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数学试题详解

合集下载

2013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试题

2013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试题

2013年清华大学保送生数学试题(共5大题,每小题30分,满分150分)1. 求证:⎥⎦⎤⎢⎣⎡++=⎥⎦⎤⎢⎣⎡-∑⎥⎦⎤⎢⎣⎡=124223230n n i n n i 。

其中n 是正整数 2. 求证:()()()()() m k n i n m k kk k m k nk k k x x x x x 000202011111==+===∏∏∏∏-----为整系数多项式。

题目中的X 实际是π,跟后面一样表示累乘,图片出错了。

3. 已知,cb c a ,abc 1122=+-=t ,a c c b b a =++222试表达555ca bc ab ++的值。

4. 求证:平面内间距为d 的一组平行直线,任意放一长为l (l 〈d )的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为dl P π2=。

5. 求证:gcd (a ,b )∑∑-=-==101021a m a n a mnb i e a π 其中gcd (a ,b )表示a 、b 的最大公约数1、提示: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或者按余数分类,慢慢写,这题送分的。

2、可将题目化为证明[2m/i]+[2n/i]>=[m/i]+[n/i]+[(m+n)/i] 其中[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3、见下面的图,本题感觉略扯,但是比较了很多人的做法,发现确实是这么做的。

4、提示:如果积分arcsin ,不会积分的话,考虑反函数!5、仔细理解题目中给的式子,注意e 的那个次方是复数的指数表示形式,然后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证明,同时注意到如果e 的次方中的分母不整除与分子,那么按照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就可以得到这时的数求出的是0(这里实质是一个单位根的问题,只不过用的是四次单位根,也就是i !)如果分母整除于分子,那么得到的数字为1,然后通过这样的思路,就能得到结果,本题较难,主要是对复数的接触较少。

201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但是B根据函数,函数满足=5.(5分)(2013•北京)在△ABC中,a=3,b=5,sinA=,则sinB=()BsinA=,=.6.(5分)(2013•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的值为7.(5分)(2013•北京)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b=.利用离心率建立解:双曲线,说明b=,等价于∴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5分)(2013•北京)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对角线BD1的三等分点,P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5分)(2013•北京)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坐标为(1,0),则p=2;准线方程为x=﹣1.=1=110.(5分)(2013•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3.所以体积11.(5分)(2013•北京)若等比数列{a 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2;前n 项和S n=2n+1﹣2.项和公式即可得出,∴12.(5分)(2013•北京)设D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13.(5分)(2013•北京)函数的值域为(﹣∞,2).所以函数14.(5分)(2013•北京)已知点A(1,﹣1),B(3,0),C(2,1).若平面区域D由所有满足(1≤λ≤2,0≤μ≤1)的点P组成,则D的面积为3.,根据,,,,解之得坐标满足不等式组|CF|=,d==×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13分)(2013•北京)已知函数f(x)=.(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Ⅱ)若α∈(,π),且f(α)=,求α的值.(Ⅱ)通过,且T=,函数的最大值为:,,,又∵16.(13分)(2013•北京)如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Ⅰ)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Ⅱ)求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Ⅲ)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P=17.(13分)(2013•北京)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Ⅰ)PA⊥底面ABCD;(Ⅱ)BE∥平面PAD;(Ⅲ)平面BEF⊥平面PCD.18.(13分)(2013•北京)已知函数f(x)=x2+xsinx+cosx.(Ⅰ)若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求a与b的值;(Ⅱ)若曲线y=f(x)与直线y=b有两个不同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19.(14分)(2013•北京)直线y=kx+m(m≠0)与椭圆相交于A,C两点,O是坐标原点.(Ⅰ)当点B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AC的长;(Ⅱ)当点B在W上且不是W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BC不可能为菱形.,(与椭圆的交点,从而解得y=代入椭圆方程得±,)AC=2与椭圆(20.(14分)(2013•北京)给定数列a1,a2,…,a n.对i=1,2,…,n﹣1,该数列前i项的最大值记为A i,后n﹣i项a i+1,a i+2,…,a n的最小值记为B i,d i=A i﹣B i.(Ⅰ)设数列{a n}为3,4,7,1,写出d1,d2,d3的值;(Ⅱ)设a1,a2,…,a n﹣1(n≥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1>0.证明:d1,d2,…,d n﹣1是等比数列;(Ⅲ)设d1,d2,…,d n﹣1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d1>0.证明:a1,a2,…,a n﹣1是等差数列.从而可证时,。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北京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北京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北京卷word解析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13北京,文1)已知集合A={-1,0,1},B={x|-1≤x <1},则A∩B=().A.{0} B.{-1,0}C.{0,1} D.{-1,0,1}答案:B解析:集合A中的元素仅有-1,0,1三个数,集合B 中元素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1的数,故集合A,B 的公共元素为-1,0,故选B.2.(2013北京,文2)设a,b,c∈R,且a>b,则().A.ac>bc B.11<a bC.a2>b2D.a3>b3答案:D解析:A选项中若c小于等于0则不成立,B选项中若a为正数b为负数则不成立,C选项中若a,b 均为负数则不成立,故选D.3.(2013北京,文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A.1yB.y=e-xxC.y=-x2+1 D.y=lg |x|答案:C解析:A选项为奇函数,B选项为非奇非偶函数,D 选项虽为偶函数但在(0,+∞)上是增函数,故选C. 4.(2013北京,文4)在复平面内,复数i(2-i)对应的点加1变成1,经判断执行否,然后将21132121SS+=+赋值给S,i增加1变成2,经判断执行是,然后输出1321S=,故选C.7.(2013北京,文7)双曲线x2-2ym=1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m>12B.m≥1C.m>1 D.m>2答案:C解析:该双曲线离心率1e=,故m>1,故选C.8.(2013北京,文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对角线BD1的三等分点,P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B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D (0,0,0),D 1(0,0,a ),C 1(0,a ,a ),C (0,a,0),B (a ,a,0),B 1(a ,a ,a ),A (a,0,0),A 1(a,0,a ),P 221,,333a a a ⎛⎫⎪⎝⎭,则|PB |=3a =,|PD |a =,|1PD |=993a =,|1PC |=|1PA |a =,|PC |=|PA |3a =,|1PB |=,故共有4个不同取值,故选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2013北京,文9)若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__________;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2 x =-1解析:根据抛物线定义12p=,∴p =2,又准线方程为x =2p-=-1,故填2,x =-1.10.(2013北京,文10)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3,四棱锥的高为1,根据体积公式V=13×3×3×1=3,故该棱锥的体积为3.11.(2013北京,文11)若等比数列{a 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__________;前n项和S n=__________.答案:22n+1-2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知a3+a5=q(a2+a4),∴q=2,又a2+a4=a1q+a1q3,故求得a1=2,∴S n=21212n(-)-=2n+1-2.12.(2013北京,文12)设D为不等式组0,20,30x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5解析:区域D表示的平面部分如图阴影所示:根据数形结合知(1,0)到D 的距离最小值为(1,0)到直线2x -y =05=13.(2013北京,文13)函数f (x )=12log ,1,2,1,x x x x ≥⎧⎪⎨⎪<⎩的值域为__________.答案:(-∞,2) 解析:当x ≥1时,1122loglog 1x ≤,即12logx ≤,当x <1时,0<2x <21,即0<2x <2;故f (x )的值域为(-∞,2). 14.(2013北京,文14)已知点A (1,-1),B (3,0),C (2,1).若平面区域D 由所有满足AP =λAB +μAC (1≤λ≤2,0≤μ≤1)的点P 组成,则D 的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AP =λAB +μAC ,AB =(2,1),AC =(1,2). 设P (x ,y ),则AP =(x -1,y +1).∴12,12,x y λμλμ-=+⎧⎨-=+⎩得23,323,3x y y x λμ--⎧=⎪⎪⎨-+⎪=⎪⎩∵1≤λ≤2,0≤μ≤1,可得629,023,x y x y ≤-≤⎧⎨≤-≤⎩如图.可得A 1(3,0),B 1(4,2),C 1(6,3), |A1B 1|==, 两直线距离d ==,∴S =|A 1B 1|·d =3.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2013北京,文15)(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f (x )=(2cos 2x -1)sin 2x +12cos 4x .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2)若α∈π,π2⎛⎫⎪⎝⎭,且f (α)=2,求α的值. 解:(1)因为f (x )=(2cos 2x -1)sin 2x +12cos 4x =cos 2x sin 2x +12cos 4x =12(sin 4x +cos 4x )π44x ⎛⎫+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最大值为2.(2)因为f (α)=2,所以πsin 414α⎛⎫+= ⎪⎝⎭.因为α∈π,π2⎛⎫ ⎪⎝⎭,所以4α+π4∈9π17π,44⎛⎫ ⎪⎝⎭. 所以π5π442α+=.故9π16α=. 16.(2013北京,文16)(本小题共13分)下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1)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2)求此人在该市停留时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3)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果不要求证明)解:(1)在3月1日至3月13日这13天中,1日、2日、3日、7日、12日、13日共6天的空气质量优良,所以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是613. (2)根据题意,事件“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等价于“此人到达该市的日期是4日,或5日,或7日,或8日”.所以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为413.(3)从3月5日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17.(2013北京,文17)(本小题共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 ⊥平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且P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所以PA⊥底面ABCD.(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所以AB∥DE,且AB=DE.所以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D.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BE∥平面PAD.(3)因为AB⊥AD,而且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所以PA⊥C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所以PD∥EF.所以CD⊥EF.所以CD⊥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CD.18.(2013北京,文18)(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f(x)=x2+x sin x+cos x.(1)若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求a与b的值;(2)若曲线y=f(x)与直线y=b有两个不同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解:由f(x)=x2+x sin x+cos x,得f′(x)=x(2+cos x).(1)因为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所以f′(a)=a(2+cos a)=0,b=f(a).解得a=0,b =f(0)=1.(2)令f′(x)=0,得x=0.f(x)与f′(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f (0)=1是f (x )的最小值.当b ≤1时,曲线y =f (x )与直线y =b 最多只有一个交点;当b >1时,f (-2b )=f (2b )≥4b 2-2b -1>4b -2b -1>b ,f (0)=1<b ,所以存在x 1∈(-2b,0),x 2∈(0,2b ),使得f (x 1)=f (x 2)=b .由于函数f(x)在区间(-∞,0)和(0,+∞)上均单调,所以当b >1时曲线y =f(x)与直线y =b 有且仅有两个不同交点.综上可知,如果曲线y =f (x )与直线y =b 有两个不同交点,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1,+∞).19.(2013北京,文19)(本小题共14分)直线y =kx +m (m ≠0)与椭圆W :24x+y 2=1相交于A ,C 两点,O 是坐标原点.(1)当点B 的坐标为(0,1),且四边形OABC 为菱形时,求AC 的长;(2)当点B 在W 上且不是W 的顶点时,证明:四边形OABC 不可能为菱形.解:(1)因为四边形OABC 为菱形,所以AC 与OB 相互垂直平分.所以可设A 1,2t ⎛⎫ ⎪⎝⎭,代入椭圆方程得21144t +=,即t =. 所以|AC |=(2)假设四边形OABC 为菱形.因为点B 不是W 的顶点,且AC ⊥OB ,所以k ≠0.由2244,x y y kx m ⎧+=⎨=+⎩消y 并整理得(1+4k 2)x 2+8kmx +4m 2-4=0. 设A (x 1,y 1),C (x 2,y 2), 则1224214x x km k +=-+,121222214y y x x m k m k ++=⋅+=+. 所以AC 的中点为M 224,1414km m k k ⎛⎫- ⎪++⎝⎭.因为M 为AC 和OB 的交点,且m ≠0,k ≠0,所以直线OB 的斜率为14k -.因为k ·14k ⎛⎫- ⎪⎝⎭≠-1,所以AC 与OB 不垂直. 所以四边形OABC 不是菱形,与假设矛盾.所以当点B 不是W 的顶点时,四边形OABC 不可能是菱形.20.(2013北京,文20)(本小题共13分)给定数列a 1,a 2,…,a n ,对i =1,2,…,n -1,该数列的前i 项的最大值记为A i ,后n -i 项a i +1,a i +2,…,a n 的最小值记为B i ,d i =A i -B i .(1)设数列{a n }为3,4,7,1,写出d 1,d 2,d 3的值;(2)设a 1,a 2,…,a n (n ≥4)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 1>0.证明:d 1,d 2,…,d n -1是等比数列;(3)设d 1,d 2,…,d n -1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d 1>0.证明:a 1,a 2,…,a n -1是等差数列.解:(1)d 1=2,d 2=3,d 3=6.(2)因为a 1>0,公比q >1,所以a 1,a 2,…,a n 是递增数列.因此,对i =1,2,…,n -1,A i =a i ,B i =a i +1.于是对i =1,2,…,n -1,d i =A i -B i =a i -a i +1=a 1(1-q )q i -1.因此d i ≠0且1iidq d +=(i =1,2,…,n -2), 即d 1,d 2,…,d n -1是等比数列.(3)设d 为d 1,d 2,…,d n -1的公差. 对1≤i ≤n -2,因为B i ≤B i +1,d >0, 所以A i +1=B i +1+d i +1≥B i +d i +d >B i +d i =A i . 又因为A i +1=max{A i ,a i +1}, 所以a i +1=A i +1>A i ≥a i .从而a 1,a 2,…,a n -1是递增数列. 因此A i =a i (i =1,2,…,n -1). 又因为B 1=A 1-d 1=a 1-d 1<a 1, 所以B 1<a 1<a 2<…<a n -1. 因此a n =B 1.所以B 1=B 2=…=B n -1=a n . 所以a i =A i =B i +d i =a n +d i . 因此对i =1,2,…,n -2都有a i +1-a i =d i +1-d i =d ,即a 1,a 2,…,a n -1是等差数列.。

2013清华北大自主招生测评试题数学自主招生数学与逻辑测评试题.docx

2013清华北大自主招生测评试题数学自主招生数学与逻辑测评试题.docx

2013 清华北大自主招生 测评试题数学自主招生数学与逻辑测评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 z 1,z 2 为一对不相等的共轭复数,且 z 1 = 3,z 12为实数,则 z 1-z 2 的值为z 2( ) A . 3B . 6C .3D .232. 若点 P 在曲线 y=-x 2 -1上,点 Q 在曲线 x=1+y 2 上,则 PQ 的最小值为()A .3 2B .3 2C .3 2D .3 22483. 在 ABC 中,三边和三角满足 a cos B-b cos A= 3 c 则 tan A = ()5tan BA 。

3B 。

4C 。

5D 。

64. 如图,在正四棱锥 P-ABCD 中,∠ APC =60 °,则二面角 A-PB-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A.1 B.177C.1 D.1P22DM CA B5. 设 P 是函数 y=x+ 2x>2 图像上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向直线 y=x 和 y 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 A 、B ,则 PA PB = ()A .1B .2C .-1D .-26. 某情报站有 A 、B 、C 、D 四种互不相同的密码,每周使用一种,且每周都是从上周没使用的三种密码中等可能的随机选用一种,设第一周使用 A 密码,则第七周也使用 A 密码的概率为()(用最简分数表示)A.43B.61C.48D.61 8124324381选择题答题处: 1.() 2.() 3.() 4.()5.()6.( )二、解答题 (每题 16 分,共 64 分)7. 设函数f n x =x n1-x2在1,1上的最大值为 a n n=1,2,3, 2(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2)求证:对任何正整数 n n 2 ,都有 a n1成立;2n+2(3)设数列 a n的前 n 项和为S n,求证:对任意正整数 n ,都有S n<7成16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3北京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1,0,1},B={x |-1≤x <1},则A∩B= ( )A.{0}B.{-1,0}C.{0,1}D.{-1,0,1}2.在复平面内,复数(2-i)2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φ=π”是“曲线y=sin(2x +φ)过坐标原点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1 B.23 C.1321D.610987 5.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y =e x 关于y 轴对称,则f (x )=A.1e x +B. 1e x -C. 1e x -+D. 1e x --6.若双曲线22221x y a b-=3 A.y =±2x B.y =2x C.12y x =± D.22y x =± 7.直线l 过抛物线C :x 2=4y 的焦点且与y 轴垂直,则l 与C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A.43B.2C.83D.1623 8.设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210,0,0x y x m y m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 (x 0,y 0)满足x 0-2y 0=2,求得m的取值范围是A.4,3⎛⎫-∞- ⎪⎝⎭ B. 1,3⎛⎫-∞ ⎪⎝⎭ C. 2,3⎛⎫-∞- ⎪⎝⎭ D. 5,3⎛⎫-∞-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在极坐标系中,点(2,6π)到直线ρsin θ=2的距离等于 10.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4=20,a 3+a 5=40,则公比q = ;前n 项和S n = . 11.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PA 为圆O 的切线,PB 与圆O 相交于D ,PA=3,916PD DB =,则PD= ,AB= .12.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人,每人至少一张,如果分给同一人的两张参观券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 .13.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 ) ,则λμ=1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D 1E 上,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

2013数学三解析

2013数学三解析

2013年数学(三)真题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 ).【解】 由 lim * °^2)= lim=0,得(A )正确;HfOX "° X,O (J7 ) • O (J7 2 ) .. O (H ) O (g2) c A 由 lim ----------:--------= lim -------- •———=0,得(E )正确;h —o x H —o x x 由 lim O2)二。

2)=lim 匹孚 + lim 匕^=0,得(C )正确;x-*0 X工~0XH —0X2 I 3取 J : 2 —o (JC ) 9 X 3 =O {x 2 ),因为 lim ----2 =1工0,所以。

(工)+o (工2 ) =0 (工2 )不对 9工-*0 X 事实上 O (2)+ O (J :2 ) = O (J7),应选(D )・(2) 【答案】(C ).【解】 显然一1,0,1为 2)的所有间断点.(一"一1 严小一1 r Jn (—工)_ r 1由塑工(工+l )ln (r )= J^iHCz+l )ln (—工)—’四心(工+1)111(—工)一工巴y +1一 ,得工=—1是无穷间断点,不是可去间断点.. x 1 — 1 e jlnj — 1由凹+ l)ln 工=凹工(工+ l)ln 工lim-L 1 X x\n jc(•z + l)ln 3C,得工=1为可去间断点.jc In jc =!忙(工+1山工T , x In (— x ) _乂 Cz+l)ln (— H ) x-^o~ z (攵 + l)ln( oc ) x -»o - 2 (z + l)ln( jc )而f(0)无定义,故工=0,2 = 1为可去间断点,应选(C).(3)【答案】(B).由lim •r f ()+X X — 1 ].-- ----―――-----= lim X (j? + l)ln re zfo+(一"一1limx-^Olim x-*0x (a : + l)ln h严F 一 1I9得 lim/Cz) = 1.X —0严 ]【解】 由对称性得1| =0, 13 =0.12 = jj Ly +(— z )]dcr>0 (因为 jy + (— 2)>0),°2i 4 ~JJLy +(一2)]册<0 (因为夕 + (— x ) vo),应选(B ).°4(4)【答案】(D).【解】 方法一令lim/a ” = lim 牛=A $ 0.当 A = 0 时,取 £0 =1,存在 N 〉0,当 zz 〉N 时,| -y — 0 | < 1,从而 0 W a ” <C —,因为s 1收敛,所以由比较审敛法的基本形式得工s 收敛;” =1 九 n = 18 OO = OO当A>0时,由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得级数与敛散性相同,因为工*收n = 1 n = 1 九 n = l 兀敛,所以收敛,应选(D).n = 1I -I 00方法二 取a ” =-------,显然a ” > a 卄1 ,因为lima ” =1 # 0,所以工(一1)"一。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数学试题 (理科) 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数学试题 (理科) word解析版

2013北京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解析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第一部分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 ={-1,0,1},B ={x |-1≤x <1},则A ∩B =( ). A .{0} B .{-1,0} C .{0,1} D .{-1,0,1} 答案 B解析 ∵-1,0∈B,1∉B ,∴A ∩B ={-1,0}.2.在复平面内,复数(2-i)2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 D解析 (2-i)2=4-4i +i 2=3-4i ,∴对应点坐标(3,-4),位于第四象限.3.“φ=π”是“曲线y =sin(2x +φ)过坐标原点”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当φ=π时,y =sin(2x +φ)=-sin 2x 过原点.当曲线过原点时,φ=k π,k ∈Z ,不一定有φ=π.∴“φ=π”是“曲线y =sin(2x +φ)过原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1 B.23 C.1321 D.610987答案 C解析 执行一次循环后S =23,i =1,执行第二次循环后,S =1321,i =2≥2,退出循环体,输出S 的值为1321.5.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曲线y =e x 关于y 轴对称,则f (x )=( ).A .e x +1B .e x -1C .e -x +1D .e -x -1 答案 D解析 与y =e x 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函数为y =e -x .依题意,f (x )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y =e -x 的图象.∴f (x )的图象由y =e -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f (x )=e -(x +1)=e -x -1.6.若双曲线x 2a 2-y 2b2=1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y =±2xB .y =±2xC .y =±12xD .y =±22x答案 B解析 由e =3,知c =3a ,得b =2a .∴渐近线方程y =±bax ,y =±2x .7.直线l 过抛物线C :x 2=4y 的焦点且与y 轴垂直,则l 与C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A.43 B .2 C.83 D.1623 答案 C解析 由C :x 2=4y ,知焦点P (0,1).∴直线l 的方程为y =1.∴所求面积S =4-⎠⎛2-2x 24 d x=4-⎪⎪x 3122-2=83.8.设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2x -y +1>0,x +m<0,y -m>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x 0,y 0),满足x 0-2y 0=2,求得m 的取值范围是( ).A .⎝⎛⎭⎫-∞,43B .⎝⎛⎭⎫-∞,13C .⎝⎛⎭⎫-∞,-23D .⎝⎛⎭⎫-∞,-53 答案 C 解析作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要使可行域存在,必有m<1-2m.若可行域存在点P(x 0,y 0)满足x 0-2y 0=2,则可行域内含有直线y =12x -1上的点,只需边界点(-m,1-2m)在y=12x -1上方,且(-m ,m)在直线y =12x -1的下方.解不等式组⎩⎪⎨⎪⎧m<1-2m ,1-2m>-12m -1,m<-12m -1.得m<-23.第二部分二、填空题9.在极坐标系中,点⎝⎛⎭⎫2,π6到直线ρsin θ=2的距离等于________. 答案 1解析 极坐标系中点⎝⎛⎭⎫2,π6对应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为(3,1),极坐标系直线ρsin θ=2对应直角坐标系中直线方程为y =2,∴点到直线y =2的距离为d =1.10.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4=20,a 3+a 5=40,则公比q =________;前n 项和S n =________.答案 2 2n +1-2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由a 2+a 4=20,a 3+a 5=40.∴20q =40,且a 1q +a 1q 3=20,解之得q =2,且a 1=2.因此S n =a 1(1-q n )1-q=2n +1-2.11. 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PA 为圆O 的切线,PB 与圆O 相交于D ,若PA =3,PD ∶DB =9∶16,则PD =________,AB =________.答案 954解析 由PD ∶DB =9∶16.设PD =9a ,DB =16a ,由切割线定理,PA 2=PD·PB ,即9=9a ×25a ,∴a =15,所以PD =95.在Rt △PAB 中,PB =25a =5,∴AB =PB 2-PA 2=52-32=4.12.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人,每人至少1张,如果分给同一人的2张参观券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________. 答案 96解析 将5张参观券分成4堆,有2个联号有4种分法,每种分法再分给4人,各有A 44种分法,∴不同的分法种类共有4A 44=96.13. 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 ),则λμ=________.答案 4解析 以向量a 和b 的交点为原点建直角坐标系,则a =(-1,1),b =(6,2),c =(-1,-3),根据c =λa +μb ⇒(-1,-3)=λ(-1,1)+μ(6,2)有-λ+6μ=-1,λ+2μ=-3,解之得λ=-2且μ=-12,故λμ=4.14.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D 1E 上,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 255解析 取B 1C 1中点E 1,连接E 1E ,D 1E 1,过P 作PH ⊥D 1E 1,连接C 1H .∴EE 1⊥平面A 1B 1C 1D 1,PH ∥EE 1,∴PH ⊥底面A 1B 1C 1D 1,∴P 到C 1C 的距离为C 1H .当点P 在线段D 1E 上运动时,最小值为C 1到线段D 1E 1的距离.在Rt △D 1C 1E 1中,边D 1E 1上的高h =2×15=255.三、解答题15.在△ABC 中,a =3,b =26,∠B =2∠A . (1)求cos A 的值; (2)求c 的值.解 (1)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 a sin A =b sin B ⇒3sin A =26sin 2A =262sin A cos A∴cos A =63.(2)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32=(26)2+c 2-2×26c ×63则c 2-8c +15=0. ∴c =5或c =3.当c =3时,a =c ,∴A =C .由A +B +C =π,知B =π2,与a 2+c 2≠b 2矛盾.∴c =3舍去. 故c 的值为5.16.下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1)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2)设X 是此人停留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求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3)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解 (1)在3月1日到3月13日这13天中,5日,8日这两天空气重度污染.∴此人到达当日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P =213.(2)依题意X =0,1,2P (X =0)=513,P (X =1)=413,P (X =2)=413.∴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E (X )=0×513+1×413+2×413=1213D (X )=⎝⎛⎭⎫0-12132×513+⎝⎛⎭⎫1-12132×413+⎝⎛⎭⎫2-12132×413=116169. (3)由图知,从3月5日开始连续三天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17. 如图,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B =3,BC =5.(1)求证:AA 1⊥平面ABC ;(2)求证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3)证明: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并求BDBC 1的值.(1)证明 在正方形AA 1C 1C 中,A 1A ⊥AC .又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且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C , ∴AA 1⊥平面ABC . (2)解在△ABC 中,AC =4,AB =3,BC =5, ∴BC 2=AC 2+AB 2,AB ⊥AC∴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A 1(0,0,4),B (0,3,0),C 1(4,0,4),B 1(0,3,4),A 1C 1→=(4,0,0),A 1B →=(0,3,-4),B 1C 1→=(4,-3,0),BB 1→=(0,0,4).设平面A 1BC 1的法向量n 1=(x 1,y 1,z 1),平面B 1BC 1的法向量n 2=(x 2,y 2,z 2).∴⎩⎪⎨⎪⎧ A 1C 1→·n 1=0,A 1B →·n 1=0⇒⎩⎪⎨⎪⎧4x 1=03y 1-4z 1=0∴取向量n 1=(0,4,3)由⎩⎪⎨⎪⎧B 1C 1→·n 2=0,BB 1→·n 2=0⇒⎩⎪⎨⎪⎧4x 2-3y 2=0,4z 2=0.取向量n 2=(3,4,0)∴cos θ=n 1·n 2|n 1|·|n 2|=165×5=1625.(3)证明 设D (x ,y ,z )是直线BC 1上一点,且BD →=λBC 1→. ∴(x ,y -3,z )=λ(4,-3,4), 解得x =4λ,y =3-3λ,z =4λ. ∴AD →=(4λ,3-3λ,4λ)又AD ⊥A 1B ,∴0+3(3-3λ)-16λ=0则λ=925,因此BD BC 1=925.18.设l 为曲线C :y =ln xx在点(1,0)处的切线.(1)求l 的方程;(2)证明:除切点(1,0)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1)解 由y =ln xx ,得y ′=1-ln x x 2,x >0.∴k =y ′|x =1=1-ln 112=1.∴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即x -y -1=0.(2)证明 要证明,除切点(1,0)外,曲线C 在直线l 下方.只要证明,对∀x >0且x ≠1时,x -1>ln xx.设f (x )=x (x -1)-ln x ,x >0,则f ′(x )=2x -1-1x =(2x +1)(x -1)x因此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在(1,+∞)单调递增. ∴f (x )>f (1)=0,即x (x -1)>ln x故当x >0且x ≠1时,x -1>ln xx成立.因此原命题成立.19.已知A ,B ,C 是椭圆W :x 24+y 2=1上的三个点,O 是坐标原点.(1)当点B 是W 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 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2)当点B 不是W 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 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解 (1)由椭圆W :x 24+y 2=1,知B (2,0)∴线段OB 的垂直平分线x =1. 在菱形OABC 中,AC ⊥OB ,将x =1代入x 24+y 2=1,得y =±32.∴|AC |=|y 2-y 1|= 3.因此菱形的面积S =12|OB |·|AC |=12×2×3= 3.(2)假设四边形OABC 为菱形. 因点B 不是W 的顶点,且直线AC 不过原点,所以可设AC 的方程为y =kx +m (k ≠0,m ≠0).由⎩⎪⎨⎪⎧x 2+4y 2=4,y =kx +m 消y 并整理得(1+4k 2)x 2+8kmx +4m 2-4=0. 设A (x 1,y 1),C (x 2,y 2),则 x 1+x 22=-4km 1+4k 2,y 1+y 22=k ·x 1+x 22+m =m1+4k 2. ∴线段AC 中点M ⎝⎛⎭⎫-4km 1+4k 2,m1+4k 2因为M 为AC 和OB 交点,∴k OB =-14k.又k ·⎝⎛⎭⎫-14k =-14≠-1, ∴AC 与OB 不垂直.故OABC 不是菱形,这与假设矛盾. 综上,四边形OABC 不是菱形.20.已知{a n }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n 项的最大值记为A n ,第n 项之后各项a n +1,a n +2…的最小值记为B n ,d n =A n -B n .(1)若{a n }为2,1,4,3,2,1,4,3…,是一个周期为4的数列(即对任意n ∈N *,a n +4=a n ),写出d 1,d 2,d 3,d 4的值;(2)设d 是非负整数,证明:d n =-d (n =1,2,3…)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 n }为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3)证明:若a 1=2,d n =1(n =1,2,3,…),则{a n }的项只能是1或者2,且有无穷多项为 1.(1)解 d 1=1,d 2=1,d 3=3,d 4=2. (2)证明 充分性:若{a n }为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a n =a 1+(n -1)d . 于是A n =a n =a 1+(n -1)d ,B n =a n +1=a 1+nd . 因此d n =A n -B n =-d (n =1,2,3,…).必要性:因为d n =-d ≤0,∴A n =B n +d n ≤B n ∵a n ≤A n ,a n +1≥B n∴a n ≤a n +1,于是A n =a n ,B n =a n +1. 因此a n +1-a n =B n -A n =-d n =d . 故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3)证明 1°首先{a n }中的项不能是0,否则d 1=a 1-0=2,矛盾. 2°{a n }中的项不能超过2,用反证法证明如下:若{a n }中有超过2的项,设a k 是第一个大于2的项. {a n }中一定存在项为1,否则与d 1=1矛盾; 当n ≥k 时,a n ≥2,否则与d k =1矛盾;因此存在最大的i 在2到k -1之间,使得a i =1,此时d i =A i -B i =2-B i ≤2-2=0,矛盾.综上{a n}中没有超过2的项.所以由1°,2°知,{a n}中的项只能为1或2.∵对任意n≥1,a n≤2=a,∴A n=2,故B n=A n-d n=2-1=1.因此对任意正整数n,存在m满足m>n,且a m=1,即数列{a n}中有无穷多项为1.。

2013北京高考真题数学理(解析)

2013北京高考真题数学理(解析)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理) (北京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0 1} , B {x | 1 x 1} ,则 A B ( 1. 已知集合 A {1,, ) 0} A. {0} B. {1, 0 1} 1} C. {0 , D. {1,, 2. 在复平面内,复数 (2 i) 2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4. 如图,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ABCD A1 B1C1 D1 中, E 为 BC 的中点,点 P 在 线段 D1 E 上.点 P 到直线 CC1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 (本小题共 13 分) 在 ABC 中, a 3 , b 2 6 , B 2A . (I)求 cos A 的值; (II)求 c 的值.
A1 B1
C1 A B C
18. (本小题共 13 分) 设 l 为曲线 C: y
ln x 0) 处的切线. 在点 (1 , x
(I)求 l 的方程; 0) 之外,曲线 C 在直线 l 的下方. (II)证明:除切点 (1,
19. (本小题共 14 分)
x2 y 2 1 上的三个点, O 是坐标原点. 4 (I)当点 B 是 W 的右顶点,且四边形 OABC 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II)当点 B 不是 W 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 OABC 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B, C 是椭圆 W : 已知 A ,
20. (本小题共 13 分) 已知 {an } 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 n 项的最大值记为 An ,第 n 项之后各项 an 1 , an 2 , 的最小值记为 Bn , d n An Bn . (I) 若 {an } 为 2 , ……, 是一个周期为 4 的数列 (即对任意 n N* ,an 4 an ) , 1 ,4 ,3 ,2 , 1 ,4 ,3 , 写出 d1 , d 2 , d 3 , d 4 的值; (II)设 d 为非负整数,证明: d n d (n 1 , 2,3 , )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an } 为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III)证明:若 a1 2, d n 1(n 1,2,3, ) ,则 {an } 的项只能是 1 或者 2 ,且有无穷多项为 1 .

北京大学保送生数学真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保送生数学真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保送生数学真题及答案2012年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1. 已知数列{}na 为正项等比数列,且34125a a a a +--=,求56aa +的最小值.解:设数列{}na 的公比为()0q q >,则231115a qa q a a q +--=,12351a q q q ∴=+--()251(1)q q =+-.由1a>知1q >.()454556111a a a q a q a q q ∴+=+=+()()44225511(1)1q q q q q q =⋅+=+--222211515122011qq q q ⎛⎫⎛⎫=++=-++≥ ⎪ ⎪--⎝⎭⎝⎭,当且仅当22111qq -=-即q =56aa +有最小值20.2.已知()f x 为二次函数,且()()()()()(),,,a f a f f a f f f a 成正项等比数列,求证:()f a a =.证法一:设()()20f x mx nx t m =++≠,数列()()()()()(),,,a f a f f a f f f a 的公比为()0q q >,则()()()()()()()()223,,f a aq f f a f aq aq f f f a f aq aq =====,2ma na t aq∴++=①22()m aq naq t aq ++=②2223()m aq naq t aq ++=③①-②得()()()22111ma q na q aq q ∴-+-=-, ②-③得()()()2222111ma q q naq q aq q ∴-+-=-.若1q =,则()f a a =; 若1q ≠,则()21ma q na aq++=与()21ma q q na aq++=矛盾.()f a a ∴=.证法二:由()()()()()(),,,a f a f f a f f f a 成等比数列得()()()()()()()()()f f f a f f a f a af a f f a ==,()()()()()()()()()()()()f f f a f f a f f a f a f a af f a f a --∴=--.∴三点()()()()()()()()()()()(),,,,,A a f a B f a f a C f a f a 满足ABBCkk =,,,A B C ∴三点共线,与,,A B C 三点在抛物线上矛盾,()f a a ∴=.3.称四个顶点都落在三角形三边上的正方形叫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若锐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满足a b c >>,证明:这个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边长的最小值为sin sin ac B a c B+. 解:如图所示,设正方形MNPQ 的边长为x ,AE MNAD BC=,sin sin c B x x c B a -∴=,sin sin 2ac B abcx a c B Ra bc∴==++. 同理可得其它两用人才种情况下内接正方形边长为D Q EPNMCB A,22abc abcRb ac Rc ab++. ()()()2220Rb ac Ra bc b a R c +-+=--<,()()()2220Rc ab Ra bc c a R b +-+=--<,∴这个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边长的最小值为sin sin ac Ba c B+. 4.从O 点发出两条射线12,l l ,已知直线l 交12,l l 于,A B两点,且OABSc∆=(c 为定值),记AB 中点为X ,求证:X 的轨迹为双曲线.解:以12,l l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为x 示的直角坐标系.设AOx BOx α∠=∠=,,OA a OB b ==,(),X x y , 则1sin 22OABS ab c α∆==,2sin 2c ab α=.()()cos ,sin ,cos ,sin A a a B b b αααα-,cos cos ,2sin sin ,2a b x a b y αααα+⎧=⎪⎪∴⎨-⎪=⎪⎩(1)cos 2(2)sin 2xa b y a b αα+⎧=⎪⎪∴⎨-⎪=⎪⎩22(1)(2)-得22222cos sin sin 2x y cab ααα-==,∴X 的轨迹为双曲线. 5.已知()1,2,,10ia i =满足1210121030,21a aa a a a +++=<,求证:()1,2,,10i a i ∃=,使1ia <.X证明:用反证法,假设()1,2,,10ia i ∀=, 1ia ≥.令()11,2,,10i i a b i =+=,则i b ≥,且121020b b b +++=.()()()12101210111a aa b b b ∴=+++121012231b b b b b b b =+++++++12232121b bb b =+++≥与121021a a a <矛盾,()1,2,,10ia i ∴∃=,使1ia <.。

北京大学保送生数学真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保送生数学真题及答案

同理可得其它两用人才种情况下内接正方形边长为
abc
abc
,

B
2Rb ac 2Rc ab
2Rb ac 2Ra bc b a 2R c 0
M
E
N
Q
DP C

2Rc ab 2Ra bc c a 2R b 0,
这个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边长的最小值为
acsin B . a c sin B
4.从 O 点发出两条射线 l1, l2 ,已知直线 l 交 l1, l2 于 A, B 两点,且 S OAB c ( c 为定值),
21与 a1a2 a10 21 矛盾,
ai i 1,2, ,10 ,使 ai 1 .
ai i 1,2, ,10 ,使 ai 1.
证明:用反证法,假设 ai i 1,2, ,10 , ai 1.
令 ai 1 bi i 1,2, ,10 ,则 bi 0 ,且 b1 b2
b10 20 .
a1 a2 a10 1 b1 1 b2
1 b10
1 b1 b2
b10 b1b2 b2b3
21 b1b2 b2b3
X O
B l2
acos b co s
x
,
2
asi n b s i n
y
,
2
x ab
(1 )
co s
2
(1)2 (2) 2

y ab
(2)
si n
2
x2 cos2
y2 sin 2
2c
ab

sin 2
X 的轨迹为双曲线.
5 . 已 知 ai i 1 , 2 , , 满1 0足 a1 a2
a1 03 0 , a 1a 2 a 1 20,1 求 证 :

2013北京高考数学试题(文科)完整word精校解析版

2013北京高考数学试题(文科)完整word精校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北京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已知集合{}1,0,1A =-,{}|11B x x =-≤<,则A B =( )A .{}0B .{}1,0-C .{}0,1D .{}1,0,1-2.设a ,b ,c R ∈,且a b >,则( )A .ac bc >B .11a b< C .22a b > D .33a b >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 )A .1y x= B .x y e -= C .21y x =-+ D .lg y x = 4.在复平面内,复数(2)i i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在ABC ∆中,3a =,5b =,1sin 3A =,则sinB =( )A .15B .59C .3D .1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1B .23C .1321D .6109877.双曲线221y x m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12m > B .1m ≥C .1m >D .2m >8.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对角线1BD 的三等分点,则P 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A .3个B .4个C .5个 D .6个第二部分(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 ,准线方程为 。

10.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

11.若等比数列{}n a 满足2420a a +=,3540a a +=,则公比q = ;前n 项和n S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数学试题
【第1题】
ABC ∆内点M 满足100CMB ∠=︒,线段BM 的中垂线交边AB 于P ,线段CM 的中垂线交边AC 于Q ,已知:P 、M 、Q 三点共线,求CAB ∠.
【第2题】
正数 ,,a b c 满足a b c <+,求证:111a b c
a b c
<+
+++.
【第3题】
是否存在两两不同的实数,,a b c ,使直角坐标系中的三条直线,,y ax b y bx c y cx a =+=+=+共点.
【第4题】 对{}1,2,
9的某非空子集,若其中所有元素的和为奇数,则称为奇子集,问奇子集的个数.
【第5题】
在一个20132013⨯的正数数表中,每行都成等差数列,每列平方后都成等差,求证:左上角的数和右下角的数之积等于左下角的数和右上角的数之积.
2013年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数学试题详解
【第1题】
ABC
∆内点M满足100
CMB
∠=︒,线段BM的中垂线交边AB于P,线段CM的中垂线交边AC于Q,已知:P、M、Q三点共线,求CAB
∠.
解:如图.
18080
PBM QCM PMB QMC BMC
∠+∠=∠+∠=︒-∠=︒
18080
MBC MCB BMC
∠+∠=︒-∠=︒
于是())()160,20
ABC ACB PBM QCM MBC MCB BAC
∠+∠=∠+∠+∠+∠=︒∠=︒
【第2题】
正数,,
a b c满足a b c
<+,求证:
111
a b c
a b c
<+
+++
.
解:
11
11
111111
11
a b c b c b c
a b c b c b c b c
a b c
+
=<==+<+
+++++++++
++
+
因此原不等式得证.
【第3题】
是否存在两两不同的实数,,
a b c,使直角坐标系中的三条直线,,
y ax b y bx c y cx a
=+=+=+共点.
解:原问题即方程组ax b bx c cx a
+=+=+有解(,,,)
a b c x,其中,,
a b c两两不同.
c b a c
ax b bx c cx a x
a b b c
--
+=+=+⇔==
--
整理
c b a c
a b b c
--
=
--
,得222
a b c ab bc ca
++=++,与,,
a b c两两不同矛盾.
于是不存在符合题意的实数对(,,)
a b c.
【第4题】 对{}1,2,
9的某非空子集,若其中所有元素的和为奇数,则称为奇子集,问奇子集的个数.
解:设{}{}1,3,5,7,9,2,4,6,8M N ==,则奇子集由M 中的1个、3个或5个元素以及N 中的任意个元
素组成.因此奇子集共有1354
555()2256C C C ++⋅=个.
【第5题】
在一个20132013⨯的正数数表中,每行都成等差数列,每列平方后都成等差,求证:左上角的数和右下角的数之积等于左下角的数和右上角的数之积.
解:下面证明对n n ⨯的数表,*
3,,n n n ≥∈N 是奇数,命题均成立.
于是=
()()2
2
2222a b c d a c b d ⇔+++=++++
()()()2
2222ab cd a c b d ⇔+=++
22222abcd b c a d ⇔=+
ad bc ⇔=
因此命题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