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灾害评估标准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
首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会考虑气象灾害的类型,比如台风、暴雨、干旱、雷电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评估标准会有所
不同。
其次,评估标准会考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包括历史上类似
灾害发生的频率、概率等因素,以及对应的气象监测数据和预警能力。
然后,评估标准还会考虑灾害对人员、财产、生态环境等方面
的影响程度,包括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系统破坏
等情况。
最后,评估标准还会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比如受灾地区的
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应急救援能力等,以综合评估灾害风险
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可以帮助政府部门、企
业和个人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潜在的气象灾害风险。
基于评估结果,
可以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
减少可能的损失。
此外,评估标准也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资源投入和应急响应,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总的来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标准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具,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评估气象灾害的风险,为灾害管理和风
险应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不断完善和应用这些评估标准,可
以提高社会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习水县历年冰雹灾害分析评估
习水县历年冰雹灾害分析评估摘要:习水县由于地形复杂,山体切割严重,山岭崎岖,山岩峻峭,沟壑纵横交错,起伏叠嶂,因此,局地小气候特别明显,非常容易出现气象灾害,其中,冰雹灾害尤其严重,从统计的50年时间里,出现了冰雹灾害23次,给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的生命财产造成了灾害,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县冰雹灾害的发生频率、特点。
关键词:冰雹、时间线性分析、灾害评估1.引言习水地处黔北,东连贵州桐梓县、重庆綦江县,西接贵州赤水市,南近贵州仁怀市、四川古蔺县,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
由于习水县高低相差很大,丘壑纵横,局地小气候现象特别明显,再加上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气象灾害时时刻刻侵袭着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所以,我们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让我们逐步的去改变生活环境。
2.冰雹灾害出现时间特点分析2.1.冰雹出现的频率分析从58年建站以来的50年时间里,在我县境内出现,并且造成灾害的冰雹灾害性天气共有23次,占总年份的46%,基本上相当于平均两年就出现一次冰雹灾害性天气。
其中,受灾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9次,占总年份的18%,出现人员死亡的有7次。
出现的23次冰雹灾害天气都不同程度地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
在这50年的时间里,共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有23次,按照出现的时间线性看,从58年到67年的10年中,共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有5次,平均两年出现一次;从68年到77年的10年中,共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有3次;从78年到87年的10年中,共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有12次,占总次数的52%;从88年到97年的10年中,共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有1次;从98年到2007年的10年中,共出现冰雹灾害性天气有2次。
2.2.冰雹出现的年际特点成因分析为什么从时间线性上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经过仔细的分析调研,其原因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50、60、70年代,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灾害,这样造成极端气候的出现。
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是对生命、财产、生计以及人类依赖的环境等可能带来潜在威胁或伤害的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判定出风险性质、范围和损失的一系列过程。
一、灾害风险评估内容(一)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评估区域大气、水、岩石、生物等内部及相互之间作用的稳定程度,诊断区域内的不稳定因素并将其量化甚至时空化,为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基底参数。
例如,一场强烈地震发生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山地区,可能形成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短时强降雨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山地丘陵区,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而发生在平原城市地区,则更容易造成内涝。
(二)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评估致灾因子的强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袭击的概率远大于内陆地区,其概率可能为1年3-5次,而内陆地区可能3-5年出现1次。
(三)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评估承灾体受到自然灾害风险打击时的易损程度和恢复能力。
例如,地震灾害中,同一烈度区内,土木结构的房屋容易出现倒塌,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倒塌的可能性较土木结构小很多;妇女、儿童、老人在自然灾害中更容易受到严重伤害。
(四)综合风险损失度评估评估区域承灾体在一定危险性的灾害风险事件下损失的大小。
例如,某省正常年景下,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可能导致5亿到8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偏重年份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8亿到15亿元。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是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的基础,而风险损失评估则是灾害风险评估的核心。
二、灾害风险评估的流程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需要遵循一般的流程。
即确定在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一般情况下灾害风险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确定风险评估目标确定风险评估目标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的第一步。
风险评估目标是评估工作的方向和基准。
灾害风险评估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区域防灾减灾或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而定,在确定目标时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灾害的因素,也要考虑区域或者社区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经济背景,目标不能太大,否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不能太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规范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规范一、引言自然灾害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失,提前评估自然灾害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论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规范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评估目标、评估步骤、评估指标等。
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目标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预测和评估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防灾准备措施。
具体来说,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灾害频率: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不同灾害类型在特定地区的发生频率,以便对未来的灾害进行预测。
2.评估灾害强度:通过对历史灾害事件的评估分析,确定不同灾害类型在特定地区的可能强度范围,以便评估未来灾害对该地区的影响程度。
3.评估人口和财产风险:通过对自然灾害发生地的人口和财产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潜在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为灾害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步骤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灾害数据:通过搜集历史灾害事件的相关数据,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害规模等信息,建立起完整的灾害数据库。
2.灾害分类与归类:根据收集的灾害数据,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进行分类和归类,以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3.统计分析灾害频率与强度:利用统计方法,对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灾害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评估区域的人口和财产状况:结合区域的人口普查和财产调查数据,对灾害影响区域的人口和财产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潜在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制定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编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对不同灾害类型在不同地区的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灾害管理建议。
四、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灾害频率、灾害强度、人口风险和财产风险等。
1.灾害频率指标:灾害频率指标用于描述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发生某种灾害的概率,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年发生概率和重现期等。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自然灾害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级,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自然灾害,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流和热力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暴雪、冰雹、干旱等。
气象灾害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灾害的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来确定。
一般来说,气象灾害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四个级别。
轻度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小,中度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大,重度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严重,特重度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火山爆发等。
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灾害的规模、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来确定。
一般来说,地质灾害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个级别。
小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小,中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大,大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严重,特大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其严重。
三、水文灾害。
水文灾害是指由降水、融雪、冰雹等水文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水、干旱、旱涝灾害等。
水文灾害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灾害的规模、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文灾害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个级别。
小型水文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小,中型水文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大,大型水文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严重,特大型水文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危害极其严重。
四、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是指由动植物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虫灾、鼠害、病害等。
生物灾害的分级标准主要根据灾害的发生规模、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来确定。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突发事件共分四类四级。
一、一般突发事件(蓝色)(一)自然灾害类。
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和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3人(不含3人,下同)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下生命、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灾害及一般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
指造成3人(道路交通事故5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下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
指出现乙类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传染病疫情,5人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其它一般性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
指造成3人以下人员伤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二、较大突发事件(黄色)(一)自然灾害类。
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和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等造成3人以上(含3人,下同)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上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灾害,以及发生M≥5.0级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受伤,或危及5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重大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达6小时以上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
指发现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肺炭疽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甲类传染病疫情,5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或新发生的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重大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极端天气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极端天气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一、引言极端天气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极端气象事件。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频繁,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如何对极端天气风险进行评估与应对,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
二、极端天气灾害的类型和成因极端天气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暴风雪、台风、雷暴、高温和冰雹等,其中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台风灾害是三种较为常见的灾害类型。
洪涝灾害多由暴雨、暴洪、山洪、泥石流等因素引起,其潜在危害源主要包括:降雨量、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利用、水文气象条件和工程水利设施等因素。
干旱灾害指气温高、降水不足、蒸发量大等因素导致的土地水分不足,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滩涂扩张等问题。
干旱的主要成因包括气候因素、环境因素、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
台风灾害是由于台风在登陆时带来的超强风雨和高潮而造成的,其危害源包括强风、强雨、风暴潮和海浪等。
台风的形成决定于海面温度、水汽含量、大气环流等因素。
三、极端天气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针对不同的极端天气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
比如,在洪涝灾害中,可以采用暴雨特征值、洪水概率分析、综合危险性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估。
在干旱灾害中,可以采用气象干旱指数、水文干旱指数、农业干旱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
对于台风灾害,可以采用气象学、统计学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估。
四、极端天气灾害的应对策略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时,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控制:预测预警、减灾救援、灾后恢复和风险管理。
预测预警:预测预警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政府和专业机构应当加强对极端天气现象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御。
减灾救援:对极端天气灾害采取减灾措施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
对于洪涝灾害,可以采取加强排涝工作、强化防洪设施、加强抢险力量等方法;对于台风灾害,可以采取加强海上救援、规定撤离区域、加强房屋骨架等方法。
灾后恢复:灾后恢复是灾民回归正常生产和生活状态所需要的关键措施。
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数量化方法及其应用
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数量化方法及其应用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暴雨、洪水、暴风、台风、干旱、冰雹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价和管理至关重要。
数量化方法是评价和管理气象灾害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下面将对其主要方法及应用进行论述。
一、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数量化方法1.风险度量模型:通过测量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将气象灾害的风险量化。
常用的风险度量模型包括概率-影响矩阵、风险矩阵和事件树分析等。
-概率-影响矩阵:将概率和影响程度表示为矩阵,通过计算概率和影响的乘积得到风险值,用于评估不同事件的风险级别。
-风险矩阵:将概率和影响程度分成多个不同级别,通过将概率和影响程度映射到相应的级别,得到不同事件的风险值。
-事件树分析:将灾害事件的发生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可能路径和事件,通过计算每条路径和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对应的损失值,得到整个灾害事件的风险值。
2.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历史气象灾害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到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等信息,进而评估灾害的风险。
常用的数学统计方法包括概率分布函数、回归模型和时空聚类等。
-概率分布函数:根据历史灾害数据,选取适当的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进而推算出未来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回归模型:通过建立灾害发生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未来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强度。
-时空聚类:将灾害事件按时间和空间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灾害的周期性和空间集聚规律,并基于这些规律进行风险评估。
3.灾害风险地图:将灾害风险信息以地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管理。
灾害风险地图将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以颜色或符号等方式标注在地图上,方便决策者和公众了解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二、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应用1.灾害预警和预测:通过对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可及时预警和预测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谷雨时节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谷雨时节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谷雨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正是因为气象条件的变化,谷雨时节也常常伴随着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谷雨时节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对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谷雨时节的气象灾害类型谷雨时节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冰雹、暴风、低温冻害等,而人为灾害包括了病虫害和农业污染等。
这些灾害类型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二、谷雨时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为了准确评估谷雨时节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我们需要确定一些相关的评估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降水量、降水日数、温度变化范围、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要素。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谷雨时节气象灾害的风险程度。
三、谷雨时节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洪涝是谷雨时节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洪涝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首先,收集历史降水数据以及相关的气象记录,建立谷雨时节洪涝灾害的统计模型。
其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水文地理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评估谷雨时节的洪涝潜在风险。
最后,利用灾害预警系统和物联网监测手段,实时监测降雨情况,并及时发布警报,减少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四、谷雨时节的冰雹灾害风险评估冰雹是谷雨时节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直接损害。
冰雹灾害风险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收集历史冰雹事件的记录,包括冰雹发生的频率、强度和范围等信息。
其次,通过气象雷达和卫星图像技术,实时监测大气云团和冰雹的形成情况,预测冰雹灾害的可能性。
最后,结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期和灾害损失模型,对冰雹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为农民提供科学的防护建议。
五、谷雨时节的其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除了洪涝和冰雹,谷雨时节还常常伴随着强风、低温和病虫害等其他气象灾害。
基于灾损评估的北京地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引 言
气象灾 害 风险 区划针 对风 险地 区可能 遭受 气 象 灾 害影 响的严 重 程 度进 行 风 险识 别 及 风 险 评估 , 确
明确表示 风 险是概 率与损 失 的乘积 _ 。出于 同样 目 6 ]
的, 黄崇 福等 在信 息扩 散 理 论 的 基 础 上计 算 超越 概
率来 体 现不 同灾 害 强 度 的风 险特 征 , 据 此 进 行 风 并 险区划 口 。信 息扩散 理论 将灾 害损 失 情 况体 现 到风 ]
2 1 一13 0 1O —1收 到 ,2 1一62 0 1O —4收 到 再 改稿 。
资 助 项 目 : 京 市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0 0 0 0 6 0 0 1 , 京 市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1 2 0 ) 中 国气 象 局 关 键 技 术 项 目( MAG 2 1 M0 ) 北 Z9561690)北 9009 , C J 0 1 3
灾 害事 件 的损失 评估 模 型为驱 动 的风 险评估 方程 为
f一 ( q ) 1 )N。 ×( + /
i 1 =
() 2
用 , 考虑 到一 定 时 问 序列 下 冰 雹 灾 害灾 情 的 变 异 还 情 况 。对 在灾 害损 失 评 估 基 础 上 的 风 险 区划 , 出 提 了依据 不 同损 失 系数 下 的雹 灾 发 生 频 次 , 确 定 一 来
* E— al h h m i: b u@ im. n u c
第 5期
扈 海 波 等 : 于灾 损 评 估 的 北 京 地 区冰 雹 灾 害风 险 区 划 基
63 l
析[ 1 。P do等提 出 了用于 非稳 定 时间序 列 突变 检 er 测 的启 发 式分 割 算 法 ( G 算 法 )i , B L] 该方 法 基 于 滑 d 动 £检验 思想 , 有 效 处 理 非 线 性 、 平 衡 信 号 , 一 能 非 比 较 适合 基 于历 史灾 情 资 料 的时 问序 列 分 析 。B 算 G
C-02冰雹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2021.4.29)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FXPC/QX C-02冰雹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灾害调查类)中国气象局2021年4月国家应急部门 adm i n 国家国家应急部门 adm i n 国家国家应急部门 adm i n 国家目次目次 (1)前言 (2)冰雹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3)1范围 (3)2参考及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工作原则 (4)5工作程序 (4)6调查方法 (5)7技术方案 (5)8产品清单 (6)9分工与组织 (6)附录 A (8)附录 B (9)国家应急部门a d mi n国家国家应急部门a d mi n国家国家应急部门a d mi n国家前言本技术规范由“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组”解释说明。
主要起草人:符琳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郑永光国家气象中心王丽荣河北省气象局董旭光山东省气象局朱业玉河南省气象局尹丽云云南省气象局吴海英江苏省气象局薛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王秀明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唐为安安徽省气候中心张西雅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国家应急部门a d mi n国家国家应急部门a d mi n国家国家应急部门a d mi n国家冰雹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1 范围本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冰雹致灾危险性调查、评估和区划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调查方法、技术方案、分工和组织。
本技术规范调查的范围是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调查的时间范围为1978-2020年,根据资料获取实际年限,调查与分析处理时段可做适当调整。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省级及县级相关(气象)部门开展冰雹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工作。
也可作为开展冰雹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和科研的参考资料。
2参考及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参考或引用了如下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19996-2017 公开版纸质地图质量评定GB/T 27957-2011 冰雹等级 QX/T 511-2019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冰雹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突发事件共分四类四级。
一、一般突发事件(蓝色)(一)自然灾害类。
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和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3人(不含3人,下同)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下生命、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灾害及一般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
指造成3人(道路交通事故5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下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
指出现乙类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传染病疫情,5人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其它一般性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
指造成3人以下人员伤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二、较大突发事件(黄色)(一)自然灾害类。
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和风暴潮、台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风、山体滑坡等造成3人以上(含3人,下同)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上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灾害,以及发生M≥5.0级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受伤,或危及5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重大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达6小时以上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
指发现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肺炭疽及其他易扩散、流行的甲类传染病疫情,5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或新发生的动物疫情。
雨雪冰冻灾害分级标准
一般
雨雪冰冻灾害
1.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积雪深度在10厘米以上,或者山区大范围积雪20厘米以上且持续2天以上。
2.造成1人上、3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千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3.造成区内公路阻断,或者山区公路阻断持续1天以上。
4.造成区内电力设施破坏,引发停电事故,对本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
5.造成全区较大范围市内交通或供水、供气中断;或者造成全区较大范围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对居民基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6.其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省政府组织协调应急处置的。
较大
雨雪冰冻灾害
1.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持续2天以上积雪深度在10厘米以上、20厘米以下,或者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出现雨凇、冰凌直径在5毫米以上、10毫米以下,或道路结冰厚度在1厘米以上、2厘米以下,或者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持续2天以上日最低气温在零下5℃以下、零下8℃以上。
雨雪冰冻灾害分级标准
级别
灾害分级条件
特别重大
雨雪冰冻灾害
1.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积雪深度在30厘米以上,或持续3天以上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或者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出现雨凇、冰凌直径在20毫米以上,或道路结冰厚度在3厘米以上,或者监测或预报全区大范围日最低气温在零下10℃以下。
2.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
5.造成区内主要城镇城区交通或供水中断,气源供应紧缺,或者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紧俏,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影响居民基本生活。
6.其他需要区政府应急处置的。
3.造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断,经抢修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的;或者铁路干线运输中断,火车站列车无法正常运行。上述情况致使交通运输严重受阻或中断,大量旅客长时间滞留,产生严重社会影响。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标准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标准
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应急响应划分基本要求:在GB/T 29425-2012《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划分基本要求》中,对于因灾造成的不同情况,如因灾死亡人数、紧急转移安置的群众人数、倒塌的房屋数量等,有具体的应急响应划分基本要求。
2.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洪水、台风等,有具体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包括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响应流程、救援队伍组织、物资调配等方面的内容。
3. 应急能力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可以制定相应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灾害预警系统、应急通讯系统、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应急能力的现状和不足,为改进和提高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4.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演练和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灾害预警、应急通讯、紧急疏散、救援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模拟实际灾害情况,可以发现和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5. 灾害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
急处置能力至关重要。
包括现场指挥、通讯联络、医疗救治、物资调配等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得到评估和提升。
同时,还需要关注灾后重建中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灾区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总的来说,自然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和环节。
只有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估,才能真正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 战,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风 险评估和应对能力,以减少灾害损失。
02
致灾因子识别与分析
气象灾害因子
暴雨
暴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山洪 、泥石流等灾害,对城市基础
设施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台风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 潮可能造成房屋倒塌、道路阻 断、洪水等灾害,影响范围广 ,危害严重。
措施。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政府、企 业和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应急资源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储备机制, 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社区与公众教育
01
02
03
社区培训
开展社区培训,提高居民 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然灾 害防范知识,提高公众风 险意识。
应急疏散演练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指导 公众在灾害发生时正确应 对。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国际交流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挑战。
经验借鉴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经验,提高 我国灾害防范水平。
资源共享
共享国际灾害防范资源,共同应对全球自然灾害 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农业病虫害风险评估
总结词
农业病虫害风险评估是评估农业病虫害可能 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过 程。
详细描述
农业病虫害风险评估包括对病虫害种类、发 生规律、传播途径、危害程度等方面的分析 ,以及对农作物品种、种植方式、农药使用 等方面的评估。目的是确定病虫害可能造成 的潜在损失和影响,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
雷电
雷电活动可能导致火灾、电器 损坏、人员伤亡等,尤其对室 外作业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第33章 冰雹指数
第33章 冰雹指数§33.1 余额不稳定指数5T ∆(remaining instability index ;RII)1. 定义有人曾用该指数求取与之相对应层次的温度,结合不稳定度及中层水汽条件作冰雹的预报。
不稳定度T ∆即湿绝热温度与层结温度之差,余额不稳定度5℃(5T ∆)是指最大不稳定层(其不稳定度达到最大max T ∆)以上剩余不稳定度等于5℃。
即:()C T T ︒-∆-=∆5m a x 5 (33.1.1)相应该层的环境温度就是余额不稳定度5℃处的环境温度。
根据大量统计表明,这层至最大不稳定层可以看作能量集中区。
2. 5T ∆求取方法5T ∆的求取方法:第一步,近似将对流凝结高度作为云底高度。
第二步,计算不稳定度,假定云内按湿绝热温度递减率变化,从云底开始算起,一直算到最大不稳定层为止。
第三步,计算余额不稳定5℃,亦即算出: ()55-∆-=∆m T T 。
在层结曲线上沿最大不稳定层上的那一点湿绝热上升,至某一层,其层结曲线温度与该湿绝热线上温度之差等于5T ∆,那么该层的环境温度就是余额不稳定度5℃处的环境温度。
张喜轩,预报冰雹的方法,气象,1980(4),p.14-15。
§33.2 降雹动能(E)与强雹指数(SHI)§33.2.1 引言Witt 于1990年(下称W90)介绍的冰雹生成区探测算法(HCAA),是由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NSSL)开发出的冰雹探测算法。
它是一个基于反射率的算法。
RADAP Ⅱ VIL 算法业已证明是成功的(RADAP :雷达资料处理器;VIL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HCAA 有两个基础:(a)RADAP Ⅱ VIL ;(b)几次防雹试验期间采用的技术。
HCAA 也是为了与NEXRAD 风暴分析算法以及专门用于风暴结构算法的输出相适应而设计的。
为了满足美国国家天气局、空军、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不同需要,HCAA 分成两部分:指示所有尺寸的雹块和指示强雹(雹块直径D ≥1.9cm)。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农业灾害调查方案
农业灾害调查方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农业灾害如干旱、洪水、冰雹、病虫害等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歉收,还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对农业灾害的调查和预测至关重要。
目的本次农业灾害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农业灾害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分析农业灾害的影响和危害程度•提供有效的农业灾害应对措施和预防建议调查内容1.农业灾害类型调查人员将深入田间地头,细致地观察农作物状况,记录以下灾害类型:•干旱•洪水•冰雹•病虫害2.农业灾害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不同类型的灾害,调查人员需要做出不同的评估与记录:•干旱:记录降雨量、土地湿度、植被覆盖程度等数据,评估干旱程度。
•洪水:记录降雨量、水位、洪水范围等数据,评估洪水程度和影响范围。
•冰雹:记录降雹量、冰雹大小等数据,评估冰雹程度和影响范围。
•病虫害:记录病虫害种类和密度,评估病虫害危害程度。
调查方法1.普查法普查法是指对农业灾害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调查,可针对灾情、灾因、灾害的空间分布、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
这种方法决定了用普查表的形式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对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定出相应措施。
2.抽样法抽样法是通过少数样本进行概括或推断出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特征,可以节省调查成本与时间。
采取这种方法需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可信度,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当实地考察相同灾害的情况时,可以采用这种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是本次调查的核心部分。
调查人员可以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可以评估各种农业灾害类型的分布情况和占比,进一步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灾害类型。
2.农业灾害危害程度通过调查结果,可以评估不同类型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并为防灾减灾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3.对策与建议基于调查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政策和对策,包括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高农民减灾意识和防范技能、积极应对灾后恢复工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冰雹灾害评估标准
1 冰雹灾害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
1.1 概述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是在分项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关联度模型计算得到。
各评估指标的数据均来自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其度量单位以提供数据的机构通用的度量单位为准。
1.2 冰雹灾害的分项评估指标
冰雹灾害的评估指标为冰雹强度指标、冰雹持续时间指标和覆盖范围指标。
1.3 冰雹灾害的分项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
(1)冰雹强度指标:16
H 100Z I max max hin += ……………………………… (1) 其中,max Z 为雷达观测最大回波强度(单位:分贝),max H 为雷达观测最大回波顶高(单位:公里);
(2)冰雹持续时间指标:),.max(rep tim T V
L 10I = ……………………………… (2) 其中,L 为雷达观测冰雹云水平尺度(单位:公里),V 为雷达观测冰雹云移动速度(单位:公里/小时),rep T 为人工观测冰雹持续时间(单位:小时);
(3)覆盖范围指标:N
n I =cov …………………………………………… (3) 其中,n 为被评估区域内出现冰雹云回波的下一级行政区域数,N 为区域内下一级行政区域总数。
1.4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20I 30I 50I I tim hin hai ...⨯+⨯+⨯=cov
2 冰雹灾害等级评估
冰雹灾害综合评估指标所隶属的级别即为该冰雹灾害的评估等级。
等级
类型 冰雹灾害的综合评估指标(I hra ) 一级冰雹灾害
特重 I hai ≥1.0 二级冰雹灾害
重度 0.7≤I hai <1.0 三级冰雹灾害
中度 0.4≤I hai <0.7 四级冰雹灾害
轻度 0.2≤I hai <0.4 五级冰雹灾害
轻微 I hai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