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主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一)

合集下载

探析警犬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

探析警犬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

探析警犬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董 明牡丹江铁路公安处,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 要:警犬对于我国公安事业而言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需格外重视警犬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本文简要分析了警犬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通过及时注射防治疫苗、合理设计集训活动、善于观察警犬状态等措施,提高警犬传染病防控效果。

关键词:警犬传染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犬类传染病会严重影响警犬的身体状况,甚至引发警犬死亡,使其无法为我国公安事业继续做出贡献。

所以,警犬使用单位需要高度重视警犬传染病的防控效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警犬患病率,以此保证警犬能在良好的状态下继续体现出自身的实用价值。

1 警犬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1 狂犬病常言道:“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而警犬作为具有特殊价值的一种犬类,它们与普通犬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动作敏捷度还是身体素质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并且在嗅觉方面也能为人们提供重要帮助。

所以,我国公安事业格外注重警犬的应用,通常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或是搜查毒品及重要物证时会利用警犬加以辅助。

然而,警犬作为犬类自然也极易感染传染病,一旦染病将对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故而需积极加以防控。

其中狂犬病,是一种破坏性较大且对人体威胁性较强的传染病。

它最主要的流行特点是潜伏期较长、致死率极高。

在警犬染上狂犬病后会全身麻痹、狂躁不安、异常兴奋,最终器官衰竭而亡。

1.2 犬瘟热病犬瘟热病也是警犬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传染疾病,由犬瘟热病毒致病,一般在警犬集训活动中感染率较高。

由于不同国家优质品种的犬类会在集中训练时进行接触,所以极易诱发犬瘟热病。

当警犬感染上犬瘟热病后会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会严重影响警犬的消化系统,一经感染,警犬的死亡率将超过80%。

由于犬瘟热病传染性极强,发生二级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故而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不高。

1.3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在各种牲畜中都是死亡率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

浅谈犬瘟热的临床治疗与防控措施

浅谈犬瘟热的临床治疗与防控措施

畜 牧 兽 医2020年第2期新农民浅谈犬瘟热的临床治疗与防控措施郭 良(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林州 456550)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成为人们调剂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宠物犬数量的激增,加上大多数犬主人缺乏养犬常识和疏于管理,使宠物犬很容易患上传染病而死亡,给犬主人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损伤。

其中,犬瘟热是危害犬类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普及犬瘟热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对于防控犬瘟热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犬瘟热;传染病;治疗;预防1 发病机制犬瘟热是由泛噬性病毒—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犬病,该病毒侵入动物体内后,首先感染免疫细胞,然后转移到淋巴结,病毒随着被感染的免疫细胞经淋巴系统到达全身各个组织,经不同组织,如膀胱、呼吸道和肺脏的基底层上皮细胞进而扩散到上皮组织,从而感染特定宿主细胞,病毒随后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尿、粪等散布到周围环境。

2 临床症状病犬早期特征是体温呈“双相热”型,表现为:体温先升高39.5-41℃,持续2天,以后下降至常温,病犬状态变好,食欲恢复。

2-3天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即是双相型发热。

第二次发热后,病犬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眼鼻流出浆粘性分泌物等。

随着病情发展,能引起病犬鼻镜干燥和皲裂、鼻内脓性炎症、呼吸不畅、肺部有捻发音和啰音等呼吸道症状,或者引起病犬上吐下泻,排出带黏液的干粪或稀便,严重的甚至可见血便等消化道症状,病犬因此会迅速的脱水、消瘦、全身乏力、精神不振。

有的病犬还会出现皮肤病变,表现症状为在腹下和大腿内侧出现米粒大小的水泡,随后水泡变为脓疱,并慢慢结痂。

病情发展到后期,病犬经常会出现神经性症状,常见的症状有颈部强直、肌肉痉挛、共济失调、咬肌反复节律性颤动等。

3 病理变化解剖病犬大多可见肺脏点状出血,眼结膜、上呼吸道和肺脏等发生卡他性或者化脓性炎症。

胃、肠等消化道常见卡他性或者出血性炎症,肠粘膜上可见点状或带状弥漫性出血,肾脏有点状出血,肝、脾肿大,胸腺明显缩小,有的病犬鼻和脚底的表皮因为角质层增生而出现角化病。

宠物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宠物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宠物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宠物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伴侣,但同时也可能携带一些传染病。

本文将介绍宠物的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宠物主人更好地保护宠物的健康。

一、猫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1.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给猫注射疫苗、保持猫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与已感染的猫接触。

2. 猫瘟热猫瘟热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感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和贫血。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给猫注射疫苗、定期体检检查猫的健康状况,避免与患病猫接触。

3. 猫鼻疽猫鼻疽由鼻疽杆菌引起,感染后猫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给猫注射疫苗、保持猫的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与患病猫接触。

二、狗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1. 犬细小病毒感染(CDV)犬细小病毒感染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感染,可导致呼吸道感染、肠胃炎和神经系统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给狗注射疫苗、保持狗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与已感染的狗接触。

2. 犬冠状病毒感染(CCoV)犬冠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粪便传播,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食欲不振。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给狗注射疫苗、定期驱虫,保持狗的环境清洁卫生。

3.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犬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给狗注射疫苗、避免与患病狗接触,保持狗的卫生环境清洁。

三、其他1. 兔传染性肝炎兔传染性肝炎是一种由土传染性支原体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和腹泻。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兔的饮食均衡、保持兔笼环境清洁,避免兔与已感染的兔接触。

2. 小鸟鸟病小鸟鸟病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和食欲不振。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鸟笼的清洁卫生、定期为鸟注射疫苗,避免与患病鸟接触。

总结:了解宠物的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对于宠物主人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给宠物注射疫苗、保持宠物的居住环境清洁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宠物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

宠物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

宠物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宠物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陪伴。

然而,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传染病,给我们的家庭带来风险。

因此,了解和实施宠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宠物传染病,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一、细小病毒感染细小病毒感染是犬猫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

为了预防细小病毒感染,以下几点需注意:1. 疫苗接种:定期带宠物去兽医处接种相应的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2. 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宠物与疾病携带者接触,特别是在公共场所。

3. 卫生习惯:保持犬舍、猫窝和宠物用具的清洁,减少病毒存活的环境。

二、狂犬病防控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犬、猫等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为了预防狂犬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注射疫苗:及时给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并按兽医建议的时间进行复种。

2. 宠物管控:避免宠物带到可能存在病毒的地方,如野外、流浪动物区等。

3. 避免咬伤:教育宠物遵循命令,避免发生咬伤事故,特别是对陌生人。

三、猫传染性腹膜炎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科动物特有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以下是一些防控方法:1. 家庭清洁:经常清理猫的生活环境,包括猫窝、食物和水盆等,以避免细菌滋生。

2. 猫只隔离:防止患病猫与健康猫接触,避免传播。

3. 提前预防:在猫只去兽医诊所之前接触其他病猫时,应提前储备足够的消毒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

四、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宠物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可通过接触感染源、寄生虫的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寄生虫:1. 疥癣:定期给宠物洗澡,使用防疥癣的洗浴用品,减少感染。

2. 耳螨:定期清洁宠物的耳朵,避免交叉感染。

3. 肺虫:避免宠物在高感染区域活动,定期进行驱虫。

综上所述,宠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是宠物健康和人类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定期接种疫苗、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和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等方法,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宠物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动物传染病学中的常见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措施

动物传染病学中的常见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措施

动物传染病学中的常见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措施动物传染病是一种在动物种群中传播的疾病,严重影响着动物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昆虫媒介等方式传播给其他动物,甚至对人类也构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寻找并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病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有蹄类动物,包括牛、猪、羊等。

其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污染的饲料和水源等,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控制口蹄疫的传播,采取以下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加强动物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保持场所的清洁和消毒;- 禁止野生动物与养殖动物的接触;- 对进出养殖场的动物进行必要的检疫和隔离;-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增强动物的抵抗力;- 实施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2. 犬瘟热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狗和其他犬科动物。

该病毒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导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了控制犬瘟热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定期对犬类进行疫苗接种,包括初次接种和加强免疫;- 限制犬只与患病犬只的接触;- 对犬舍和常用工具进行定期消毒;- 加强对犬只的营养管理,增强免疫力;- 早期发现病例并及时隔离和治疗。

3.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猪。

该疾病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会导致猪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为了控制猪瘟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确保引进猪只的来源可靠,并对其进行检疫和隔离;- 限制猪只与野猪的接触;- 严格控制人员和工具的进出,以防止交叉感染;- 对猪只进行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4. 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家禽,尤其是鸭子和鸟类。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对犬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的一些内容。

诊断:
1. 临床症状:患犬出现高热、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鼻流泪液、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RNA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可以确定病毒感染。

治疗:
1. 对症治疗:给予患犬足够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体内水平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并预防继发感染。

2. 支持疗法:根据犬的具体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药物、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

3. 免疫治疗:可根据犬的免疫状态,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来提高犬的免疫力。

防控措施:
1. 疫苗接种:及时给犬类注射疫苗,建立免疫防线。

常见的犬细小病毒疫苗包括一价疫苗和复合疫苗,可以根据兽医建议选择适当的疫苗。

2.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或疑似感染病毒的犬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健康犬只。

3. 环境消毒:对于病毒感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破坏病毒的生存环境。

4. 健康管理:定期对犬只进行体检,保持犬只的健康状态,提高整体免疫力。

5. 个体防护:饲养者应与犬只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病犬直接接触等。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通过疫苗接种、隔离措施、环境消毒、健康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犬细小病毒的传播。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CPV)是一种常见的犬类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体为犬细小病毒(CPV)。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疫苗史以及实验室检测。

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常为黄色水样或血性)、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脱水等。

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血凝试验等。

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补充液体、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控制继发感染等。

抗生素的使用应慎重,仅在出现继发感染时才使用。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输液、止血药物、免疫增强药物等治疗。

防控措施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病最重要的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犬细小病毒病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常在犬龄6-8周开始接种第一针疫苗,接种周期为2-4周一次,通常需要完成2-3针疫苗接种。

2. 环境消毒:犬细小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月之久,因此需要定期对犬舍、犬具、地板等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

3. 隔离感染犬:对于被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的犬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其与其他动物接触。

同时要注意对其粪便、呕吐物等进行正确处理和消毒,以防止病毒传播。

4. 多次疫苗接种:由于犬细小病毒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可能不稳定,建议在狗狗幼崽期重复接种疫苗,以增加保护效果。

5. 犬只健康管理:定期对犬只进行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环境卫生,加强锻炼和适当补充营养,提高犬只的免疫力。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包括临床症状诊断、实验室检测、支持治疗和防控措施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犬只的健康。

养犬场的犬瘟热防控策略

养犬场的犬瘟热防控策略

养犬场的犬瘟热防控策略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严重威胁到犬只的健康。

对于养犬场来说,犬瘟热的防控尤为重要。

为了保护养犬场内的犬只免受犬瘟热的侵害,以下是一些防控策略的详细介绍:1.犬只的隔离管理- 将新进犬只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它们没有携带犬瘟病毒。

通常建议隔离观察至少两周时间。

- 隔离区域要与养犬场的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 在隔离区域内,应提供明确的标识,标明隔离时间和隔离犬只的信息,避免混淆。

2.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犬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 建议在犬只出生后6-8周开始接种第一针犬瘟疫苗,然后按照兽医的建议接种其他疫苗,如细小病毒疫苗、传染性肝炎疫苗、狂犬疫苗等。

- 疫苗接种后,定期进行复检以确保免疫效果。

3.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养犬场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犬只经常接触的区域,如犬舍、游戏场等。

-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可选用稀释的漂白水、过氧乙酸等,对病毒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 防止饲养设施的交叉感染,如避免多只犬只共用食具、水碗等。

4.犬只健康监测- 定期为犬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如果发现有犬只出现犬瘟病毒感染可能的症状,如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应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传播。

5.养犬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养犬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犬瘟热的防控知识和操作技巧,以提高防控能力。

- 在养犬场内张贴宣传资料,提供有关犬瘟热的常识和防控措施,让更多人了解犬瘟热,从而提高犬主人的防控意识。

6.犬只购入及输送管理- 在购入犬只时,要选择正规的犬只供应商,确保犬只健康,无病毒感染。

- 禁止携带有犬瘟热病毒或疑似感染犬瘟热的犬只进入养犬场。

- 对于外来犬只的输送,必须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相应的检疫。

7.健康证明和登记管理- 对于进入养犬场的犬只,要求提供健康证明,确保犬只健康。

- 每只犬只要进行登记,包括疫苗接种情况、健康状况等,方便日后的管理和跟踪。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是一种严重的犬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

它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传播,包括犬粪便、呕吐物或感染的动物体表等。

犬细小病毒病主要在幼犬期间流行,尤其是在出生后的2个月至6个月内,因为幼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犬细小病毒病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脱水等。

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对于动物主人和兽医而言,诊治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至关重要。

诊断犬细小病毒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

病史询问是了解犬只既往情况、暴露风险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观察主要根据狗的症状来诊断,如呕吐、腹泻和体温升高等。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抗原检测和PCR检测,其中病毒抗原检测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止吐药物、止泻药物和抗生素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

支持性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不平衡和营养支持等,以保持犬只体液平衡和营养状态。

除了诊治犬细小病毒病,防控措施也非常重要。

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

常规疫苗程序包括在幼犬时期接种初次疫苗,然后在接种若干次加强剂。

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提高幼犬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

要定期接种疫苗,以维持免疫力的持续性。

除了疫苗接种,还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病毒,在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定期清洁和消毒犬舍、犬具、地面等都是防控的重要手段。

对于已感染犬只,应尽快隔离,避免与其他健康犬只接触,以防止病毒传播。

当犬只康复后,需要进行病毒排泄的检测,确保病毒已经排出体外,才能与其他犬只重新接触。

诊治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同时通过疫苗接种和环境清洁来预防病毒传播。

动物主人和兽医应加强宣传,提高对犬细小病毒病的认识,以保障犬只的健康和福祉。

犬传染病的防治方案

犬传染病的防治方案

犬传染病的防治方案犬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病原体在犬之间传播并引起感染的疾病。

犬传染病的防治方案是预防和控制犬传染病的蔓延,保障犬只的健康。

下面是针对犬传染病的防治方案。

1. 疫苗接种:犬病主要通过病原体的传播引起,接种疫苗是预防犬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疫苗包括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和狂犬病疫苗等。

疫苗接种一般应在犬只幼年时开始,并根据不同的疫苗,定期进行加强复苗。

2. 病媒控制:犬病的传播往往与病媒有关,如跳蚤、蜱虫和蚊子等。

定期给犬只进行除虫,对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进行病媒的灭蚊灭虱工作,减少病媒传播疫病的机会。

3. 环境卫生管理:犬群的饲养环境对于犬传染病的预防很重要。

保持犬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犬舍及犬具,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和繁殖。

犬只的饮食、饮水和排泄物的管理也应当得到重视,防止交叉感染。

4. 健康监测:定期对犬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特别是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的犬只,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其所在的犬群进行观察、检测和防控。

5. 隔离和治疗:对于发病的犬只,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如狂犬病,需要进行安乐死处理,以避免病害的传播。

6. 健康宣传和教育:加强对犬主人和养犬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犬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宣传疫苗的重要性,以及犬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措施,促使他们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犬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7. 报告和监测:对于犬群中发生的犬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向当地畜牧部门或兽医部门进行报告。

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对犬群中的疫情进行定期监测和统计,并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犬传染病的防治方案包括疫苗接种、病媒控制、环境卫生管理、健康监测、隔离和治疗、健康宣传和教育,以及报告和监测工作。

只有全面加强犬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才能保障犬只的健康,并降低犬传染病对人类的传播风险。

犬传染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犬传染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病犬 。
1 加强检疫和预防接种 . 4
( 收稿 日期:2 1- 2 0 ) 0 0 0 - 3
果 ,选 择 合 适 的 驱 虫 药 , 常 用 的 驱 虫 药 物 有 左 旋 咪 唑 ,
丙硫苯 咪唑、阿维菌 素,伊维 菌素 等。
止使用污水 ,浑浊不洁水和地面积水等 。 1 . 环境卫 生 要注 意犬舍 内外 ,饲养 用具 的卫生 。 .3 2 犬舍及周 围环境要每年春 秋季各进行 1 次彻底 的清扫和 消 毒 ,每 半个 月清扫 1 ,犬 舍地面每天都要 清扫 ,粪便 要 次 随 时清 除 ,粪便 ,垃圾 应及 时清理 到场 区 以外 指定 的地 点堆放 和 处理 。犬 的食 具应保 持清 洁干 净 ,用 后及 时清
隔离 和观察 ,确 定无传 染病 的犬才 可取 消隔离 ,与原犬
群合群饲养 。
1 加强饲养 管理 . 1
提 高犬 的抗病 能力 ,是预 防疾 病的 重要措 施 ,这 需 要 从科学 的饲养 管理 和加 强锻炼着 手 。犬不 同的个 体间 因其体质 强弱 不同而 有不 同的抗病 能力 ,因此应按 个体
1 严格执行 消毒 制度 . 3
1 . 机 械 清 扫 据 试 验 , 采 用 清 扫 方 法 ,可 使 犬 舍 内 -1 3
的细菌 数减 少2 %左右 ;如果清扫 后再用清水冲洗 ,则犬 0 舍 内的细菌数可减少5 %以上 ;清扫冲洗后在用药物喷雾 0
的犬舍 ,场所 ,用 具等进行 严格 消毒 ,场 内人 员进入 犬
确诊为传染病 ,应根据“ 、快 、严 、小” 早 的原则采取.

1 . 犬体卫 生 .4 2
要经常给犬梳刷,去除污物,珲J 被毛。 顿
旦 确 诊 犬 患有 传 染 病 ,立 即将 病 犬 与 健 康 犬隔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doc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doc

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呕吐、出血性肠炎、心肌炎以及白细胞减少等。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传染性也较强。

一、犬细小病毒的治疗1、免疫血清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

如果家中有多只宠物犬,一旦有犬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犬注射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

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5~1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犬血清0.5~2毫升/千克体重,连用3~5天。

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免疫效果。

2、补液病犬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

应根据犬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毫升/千克体重。

可以分为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和腹膜腔补液。

3、抗菌消炎可应用各类广谱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使用,以防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延缓肠道消化功能的恢复。

4、止吐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爱茂尔、灭吐灵(胃复安)0.3—2毫升。

5、抗休克休克症状明显者可肌注地塞米松5—15毫克。

6、加强护理注意对病犬保暖,腹泻期间应停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性饲料,给予易消化的饲料,以碱轻胃肠负担,提高治愈率。

二、预防措施1、本病的预防是接种疫苗,一般是与犬瘟热等传染性疾病一起采用六联疫苗或七联疫苗共免的方式;2、本病的病程快,年龄越小的犬病死率越高,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4、肠炎型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一般采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治疗,并针对病情用葡萄糖盐水补液,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地塞米松或卡那霉素抗继发感染,同时肌注维生素K。

三、给宠物主人的建议1、应做好免疫接种。

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使用。

使用犬五联弱毒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犬应注射3次,90日龄以上的犬注射2次即可,每次间隔为2—4周。

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

犬主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犬主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彻 “ 好犬、 好犬 、 养 管 免疫 好 犬 ” 综合 防 治 措施 。 镇 人 口 的 城
犬 最易 感染 。 犬和 带毒 犬是 该病 主要 的传 染源 。 病 病 犬体 温 升 高 , 双相 热 型 ( 温 高达 4 呈 体 0℃以 上 , 续 持 1 2d后 降至 常温 ,~ 体 温 再次 升 高 )病 犬 表现 精 神 ~ 2 3d后 。 沉 郁 , 明显 的卡 他性 鼻 炎和 结膜 炎 症状 , 有 鼻孔 流水 样 分泌
22 广泛 宣传 . 高 防范 意识 . 提
物。 眼睑 肿胀 , 有脓性 分 泌物 , 后期 可发 生 角膜 溃 疡 。 犬 常 病
呕 吐 , 期大 便干 燥 , 后 开始 下痢 , 呈水样 , 有黏 液或 初 而 粪 混 血 液 , 的病 犬 后 期 可 能 出现 肌 痛 、 痉 挛 、 搐 、 济 失 有 肌 抽 共 调 、 行等神 经症 状 。 圈
11 犬 瘟 热 .
犬瘟 热 是 一 种高 度 接 触传 染 性 致 死 性 病 毒 传染 病 , 病 犬 以呈现 双相 热 型 、 炎 、 重 的消化 道 障碍 以及 呼 吸 道炎 鼻 严 症等 为特 征[ 1 分病 例在 病 的后 期 呈现 神经 症 状 。 1。 -部 2 该病 死 亡 率可高达 8 %以上 , 当前 对犬 危害性 最 大 的疫病 。 0 是 该 病 的病原 体 为犬 瘟 热病 毒 , 热和 干燥 较 敏感 ,5℃ 对 5 3 i 灭活 , 0m n可 阳光直 射 1 4h灭活 。 病 的发 生 无明 显 的季 该
近 年来 , 养犬数 量急 剧 增加 。 以狂 犬病 为主 的 犬 类传 染 病 对 人 体 健 康 和 畜 牧 业 发 展 造 成 极 大 危 害 。 媒体 报 道 , 据 20 0 4年 以来 , 国狂犬 病 发病 率在 某 些地 区 呈 逐 年 上升 趋 我 势 , 国医疗 卫 生机 构 的统计 也 表 明 , 全 狂犬 病 的病 死 率居 各 类传 染病 之 首 , 有发 展 蔓 延 的趋 势 。 此 , 且 因 各级 政 府 应 高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1. 引言1.1 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导致犬只感染。

该病在犬类动物中广泛传播,病死率较高。

犬细小病毒病对犬只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可能影响人类健康。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

诊断犬细小病毒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等实验室检测手段。

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持犬只体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液体、对呼吸困难进行处理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保持犬只卫生、控制传染源等。

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强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犬只、消毒环境等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犬只健康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展望是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控制传染源来减少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率,保护犬只和人类的健康。

2. 正文2.1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1. 呼吸道症状:犬细小病毒病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流感样症状,如咳嗽、打喷嚏、流泪、鼻涕等。

有些患犬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2. 消化系统症状:患犬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重症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脱水。

3. 神经系统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犬出现抽搐、抽筋、瘫痪等症状。

患犬可能表现出行动不协调、抖动、头部倾斜等症状。

4.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犬细小病毒病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眼部炎症、全身乏力等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症状类似于流感,但随着病情加重,患犬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系统的症状。

及时关注犬的体征变化,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2.2 诊断方法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观察犬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细小病毒。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犬的体液和粪便等途径传播。

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点,给犬只健康和养殖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及早发现、确诊和有效防控犬细小病毒病对保障犬只健康和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在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观察犬只的临床症状和传染病史,如呕吐、腹泻、发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如果有这些表现,需要及时进行病毒学和免疫学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PCR技术、病毒分离和鉴定、抗体检测等。

其中PCR技术是一种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的检测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出犬细小病毒,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来提高患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治疗过程中,要保证患犬的充足饮水和营养,同时要注意对犬只进行隔离和消毒,以防止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抗病毒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大环内酯类、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等,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为了有效地防控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是加强犬只的免疫防控工作,定期对犬只进行犬细小病毒疫苗接种,提高犬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其次是加强环境的卫生控制,保持犬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患有犬细小病毒病的犬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犬只饲养者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蔓延。

犬瘟热的综合诊断与防控措施

犬瘟热的综合诊断与防控措施
浆 内有 苹果 绿 荧光 , 细胞 核 清 晰可见 呈 暗黑 色 。阴性 细 胞 浆 为 紫红 色 或 暗黄 色 , 荧 光 , 别是 细 胞 核不 无 特
清楚 。
警 犬 比土种 犬 易 感性 高 , 而且 病 情 反 应重 , 亡 率也 死 高 。本 病最 重要 的传染 源是 鼻 、 眼分 泌物和 尿 液 。病
苏 木 紫 染 色 ,水 洗 后 用 01 .%伊 红 水 溶 液 染 色 5分
钟 , 燥后 镜 检 , 干 细胞 核 为淡 蓝 色 , 浆 为 玫瑰 色 , 胞 包
涵体 呈红 色 。
5 预 防
仔犬 6周 龄为 首 次免 疫 时 间 , 周 龄 进行 第 2次 8 免 疫 ,0周龄 进行 第 3次免 疫 。 以后 每 年免疫 1 , 1 次 每次 的免 疫 剂量 为 2毫升 , 获得 一 定 的免疫效 果 。 可
3 临 床 症 状
前期患犬眼鼻有水样 分泌物 ,体温高达 4  ̄ 以 0C 上 , 续 2天 左 右 , 犬 似 有 好 转 , 进 食 , 近 常 持 病 稍 接 温 。接 着又 第 2次 体温 升 高 , 持续 数 星期 , 吸道 、 呼 消 化道 表现 卡化 性炎 症 更 明显 , 持 1 2星期 。 维  ̄
犬 舍 及 其 运 动 场 地 应 以 3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或 % 1 %福尔 马林 溶液 消毒 。 0
好时坏 , 鼻眼分泌物增 多转为脓性 , 口角糜烂 。咳 、 气 管 炎 、 炎 症状 多有 发 生 , 、 等时 有 发 生 , 欲减 肺 吐 泻 食
退 或根本 不进 食 , 逐渐 消瘦 , 般持 续 1 一 个月 以上 。 晚 期 患犬 除 中期 所表 现症 状 外 ,偶 尔 还 出 现神 经 性症 状 , 现 萎 顿 、 疼 无 力 , 肉阵 发性 痉 挛 , 表 肌 肌 平 衡 失 调 . 圈运 动 , 痫 状 惊 厥 和 昏迷 等 , 般 出现 圆 癫 一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控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控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控作者:陈光丽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第9期陈光丽河南省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53003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造成病犬的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较强,是临床最常见的犬传染病之一。

1 病原犬细小病毒(C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单股DNA病毒。

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室温下能存活3个月。

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但甲醛、紫外线和次氯酸钠等可用于对犬细小病毒的消毒。

2临床症状肠炎型犬细小病毒可引起犬的出血性肠炎,常见于青年犬。

病犬伴有呕吐和腹泻。

初期粪便常呈黄色或灰黄色,夹杂黏液和伪膜。

后期呈番茄汁样稀粪,味腥臭。

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

病犬后期体温下降,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迅速脱水,急性衰竭而死。

心肌炎型多见于4—8周龄左右幼犬,常突然发病,死亡迅速。

多死于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

剖检可见心肌纤维变性坏死,肺表水肿和出血。

3流行病学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犬均可发病。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城市犬感染率较高。

犬细小病传染性强,常整窝发病。

病犬的粪便、呕吐物、尿液和唾液中均含有犬细小病毒,可造成疾病的传播。

病犬康复后仍可通过粪便和尿液向外排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4治疗犬细小病早期可应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犬干扰素也可用于该病的治疗。

对出血性肠炎病犬的止泻、止血和补液的对症治疗也很必要,能显著增加存活率。

5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仅使用单一的防治措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免疫接种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基本有效的措施。

为了减少免疫应激,临床上使用犬瘟热、犬细小病等多联苗进行免疫均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接种疫苗的犬应加强护理,注意保温。

另外要做好犬舍及生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对犬舍和用具,可用次氯酸钠等多次消毒,以防病毒扩散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主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一)
摘要介绍了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3种犬类传染病的发生特征;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防控措施,对加强犬类主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防控措施
近年来,养犬数量急剧增加,以狂犬病为主的犬类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据媒体报道,2004年以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在某些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也表明,狂犬病的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且有发展蔓延的趋势。

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强对犬类主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畜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常见的3种犬类传染病
1.1犬瘟热
犬瘟热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病毒传染病,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以及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1-2]。

部分病例在病的后期呈现神经症状。

该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是当前对犬危害性最大的疫病。

该病的病原体为犬瘟热病毒,对热和干燥较敏感,55℃30min可灭活,阳光直射14h灭活。

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寒冷季节多发,另外,气候突变、阴雨潮湿、冷热不定也是诱发因素。

各种年龄、品种的犬都可感染,但以幼犬最易感染。

病犬和带毒犬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

病犬体温升高,呈双相热型(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1~2d后降至常温,2~3d后体温再次升高)。

病犬表现精神沉郁,有明显的卡他性鼻炎和结膜炎症状,鼻孔流水样分泌物。

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后期可发生角膜溃疡。

病犬常呕吐,初期大便干燥,而后开始下痢,粪呈水样,混有黏液或血液,有的病犬后期可能出现肌痛、肌痉挛、抽搐、共济失调、圈行等神经症状。

1.2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原体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血液中,病犬和带毒犬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季较多见。

1岁以内的幼犬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犬感染后症状轻微,死亡率较低。

本病发病初期体温较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眼鼻有脓性分泌物。

病犬渴欲明显增加,常见的有呕吐、腹泻、腹痛、呻吟、口腔黏膜充血、牙龈出血和扁桃体肿大,胸腹下有时可见皮下水肿等症状,若呕吐和粪便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病犬常在1~2d内死亡。

1.3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机体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最后全身麻痹衰竭死亡。

该病病毒对各种抗生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过发病和带病毒的犬或其他动物的咬伤、抓伤后感染,当健康动物皮肤黏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犬(畜)的唾液也可感染。

该病临床症状分狂暴型和沉郁型2种。

狂暴型先期表现反常不安、异嗜,但体温无明显变化,唾液增多、采食量减少3]。

怕光、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使唤,约2~4d后表现神经兴奋,攻击人畜,大量流涎、口渴,出现恐水症状,兴奋不安、无目的乱跑。

随后,下颌下垂,舌伸出口外不能采食,尾巴夹在两腿中间,最后麻痹昏迷,衰竭而死。

沉郁型主要表现麻痹较早,病程快,表现喉头、下颌、后躯麻痹,张口流涎、吞咽困难和恐水等症状,经2~4d后死亡。

2防控措施
2.1政府高度重视
养犬数量的快速增加,加之防控措施不力,给一些犬类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犬病防治工作力度,对犬类实行限养、禁养政策,认真贯彻“养好犬、管
好犬、免疫好犬”的综合防治措施。

城镇人口密集地区养犬实行圈养,犬户外活动,畜主一定要随从,切勿放犬游走不定,使之有机会与流浪犬猫接触。

乡村农户养犬实行拴养或圈养;对狂犬病实行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实行推荐免疫,并纳入地方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对无免疫证明的犬和游荡的野犬实行扑杀,避免伤害感染人畜4]。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乡镇兽医站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做好犬类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犬类疫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