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内能的利用-物理内能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教学设计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能的产生和转化过程。如做功使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等。
3.结合课本,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内能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哪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实践探索: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内能的利用。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内能的转化过程,如做功使物体温度升高。
-观察生活中内能利用的实例,如热水袋的使用,理解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2.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探究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内能利用设备(如空调、电热水器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并撰写一篇小报告。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要求字迹清晰、叙述准确。
2.绘图题需使用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保证图形准确、美观。
3.探究题需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报告内容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2.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在解释内能转化和利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学生在应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把握能量转化的细节,容易出错。
解决策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热机工作原理和效率:热机工作原理涉及到复杂的能量转化过程,学生对热机效率的计算和应用容易混淆。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明白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内能的转化和利用实例,如热机的工作原理。

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

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

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的利用方式。

2.掌握内燃机、热机和热电站的工作原理。

3.能够运用内能的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燃机、热机和热电站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内燃机、热机和热电站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换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内燃机模型、热机模型、热电站模型、实验器材等。

2.教材:《物理》八年级下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火柴燃烧、热水壶烧水等),引导学生思考内能是如何被利用的。

2.提问:什么是内能?内能有哪些利用方式?二、内能的概念及利用1.讲解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介绍内能的利用方式:内燃机、热机和热电站。

三、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展示内燃机模型,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分析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3.讲解内燃机的能量转换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热机的工作原理1.展示热机模型,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分析热机的组成部分:热源、工作物质、冷源。

3.讲解热机的能量转换过程: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课时一、热电站的工作原理1.展示热电站模型,讲解热电站的工作原理。

2.分析热电站的组成部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

3.讲解热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内能利用在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讲解内能利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动机。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内能利用的效率。

三、实验操作1.进行内燃机、热机和热电站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四、课堂小结2.强调内能利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复习内能的概念、内燃机、热机和热电站的工作原理。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课后拓展1.引导学生关注内能利用的新技术、新应用。

内能教案(7篇)

内能教案(7篇)

内能教案(7篇)内能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新课教学(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

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

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教学设计一、知识规范表述1.热机:(1)工作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3)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热机的效率:(1)燃料燃烧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2)热值:①定义:a.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②单位:J/kg、J/m3。

(3)热机的效率:①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3.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著名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二、达标检测第一节热机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能转化为塞子的能;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造出了热机,图乙所示的是汽油机的某一冲程,它是汽油机的冲程。

2.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B. 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C. 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 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4.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甲、丁、乙、丙5.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 100%C.热机都是使用汽油做燃料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6.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B、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C、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D、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7.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

《内能》教学设计

《内能》教学设计

《内能》教学设计内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物体内部所具有的能量。

内能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旨在设计一节内能的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理解内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了解内能的来源和计算方法;3.掌握内能和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4.能够运用内能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引言(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内能,并解释内能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内能的定义和特点(20分钟)通过图示和实验展示内能的存在,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定义和特点。

3.内能的计算方法(30分钟)介绍内能的计算方法,包括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方法。

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了解内能计算方法的本质。

4.内能的应用(25分钟)讲解内能在热力学性质中的应用,包括热容量的计算、热传导和热辐射现象的说明等。

5.练习和讨论(20分钟)通过解决案例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图示、实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将会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并通过练习题和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情况将是评价的主要指标。

结语: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到更高的水平。

初中的物理内能教案

初中的物理内能教案

初中的物理内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能够运用内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重点:1. 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内能的因素。

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1.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2. 内能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金属块、木块、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内能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内能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对内能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内能”一词。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讲解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

3. 演示实验:热水和冷水混合,观察温度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

4. 讲解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摩擦生热、压缩气体等。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内能是物体内部的一种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外部的一种能量。

3. 学生举例说明内能的实际应用,如保暖衣物、热水器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内能的概念、影响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等。

2. 教师强调内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利用内能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此外,对于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部分学生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讲解和巩固。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教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5.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的效率。

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利用、能量守恒定律。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内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热机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燃料的热值、能量利用的效率等相关知识;从能量的角度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其普遍性、重要性。

本章是体现物理学科内部综合、物理与其他学科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典范。

能量的变化与物理知识中的其他点、其他学科、甚至社会问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生在上一章已经学习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等相关知识,为本章学习内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热机是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机器,尤其是摩托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让学生更有了探究的欲望。

学生希望教师创设主动观察的物理学习环境,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通过生活中相关工具的实践、操作、观察,来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1.本章内容将日常现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热机及其相关知识并不陌生,生活和科技实践中随处可见,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运用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科学技术中的物理知识,对于汽油机、柴油机的区别,可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

2.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时,一般可以分三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能的各种形式——各种能的转化、转移实例——各种能转化、转移与守恒实例。

第1节热机这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

教学中适当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结合活动挂图,先弄清每个冲程的工作行程,再将其连续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高中物理内能教案

高中物理内能教案

高中物理内能教案
教学内容:内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内能,内能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内能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内能的定义和性质。

2. 内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内能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2. 内能的计算方法运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2.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热量变化和内能的概念,例如烧水时水的温度的升高是由于内能的增加导致的。

二、讲解:
1. 内能的定义和性质:内能是物体分子、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总和,是物体的热运动和势能之和。

2. 内能的计算方法:内能的大小可以通过温度来体现,内能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
举例说明内能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计算内能的大小。

四、实验展示: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内能的大小。

五、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内能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对内能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内能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应用性问题让学生解答。

教学反馈: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内能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巩固和提高。

物理《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

物理《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

物理《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教法建议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内能的利用【重难点】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引入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二.利用内能来加热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三.利用内能来做功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内能的利用一.利用内能来加热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二.利用内能来做功1.实验:水蒸气推开活塞.2.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热机的应用.探究活动实验探究: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课题】蔬菜大棚中内容的利用【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调查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并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探究活动范例:城市供热活动内容:调查及认识城市供热.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及创新决策能力.活动准备:1、复习与热相关的内能及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2、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调查方案.活动过程:1、分组调查阶段①学生个人调查自家使用供热设备及燃料情况.②一、二小组学生调查学校厨房及教师家供热方式.③三、四小组学生调查蕲春县医院的供热方式.2、课堂讨论阶段在学生课外观察、实验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交流、讨论.①介绍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和利用内能加热.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小结供热方式:·燃烧燃料供热燃料种类包括煤、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气、酒精、炭、柴、草、沼气(介绍沼气使用好处)燃烧后能量转化是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电能供热供热用电器种类包括电炉、电饭煲、电热毯、电取暖器、电热拖鞋、宇航员穿的电热保温装置等.(介绍电能供热好处是热效率高、无污染、操作简便)其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内能.获得电能的方式有哪些? 化学能(火力发电站);水能(葛州坝水力发电站、三峡工程等);风能(沿海岛屿和草原牧区的风车田);核能(原子反应堆,介绍: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韩国、日本最近核电站因事故关闭,俄罗斯因“千年虫”与美国联合核查核电站,土耳其准备建核电站招标开始等,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形成社会意识.) ·光能供热转换装置包括太阳灶、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介绍其结构及其宣传口号“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绿色能源”.介绍东南亚地区对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介绍光能供热优点是无污染的天然能源)其能量转化是由光能转化为内能.③汇报对集中供热情况调查的结果城市、农村各2名学生介绍自家供热方式.引导分析分散供热缺点: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废气废渣污染环境.二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学校、医院供热方式.学校锅炉产生热水、热气来蒸饭,利用余热给教师、学生提供开水、热水,学校教师没有人使用煤.学生计算:学校利用余热供开水0.10元/瓶;一个蜂窝煤0.18元,能烧三瓶开水,每瓶摊0.06元,水费0.02元/瓶,煤炉一般只能使用3个月,每瓶摊成本0.04元,实际家内燃煤供开水费用达0.12元/瓶.另外,燃煤处铁制品、铝制品、电器锈蚀严重,老化快.县医院内,锅炉燃煤产生热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厨房、各科室提供开水、热水,供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取暖.通过分析,学生认为集中供热是供热的较好方式.④介绍集中供热:集中供热指在城市一较大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内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用大型或较大型的高效锅炉取代分散的小锅炉,使锅炉热效率达80%~90%以上.集中供热发达国家有俄罗斯(1985年苏联集中供热普及率70%)、德国(集中供热普及率90%)、北欧、东欧.热电联产(CHP):采用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废气用来对现有锅炉装置补充加热.火力发电效率30%~35%,供热、发电联合的CHP总效率达80%.3、供热对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被称“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雾.煤气等燃料生成了“温室效应”的罪恶魁首的二氧化碳.柴燃烧破坏森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危机是世界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先进的供热技术如热电联产等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活动小结:供热涉及能源、内能、热传递、热效率等内容,学生常熟视无睹,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留心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比如不仅仅就事物的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多层次、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考虑实用性的同时,考虑它的经济价值等.。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辅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辅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教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的复习课。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以及燃料的热值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改变方式。

2. 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效率的提高方法,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搓手取暖的原理。

2. 知识点回顾: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例题讲解:分析热机的工作原理,解释热机效率的概念。

4. 随堂练习:计算简单热机效率问题。

5. 知识点拓展:热机效率的提高方法,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2)完成练习册第十四章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 内能的概念2.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3. 热机的工作原理4. 热机效率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简答题:请简述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

答案: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改变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2. 计算题:一台热机的热效率为30%,消耗了2000J的热量,请问这台热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答案:有用功 = 热效率× 消耗的热量= 30% × 2000J = 600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的计算,使学生对内能的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例题分析和随堂练习,掌握了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识别并解释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探究能量转化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树立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对科学真理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识别并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

三、教学难点•分析复杂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关系。

•培养学生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动画演示、实例图片和视频等。

•实验器材(如摆球、滑轮组、电池、灯泡等),用于演示能量转化现象。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用于知识点巩固和练习。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能量转化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视频(如水电站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从而引出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主题。

2. 新课教学•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讲解:•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强调: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适用于所有能量转化过程。

高中物理内能的教案

高中物理内能的教案

高中物理内能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理解内能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传热和传热方式。

2. 让学生能够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内能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区分内能和传热的概念。

2. 内能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物理教科书
2. 课件:包括内能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例展示
3. 实验仪器:热容计、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入内能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二、授课(20分钟)
1. 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的概念及其单位,与传热的区别。

2. 内能的计算方法:讲解内能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步骤,并引入内能定律。

三、实验(15分钟)
通过实验测量水的温度变化,验证内能的存在及其计算方法。

四、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练习(10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内能的计算方法。

六、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和生动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知道影响内能的因素。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内能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

2. 难点:内能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验引入:将一个气球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一段时间后,气球会变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内能。

2. 讲解内能的概念讲解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 讲解影响内能的因素讲解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温度、质量、状态对内能的影响。

4. 讲解内能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讲解内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保暖、烹饪等。

让学生了解内能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以及内能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内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内能的因素。

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内能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与反思引言:内能是热力学中的一项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的微观粒子运动所产生的能量。

在物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应用。

本文将探讨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及其反思,旨在提高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理解内能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3. 掌握内能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1. 使用实验教学法:通过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与观察内能的转化过程,从而加深对内能的理解;2.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促进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计算练习与解析:设计一系列与内能相关的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巩固内能计算的方法和应用技巧。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1. 热学基础知识的回顾:简要回顾热学基础知识,如热容、定压和定容热容等;2. 内能的概念介绍:清晰地介绍内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内能与物质微观粒子的运动之间的关系;3. 内能的计算方法:详细介绍内能的计算方法,包括定容和定压两种情况下的计算方法;4. 内能的转化与应用:通过实例和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内能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转化与应用,如热传导、功和热量的转化等。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采用探究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实践机会:增加实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加深对内能的理解和应用;3.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模拟软件、实验视频等,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4. 教学评估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内能的知识。

结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内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内能的利用物理教案

内能的利用物理教案

内能的利用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内能的转化和利用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内能转化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内能的转化和利用原理3. 生活中的内能转化现象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转化和利用原理。

2. 难点:内能转化现象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内能转化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内能转化现象。

五、教学准备1. 内能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温度计、烧杯等。

2. 教学课件:内能的概念、内能转化和利用原理、生活案例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内能转化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内能的兴趣。

2. 讲解内能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定义,解释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3. 演示内能转化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内能转化的过程,加深对内能转化的理解。

4. 分析生活中的内能转化现象: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内能的利用原理:强调内能的利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内能利用的兴趣。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内能概念和内能转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内能转化现象。

八、拓展与延伸1. 介绍内能利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2. 探讨内能利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内能的概念和内能转化原理。

2. 反思教学方法,看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课后作业2. 布置一些有关内能转化的实验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内能的测量与表示2. 热传递与内能的转移3. 热机与内能的转化4. 热效率的概念与计算5. 内能利用的环保意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内能的测量方法,热传递的原理,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效率的计算。

初中物理教案:内能(优秀3篇)

初中物理教案:内能(优秀3篇)

初中物理教案:内能(优秀3篇)物理内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情感目标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教学过程设计】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板书设计】第六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内能的利用2.环境保护的问题探究活动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初中物理 内能的教案

初中物理 内能的教案

初中物理内能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内能的概念及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冬天感觉冷,夏天感觉热?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因为物体的温度高低不同,导致我们的感觉不同。

那么,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如何与温度相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内能。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内能的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教师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的关系。

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归纳出内能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探究1.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质量、状态的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内能变化。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内能变化的原因。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内能的概念和内能变化规律。

2.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思考内能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实验探究、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内能的概念和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的关系。

在实验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内能的变化,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避免误区的产生。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大全5篇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大全5篇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大全5篇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教学方法】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

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1、电压概念的形成: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1)干电池:(2)发电机:(3)学生电源:干电池学生电源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4、总结结论(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2)单位换算关系1 kV=10 V 1V=103 mV(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只有不高于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5、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三、合作探究1、电压表用途、符号2、认识电压表(1)、电压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4)总结出电压表使用方法(对比电流表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调零)实验时: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②、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进电源的负极。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优秀3篇)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篇一一、思路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一般工作原理,热值。

就堂而言,主要由五个活动组成,分两时进行第一首先通过弯折铁丝活动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入手,与上一节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内容相呼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之间的异同。

接着通过演示点火爆炸说明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为下面进行热机的教学进行了铺垫。

然后重点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能量转化,而对柴油机和蒸气机则让学生阅读“信息库”,这样做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热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明的进程所起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第二时通过比较质量相同的酒精、纸片充分燃烧时放热不同,帮助学生建立热值的概念,并指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让学生认识到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教学中采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静态图片与动画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有清楚地认识,以便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教师:四冲程汽油机模型和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点火爆炸演示学生:铁丝三、教学流程(第一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引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先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情景:铁管靠在高速运转的砂轮上,观察到什么现象?汽车在加油站加油后在公路上行驶(录象)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被高速飞轮磨下的铁屑为什么会火花四溅?汽车加了汽油或柴油燃料后是怎样使发动机工作的?今天的学习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学生观看、思考使学生产生凝问,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新教学1、学生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2、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应用——热机4、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师:同学们手上都有一根铁丝,将铁丝快速反复弯折铁丝七八次,触摸弯折处,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师:铁丝的温度升高,说明铁丝的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仪在玻璃筒中放入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注意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师:棉絮燃烧必须要达到它的着火点,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它的温度和内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在刚才两个实验中,铁丝和棉絮增加的内能从何而?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教案:内能一、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特征及其与物体温度的关系。

2.掌握内能的计算公式。

3.理解内能转化与守恒的概念。

4.了解内能转化的几种形式并能够应用其实例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内能的计算。

3.内能转化与守恒。

三、教学难点1.内能转化的几种形式。

2.内能守恒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内能的概念,提问学生物体内部是否存在一种能量,并与热相关。

学生可能会提到热能、温度等概念。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内能的概念,即物体内部具有的能量。

然后,进一步解释内能与物体温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内能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实验示范(15分钟)教师进行一个与内能相关的实验示范,例如将一杯温度较高的水倒入另一杯温度较低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温度高的物体冷却时热量的减少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同时,提出进一步思考:这其中是否存在能量守恒的现象?4.计算公式(10分钟)教师介绍内能的计算公式,即内能等于物体的热容量乘以温度变化。

同时,向学生解释热容量的概念,并进行例题演示。

5.内能转化与守恒(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能转化与守恒的问题,例如物体的内能如何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然后,介绍内能守恒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内能转化与守恒的实际应用。

6.练习与讨论(15分钟)学生进行内能计算、内能转化与守恒的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练习与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内能转化与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拓展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能转化与守恒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拓展讲解。

然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五、课堂作业1. 计算题:如图所示,有一块质量为5kg的铁板,温度由25°C升至75°C,请计算铁板的内能变化量。

2.应用题:请思考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其内能转化与守恒的过程,并写下你的思考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设计:内能的利用:物理内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联系大量的科技资料,“利用内能来加热”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并从某个方面上叙述内能利用的发展情况,例如分析课本上提到的“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本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利用内能来做功”要注意实验教学,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教师
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学生从中分析和学习利用内能做功的,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内能的利用
【重难点】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二.利用内能来加热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
三.利用内能来做功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
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板书设计】
第二节内能的利用
一.利用内能来加热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二.利用内能来做功
1.实验:水蒸气推开活塞.2.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热机的应用.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
【课题】蔬菜大棚中内容的利用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调查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并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探究活动范例:城市供热
活动内容
调查及认识城市供热.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及创新决策能力.
活动准备
1、复习与热相关的内能及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
2、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活动过程
1、分组调查阶段
①学生个人调查自家使用供热设备及燃料情况.②
一、二小组学生调查学校厨房及教师家供热方式.
③三、四小组学生调查蕲春县医院的供热方式.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外观察、实验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交流、讨论.
①介绍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和利用内能加热.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小结供热方式:
·燃烧燃料供热
燃料种类包括煤、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气、酒精、炭、柴、草、沼气(介绍沼气使用好处)燃烧后能量转化是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供热
供热用电器种类包括电炉、电饭煲、电热毯、电取暖器、电热拖鞋、宇航员穿的电热保温装置等.(介绍电能供热好处是热效率高、无污染、操作简便)其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内能.获得电能的方式有哪些?
化学能(火力发电站);水能(葛州坝水力发电站、三峡工程等);风能(沿海岛屿和草原牧区的风车田);核能(原子反应堆,介绍: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韩国、日本最近核电站因事故关闭,俄罗斯因“千年虫”与美国联合核查核电站,土耳其准备建核电站招标开始等,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形成社会意识.)·光能供热
转换装置包括太阳灶、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介绍其结构及其宣传口号“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绿色能源”.介绍东南亚地区对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介绍光能供热优点是无污染的天然能源)其能量转化是由光能转化为内能.
③汇报对集中供热情况调查的结果
城市、农村各2名学生介绍自家供热方式.
引导分析分散供热缺点: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废气废渣污染环境.
二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学校、医院供热方式.
学校锅炉产生热水、热气来蒸饭,利用余热给教师、学生提供开水、热水,学校教师没有人使用煤.
学生计算:学校利用余热供开水0.10元/瓶;一个蜂窝煤0.18元,能烧三瓶开水,每瓶摊0.06元,水费0.02元/瓶,煤炉一般只能使用3个月,每瓶摊成本0.04元,实际家内燃煤供开水费用达0.12元/瓶.另外,燃煤处铁制品、铝制品、电器锈蚀严重,老化快.
县医院内,锅炉燃煤产生热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厨房、各科室提供开水、热水,供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取暖.通过分析,学生认为集中供热是供热的较好方式.
④介绍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指在城市一较大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内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用大型或较大型的高效锅炉取代分散的小锅炉,使锅炉热效率达80%~90%以上.集中供热发达国家有俄罗斯(1985年苏联集中供热普及率70%)、德国(集中供热普及率90%)、北欧、东欧.
热电联产(CHP):采用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废气用来对现有锅炉装置补充加热.火力发电效率30%~35%,供热、发电联合的CHP总效率达80%.
3、供热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被称“空中
死神”的酸雨、酸雾.煤气等燃料生成了“温室效应”的罪恶魁首的二氧化碳.柴燃烧破坏森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危机是世界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先进的供热技术如热电联产等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4、作业
各小组以调查为基础写一篇小论文《我家的供热》
活动小结
供热涉及能源、内能、热传递、热效率等内容,学生常熟视无睹,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留心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比如不仅仅就事物的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多层次、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考虑实用性的同时,考虑它的经济价值等.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教学研究室梅芳荣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中学李鸿内能的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