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硒资源研究与开发概述
致辞介绍恩施市硒资源
![致辞介绍恩施市硒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e1b416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4.png)
致辞介绍恩施市硒资源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恩施市丰富的硒资源。
作为一座位于中国中部的美丽城市,恩施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硒资源而闻名于世。
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硒的重要性。
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
它在许多生物体内都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对于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脏功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恩施市恰好是全国最重要的硒资源产地之一。
恩施市的硒资源得天独厚。
这里地处于中国硒砂带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硒矿石资源。
据统计,恩施市的硒矿石储量占据全国的近三分之一,可谓是硒资源的宝库。
这些储量丰富的硒矿石,不仅为恩施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硒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除了硒矿石资源,恩施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硒土壤资源。
这里的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各种矿物质,其中的硒含量也是相当丰富的。
这种富硒的土壤为恩施市的农产品提供了独特的营养价值,使得这里的农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备受追捧。
无论是恩施的硒米、硒茶还是其他农产品,都因其富含硒元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恩施市的硒资源不仅造福于本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也为全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家都知道,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压力使得硒摄入不足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
而恩施市的硒资源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人们补充了健康所需的硒元素。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将继续充分挖掘和利用恩施市的硒资源。
我们将加强硒矿石的开采和加工,提高硒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对硒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硒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我们相信,恩施市的硒资源将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关注。
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恩施市的硒资源开发和利用,让硒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
谢谢大家!。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5a1c3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5.png)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首先,恩施州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游岳阳市以东,与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交界,地理位置优越。
恩施州地处丘陵山地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适宜,林木茂盛,山水风光独特。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硒矿资源,主要包括硒铅矿、硒锌矿、硒铋矿等。
其中,硒铅矿是硒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州是中国重要的硒铅矿产区之一、硒铅矿中的硒元素丰富,是宝贵的硒资源。
该地的硒锌矿和硒铋矿中也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恩施州的硒矿资源虽然规模不大,但质量优良,含硒量高,是国内重要的硒产地之一恩施州的土壤条件适宜硒的吸收和富集,形成了独特的硒生态系统。
硒属于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包括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预防癌症等。
由于其重要性,硒被称为"生命之花"。
由于恩施州土壤中硒含量较高,所产出的农产品中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品质优良。
恩施州的农产品以橙子、茶叶等闻名,这些农产品中的硒含量较高,品质优良,因而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更好地发挥硒资源的优势,恩施州积极发展硒产业,推动硒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地充分利用丰富的硒资源,发展了硒相关产业,包括硒农业、硒养殖和硒产品加工。
硒农业主要是以种植硒富集作物为主,其中以硒茶叶、硒果和硒蔬菜等为代表。
硒养殖则主要是通过养殖家禽、畜禽等动物,使其摄入适量的硒元素,提高其产品中硒含量。
硒产品加工主要是将硒富集的农产品进行提取、精制等加工工艺,生产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硒产品,如硒胶囊、硒乳霜等。
硒资源对恩施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开发利用硒资源,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硒产业的兴起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硒资源的开发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总之,恩施州作为中国著名的硒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条件。
该地充分利用硒资源的优势,发展了硒农业、硒养殖和硒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恩施硒都自然科学讲解
![恩施硒都自然科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ca118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f.png)
Part 5
保护恩施硒都的自然环境
5 保护恩施硒都的自然环境
恩施硒都是一个珍贵 的自然资源宝库,为 了保护这里的自然环 境和生态多样性,我 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5 保护恩施硒都的自然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当地居 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
解恩施硒都的重要性和价值
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
生物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
1
恩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是多种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包括一些珍稀的物种,如金丝猴、 穿山甲等
2
3
这些物种的存在和繁衍,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生态多样性,也为研究 生物进化、生态平衡等课题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源
Part 3
硒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3 硒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Part 4
硒元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 硒元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硒元素在生态 环境中有着重 要的地位
在土壤中,硒 可以影响植物 的生长和发育 ,提统的循环 和平衡
在动物体内, 硒可以影响动 物的生长发育 和健康状况
因此,硒元素 在生态环境中 的分布和循环 ,对于维护生 态平衡和人体 健康都具有重 要的意义
恩施被誉为"硒都",是因 为这里的土壤中富含硒元 素
适量摄入硒元素,可以预 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心 血管疾病、癌症等
12
+
34
硒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 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抗 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
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因此,恩施地区的农产品, 如茶叶、大米、水果等,都 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
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 保护恩施硒都的自然环境
硒矿
![硒矿](https://img.taocdn.com/s3/m/5ae50405a300a6c30c229fa3.png)
龙洪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贵阳,550002)
新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硒矿、菊花石矿、绿豆玉矿、煤矿、硫铁矿等,尤以渔塘坝的独立硒矿最负盛名,称为“世界硒都”。
Se性 质:无定形红色粉末或铸锭,长期储存变黑色,加热变晶形。结晶状硒粉的比重约4.5 g/cm3,熔点685℃;无定形态硒40℃软化,217℃熔融。晶形硒具半导体性能,能溶于浓硝酸与普通碱中。硒与银、铜、锌、铅等呈二元合金,低毒。用 途:用于医学、化工、冶金、玻璃工业、电子工业、静电复印等领域。
关键词:渔塘坝 富硒硅质岩 稀土 微量元素 Si同位素
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49633110)
作者单位:姚林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Leabharlann 究实验室, 贵阳,550002)
高振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贵阳,550002)
SeO2白色带光泽正方晶体,比重3.59--3.95 g/cm3。极易挥发,可不经熔化就挥发,升华温度315℃,熔点340--350℃。极易溶于水生成亚硒酸(H2SeO3)。气态二氧化硒呈黄绿色,有蒜臭味,有毒。二氧化硒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被二氧化硫、氢气、氨气、一氧化碳及碳等还原为单质硒。 用 途:用作氧化剂、催化剂、化学试剂等。规 格:符合Q/HX01—2000标准,SeO2≥98%。
恩施市硒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等特点。硒矿主要赋存于二迭系茅口组二段(硅质岩段)地层中,主要分布在沐抚—板桥、罗针田—马者—铁厂坝、向家村—奇羊坝、中间河—黄村—沙地花被、双河—红土溪—石窑、芭蕉—盛家等地。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含硒品位为230—6300克/吨。双河渔塘坝(前坪背斜与太山庙背斜之间双河向斜南西段)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已探明储量64万吨,纯硒平均含量3637.5ppm,改写了“硒不能形成独立工业矿床”的传统结论。全市含硒碳质页岩和石煤出露面积为850平方公里,矿层厚度3.6—9米,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每吨含硒500—5500克,最高达84公斤,土壤硒最高178.8ppm,平均19.11ppm。以硒矿床为中心的乡镇均为高硒区,占全市总面积的73%。
湖北恩施野生植物富硒产品开发研究
![湖北恩施野生植物富硒产品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0ecbfc4afe04a1b071de56.png)
f J a n u a r y 1 1 2 0 1 4 I
摘要 : 对恩施州所产野生植物碎米荠、 魔芋、 葛、 薇采、 绞股蓝、 红三叶草及野生中药材在富硒方面 研 究概况进行 了 综述, 以期为进一步的 研究和相应 富 硒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消息。
关键词 : 恩施 , 野生植物 , 富硒
mg / k g 、 可溶性糖 0 . 3 5 3 %、 氨基酸 6 0 . 8 2 7
碎米荠的富硒研究
碎米荠是十字花科碎米 荠属草本植 物, 种类很 多 , 本是一种鲜嫩 可口的野菜 , 也是民 间常用药物 , 因为能在恩施渔塘坝 高硒区硒矿床上生长 良好且硒含量极高 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聚硒植物 受到关注 。
于恩施渔塘坝生长的碎 米荠 , 发表的文献
有“ 恩施碎 米荠 ” 、 “ 恩施堇叶碎米荠…‘ 异 堇叶碎米荠” 等 多种提法 。 ( 1 ) 含硒量 与营养成分 对 于恩施渔塘坝生长的碎米荠有报 道的含硒量高达 8 1 6 mg / k g , 茎的提取物 甚至高达 2 8 3 8 . I mg / k g , 一般在 2 0 0 mg / k g以上【 1 ] 。向天勇田 五 开 究, 试验条 件下获得的最大根 、 叶硒含量 分别 为
mg / k g维生 素 C4 9 . 3 2 7 mg / k g 、 纤 维素
方面的影响 , 当营养液硒浓度在
3 0 - 9 0 mg / L时 , 可以促进恩施碎米荠叶片 叶绿素 b的合成 , 而且谷胱甘肽 ( GS H) 和 维生素 c ( v c) 含量显著增加 ; 在
3 0 - 6 0 mg / L时丙二醛 ( MD A) 生成显著 减 少。这说明适量的硒可以提高恩施 碎米
开发和硒资源 的利 用结合起来 , 研究 开发
中国硒都
![中国硒都](https://img.taocdn.com/s3/m/48a91c53f01dc281e53af076.png)
景点四: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 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 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 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 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 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 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 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 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 "、"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 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土司城前 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 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 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 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方, 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 带,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巴东羊肉大面
全点 面 水 加 将 化 能 置 美 羊 膻 巴 〄香 条 ” 八 八 猪 用 锅 ” 肉 不 东 诱菜 煮 〄 角 成 油 辣 中 。 为 腻 羊 人即 熟 置 、 熟 、 椒 煮 制 原 〄 肉 食可 捞 于 桂 的 化 粉 至 作 料 因 大 欲。 起 文 皮 羊 羊 ) 八 方 精 其 面 〄其 〄 火 、 肉 油 、 成 法 制 选 〄 而特 盛 之 茴 片 、 姜 熟 是 而 料 以 且点 于 上 香 倒 香 末 〄 : 成 精 碗 有是 碗 保 、 入 油 、 成 将 〄 细 大 滋红 中 温 陈 烩 各 大 淡 羊 《 〄 而 阴、 〄 待 皮 熟 一 蒜 白 肉 巴 制 闻 补白 配 用 等 〄 等 末 色 剔 东 作 名 肾、 上 。 香 置 份 、 后 骨 县 讲 〄 之绿 羊 当 料 于 混 花 捞 〄 志 究 又 功相 肉 客 适 文 合 椒 起 洗 》 而 以 效间 汤 人 量 火 一 、 〄 净 载 独 肉 〄和要熬之起豆再〄“具嫩 不羊食成上〄瓣将切山特、 仅肉用汤待炸酱干成羊色汤 色臊时〄用成各红铜作。辣 、子〄同。红适辣钱脯它、 香〄便称另油量椒厚与以味 、放将“将〄放末的鹿本鲜 味上碱卤羊然入(薄同地、 俱一水 骨后〄不片 山不
恩施十大富硒产业
![恩施十大富硒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ff37c8c3e009581b6bd9eb9f.png)
恩施硒产业现状与展望题记:20世纪最权威的微量元素专家奥德菲尔德博士这样评价:“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简称TEMA14大会),于9月19日至24日在恩施市举行,这是TEMA国际学术会议首次在欧美以外国家召开,拥有天然硒资源的恩施,成了众多国际和国内科学家特别关注的地方,恩施硒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正迎来一个最好时期。
“世界硒都”,这枚勋章给恩施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和恰当的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今天,在恩施州2.4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一颗普通石头,却搅得全球微量元素科学界风生水起。
这颗石头叫“硒”。
1818年,瑞典科学家贝采尼乌丝发现一种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微量元素“硒”,他根据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selene)”一词对其取名为selenium。
自硒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通过科学实验和临床资料证明,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虽然很少,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却是其他物质所无法替代的。
硒在地壳里的含量是亿分之一,在人体内是千万分之一,但它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
缺硒会直接导致人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临床医学证实,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儿童发育不良和营养阻滞等。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美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与维生素、β—胡萝卜素同等重要的生命营养素。
上世纪60年代,恩施市沙地、双河、新塘等地发现硒。
1980年前后,地质部门证实恩施市含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850平方公里,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新塘乡双河鱼塘坝的硒矿被称为“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
而在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我国约有2/3的地区属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其中近1/3又为严重缺硒地区。
恩施市硒产业全面发展
![恩施市硒产业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cadb1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f.png)
恩施市硒产业全面发展1958年在恩施市沙地、新塘等地发现硒矿,1989年恩施市正式组织人员进行生物有机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目前,恩施市共培育了30多家硒产品研究开发企业,产品多达6大类50多个品种,硒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人民币,富硒食品产业已初步成为恩施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
恩施市早在1992年就把发展富硒食品产业确立为该市发展的重点产业,于1992年成立了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国硒都”网站,申请注册了“世界硒都”、“中国硒都”、“硒都”等通用网址;投资80多万元,建立了恩施市硒资源开发监督检测中心。
恩施市把产品开发作为推介硒资源的主要“载体工程”来抓。
据统计,自1990以来,该市共研制开发出了富硒保健品、富硒饮品、富硒特色食品、富硒饲料添加剂、硒微肥等6大类50多个产品。
主要产品有大豆硒蛋白、富硒魔芋膳食纤维胶囊、富硒板党、富硒玉米爽、富硒酸奶、富硒绿茶、富硒绞股兰、富硒莼菜、富硒火腿、生物硒矿微肥等。
同时,恩施市还按照扶优抚强富硒绿色食品这一产业的发展思路,狠抓了富硒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
目前重点培育了6个民营科技型龙头企业,他们是以开发硒蛋白含片、硒多肽为主的恩施军神生物有限公司,以开发生产富硒绿茶、富硒花茶为主的湖北华农茶业公司,以开发富硒膳食纤维胶囊为主的恩施宏业魔芋公司,采用新的生物酶制剂工艺、开发生产富硒甜玉米爽的湖北希之源公司,以开发山野菜为主的恩施长友公司,以从事富硒火腿、香肠、肉松等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恩施九州牧业公司。
这些企业对富硒产品的研发促进了恩施市以富硒茶、富硒山野菜、富硒中草药、富硒魔芋及生猪等十大富硒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恩施市的富硒生物资源丰富。
富硒茶是补硒的最佳途径,含硒量0.37—2.77ppm。
富硒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黄豆、油菜籽、芸豆、大米、花生等,硒含量0.3—310.8ppm,这些物产既可作富硒粮食食用,更可作富硒新产品的原料粮进行深加工,提取硒蛋白和重要酶类。
恩施州硒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探索
![恩施州硒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e898ff25f0e7cd18525367b.png)
恩施州硒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探索作者: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21期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委、州政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依法治州、富民强州”战略,将硒产业作为全州精准扶贫、竞进小康重要抓手,按照“硒+X”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全州硒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推动体制创新恩施州委、州政府将发展硒产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为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的重要抓手,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事项、全州七大产业链和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绿色发展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决定》。
先后成立了由州委书记挂帅的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州长挂帅的“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州委副书记挂帅的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从行政机构改革层面,成立了政府专设机构——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负责全州硒产业的统筹规划、部门协调和检查督办工作。
各县市相继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统筹协调机构,部分乡镇还成立了硒产业发展办公室。
明确发展规划2016 年恩施州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了“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的形象定位。
规划层面,在全州的统一规划下,将《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纳入全州重点专项规划,各县市分别制定了硒产业发展计划。
制度层面,出台了《恩施州硒标志标识管理办法》《硒产业专项统计办法》《促进生物医药和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系列配套文件。
理论层面,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硒产业发展的新理论,州政府提出了“硒+X”战略、硒产业4.0 理论、八条路径(规模经营之路、多元精品之路、高附加值之路、高科技之路、捆绑复合之路、联合发展集聚之路、外引招商之路、标准化之路),并重点突出标准化、高科技、外引招商,进行产业提档升级;深化了新文化,形成了与农耕文化、健康文化、科技文化、绿色文化、唯美文化、小康文化、和谐文化等七大主流文化相融合、独特的硒文化环境和独立的硒文化理论。
恩施硒产业发展趋势
![恩施硒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c86e1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c.png)
恩施硒产业发展趋势恩施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地区。
恩施州的硒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硒谷。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所以硒产业在恩施州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硒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及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硒产业发展背景恩施州的硒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硒矿区之一。
硒矿石蕴藏在恩施州的山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硒矿的开采逐渐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
恩施的硒资源占全国的50%,其中富硒土壤面积达到了32.5万公顷,是全国最大的富硒土壤分布区之一。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硒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硒还对患有甲状腺疾病、缺乏硒的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来说尤其重要。
二、硒产业发展现状恩施的硒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恩施的硒产业包括硒矿开采、硒矿石加工、硒产品制造和销售等环节。
1. 硒矿开采:恩施州的硒矿主要分布在山区,目前已经开发了一批大型硒矿,年产硒矿石达到数万吨。
2. 硒矿石加工:硒矿石经过破碎、浮选和浓缩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硒精矿。
硒矿石加工技术在恩施州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硒产品的生产需要。
3. 硒产品制造和销售:恩施州拥有一批硒产品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硒肥、硒化物、硒化肥等硒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大部分供应到其他省份,也有一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
三、硒产业发展趋势1. 深加工将成为硒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恩施州的硒产业主要还是以硒矿开采和硒矿石加工为主,硒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随着硒产业的不断发展,恩施州在硒产品深加工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将硒矿石加工成高纯度的硒元素,生产出更加高端、价值更高的硒产品,是未来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 引进技术和人才,提高硒产业的科技含量。
目前恩施州的硒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整体上还处于传统产业水平,科技含量不高。
为了提高恩施州硒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快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培养高素质的硒产业人才,推动硒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恩施硒资源开发利用大事记
![恩施硒资源开发利用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60fc0f2d915f804d2b16c141.png)
恩施硒资源开发利用大事记1958——1960年期间恩施沙地、新塘双河等发现一批原因不明的人畜脱发(毛)、脱甲(蹄)症,相继有省、地、县各级医疗队深入病区调查研究。
1966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从省卫生防疫站送检的病区玉米中发现硒含量高达44mg/kg,并证实脱发脱甲症是地方性硒中毒。
1969年前后,硒中毒得到有效控制。
1980年前后地质部门证实恩施市双河渔塘坝存在独立硒矿床。
1982——1990年,卫生部七五攻关项目,杨光圻教授主持的“人体硒需要量及安全摄入量范围的研究”在恩施市完成,1991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4月,杭州国际茶叶文化节专门为恩施富硒茶举办展销会;恩施富硒茶论证会在北京举行,陈丕显、王平、陈锡联出席新闻发布会;;恩施富硒茶被列入湖北省星火计划。
4月17日,新华社播发通稿:恩施硒资源富集世界罕见。
1991年9月13日用品——17日,州委、州政府主办的“硒资源综合开发研讨会举行,200多位代表与会,会议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富硒烟叶基地、富硒茶基地、富硒新药基地、富硒原粮(包括食品、饲料及添加剂)基地建设及硒矿的综合开发利用。
1992年4月15日,香港经济导报以“世界最大硒资源地——中国恩施自治州”为题,用14个版面,2万余字,中英文对照,全面介绍恩施硒资源。
1992年7月2日——4日,“恩施生物硒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鉴定会”举行,中科院院士徐冠仁、卢良恕分别发来贺信。
于若木、杨光圻、顾景范、陈启坤等13位专家与会,同时有“富硒饲料添加剂”、“富硒施南春曲酒”、“富硒萝卜干”、“富硒板党酒”、“富硒方便小食品”、“富硒精炼食用油”、“富硒剌梨汁”等七个产品通过专家鉴定。
8月18日,《科技日报》在“开发恩施硒资源造福全人类”的通栏标题下,发表于若木、徐冠仁、卢良恕、杨光圻、顾景范等院士、专家的署名文章,推介恩施硒资源。
恩施硒资源研究开发检测中心成立,于若木、杨光圻、顾景范在市政府(92)31号文件上题词祝贺,该中心挂靠在市卫生防疫站,于若木同志为该站题写了站名。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61191a3866fb84ae55c8d1d.png)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恩施州域由武陵山、巫山和大巴山三大山脉构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高差悬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全州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特殊的地球化学条件,行程了一个罕见的硒资源区域。
当今,硒与生命科学关系的研究十分活跃,硒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硒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硒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与食品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理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湖北省地质二大队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国内数十家研究机构,美国、英国等国外研究机构相继到恩施,与我州科技人员一道,从医学营养、地质、环境、畜牧营养等多方位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大量的调研数据和实验结果证实,恩施州是这个第一大高硒区,岩石、土壤、生物、地下水等环境中含硒量之高,为世界罕见。
还首次发现了我国独立的硒矿床。
综合国内外科研考察成果,可以粗略了解硒在我州矿藏、土壤、植物、动物、水体等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储藏情况。
一、硒矿资源湖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对本州范围内矿资源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工作,对几个重点地段硒矿进行了地质详查及钻探工作,掌握了硒矿的成矿规律并获得了部分矿段硒矿地质储量。
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分析,全州硒矿资源分布广泛,遍及六县两市,主要分布在恩施市、宣恩县、建始县,其次为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以及咸丰县和来凤县。
恩施的双河乡、红土乡,宣恩的杉坨乡是高硒区,含矿层硒含量均值高达109~7188μg/g。
恩施市双河硒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独立沉积型硒矿床,硒品味在500-7800g/t之间。
此外,在双河矿区外围还有3个硒矿点,12个硒矿化点。
硒矿石中主要组分为硒,伴生组分主要为钒、钼,可供综合利用。
中科院地化所郑宝山研究员等通过调研认为恩施州境内广泛分布有50~60米厚度的高硒岩层,含硒最高部分厚12~15米,未风化时含硒量大于1000μg/g,最高含硒量为1:表1:恩施州7县市调查点碳质硅质页岩和碳质页岩硒含量(μg/g)二、高硒土壤土壤硒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硒含量以及土壤形成过程中与形成后硒的迁移。
恩施富硒植物硒蛋白抗氧化性研究
![恩施富硒植物硒蛋白抗氧化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2cb43083c4bb4cf7ecd183.png)
恩施碎米荠叶片含硒蛋白的体外抗氧化研究摘要硒在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兼具营养、致毒、疾病治疗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以恩施高硒区(恩施双河乡鱼塘坝)发现的一种富硒能力极强的十字花科碎米荠属(Cardamine L)植物碎米荠(Cardamine sp.)为材料,建立了一个基于盐析和凝胶分离的蛋白质纯化流程;模拟机体产生超氧阴离子的体系研究了纯化的含硒蛋白抗自由基的活性;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纯化含硒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研究显示:对恩施碎米荠叶片可溶性蛋白采用35%-55%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得到的含硒蛋白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含硒蛋白溶液的硒浓度为0.95 μg/mL时,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超过50%,含硒5.96 μg/mL的蛋白溶液对MDA生成的抑制率达到62.27%;在体外,对小鼠线粒体和肝脏MDA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硒质量浓度为5.96 μg/mL的含硒蛋白溶液可以保护红细胞免受过氧化损伤。
结果表明叶片中的含硒蛋白具有稳定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碎米荠;硒;含硒蛋白;抗氧化Antioxidant Research In vitro of the Selenium protein in the Cardamine sp.Leaves from EnshiAbstractseleni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nutrition, toxigenicity, disease treatment and so many kinds of biological function in animal and human life activity.The raw materials Cardamine is a plant of cruciferous Cardamine genera (Cardamine L) plants (Cardamine sp.) was found in Enshi high-selenium area (Yu tang ba in enshi double river township ) which has a strong se-enriched ability .established a separate based on salting-out and gel protein purification process,simulated a system of superoxide anion produced in body ,researched the anti-free radical activity of the selenium protein .To kunming mi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ed the purification containing selenium protein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Research showed that:the Soluble selenium protein in the Enshi Cardamine leaves has the ability of clearing the Supressing lipid peroxidation and Free radicals after it was precipitated by the Ammonium sulfate solution(35% - 55% )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ble selenium protein is 0.95 μg/mL ,the rate of the cleared Hydroxyl radicals and superoxide anion is above 50%,the generated inhibition rate to the MDA reached 62.27% when Soluble selenium concentration is 5.96 μg/mL,under this rate,the red blood cells damage can be prevented from peroxidation at the same time.The Soluble selenium protein has a obvious inhibition to the mitochondria and liver MDA generation In vitro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ble selenium protein in the leaves had the stable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Cardamine sp. , Selenium , Selenium protein,oxidation resistan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1 绪论 (2)1.1 硒的形态 (2)1.2 硒在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2)1.3 硒在动物和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3)1.4 硒的吸收形态与毒性 (5)1.5 硒蛋白的分离和抗氧化功能 (6)1.6 研究内容 (7)2 材料、主要试剂和仪器 (8)2.1 实验材料 (8)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8)3 研究方法 (10)3.1 恩施碎米荠叶片可溶性蛋白的提取 (10)3.2 硒和蛋白质的定量 (10)3.2.1硒的测定 (10)3.2.2 蛋白质的定量 (11)3.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11)3.4 抗脂质过氧化研究 (12)3.5 含硒蛋白对小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13)3.5.1 小鼠组织样品的制备 (13)3.5.1.1 10 %肝组织匀浆的制备 (13)3.5.1.2 线粒体的制备 (13)3.5.1.3 1% 红细胞悬浮液制备 (13)3.5.2 硒蛋白的体外抗氧化 (13)3.6 数据分析 (15)4 结果与分析 (16)4.1 含硒蛋白的一般抗氧化作用 (16)4.1.1 对非脂质体系的抗氧化 (16)4.1.1.1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6)4.1.1.2 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 (16)4.1.2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17)4.2 含硒蛋白的体外生物活性 (17)4.2.1 含硒蛋白对肝组织MDA的影响 (18)4.2.2 含硒蛋白对线粒体MDA生成的抑制作用 (18)4.2.3 含硒蛋白对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过氧化消除作用 (19)5 讨论与结论 (20)5.1 含硒蛋白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20)5.2 含硒蛋白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20)5.3 含硒蛋白的抗红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20)6 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4)前言微量元素硒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动物体内进行正常生理生化过程所不可缺少的。
巴人文化 世界硒都——恩施
![巴人文化 世界硒都——恩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01c64d3b3567ec102d8a59.png)
铁路之最
• 隧道最多 • 宜万铁路被称为“桥隧博物馆”。全线共有隧 道159座(其中一级风险隧道8座,二级风险隧道26 座),其中10公里以上隧道5座,全线有桥梁253座, 涵洞600多座;正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4%。据中铁 四局宜万指挥部人士称,宜万铁路的桥隧占比为世 界之最。 • 历时最长 • 宜万铁路开建可以追溯到1909年12月10日,直 到2003年,铁路才重新开工。从2003年12月开工至 2010年8月18日宜万铁路全线铺轨贯通,耗时七年, 377公里的宜万铁路平均每年建成里程仅50多公里, 成了国内修建时间最长铁路。
二、人文
(五)西兰卡普
•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
• 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 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
• 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 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 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
之最
铁路之最
• 造价最贵 • 曾担任青藏铁路建设指挥的朱鹏飞说,宜万铁路,在 我国同类铁路建设中,道路造价创下中国之最,平均每公 里耗资约6000万元,而堪称“天路”的青藏铁路,平均每 公里也只花了2900万元。 • 工程最难 • 宜万铁路因穿越喀斯特地貌地区,被誉为我国铁路史 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工程。它集“西南山区铁路艰 险之大成”,专家们称之为“筑路禁区”。修建难,最难 在隧道。宜万铁路的159座隧道中有70%位于石灰岩地区。 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因为宜万铁路,第一次为铁路隧道 按风险分为轻、中、高3个等级。
(一)恩施土家十大特色菜
油茶汤
合渣
榨辣椒
柏杨豆干
恩施富硒中草药开发价值与前景
![恩施富硒中草药开发价值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3a967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3.png)
恩施富硒中草药开发价值与前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全球著名的“世界硒都”、也是“华中药库”,生物硒资源十分丰富,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富硒生物圈”。
恩施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其品种和蕴藏量分别占湖北省的80%和70%,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科学出版社)》记载,我国有药用植物1l020种,恩施境内有2088种,占20%,全国可形成商品的中药材1200余种。
恩施有282种,占23.5%。
特别是鸡爪黄连、板桥党参、紫油厚朴、石窑当归、五鹤续断、贯叶连翘、皱皮木瓜、杜仲、天麻、湖北贝母、竹节人参、南大黄、白三七、扣子七、红毛七、五倍子、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红车轴草、缬草、千层塔等几十个品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恩施著名的道地药材,久负盛名,畅销海内外,由于其富硒而使药效独特,品质上乘,是待深入开发的珍贵富硒中药材资源。
恩施富硒中药材虽然被列进了“十大富硒产业”之列,却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实际上还只是“后备”产业,但却是科技含量最高、经济价值最高的产业,是可以真正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产业。
在我国,富硒中药材还是一个未被关注的概念,有关富硒中药材的研究尚未起步,虽然有专家呼吁把富硒中药材当作特种药材来开发,并未引起关注。
仅有一些单品种的富硒中药材上市,如甘肃省渭源县发展的富硒黄芪,含硒量是一般黄芪的6倍以上,达到798μg/kg,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有富硒党参、富硒当归等产品;江苏一家菊花专业合作社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的出富硒菊花;也有化妆品公司研发生产出富硒中药面膜。
国内有关文献也仅有一些各地不同中药材含硒量不同的报告,没有对其功能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独立硒矿床为开发富硒中药材奠定了物质基础1966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杨光圻证实:“恩施是中国第一高硒区”、“硒源于石煤”。
国家地矿部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先后立项对恩施双河高硒石煤区进行了勘探研究,证实:恩施双河渔塘坝高硒石煤矿床,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发现的独立硒矿床,改写了以往有关“硒不能独立成矿”的论断。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7c3b360647d27284b735196.png)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恩施州域由武陵山、巫山和大巴山三大山脉构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高差悬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全州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特殊的地球化学条件,行程了一个罕见的硒资源区域。
当今,硒与生命科学关系的研究十分活跃,硒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硒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硒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环境卫生与食品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理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湖北省地质二大队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国内数十家研究机构,美国、英国等国外研究机构相继到恩施,与我州科技人员一道,从医学营养、地质、环境、畜牧营养等多方位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大量的调研数据和实验结果证实,恩施州是这个第一大高硒区,岩石、土壤、生物、地下水等环境中含硒量之高,为世界罕见。
还首次发现了我国独立的硒矿床。
综合国内外科研考察成果,可以粗略了解硒在我州矿藏、土壤、植物、动物、水体等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储藏情况。
一、硒矿资源湖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对本州范围内矿资源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工作,对几个重点地段硒矿进行了地质详查及钻探工作,掌握了硒矿的成矿规律并获得了部分矿段硒矿地质储量。
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分析,全州硒矿资源分布广泛,遍及六县两市,主要分布在恩施市、宣恩县、建始县,其次为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以及咸丰县和来凤县。
恩施的双河乡、红土乡,宣恩的杉坨乡是高硒区,含矿层硒含量均值高达109~7188μg/g。
恩施市双河硒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独立沉积型硒矿床,硒品味在500-7800g/t之间。
此外,在双河矿区外围还有3个硒矿点,12个硒矿化点。
硒矿石中主要组分为硒,伴生组分主要为钒、钼,可供综合利用。
中科院地化所郑宝山研究员等通过调研认为恩施州境内广泛分布有50~60米厚度的高硒岩层,含硒最高部分厚12~15米,未风化时含硒量大于1000μg/g,最高含硒量为8590μg/g。
恩施州矿产资源
![恩施州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1ad4eee7856a561253d36f04.png)
恩施州矿产资源恩施州属沉积岩分布地区,沉积矿产比较丰富。
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37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有31种,矿产地235处,在31种矿产中,已探明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202处,矿点23处。
铁、煤、石煤、磷、硫铁矿、天然气、高岭土、耐火粘土、石膏、冶金用白云岩、生物大理石、硒矿、硅、等13种矿产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州前列。
恩施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估算在11000亿元以上,由于目前受交通“瓶颈”和市场的限制,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恩施州矿产资源已开发利用的26种,2012年底恩施州共有各内矿山企业649家,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山企业108家;黑色金属矿产1种,矿山企业4家;有色金属矿产2种,矿山企业2家;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1种,矿山企业9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4种,矿山企业28家;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5种,矿山企业498家;水气矿产1种(仅指矿泉水,未含天然气,建始县矿泉水厂)。
恩施州内主要矿产如下:铁矿:探明储量13.77亿吨,经历年开采注销后,还有保有储量12.90亿吨,占全国铁矿保有储量443.1亿吨的3.1%,占全省保有储量22.46亿吨的61.3%,居湖北省第一位、全国第九位。
恩施州铁矿主要赋予泥盆系上统,次为赋存于株罗系下统,以泥盆系宁乡式赤铁矿为主。
主要集中分布在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恩施市、鹤峰县四县(市),其矿石工业类型为鲕状赤铁矿石、菱铁矿石、鲕录泥石菱铁矿石,其中以高磷低硫鲕状赤铁矿石为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矿层稳定。
后者主要集中分布于利川市境内,其工业类型为菱铁矿石、褐铁矿石,矿体呈层状、透镜体状展布。
恩施州已发现铁矿床、矿点、矿化点共88处,其中其大型矿床(矿石储量大于1亿吨)规模有两处,即巴东县金果坪乡黑石板、建始县官店凉水井—大庄,共计探明储量8.05亿吨(其中官店凉水井—大庄铁矿探明储量4.21亿吨,金果坪乡黑石板为3.84亿吨),占恩施州铁矿储量的58.48%。
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
![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49c458583c4bb4cf7ecd1ec.png)
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及恩施硒资源开发前景恩施市硒资源研究开发检测中心彭祚全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年宣布硒是必需微量元素以后,硒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不断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硒是微量元素研究中唯一一个进入分子水平的元素。
二十世纪50年代前,人们研究的是硒的毒性,70年代后开始研究硒的营养作用,90年代以后研究硒与生命科学中的关系。
在美国,硒被看作是与维生素、β-胡萝卜素同等重要的生命元素。
在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成果的基础上,90年代后,国内外相继对硒的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从添加无机硒到提取天然有机硒;从自然转化到人工转化、再到人工合成有机硒产品;从含硒农作物到高科技纳米硒,在各种层次、各种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富硒产品。
科研带动了市场,市场推进了科研,国内最早进入市场的是北大富硒康,至今已有10余年,市场需求长久不衰,但市场销售最旺的是多元素复合的黄金搭挡,年销售额过亿元。
现将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及恩施硒资源的开发方向进行一些介绍和探讨。
一,国内有关硒的研究情况检索1958年来国内学术刊物发表的关于硒的研究论文共6266篇,其中1958-1993年以来的36年,发表论文894篇,只占0·14%,平均每年2·5篇;1994年发表423篇,到2004年达到570篇,平均每年482篇,增长192。
8倍;1994年基础性研究论文占87·2%,开发性研究论文占4·5%,预防疾病方面的论文占3·3%;2004年基础性研究论文占70·4%,开发性研究论文上升到17·9%,由1994年的22篇,上升到2004年的129篇,防治疾病方面的论文由14篇上升到46篇,达8·0%;在硒产品研发种类方面,1994年为17种,包括水稻、茶叶、中药材(黄芪、西洋参)、大豆、乳酸菌及饲料添加剂等,2004年达到37种,主要有中草药(灵芝、丹参,枸杞、天麻等)、水稻、蔬菜、大豆、大蒜、茶叶、食用菌、水果、玉米、油菜籽、硒肥及纳米硒、硒多糖等高科技产品。
恩施州典型硒矿床、矿点地质特征
![恩施州典型硒矿床、矿点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c66933781c758f5f71f6794.png)
恩施州典型硒矿床、矿点地质特征发表时间:2020-12-03T06:58:35.137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4期作者:刘洪林李明龙李绍政[导读] 湖北省恩施州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硒都”。
恩施州目前圈定硒矿床1处为双河矿区渔塘坝矿段硒矿床;硒矿点2处为红土溪、杉坨硒矿点。
本文对恩施州硒矿床、硒矿点地质特征和孤峰组层序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渔塘坝硒矿床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
刘洪林李明龙李绍政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湖北恩施 445000摘要:湖北省恩施州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硒都”。
恩施州目前圈定硒矿床1处为双河矿区渔塘坝矿段硒矿床;硒矿点2处为红土溪、杉坨硒矿点。
本文对恩施州硒矿床、硒矿点地质特征和孤峰组层序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渔塘坝硒矿床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
关键词:渔塘坝,红土溪,杉坨,硒矿床,硒矿点,孤峰组,地质特征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selenium deposits and ore points in Enshi Prefecture Liu Honglin Li Minglong Li ShaozhengThe Second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Province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Enshi Prefecture in Hubei Province is the region with the richest natural biological seleniu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and is known as the "World Selenium Capital". Enshi Prefecture currently delineates 1 selenium deposit as a selenium deposit in the Yutangba section of the Shuanghe mining area; 2 selenium deposits are Hongtuxi and Shantuo selenium deposi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the selenium deposit,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lenium deposits and the sequence of Gufeng Formation in Enshi Prefecture, and re-understands the genesis of the Yutangba selenium deposit.Key words:Yutangba, Hongtuxi, Shantuo, selenium deposit, selenium deposit, Gufeng Form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前言Se是分散元素中的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市硒资源研究与开发概述湖北省恩施市硒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原因不明到硒资源的发现据湖北省卫生志记载:1958—1963年期间,恩施沙地、双河一带发现一批原因不明的人畜脱发(毛)、脱甲(蹄)症,在国内尚未见报告。
1966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从湖北省卫生防疫站送检的恩施产玉米中发现硒含量高达44mg/kg,并证实脱发脱甲症是摄入高硒粮食(主要是用高硒石煤烘炕的玉米)而引起的地方性硒中毒,发病与当地煤系有密切关系。
实验室分析证实,粮食中的硒主要来源于土壤和石煤,这种煤属含碳硅质泥岩。
据当时调查,双河鱼塘坝煤的含量为235.0—3632.0mg/kg,平均为1009.0/kg,土壤的含硒量为0.78—12.88mg/kg,平均为6.32mg/kg,玉米的含硒量为23.0—43.95mg/kg,平均为34.89/kg,洋芋含硒量为8.32mg/kg,大米含硒量为3.85mg/kg,油菜籽含硒量为268.10mg/kg,在野生植物中以青苔(738.0mg/kg)紫云英(132.5mg/kg)和鹅儿肠(115.0mg/kg)含硒较高;水中硒含量为0.075mg/l;据5例患者发硒检查,硒含量为27.60—100.60mg/kg,平均64.38mg/kg。
1981年,杨光圻研究员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资料,并称恩施高硒区是“中国第一高硒区”,1984年第三届“硒在生物学和医学中作用”国际讨论会议上,杨光圻就恩施高硒区和地方性硒中毒的报告,引起与会者极大关注,会后不少专家先后来恩施现场考察。
2006年6月,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邵树勋等在《矿物学报》第二期发表论文,称在恩施高硒区发现的一种叫遏篮菜的植物含硒量达816 mg/kg,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含硒最高的植物,是超富集硒的植物。
地方性硒中毒被证实以后,当地政府相继采取了移民搬迁、封山育林、关闭“五小工业”和改变耕作方式与生活习惯等措施,到1969年前后,地方性硒中毒得到有效控制,1987年后再无硒中毒病人发生,。
2007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所吴永宁、朴建华、荫士安等专家受卫生部的派遣,来我市高硒区进行了现场考察,经采样分析,高硒区的土壤、植物、水硒都已大幅降低,达不到使人畜中毒的剂量,人血硒也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确认已无硒中毒发生。
调查组返京后即向卫生部写出了专题报告,并附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给卫生部的“关于取消GB2762—2005中硒限量标准的请示(恩市政文[2007]123号)”,卫生部已于2008年9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决定废除GB2762中关于硒的限量标准,硒从此不再被视为食品污染物。
从高硒石煤的发现到独立硒矿床的证实1991年9月和1992年5月,“恩施硒资源综合开发研讨会”先后在武汉和恩施召开,来自全国的50多位专家联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立项开发恩施硒资源,1992年下半年,国家计委对上述建议审查批复,决定按地矿部门《拼盘项目管理办法》开展恩施硒矿详查工作。
双河硒矿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东南73km处,是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原第十一地质队)勘查的一个规模可观的独立硒矿床。
1988年提交了《湖北省恩施双河渔塘坝硒矿普查报告》,1990年又提交了《湖北省恩施双河硒矿及其外围普查地质报告》。
该矿床的发现和勘查,不仅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而且为硒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1993年3月至1994年5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对鱼塘坝硒矿主矿床(约仅1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详查取得以下成果:1、基本查明矿段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属构造简单类型,为向南南东陡倾的单斜构造,总体走向为北东东,倾向150°-170°,倾角57°-65°,断裂构造不发育。
2、查明了矿段内含矿层层位和层数,并用50×25-50×50-100米间距的槽、井等工程控制了硒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品位及空间分布。
矿段内含矿层对比标志较为明显,划分了三个含矿层,其中工业矿体产于第II和第I含矿层内。
3、基本查明硒矿石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矿石特征,矿石类型及硒的赋存状态。
根据硒矿石物质成份、结构构造与工业要求,划分为含碳化硅质岩型硒矿石(所占比例为60—65%,硒含量为0.07—0.139%);含硅质碳质页岩型硒矿石(所占比例为30%,硒含量为0.165—0.354%);矿化半暗腐泥煤型硒矿石(所占比例3—10%,硒含量0.29—0.563%),以上三种类型均属碳质吸附型硒矿石。
4、通过实验室矿石选冶加工技术试验,基本确定该矿石宜用氧化钠焙烧—水浸法。
硒矿石入选品位:硒0.048—0.094%,钒0.45%,选矿结果为:硒回收率84.9%,粗硒含硒95.09%,钒回收率67.5%,粗钒含V2O598.4%,矿石选冶效果较好,为硒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矿床处于双河向斜北西翼的中段。
矿区范围长6km,宽1.5km,面积9km2。
硒矿赋存于下二叠统茅口组上部含碳硅质岩段,厚14~20m,自下而上分为3个含矿层。
下含矿层由含碳硅质岩和硅质碳质页岩组成,厚 2.26~5.90m,含硒0.0015%~0.54%、钼0.061%~0.037%、V2O50.06%~0.79%;上含矿层为碳质泥岩夹少量硅质岩,厚2.46~4.56m,含硒0.001%~0.029%。
矿体主要沿中、下含矿层界面断续分布,共有5个硒矿体和3个钼钒硒矿体。
硒矿体走向长25~140m,倾向延伸14~35m,厚度0.59~2.64m,含硒平均为0.088%~0.199%。
钼钒硒矿体长80~330m,倾向延伸40~120m,厚度 1.28~2.05m,含钼0.44%~0.053%、V2O50.41%~0.49%、硒0.015%~0.028%。
矿石具隐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中65.84%的硒呈吸附状态分布于碳质中,33.90%的硒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铁矿中。
矿床类型为沉积型硒矿床。
矿石经氧化焙烧,从烟道沉降室收集富硒烟尘中提取工业粗硒,平均回收率65%。
渔塘坝硒矿床是目前我国发现含硒量(8 590×10-6)最高的小型独立硒矿床,其赋矿岩石主要为硅质岩,且发育程度较高.早二叠世晚期的黑色碳质硅质岩系,是区内的赋矿层位,它局限于特定的沉积相位,即碳酸盐台地海盆浅部沼泽(藻沼)环境沉积的黑色碳质硅质岩相带,硒矿化层和这套碳质硅质岩相带密切相关,其矿化相带呈NW向展布.硅质岩的SiO2含量变化较大(64.2%~94.85%),平均为75.9%;Fe2O3、FeO、MnO、TiO2、Al2O3和MgO等含量相对较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追踪检测双河(硒矿所在地)土壤中硒的含量变化于6.7--14.2mg/kg,远大于高硒中毒区的标准阈值(1.0mg/kg);水样的硒(0.0272--0.0502mg/L)均超过国家标准(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安全上限均为0.01mg/L)2--5倍.并对硒的赋存状态作了深入的研究。
一般认为,双河的硒矿石中除少量的硒矿物和硒黄铁矿外,大约67%赋存在有机质中,但是以前认为硒与有机质主要形成硒的有机化合物,但双河的情况并非如此,根据详细的电子显微镜研究,有机质中的硒主要以纳米级的单质硒存在,一般在50-200nm之间,它被紧密地包裹或粘附在有机质中.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合理解释这一地区硒中毒发生的机制.在我国也还有其它相对富硒的地区,但形成硒中毒只在以双河为中心的恩施高硒区才发生.根据研究,其它地区的硒一般与有机质形成有机化合物,因此它在分化过程中一般较难从矿石和岩石中淋滤出来而形成较大面积的硒异常区,特别是形成高硒土壤和高硒水环境.而在双河高硒区,由于硒主要是以化合物和单质硒的形式存在,在风化过程中,特别是地下水的淋滤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成可溶性硒而被带入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中。
过去当地用高硒石煤作燃料,单质硒由于低的熔点和沸点,很容易挥发到环境中形成硒的污染。
由于这种长期地淋滤作用,硒被不断地带出矿体并形成高硒区。
初步认为,恩施高硒区硒的环境异常与硒的赋存形态直接相关,这种以纳米级的单质硒形式赋存于有机质中是十分罕见的,是形成高硒区的重要因素。
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曾对恩施石煤点进行检测:白杨坪马鞍煤系222.35mg/kg;屯堡桥坡河吴家坪煤系96.8mg/kg;沐抚沐贡223.0mg/kg;沐抚云上229.5mg/kg;大山顶茶条岭232.0mg/kg;沙地罗家湾245.0mg/kg;屯堡马者188.0mg/kg;崔坝刘家河180.5mg/kg;沐抚大庙254.5mg/kg;屯保田丰坪182.5mg/kg;芭蕉南河166.0mg/kg;板桥铁厂坝218.5mg/kg;沐抚镇213.0mg/kg;而红土帅家垭仅14.76mg/kg;龙凤竹园坡6.10mg/kg;新塘前坪15.5mg/kg;红庙石家坡12.55mg/kg;七里柳州城4.4mg/kg;太阳泥巴沟6.8mg/kg;红土陶家岭14.55 mg/kg。
彭祚全等(2004)对几个高硒点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硒矿:双河鱼塘坝(高硒区20个样)684--1940mg/kg;沙地花被(高硒区11个样)176--450mg/kg;白杨坪(富硒区4个样)150--480mg/kg;向家村(富硒区3个样)27--310mg/kg。
土壤:沙地花被(高硒区)5.39--5.49mg/kg;沐抚高台(高硒区)1.5--13.5mg/kg;罗家坝(高硒区)5.52--9.7mg/kg;芭蕉(适硒区,13个样)0.83--1.54,均值0.97mg/kg.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理研究所、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环境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等研究机构以及谭见安、冯彩霞、刘家军、朱建明、郑宝山、毛大均、苏宏灿、李恩东、姚林波等国家研究机构的专家又先后对恩施高硒区的医学地理学分布及鱼塘坝硒矿的地球化学特征、硒的赋存状态、岩石中硒的淋滤、局域环境效应、自然硒的发现及成因、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硒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上述资料表明,经过地质、地理等部门多年的调查研究,证实恩施双河渔塘坝存在独立硒矿床,有资料表明,恩施硒矿主矿床呈板块状结构,已出露面积约为850平方公里,部分矿点石煤含硒量均值3637.5mg/kg,含硒品位为230—6300克/吨,最高达84公斤/吨以上,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从基础研究到开发利用研究1982—1990年,卫生部“七五”攻关项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地方病专家杨光圻研究员主持的“人体硒需要量及安全摄入量范围的研究”在恩施市完成,1991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