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布置调整规划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小学结构整改方案

2024年中小学结构整改方案

2024年中小学结构整改方案背景说明: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国民素质和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阶段。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教育质量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教育改革进展缓慢等。

为了推进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本文提出了2024年中小学结构整改方案。

一、目标与原则1. 目标: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2. 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

二、整改措施1.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1)优化师资力量: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2)优化学校布局:根据地区教育需求和学生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建设新学校,以缓解学校招生压力和优化学校资源。

(3)优化教育设施:改善学校硬件条件,提高学校教育环境和设施设备的水平,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1)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科成绩、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2)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构建教育公平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优惠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3. 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学校评估和监督机制。

(2)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加大对教育科研和教育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创新人才。

(3)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4. 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1)推进校外教育资源开放:鼓励中小学与社会力量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小学】平安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小学】平安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关键字】小学平安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落实,平安县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普及高中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需求和现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系列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现有学校布局和规模已远不能适应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保证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特制定规划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平安县基本情况平安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中游南岸,县城平安镇是海东地委、行署所在地。

全县总面积769平方公里,人口12.3万,其中,城镇人口近5万人,辖5乡3镇(5个回族乡)、111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有汉、藏、回、土、蒙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4%。

全县以农业为主,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85元。

(二)教育发展概况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7所,其中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各1所,单设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78所。

有幼儿园9所,其中民办7所。

截至2008年底,在校小学生9414人,初中生5053人,高中生2788人,职校生1485人。

教职工15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69人(中学554人,小学915人),有硕士7人,本科415人,大专856人,高级职称93人,中级职称1031人。

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小学99.4%、初中98.8%、高中90.4%。

(三)学校分布情况及规模1、学校分布情况县城6所:高级中学1所、职校1所、初中1所、小学3所;农村91所,其中:平安镇10所(九年一贯制3所、完小7所);小峡镇11所(初中1所、完小6所、初小3所、教学点1个);三合镇19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9所、初小7所);洪水泉乡13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3所、初小5所、教学点3个);石灰窑乡13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8所、初小3所);古城乡10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小6所、初小1所、教学点1个);沙沟乡9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1所、完小3所、初小2所、教学点2个);巴藏沟乡6所(九年一贯制1所、完小3所、初小1所、教学点1个)。

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专题片解说词

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专题片解说词

泰安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专题片解说词教育是百业之基,基础教育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但是,目前我市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近年来,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教育建设没有跟上,“上学难”的社会问题非常突出。

对此,泰安市部署了对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调整泰城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规划篇,包括八部分:第一章总则此次中小学布局规划范围即《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

指泰城与南部新城组成的“一主一副”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

近期:2010年至2012年;远期:2013年至2020年。

规划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划、建筑设计规范,山东省中小学办学标准及泰安市相关规划。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规划目标均衡教育资源布局,增加基础教育容量,优化办学条件。

到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规划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坚持均衡性原则、坚持可操作性原则第三章中小学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一、中小学现状概述截止至2009年6月,现状规划范围内共有小学60所,初中17所。

小学生在校38511人,719个教学班,平均班额54人。

初中在校生22257人,435个教学班,平均班额51人。

学制市直和泰山区采用“五、四”学制,岱岳区和高新区采用“六、三”学制。

对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小学生均用地不满足标准的有36所,生均建筑面积不满足标准的有38所。

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布点规划(文本+说明书)

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布点规划(文本+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依据 (1)第三条规划原则 (1)第四条规划范围 (2)第五条规划期限 (2)第二章中小学幼儿园总体规模 (2)第六条人口测算 (2)第七条千人指标 (2)第八条学生总量预测 (2)第九条规划学校总量 (2)第三章城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 (2)第十条学校选址原则 (2)第十一条配置标准 (3)第十二条高完中布局规划 (3)第十三条高中布局规划 (3)第十四条初中布局规划 (3)第十五条九年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 (3)第十六条小学布局规划 (3)第十七条幼儿园布局规划 (3)第四章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分区布局规划 (3)第十八条片区划分 (3)第十九条南坪片区 (4)第二十条弹子石片区 (4)第二十一条南山功能区 (4)第二十二条茶园片区 (4)第二十三条长生片区 (4)第二十四条峡口片区 (4)第二十五条迎龙片区 (4)第二十六条东港片区 (5)第二十七条广阳岛片区 (5)第五章教育预控用地规划 (5)第二十八条规划控制的基本原则 (5)第二十九条弹子石片区 (5)第三十条长生片区 (5)第三十一条迎龙片区 (5)第六章防灾避险规划 (5)第三十二条校园安全 (5)第三十三条防震 (5)第三十四条消防 (5)第三十五条防地质灾害 (5)第三十六条防洪 (6)第三十七条防气象灾害 (6)第七章近期建设项目 (6)第三十八条近期建设项目 (6)第八章与现行控规比较规划调整内容 (6)第三十九条规划调整的基本原则 (6)第四十条全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6)第四十一条分片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6)第九章规划实施 (8)第四十二条远期控制原则 (8)第四十三条办学方式 (8)第四十四条功能设置 (8)第十章附则 (8)第四十五条本规划包括文本、规划图纸、附件三个部分。

(8)第四十六条本规划自南岸区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8)附表1 南岸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现状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2010—2015)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固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区各级各类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

但是,由于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大班额”现象和入学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制约市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现状及问题1、市区现有中学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含2所民办学校)。

初中阶段有教学班205个,在校学生14631人,平均班额71.4人,超规模容纳学生3356人。

2、市区现有小学13所,有教学班258个,在校学生20865人,平均班额79.5人,超规模容纳学生7610人。

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给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安全防范等各方面带来困难和隐患。

3、市区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430人,平均班额42.1人;民办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189人。

民办幼儿园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发展缓慢,规模小、条件差、水平低。

城市“大班额”现象已前展到幼儿园,幼儿入园难成为影响民生的教育焦点问题。

(二)基本参数1、人口基数:2009年4月,市区居住人口23.3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68万人,暂住人口4.68万人;到2012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3万人;到2015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5万人。

2、学生基数:2009年10月底,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数分别为20510人、14631人和1430人,适龄人口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分别为20500人、11000人和10250人(各学校情况详见附表);到2015年,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适龄人口分别为27600人、13750人和13750人,预测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27600人、19650人(其中农民工子女7100人)和14000人。

二、调整方案根据《固原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固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固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固原统计年鉴》、《固原要情手册》、《固原市教育统计年报》以及国家、自治区有关法规和规定,立足市区发展实际,制定《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方案》时间跨度为2010年到2012年和2013年到2015规划调整方案》。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篇一: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 享优质教化资源、提高教化教学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化需求和现有 的教化资源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对 xxxx 州山区中小学 布局调整和集中办学工作的了解,今年 8 月份以来,我们对 xxxx 州古 丈、泸溪、凤凰、吉首 4 个县市(以下简称 xxxx 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及 集中办学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状况报告如下。 一、xxxx 山区中小学教化布局的基本状况 ㈠布局现状 xxxx 市共有 638 所中小学,其中:城区共有完全小学 16 所,独立初 中 8 所,一般中学 7 所。xxxx 市共有乡镇 67 个,有九年一贯制 32 所, 独立初中 36 所,中心完小 44 所,教学延长点 423 个。如:古丈县。 全县共有 64 所中小学,其中:城区有完全小学 3 所,独立初中 2 所, 一般中学 1 所。农村 12 个乡镇有九年一贯制学校 7 所,独立初中 2 所, 中心完小 7 所,教学延长点 42 个。 ㈡办学状况 xxxx 市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 371 个、在校学生 24584 人。城区中学共 有教学班 330 个、在校学生 20938 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 1580 个、
第2页 共14页
பைடு நூலகம்
67 个乡镇,分布有 27 所独立初中,33 所九年制学校,41 所乡镇中心 完小,464 个教学点。如:泸溪县农村 15 个乡镇,分布有 7 所独立初 中,9 所九年制学校,7 所乡镇中心完小,128 个教学点。
㈢农村教化成本过重过高 自 2008 年湖南省实施义务教化合格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以来, 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农村学校的 建设和改造。例如,泸溪县农村学校共配备老师 2022 人,一年需发放 人员工资 8082 万元。根据平均小学生 560 元,中学生 760 元公用经费 的标准计算,泸溪县农村每年需发放 1961.992 万元公用经费。泸溪县 每年还为全县片村小发放 150 万元的补助。该农村学校每年需投入 10993.992 万元,平均每个农村学生每年的教化成本为 3522.36 元,这 些数据充分说明 xxxx 州农村山区的教化成本过重过高。 ㈣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过差过低 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师资力气薄弱、农村儿童基础差、学校管理滞后等 综合因素的影响,其教学质量过差过低。例如:古丈县 2022 年小学六 年级质量检测中,农村小学直升科平分比城镇小学低了 19.8 分,农村 小学直升合格率比城镇小学低了 27.34 个百分点。初中教学质量检测, 城区初中学校的直升科平分有 90.4 分,而农村初中学校只有 47.2 分, 相差了 43.2 分。城区初中学校的直升合格率有 91.05%,而农村初中学 校只有 26.6%,相差了 64.45 个百分点,城乡的教化教学质量差距越拉 越大。城乡不能均等享受公允优质的教化资源,是目前为州教化面临 的主要问题。

国内外优秀中小学校规划设计案例大全.

国内外优秀中小学校规划设计案例大全.

新金带小学
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
新金带小学
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
新金带小学
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
新金带小学
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
新金带小学
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
新金带小学
建筑面积:0.50万平方米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用地面积:15.87万平方 米 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
2、新加坡 绿色屋顶的艺术教学 楼 熟悉环保建筑的朋友对于绿色屋 顶建筑一定早已不再陌生,不过 这一座可谓是全球屈指可数的绿 化屋顶教学楼建筑。它是新加坡 的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媒体学 院的教学大楼,从远处望去,很 难看出这是一座5层楼结构的建 筑物,因为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 它都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大 楼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装饰, 可以为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 明,草地屋顶为学生们提供了很 好的会议场地。此外,绿色屋顶 采用了绝缘材料,绝热降温的同 时还可以收集雨水灌溉周围的植 物。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
用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0.88万平方米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
用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0.88万平方米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
用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0.88万平方米
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
用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0.88万平方米
深圳南山丽湖中学
设计师: 袁小宜、陈晨、王毅立 项目规模: 17000
江苏省南菁中学新校区/荣朝晖
浙江慈城中学
用地面积:6.8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规模:60班 DC
浙江慈城中学
浙江慈城中学
浙江慈城中学
浙江慈城中学

福利中心校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福利中心校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福利中心校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福利中心校及所属村小学教学点均分布在我县县城所在地福利镇的周边,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加之通线车交通便利,导致我校学生近几年大量的流入到县直小学就读,严重影响了我校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确保学生就近入学,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拟对学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

一、基本情况福利中心校位于福利镇西侧双桦公路北200米处。

目前,全校有中心学校一所,村小学5所,村级幼儿园4所。

在校学生928人,其中中心校431人,村小学497人,在园幼儿241人。

幼儿入园率90.3 %,小学入学率100%。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就近入学、科学合理原则。

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3撤并农村中小学的文件精神,在不给农民照成家庭经济负担,保证孩子上学途中安全的前提下,农村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保留现有教学点。

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二)坚持规范程序、先建后撤原则。

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公示、听证、报批等程序。

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统筹考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证平稳过渡。

要结合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加强趋势预测,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福利中心校成立于2001年,原福利镇政府辖区所在村屯没有学校。

2000年“三乡”(原福利镇、山区乡、沙岗乡)合并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各村(社区)、学校的不懈努力下,依据国家关于学校网点布局的相关规定及实际情况,我镇学校布局调整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2000年——2011年间,因学生大量流转到县城小学就读,学校没有生源而撤并了原山区乡所属的长山小学、青松小学、青山小学、联合小学、清泉小学、石门小学、育才小学;原沙岗乡所属的东岗、新发、九三、站前、福合、红联、良种场、长征、金星、高丰小学,目前共有中心校1所,安邦、永久、东辉、东荣、东兴、双丰6所村小学。

临安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临安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临安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临安市人民政府一、修订《临安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必要性1、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人民群众渴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优生优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人们愈来愈渴望享受优质教育。

在当前教育成本投入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只有达到规模办学,才能形成优质教育效能。

以省、杭州市示范学校为参照标准,我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匀,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到2006年,全市有省、杭州市示范小学19所(5/14)、就读学生15098人,占小学生总数32416人的46.5%。

省、杭州市示范初中15所(6/9)、就读学生12901人,占初中生总数20517人的62.88%。

而且,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锦城城区和几大集镇上。

2、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涌进城镇务工经商,一方面,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这些人子女就学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锦城街道、高虹镇、青山湖街道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若不能尽快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将无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题。

例如锦城街道2006年承担非本地户口初中、小学学生人数比2002年大幅度增加,增加人数为1353人,增加比例为91.7%。

3、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全市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的需要。

全市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原来按9‰的人口出生率制定的规划已不能完全符合人口出生率只有7.3‰的现实。

通过对“临安市各乡镇1—16周岁人口情况”和“临安市人口出生率趋势情况”分析可知,从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时间里,我市每年出生人口呈大幅下降的趋势,全市出生人口从1990年的7024人下降到2005年的3816人,整整下降了46.3%;人口出生率从1990年的14.2‰下降到2005年的7.3‰,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幅度50%。

从时间段分析可见,1990年为人口出生的最高峰,以后逐年减少,1991年—1993年的三年为一段,每年出生6000多人;1994年—1996年为一段,每年出生5000多人;1997年为分水岭,当年出生人口为4500多人,以后每年出生人数基本维持在3200—3900余人,不足4000人。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2.11.22•【字号】鄂办发[2002]37号•【施行日期】2002.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意见(鄂办发[2002]37号2002年11月22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和《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鄂发[2002]10号),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精神,现就我省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的指导思想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着眼于提高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充分考虑财政投入能力和农民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学生方便入学的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讲求效益、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逐步调整和完善,使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与本地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师资条件等相适应。

在调整工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与“普九”的关系。

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应该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结合起来,兼顾方便中小学生入学,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与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不能降低中小学校的办学质量,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是学生入学高峰和长远规划的关系。

布局调整期间,原则上不得新建学校和扩大校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不得新增债务。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情况汇报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情况汇报

江川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情况汇报一、学校布局调整后的现状及今后的设想我镇教育事业在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步子迈得较快。

目前,江川镇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江川学校,分教点两所新泰分教点、料塘分教点,共3所学校。

根据“创强”的规划,到2011年,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分教点。

具体做法是:2006年撤消新兴、江山分教点;2007年撤销界首、五星分教点;2008年新泰、料塘分教点的四年级学生并入江川中心小学;2011年江川中心小学并入江川中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江川学校的招生范围是:小学部分为江川、界首、五星、新兴、江山,中学部分为全镇。

二、主要的工作设想(一)加强领导,制定规划。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规划方案,落实措施,筹集资金,积极宣传、发动等等都离不开上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因此,密切配合政府工作,做到全镇一盘棋,是中心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1、积极配合镇委、镇政府,力争在十月份召开全镇创强工作动员大会,及时传达县委、县政府的“创强”会议精神,并在全镇上下造出声威。

2、由于我镇布局调整工作起步较早,在群众中早已深入人心,并实际认同这一项重大改革,但我们还要通过与村干部沟通,与教师、学生、家长开会把这项工作宣传好,因为中小学布局调整涉及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和宣传解释工作,是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关键。

只有全镇干部、群众都参与这件事,才能把我镇的布局调整顺利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我镇布局调整起步较早,步伐也比较大,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离目标也越来越近,但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以及产生新的矛盾。

1、在校寄宿每月增加近百元开支,也是家长的一个负担。

2、小学生寄宿,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在食宿安排,平时生活自理以及生病、安全工作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校、校长、教师。

郑州市中小学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人大汇报稿)

郑州市中小学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人大汇报稿)
2.6.2 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1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第三章第八条。 2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第三章第八条。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附表 A.0.3。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附表 A.0.3。 5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第三章第九条。
校园间距不应小于 300 米12 2.7.7 网吧、游戏机房的边沿与中小学校园间距不应小于 300 米
6 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实际情况。 7《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 2.1.1 条。 8《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第二十四条。 9《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场地校舍建设保护条例》第十八条。 10《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第二十六条原为 500 米,根据郑州市实际建设情况予以调整。 11《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第二十六条原为 120 米,根据郑州市实际建设情况予以调整。 12《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第二十六条,增加公交首末场站与轨道交通站点。
2.7.2 中小学校园应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或有害品的研制、生产、 贮运场所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7.3 露天市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园间距不应小于 100 米10 2.7.4 商业闹市与中小学校园间距不应小于 150 米 2.7.5 露天体育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园间距不应小于 100 米11 2.7.6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公交首末场站、轨道交通站点的边沿与中小学
第十二条 用地规模控制
3.12.1 新建小学的规模控制在 24 班以上,小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 25000
1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附表 A.0.3 中,18 班中学生均用地指标为 12.2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与建议20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分配,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教育的质量。

为此,本文将探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地区教育的质量。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过多,规模过小。

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许多农村地区学校的规模很小,学生数量少,但却存在大量的教师资源。

这些学校往往形同虚设,既耗费了教育资源,又浪费了财政资金。

2. 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不合理。

由于历史、地理、人口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学校的布局不合理,导致相邻的两个小学或初中之间距离过远,交通不便,学生交通费用高等问题。

3. 教学条件落后。

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教学条件都很差,师资力量不足,甚至部分学校连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没有,这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农村学校师生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环境、福利待遇落后于城市地区,许多教育人才不愿意去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而不少农村学生则选择到城市就读,这导致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持续流失。

二、对策与建议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建设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农村教育体系,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减少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加大规模。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应采取“规模化办学”的方式,减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加大学校的规模,整合教育资源,落实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政策。

2. 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

应根据当地的人口、交通、经济等因素,合理规划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交通条件、师生分布情况,避免出现近在咫尺却交通不便的情况。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规划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改变学校的布局和位置,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方案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2.原则:(1)公平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益。

(2)效益原则:优化中小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安全原则:确保学校的安全环境,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

(4)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中小学校点布局,要考虑未来教育需求的变化,并进行长期规划。

三、方法与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学生数量、人口分布、学校现有布局和资源、交通状况等。

2.学生需求分析:根据学生数量、人口分布等数据,分析学生的需求和就近入学的情况。

3.资源评估:评估每个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包括教学设施、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

4.交通分析:分析学校周边的交通情况,包括公交线路、道路拥堵状况、步行和骑行的便利程度等。

5.学校调整方案:根据数据分析和资源评估结果,制定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方案,包括新增学校点、合并学校点、迁建学校点等。

6.方案评估:评估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包括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就近入学的便利程度、资源利用效率等。

7.实施与监督: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调整方案实施计划,推动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并进行后续的监督和评估。

四、具体方案1.新增学校点:在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根据学生需求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新建学校点。

2.合并学校点:对于学生数量较少、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学校,可以考虑合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

3.迁建学校点:对于居住区域较远且交通不便的学校,可以考虑迁建到交通便利的地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2024年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模板(三篇)

2024年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模板(三篇)

2024年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模板背景介绍:2024年是小学教育的发展关键年,为了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本计划是2024年度实施计划模板,旨在指导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优质小学生。

一、目标设定:1.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2. 构建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 构建积极向上的家校合作模式。

二、实施计划:1.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1) 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 构建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1) 加强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定期评估课程设置和内容,不断优化和更新课程。

(3) 加强STEA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 开展多样化的决策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决策能力。

(2) 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 加强体育教育,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校际体育交流活动。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 注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 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建立和谐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5. 构建积极向上的家校合作模式:(1)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2) 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3) 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家校社区共同育人的合力。

三、推进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年度实施计划的顺利推进。

2. 组织专业咨询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3.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计划的按时完成。

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初步建议5

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初步建议5

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初步建议5
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初步建议5
1.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中小学的整体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室
外运动场等。

建议将教学楼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教学核心区,方便学生
在不同楼层之间移动。

图书馆和实验室应该靠近教学楼,方便学生使用。

室外运动场需要充足的空间,可以用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2.教室和学生宿舍建设
教室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
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个教室应该配备适当的座位和写字台,方便学生上课。

学生宿舍应该设有宽敞的卧室和独立的卫生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
人空间。

宿舍楼应该布置得整洁舒适,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3.图书馆和实验室建设
图书馆应该提供丰富的藏书,供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

图书馆应该设
有独立的自习室,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实验室应该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

实验室应该安全可靠,防止事故发生。

4.食堂和活动中心建设
食堂应该设有宽敞明亮的就餐区,提供健康的饮食,满足学生的营养
需求。

活动中心可以用来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场所。

活动中心还可以用来举办各种会议和培训活动。

5.安全设备和绿化建设
总的来说,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需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需求。

学校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中小学的布局规划建设应该与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淳安县中小学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淳安县中小学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淳安县中小学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县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序推进我县中小学校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片区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中心集聚布局细化落实。

现根据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优化调整原则1.注重调研、科学评估原则。

注重工作调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综合当地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资源、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统筹县域城乡教育资源,按照当地实际优化教育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设置城乡中小学校。

定点学校需立足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办学要求,有必要的发展空间。

2.应留必留、方便学生原则。

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立足乡情校情,从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从严掌握布局优化调整规模。

学校撤并原则上只针对生源极少的小规模学校。

妥善处理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切实保障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3.撤整并用、资源优化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学校资源,以投资最小化实施布局调整。

立足于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断优化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

中心集镇的教育资源需根据不同学段的办学需求综合把握、合理布局。

4.先建后撤、循序渐进原则。

总体坚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分阶段实施。

具体工作推进时序应当根据实际,给予涉及撤并等布局优化调整学校适当的过渡期。

在着力优化县域学校布局的同时,切实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改善等关联问题,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而影响学生正常上学。

二、主要工作目标1.普通高中。

围绕高中向城区集聚目标,加快推进淳安县第三中学建设。

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建成淳安三中,完成汾口中学、威坪中学整体搬迁入城,最终形成普高一重两普格局。

对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建议重要性的认识

对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建议重要性的认识

对学校布局调整及规划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县城镇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不断增加,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强,这一现象导致了我县农村适龄儿童数量急剧减少,同时也给我县城镇入学带来巨大压力。

过去那种布点多、分布散、规模小的学校布局已经暴露出规模效益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等弊端。

对中小学布局作科学调整已成为提高我县整体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

学校布局调整,绝不是简单的撤、并、建,而是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方式取代传统落后的教学条件和方式,是教育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步骤。

布局调整不仅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学生,涉及到教育资源的迁移,还涉及当地党政和人民群众利益,甚至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产权处理问题,是一项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一、政策导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务院、财政部、教育部等下达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县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

以此为契机,我县政府制定了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布局整规划,掀起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高潮。

二、基本情况修文县地处黔中,距省会贵阳38公里,总面积1075.7平方公里,所辖四镇六乡,总人口28万。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我县在“十一五”期间制定了《修文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并按规划逐步推进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我县在“十一五”初有各级各类学校151所,其中公办学校134所、民办学校17所。

公办学校中,独立高中1所、完中2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70所、教学点39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中,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6所、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所、幼儿园4所。

中小学场地和总平面布置

中小学场地和总平面布置

中小学场地和总平面布置一、场地1、中小学校应建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动、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宜建地段。

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基础市政设施的条件。

2、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中小学校建设应远离殡仪馆、医院的太平间、传染病院等建筑。

与易燃易爆场所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 m。

5、学校周边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有条件时宜设置临时停车场地。

学校的规划布局应与生源分布及周边交通相协调。

与学校毗邻的城市主干道应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以保障学生安全跨越。

6、学校教学区的声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有关规定。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

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7、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

8、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二、用地1、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

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2、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容积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用地。

3、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宜以学校可比容积率判断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中小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布置调整规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思南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12—2018年)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2012 -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一、中小学教育资源概况2011年全县有高级中学5所(民办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初中教育学校3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77所(其中乡镇中心完全小学31所,片区完全小学57所,村级完全小学81所,村初小32所,教学点76个),幼儿园64所(其中民办59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27个;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297人,中职在校生4844人,初中在校生40966人,小学在校生67253人,幼儿园(班)在校生17013人(其中幼儿园12596人);有普通高中教职工838人(含民办65人),中职学校教职工147人,初级中学教职工1971人,小学教职工3485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81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449人;学校占地面积2268272平方米,其中:小学1168324平方米,初中677183平方米,普通高中214619平方米,中职学校141469平方米,幼儿园66677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803007平方米,其中:小学315741平方米,初中228292平方米,普通高中156693平方米,中职学校68556平方米,幼儿园,33725平方米。

与2001年相比,普(职)高中在校生从6242人增至20141人,净增13899人;初中在校生从24272人增至40966人,净增16694人;小学从407所调整为277所,减少130所,在校生从75371人减少到67253人,减少8118人,校均规模从186人增至243人。

通过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教育,幼儿园由6所增加到64所,在园幼儿从8223人增至17013人,净增8790人二、中小学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近10年的布局调整,全县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集中办学的优势日渐明显。

在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基本满足了“普九”需求。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受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人口分布状况变化的影响,全县中小学布局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

目前,小学校均规模243人,班均学生39人,其中村初小和教学点108所,占小学校点数的39%,而在校学生却仅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9%;100人以下的学校104所,占小学学校数的37.55%;50人以下的村小教学点78个,占小学学校数的28.2%,校均学生数21人,20人及以下的教学点有44个,占全县小学校数的16%,10人及以下的教学点有22个,占全县小学校数的7.9%;全县小学班均学生最多的有73人,最少的仅有2人。

初中校均规模1170人,其中400人以下的学校4所,占初中学校数11.4%,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有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

二是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

由于投资有限,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校舍及其配套设施较差,教师调配困难,部分校舍建筑破旧,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教具、图书、体音美器材短缺,图书室、阅览室、实验仪器室、器材保管室、电教室、会议室等专用教室奇缺。

学生宿舍、厨房等后勤生活用房严重匮乏,教师的住宿、生活问题难以解决,国家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难以实施。

加之教学点多数是转正的代课教师任教,年龄结构老化,制约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农村小学生源逐年递减,初中生源逐年递增。

由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加之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生源逐年递减。

据2007至2011年五年的统计显示,全县农村小学入学人数以年均12.8%的速度递减,在校生人数以8.4%的速度递减(见表一)。

农村初中招生数以年均7.04%的速度递增,在校生人数以7.3%的速度递增(见表二)。

四是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向县镇转移,城镇学生逐年增长,城镇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城区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有校园占地面积小,生均校舍面积与国家规定标准差距较大,大班额现象严重,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择校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

五是普通高中容量不足,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初中毕业生入学需求和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

目前全县高中平均班额已达70人,随着我县初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逐年增加,现有普通高中已不能满足高中教育发展招生计划扩招的需求。

六是学前教育布局和数量极不合理。

全县5所公办幼儿园中,除县城区有3所、许家坝镇和塘头镇各有1所外,其余24个乡镇均没有公办幼儿园。

59所民办幼儿园中,分布教多的有思唐镇9所、邵家桥镇7所、板桥乡5所、塘头镇4所、兴隆乡4所、孙家坝镇4所、瓮溪镇4所,还有东华乡、文家店乡、三道水乡等7个乡镇没有一所幼儿园。

七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偏远地区缺编严重,中心地区浪费较大。

由于小学校点多,校均规模小,教师分布不合理,许多村初小和教学点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工作量大。

八是保障水平低。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虽然提高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但按学生人数拨付经费的办法,许多规模小的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收入与支出严重倒挂,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三、布局调整条件分析(一)有利因素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颁发契机,国家扩大内需和向西部基础教育投入倾斜的措施,群众重教意识的增强。

(二)不利因素地方财政困难、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城区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学校拆迁整合难度较大,近年来新建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缺失,群众对学校撤并的接受程度等制约因素。

四、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中小学布局调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国家向西部基础教育的倾斜投入为契机,推进学校教育“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化”,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努力实现“条件优越、队伍优秀、质量优良”的办学目标,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五、布局调整的原则按照“政府统筹,合理布局,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既着眼长远规划,又考虑现实需要,围绕“调优、调大、调高”的总体目标,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六、布局调整规划内容(一)总体目标在今后的六年内,采取“撤、并、挂、建”等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分布更加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到2018年,全县撤并中小学校232所,新建学校14所,学校总数由现有的318所减少到198所,中小学校总数减少37.7%。

根据我县城镇扩容、“撤县建市”的需要和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新建邵家桥教育园区和双塘教育园区,实现教育布局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为全县教育的持续性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园区规划1.邵家桥教育园区共设置高中3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2所。

(1)河东园区新建5000人规模的国家级示范性寄宿制高级中学1所,5000人规模的省级示范性寄宿制高级中学1所,5000人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1所,3000人规模的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2所,3000人规模的标准化寄宿制小学1所,360人规模的省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1所。

(2)河西园区新建5000人规模的省级示范性寄宿制高级中学1所,3000人规模的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1所,3000人规模的标准化寄宿制小学1所,360人规模的省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1所。

2.双塘教育园区共设置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2所。

新建5000人规模的国家级示范性寄宿制中等职业学校1所,3000人规模的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1所,300人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1所,将双塘小学改扩建为1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将双龙中小学合并改建为1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将石院坝小学改建为1所公办幼儿园,将黄河小学改建为1所公办幼儿园。

(三)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着力解决高中学校占地面积小,容量严重不足,大班额现象严重,发展不均衡的矛盾,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1年全县有高级中学5所(含民办高中1所),在校学生1529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844人。

通过布局调整,到2018年,新建并整体搬迁高中阶段学校5所,搬迁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所,保留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所,共设置高中阶段学校7所,其中5000人规模的高级中学3所,4000人规模的高级中学1所,3000人规模的高级中学2所(含民办高中1所),5000人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1所(见附件1)。

搬迁县中等职业学校进双塘教育园区,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

搬迁思南中学、第六中学、许家坝中学进邵家桥教育园区,县民族中学搬迁至县中等职业学校原址,完成塘头中学的校园扩建任务,督促民办高中梵净山中学完成整体搬迁,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寄宿制条件,加大师资和实验设施配备力度,将思南中学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将塘头中学、民族中学、第六中学、许家坝中学全部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三)初级中学布局调整规划按照合理布局,效益最大的原则,初中向县镇集中,逐步撤销教学质量低、生源相对较少的农村薄弱学校和九年制学校。

2011年全县有初级中学3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在校生40966人。

通过布局调整,到2018年,全县新建初级中学5所,新设置初级中学3所,撤并初级中学22所,保留初级中学13所,共设置初级中学2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学校数减少40%,设置寄宿制初级中学1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附件1)。

1.思唐镇:设置初级中学5所。

保留第五中学设置为非寄宿制初级中学,保留第三中学迁至原思南中学设置为非寄宿制初级中学,保留第四中学迁至原第六中学(思南师范)设置为非寄宿制初级中学;在关中坝新建1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在双塘教育园区内新建1所寄宿制初级中学。

2.邵家桥镇:设置初级中学3所。

在教育园区新建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3所,撤销邵家桥中学,学生合并至教育园区中学。

3.凉水井镇:不设置初级中学。

撤销凉水井中学和关口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学生合并至思唐镇关中坝中学。

4.大河坝乡:不设置初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