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https://img.taocdn.com/s3/m/d2be2a3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9.png)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是一种在中国江苏省龙泉镇青缸附近发源的特
色烧制技艺,多年来广受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青瓷发展源于汉代,俗称“老龙泉李艳青瓷”,其制作过程
复杂,功夫工艺精湛。
在某些地方展示的龙泉青瓷,是以古代制
瓷技术为原型,以宣统年间所制,尊称“宣统青瓷”的。
龙泉青瓷的制瓷技术非常高超,从配青、捏形塑造到成型,每个
工艺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烟色、色温等门类,是我
国四大名瓷中独具特色的烧制技艺。
制作龙泉青瓷,一般要分有烤窑、发色窑和结晶窑三步中。
端窑造准确,料土响,刀工精细,造型精巧,发色砚纹若隐若现,充满立体效果;发色运用醍醐油等调料温度调节,320—1100常温下,可作半透明或不透明效果;结晶烤行窑温度,以烤青和变
色烤为主,春秋秋夏相间以烘焙2次,质地坚冰质,多有布袋状光澜表现,故有“冰碧布袋受钡”之称。
龙泉青瓷因其富有极强表现力与艺术气息,多年来深受国内外收藏家们的极力收藏,历史悠久,艺术传统深远,给人以不一样的风采,也把我国的青瓷艺术特点推向世界,成为文物保护的一大财富。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522803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e.png)
赞美龙泉青瓷的诗句一、龙泉青瓷的独特之处1. 青瓷和龙泉窑的历史悠久•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龙泉窑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窑口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 青瓷的独特釉色•青瓷的釉色鲜亮、柔和,令人陶醉•龙泉青瓷釉色以青色为主,有时呈现为淡绿或青紫3. 青瓷的纹饰和造型•龙泉青瓷的纹饰多样,既有简约的纹饰,也有精细的刻画•瓷器的造型也是龙泉青瓷的一大特点,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二、赞美龙泉青瓷的诗词1. 《龙泉青瓷》龙泉青瓷历久弥香,古朴的纹饰妙不尝。
釉色如玉绿如云,触手生津心甘醉。
2. 《青瓷的世界》青瓷的世界如诗如画,古老的工艺悄悄传承。
龙泉窑烧制美轮美奂,我心为之狂热颤抖。
3. 《造型婆娑青瓷》龙泉青瓷造型独特美,外形简洁却蕴含玄机。
婆娑的身姿展现了智慧,令我着迷无法自拔。
三、龙泉青瓷的价值和意义1. 文化价值•龙泉青瓷代表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青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远影响了中国陶瓷发展的方向2. 艺术价值•青瓷的形态美和纹饰创新让它成为瓷器艺术中的瑰宝•龙泉青瓷在陶瓷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3. 技术价值•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精湛,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青瓷釉色的研发和制作技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四、结语龙泉青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釉色、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赢得了世人的赞美。
无论是其质朴的纹饰,还是婆娑的造型,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与智慧。
龙泉青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技术价值。
它的独特之处已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深深地影响了陶瓷艺术的发展。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赞美龙泉青瓷,让它的光芒在世界范围内闪耀。
关于龙泉青瓷的故事
![关于龙泉青瓷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0cff5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4.png)
关于龙泉青瓷的故事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名瓷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
它以其独特的青绿釉色
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据传,龙泉青瓷最早起源于中国浙江省的龙泉市,那里拥有丰富的陶瓷资源和
传统的陶瓷技艺。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括选择合适的原料、精细的捏制成型、精炼的胎体制作以及细腻的釉面处理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釉色的施加,它使得龙泉青瓷具有独特的青绿色。
这一颜色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在高温下还原气氛中的铜元素反应。
龙泉青瓷制作的高峰期始于宋代,成为宋代宫廷和富有人家的热门收藏品。
由
于其精美绝伦的外观和独特的工艺特点,龙泉青瓷享誉海内外。
据说,这些瓷器曾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被广泛传播。
龙泉青瓷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其艺术造型上。
无论是碗、盘、壶还是其他工艺品,都以简洁而端庄的形态为主,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这种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之处。
尽管经历了千年的岁月,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依然承袭着古老的传统。
如今,
龙泉青瓷已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龙泉青瓷的技艺,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设立专门的瓷器博物馆、培训年轻的陶艺家等。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龙泉青瓷会继续闪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更多人了解
和品味这项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序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f4615b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c.png)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序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瓷品种,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一带。
其制作工序繁琐,但却能制作出精美绝伦的青瓷作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龙泉青瓷的制作工序。
1.挑选原料:龙泉青瓷的主要原料是精选的陶土和矾石。
首先,需要挑选高质量的陶土,以确保瓷器胎体的质地均匀细腻。
然后,将矾石研磨成细微的粉末,用于制作釉料。
2.淘洗陶土:将挑选好的陶土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将其中的杂质通过淘洗的方式逐渐去除。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直到陶土完全干净。
3.泥胚制作:将淘洗干净的陶土按照需要的形状进行塑造。
大型器物通常使用模具拓制,小型器物则需要手工塑造。
泥胚制作完成后,需要晾晒一段时间,使其完全变干。
4.修整磨光:晾晒后的泥胚会出现一些不平整的地方,需要通过修整和磨光来调整形状和光滑度。
修整磨光过程需要耐心且细致,以保证最终的瓷器形态完美。
5.上胎:经过修整磨光的泥胚进入烧胎阶段。
首先将瓷器放入烧制炉中,进行初次烧结。
这个过程一般会进行两次,首次烧结称为“上胎”,目的是减少烧制中的变形和破损。
6.上釉:经过初次烧结后的瓷器表面均匀涂上一层矾石釉料。
矾石釉料的成分特殊,能够在高温下形成青瓷特有的釉色。
上釉需要注意涂抹均匀,并在釉层干燥后进行磨光,以增加釉面的光泽。
7.还胚:涂上釉料后的瓷器再次进行烧结,这个过程称为“还胚”。
在高温下,瓷器的釉料能够与胎体融合,形成坚固的瓷器表面。
8.上釉:还胚后的瓷器表面通常不够光滑,需要再次上釉并烧制。
这次的釉料厚度较薄,主要是为了增加瓷器的光泽和保护表面。
9.烧成:将上釉后的瓷器放入高温烧窑中进行最后一次的烧成,这个过程称为“烧成”。
烧成的温度通常在1200°C到1300°C之间,需要持续数十个小时。
高温下,瓷器逐渐变硬,釉面发生化学变化,形成青瓷特有的色泽和纹路。
10.调色和装饰:烧成后的青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色和装饰。
一些青瓷作品如花瓶和盘子等会进行装饰,可以进行彩绘、刻花或贴花等工艺。
龙泉青瓷简介
![龙泉青瓷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c613d4240c844769eaeeae.png)
龙泉青瓷及产品介绍同心杯简介:同心杯则是龙泉窑种的弟窑俗称“龙泉窑”釉色将蓝天、美玉万般粉青色溶进釉层,恬静淡雅,犹如美玉,凝聚了自然界的灵魂之色。
明中期龙泉窑传入欧洲,人们被那迷人的釉色所倾倒,无法用词汇形容。
法国当时正上演著名小说家杜尔夫写的《牧羊女亚司泰来》,当主人公雪拉同身着一袭青色衣裳出场时,人们认为只有这种青色才能与之媲美,于是“雪拉同”成了欧洲人对青瓷的美称。
同心杯做工程序繁杂,胚胎上薄下厚,烧制后成型率低,在1300多度的高温下提炼出美玉般的色泽,如果温度上下相差嫉妒,很有可能整窑都是次品,在温度把握上要极为精准,龙泉青瓷的瓷土很为关键,是采用龙泉境内唯一两处的高岭土烧制而成,此土极为珍贵,只有这种土才能烧制成色者晶莹的龙泉青瓷。
茶杯内胆则是工艺美术师门完全手工的杰作,每个小孔都是纯手工所为,因为龙泉青瓷在上釉色的时候分为内外釉,很容易堵住小孔,所以每个小孔只有在纯手工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而且极容易戳破和变形,工艺要非常的小心,成品难之甚难。
龙泉青瓷采用天然原料,绿色环保、做工精细、要求严格,不含任何铅镉。
同行碗:采用1350度高温烧制而成,其特点色泽如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同行碗色调为粉青色,如美玉一般晶莹剔透。
“花”在每个人的心里象征着美好,友情爱情亲情花都是可以情系着纽带,美好的事物从而有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生活,心灵的感受都是花的芬芳和美丽。
碗的最大特点在于在阳光下和灯光下会透光,剔透的纹路在日光和灯光下显现出花卉的“3D模型”深得人们喜爱,制作工艺非常繁杂,力求完美,容不得半点瑕疵,才能体现出同行碗的高档和品味,高温烧制,工艺繁杂,成品率低,就因为这些因素,和瓷器烧制的特点成就了龙泉青瓷在历史上的地位,是被列入世界陶瓷类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成了龙泉青瓷价格略高的原因之一了。
龙泉青瓷简介说明
![龙泉青瓷简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85286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a.png)
龙泉青瓷简介说明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之一,起源于唐朝,盛于宋朝,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青绿色釉面和细腻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陶师需要选择优质的陶土,并将其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然后,在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制成泥浆状的陶泥。
接下来,陶师将陶泥放置在特制的轮盘上,利用手工或机械的力量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的器物。
完成塑造后,陶师将器物进行初次烧制。
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将陶器放入高温窑中,使其在高温下逐渐变硬,形成初步的瓷胎。
随后,陶师会将特制的青瓷釉涂抹在瓷胎表面,然后再次进行高温烧制。
这个过程中,青瓷釉会在高温下融化,覆盖在瓷胎上,形成光滑而坚硬的釉面。
龙泉青瓷的青绿色釉面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这种釉面的颜色取决于烧制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窑炉中,由于氧气的供应不足,陶器表面的铁元素会被还原成亚铁,从而呈现出青绿色。
而在釉面上的微小氧化反应则会导致青瓷釉呈现出不同的纹理和色彩变化,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
龙泉青瓷的工艺精细而独特。
陶师们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处理,力求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完美的比例和线条。
他们还善于利用各种工具和技巧,创造出各种精美的纹饰和花纹,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龙泉青瓷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赞赏。
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卓越的工艺水平,使其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如今,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茶具、餐具、花瓶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中。
龙泉青瓷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其美丽的外观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工艺精髓上。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欣赏和学习龙泉青瓷,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人类智慧的卓越。
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龙泉青瓷都是一种值得我们珍视和推崇的民族文化瑰宝。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5b79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5.png)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珍品,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外观使其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璀璨明珠。
龙泉青瓷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筛选、制胎、修坯、装饰、烧制等环节。
首先,陶匠们会选择优质的原料,并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制成坯胎。
在坯胎干燥后,陶匠们会进行装饰,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刻花、浮雕、描金等。
最后,经过高温烧制,才得以成型。
整个制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龙泉青瓷最为人称道的特点就是其釉色青莹碧翠、通透如玉。
这种独特的青瓷釉色,是通过高温还原气氛下的烧制而得以形成的。
此外,龙泉青瓷的造型也非常考究,常见的有瓶、罐、盘、碗等,造型优美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典雅之感。
龙泉青瓷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一张名片。
它不仅在瓷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总的来说,龙泉青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外观和优雅的风格,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希望
龙泉青瓷这种传统工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世人能够更多地欣赏到这种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1a3be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0.png)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的一大名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对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起源于南宋时期,主要产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市一带。
青瓷的特点是采用高温烧制,色泽青翠,并具有细腻光洁的釉面。
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艳丽的器型而闻名于世。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南宋时期,这个阶段是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的奠基阶段。
宋代龙泉窑青瓷器型主要有瓯府窑式、钦州窑式和飞青式等。
瓯府窑式以茶具为主,因为当时茶叶的普及使得茶具成为最主要的使用对象。
钦州窑式以盛水壶为主,外形犹如莲花,精美绝伦。
飞青式则以器形轻盈、器壁薄透而著称。
接着是元代,这个时期是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的巅峰时期。
元代龙泉窑青瓷器型主要有雨点青、撒花青和彩绘青等。
雨点青器型最为典型,以其器表布满小颗粒的釉孔而得名。
撒花青则是指器表均匀散布有许多薄脆的胎质片状,则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况。
彩绘青则在工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采用了彩绘技法,使得器型更加多样化。
明清时期,龙泉窑青瓷的发展不如前两个时期那么辉煌,但仍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展。
此时的青瓷以山水纹饰、花鸟纹饰和人物纹饰为主,这些纹饰的使用增加了青瓷的观赏价值。
自明清时期之后,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逐渐式微,直到20世纪60年代重新被重视和发现。
此后,通过对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和技艺的研究,龙泉窑青瓷得到了新的发展。
研究者们根据古代生产方法,借鉴了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使得青瓷在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目前,龙泉窑青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
龙泉窑青瓷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保值增值的功能。
龙泉窑青瓷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为世人所喜爱和追捧。
龙泉青瓷的基本文化
![龙泉青瓷的基本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17edb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e.png)
龙泉青瓷的基本文化一、龙泉青瓷的历史渊源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一种珍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当时,龙泉窑已经成为南方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宋代时期,龙泉青瓷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并逐渐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逐渐走向衰落,但在近年来得到了重视和振兴。
二、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1.原材料准备:龙泉青瓷制作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高岭土、长石、石英等。
2.造型:制作前需要先进行造型设计,然后将粘土放在轮盘上进行捏拉。
3.晾干:造型完成后需要进行晾干处理,以保证粘土内部水分充分挥发。
4.修整:晾干后需要进行修整处理,以去除表面不平整处。
5.装饰:装饰是龙泉青瓷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常见的装饰方式有刻花、雕刻、绘画等。
6.烧制:烧制是龙泉青瓷制作的最后一步,需要将制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气氛,以保证瓷器的质量。
三、龙泉青瓷的特点1.色彩:龙泉青瓷以其淡雅的蓝色而闻名于世。
2.纹饰:龙泉青瓷的纹饰多样,常见的有云纹、荷叶纹、凤凰纹等。
3.质地:龙泉青瓷质地致密坚硬,耐高温不易开裂。
4.釉面:龙泉青瓷釉面光滑细腻,具有一定的透明感。
四、龙泉青瓷与文化传承1.民俗文化:龙泉青瓷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在婚礼中常用作嫁妆;在寿宴上常用作礼品等。
2.艺术文化:龙泉青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历史文化:龙泉青瓷的制作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龙泉青瓷的现代应用1.装饰:龙泉青瓷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例如花瓶、摆件等。
2.收藏:龙泉青瓷是收藏家们非常喜欢的对象之一。
3.礼品:龙泉青瓷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或商业伙伴。
六、结语总之,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制作工艺精湛、色彩淡雅、纹饰多样,在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和历史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随着现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龙泉青瓷也得到了新生,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非遗世界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非遗世界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https://img.taocdn.com/s3/m/487fa9d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a.png)
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 着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
5 龙泉青瓷的传承人
2007 年 6 月 5 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徐朝兴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26 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徐朝兴,1943 年生于浙江龙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1982 年作品《52 公分迎宾大挂盘》,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设计评比—等奖、获艺术瓷总分第一名,被誉为当代“国宝”,收藏 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
而弟弟则延续着原来地烧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誉为“雪拉同”,从此也就开创了龙泉青瓷哥 弟窑在釉色、泥土等方面富有各自特色却各不相容,平分秋色的面。
龙泉青瓷开创第二春,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在砖窑里调制泥土收缩比例,掌控烧窑温 度,并克服来之釉色配方的困难,在一方面要保持哥弟窑特色的同时,又融入新的时代特色,并要将二者 完美结合,使新的瓷器技术既有丰富的裂纹,又有光滑的手感和整体感。这就是哥弟结合。
南宋
南宋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窑场达 260 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国内外。
元代
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品种增多,器型增大。龙泉境内瓷窑发展到 330 多处,大窑村仍为龙泉 窑系中工艺造诣最高之地,是龙泉窑的支柱和骨干。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5619d3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1.png)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作为中国陶瓷的珍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它以其高质、薄脆、青翠、雅致的特性而享誉世界,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大奇迹。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三大品类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程。
龙泉窑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龙泉青瓷以大量质地细腻、釉色青翠、施彩斑驳而著称,成为了当时官方瓷器的代表。
到了南宋时期,龙泉青瓷逐渐成为民间生产和使用的陶瓷,其制作工艺和品质也逐渐提高,成为瓷器中的极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泉青瓷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独特特色和高雅品质的名瓷。
在明代初期,龙泉窑青瓷在技术和艺术上迎来了巅峰,成就了著名的“明龙泉青瓷”,其瓷质薄而著称,施釉温润,釉面光洁细腻,釉色呈天青色或琉璃色,成为了龙泉窑青瓷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后,龙泉青瓷在清代也有了新的发展。
清朝时期,龙泉窑青瓷的文采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清代的龙泉青瓷大多釆用绿釉,且青瓷胎呈土红色,釉色青翠而典雅。
龙泉青瓷既保持了明代的传统工艺,又在釉色和造型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了清代的瓷器之一。
如今,龙泉窑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龙泉青瓷以其高雅的艺术品质和独特的传统工艺,深受国内外藏家和艺术家的喜爱,不断刷新世界拍卖记录。
龙泉青瓷的精湛工艺和匠心独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它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较高的声誉,成为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载体。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凝聚了千百年的智慧和匠心。
它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和文化,让它独特的魅力得以传承和发扬。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到此结束。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介绍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5e58b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a.png)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介绍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瓷器之一,其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下面是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介绍:
1. 选择瓷土:龙泉青瓷的材料是由江南地区的瓷土和高岭土混合而成的。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瓷土,将其放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2. 制作胎体:将瓷土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制成所需形状的胎体。
然后将胎体晾干,使其表面变硬。
3. 雕刻纹饰:在胎体表面雕刻出纹饰或凹凸不平的纹路,以便于上釉后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4. 釉料涂抹:在胎体表面上涂抹一层釉料,然后放入窑中,将胎体和釉料一同烧制。
5. 烧制瓷器:将釉料涂抹完毕的胎体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烧制分为初烧和终烧两个阶段。
初烧是在1000左右进行,主要是将胎体和釉料进行初步烧结,以便于终烧。
终烧是在1200左右进行,主要是让釉料与胎体完全相融,形成光滑、有光泽的表面。
6. 完成瓷器:烧制完成的青瓷需要进行磨光和检验,剔除不良品,保留合格品,
最后进行装饰和包装。
总的来说,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经验,制作完成后才能得到优质的青瓷作品。
龙泉青瓷和影青瓷
![龙泉青瓷和影青瓷](https://img.taocdn.com/s3/m/67b836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7.png)
龙泉青瓷和影青瓷龙泉青瓷和影青瓷1.龙泉青瓷浙江龙泉县境内的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进入鼎盛时期,明中叶后逐渐衰落,直到清初才停止生产。
北宋龙泉青瓷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
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
这一时期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
北宋早期器物用托珠垫烧,器底有托珠痕,中期后至南宋中期采用圈内足放垫饼垫烧,器物外底无釉。
南宋龙泉青瓷有白胎和黑胎两种。
黑胎产品见于南宋晚期。
白胎的龙泉青瓷有粉青和梅子青两种釉色。
粉青釉亦称虾青釉。
釉层肥厚,釉表光泽柔和。
梅子青釉可以说是青釉的登峰之作,釉层厚而透明,和青玉相似。
黑胎龙泉青瓷有棕黑色和青灰色两种釉,都有纹片,底足口沿等露胎处呈棕褐色,即紫口铁足。
黑胎青瓷的造型、釉色、纹片及底足的切削形式都和南宋官窑器相同,唯龙泉青瓷不用支钉而用托具烧制。
元代龙泉青瓷的体型硕大,胎骨厚重,白中带灰或淡黄。
釉层较南宋制品透明。
粉青带黄绿,有很多气泡。
有的器物用褐色点彩或红色点彩的装饰方法。
印花、贴花是元龙泉新的装饰手段。
器物底足全部上釉,底部中心往往有不规整的釉痕。
元代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樽、荷叶盖罐等等。
明代前期,龙泉青瓷还承烧一部分宫廷用瓷。
明后期的龙泉青瓷均制作粗糙,足底厚重,挖足马虎,底部有挖足刀痕。
胎体厚重,胎色灰黄,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很强。
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
这时器物造型都呆板僵硬,装饰以釉下划花为主。
传世的明龙泉青瓷炉有不少是仿宋的。
明龙泉青瓷香炉胎骨厚,花纹平雕而成。
明清景德镇的豆青釉与龙泉青瓷相类似,但豆青釉的器里和底面是白釉;而龙泉青瓷则周身是青釉。
从胎骨讲景德镇制品胎质坚白,造型也较精巧端正。
3.影青瓷影青瓷又称青白瓷,产生于宋代,釉色介于青与白之间,少数釉色偏糙米黄色。
这种青和越窑青瓷的黄绿色不同,偏向于蓝天的青色,看上去如冰似玉,洁净高雅。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c3546d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a.png)
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现状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名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青瓷之一。
它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的青瓷釉色而闻名于世。
如今,龙泉青瓷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瓷艺的重要代表。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上千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青瓷作品。
从挑选原料到制作胎瓷,再到上釉、修割、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们的精心打磨和细致耐心。
而且,龙泉青瓷还有其独特的烧制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瓷窑的温度和烧落物等条件,只有正确的烧制才能使青瓷釉色达到最佳效果。
如今,传承龙泉青瓷的匠人越来越少。
这主要是由于制作龙泉青瓷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非常考验匠人的耐心和毅力。
同时,现代化生活的冲击也导致了传统制作工艺的衰落。
许多年轻人更愿意从事高薪职业,而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传统手工艺。
因此,龙泉青瓷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龙泉青瓷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龙泉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设立了青瓷制作培训班,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到龙泉青瓷的制作中来。
通过传承师徒制度和系统的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龙泉青瓷。
其次,政府还大力支持青瓷产业的发展,鼓励匠人们进行创新和实验,提高青瓷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最后,他们还加强了对龙泉青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推广活动,向公众传递龙泉青瓷的独特之处。
这些努力得到了成果。
如今,龙泉青瓷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龙泉青瓷的作品,一些作品甚至成为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同时,龙泉青瓷也在各种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魅力,为中国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龙泉青瓷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的崛起,都对传统制作工艺产生了影响。
因此,龙泉青瓷的制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浙江丽水龙泉特产
![浙江丽水龙泉特产](https://img.taocdn.com/s3/m/09cc11f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6.png)
香菇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是我国传统“山珍”之一。明初学者叶子 奇在《草木子》中记载有元代处州人食香蕈的趣闻。
龙泉金观音,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史载龙泉在三国时即已产茶,《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 “芽茶四斤”。龙泉位于中亚热带气候区,境内河流分属瓯江、钱塘江、 闽江三江水系,西、南、北有20多条小溪流向中部,汇入龙泉溪。龙泉境 内茶园土壤以黄红壤土面积最大土壤疏松肥沃,适宜茶树的生长。龙泉金 观音外形呈螺钉形,紧结重实,深绿鲜润。
龙泉金观音山是龙泉的主要地貌。
谢谢观看
在浙江南部,有一种颇有特色的面粉油炸食品,因形似老鼠,故叫油 老鼠。此油老鼠为专用名词,请勿跟油耗子相混合,因这里的油老鼠有方 言的成分。
在浙南丽水龙泉一带,有一种颇有特色的面粉油炸食品,因形似老鼠, 故叫油老鼠。
制法:
1:特有工具,一块类似凸字形的木板,一根类似西餐刀的木片劈刀
2:馅料,有纯用绿豆芽的,豆芽先加辣椒加葱炒熟待用。有用芋头 丝加辣椒加葱炒熟待用。还有用萝卜丝加辣椒加葱炒熟待用。一般这三种 馅料为主。喜欢吃肉的可以加肉丝。
浙江丽水龙泉特产
龙泉青瓷,浙江省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达到鼎盛。是中国乃至世界陶 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 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之一。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薄而透明, 以“青翠欲滴,温润如玉”而著称。
龙泉灵芝,浙江省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泉灵芝朵形圆整、质地致密、比重大、底色好,具有较好的商品性。 有效成份高,三帖类含量高于其它地方所产灵芝,总糖含量比一般灵芝高 22.2%。灵芝,是中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 理与临床研究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灵芝多糖是扶 正固本、滋补强壮的主要成分,对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 运动等各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 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帖类、16种氨基 酸、蛋白质、甘露醇、甾类、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以及微量元素 钠、铁、镁、锌等。灵芝的外观由菌伞菌柄构成,依色泽分成赤芝、黄芝、 白芝、青芝、黑芝紫芝六种,真正具有药理作用并大量栽培的只有灵芝, 且85%的有效成分集中在菌伞。
龙泉青瓷的作文
![龙泉青瓷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5afba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d.png)
龙泉青瓷的作文
龙泉青瓷,别名龙泉窑青瓷,是中国著名的青瓷之一,产于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青瓷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多样,品种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龙泉青瓷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
唐代时,龙泉窑已开始烧制青瓷,但当时的产品还相对简单。
到了宋代,龙泉青瓷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制作技术日益精湛,造型设计日渐多样化。
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色泽淡雅,釉质细腻,造型优美,在宋代社会中广受欢迎。
进入元代后,龙泉青瓷的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的龙泉窑烧制出大量形态各异、雕刻精美的青瓷器物,如龙纹瓶、貔貅香炉、狮钮尊等,这些精品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品。
明清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继续传承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釉色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素青釉,还出现了掐丝珐琅彩等新颖的装饰工艺。
龙泉青瓷的品种也日益丰富,除了日用器皿,还出现了一些装饰性的艺术品。
进入现代,龙泉青瓷依然保持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当代龙泉青瓷不仅在造型和工艺上延续了传统,还积极吸收现代设计理念,推陈出新。
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龙泉青瓷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理念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龙泉青瓷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它的精神内核——追求卓越
工艺、注重造型美学——始终未变。
正是凭借着这种执着的匠心精神,龙泉青瓷才得以绵延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泉青瓷阅读理解
![龙泉青瓷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3830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0.png)
龙泉青瓷阅读理解
龙泉青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瓷之一,起源于宋代,并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它的釉色以浅绿色为主,带有一丝青气,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而这种釉色正是由于龙泉青瓷在制作过程中特殊的窑炉环境和烧制技术所造成的。
龙泉青瓷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烧制参数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控制,使得瓷器在高温下呈现出独特的釉色。
除了釉色,龙泉青瓷的工艺也非常精湛。
它的造型多样,既有器形庄重大气的大型器物,也有形态优美小巧的文房用具。
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制作工艺上的细节处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纹饰的刻画精细、釉面的光洁平滑等,都展现了制作者的高超技艺和严谨态度。
龙泉青瓷在历史上曾广泛流传于各地,并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有所珍藏。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龙泉青瓷的基础上,还有许多现代陶瓷艺术家致力于创新和发展,使得龙泉青瓷在当代艺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龙泉青瓷的内容和形式
![龙泉青瓷的内容和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09c757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1.png)
龙泉青瓷的内容和形式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龙泉青瓷进行介绍。
一、内容:龙泉青瓷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器型、纹饰和釉色三个方面。
1. 器型:龙泉青瓷的器型种类繁多,有盘、碗、盏、瓶、罐、壶等等。
这些器型形态各异,既有简约典雅的古朴形式,也有华丽精致的繁复造型。
无论是器物的大小还是造型的复杂程度,都展示了制作者的匠心独具。
2. 纹饰:龙泉青瓷的纹饰主要有刻花、划花和涂花三种形式。
刻花是指将纹饰刻在器物表面,形成凹凸有致的图案;划花则是在器物表面用尖利的工具划出纹饰,形成线条的效果;涂花则是将彩料涂抹在器物表面,形成色彩斑斓的图案。
这些纹饰既有自然界的花卉、动物、山水等形象,也有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寓意深远的图案。
3. 釉色:龙泉青瓷的釉色以青色为主,但也有其他颜色的变化,如白、黄、紫等。
其中,青色釉是龙泉青瓷最具特色的釉色,呈现出独特的青瓷质感。
这种青色釉既有浓郁的湖石青,也有淡雅的天青,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二、形式:龙泉青瓷的形式主要包括胎体、胎釉和施釉三个方面。
1. 胎体:龙泉青瓷的胎体以瓷土为主要原料,通过制作、成型、干燥等工艺制成。
瓷土纯净细腻,质地坚硬,为制作高质量瓷器提供了基础。
2. 胎釉:龙泉青瓷的胎釉是指在胎体表面涂刷的一层釉料,用来保护胎体和增加瓷器的美观度。
胎釉要求均匀细腻,不得有气泡和露胎等缺陷,以保证瓷器的质量。
3. 施釉:龙泉青瓷的施釉是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胎体上,经过烧制后形成釉面。
施釉的工艺对瓷器的质量和外观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掌握好施釉的技巧,才能制作出色彩斑斓、釉面光滑的龙泉青瓷。
总结起来,龙泉青瓷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独特精美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器型、纹饰还是釉色,都展示了制作者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
同时,胎体、胎釉和施釉等形式的处理也为龙泉青瓷的品质和外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c5818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a.png)
龙泉青瓷的介绍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市。
它的特点是采用青瓷胎,釉面呈青色,质地坚实,釉面光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龙泉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的发展是在宋代。
宋代时期,龙泉青瓷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主流瓷器之一。
在明清时期,龙泉青瓷的生产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是选料,选择高岭土、石英砂、长石等原材料,经过混合、研磨、过筛等工序,制成瓷泥。
然后将瓷泥制成坯体,经过干燥、修整、装饰等工序,制成成品。
最后是烧制,将成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变成坚硬的瓷器。
龙泉青瓷的釉面呈青色,是由于釉料中含有铁、钴等元素,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的。
青瓷胎的质地坚实,釉面光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龙泉青瓷的造型多样,有花瓶、盘子、碗、壶等多种形状,装饰也非常丰富,有刻花、刻纹、绘画等多种工艺。
龙泉青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瓷器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中国瓷器文化的精髓。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https://img.taocdn.com/s3/m/15223c7ef242336c1eb95e12.png)
龙泉青瓷人类对色彩的追求总是执着的。
在瓷器上青色一直是古代中国人追求和崇尚的最重要的釉色之一。
青瓷在中国陶瓷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开始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早期。
从宋代的一些青瓷琮、三足炉等器皿可以看出,青瓷作为青铜礼器的替代品使用,可见青瓷的地位,而明代因青花的崛起整个青瓷系统慢慢走下神坛开始衰败。
虽然后世偶有仿制但整体工艺水平已大不如前。
青釉瓷可根据颜色的深浅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三大类。
青釉发色以豆青最重,冬青次之,粉青最浅。
青瓷在地域划分中被分为南方青瓷系统和北方青瓷系统,北方青瓷系统的代表性窑口为耀州窑,南方青瓷系统的代表性窑口为越窑、龙泉窑、官窑、汝窑等。
北方青瓷的发展要晚于南方青瓷,瓷器的细腻程度和质量也不及南方青瓷。
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的就是南方青瓷代表之一——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
龙泉窑始于五代,(也有说是三国两晋,因为龙泉当地烧制青瓷自两晋以来就有,只是当时并未形成规模,烧制的器皿粗糙,无自身特点,在实际意义上并不能视为一个瓷窑体系。
且历史文献对龙泉窑起始的记载并不是非常明确)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一、龙泉窑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一)五代到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石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又是瓯江的重要发源地,所以不仅为制瓷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而且还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水路运输便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
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泉青瓷一、龙泉青瓷的历史与现状(一)龙泉青瓷的兴起据《中国青瓷史略》中介绍,“龙泉开始烧造的时期,大约在五代以后,越窑衰落了,龙泉就代之而起。
”龙泉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等地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龙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水初元年”(公元420年)墓葬品中有青瓷“鸡首壶”、“鸡冠壶”、“莲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黄釉。
据专家考证,系为龙泉青瓷创始年代的产品。
此时的龙泉窑业规模不大,操作简单,制作租糙。
[2](二)龙泉青瓷的发展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窑址49处。
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皆淡青色釉青瓷。
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
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用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
尤其是哥窑和弟窑,“凡瓷器之处于此二窑者极其精莹,纯粹无暇如美玉,然今人家亦鲜有者,或一瓶一钵,动辄博数十金。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龙泉至青田的大溪大规模疏浚整治。
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沿大溪从南区向东区延伸,为龙泉青瓷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就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南宋财政非常困难,所以奖励对外贸易,以海关税收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瓷器就是中国输出海外的重要物品。
南宋时,产品销售到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外销以碗、盘为主,如刻花莲花荷叶碗,内底印“金玉满堂”“昆阳片玉”铭文碗,折腹平底盘等。
到了南宋中期,随着白胎厚釉精美青瓷的烧成,龙泉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纷纷争购,当作珍贵的礼品和日用瓷,外销量进一步增加。
“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菽园杂记》中的这句话,或许可以更好的体现当时的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销售之火热。
[3]南宋末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到战争破坏和越窑、婺窑、瓯窑相继衰落,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
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末期窑场28处,大窑村后有个叫“官厂”的地方,民间传当时是“京官”住此监造青瓷的窑厂。
城东梧桐口村至武溪村有南宋窑址40余处。
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国内外。
[4](三)龙泉青瓷由盛转衰13世纪末,元朝的大统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元朝继续重视对外贸易,龙泉青瓷作为重要商品之一,大量外销到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外销的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
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品种增多,器型增大。
由于销量不断增加,青瓷业迅速发展,新的瓷窑不断出现,在龙泉窑著名产地之一大窑,有50多处瓷窑在忙碌地生产,需要瓷窑紧密相连,白天烟幕弥漫,夜间窑火辉映,盛况空前。
1976年,韩国在附近海域新安海底发现了一艘中国元代的商船,总共打捞起各类文物2.2万多件,其中龙泉青瓷1.2万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对外贸易中的数量与比例之巨。
然而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
其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品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
龙泉青瓷逐渐由盛转衰。
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海外贸易的拓展还可促进青瓷生产。
正统年间(1436-1449)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国内外艺术鉴赏家所收藏。
成化、弘治(公元1465年—1505年)以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海盗入侵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带瓷窑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
窑数减至160多处。
至清初,窑厂所剩无几。
清中叶,仅剩南窖、瀑云埠头村、青溪孙坑村等地70余座窑。
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
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工艺至此凋零。
到了民国时,宝溪一带民间窑厂虽能仿制古龙泉青瓷,但人数不多,工艺落后,成品率极低,釉色优劣不稳。
(四)龙泉青瓷的复兴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龙泉青瓷生产的恢复发展,瓷业职工在继承龙泉青瓷独特技艺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原料加工、成型工艺、釉色研究、造型艺术、烧成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
目前,龙泉有青瓷作坊200多家,工匠几十位。
尤其在2000年至今这一时期是黄金发展阶段,龙泉青瓷正逐渐恢复元气并走向新的高潮。
回顾历史,有助于今天的发展。
反思历史是为了未来,下面首先分析一下制约龙泉青瓷发展的因素。
二、制约龙泉青瓷发展的因素分析(一)技术因素1.技术还原尚待努力,创新举步维艰。
龙泉青瓷在明清时期基本没落,以青瓷制作为业的艺人几近断代,再加上民国时期盗宝者的破坏,龙泉青瓷更是伤痕累累,这对工艺技术的保护以后来的工艺技术的还原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1957年在周总理的大力倡导下,龙泉青瓷才恢复了生产。
虽然国有体制下的龙泉青瓷很快便恢复了生产,但是受体制的局限,生产发展不快,工艺创新举步维艰。
2.工艺保密,阻碍工艺技术的传播。
家族式工艺传承仍然是工艺技术传承的主要方式,从目前龙泉青瓷行业中有名的生产厂家以及家庭作坊来看,传内不传外依旧是大部分青瓷艺人或业主保持竞争优势的最主要的手段。
但是这种传承方式一方面影响了传统工艺的受众面,另一方面不利于先进工艺的快速传播,甚而有可能出现工艺流失与中断。
如何在传播工艺和保持竞争力两者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单个青瓷企业保持其竞争力的同时与其他企业交流其工艺,推动整个青瓷业的发展,是一个难以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人才出现青黄不接,不利于工艺传承。
龙泉青瓷为国之瑰宝,青瓷产品远销五大洲。
但是目前龙泉瓷厂喜忧参半,订单多了但是企业人才不够,龙泉青瓷人才已经告急。
据龙泉青瓷协会会长徐定昌介绍,目前龙泉青瓷企业已达到128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但其中的专业人才比例太低。
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再生产,青瓷人才已经严重短缺。
据了解,在龙泉的青瓷行业里,目前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0人,中级30人,初级50余人。
从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看,具有“工艺美术师”称号的青瓷行业人才仅百余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69%。
从培养方式上看,现在还是以“师傅带徒弟”及“家庭培养”两种形式为主,缺乏系统完整的培训机制,人才培养问题依旧严峻。
4.原材料方面的技术存在问题,不利于保证大宗生产现下龙泉青瓷企业以生产艺术瓷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龙泉青瓷行业改革后,原来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生产形式,被分散成一家一户的生产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在早期是靠低投入、产量小、手工生产的艺术瓷起步,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资金积累的增加和机械技术的提高,大批量生产的日用瓷将是青瓷企业的生产方向。
要大批量生产日用瓷,徐定昌认为首要解决的是瓷土原料标准化的问题。
瓷土是制作青瓷的主要原料,但是不同地方开采的瓷土所含的微量元素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对于最终的青瓷成品有着很大影响。
大宗生产,要求产品具有一致性,然而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将不同瓷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控制到一致的水平,以至于会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并导致成品不能统一。
(二)行业组织和政府政策影响行业协会是由同行业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中介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的行业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和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前后。
[5]从西周开始,我国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分工也逐渐细化。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加上城市的出现和繁荣,产生了行业的萌芽。
《史记》中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这里的“肆”,指的就是中国最早的行会组织。
[6]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一方面是为了应付官府的差遣,便于行会会员共同承担应尽义务和分摊各会员应付的份额。
从官府来看,行会便于其统治和管理手工业、商业者,可以简便有效率地通过行业征徭役,派官差和推行各种经济政策。
[7]各类行会在历史上的大致作用如下:1.通过制定行规行纪,用对会员强制的办法,限制行业内部的竞争,同时抵制来自外部的竞争。
2.举办同济同业人员的贫穷、疾病、养老、送老等福利事业。
3.承接并应酬官府的要求,保证本业人员所承担的政府限度的征役,努力抵制官府的过分剥削和欺压。
[8]当代社会的龙泉青瓷行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基本上继承了古代行业的传统,现有整个行会有厂家128家,从事青瓷生产人员接近5000多人,生产的青瓷品类达3000多种,产量达3000多万件,工业产值1.4亿元,销售产值达1.2亿万元。
经过调研,发现龙泉青瓷行业在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方面主要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龙泉地区青瓷市场竞争的混乱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原有旧的体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兴起,在龙泉青瓷行业也出现了大量这类企业。
以前各生产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企业只是生产型企业,不用关注销售和市场。
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企业进入市场,自产自销,企业角色转向生产销售型。
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竞争,各企业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生产观念陈腐,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制造出大量仿造产品、粗制滥造的产品,在市场上贯以“正宗”面目,以假乱真,根本没有正宗产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龙泉青瓷研究所的毛正聪大师介绍说,国有青瓷厂倒闭后,由于体制的原因,有三批人纷纷自立门户,建立起大大小小的青瓷厂。
这三批人分别是:(1)原国有企业的销售人员,他们手上有一定的客户资料,凭借这个优势形成销售网络;(2)原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凭借自身拥有技术的优势;(3)原国有企业的机器工作人员,从一定方面来说也可算为技术人员一类。
通过以上三类人的发展,形成今天龙泉青瓷行业的百家争鸣的现象。
由于受规模限制,故基本以生产艺术瓷为主,不可避免的出现有瓷产品的仿造现象,以低价格竞争来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
2.创新举步维艰,突显竞争力度不足相对于龙泉青瓷,其他地方青瓷行业不断发展,如景德镇、石湾等产区的产品以大师精品为主,它们以传统综合性开发方式,制作单件个性化,强调手工的艺术品,成绩斐然;而福建德化和广东潮州两个艺术瓷产区在中国入世后立足本土文化,创新传统工艺,面向国际市场,加强现代特色,产品焕然一新。
把传统工艺与西方装饰理念,以及多元化的装饰工艺相结合,适应西方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开拓了一条新路。
总而言之,龙泉青瓷市场份额占有量小,竞争力度不足,其中关键一点是青瓷的创新不够,导致竞争力度不足。
3.政府倾斜政策、宣传、扶持品牌力度还不够(1)政府对青瓷行业的倾斜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由于龙泉地区的特殊情况,山多地少,生产用地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
而政府有明文规定,三令五申,不能乱占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