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十篇)《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__,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__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__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__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__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__,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__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__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教学设计
6.课后作业:布置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以及课后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度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
b.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的?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保持书写工整、清晰。
2.做题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的画图、列表等方法,降低解题难度。
3.实践题和探究题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
2.分步骤引导,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分解为简单易懂的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教学策略:运用直观的教具、生动的语言和示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3.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购物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个别辅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3.评价反馈:对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关系及计算方法。
2.方法归纳: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单价、数量和总价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2.注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方法,如画图、列表等,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降低解题难度。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3元。
这里的1元就是铅笔的单价,3支是铅笔的数量,3元是铅笔的总价。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单价:单价是指每件商品的价格。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这个1元就是铅笔的单价。
数量:数量是指购买商品的件数。
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这个3支就是铅笔的数量。
总价: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需要支付3元,这个3元就是铅笔的总价。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商品的总价。
只要我们知道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总价。
4.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的总价是多少?解答:根据总价 = 单价× 数量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总价 = 1元× 3支 = 3元所以,小明需要支付的总价是3元。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的总价是3元,每支铅笔的价格是多少?解答:根据总价 = 单价× 数量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单价 = 总价÷ 数量 = 3元÷ 3支 = 1元所以,每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第一篇: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设计婺源县高砂中心小学胡文山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有没有独自去的(去过请举手)。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超市去看看,去超市汲取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二、探究新知:(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①(大屏幕出示):这是阳阳在超市购物时的小票,这张购物小票你能看懂吗?从这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中婺超市单号:50—09680 机号时间:2016—11—26 19:33 工号: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矿泉水2元4瓶8元笔芯15元2盒30元鱿鱼丝15.8元2包31.6元凤梨12.8元2Kg25.6元购买件数:9应付总额:95.2元付款金额:100元找零:4.8元②学生交流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
如,阳阳买了4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1)理解“单价”①大家能够读懂购物小票,真聪明!不过,这张小票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单价、数量、金额。
谁能说说“单价是什么意思?”(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
笔芯的单价是15元,表示一盒笔芯的价钱是15元。
鱿鱼丝的单价是(),表示每包鱿鱼丝是()元。
凤梨单价是(),表示一千克凤梨是()元。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师:现在我们来一个大比拼,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老师先说:“一个本子是3元,本子的单价是3元。
”学生接着说…(至少5个学生说)③巩固“单价” 【出示课件:判断单价】(2)理解“数量”“总价”①哪“数量”是指什么呢?引导看购物小票,阳阳矿泉水的数量是(),阳阳买笔芯的数量是(),阳阳鱿鱼丝的数量是(),阳阳凤梨的数量是(),谁能说说,“数量”表示什么意思?(买商品的件数、个数或公斤数的多少称之为“数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练习题,他做得怎么样?大家一起来评价一下。”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它们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这个关系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4.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习兴趣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逐渐从直观操作转向抽象思维。在此阶段,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可能尚未形成明确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严谨的学习作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3.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我国商品价格体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学会节约资源,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中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觉得这个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单价、数量、总价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数量关系,比如说购物时会有买了多少件商品、付了多少钱之类的问题。
下面的问题你会解答吗?(引出例4)二、.探究新知。
(1)这两个问题有三个共同点。
①这两个问题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的数量。
②问题都是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③都用乘法计算(2)认识单价、数量、总价:①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②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③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3)标出算式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并观察总结数量关系。
观察得到单价×数量=总价变式:240元买了3个篮球,一个篮球多少元? 40元可以买4千克鱼,1千克鱼多少元?观察得到总价÷数量=单价变式:篮球每个80元,240元可以买几个篮球?鱼每千克10元,40元可以买几千克鱼?观察得到总价÷单价=数量三、课堂练习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什么?求什么?(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已知每套校服120元是单价,买5套是数量,求要用多少钱?就是求总价单价×数量=总价(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已知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是数量,花了420元是总价,求每台复读机多少元?就是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四、总结总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课后反思刚讲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总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还可以,我在课堂上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超市购物的情境,使学生知道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常常用到,并不陌生,只是我们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难点:1.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表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演示。
3. 练习题或小组活动材料。
学生准备:1. 笔记本或练习本。
2. 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提出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深化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并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单价、数量和总价》 (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子。
2. 学生准备计算器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认知。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练习。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
五、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作业。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总结和作业五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概念及其关系的环节。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出示的实际问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能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去超市购物,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他还买了2瓶牛奶,每瓶牛奶的价格是10元。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总价。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复习并巩固单价和数量的概念。
2.确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运用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书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复习1.复习单价和数量的概念,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
2.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回答示例中的单价和数量。
Step 2: 引入新知识1.提问:“单价和数量有什么关系?”2.以购买水果为例,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些水果的单价是5元,购买了3个,总价就是15元。
Step 3: 计算练习1.出示一些购买物品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出总价。
2.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如果物品的单价是10元,购买了5个,那么总价是多少?将问题分享给其他学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Step 4: 解释计算方法1.学生分享计算方法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总价的方法,即将单价乘以数量。
Step 5: 案例分析1.给学生一些购买物品的案例,让他们自己计算总价。
2.收集学生的计算结果,让他们在黑板上依次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然后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和讨论。
Step 6: 练习巩固1.以课本上的相关习题为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Step 7: 拓展练习1.提供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实际生活中与单价、数量和总价有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独立解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能够熟练计算出总价。
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计算总价的方法,并拓展了思维。
可以通过更多实例的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并注重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2. 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4.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6. 总结提升: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
3.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 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件、教学素材。
2. 练习题、答案解析。
3. 教学反思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内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一定去过超市吧?超市里有许多的商品(出示超市陈列商品图片),每件商品都有一个标签,篮球每个80元,买3个多少钱呢?求3个80是多少?80×3=240(元)答:买3个篮球要240元钱。
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求4个10是多少。
10×4=40(元)答:买4千克要40元钱。
二、探究1.教学例4。
师: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学生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让学生尝试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解释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每个篮球80元、每千克鱼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个、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生活中你熟悉事物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篮球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生:单价×数量=总价。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生: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单价”、“总价”的含义,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理解“单价、总价”的含义,会用“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到附近商店或超市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1.谈话:昨天李老师请同学们到超市等地方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钱,老师也去了解了一下。
这是老师了解到的两件商品。
(出示实物投影。
)提问:舒肤佳香皂上标着¥4元,表示什么意思?剥笔刀上标着零售价6元,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舒肤佳 4元剥笔刀 6元2.谈话:下面请你们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件商品的价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铅笔 1元铅笔盒 14元。
3.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商品以及它相对应的价钱,那么如果现在老师想买这些商品,那还应该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舒肤佳 4元 2块剥笔刀 6元 3个铅笔 1元 6枝铅笔盒 14元 5个4.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要买每样商品要花多少元呢?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绘制表格(二)引导观察,抽象出数学模型引导:同学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了?小组讨论,师巡视。
组织交流,完善板书,得初相应的结论:明确:第一竖行这些价钱都是每一件商品的价钱,在商业上我们称它为单价。
所以这些价钱都表示商品的什么?齐说:单价(把表格中每条等改成单价)讲解:单价每块4元,可以写成“4元∕块”元∕块读作元每块,你能读一读其他的单位名称吗?指名读。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等。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单价”、“数量”和“总价”,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单价:指每件商品的价格。
数量:指购买商品的件数。
总价: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2. 通过实例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支铅笔的单价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那么小明需要支付的总价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计算:1元/支× 3支 = 3元。
3. 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的关键信息。
3. 讲解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
3. 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关键信息,正确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商品价格,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和区分。
2.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等。
2. 提问:我们之前学过如何计算一个商品的总价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
- 单价:一个商品的价格。
- 数量: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 总价: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2. 通过实例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 例如,一个苹果的单价是3元,购买了5个苹果,那么总价是多少?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讲解计算方法(10分钟)1. 讲解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 总价 = 单价× 数量- 单价 = 总价÷ 数量- 数量 = 总价÷ 单价2. 通过实例演示计算方法。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能想到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吗?七、作业布置(5分钟)1.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教师应该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单价的认识,通过实例和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的关系。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加深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1.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出示教材52页例4)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解答。
2.引入课题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今天我们就来总结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概括“单价×数量=总价”
师:发票中的2000元表示什么意思?(板书:总价)
(3)说一说,算一算。
师:出示问题:橙汁每瓶4元,一箱12瓶共多少元?每箱橙汁40元,200元可以买这样的橙汁几箱?200元可以买5箱橙汁,每箱橙汁多少元?
师: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练习,再汇报、交流。
生:讨论并发现验证: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1点?
生1: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
生2:还知道买了多少件商品,算共花的钱数。
(2)认识理解“单价”。
师:发票里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课件出示发票联)你知道发票中的“单价”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单价)
师:是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学生介绍学习用品类、服饰类、食品类的物品单价)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教材P52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完成教材P55页第8题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生活入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个背包单价:60元;一副太阳镜单价:40元;一架相机单价:850元;一个水瓶单价:10元;一顶太阳帽单价:15元;一双登山鞋单价:42元。
问:1、单价是什么意思?买9个水瓶要多少元?2、再买8顶太阳帽,一共要多少元?一、说一说各种旅游用品的单价。
例:水瓶单价3元,就是一个水瓶3元。
背包单价60元,就是一个背包60元;太阳镜单价40元,就是一副太阳镜40元;相机单价850元,就是一架相机850元;水瓶单价10元,就是一个水瓶10元; 太阳帽单价15元,就是一顶太阳帽15元; 登山鞋单价42元,就是一双登山鞋42元。
学生思考回答:单价:单价是指某种商品单位数量的价格,也指商品的最小计价单位。
也就是指一个数量单位商品的价格。
二、填表。
10990×=(元) 158120×=(元)单价×数量=总价三、买9个水瓶和8顶太阳帽一共要多少元?10915890120210+=+=××(元)答:一共需要210元。
习题巩固1、想一想,填一填。
单价×数量=总价能推出什么等式?(多媒体展示) 2、填表。
(单价:8元/千克)3、根据已知条件解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常用的数量关系》
漯河育才学校
高小远
2015年10月10日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2页、第57页、58页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会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在漯河,你知道的大型超市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逛一逛。
出示三张关于购物场景的图片和一张购物小票,在购物小票中寻找新的数学量。
(板书课题)
关于课题,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会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议
1.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①生自主讲解。
请仔细观察购物小票,说一说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列数字的具体含义。
设疑:到底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②自主交流,生成概念。
请一位学生上台讲解这三列数字的含义,其余同学当“评委”,师适时引导,全班总结评价。
2.出示自学提示(一)
观察前三行数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及时解决生成问题。
)
3.议(一)
(1)生思考后汇报。
①2×3=6。
②10×1=10。
③9×2=18。
请一位学生上台讲解,其余同学当“评委”,全班总结评价。
(2)生自主总结概括。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4.生自主利用概念解决问题。
篮球总价:80×3=240(元)。
5.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请思考后口头解答被遮挡部分。
②说一说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还能怎么表示?
6.议(二)
①鱼的单价:40÷4=10(元)
②同桌交流后汇报: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还可以表示成:总价÷数量=单价或者总价÷单价=数量。
7.完善小票信息,并举例
生完善小票信息,全班汇报交流,及时反馈,找出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其实在生活中,关于这三个数量关系的一个应用非常广泛,那你能根据你的购物经验说一说吗?
老师也搜集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练
1.我会做:
把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连在一起,再选择其中一组,提出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式并解答。
①一套儿童玩具85元买了6千克糖
②共花了3元买2套儿童玩具
③共花了120元每支铅笔1元
我选第()组,提的问题是:?
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2.我会用:
小胖去文具店买文具,你能帮他算出笔记本每本多少元吗?
3.我能行:
小丁丁到超市想买9支圆珠笔,有两种包装:单支的包装,4元一支;9支一盒包装的27元,你觉得小丁丁怎样买合算?
随堂作业:
1.课本第52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8题。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