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_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分析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
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
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一、辨证的自然观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
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
[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
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选】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用自然辩证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致力探寻的问题。
19世纪以来,随着马克思原理的发展,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开发和改造力度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不平衡关系的表现。
本文采用自然辩证的观点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Abstract:Nature is the basis for all the survival of human life activities and activities of human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nature. How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problem which people have been looking for answ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Sinc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x principle,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people. It i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researches and it couldmore scientific, system, comprehensive,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nature of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ing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demand for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 development and rehabilitation efforts in nature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damage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a certain extent.The appearance of energy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cological balance problems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unbalanced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using natural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new period, furth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ow to ensur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Key word:man and na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harmony,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1。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辩证运动和发展的,是宇宙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它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无法割裂于自然而存在。
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必需品,如食物、水源、能源等,同时人类的生活活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道德原则,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
例如,过度的工业化和环境破坏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人类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再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得我们能够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自然也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使得人类能够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
人类需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后,人类需要树立起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意识。
我们不能把自然视为一个简单的资源库,而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需要树立起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来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发展。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
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
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
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
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
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
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
"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听天由命的意思。
山区的猎人可以到深山老林里打猎,如果他不打猎,就无法谋生;沿海的渔民可以出海捕鱼,如果他不捕鱼,就没有别的生活来源。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论文:人与自然界一、唯物辩证法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唯物辩证法来看,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共同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到处都留下人类的印记,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进而能够促进自然和社会的稳定和同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的否定人,力求恢复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的不好,就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给双方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的改造自然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否则,自然界内部的平衡可能被破坏,或者人类社会的平衡遭到破坏。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储物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再构建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为历代思想家所关注。
从远古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统一到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自然归宿”,不同国别、不同理论派别的哲学家、思想家们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精彩的论述。
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
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显现其强大生命力。
本文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关系,基本途径一、当代社会关系失衡的集中表现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人类在这个地球上不是孤独的,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
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人类从太阳和地球那里可以得到满足个体生存以及种族维持的足够的甚至可以说过剩的能量。
但是,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
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于是人们也就不断的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
自然资源的无限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生活资料;二是人类可以毫无顾忌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地球具有无限的自净和纳污能力。
需求无限,既包括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包括人们的精神需求。
追求物质需求、追求物质享受是无限的。
当代社会面临的许多严重问题与我们的这些观念有关。
[1]自然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的无限的矛盾在当前社会表现的日益突出。
比如上海的内环线,现在由于车太多而拥挤,特别是高峰时间,车速很慢,甚至堵塞,于是有很多司机就开骂政府,说为什么当初不设计成双向六车道。
很多时候,有些人总是嫌这嫌那的,认为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仿佛自己做,就一定做好。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和改造世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自然和人类社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念和方法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
道家注重强调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认为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姿态。
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被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化的。
他强调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责任保护和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导致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源短缺等。
只有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其次,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彼此尊重、互相合作的社会。
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公平的待遇,相互帮助和支持,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再次,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们全面发展的社会,即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只有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机会平等等措施,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最后,天人合一思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探讨了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解决矛盾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自然辩证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促进这种和谐。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和矛盾斗争。
矛盾普遍性指的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因素。
矛盾特殊性则指的是每个事物的矛盾具有其特殊性,不同的矛盾需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矛盾斗争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通过这种斗争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退化。
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矛盾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紧张和不和谐。
第三部分: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辩证法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矛盾,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一个对立。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矛盾特殊性,针对不同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比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等方式来解决矛盾。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矛盾斗争来推动社会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实现和谐共生。
第四部分: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等措施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重塑人类与自然的亲善关系。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
自然辩证法追求有机整体的观念,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过度的工业发展导致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环境构成了威胁,如森林砍伐、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忽视了和谐发展,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如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
四、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1. 理念引导:培养人们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资源管理:改变过度开发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3.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4. 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重建生态平衡。
5.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实现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体现:1. 环保习惯: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2. 节能减排:通过节约用电、减少碳排放等行为,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自然教育: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教育和认知,提高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姓名苏晓勇学号********** 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13年 4 月 25 日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在自然辩证法中,人的本质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自然,在广义上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在狭义上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
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社会,科学发展前言:经过9周的时间,我们在刘丹鹤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学习。
经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借这个机会,在这里谈一谈自己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感受,谈谈自己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因而具有文理交叉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性。
因此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待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客观与必要的.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清楚,使两者之间能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他我们人类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文明,所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 1 -正文:一、人与自然是辨证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存在,天地万物与人,同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感应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自然辩证法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认识到,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关系。
自然辩证法提出了以下核心思想:1. 相互依存:自然界的万物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把自己与自然割裂开来,而应该与自然相互依存。
2. 相互转化: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同时也受自然的约束和影响。
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转化是不可分割的过程。
3. 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
只有通过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和指导原则,有助于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合理利用资源: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遵循自然辩证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并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3. 建立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
4.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
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开发出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5. 倡导生态伦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应当践行生态伦理。
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摒弃攻击性的开发方式,从自己的行动做起,改变现有的对自然的看法和行为。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观点,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我们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威胁。
因此,探索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至关重要。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追求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自然的规律和限制下进行发展。
同时,自然辩证法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平衡的,而不是人类单方面的掠夺和压迫。
二、自然辩证法指导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应该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包括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与稳定。
2. 倡导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倡导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支持和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和政策,确保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培养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自然辩证法强调个人和社会对于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生态意识,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这包括提倡低碳生活,减少对环境的负担,鼓励绿色消费和环保行为。
4. 加强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研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与环境领域的结合。
5. 建立全球合作的生态文明体系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互动。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危机等重大环境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以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证
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和谐发展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平衡、相互促进的状态。
它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依赖自然提供的空气、水源、食物等生存资源。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我们应当尽量减少污染排放,推动能源的清洁利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和谐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相互合作。
通过研究自然科学,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社会的发展。
例如,人们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可以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通过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都是人类与自然合作共进的体现。
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子孙后代才能继续享受良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们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只有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 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可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在被开发利用时也从人类那里获得了再生能力, 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使得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确实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渐渐的不复存在。
现代人类实践活动施加给生态环境系统的负效应超过自然自身的再生能力, 干预了自然界自我调节机制, 而这种自然平衡的改变, 又必然会转化为人的异己力量来危害人类自身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粮食供应短缺, 自然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在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
虽然人类的实践活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 人在自然界面前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在控制、调节和改造自然界的进程中,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但又同样以无数的事实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建造人工自然系统的过程中, 明显地表现出自身调节控制实践活动的能力的局限, 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人类面临资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
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
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和预测,包括一次能源、石油和电力3个方面。
根据这个有较大共识的预测结果,可以发现我国能源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目前,煤炭仍是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但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逐渐下降,然而我国近年的煤炭产量仍在快速增长,而且绝大部分用于发电。
因此,煤电中提高效率与降低污染,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及其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科技重点。
其次,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关键,要解决石油供应问题,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努力。
开源方面包括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寻找石油替代资源,在节流方面,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耗大户,如果能减缓交通耗油增长,将对保障石油供应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阿斯旺大坝为例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课地点:完成时间:2014年 4 月15 日摘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巨型水库大坝的建立,在发电、防洪、航运方面取得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使我们更加关注大型水坝建立的综合评估问题,以及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我们在剧烈改造自然前,怎样对其进行更全面的技术综合评估,从而更早地采取配套的措施,使自然达到一种更为和谐的状态。
本文以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为例,用自然辩证法了解它的正、负面影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的进行深度思考,讨论了技术综合分析的问题。
目录一、引言 (1)二、兴建阿斯旺大坝的设想与取得的效益 (2)1. 设想 (2)2. 效益 (2)三、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2)四、阿斯旺大坝的人与自然问题 (3)五、结论与建议 (5)六、总结 (6)参考文献 (6)一、引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不停的演变。
这种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阶段,人与大自然是相对亲近的,人类从属于自然;第二阶段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天人相分并对立”阶段,即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这一阶段以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为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走向疏离;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的新“天人合一”阶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
或许,这就是曾经让人晕乎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吧。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手段,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其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谋福利。
但是现代科技在发展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却违背了人类发展它的初衷,究其原因,除了科技自身属性和人类知识局限性导致科技负面效应的不可避免之外,其深层原因在于人们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关系,而近代以来的现代性两大特征,即工具理性和主体性又诱发了科技负面效应,并使其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得以凸现和普遍化。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息息相关。
现实生活中小到日常用品,大到汽车飞船,各行各业无不彰显着科学技术的魅力。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近现代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也愈益凸显,从而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传统伦理观念的冲突渐渐尖锐起来。
因此,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享受、财富和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灾难和挑战。
三峡水电站大坝带来航运,抗洪,发电等正面效用后,会不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怎样平衡与评估它的负面影响,我们来以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为例进行分析。
阿斯旺水坝(英文:Aswan Dam),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高111米,长3830米的大坝,将尼罗河拦腰截断,形成水域面积5120平方公里。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阻止了很多巨大的洪灾。
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
10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丸在—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2000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
这些挑战,也就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
”可以看到,阿斯旺水坝的负面影响的程度。
本文将针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问题,以阿斯旺水坝为例子,用自然辩证法展开分析与讨论,希望我们可以和自然共同发展,和谐进步。
二、兴建阿斯旺大坝的设想与取得的效益1. 设想早在20世纪初就有一些专家建议,埃及可以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高坝,从而调节河水流量,并扩大灌溉面积。
20世纪 50年代,当时的埃及(阿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
由于埃及人口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到3%,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
当时的埃及政府和水利专家们认为。
修建尼罗河高坝是—箭数雕的高明之举。
首先,高坝既可以控制河水泛滥,又能够存储河水,以便在枯水季节用于灌溉及其它用途。
埃及的可耕地主要位于尼罗河两岸以及尼罗河三角州的洪泛区,建成高坝后可以大幅度扩大可灌溉的耕地面积,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人口。
其次,大坝建成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工业化提供充裕而廉价的能源。
再次,修造大坝所形成的巨人水库及对下游水位的调节,可以发展淡水养殖及内河航运。
埃及政府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于1959年完成了阿斯旺大坝工程设计,1 960年破土动工,5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大坝工程正式完工。
这个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112m、长5km,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上游形成了一个长650km、宽25km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
到1970年,坝内安装的12台水电发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转。
2. 效益大坝水库的巨大容量不仅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还利用蓄积的水量扩大了灌溉面积,因此,近100万ha的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
同时,大坝电站每年发电80亿kW·h,解决了埃及的能源短缺问题。
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
水库建成后,水库周围5300~7800km的沙漠沿湖带出现了常年繁盛的植被区,这不仅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而且有利于稳固湖岸、保持水土,对这个沙漠环绕的水库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
30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积近200万公顷;另有70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成了双季耕种农田,农田复种指数增加。
可以说,当时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的预期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三、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大坝建成后仪20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1)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
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十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
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早威胁。
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允。
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2)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硷化。
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硷化。
3)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尼罗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
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了,由160mg/上升到250mg/l。
此外,土壤盐硷化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大大增加,既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也提高了尼罗河水的含盐量。
这些变化不仅对河水中生物的生存和流域的耕地灌溉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毒化尼罗河下游居民的饮用水。
4)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
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衍。
这些水生植物不仪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
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
这样。
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
同时,水生植物还大量蒸腾水分,据埃及灌溉部估计,每年由于水生杂草的蒸腾所损失的水量就达到可灌溉用水的40%。
5)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
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骤减,水中固态悬浮物由1 600ppm降至50ppm,混浊度由30~300mg八降为15~40mg/1。
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侵蚀。
大坝建成后的12年中,从阿斯旺到开罗,河床每年平均被侵蚀掉2cm。
预计尼罗河道还会继续变化。
大概要再经过一个多世纪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河道。
河水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再加上地中海环流把河口沉积的泥沙冲走,导致尼罗河三角州的海岸线不断后退。
一位原埃及士兵说,他曾站过岗的灯塔现在已陷入海中,距离目前的海岸竟然有l~2km之遥。
四、阿斯旺大坝的人与自然问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
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