资源地质特征——典型矿床2009-01-06 09:37:28 作者:未知来源:中国矿业网浏览次数:1187 文字大小:【大】【中】【小】关键字:萤石矿典型矿床(一)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萤石矿床(1)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河南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处,属大型单一萤石矿床。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东西构造带东端边缘,毛集破碎带之北侧。

东至邢集,北自白庙、南王岗,面积为180km2(图4.3.4)。

图 4.3.4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图①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新元古界;5.中元古界;6.古元古界;7.混合岩化带;8.燕山晚期花岗岩;9.燕山早期花岗岩;10.吕梁期;11.角度不整合线;12.尖山萤石矿区域范围;13.尖山萤石矿区范围;①据河南十队简化矿区内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

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为鸳鸯寺岩株的北东部分,出露范围占矿区面积的45%,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北东东和北西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矿体赋存于北东东和近于东西向断裂带中。

矿体多为脉状,但由于脉体本身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特点,因此一般呈豆荚状、波状。

膨大部位矿体厚度可达6.9m,而狭缩部位可以小到几厘米到20cm。

图 4.3.5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区地质图(姚洪烈,1980)1.重结晶熔结凝灰岩;2.流纹岩;3.安山玢岩;4.英安玢岩;5.燕山晚期花岗岩;6.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7.矿化蚀变带;8.矿体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萤石,其次为石英、玉髓等。

在矿体深部,有时可见方解石。

氧化矿石中偶含少量硬锰矿及褐铁矿。

按矿物组合特征将矿石类型划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在矿体深部有萤石-石英-方解石型。

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次为文象结构,偶见胶状结构。

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网格状构造。

矿体顶板围岩均受强烈蚀变,蚀变范围为数十厘米至几米。

吉林省萤石矿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分析

吉林省萤石矿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分析

第39卷 第2期2020年06月 吉 林 地 质JILINGEOLOGYVol 39 No 2Jun 2020 文章编号:10012427(2020)02674吉林省萤石矿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分析孙立岩1,孙嘉更2,周龙祥31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吉林长春 130033;2 白山市自然资源局浑江分局,吉林白山134300;3 吉林省白山市易达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白山 134300摘要:吉林省萤石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矿石及萤石型矿石。

成因类型有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和火山热液型矿床。

成矿时代均为燕山期,成矿溶液中的F可能来自围岩或下伏岩层。

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围岩条件是吉林省萤石矿床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矿床多分布于吉林复向斜内,该区具备较好的成矿环境。

关键词:萤石;成因类型;成矿规律;吉林省中图分类号:P619 215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 04 20;改回日期:2020 05 05作者简介:孙立岩(1984—),男,吉林公主岭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工程师。

GenetictypesandmetallogenicregularityoffluoritedepositsinJilinProvinceSUNLi yan1,SUNJia geng2,ZHOULong xiang31.JilinTeamofGeologicalSurveyCenterofChinaBuildingMaterialsIndustry,Changchun130033,Jilin,China;2.HunjiangBranch,NaturalResourcesBureauofBaishanCity,Baishan134300,Jilin,China;3.YidaResourcesInvestmentandDevelop mentCo,Ltd,Baishan134300,Jilin,ChinaAbstract:ThenaturaltypesoffluoriteoreinJilinProvincearemainlyquartz fluoriteoreandfluoriteore.Thegenetictypesarehydrothermalfillingmetasomaticdepositsandvolcanichydrothermaldeposits.Theore formingagesareallYanshanian,andtheFinore formingsolutionmaycomefromsurroundingrockorunderlyingstrata.Faultstructure,magmaticactivityandsurround ingrockconditionsarethemaincontrollingfactorsfortheformationoffluoritedepositsinJilinProvince.MostofthedepositsaredistributedinJilinsyncline,whichhasagoodmetallogenicenvironment.Keywords:Fluorite;genetictype;metallogenicregularity;JilinProvince0 引言萤石是列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24种战略性矿产之一,吉林省共发现萤石矿产地14处,其中小型矿床7处,矿点7处(表1)。

萤石矿床成因与勘探技术的研究

萤石矿床成因与勘探技术的研究

萤石矿床成因与勘探技术的研究矿床成因和勘探技术是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萤石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萤石矿床的成因以及相关的勘探技术。

一、萤石矿床的成因萤石矿床的成因主要与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等因素有关。

据研究,萤石主要存在于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砂岩等沉积岩中。

在这些岩石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的变质和变质作用,使得其中的氟离子与其他元素形成了化学结合,从而生成了萤石矿床。

此外,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也是萤石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会引起地壳的断裂和变形,从而形成一些萤石矿床的富集区域。

在这些区域中,地壳的断裂缝、岩石接触带和破碎带等地方往往是萤石矿床的富集区。

因此,在勘探萤石矿床时,研究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二、萤石矿床的勘探技术萤石矿床的勘探技术主要有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遥感勘探三种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研究地球的物理属性来探测矿床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法勘探等。

重力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的重力场来研究矿床的分布情况,磁法勘探则利用地球的磁场特性来探测矿床。

电法勘探则是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差异来研究矿床的分布情况。

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研究地球的化学成分来探测矿床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有土壤和岩石的化学分析、溶液采样和地下水的分析等。

通过分析不同地点的土壤和岩石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差异,可以判断矿床的存在情况。

此外,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也可以为矿床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遥感勘探是通过利用卫星和飞机等遥感技术来探测矿床的一种方法。

遥感技术通过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可以获得大范围、连续和非接触的矿床信息。

常用的遥感勘探方法有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和雷达遥感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来识别出矿床富集的区域。

综上所述,萤石矿床的成因与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地壳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萤石成因和各种选矿工艺方法

萤石成因和各种选矿工艺方法

萤石成因和各种选矿工艺方法萤石(化学式:CaF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含氟矿石,主要用于冶金、化学、建筑材料、电子器件等领域。

萤石的成因和选矿工艺方法对于有效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萤石的成因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

沉积成因的萤石主要形成于酸性火山岩的堵塞、充填岩或沉积岩的断层或脉状裂隙中。

这些通常是由于矿物化作用引起的岩石蚀变或溶解后,随后被含气体、矿泉水或金属矿床的热液充填而形成。

热液成因的萤石形成是由于热液作用引起的矿石沉淀作用,主要产生于岩浆岩、花岗岩和岩石线状脉中。

选矿工艺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矿石进行处理,以分离和提取有用矿物的工艺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萤石选矿工艺方法:1. 重选:重选是指利用矿石中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对于萤石矿石,通常采用密度大于2.9g/cm^3的重介质(如重介质液和重液)进行重选。

由于萤石的密度一般在3.0~3.3g/cm^3之间,相对于其他非金属矿石来说比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重选方法将萤石与其他矿物进行有效分离。

2.浮选:浮选是一种利用矿物与固体颗粒悬浮在水中时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对于萤石矿石,可以通过调整矿石中的药剂条件,如调整pH值、添加脂肪酸类药剂等,使萤石与其他矿物在浮选槽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和浮选,从而实现萤石与杂质的分离。

3.重浮联合选矿:该方法是将重选和浮选相结合,通过两次分选过程进行矿石的细化分离。

首先进行重选,将矿石中的粗粒萤石分离出来;然后利用浮选方法对重选产物进行进一步分选,使得矿石中的精细粒萤石得以提取。

4.高效筛分:该方法是利用筛网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整筛网的网孔大小,可以将矿石中的不同粒度的萤石进行分离。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矿石颗粒度比较均匀的情况下进行分选。

5.磁选:磁选是利用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在磁场中的不同行为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对于含有磁性矿物的萤石矿石,可以通过磁选方法将萤石与磁性矿物进行分离。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讲解学习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讲解学习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一)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萤石矿床(1)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河南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处,属大型单一萤石矿床。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东西构造带东端边缘,毛集破碎带之北侧。

东至邢集,北自白庙、南王岗,面积为180km2(图4.3.4)。

图 4.3.4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图①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新元古界;5.中元古界;6.古元古界;7.混合岩化带;8.燕山晚期花岗岩;9.燕山早期花岗岩;10.吕梁期;11.角度不整合线;12.尖山萤石矿区域范围;13.尖山萤石矿区范围;①据河南十队简化矿区内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

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为鸳鸯寺岩株的北东部分,出露范围占矿区面积的45%,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北东东和北西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矿体赋存于北东东和近于东西向断裂带中。

矿体多为脉状,但由于脉体本身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特点,因此一般呈豆荚状、波状。

膨大部位矿体厚度可达6.9m,而狭缩部位可以小到几厘米到20cm。

图 4.3.5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区地质图(姚洪烈,1980)1.重结晶熔结凝灰岩;2.流纹岩;3.安山玢岩;4.英安玢岩;5.燕山晚期花岗岩;6.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7.矿化蚀变带;8.矿体/up loadfile/wenhuaziyuan/uploadfile/200812/20081216030924839.jpg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萤石,其次为石英、玉髓等。

在矿体深部,有时可见方解石。

氧化矿石中偶含少量硬锰矿及褐铁矿。

按矿物组合特征将矿石类型划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在矿体深部有萤石-石英-方解石型。

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次为文象结构,偶见胶状结构。

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网格状构造。

矿体顶板围岩均受强烈蚀变,蚀变范围为数十厘米至几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勘探类型
,生产萤石精矿粉的重要类型
武义杨家、衡南、红安、陈楼、高台等萤石矿
碳酸盐岩石中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透镜状萤石矿床
产于碳酸盐岩层的断裂构造带中,形态复杂多样,常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甚至形成复杂的矿巢
矿石矿物组合较复杂,有萤石、方解石、重晶石、常组成石英-萤石型、重晶石-萤石型、方解石-重晶石-萤石型矿石,一般属难选矿石
部分矿石经手选能获得高品位块矿。

以中、小型为主,亦有大型
德安、老厂、二河水等萤石矿
碳酸盐岩中的沉积改造型层状、似层状萤石矿床
产于特定层位的碳酸盐岩层中,严格受层位或层间构造控制,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体
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以萤石型、石英-萤石型矿石为主
是很有远景的矿床类型。

大型
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
(二)伴生萤石矿床
是指萤石矿物以伴生组分产于铁、钨、锡、钼、铋等多金属及铅、锌等硫化物矿床中的伴生萤石矿床。

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划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铅锌硫化物伴生萤石矿床
这类矿床萤石与铅、锌矿伴生,三者经济价值接近。

如桃林铅锌矿伴生萤石矿床,CaF2 含量12~15%,储量规模达到中型,是我国目前回收利用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