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右侧卧位灌肠方法疗效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相关。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HOM A-IR变化的多元回归分析

自变量

因变量

偏回归系数标准误t值P值

治疗前后餐前血糖变化0.5850.11375840.004

治疗前后餐后血糖变化0.4780.18551400.024

3 讨论

格列齐特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直接刺激胰岛 细胞,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并促进肌肉组织利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本药可升高血清脂联素、降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从而减轻血管的炎症破坏,改善内皮细胞功能[1]。格列齐特缓释剂的构成是以短效格列齐特为主药加上辅料磷酸氢二钠、亲水性聚纤维素原为佐剂,包装成颗粒后压制成缓释型片剂。现有资料显示格列齐特缓释剂在血糖控制方面较普通剂型有更好的趋势,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更佳[2]。一项为期2a的研究表明,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并非常安全,对老年人尤其适用[3]。本研究应用格列齐特缓释剂,结果证实初诊的老年T2DM患者治疗16周后FP G、PG2h、HbA1c均较前明显下降。应用HOM A模型计算,发现其 细胞分泌功能指数明显增加,增加的比例达53%,HOM A-IR指数明显下降,下降比例达1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分泌增加可能不是HOM A-IR指数明显下降的影响因素,而血糖本身的下降与I R减轻显著相关,提示可能是用磺脲类药物使高血糖的毒性削弱,从而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参考文献】

[1] Drzewos ki J,Zuraw ska-Klis M.E ffect of gliclazide m odified re-

leas e on ad iponectin,interleukin-6,an d tumor necros is factor-al-pha plasma levels in individuals w 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J].

Cu rr M ed Res Opin,2006,22(10):1921-1926.

[2] Lu CH,Chang CC,Chu ang LM,et al.Double-blin d,randomized,

multicen tre study of th 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iclazide-m od ified release in the treatment of C hinese type2diab etic patients[J].Di-abetes Obes M etab,2006,8(2):184-191.

[3] Drouin P,S tandl E.Diamicron M R S tudy Group.Gliclazide modi-

fied r eleas e:results of a2-year study in patients w ith type2dia-betes[J].Diabetes Obes M etab,2004,6(6):414-421.

[4] 王瑶,高妍,潘长玉,等.格列吡嗪缓释片与格列齐特对2型糖尿病

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13-16.

收稿日期:2008-01-12;修回日期:2008-05-11 责任编辑:朱建洲

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右侧卧位灌肠方法疗效分析

芦红霞,段晓莉,张催荣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肝性脑病较为理想的灌肠方法。方法:80例昏迷患者以改进方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吸痰管)清洁灌肠后,用生理盐水加白醋保留灌肠,对照组为传统左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方法对患者苏醒快慢的影响。结果:患者右侧卧位灌肠优于其他卧位,苏醒快。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进行清洁灌肠后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白醋灌肠,是一种治疗肝性脑病较理想的灌肠方法。

【主题词】 肝性脑病/治疗;灌肠;体位

【中图分类号】 R57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647(2008)18-4336-02

我们通过醒脑保肝等静脉治疗基础上彻底清洁灌肠后,右侧卧位保留白醋的方法较传统方法保留白醋苏醒早,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64例均为2006-01/2007-12来我们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肝癌、病毒性肝炎等患者,男52例,女1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38例,肝癌15例,病毒性肝炎11例,对照组常规灌肠法32例,实验组32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清洁灌肠采用左侧卧位,灌肠液为消毒自来水或生理盐水800ml,均灌肠两次,禁用肥皂水,第3次用生理盐水400ml,加白醋300ml,两组都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静脉输液针和过滤器同时剪去高分子导管末端(连接吸痰器端)开口部位,然后用高分子导管连接一次性输液器[1],对照组清洁灌肠后,用灌肠管插入深度为17~20cm左侧卧位灌入灌肠液后,平卧位抬高臀部尽力保留,不能充分达到右半结肠。实验组同样方法清洁灌肠后,患者采取臀部高位,用同样灌肠管插入深度17~20cm,使灌肠液进抵结肠脾曲,然后,抬高臀部向右侧卧位尽力保留,这样才能使灌肠液充分进入右半结肠[2]。

2 结果

两种灌肠法灌肠液外流情况:对照组有外流液14例,外流液明显少18例;实验组有外流液5例,外流液明显少27例。两种灌肠方法患者苏醒的比较:对照组灌肠后苏醒15例,未苏醒17例;实验组灌肠中苏醒19例,灌肠后苏醒11例,未苏醒2例。两组灌肠方法比较,对照组灌肠液外流情况和苏醒速度均差于实

3 讨论

肝性脑病习称肝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精神神经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综合征[2]。其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涉及氨中毒、假神经递质学说等,但主要原因是因肝细胞功能衰竭和来自胃肠道未被肝细胞代谢去毒的物质,经体循环肝内分流至脑部引起。其中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起的作用是肯定的。采取减少氨在肠内形成和吸收的治疗措施是必要的。从结果中可看出:肝性脑病患者在积极静脉用药的同时,及时地给患者彻底清洁灌肠后采用右侧卧位,保留白醋优于传统卧位保留白醋,液体也不易从肛门溢出,保留时间相对长,肠内氨的吸收取决于肠内容物的pH值,pH值大于6时,生成的NH3大量吸收,血氨增加,pH值小于6时,以N H4+形式随粪便排出体外,血氨降低,右半结肠是产氨最多的地方,灌肠液应抵右半结肠,才能有效地清除该处的内容物,并降低该处的pH值,减少毒物在该处的生成和吸收,为此,灌肠时患者先采用臀部抬高,使灌肠液进抵至结肠脾曲,然后右侧卧位,这样才能使药液进入右半结肠,降低氨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张秀芬.清洁灌肠方法观察与探讨[J].国际护理杂志,2006,25

(3):171-172.

[2]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2.

收稿日期:2008-01-12;修回日期:2008-05-11 责任编辑:朱建洲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大样本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杜凌

【摘要】 目的:探讨大样本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 P)的影响。方法:对文献中应用CBP治疗SA 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CBP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治愈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BP每天8h、16h、24h的治愈率和病死率相似,三者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CBP是SA P有效的抢救措施,但8h与更长时间的疗效相似,因而为SAP行CBP治疗时间选择提供了依据。

【主题词】 胰腺炎/治疗;血液滤过

【中图分类号】 R57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647(2008)18-4337-02

为了解大样本、多中心条件下CBP对SA P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我们对近10a来经文献检索出使用CBP治疗635例SA P 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归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万方中文数据库中自1998年以来临床资料完备的36篇论文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76例,其中CBP组635例,男338例,女297例,年龄14~74岁。内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41例,男205例,女136例,年龄15~78岁。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淀粉酶、尿素氮、肌酐、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解痉、镇痛,防治休克,抗感染,生长抑素和胰酶抑制剂等常规非手术治疗,CB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进行CBP治疗,并按CBP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CBP持续时间小于8h者93例;B组每天CBP持续时间小于16h者78例;C组每天CBP时间小于24h者464例。治疗7d后对上述每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治愈率及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2 结果

2.1 CBP治疗对临床改变的影响 治疗7d后CBP组91.37%的患者发热、心动过速、呼吸窘迫、腹痛腹胀等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而对照组仅48.56%的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CBP治疗对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治疗7d后92.77%的CBP组患者的淀粉酶、尿素氮、肌酐等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为59.77%;治疗12h后92.36%的CBP 组患者的酸中毒、低血压、低氧血症被纠正。对照组仅有44.47%。两组上述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CBP对治愈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CBP组治愈率79.53%,病死率19.69%;对照组分别为5

3.11%和38.5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每天CBP8h的治愈率为68.82%,病死率为18.28%;每天CB16h的治愈率为76.92%,病死率为20.51%;每天CBP24h的治愈率为8

4.62%,病死率为20.26%;总治愈率79.53%,总病死率为19.69%;上述各组抢救治愈率较高,但各组之间治愈率、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每天连续治疗8h可达到与更长时间CBP所得到的近乎相同的结果。

3 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