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地安装及运行

合集下载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摘要伴随着反渗透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对于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现场运行、设备管理人员而言,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本文结合现场八英寸卷式膜元件的安装、调试情况,总结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1概述虽然膜元件平均使用寿命长达数年之久,但是作为水处理的耗材之一,都有需要进行更换的一天。

各个项目现场的安装条件、需求不同,本次更换膜元件为36根,4:2排列。

2 准备工作2.1 人员及时间的准备具体人员、时间的安排需要根据工业膜系统更换规模的大小来确定,即使是小规模的系统,建议人员至少安排4人(3人拆卸及安装,1人记录),时间上至少预留3天的时间。

2.2 工具的准备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准备如下的工具:2.2 化学品的准备主要准备食品级甘油,用于膜元件安装时密封圈的润滑。

2.3 装膜前的准备(1)对管道、设备进行充分的冲洗。

焊接管道残留的焊渣、切割PVC管道产生的碎屑、周边环境产生的灰土等,都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些杂质一旦进入膜元件内,极易划伤膜面,对膜元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透盐率的升高,所以有必要对新系统进行全面的冲洗。

(2)对于涂抹防腐涂料的水箱进行24小时的酸浸泡,并冲洗干净。

由于市面上水箱涂料的特性,在使用时会有有机物的释放,特别是初次使用时,会有大量的有机物产生,直接污染膜元件,此时可采用PH在2-3的盐酸溶液对水箱浸泡24小时,排放后冲洗干净。

(3)对前端设备填料的处理。

由于石英砂、活性炭等填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杂质及粉末的产生,对于石英砂,建议进行至少12小时的酸浸泡、12小时碱浸泡,然后冲洗至进出水浊度相同;对于活性炭,由于其孔隙小而多,应先进行24小时的水浸泡,保证充分浸润,然后再进行多次的正洗、反洗,至出水与进水浊度相同,并且没有活性炭粉末出现;对于其他的填料也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反渗透膜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领域。

其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截留率、通量、反渗透系数等,而运行工况条件主要包括进水流量、进水污染物浓度、膜元件的运行压力等。

1. 截留率(Rejection Rate):反渗透膜的截留率是指滤液中杂质或离子在膜上的截留程度。

截留率越高,说明反渗透膜对污染物的分离效果越好。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2. 通量(Flux):反渗透膜的通量是指通过单位面积的膜的水通量。

通常以每平方米每小时的水通量(LMH)表示。

通量越高,说明反渗透膜对水的透过能力越好,但通量过高可能导致膜堵塞等问题。

3. 反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反渗透膜的反渗透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膜对水透过能力的度量。

它通常由膜的孔径、孔隙率、结构等决定。

运行工况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水流量:反渗透膜的进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膜元件的进水量。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控制进水流量的大小。

2.进水污染物浓度:进水污染物浓度是指反渗透膜的进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需要选取合适的膜元件来适应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3.膜元件的运行压力:膜元件的运行压力是指在膜元件两侧施加的压力。

通常膜元件的运行压力较高,才能够有效推动进水通过膜。

4.温度:温度对反渗透膜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膜的通量,但同时也可能影响膜元件的寿命。

总结起来,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截留率、通量、反渗透系数,而运行工况条件包括进水流量、进水污染物浓度、膜元件的运行压力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膜和运行方式。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作用及运行要求说明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作用及运行要求说明

反渗透加药系统的作用及运行要求说明膜元件标准回收率为膜元件生产厂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所使用的回收率。

膜元件实际回收率是膜元件实际使用时的回收率。

为了降低膜元件的污染速度保证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生产厂家对单支膜元件的实际回收率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每支1m长的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要超过18%。

反渗透设有的加药系统包括阻垢剂系统,还原剂系统和非氧化性杀菌剂系统。

阻垢剂系统阻垢剂加药装置为了防止反渗透膜元件长期运行在表面造成结垢污堵,采用进口高效阻垢剂,可有效分散CaCO3、CaSO4、CrSO4、BaSO4、SiO2和CaF2的结垢,并防止铁铝氧化物的沉积。

与传统加酸和六偏磷酸钠相比,高效阻垢剂阻垢和分散能力更强,同时对于防止微生物的污堵方面优于六偏磷酸钠。

加药装置按3.0mg/l剂量考虑。

阻垢剂加药装置由2台电动搅拌计量箱和5台计量泵组成。

计量泵选用美国米顿罗公司生产的电磁隔膜计量泵,泵头为PVC材质,耐腐蚀,无泄漏。

计量泵按照给水流量定量投加到反渗透进水中。

计量箱设液位开关保护加药泵,并提醒运行人员及时配药和倒换溶液箱。

阻垢剂计量泵的启停同高压泵联锁,定量投加。

还原剂(NaHSO3) NaHSO3还原剂的作用是消除进反渗透膜水中的余氯,防止氧化剂对反渗透膜造成损害,设计加药量为3.0mg/l。

NaHSO3加药装置由2台电动搅拌器计量箱和5台计量泵组成。

计量泵选用美国米顿罗公司生产的电磁隔膜计量泵,泵头为PVC材质,耐腐蚀,无泄漏。

计量箱设有磁翻版液位计,保护反渗透装置,并提醒运行人员及时配药和倒换溶液箱。

计量泵的启停同提升泵联锁,定量投加。

非氧化性杀菌剂加药装置为防止反渗透膜元件长期运行中微生物、细菌等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系统设置定期对反渗透进行冲击性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对膜进行杀菌。

用最少的接触时间有效地对反渗透膜进行杀菌,预防细菌的污染。

非氧化性杀菌剂的种类很多,反渗透复合膜常用的有:甲醛、亚硫酸氢钠、异噻唑啉、过氧化氢 / 过乙酸等。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膜的检测1.反渗透系统的调试运行反渗透处理系统图见P&ID图。

1.1初次起动的设备(1)在反渗透装置初次起动之前,预处理系统必须经过调试和试验,给水水质和给水的流量应能满足反渗透装置运行的要求。

(2)在将反渗透过滤器连接到管路上之前,应吹扫冲洗管路(包括反渗透给水的母管和支管)。

(3)检查各管路,应按工艺要求连接,各阀门开关状态良好。

(4)检查全部仪表应按安装正确并已经过校准。

(5)确认高压泵、电动慢开门处于可以立即运行状态,泵进水门处于打开状态。

(6)核对联锁]、报警、控制参数和节点已经过正确的设置和整定。

(7)各加药储罐应保证2/3以上的液位,并经搅拌均匀,加药的计量和加药系统均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8)运行检测用的各种试剂和仪器、仪表已准备好。

(9)核对产品水不合格排放门(产品水出口阀门)是打开的。

(10)浓水控制阀应处于适当的开启位置。

1.2反渗透装置初次起动(1)反渗透装置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手动---停止---自动”应位于手动的位置。

(2)将各种仪表按需要投入运行。

(3)各加药单元计量泵投入运行(初始以手动方式调节)。

(4)打开冲洗排放门,打开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开度1/3)。

现场起动电动开门,在CIP池内灌满UF的出水,启动CIP冲洗泵使水小流量进入反渗透装置,以便将系统中的空气排出(排气约5min,冲洗约30min以上),此时新膜中的保护液也一并冲出。

(5)检查系统应无渗漏。

至此,排气和低压冲洗结束。

(6)关闭电动开门、出水手动阀门,关闭冲洗排放门,打开浓水排放阀(浓水排放阀可全开,微开冲洗排放门1/3)。

(7)启动高压给水泵,启动电动开门,手动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膜的进水压力升高率每秒须小于10psi,使给水在低于50%给水压力下冲洗反渗透装置,直至排水不含保护液为止(冲洗时间至少30min)。

(8)检查各调节加药单元计量泵工作应正常。

(9)慢慢开大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同时调整浓水排放调节阀的开度,直至满足设计的进水流量和回收率,同时调节各种药剂加药量至稳定。

陶氏超滤膜地运行与操作

陶氏超滤膜地运行与操作

DOW TM超滤膜的运行与操作一、过滤超滤膜系统在启动时,建议进行2-3 分钟的正洗来除去膜组件里残留的化学品及空气。

正洗是进水从膜组件下部进水口进入膜组件,冲洗膜丝外表面,从膜组件顶部浓水口排出,这一步骤时间内将不过滤进水。

在正洗完成后,系统可以转换到过滤运行状态。

通常一个运行周期为20-60 分钟,根据进水条件和清洗程序而变化。

在正常的过滤状态下,100%的进水被过滤即全流过滤。

由于在过滤过程中截留污染物,跨膜压差(TMP)将会上升,在预先设定的运行步骤的结尾,会转入到气擦洗和反洗的清洗步骤。

二、气擦洗超滤膜系统按照自动控制程序将转入气擦洗步骤,气擦洗是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气泡松动膜丝外表面截留的污染物。

压缩空气从膜组件底部进气口进入到膜丝外表面,从顶部浓水口排出。

三、底部排水在气擦洗步骤后,停止进气,打开下排放阀,将膜组件重力排干,随排水带走松动的污染物。

排水完毕之后进行第一步反洗,即上反洗步骤。

反洗水从膜组件上部产水口进入膜丝内部,从与运行产水相反的方向透过膜丝,反洗废水在膜丝外部汇集,打开反洗上排放阀,使反洗废水从膜组件顶部浓水口排出。

上反洗步骤能首先清洗膜组件污染最严重的上端区域。

第二步反洗,即下反洗步骤,去除膜组件下端区域的污染物。

保持反洗水从膜组件上部产水口进入,打开反洗下排放阀,使反洗废水从膜组件下部进水口排出,可有效去除下端的污染物。

六、正洗在反洗结束后,需进行正洗以去除任何残留的污染物和/或化学药品,并排除聚集在膜组件内部的空气。

完成正洗后,超滤系统即可重新投入到过滤运行状态或者备用状态。

七、化学加强反洗(CEB)在通过常规气擦洗辅助反洗步骤无法除去所有污染物的情况下,通过在反洗时加入化学药剂可以加强反洗的效果,即化学加强反洗(CEB, C hemical E nhanced B ackwash)。

CEB 过程包括一个气擦洗过程、加入化学药剂反洗、浸泡和将污染物和化学药剂冲出的常规气擦洗辅助反洗过程。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一〕、反渗透基础:一、反渗透原理: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它所描绘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分自然渗透过程的反向过程。

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无意中发现海鸥在海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吐出一小口的海水。

他由此而产生疑问:陆地上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高盐份的海水,那为什么海鸥就可以饮用海水呢?这位科学家把海鸥带回了实验室,经过解剖发现在海鸥囔嗉位置有一层薄膜,该薄膜构造非常精密。

海鸥正是利用了这薄膜把海水过滤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份的海水则吐出嘴外。

这就是以后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 简称R.O〕的基本理论架构。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

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到达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假设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即在进水〔浓溶液〕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的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就会逆转,进水(浓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的净化产水〔请参见以下图〕。

二、反渗透过程根据反渗透原理可知,渗透和反渗透必须与具有允许溶剂(水分子)透过的半透膜(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才会出现渗透现象和反渗透操作。

反渗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膜元件:将反渗透膜膜片与进水流道网格、产水流道材料、产水中心管和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等组装在一起,能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的反渗透过程的最小单元称为膜元件;膜组件:膜元件安装在受压力的压力容器外壳内构成膜组件;膜装置:由膜组件、仪表、管道、阀门、高压泵、精密过滤器、就地控制柜和机架组成的可独立运行的成套单元膜设备称为膜装置,反渗透过程通过该膜装置来实现;膜系统:针对特定水源条件和产水要求设计的,由预处理、加药装置、增压泵、水箱、膜装置和电气仪表连锁控制的完整膜法水处理工艺过程称为系统。

反渗透使用说明书

反渗透使用说明书

反渗透装置(操作、维护、检修)使用说书江苏惠友环保设备有有限公司二00九年十月一、操作一、主要技术术语●原水:未经处理的天然水或自来水。

●电导率:在一定温度下,两块1cm2相距1cm的极片,在水中迁移的电荷称为电导率,通常以μs/cm表示,它们是水中可导电部分杂质含量的一种量度。

●电阻率:电导率的倒数称为电阻率,通常以MΩ.cm表示。

●盐透过率:盐透过率表示产品水含盐浓度与进水含盐浓度的比率。

●脱盐率:为盐的排除率。

●预处理:用多介质滤器,投加化学药剂及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对原水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使原水符合RO进水水质指标的过程。

●反渗透(RO)技术:一种借助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功能,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RO膜元件:一种能使RO膜技术用于实际应用的最小基本单元。

●RO进水:经预处理后,进入RO系统的给水。

(SDI15≤4,余氯[CL] ≤0.1ppm)。

●RO产水:RO系统中透过RO膜的那部分水。

●污染指数(SDI15):一种表示溶液中胶体含量对RO膜污染渚塞程度的一种指数。

●余氯:水中的游离氯单体,具有强氧化性。

PH值: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H+]的负对数值称为PH值。

二、工艺描述及流程该设备由美国进口的海德能复合膜组件,高压泵,电导率仪、流量计、PH仪、压力表、保安滤器等组成。

反渗透工艺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具有无相变、无污染、能耗低等优点。

反渗透系统原水为工业新水,原水首先通过现有三台细砂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及泥沙等杂质和部分菌藻及余氯。

在原水进入膜系统前采用了两套自动计量加药系统,通过加入还原剂、阻垢剂。

可有效的降低原水中悬浮物对膜系统的污染对膜的氧化破坏作用,并防止膜结垢。

反渗透膜的清洗利用原清洗装置进行。

滤后水进入一级保安过滤器(选用10米微聚丙烯熔喷滤芯)和二级保安过滤器(选用5米微聚丙烯熔喷滤芯)再次过滤,能够有效的对水中可能含有的细砂及其他微小颗粒杂质起到拦截作用,确保膜元件不会被堵塞划伤。

反渗透膜的安装与保存方法

反渗透膜的安装与保存方法

反渗透膜的安装与保存方法一、安装说明及注意事项在安装膜壳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

奥凯建议由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

结合说明和技术惯例,进行有步骤的正确组装,不正确的安装会造成膜壳部件损坏,甚至操作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二、安装步骤1、按产品图纸介绍用鞍座、抱带把产品水平的固定在设备架上,左右连接件留出适量空间。

2、取出安装部件,组好。

检查每个紧固件是否紧固,用清水清洗一下封头和桶壳内壁。

3、用适量的甘油或洗涤精,对端板密封件进行细致擦涂,并在膜壳内口斜处也同样擦涂,这样会确保封堵时顺利推进。

4、滤膜的安装,一般从进水端安装;把滤膜先按同样的方向一根根推入膜壳,滤膜的密封处先涂一点润滑油,把净水连接器按平均长度放在膜芯中间,用木棰上好一头的端板,另一头的端板按止推环和膜芯推紧后的间隙,如间隙过大,可用我们提供的皮垫圈消除,最后上好端板。

5、端板上好后把月牙挡卡放于膜壳槽内,用紧固螺丝锁紧。

三、注意事项1、注意在打入端板时,对密封件的保护,润滑油应涂擦到位。

2、检查端板紧固件的紧固程度和承压板、承托伞是否到位。

3、对前后部件检查,以免遗漏安装。

4、确保推力环在浓水端。

5、检查连接管件,确保安装到位。

6、在所有事项完成后,用高压泵给膜组件缓缓加压,逐渐排出壳内的空气,排空后停泵卸压,往复几次,使密封垫正常舒展。

7、如有漏的现象,卸下重新装配解决。

8、产品净水口不能有背压,留有伐门之类以堵住净水口。

9、不按操作规定造成的后果,公司不负任何责任。

反渗透膜元件的拆换:如果要进行反渗透系统检查或膜元件存储、运输或替换,可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拆下压力容器上进水、浓水和产水的管道,除去连接配件;(2)拆去压力容器两端的端盖;(3)从进水端向浓水端推膜元件,直至浓水端露出膜元件;(4)缓缓拉出膜元件后除去和下一膜元件之间的连接部件;(5)重复步骤(3)和(4),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一根PVC管从进水端推膜元件的端面;(6)将拆下的膜元件放在干净的塑料袋中,并灌注适量的浓度为0.05~0.1%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密封后保存。

(完整word版)反渗透系统设计、调试、运行及维护手册

(完整word版)反渗透系统设计、调试、运行及维护手册

反渗透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1.常见术语解释(1)半透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植物体器官上的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严格地说,是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膜。

工业使用的半透膜多是高分子合成的聚合物产品。

(2)渗透、渗透压当把溶剂和溶液(或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溶剂将自发地穿过半透膜向溶液(或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侧流动,这种现象叫渗透,如果上述过程中溶剂是纯水,溶质是盐份,当用理想半透膜将他们分隔开时,纯水侧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侧。

纯水侧的水流入盐水侧,盐水侧的液位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此时该过程达到平衡,与该液位高度差对应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它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本身无关,通常可用下式计算渗透压:Δπ=△CRT式中:Δπ渗透压,R 气体常数,ΔC膜两侧浓度差,T 温度。

(3)反渗透上述渗透过程中,当在半透膜的盐水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水的流动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这种现象叫做反渗透(4)脱盐率(Salt Rejection)指给水总溶解固体物(TDS)中未透过膜部分的百分数,脱盐率=(1-产品水总溶解固形物/给水总溶解固形物)X100%。

(5)回收率(Recovery)指产水流量与给水流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回收率=(产品水流量/给水流量)X100%,一般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主要有进水水质、浓水的渗透压、易结垢物质的浓度、污染膜物质等。

(6)流量衰减系数、膜通量保留系数指反渗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水量衰减的现象,即运行一年后产水流量与初始运行产水流量下降的比值(复合膜一般不超过3%);膜通量保留系数指运行一段时间后产水流量与初始运行产水流量的比值(一般三年可达到0.85以上)。

(7)水通量(Flux)指单位面积膜的产水流量,与进水类型及膜类型有关。

(8)浓差极化反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透过后,膜界面层中含盐量增大,形成浓度较高的浓水层,此层与给水水流的浓度形成很大的浓度梯度,这种现象称为膜的浓差极化。

海德能反渗透技术手册 反渗透系统运行和管理

海德能反渗透技术手册 反渗透系统运行和管理

膜系统的运行与管理6.2 系统的运行及停止6.2.1 初始运行时需确认的事项①保安过滤器(< 5 μm)为防止金属屑、异物、沙子和纤维进入到膜元件内,请在原水泵后安装保安过滤器(<5 μm)。

在运行开始前,请确认滤芯确实安装了而且没有泄露。

②系统运行前膜元件的冲洗安装时为防止装置内残留异物(金属屑、焊接屑和机油等)、粘结剂等进入到膜元件中,在安装膜元件前要充分清洗管道。

通过冲洗去除管道内残留的金属屑、焊接屑;通过酸洗去除管道内的锈;碱洗去除机械油。

一切杂质都被去除后,最后再用清水冲洗。

③原水的SDI15值预处理产水的SDI15值要做到5.0以下。

要定期检测SDI15值,发现超出正常值后要检查预处理的运行。

④原水的残留余氯通常要求运行时原水的余氯含量为0 mg/L。

原水中残留余氯浓度若超出此要求会造成膜元件脱盐率下降。

若原水中有残留余氯,请用亚硫酸氢钠(SBS)中和。

若残留量为1 mg/L,对应则需要SBS 1.8 – 3 mg/L。

⑤原水pH值原水pH值若超出以下范围,可能会导致膜元件性能下降。

表6.3 不同膜元件连续运行的pH值范围膜型号 pH值范围PROC 2 – 11ESPA、CPA、LFC、SWC、ESNA 3 – 10⑥原水温度运行时原水温度应在40 ℃以下(最高不能超过45 ℃)。

若原水温度超出此范围,可能会引起膜性能下降1。

⑦低溶解度盐类为防止膜表面盐类结垢,可以采用调节pH值、进行软化处理、添加阻垢剂等方法解决。

1主要是由于粘接剂在高温下的粘接性能下降,当然水温过高时也会对膜元件的分离皮层带来损伤。

可以进行热消毒的卫生级膜元件SanRO-HS TM的粘接剂是特殊类型,不受影响。

⑧硅酸类(二氧化硅)为防止膜表面二氧化硅结垢,通过预处理去除二氧化硅以及通过调整pH值、温度等防止在浓水侧产生结垢。

⑨确认好①– ⑧项后、开始安装膜元件。

6.2.2 系统的日常启动①全部开启浓水及产水阀门。

RO反渗透方案及操作说明

RO反渗透方案及操作说明

1.反渗透简介1-1 膜法分离分类膜法液体分离技术一般可分四类:微滤(MF)截留0.1-1微米之间颗粒;超滤(UF) 截留0.002-0.1微米之间颗粒;纳滤(NF)能截留1纳米(0.001微米)而得名;和反渗透(RO),反渗透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之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

反渗透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换前使用反渗透可大幅度地降低超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

被视为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法。

1-2反渗透原理我们知道渗透是指稀溶液中的溶剂(水分子)自发地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浓水)侧的溶剂(水分子)流动现象。

在溶液自然渗透的过程中,浓溶液侧液面不断升高,稀溶液侧液面相应降低。

直到两侧形成的水柱压力抵消了溶剂分子的迁移,溶液两侧的液面不再变化,渗透过程达到平衡点,此时的液柱高度差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反渗透原理是:若我们在浓溶液侧施加压力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的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就会逆转,进水(浓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的凈化水。

RO主机就是以反渗透原理为基础进行水质纯化的。

(请参照下图)反渗透在运行过程中,水流以一定速度横向流过膜管的同时,由于压力存在的原因,纯水纵向透过反渗透膜而进入集水层,从中心集水管排出。

而浓缩高浓度水横向流过膜管,从排水管路排走。

1-3 影响反渗透膜性能的因素1-3-1 基本定义1)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时透过液的百分率。

膜系统的设计是基于预设的进水水质而定的,设置在浓水阀可以调节并设定回收率。

回收率常常希望最大化以便获得最大产水量,但是应该以膜系统不会因盐类等杂质的过饱和发生沉淀为它的极限置。

2)脱盐率:通过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除去总可溶性的杂质浓度的百分率,或通过膜脱除特定组份如二价离子或有机物的百分数。

3)透盐率:脱盐率的相反值,是进水中溶解性杂质成份透过膜的百分率。

反渗透设备安装要求

反渗透设备安装要求

反渗透设备安装要求反渗透设备主体的安装主要就是膜元件的安装以及管道连接。

为了使膜元件和膜壳之间连接的精密,在装填反渗透膜元件时,水处理厂家工程师建议在有密封圈的一段涂些许凡士林或起润滑作用的材料。

这样便于反渗透膜元件的整体装入,也有效的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传统的膜与膜之间的连接需要加装连续接件,注意在连接处不要涂抹太多凡士林,涂抹太多将可能因此系统运行后的膜元件污染。

一、反渗透设备基本原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渗透的相反过程,其原理是水与溶液以渗透膜相隔,水侧向溶液渗透,两相之间有渗透压。

若在溶液相上加压大于渗透压,则溶液相中的水就会向水相反方向渗透过去。

利用反渗透而取得脱盐水,即原水在足够的压力下,通过渗透膜而变成纯净的水,没有通过膜的水溶解物、悬浮物浓度逐渐增大。

对于一个特定的纯水系统,其性能的长期稳定是不可缺少的,RO系统的长期性能的成功取决于正常的操作与维护,包括整套系统的试车,开始运转与关机、清洗与保养等,膜面污垢和水垢预防不仅在预处理设计上要考虑,合适的操作也极为关键,同时记录的保存及RO运行参数日报表非常重要,这些资料既能反映该套系统的运行真实情况,也是采取修正措施时的参考。

二、反渗透设备进水与环境要求电源:380V 50Hz水源供应量:3.0m³/h进水要求:进水温度: 5-45℃进水PH值: 3.0-10.0进水SDI(15分钟) <5进水浊度 <2NTU自由余氯浓度 <0.1ppm该设备应放置室内,以免加速设备机械部件的老化。

设备所在地,应设有排水沟。

排水量最大1.5T/H。

设备所在地,应设有照明设施,以便操作。

设备所在地,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便操作与检修。

设备,应避免接触腐蚀性烟尘气。

三、设备操作(一)开机1、检查电器及管路,确保原水箱有水;2、开启来水电磁阀前水源开关3、打开【冲洗电磁阀/自动】、【原水泵/自动】、【高压泵/自动】、【总电源/ON】。

反渗透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

反渗透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

反渗透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反渗透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一)1、高压泵后面设手动调节阀和电动慢开阀的意义膜元件设计产水量应该小于标准产水量,如按标准产水量作为设计产水量,则反渗透膜元件很快就会受到污染,造成膜元件损坏。

膜元件生产厂家提供的设计导则建议应根据不同的进水水源来选取不同的设计产水量,应该选用能够保证3年后达到设计产水量的给水泵,即需要设计更高压力的给水泵,但系统初始投运时不需要很高的压力就可以达到设计产水量,所以系统在初始运行时给水泵压力富裕,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富裕逐渐减少,因此高压泵后面应设手动调节阀来调节给水压力。

有些时候可以对给水泵设置变频调节装置,此时可以用变频的方法来实现给水压力的调节。

高压泵后面的手动调节阀在设置后一般不需要经常调节,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保持在恒定的位置,在系统每次启动时也不需要开闭此阀门。

如果高压泵后面没有其他阀门,此时每次启动系统时,高压泵的高压水源会直接冲击膜元件,特别是在系统中存在空气时就会产生“水锤”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膜元件的破裂。

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应该在高压泵后面设电动慢开阀,在启动高压泵后慢慢打开电动慢开阀,也即慢慢向系统的反渗透膜上加载压力,电动慢开阀应该是全开全闭阀门,其全开全闭时间是可以调节的一般设定为45~60s,所以从反渗透膜元件的安全角度考虑应该设置电动慢开阀。

2、自动冲洗功能给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后分成两路,一路透过反渗透膜表面变成产水,另一路沿反渗透膜表面平行移动井逐渐浓缩,在这些浓缩的水流中包含了大量的盐分,甚至还有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细和菌、病毒等。

在反渗透系统正常运行时,给水/浓水流沿着反渗透膜表面以一定的流速流动,这些污染物很难沉积下来,但是如果反渗透系统停止运行这些污染物就会立即沉积在膜的表面,对膜元件造成污染。

所以要在反渗透系统中设置自动冲洗系统利用干净的水源对膜元件表面进行停运冲洗,以防止这些污染物的沉积。

3、开机时系统不带压冲洗对于已经采取添加停用保护药剂的系统,应该将这些保护药剂排放出来,然后再通过不带压冲洗把这些保护药剂冲洗干净,最后再启动系统。

反渗透膜使用方法

反渗透膜使用方法

反渗透膜使用方法
反渗透膜是个啥玩意儿?嘿,其实它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能把水里的杂质统统挡在外面。

那这反渗透膜咋用呢?首先,安装得靠谱呀!就像给房子打地基一样,安装不好,后面全白搭。

把反渗透膜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确保连接牢固,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安装好了,接下来就是运行啦!水通过反渗透膜的时候,就像经过一道魔法门,干净的水出来了,杂质被留在了另一边。

这过程中安全不?那必须安全呀!只要安装正确,操作得当,就没啥可担心的。

稳定性也杠杠的,不会说今天好用明天就坏了。

反渗透膜都能用在哪呢?家庭里可以用来净化饮用水,让你喝到放心水。

企业里也能用到,比如电子厂、制药厂,对水质要求高的地方,反渗透膜可就大显身手啦!它的优势那可多了去了。

能去除各种有害物质,让水变得超级干净。

而且使用方便,不用费太多事儿。

这多好呀!
咱来看看实际案例。

有个家庭之前的水有股怪味,装了反渗透膜之后,哇塞,水变得清甜可口。

还有个工厂,用了反渗透膜,产品质量都提高了不少呢!
反渗透膜就是这么厉害!用对了反渗透膜,就等于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加了一道保险。

它能让你喝到干净的水,让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还等啥呢?赶紧用起来吧!。

反渗透纯水机的安装及滤芯的更换步骤

反渗透纯水机的安装及滤芯的更换步骤

反渗透纯水机的安装及滤芯的更换步骤查看答案一、安装顺序全自动反渗透纯水机是一种以微电脑自动控制的对终端自来水进行有效处理的设施,安装使用方便。

当您购买或者为用户安装该机时,为了保证安装质量,通常可按以下顺序安装:安装RO膜→纤维滤芯→精密活性碳滤芯→纤维滤芯→打孔→安装主机→关闭总阀门→安装进水三通→安装进水直通→进水直通至纤维滤芯水管→检验进水是否漏水→安装储水桶上球阀→鹅颈龙头→鹅颈龙头至后置性碳出口水管→废水比至水槽水管→后置活性碳前端水管→接通电源→检测制水质量→水质合格并稳定后→连接储水桶上球阀水管→制水→放水→再制水→结束安装.二、橱下式纯水机安装(一)安装RO膜去掉RO膜包装薄膜,卸掉RO膜外壳盖处的水管,旋开RO膜壳盖,将有两个橡胶密封圈的一端插入RO膜外壳内的止口内,转动着将其插到底部。

将膜壳端盖的密封圈先挪至RO膜壳外壳螺纹止口处,在以手力旋紧外壳盖,装上水管,拧紧。

检查端盖处弯头是否松动,如已松动,将其卸下,缠绕2-3圈生料带,再将其按原样旋上。

特别注意:拆开RO膜外包装前应将手洗干净,安装过程也要保持手的洁净,不得造成对RO膜的污染。

(二)安装滤芯去掉塑料包装薄膜,将顺序将纤维滤芯、颗粒活性碳滤芯和纤维滤芯带双密封圈的一边插入滤瓶盖的接口内。

把滤瓶上的O型胶圈沿周边抹一点白色凡士林,旋上滤瓶并用手拧紧,使用专用扳手时,旋紧过程用力要均匀且不宜过大。

(三)安装固定主机1.墙上安装:在选定的安装位置打两个直径为8毫米的孔。

放入随机携带的塑料胀栓,旋进螺钉,挂上主机并旋紧螺钉。

2.橱柜内安装:可不用打孔固定,选好位置放稳即可。

无论在墙上安装还是在橱柜内安装,均应考虑将来更换滤芯和维修的方便性。

特别是橱柜内安装时,要把水机放在橱柜门外进行安装操作。

3.安装鹅颈龙头准备:在客户选定的位置上安装。

如鹅颈龙头要安装在厨房的调理台面上,应在调理台面上钻一个直径为12毫米的孔。

如鹅颈龙头安装在墙上,应在选定的位置上,按支架的孔距钻两个直径为6~8毫米的孔,塞入塑料胀栓,用自攻螺钉将支架固定在墙上,然后顺序安装鹅颈龙头。

反渗透纯水系统操作规程

反渗透纯水系统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反渗透纯水系统是现代实验室、制药工厂、电子工业和其他许多行业中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反渗透技术去除水中的离子、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使得水质达到纯净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渗透纯水系统的操作规程。

正文内容:一、设备准备1.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打开电源,检查设备运行灯是否正常亮起,排除设备故障。

2.检查进、出水阀门:确保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水的泄漏。

3.清洁操作区域:保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确保操作台面清洁无尘。

二、启动系统1.打开供水阀门:缓慢打开供水阀门,让水逐渐流入反渗透纯水系统。

2.检查压力表:观察压力表的读数,确保水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3.打开压力泵:打开压力泵开关,确保泵运行平稳。

三、冲洗预处理部分1.打开预处理系统:打开预处理系统的供水阀门,确保预处理设备能正常工作。

2.清洗滤芯: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滤芯清洗操作,去除滤芯表面积聚的杂质。

3.清洗反渗透膜:根据厂家建议,定期进行反渗透膜的清洗操作,保证膜的通透性。

四、启动反渗透纯水系统1.打开进水阀门:缓慢打开反渗透纯水系统进水阀门,确保水缓慢进入膜组件。

2.供水压力监测:观察压力表的变化,确保供水压力稳定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3.观察产水流量:打开产水阀门,观察产水流量表的读数,确保产水流量稳定。

五、日常操作维护1.定期检查滤芯:每隔一段时间,根据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滤芯的更换或清洗操作。

2.定期清洗反渗透膜:根据设备厂家的建议,定期清洗反渗透膜,去除膜表面的杂质。

3.定期消毒杀菌:使用专用消毒剂对系统进行定期消毒杀菌,保持系统的卫生与安全。

4.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理设备附件、检查电气线路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记录与分析:建立系统操作记录,并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以便发现问题与改进操作。

总结:反渗透纯水系统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水质的纯净度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逐步启动系统、冲洗预处理部分、启动反渗透纯水系统、日常操作维护等步骤,能够确保系统能够运行稳定,产水流量合格,并保证设备的正常寿命。

反渗透系统设计、调试、运行及维护手册

反渗透系统设计、调试、运行及维护手册

反渗透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常见术语解释()半透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植物体器官上的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严格地说,是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膜。

工业使用的半透膜多是高分子合成的聚合物产品。

()渗透、渗透压当把溶剂和溶液(或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溶剂将自发地穿过半透膜向溶液(或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侧流动,这种现象叫渗透,如果上述过程中溶剂是纯水,溶质是盐份,当用理想半透膜将他们分隔开时,纯水侧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侧。

纯水侧的水流入盐水侧,盐水侧的液位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此时该过程达到平衡,与该液位高度差对应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它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本身无关,通常可用下式计算渗透压:Δπ=△式中:Δπ渗透压,气体常数,Δ膜两侧浓度差,温度。

()反渗透上述渗透过程中,当在半透膜的盐水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水的流动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这种现象叫做反渗透()脱盐率()指给水总溶解固体物()中未透过膜部分的百分数,脱盐率(产品水总溶解固形物给水总溶解固形物)。

()回收率()指产水流量与给水流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回收率(产品水流量给水流量),一般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主要有进水水质、浓水的渗透压、易结垢物质的浓度、污染膜物质等。

()流量衰减系数、膜通量保留系数指反渗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水量衰减的现象,即运行一年后产水流量与初始运行产水流量下降的比值(复合膜一般不超过);膜通量保留系数指运行一段时间后产水流量与初始运行产水流量的比值(一般三年可达到以上)。

()水通量()指单位面积膜的产水流量,与进水类型及膜类型有关。

()浓差极化反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透过后,膜界面层中含盐量增大,形成浓度较高的浓水层,此层与给水水流的浓度形成很大的浓度梯度,这种现象称为膜的浓差极化。

()朗格利尔指数()又称饱和指数,是水样实测的值减去水样中碳酸钙饱和时的值()所得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明:本文提及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海德能公司的专利范围。

除非来自海德能公司的书面保证,海德能公司对于本文提供的信息及本文提供的产品和系统性能没有义务提供担保。

第七章反渗透膜的安装及运行7.1 膜元件的安装与拆卸安装膜元件时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如不严格遵守这些事项,可能会对膜元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并导致膜元件性能下降。

因此在安装膜元件前务必确认以下注意事项,并严防禁止事项。

表-1膜元件安装注意事项注:系统运行启动后、由于产水及浓缩水中含有亚硫酸氢钠,在生产饮料、食品及医药用水时,请务必确认产水已经符合使用标准后再使用。

1 膜元件的安装(1) 通常膜元件放置在1%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保存,运行前首先应用纯水(合格的预处理产水或反渗透产水)充分冲洗。

(2) 如图-1所示,膜元件进水侧有一个浓水密封圈,注意密封圈的安装方向是口向进水侧张开。

浓水密封圈的功能是密封膜元件与膜壳之间的间隙,保证进水全部经过膜元件内的通道流动。

进水侧的压力会使浓水密封圈的开口向膜壳内壁紧压密封。

若密封圈的安装方向相反,则密封圈不能密闭,造成一部分进水在膜元件外侧流动,致使膜表面流速降低,导致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不能被抑制,从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3) 8英寸膜元件的连接件和适配器外表面环形凹槽内分别安装了橡胶O型圈;4英寸膜元件的连接件和适配器内表面环形凹槽内分别安装了橡胶O型圈。

首先确认O型圈安装在适配器和连接件指定位置上,安装时需注意O型圈及连接件表面没有划伤或附着物,并注意不要将O型圈扭曲安装。

若连接件发生泄漏,进水就会混入产水中,会导致产水水质下降。

安装在集水管上时,O型圈和集水管的表面用纯水、蒸馏水或亲水性甘油润滑以便于安装。

(4) 卸下膜壳两侧端板安装膜元件。

将适配器安装在第一支膜元件浓水侧的集水管上。

然后将膜元件从膜壳进水侧向膜壳的浓水侧缓缓推入膜壳内。

(5) 如图-2所示,数支膜元件连续安装时,前一支膜元件完全进入膜壳之前,就要准备下一支膜元件与连接件连接。

同时要注意不要让膜元件与膜壳边缘接触,以防产生擦伤,尽量平行推进。

图-2 数支膜元件并列安装图例图-3 安装间隙调整垫片(6) 最后在最后安装的膜元件集水管上安装产品适配器。

最终应确认膜元件与适配器、膜元件及连接件完全紧密连接,然后将浓水侧端板与膜壳连接。

端板的连接方法请参照膜壳生产厂的使用说明书。

(7) 完成浓水侧端板的安装后,应再次从进水侧向浓水侧推动膜元件,保证其完全紧密连接,然后再进行进水侧端板的安装,安装进水侧端板时应注意测量端板与适配器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叠加硬质塑料垫片消除存在的间隙(见图-3)。

端板的连接方法请参照膜壳生产厂的使用说明书。

2 膜元件的拆卸与保存(1) 拆下膜壳周围连接的管道,卸下膜壳两端端板。

(2) 将膜元件从膜壳的进水侧向膜壳的浓水侧推动,在膜壳的浓水侧依次将膜元件一支一支取出。

当膜壳内安装有多支(2-6支)膜元件时,取出膜元件时需要进水侧使用集水管退出棒增加在膜壳内推动的距离。

(禁止使用坚硬的金属棒)。

(3) 膜元件的保存方法如表-2所示。

若不严格遵守保存规定,可能会导致膜元件的再使用性能下降。

表-2 保存膜元件时的注意事项7.2 系统的运行及停止1 初次运行(1) 高压泵前安装保安过滤器为防止金属屑、异物、沙粒、纤维进入到膜组件内,运行开始前请在高压泵前安装保安过滤器(5mm以下),并确认保安过滤器内的滤芯已经正确安装。

(2) 系统运行前管道冲洗为防止系统运行时装置内残留异物(金属屑、焊接屑、机械油、粘结剂等)进入到膜元件中,在安装膜元件前要充分清洗管道和装置。

通过冲洗,去除管道内残留的金属屑、焊接屑,通过酸洗去除管道内的铁锈,碱洗去除机械油。

一切杂质都被去除后,最后再用清水冲洗装置直至排水呈中性。

建议冲洗后的排水使用SDI滤膜过滤,通过确认过滤后滤膜的表面状况来掌握冲洗效果。

(3) 进水的SDI值合格的预处理水需要去除胶体、有机物、铁、细菌等物质,防止膜表面产生污染,预处理产水通常要求SDI值≤5。

要定期检测SDI值,发现超出正常值后要重新调整预处理的运行。

但是SDI值仅仅是监测污染指标的一个指标,即SDI 值是0.45mm孔径膜片的过滤性能数值化表现。

当含有较多0.45mm以下悬浮物质时,即使SDI值在4以下,也会发生反渗透膜表面被污染的现象。

尤其需要注意单支膜元件的回收率过高或膜元件内流速过低都会加速颗粒物质在膜元件表面的沉积。

注1:推荐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注2:推荐浓水:产水≥5:1。

(4) 进水的残留余氯通常要求运行时进水的残留余氯含量≤0.05mg/L。

进水中残留余氯浓度若超过该要求会造成膜元件被氧化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若进水中有残留余氯,请用SBS(亚硫酸氢钠)中和。

若残留余氯为1mg/L,对应需要使用1.8-3mg/L的SBS。

(5) 进水pH进水pH若超出以下范围,可能会导致膜元件性能下降。

表-3 膜元件的正常运行pH值范围(6) 进水温度运行时进水温度应在45℃以下。

若进水温度超过此范围,可能会引起膜元件性能下降。

(7) 低溶解度盐类为防止膜表面难溶盐类结垢,可以调节pH值、进行软化处理或添加阻垢剂等方法解决。

另外可通过计算朗格利尔指数来防止发生碳酸钙结垢现象。

(8) 硅酸类、二氧化硅为防止膜表面二氧化硅结垢,通过预处理去除二氧化硅、调节pH值、调节温度或添加硅分散剂等方法防止在浓水侧出现二氧化硅结垢。

(9) 确认好(1)-(8)注意事项后,开始安装膜元件。

(10) 全部开启浓水及产水阀门。

(11) RO装置的冲洗RO装置进行冲洗时应以低压低流量排出残留在膜元件及膜壳内的空气,进水泵启动后慢慢打开RO装置的进水阀门调节流量。

直至浓水管出口或流量计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将流量逐渐升高,冲洗30分钟左右。

在冲洗过程中需要检查阀门管道是否有泄漏。

浓水及产水全部排出,冲洗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阻垢剂等药品,如进水中残留余氯则要充分添加SBS。

表当进水泵的大小不能达到上述运行要求时,应尽量采用低压高流量的方式进行冲洗,清洗中浓水侧及产水侧的阀门不能全部关闭,如果关闭产水侧的阀门则会造成膜元件的破裂。

(12) 高压泵启动前,通过调节高压泵出口的阀门开度,防止瞬间的高流量和高压力损伤膜元件。

(13) 启动高压泵后尽量以均匀地速度开启进水阀门,逐渐提升RO装置的进水压力,使浓水流量达到设计值。

(14) 一边调节高压泵出口的RO装置进水阀,一边慢慢关闭RO装置浓水阀。

在保持浓水流量的同时,注意产水流量的上升,并逐步调节使回收率达到设计值。

添加阻垢剂等药品的计量泵要在关闭浓水阀的同时开启,确认添加药品的添加量并测定进水pH值。

(15) RO装置连续稳定运行一小时后,测定产水电导并进行水质分析,将合格的RO装置产水引入产水箱内,并记录RO 装置的初始运行数据。

注:RO装置运行24小时内,禁止使用甲醛与膜元件接触。

2 日常系统的启动除冲洗以外的设备停运后,再次启动时请按以下顺序操作进行。

(1) 启动浓水侧及产水侧阀门全部打开,关闭进水阀门后启动高压泵。

慢慢打开进水阀门,使流量增加到冲洗流量,保持1分钟以排除膜壳内的空气。

(2) 运行调整逐渐调节高压泵出口的RO装置进水阀,一边慢慢关闭RO装置浓水阀。

在保持浓水流量等于设计值的同时,注意产水流量的上升,并逐步调节使回收率达到设计值。

3 停止运行(1) 关闭进水泵:逐渐关闭RO装置的进水阀,直到进水阀全部关闭,停止高压泵。

如果高压泵采用变频控制,则可以采用变频器控制高压泵逐渐减速至停机。

(2) 冲洗确认浓水阀和产水阀全部打开。

启动冲洗进水泵,逐渐打开进水阀门,直至流量达到设定值。

冲洗五分钟,将RO装置内的浓水替换成冲洗水。

海水淡化系统关闭时,建议用RO产水冲洗系统,以便置换系统内的高浓度海水。

不允许系统停运时不冲洗系统,而使高浓度海水停留在RO装置内。

(3) 停止运行进水阀逐渐关闭,全部关闭后停止高压泵的运行。

如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时,请参照7.3 3。

4 注意事项(1) 起动及停止起动及停止时,流量和压力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动。

剧烈的流量及压力冲击可能会导致膜元件破裂。

故在起动和停止操作时需要RO装置进水阀缓慢启闭。

(2) 进水中的残留余氯进水中残留余氯会氧化膜元件聚酰胺层,因此需要使用SBS来中和进水中的残留余氯,并将其控制其≤0.05mg/L时设备才能运行。

当进水中存在过渡金属时(如Fe, Mn等),余氯对膜的氧化作用将会加剧。

因此进水中存在过渡族金属时,应确保进水中不含余氯。

(3) 产水侧压力(背压)产水侧压力高于进水侧压力0.5bar以上时,膜片粘接处会受到物理性损伤。

背压发生在反渗透设备阀门开闭的瞬间。

例如,系统停止运行时,在关闭进水泵前关闭产水阀通常会发生背压现象。

充分确认阀的开闭及压力的变动,保证运行过程严禁产水侧背压现象的发生。

产水管道若高于膜壳上部5m以上,系统停止时产水侧落差(0.5bar)会从产水侧施力给进水侧。

即发生产水侧背压现象,导致膜片粘接处撕裂。

因此在管路安装时要注意进水管与产水管的垂直高程差,同时要注意产水管道与膜壳之间的高程差。

7.3 运行管理1 预处理系统管理RO预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污染物,当RO预处理做得不够完善时,会影响到RO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在每天的运行管理中通过数据记录、计算、分析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监测预处理系统运行的指标是RO进水的浊度、SDI、pH值和电导率等。

若监测指标远远大于日常测定值,则可证明预处理或水源出现异常。

则需要对预处理系统重新调整使其恢复到正常值。

表-5 预处理系统管理表-6表-7 两段RO装置运行管理用计算项目1) 压差系统压差计算公式: △P = P1 - P3第一段压差计算公式: △P1 = P1 - P2第二段压差计算公式: △P2 = P2 - P3保安过滤器压差计算公式: △P pr = PF1 - PF22) 进水平均压力系统平均进水压力计算公式: P av = (P1 + P3) ÷ 33) 回收率回收率计算公式: R = Q p / (Q p+ Q b) × 100%4) 浓缩因子浓缩因子计算公式: ConF = {ln [1 ÷ (1 - R)]} ÷ R5) 平均进水浓度平均进水浓度计算公式: ECf av = EC f× ConF6) 平均进水渗透压平均进水渗透压计算公式: FOP av = ECf av× 11.8 × (273 + T f)÷(298×1000) 7) 平均产水渗透压平均产水渗透压计算公式: POP = EC p× 11.8 × (273 + T f)÷( 298 × 1000)8) 净驱动压力净驱动压力计算公式: NDP = P1 - (0.5 ×△P) ?P4 - FOP av + POP9) 系统透盐率系统透盐率的计算公式: SPP = Cp ÷ Cf av× 100%10) 系统脱盐率系统脱盐率的计算公式: SPR = 1 ?SPP11) 系统平均设计通量系统平均设计通量计算公式: SFX = 1440 × Q p÷ (EPV × V × EMAe)SFX 系统平均设计水通量(gfd)EPV 每只膜壳内的膜元件数量V 膜壳数量EMAe 每只膜元件的膜面积(ft2)12) 温度校正系数温度校正系数: TCF = EXP{K e× [1/(273 + T f)-(1 ÷ 298)]}K e对于复合膜来说K=270013) 标14) 准化系统脱盐率标准化系统脱盐率: SSPn = SSP × (Qp ÷ Qp r) × (TCF ÷ TCF r)Qp r初始运行时的参考产水流量TCF r初始运行时的参考温度校正系数15) 标16) 准化系统产水流量标准化系统产水流量计算公式:QSPn = Qp × NDP r÷ NDP × (TCF÷TCF r)NDP r初始运行时的参考净驱动压力TCF r初始运行时的参考温度校正系数17) 标18) 准化系统压差标准化系统压差计算公式: △Pn = △P × (Qp r÷ 2 + Qc r)1.4÷(Qp / 2 + Qc)1.4Qp r初始运行时的参考产水流量Qc r初始运行时的参考浓水流量19) 特性水通量特性水通量计算公式: WTCn = 0.00000000019025 × SFX ÷ NDP ÷ TCFWTCn 特性水通量(L/(m2×h×bar),LMH/bar)20) 特性盐通量特性盐通量计算公式:STCn = Qp o×ECp o×TCF÷264.17÷60÷(TEMAe×0.0929)÷(ECf av-ECp o)特性盐通量单位m/sTEMAe 总膜面积=EPV×V×EMAe(ft2)Qp o产水流量监测值ECp o产水电导率监测值(3) 膜性能的明显变化运行参数对膜的性能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