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电阻》公开课教案
《电阻》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学生能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电阻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了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阻的概念及单位。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1)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扇、电视机等,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用电器在接入电路后,电流的大小会有所不同?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2、新课讲授(1)电阻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粗细不同对电流的影响,讲解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流就越大。
(2)电阻的单位介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电阻值的大小,让学生对电阻的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kΩ =1000 Ω,1MΩ =1000 kΩ =10^6 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可能会提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准备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电阻的大小。
3.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 电阻计算公式的运用。
2.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电阻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障碍。
3. 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介绍欧姆定律,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V/I。
4. 电阻的单位:介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5.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6.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阻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7.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如照明电路中的电阻变化。
8.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检验学生对电阻计算和影响因素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通过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
2. 探讨实际生活中的电阻现象,如电线的老化和电阻变化。
3. 引入更高级的电阻概念,如电阻的温度系数和半导体电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电阻的概念。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电阻》教学设计篇16.3 电阻教学设计1、学问和技能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依据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推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重点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让同学建立将物理学问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演示电流表,一个开关,废日光灯管的灯丝(图1),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0.3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铁丝线圈),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1课时1.复习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2.引入新课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试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提出问题:上述两次试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3.进行新课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试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试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预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不能设计一组试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在同学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2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同学试验.(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交代新课开头的试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表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ab 锰铜相同相同相同cd 镍铬合金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表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 1米相同相同ef 0.5米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表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相同 s 相同gh 2s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方,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试验(图3).演示试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看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上升,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板书:〈三、导体的电阻打算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打算,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状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练习题:(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电阻》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电阻》教案精选
《电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路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以及电阻的温度特性等。
重点介绍欧姆定律中电阻的作用,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及其温度特性。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阻问题,并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温度特性。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路中的电阻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电路图、实验器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等)。
2. 学具:电路图绘制工具、计算器、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简单的电阻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为什么电流和电压会随着电阻的改变而变化?2. 例题讲解(1)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
(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中的电阻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阻。
(2)讨论电阻的温度特性,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
(2)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
(2)拓展延伸:介绍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
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 电阻的温度特性。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阻。
(2)分析电阻温度特性对电路的影响。
2. 答案:(1)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
(2)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会增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温度特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阻》章节,内容包括:电阻的定义、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
具体涉及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电阻》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及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测量电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用电表、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多用电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长度、横截面积等,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值,并使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
5. 知识拓展:介绍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定义、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电阻的测量方法。
3. 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在冬天,电热毯的加热效果会比夏天更好。
2. 答案:冬天电热毯的电阻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增大,从而加热效果更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延伸,如开展课外实验、组织学习小组等,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教学设计
-根据课堂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及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3.思考题:
-思考电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至少三个实例,并简述其原理。
-探讨为什么电阻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及如何减小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使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电阻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设计互动游戏、讨论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5.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和实验任务。
-提供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6.课后作业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压是电路两端电势差的体现。”
2.教学过渡:教师通过电流、电压的关系引出电阻的概念。
-提问:“电流和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阻这一概念,了解它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2.解题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全班讲解。
-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电阻的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有关电阻的计算题、实验报告等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知道电阻。
课程标准解读: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行为动词为“了解”;而“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事实的认识和记忆。
意味着学生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不同导体的导电性。
2.“知道电阻二行为动词为“知道”;核心概念(关键词)为“电阻”。
一是知道电阻是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以及电阻的单位;二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章《电压和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第二章,本章共4节,讲述电压的概念,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和变阻器。
承接上一章《电流和电路》,本章完成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电学三大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学习,是下一章学习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必备知识。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是电学三大基本概念之一,与电流和电压共同构成了电学的三大支柱,也为后续学习变阻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具备了前置性的电路基础知识,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及电压的规律。
在实验技能上,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尤其喜欢进实验室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中后期过渡,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学生已经理解了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在探究中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感受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从而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并知道其单位。
2.了解欧姆的生平事迹,学习他勤奋顽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养成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学习态度,具有为科技进步而贡献力量的精神品质。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初中物理电阻教案(篇1)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定值电阻、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PPT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实验室里有些定值电阻没有标签了,你能帮老师重新贴好正确阻值的标签吗?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电阻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一)伏安法测量电阻1.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测出没有标牌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呢?这种方法又称(法),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的?测量电阻实验中我们怎样减少误差,还需要哪种器材来达到此目的?3.请设计测量定值电阻实验电路图。
4.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设计意图: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喜欢动脑思考。
实验步骤:(学生口述实验步骤)①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②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④根据公式RUI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⑤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值,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记入表格中⑥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过渡语:我们平常使用的灯泡中的灯丝是否有电阻?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想想做做”,小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呢?(1)实验电路图(学生完成)(2)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1电阻【教学目的】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理解电阻定律【教学难点】电阻率的概念【教学媒体】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教学安排】【新课导入】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
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1. 实验探究(1)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2)设计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
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
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提出问题3:要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但这样的测量太粗略。
所以最好使用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间接测量电阻值。
电路如右图。
提出问题4:实验中如何减小读数时的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小,即应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和电流,求其比值的平均值。
(3)实验操作:按电路,依次将A、B、C、D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和处理:分析: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
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也是一个难点,而电阻的教学是欧姆定律的基础,同时,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认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也是为了后面变阻器、电阻的串并联、电与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知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还是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处理:本节课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强调“控制变量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本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在讲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重点放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方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科学世界的处理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通过媒体展示物理中的科学世界,开拓学生视野。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3)知道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4)了解半导体及超导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重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学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长度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铜丝、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和小灯光泡及电流表若干、干电池和导线及开关若干。
16.3电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 教学重点:
(1)电阻的概念: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即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是电压与电流之比。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重点让学生掌握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大小的影响。例如,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下,不同材料的电阻不同;相同材料和横截面积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相同材料和长度下,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温度升高,电阻一般会增大。
2. 科学思维能力:学生需要掌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的能力。
3. 科学态度与科学伦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保持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了解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方法。
4. 应用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分析家用电器的电阻值,提高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1)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是电压与电流之比,计算公式为R=V/I。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有影响,不同材料的电阻不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温度升高,电阻一般会增大。
(3)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计算方法是,根据电压和电流值,通过电阻的计算公式计算电阻值。
例题2:
问题:一个导体,其长度为0.2m,横截面积为0.1m²,材料的电阻率为10-8Ω·m,求该导体的电阻值。
解答: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R=电阻率ρ*长度L/横截面积A。将给定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值代入公式,得到R=10-8Ω·m*0.2m/0.1m²=0.2×10-8Ω=2×10-9Ω。
电阻物理课教案设计
电阻物理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计量单位、换算关系以及电阻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电阻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3. 电阻的计算方法4. 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5. 电阻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阻的概念、计量单位、换算关系以及计算方法。
2. 难点: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应用实例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的基本概念、计量单位、换算关系和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电阻的基本知识:讲解电阻的定义、计量单位(欧姆)、换算关系(千欧、兆欧)。
3. 电阻的计算方法:介绍电阻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4. 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分析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如分压、限流等。
5. 电阻的应用实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阻应用实例,如电阻箱、电阻传感器等。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阻问题。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电阻知识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电阻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电阻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
4. 评价学生对电阻在电路中作用的理解。
5. 评价学生对电阻应用实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电阻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阻的作用。
3. 设置梯度性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电阻知识。
4.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电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3. 教学参考资料:电阻相关论文、书籍等。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15篇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电阻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
要求学生暂不揭开。
),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回答略)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引出本节。
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2.进行新课(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
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
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
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
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即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
电阻物理课教案设计
电阻物理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电阻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3.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4. 能够分析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作用。
2. 电阻的计算公式:R = 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电阻的单位:欧姆(Ω)。
4.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调整欧姆表到适当的量程,将两表笔分别与电阻两端接触,读取指针所示的电阻值。
5. 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利用实验法分析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电阻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单位及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讨论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电阻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欧姆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电阻对电路性能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电阻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电阻测量工具,如万用表、兆欧表等。
2. 探讨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
3. 引导学生关注电阻技术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掌握程度是否满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电阻》
《电阻》◆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理解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4、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5、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转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和试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育学生观看、分析、比较、概括的力量.2.在探究打算电阻大小因素过程中,体会用掌握变量法争论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乐观动手进展试验或观看试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1、电阻概念的建立及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
2、依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课前预备◆1.多媒体课件。
2.试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鳄鱼夹、一套探究电阻的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同学们生疏这是什么吗?导线。
导线多是铜做的,特别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会用昂贵的银来做。
铁也是导体,既多又廉价,为什么家庭电路中的导线不用铁来做呢?我们要科学的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学习第四章第 3 节电阻。
二、课讲授1、电阻概念的建立ppt 展现电路图并介绍电路构造:展现实物电路并演示:(1)断开开关,先将一枚铁钉接入MN 中,闭全开关,观看小灯炮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
(2)断开开关,将铁钉换成一段电炉丝,闭合开关,观看小灯泡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
(3)比较两种状况小灯泡亮度、电流示数。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争论得出:原来导体在允许电流通过时,还会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本试验中电炉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最比铁钉大,就消灭了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亮度变暗的现象。
教师指出: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自主学习电阻是一个格外重要的物理量,我们要进一步生疏他。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阻》,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1节“电阻的概念”和第2节“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的本质,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电阻的本质,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提出问题:电流为什么会变化?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本质,阐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电阻的大小,观察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如何计算电阻,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电阻的计算4.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阻的概念。
(2)列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阻。
2. 答案:(1)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U/I。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物理量与电阻的关系,如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_电阻的测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伏安法间接测电阻。
2)会设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
3)会分析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干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根据欧姆定律I= U导出R=U,测出导体两端电压及通过导体中的R I电流,即可求出导体的电阻,二、探究新知(一)电阻的测量 --- 伏安法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原理:R= UI实验电路图:通过对比,明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选择正确电路图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并记录3 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填入表格3.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并求平均值4.整理实验器材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设计数据记录表实验中注意以下两点问题:1.电压表、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路中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先观看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的微课,再进行实验。
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果,结合第一节内容,还可验证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想想做做一: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关于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6篇
关于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6篇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对本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中重要的实验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基础,可以说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对新学知识的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学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得出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学生刚刚学习了“欧姆定律”,第二次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仪器,在这种情况下来学习本节课,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能否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步骤。
(2)能否准确的连接实验电路。
(3)能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引导、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一等奖
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一等奖1、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2.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能力目标1.能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2.能进行电阻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4.初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5.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首先提出一个学生能常见的问题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思考不同的金属都可以导电,而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选材却不同.本节所有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实验引入导体虽然可以导电,但同时对电流有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然后通过“控制变量法”把影响电阻的因素一一导出.教法建议本节宜采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本节的所有结论都是由实验推导而来,应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使学生初步领悟“控制变量”的物理研究方法,演示验证分组实验,学生信服,培养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导体能够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其两端的电压及其中的'电流无关、导体的电阻只有通电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由于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很多,在实验研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每一次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然后再观察相应的电阻的变化.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可用电阻率表示.某种材料制成长,横截面积为的导线在20℃的电阻值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2、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电阻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本节主要内容为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这些内容是学习第四节“变阻器”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 电
阻
学校备课组九年级物理组课题§16.3 电阻课型探究课主备教师课时
课标自主学习内容学习要求
要求举记
例忆
1电阻的概念、单位,1
定值电阻及其符号问计作
答算图
人实验常数
文探究图像
2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1 1 2横截面积、材料的定
性关系,电阻是导体
本身的一种性质
考点一、记忆点:1.电阻的概念、单位,定值电阻及其符号
2.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定性关系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二、实验点: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定性关系
激趣引入—目标导学—反馈练习—达标检测—合作交流
“学案导学三学合一”自主学习模式整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分一电自学课本P63~64“电阻”部分梳理基础知识
阻
反馈练习一
电阻与材料1.概念:表示导体对电流的大小。
2.单位:,简称,符号。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3.定值电阻:具有的元件。
电路符号:
1.人体的电阻大约是2KΩ,合MΩ,Ω。
2.如图,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连入电路,发现连接铜丝
时灯泡较亮,说明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
探究1 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分二影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响
电阻
大小的
结论1:导体的电阻与有关因素
提出问题:电阻大小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反馈练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有关。
2.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B.铜导线的电阻比镍铬合金的电阻小
C.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D.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3.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将它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不考虑温度影
响)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4.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大小不一定相同
5.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方案的实验过程
实验课题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实验器
长为0.5m、横截面积为1mm2 的镍铬合金丝3 根,电源,电流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连接如图所示实物电路。
实
验
表
格
2.将一根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中a、b
两点,读出的示数。
3. ,重复上述实验两次。
4.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分析可得结
论。
横截面积S/ 1 2 3 mm2
分三电观看视频思考下面的问题阻
与温
度 1. 电阻除了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之外还与有关。
2. 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填“大”或“小”)
合
补形成性检测(满分
15 分)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1.(2分)为了改变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B.改变导体的长度
C.改变导体的材料
D.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
2.(2 分)甲、乙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甲比乙长,乙比甲粗。
关于甲乙两电阻的阻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的电阻可能一样大
B.甲电阻一定大于乙电阻
C.甲电阻可能小于乙电阻
D.甲电阻一定小于乙电阻
3.(2 分)将一段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对折后导线的电阻与原来相比将()(不考虑温度影响)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4.(4 分)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
同导线的电流,发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几种实验用导线的参数。
导体代号 A B C D E
长度/m
横截面积/ mm2
材料1.0
3.2
锰铜
1.5
1.2
镍铬丝
1.0
0.8
锰铜
1.5
1.2
锰铜
0.5
1.2
镍铬丝
(1)为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和。
(2)选用表中导线A 和C,可研究电阻与导体的关系。
(3)实验过程中主要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5.(2 分)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方案的实验过程
实验课题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长90cm、横截面积1mm2 的镍铬合金丝1 根,电源,电流表,刻度尺,导线若干
电路。
2.通过测量将长30cm 的镍铬合金丝
接入电路中a、b 两点,读出电流表的
示数。
3.改变接入电路中镍铬合金丝的长度,
重复上述实验两次。
4.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分析可得结
论。
(3分)
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器材一根镍铬合金导线,电源,电流表,开关,装油适量煤油的烧杯,酒精灯,温
度计,秒表,石棉网,铁架台和导线若
干。
实
验
表
格
实验步骤
家庭作
业
《同步》63-66 页练习题
实验步骤 1.连接实369
如图验000
所示表
实物格
了解生活中的半导体和超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