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论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创作概况:从“五四”后便已开始的历史题材的创作,这时尤在短篇小说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重要的成果当是鲁迅的《故事新编》。
这部集子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
它的性属新历史小说,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写于一九二二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历史小说。
《奔月》、《铸剑》两篇是一九二六、二七年所作。
其余《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均作于三十年代。
二、思想内容:鲁迅写《补天》“不过取了旨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实则通过女娲捏土为人和炼石补天,描绘了艰辛劳动的雄奇瑰丽的情景,歌颂了创造的伟大。
他在女娲两腿间增添了一个小丈夫的形象,讽刺封建卫道者,自认为这是“油滑”,但也增加了作品针砭时弊的特色。
到《奔月》,讽刺的色彩更重了,它借勾划逢蒙的丑恶嘴脸,鞭挞那些忘恩负义、趁火打劫之徒。
同时也写出了羿落寞孤寂的难堪处境。
《铸剑》热烈地歌颂对残暴统治者的反抗和复仇精神,塑造了一个冷峻到极点却又有极热烈的心肠,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舍得自我牺牲的晏之敖的形象。
这个形象明显地寄托着作家的理想。
《奔月》、《铸剑》的正面主人公都有坚韧顽强的精神,却同时又是孤独的。
到了三十年代,在《非攻》、《理水》中的墨翟和大禹,便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了,他们自身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气质,也与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
这两个人物都是胼手胝足,为人民的利益磨顶放踵,埋头苦干。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鲁迅把他们作为支撑中国历史的脊梁,在这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不断向关内进逼的严重时刻,对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有重要意义。
因此三十年代的这几篇历史小说,与现实的联系更为密切。
《非攻》在中外敌人入侵时只知空嚷的曹公子募捐救国队,《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各色文人等,都是活动着的现实的影子,因而有很强的讽刺批判力量。
鲁迅的现实主义思想与文学成就
鲁迅的现实主义思想与文学成就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实主义思想和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思想与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鲁迅的现实主义思想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之一。
他的现实主义思想源自于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鲁迅的现实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着眼于生活的真实性:鲁迅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
他批判了一些文学家过分强调艺术性和浪漫主义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脱离了社会现实,对社会的现实问题缺乏关注。
2. 批判封建文化:鲁迅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是其现实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狂人日记》中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意识的束缚,批判了封建文化对人们自由和创造力的压制。
3. 关注人民的命运:鲁迅的文学作品重视人民的命运,关注他们的苦难和斗争。
他的《阿Q正传》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人民的痛苦,激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二、鲁迅的文学成就鲁迅用尖锐的笔触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他的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下面简要介绍鲁迅的主要文学作品: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描绘了封建文化对人们的束缚和压迫,以及人们的逃避和反叛。
小说的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意义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阿Q正传》: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不公正和人民的苦难。
小说中揭示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3. 《呐喊》:这是鲁迅的散文集,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散文集记录了作者的生活和思考,尖锐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散文的思想内容新颖独特,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 《药》:这是鲁迅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医生对一个病人的诊治为故事主线,揭示了家族中的黑暗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摧残。
小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贡献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贡献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远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文化思想家。
他的文学成就与思想贡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社会思想的深刻影响。
一、鲁迅的文学成就鲁迅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上。
他以其独特的笔触和鲜明的写实风格,刻画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作品大胆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描绘,展现了人们的痛苦和挣扎。
《狂人日记》、《阿Q正传》、《风声》等作品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鲁迅的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他运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塑造,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是小说中的角色,更是鲁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的作品富有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二、鲁迅的思想贡献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思想贡献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鲁迅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启蒙的作用。
他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现实,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严重问题。
鲁迅通过文学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真实的信息,唤起了社会对改革的渴望和呼声。
他的思想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激励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与进步。
其次,鲁迅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白话文运动”的口号,呼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思想。
他以自己的典范示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的文学观念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对后来一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鲁迅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的关注,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鲁迅反对封建礼教,支持妇女解放,主张劳动者的权益,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鲁迅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刻的思想贡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精髓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精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其文学成就和思想精髓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何评价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精髓?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成就鲁迅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散文方面。
在小说方面,鲁迅最著名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
这些小说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因为它们对传统小说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颠覆。
这些小说以鲁迅独特的笔调、精妙的构思和深刻的寓意,呈现了中国现代社会和人性的种种矛盾和悲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
同时,在散文方面,鲁迅的成就也非常突出,其代表作有《自序》、《野草》等。
鲁迅的散文通常以自传性的体裁呈现,以生动、清新和犀利的笔调,深刻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鲁迅讲究语言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这使得他的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思想精髓鲁迅的思想精髓是中国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主张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 鲁迅揭露了社会和人性的种种矛盾和悲剧,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如农民和工人的压迫、贫富不均、文化的垄断以及人类存在的尊严等。
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振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鲁迅的思想精髓还体现在其对文学和艺术的批判上。
鲁迅认为,艺术应该为人民服务,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
他反对那些只关心自己的创作、追求创新而忽略人民的生活、感受和意愿的“艺术”,鲁迅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和人民性,主张艺术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三、鲁迅的意义鲁迅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又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以他独特的视角、文风和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民族精神的忧伤和挣扎。
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精髓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浅析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浅析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者:周志刚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0期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他的小说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小说中包含了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对冷漠麻木的书写和唤醒对下层人民的关怀。
这些主题通过典型化的人物塑造、简练的语言、深刻的讽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成就了鲁迅小说绝无仅有的文学史地位。
关键词: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引言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最主要的作家,鲁迅的创作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最初的创作是以小说而闻名的。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对后世现代白话小说影响深远。
代表作《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被编入中小学教科书。
鲁迅早期的短篇小说编入《呐喊》、《彷徨》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后期的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
观其一生,鲁迅的小说创作数量并不多,但是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几乎篇篇堪称经典,意义十分重大。
他站在思想家的高度,以革命者的身份对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无情地批判和揭露,对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深切地同情。
一、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20世界文坛上重要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其中的领导人。
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他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症的狂人的所见所闻。
狂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时常对社会充满恐惧。
他所查看的中国历史,每一页上都歪歪斜斜地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研究,却看见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这里的“仁义道德”是封建社会对其腐朽礼教的美化。
鲁迅代表作《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之路。
主人公孔乙己和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制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这个愿望落空之后,他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他除了满口的之乎者也以外,一无所能,却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不愿与“短衣帮”平起平坐地喝酒,最终因为小偷小摸的勾当,被人打断了腿,在无情的社会里默默死去。
【课外阅读】论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课外阅读】论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创作概况:从“五四”后便已开始的历史题材的创作,这时尤在短篇小说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重要的成果当是鲁迅的《故事新编》。
这部集子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
它的性属新历史小说,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写于一九二二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历史小说。
《奔月》、《铸剑》两篇是一九二六、二七年所作。
其余《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均作于三十年代。
二、思想内容:鲁迅写《补天》“不过取了旨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实则通过女娲捏土为人和炼石补天,描绘了艰辛劳动的雄奇瑰丽的情景,歌颂了创造的伟大。
他在女娲两腿间增添了一个小丈夫的形象,讽刺封建卫道者,自认为这是“油滑”,但也增加了作品针砭时弊的特色。
到《奔月》,讽刺的色彩更重了,它借勾划逢蒙的丑恶嘴脸,鞭挞那些忘恩负义、趁火打劫之徒。
同时也写出了羿落寞孤寂的难堪处境。
《铸剑》热烈地歌颂对残暴统治者的反抗和复仇精神,塑造了一个冷峻到极点却又有极热烈的心肠,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舍得自我牺牲的晏之敖的形象。
这个形象明显地寄托着作家的理想。
《奔月》、《铸剑》的正面主人公都有坚韧顽强的精神,却同时又是孤独的。
到了三十年代,在《非攻》、《理水》中的墨翟和大禹,便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了,他们自身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气质,也与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
这两个人物都是胼手胝足,为人民的利益磨顶放踵,埋头苦干。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鲁迅把他们作为支撑中国历史的脊梁,在这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不断向关内进逼的严重时刻,对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有重要意义。
因此三十年代的这几篇历史小说,与现实的联系更为密切。
《非攻》在中外敌人入侵时只知空嚷的曹公子募捐救国队,《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各色文人等,都是活动着的现实的影子,因而有很强的讽刺批判力量。
而最后的三篇主要在于历史故事进行社会批判。
鲁迅的文学传世之作 解读他的艺术成就
鲁迅的文学传世之作解读他的艺术成就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文化思想家。
他以鲜明的个性、深刻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创作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鲁迅的文学传世之作中,他以犀利的笔触、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读者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艺术足迹。
一、《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狂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疯狂世界的细节,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无理与荒诞。
鲁迅通过幽默的笔调,诙谐的语言,讽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束缚、知识分子的自卑与劣根性,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丑陋和腐朽。
二、《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另一部代表作品,该作品以小说形式展现了一个底层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
阿Q所经历的劣根性、自卑与挫折让人深思不已。
鲁迅以揭示阶级矛盾、农民地位的低下以及封建社会的虚伪为主线,对人性的批判与思考贯穿整个作品。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阿Q性格的塑造和事件的展开,展示了中国社会无奈、扭曲和畸形的一面。
三、《草地》《草地》是鲁迅的中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中国青年学生在旧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
鲁迅以鲜明的细节描摹,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触动和对青年一代的期望。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生动的场景描写,鲁迅传递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四、《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透彻观察而闻名。
这部作品以艺术的手法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冷酷和无耻行为,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社会中的迷茫和无力感。
鲁迅通过多个独立的短篇小说,揭示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提出了追求自由、民主和人道主义的呼唤。
五、《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对一个出身卑微的酒保孔乙己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鲁迅的主要作品及内容
鲁迅的主要作品及内容一、《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狂人日记》在内的多篇小说。
这些小说主要反映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封建礼教的束缚、官僚制度的腐败等,同时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这些作品通过描写不同的人物命运,反映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
二、《彷徨》《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同样收录了多篇小说。
这些小说与《呐喊》有所不同,更多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奈。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鲁迅展现了社会的冷酷和人性的脆弱。
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更加成熟,语言更加精炼,思想更加深刻。
三、《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它以日记体的形式,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和批判。
这篇小说在语言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被认为是鲁迅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四、《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中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描绘阿Q这个普通农民的生活和思想,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自私。
小说中的阿Q是一个无知、落后但又不失善良的人,他的种种遭遇反映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五、《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的另一篇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穷酸书生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弊端,以及人们对权力和名利的追逐。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人性的虚伪和社会的冷漠。
六、《故乡》《故乡》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以作者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故乡的变迁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刻画,鲁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这篇小说在情感和思想上都非常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一、引言和背景《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现了一位主人公在疯狂的日记中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痛苦思考,旨在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二、思想内容1.主人公的人生观主人公的人生观被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所冲击和磨折,他对旧的封建道德观念和社会体制表示强烈反感,批判社会上的伪善和无知。
他提出了个人主义和对自我的追求,认为人应该自由地思考和抉择,不受拘束。
2.对封建社会及其道德观的批判《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观察与思考,对封建社会及其道德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之处。
小说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愚昧、麻木和束缚,以及对人性的摧残,展现了现代主义思潮对旧有体制的冲击。
3.对医学观念的思考主人公在疯狂状态下对医学观念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医学对人的束缚与其说是为了治疗,不如说是为了社会对某种行为的规范。
他用自己的经历对医学观念提出了质疑,对医学伦理和伦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启示。
4.人性的探讨《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思考,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主人公的疯狂状态暴露了人性的真实和复杂,他反思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以及人的行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5.对现代性的表现小说中同时体现了现代性的一些特征。
主人公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挖掘和对人性的探讨,揭示了现代性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的冲击。
主人公对社会的绝望和疯狂表达了现代性的一种无助与迷途。
三、艺术成就1.独特的叙事手法《狂人日记》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以自由关联的方式呈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思考过程。
通过主人公的日记,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创造出一种紧张而真实的叙事效果。
2.生动的语言描写鲁迅通过精确而生动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的痛苦和绝望。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鲁迅的艺术成就
鲁迅的艺术成就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还表现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推动和贡献上。
1.小说: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鲁迅的小说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扭曲,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陋。
2.散文:鲁迅的散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散文作品以思想深邃、语言简练、风格独特而著称。
鲁迅的散文作品包括《呐喊》、《华盖集》、《伪自由书》等,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中国现实的批判和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3.诗歌:鲁迅的诗歌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作品以思想深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而著称。
鲁迅的诗歌作品包括《野草》、《春夜》、《无题》等,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
4.文化批判: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文化批判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总之,鲁迅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还表现在他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上,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影响力
鲁迅的影响力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展示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他的作品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唤醒民众的意识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鲁迅的文学成就、思想影响、批判现实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文学成就既体现在他的小说作品中,也表现在其文化评论和散文中。
他以其独特而生动的写作风格,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鲁迅的小说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为代表,用准确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人性的丑陋、社会的不公以及文化的乌烟瘴气。
这些小说作品通过鲁迅独特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深入人心,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轰动,也在后来的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鲁迅通过揭露社会现实和人性的丑恶,让人们深思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变革的思潮。
此外,鲁迅的文化评论和散文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以敏锐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批判了封建道德观念、封建思想体系和封建的文化传统。
这些评论以其犀利的观点和生动的文字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激发了他们思考和反思的欲望。
二、鲁迅的思想影响鲁迅的思想影响远不止于文学领域,他对中国社会的改革运动和思想解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主张民主、科学、人道主义和平等,反对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这些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传播。
鲁迅的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现代思想的启示;二是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积极引导。
鲁迅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揭示了封建文化的虚妄与愚昧,通过他的作品传递出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这种思想自由和文化解放的精神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唤醒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鲁迅的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简答1.《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2.《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答:(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达到共性而个性统一,能从他们的性格中看出某种负责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鲁迅总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着的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出来。
(二)鲁迅的小说把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和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3.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
4.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1)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写的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2)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权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3)反应农村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4)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的文学贡献
鲁迅先生的文学贡献1. 文学创作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
其中,他的小说和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1.1 小说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和《彷徨》两部作品中。
这些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对旧社会的批判。
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
-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通过一个精神错乱者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 《阿Q正传》:这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自卑、自尊、自大的农民形象的塑造,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荒诞。
- 《祝福》: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封建伦理对妇女的压迫。
1.2 散文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他的多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品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代表作品有《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述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受到一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关爱和帮助。
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民族自卑感的反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通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1.3 诗歌和戏剧鲁迅先生还创作了一些诗歌和戏剧作品,如《野草》、《故事新编》等。
这些作品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野草》:这是一部散文诗集,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故事新编》:这是一部戏剧作品,以寓言的形式,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2. 文学理论鲁迅先生在文学理论上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提倡白话文运动,主张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众疾苦。
他的文学观点和批评文章,如《中国小说史略》、《论雷峰塔的倒掉》等,对当时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文学教育鲁迅先生还致力于文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因成此篇。
"也就是说,《狂人日记》表现的是家族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主题。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
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
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
A\狂人非狂?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
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
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
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2)混乱的逻辑。
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
“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
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
(3)虚幻的幻觉。
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但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封建传统吃人的总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小说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为封建传统蒙蔽的一般群众,他们自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
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人吃人的普遍性。
而封建礼教又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
小说中“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但他所遵奉的礼教观念决定了他要遵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向则集中体现了在传统封建社会里,那些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实际上起着帮助统治者吃人的作用。
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指肉体的“吃人”,而更是精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
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日记》的主题,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
鲁迅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如果说《狂人日记》是这场人肉筵宴的象征性的总体描绘,其余各篇则是它的各个细部的真实、具体的描绘。
二、《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1、权势者的形象:《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阔人”,与传统伦理道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正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
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的;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又总是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所笼罩着,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就是其自私、狭隘、冷酷的本性。
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
2、卫道士的形象:《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鲁迅经典作品大概内容
鲁迅经典作品大概内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经典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及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对鲁迅经典作品的简要介绍:
1.《呐喊》:这部小说集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
Q正传》等14篇小说。
这些小说通过描绘人物的命运和心理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扭曲。
2.《彷徨》:这部小说集包括《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
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的人生选择和思考。
3.《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它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封建制度。
4.《阿Q正传》: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
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
5.《药》:这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青年医生对一个乡下妇女的医治过程,以及他对社会的
思考和反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冷漠。
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鲁迅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本次课后思考题
• • • •
1、名词解释:《新青年》 2、《呐喊》、《彷徨》小说集的思想内容 鲁迅的小说世界,谁在吃人? 3、 《呐喊》、《彷徨》中有哪些人物类型? 他们有哪些特点? • 在以上作品里,还有哪些人物与《祝福》中的 “我”属于相似的类型? • 4、怎样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课外阅读思 考)
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 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 两重叙述角度形成反讽的结构 • 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 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 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 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 (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 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 的结构
fbgcefgcwefgweifcuwgefnicwuegfniuwgfcn874gfw7euwinegfchgefyu gweyfgcweyigfncwuiegncuwigquigwbruingciuewgvbuwngcuwevbgw uigncfuiwevngtwugfxmiwuevgwfhkjkkshjidguefuhefugfgcbwueifhnco wi
《狂人日记》
狂人
• 大哥
按传统消灭叛 逆意识
赵贵翁
封建传统自 觉维护者
• •
道 德 说 客
封建传统蒙蔽下被吃者、参与吃人者
一般群众 医生
fbgcefgcwefgweifcuwgefnicwuegfniuwgfcn874gfw7euwinegfchgefyu gweyfgcweyigfncwuiegncuwigquigwbruingciuewgvbuwngcuwevbgw uigncfuiwevngtwugfxmiwuevgwfhkjkkshjidguefuhefugfgcbwueifhnco • 两重叙述 wi • 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一、鲁迅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1、思想主题深刻尖锐:鲁迅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个性解放或家庭婚姻或革命斗争,而是中国社会变革时期最紧要、最迫切的人的精神困惑和生存前景等重大问题,既有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揭露和针砭,也有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还有对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及前途命运的关注。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的作品总是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生活中所蕴涵的“一切的永久的悲哀”,形成“忧愤深广”的总体特征。
2、人物形象以知识分子和农民为主:鲁迅小说塑造了清末、辛亥革命、五四以后三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既有封建传统的受害者和牺牲者,也有封建传统的维护者,还有封建传统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鲁迅小说成功塑造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揭示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创伤。
3、题材上的突破:中国传统小说大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英雄好汉的世界,以追求故事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曲折性为特色。
鲁迅小说则大多取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即使是表现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也常常是通过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小事和生活场景来实现,并且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生活中所蕴含的“一切的永久的悲哀”,形成独特的冷峻风格。
4、对人物精神和灵魂的揭示:鲁迅小说不仅有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而且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外貌简练而生动地写出人物的精神和灵魂,阅历丰富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丰富的潜台词,读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
5、体式上的创新:鲁迅小说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重视人物语言和行为描写的优点,却打破了注重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常规,从西方小说那里学到了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手法,打破时空的顺序,根据内容需要安排情节,并借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出了种种不同的小说体式。
二、郭沫若《女神》有哪些思想成就?1、《女神》倡导、张扬了反抗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充满“动”与“力”的五四精神。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们的痛苦,展示了鲁迅深入人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一、思想内容1.1 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小说中,狂人通过记录和揭露封建社会的各种可悲现象,如旧式家庭的束缚、封建礼教的愚昧、官场腐败、豪绅恶行等,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通过这些揭示,鲁迅呼吁人们要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1.2 抨击传统文化的愚昧和落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和批判贯穿整部小说。
他通过狂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枷锁进行一一剖析,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愚昧、迷信的思想以及中国人民思维方式的陈旧等问题。
他警示人们不要被传统文化束缚,要有勇气、智慧,追求科学、思想的进步。
1.3 呼吁民主、自由和平等狂人通过记录和思考社会现象,无比痛苦地承认自己是一个野蛮人。
他通过无数个例子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不公平与剥削,以及人民的痛苦和无助。
小说中呼吁了人们要争取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制度,摆脱封建主义和奴隶思维的束缚。
二、艺术成就2.1 独特的叙事风格小说以狂人的视角进行叙述,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传统章回体的结构,使整个小说呈现出跌宕起伏、紧凑而富有力量感的叙事风格。
2.2 精准而生动的人物描写鲁迅通过对各类人物的描写,刻画出了丰富多样的形象。
狂人的痛苦和颓废、草民的卑微和无助、官员的腐败和邪恶等形象都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纷繁复杂的文学形式小说结构上采用了类似日记的形式,用狂人记录的方式展示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对生活的苦闷感受。
同时,通过狂人的疯癫状态来对社会进行反思,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形式。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1 封建社会:指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制度,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基础,实行封建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社会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德 说
一般群众
客
•
医生
• 两重叙述 • 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
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 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 两重叙述角度形成反讽的结构 • 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 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 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 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 (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 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 的结构
• A、题材方面: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 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 鲁迅小说劳动人民(农民)主题的重大意义 • 鲁迅表现劳动人民(农民、妇女)有以下特点: • 1、对下层劳动人民深重苦难的真挚同情--“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 2、沉痛揭示和批判下层人民的精神弱点,提出和表现
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主题。
• 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 仃的……
阅读作业:
• 阅读 《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和 《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孤独 者》、《离婚》、《伤逝》
• 思考题:1、鲁迅的小说世界,谁在吃人? • 2、在以上作品里,还有哪些人物与《祝福》
中的“我”属于相似的类型?
• 3、怎样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 《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 13则(日记体)的叙述方式,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上 显然是一个首创;
• 《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断的方式来概括人的 一生;
• 《药》从事件中途起笔;
《狂人日记》ຫໍສະໝຸດ • 大哥狂人按传统消灭叛 逆意识
赵贵翁
封建传统自 觉维护者
道
封建传统蒙蔽下被吃者、参与吃人者
本次课后思考题
• 1、名词解释:《新青年》 • 2、《呐喊》、《彷徨》小说集的思想内容 • 鲁迅的小说世界,谁在吃人? • 3、 《呐喊》、《彷徨》中有哪些人物类型?
他们有哪些特点?
• 在以上作品里,还有哪些人物与《祝福》中的 “我”属于相似的类型?
• 4、怎样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课外阅读思 考)
• 现代知识分子
• 1、现代社会中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药》夏瑜、 《狂人日记》狂人。
• 2、英勇反抗旧世界、旧制度后来走向否定自己道路的 知识分子形象。《在酒楼上》吕纬甫、《孤独者》魏 连殳、《伤逝》涓生、子君。
• B、独特的眼光(观察视角):重在表现病态 社会里的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
• 阅读范围:《铸剑 》《铸剑》、《狂人日 记》、《药》、《阿Q正传》和《祝 福》、《在酒楼上》、《肥皂》、《孤 独者》、《离婚》、《伤逝》
四、鲁迅的思想发展轨迹
• 1、进化论思想与鲁迅 • 2、个性主义思想与鲁迅 • 3、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
五、《呐喊》、《彷徨》艺术成就
• 鲁迅的创作概况 • 3个短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1本散文诗集:《野草》 • 1本散文集:《朝花夕拾》 • 16本杂文:《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
• B、人物塑造方面
•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 • 2、"画眼睛"的方式,或采用直接揭示人物心灵秘密的
手法。 • 3、注重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4、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 5、白描手法
• 对阿Q的描写:
• ……最恼人的是他的头皮上,颇有几处 不知起于何时的癫疮疤。
• 1、农民题材的视角 • 2、知识分子题材的视角
• C、小说模式: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 看/被看" 与"离去--归来--再离去"。
• 1、看/被看 • 2、"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
乡"模式
•
• (二)“格式的特别”--在小说叙述形式、人物塑造等方
面"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 A、小说叙述形式
续 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 《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 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 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 1本书信集:《两地书》 • 学术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 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根据古代神话、传 说、传奇所改写的短篇小说八篇。
• 鲁迅小说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原因
•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类型:
•
传统知识分子和现代知识分子两类
• 传统知识分子
• 1、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和 《白光》中的陈士成
• 2、被否定的反动知识分子--封建卫道士的形象:《肥
皂》里的四铭(虚伪的道貌岸然之徒)、《高老夫子》 里的高尔础(半流氓性质的人物)。
•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 剑》《出 关》《非攻》《起死》。
《呐喊》小说集的思想内容
• 《呐喊》 • 范围:1918-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初版时收入15篇,
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 • 题义: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
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 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 《彷徨》的由来 • 思想内容: • 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比较集 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和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
《呐喊》、《彷徨》艺术成就
•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视 角)与小说模式。
• 思想内容: • 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 • 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传统的弊害,通过
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刻画了一 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提出了"批判 国民性"的总主题。
《彷徨》小说集的思想内容
• 《彷徨》
• 范围:收1924-1925年写的11篇小说 • 题义:"寂寞"、"彷徨" • 鲁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