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淋巴管疾病
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特征探讨
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特征探讨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是由淋巴管和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
它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在头颈部、肢体和躯干部位较为常见。
血管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是其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
一、影像征象1. B超血管淋巴管瘤在B超上呈多发小囊性或团单性回声,边界清晰,并可见呈乳头状突起的区域,可在囊性回声内见液平面。
血管淋巴管瘤可有明显的血流信号。
2. CTCT对血管淋巴管瘤的显示较好,其特征性CT表现是多房囊肿。
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可有壁间分隔和软组织结节。
增强扫描可见多发的结节状强化,血管淋巴管瘤缺乏明显的包膜,有时可见邻近组织和器官受压推移。
3. MRIMRI是诊断和评估血管淋巴管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表现为多房囊肿,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多发结节状明显强化,边界不规则。
4. 血管造影血管淋巴管瘤的血管造影显示为多房性肿块,呈毛细血管状扩张,边界清楚,可见扩张的小动脉和小静脉。
5. PET-CTPET-CT在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疗效方面有特殊优势,对于血管淋巴管瘤的诊断和评估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病理特征1. 组织学血管淋巴管瘤主要由扩张的血管和淋巴管构成,肿瘤呈海绵状或囊性。
镜下观察可见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部分血管壁呈不规则增厚,可见内皮细胞增生和核分裂。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见肿瘤内皮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都为CD31、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
2. 分子生物学血管淋巴管瘤细胞中常常出现融合基因TIE1-FOS、FOS-TIE3和SUP15-TIE1。
研究表明,TIE1基因融合是血管淋巴管瘤的病理特征之一。
3. 免疫组织化学血管淋巴管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D31、CD34、D2-40和LYVE-1等淋巴管和血管特异性标志物。
血管淋巴管外科学第3版pdf
血管淋巴管外科学第3版pdf一、引言血管淋巴管外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专注于研究血管和淋巴管的疾病及其外科治疗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淋巴管外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书《血管淋巴管外科学第3版》旨在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全面、系统的血管淋巴管外科知识,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二、血管疾病1.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变硬和失去弹性。
本书详细介绍了动脉硬化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 动脉瘤: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异常扩张形成的瘤样病变。
本书阐述了动脉瘤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包括保守观察、血管内介入和手术治疗等。
3. 血栓形成与栓塞:血栓形成和栓塞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书论述了血栓的成因、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三、淋巴管疾病1. 淋巴水肿: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或功能不全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水肿。
本书介绍了淋巴水肿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 淋巴结炎与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淋巴系统疾病,可由感染、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
本书阐述了淋巴结炎和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3. 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本书详细介绍了淋巴瘤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
四、血管淋巴管外科技术1. 血管造影术与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则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
本书介绍了血管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和适应症,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防治。
2. 淋巴管造影术与淋巴管介入治疗:淋巴管造影术是诊断淋巴管疾病的有效方法,淋巴管介入治疗则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A.单纯高位结扎术 B.穿弹力袜 C.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D.曲线静脉分段结扎 E.高位结扎+主干剥脱及交通支结扎
1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D (中)
A.四肢大血管 B.股动脉、国动脉 C.腋动脉、肱动脉 D.四肢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 E.四肢中小动列脉,以静脉为主
A.下肢皮温测定 B.下肢静脉压测定 C.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查 D.静脉造影(右下肢)
E.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24.患者,女,56岁,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20年,伴下肢酸胀,水肿,活动抬高减轻,近2年右足靴区皮肤发红,时有瘙痒,逐渐加重,查右下肢大腿内侧,小腿后迂曲扩张之静脉团,足靴区色素沉着,皮肤变厚。为明确手术治疗方法,术前必须进行哪项检查 D (中)
33.该患者属于哪一类病变 B (中)
A.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疾病 B.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 C.动静脉瘘 D.静脉瘤 E.以上均不是
34.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应进行哪项检查 E (中)
A.下肢皮温测定 B.下肢静脉压测定 C.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查 D.静脉造影(右下肢) E.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1.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D (中)
A.大腿内侧及小腿外侧静脉曲张 B.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 C.全下肢内后侧静脉曲张 D.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E.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并向腹壁延伸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征是 B (中)
A.没有间歇性跛行 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C.累及内脏 D.肢体皮肤正常 E.与酒精中毒有关
10.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主要是指: A (高)
A.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下肢单纯静脉曲张 B.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C.下腔静脉梗阻 D.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E.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梗阻
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第九版
病因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瓣膜功能不良→血液逆流→静脉高压→静脉扩张
1.管壁薄弱→管腔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2.瓣膜发育不良
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 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静脉壁薄弱
2.后天致病因素:浅静脉内压↑
增加血柱重力的因素:致静脉瓣膜承受
过度压力而逐渐松驰→瓣膜关闭不全
经常循环超负荷→V扩张→瓣膜相对关闭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概论-主要检查方法 多普勒听诊器
概论-主要检查方法
阶段性肢体血压监测
概论-主要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
CTA
概论-主要检查方法
概论-主要检查方法 MRA
概论-主要检查方法 DSA
概论-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周围血管损伤
病因
直接损伤
间接损伤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创伤性痉挛
提示:瓣膜功能不全
• 小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止血带扎腘窝部,余同大隐 静脉若未开放止血带前,止 血带下方的静脉30秒内充盈
→ 提示:交通静脉瓣膜关 闭不全
•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 Test): (决定是否行手术的关键)
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的主干,连续用 力踢腿或下蹲活动10余次,如浅静脉曲张 更明显,张力↑,甚至明显胀痛,提示: 深静脉不通畅
全身反应也愈重。
检查和诊断
皮肤测温试验 超声多普勒检查 动脉造影
急性动脉栓塞
• 影像学表现 动脉造影
动脉主干突然中断 中断处常见杯口样充盈缺损 周围很少侧支
彩超
动脉腔内血流中断 管腔内高回声物充填
髂动脉栓塞
腘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治疗
1、急救止血 :
(1) 加压包扎止血
(2)止血带压迫止血
(3)血管钳钳夹止血
2、手术处理
1.止血清创:以无损伤血管钳钳夹,或经血管断端插入Fogarty导管 并充盈球囊阻断血流。
能自行闭合,而发生大出血。因此,有时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的出血更为严重。即 使出血暂时停止,也有再度出血的危险。
二、血管壁损伤,但血管连续性未中断,可表现为外膜损伤、血管壁血肿、内膜 撕裂或卷曲,继发血栓而导致管腔闭塞
三、血管热力烧伤,多见于枪弹伤,除引起血管破裂外,同时血管壁有广泛的烧 伤。
四、继发性病理改变,血管血栓形成、血管周围血肿、假性动脉瘤、损伤性动静 脉瘘。
肢体缺血程度分期
第一期 局部缺血期 间歇性跛行
第二期 营养障碍期 持续性静息痛
第三期 坏死期
肢端坏疽、溃疡
诊断
诊断要点: 1、青壮年、男性,吸烟 2、患肢缺血症状 3、游走性静脉炎病史 4、患肢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一般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
1、始于动脉,再累及静脉,一般由远端向近端 进展。
2、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3、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内皮细胞
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侵润、管腔血栓 形成)。 4、后期血栓机化、动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 埋静脉和神经。 侧支循环形成,神经、肌肉和骨骼缺血性改变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周期性发作 1、患肢怕冷,皮温降低 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 3、感觉异常 4、患肢疼痛(早期炎症、晚期缺血) 5、营养性改变 6、远侧脉搏减弱或消失 7、游走性静脉炎 8、坏疽、溃疡
外科学45 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
第一节概论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种类较多,主要病理改变是狭窄、闭塞、扩张、破裂及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
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感觉异常、形态和色泽改变、结构变化、组织丧失。
一、感觉异常有疼痛、寒冷或潮热、倦怠沉重感、麻木感等。
(一)肢体疼痛主要见于供血不足(急慢性动脉闭塞、狭窄)、回流障碍(急性静脉阻塞、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或循环异常(动-静脉瘘)。
通常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1.间歇性疼痛有下列四种类型。
(1)间歇性跛行(Claudication):为运动性疼痛,常在步行中出现供血不足部位的沉重、乏力、胀痛、钝痛、痉挛痛或锐痛,或肢端的明显麻木感,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周而复始。
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跛行时间,其行程称为跛行距离。
如行走速度恒定,跛行时间和距离愈短,提示血管阻塞愈严重。
下肢间歇性跛行可见于足、小腿或臀部三个平面,可以单独或以不同组合形式出现。
间歇性跛行在下肢深静脉阻塞性病变及其他非血管性病变中亦可出现,须鉴别。
(2)体位性疼痛:肢体所处体位因与心脏平面不同而影响血流状况,可激发或缓解疼痛。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抬高患肢可加重症状,伴有肢体远端皮肤苍白;患肢下垂则可缓解疼痛,但浅静脉充盈延迟。
相反,静脉疾病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而减轻症状;患肢下垂则因加重淤血而诱发或加重胀痛。
(3)温差性疼痛:因温度改变而激发或缓解肢体疼痛。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热环境能舒张血管并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症状;如果后者超过了血管舒张所能提供的血液循环,则疼痛加剧。
血管痉挛性疾病,在热环境下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刺激则使血管痉挛及疼痛加重;血管扩张性疾病则在热环境下疼痛加重。
(4)特发性疼痛:多位于小腿和足部,为肌痉挛性疼痛,好发于夜晚,程度剧烈,可持续数分钟至20分钟,按摩局部痉挛肌肉或起床行走能缓解,可一夜发作数次,但以一至数月发作一次较常见。
在血管病变中静脉多于动脉,如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动脉闭塞性疾病。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知识学习三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知识学习三1、单选下肢静脉曲张进展到晚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A.急性出血B.踝上足靴区皮肤湿疹C.血栓性静脉炎D.踝上足靴区皮肤发生溃疡E.下肢淋(江南博哥)巴水肿正确答案:E2、多选关于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适应证()。
A.瘤体直径<5cm,匀称B.瘤体直径≥5cmC.伴有剧烈腹部疼痛D.合并压迫症状E.并发感染正确答案:B, C, D, E3、单选男性,50岁。
右侧下肢静脉曲张已10年。
劳动后肢体肿胀,小腿下1/3皮炎及溃疡经久不愈1年。
目前治疗最好采取().A.局部换药B.抗感染治疗C.积极治疗溃疡,愈合后手术治疗D.弹性绷带包扎治疗E.免除体力劳动正确答案:C4、单选患者男,61岁,因反复一过性黑蒙,头晕3个月,既往高血压10年,高血脂5年。
查体:血压140/80mmHg,意识清醒,对答切题,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头部CT检查为老年性脑改变,无明显异常。
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左颈内动脉血起始段狭窄70%,右颈总动脉分叉处狭窄30%。
患者的外科治疗措施可选择().A.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左颈动脉支架术B.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右颈总-颈内动脉旁路移植术D.右颈动脉支架术E.左颈总-颈内动脉旁路移植术正确答案:A5、填空题周围血管疾病导致肢体血运障碍时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皮温改变;色泽改变;形态改变6、单选男性,38岁。
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3年。
吸烟史10年。
对患者行解张试验,皮温明显升高。
因此,治疗宜采取().A.使用抑制交感神经药B.使用血管扩张药C.腰交感神经切除术D.动脉内膜剥除术E.截肢或截趾术正确答案:C7、多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可出现()A.浅静脉明显曲张B.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C.患肢皮温降低呈青紫色D.突发全下肢肿胀E.患肢小腿和足背可出现水疱正确答案:B, C, D, E8、单选溶栓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药物是()。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血栓疾病
正常双下肢深、浅静脉显像
即刻显像
延迟显像
左下肢深静脉梗阻伴新鲜血栓
前位
后位
前位
后位
左下肢深静脉、髂静脉血栓形成
双下 肢静
脉瓣
功能
不全
双下肢 深静脉
血栓完
全性阻 塞,侧 支丰富
左图为深静脉影像,右图为浅静脉影像
箭头示双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通畅
静脉壁环形缩窄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和急性期分型 中央型:髂-股静脉 周围型:股和小腿深静脉 混合型:髂-股-小腿深静脉 股青肿:伴动脉痉挛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充盈 缺损
中央型
周围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溶栓前
溶栓中
溶栓后
即刻显像
延迟显像
正常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前位显像
后位显像
②
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
前列腺激素失调,遗传因素。
病理过程
1.
2.
3.
4.
始于动脉,然后累及静脉,由远至近,阶 段性分布,两段间血管正常; 活动期为受累动静脉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 症,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 胞浸润,血栓堵塞; 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 管形成。动脉周围广泛纤维化,常包埋静 脉和神经; 虽形成侧枝,但不足以代偿,因而神经、 骨骼、肌肉出现缺血性改变。
2、感觉异常
3、感觉丧失
(四)皮肤温度改变
(五)色泽改变
1、正常和异常色泽
2、指压性色泽改变
3、运动型色泽改变
4、体位性色泽改变、 (六)血管形态改变 1、动脉形态改变 (1)搏动减弱或消失 (2)杂音
(3)形态与质地改变
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的因素
静脉疾病分类
静脉疾病分类
静脉血栓疾病:主要指体内形成的血栓在静脉中阻塞了血流。常见的静脉血栓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和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常见于下肢,如果血栓脱落,可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静脉曲张则是指静脉纤维膜受损,血液在静脉中回流受阻,导致静脉扩张、曲张和瓣膜功能失调。
吸烟导致的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凝固、动脉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停止吸烟可以显著降低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停止吸烟后,血管功能可以逐渐恢复,动脉壁的硬化程度也可以减轻。此外,停止吸烟还可以改善淋巴系统的功能,减少淋巴管堵塞的风险。
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血管疾病发病机制
血管疾病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沉积和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内皮细胞损伤后,胆固醇和脂蛋白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激活炎症反应,引发平滑肌增生和纤维组织增多,最终导致动脉狭窄和血栓形成。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与内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活跃,导致血压升高。此外,血管壁的结构改变,如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
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淋巴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可能导致淋巴管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引发淋巴管疾病。例如,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水肿)是一种由于遗传突变引发的淋巴管系统发育不良而导致的疾病。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PPT课件
编辑版ppt
11
皮肤色泽改变
• 正常和异常色泽
• 指压性色泽改变
• 运动性色泽改变
• 体位性色泽改变(Buerger试验)- 观察抬高下肢及下肢下垂的皮肤颜 色变化。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形态改变
• 动脉形态改变:搏动,杂音,质地 的改变。
• 静脉形态改变
编辑版ppt
14
肿块
• 搏动性肿块 • 无搏动性肿块
编辑版ppt
30
• ②血脉瘀阻: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用:桃红四物汤
• ③ 湿热或热毒盛: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用:四妙勇安汤
• ④气血两虚: 治宜:补气养血. 方用:顾步汤加减。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编辑版ppt
31
⑵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⑶抗生素: 3高压氧疗法: 4手术疗法:
– 肢体体位:与心脏平面有关(动、静)
– 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有关
• 持续性疼痛
– 动脉性静息痛
– 静脉性静息痛
–
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编辑版ppt
7
浮肿
• 静脉性浮肿 • 淋巴水肿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感觉异常
• 沉重 • 感觉异常 • 感觉丧失
编辑版ppt
10
皮肤温度改变
– 动脉性阻塞病变:皮温降低 – 静脉性阻塞病变:皮温升高
28
▲
血拴闭塞性脉管炎应与其他动脉缺血性疾 病 相鉴别: ①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② 多发性大动脉炎: ③ 糖尿病足
编辑版ppt
29
※6预防和治疗:处理原则应该着重于防止病变进 展,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 1 一般疗法: 2 药物治疗: ⑴ 辨证论治
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特征探讨
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特征探讨【摘要】本篇文章探讨了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特征。
在影像表现方面,血管淋巴管瘤常见于软组织,呈混合性密度结节状影,边缘模糊。
病理特征主要包括混合性的血管和淋巴管构成,细胞排列紊乱,核分裂活跃。
影像与病理的关系较为密切,影像表现能够反映出病变的组织构成及生长方式。
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影像学结合病理学检查,治疗策略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或者介入治疗。
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与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朝着更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向发展。
致谢所有为本研究提供帮助的人员。
【关键词】血管淋巴管瘤、影像征象、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关系、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展望、致谢。
1. 引言1.1 简介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具有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
其病理特征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异,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诊治这一疾病。
本研究将分别介绍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总结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对血管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1.2 研究背景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肿瘤,由血管和淋巴管构成。
它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尤其以头颈部和四肢最为常见。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血管淋巴管瘤的检出和诊断变得更加准确和方便。
由于其多样性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依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疾病。
目前对于血管淋巴管瘤的病理机制和发病原因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这也为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有必要对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征象和病理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特点和病理特征,探讨其影像与病理之间的关系,介绍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手术 掌握手术适应证 充分术前准备 一般采取全身麻醉
主要术式
开腹手术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腹主动脉瘤
属于微创外科技术 使高危患者获得救治机会 远期疗效尚待确证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前后的DSA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前后的DSA
END
结 束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动 脉 瘤
曹烈权 湘南学院
定 义
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 形成动脉局限性膨出 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 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 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 腹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周围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
病理分型
巨大腹主动脉瘤
巨大胸主动脉瘤
病理分型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病理分型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所见
腹主动脉瘤
炎性腹主动脉瘤的“ 灯罩征” 炎性腹主动脉瘤的 “ 灯罩征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多为细菌感染所致 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持续性腹部或腰部剧痛 腹部搏动性肿物
腹主动脉瘤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CT 显示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 CT显示 CT 瘤壁薄而缺乏钙化, 瘤壁薄而缺乏钙化 , 周围炎 性组织明显强化
曹烈权
湘南学院
动脉缺血性疾病 急性缺血
急性动脉栓塞
慢性缺血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急性动脉栓塞
栓子来源 心 源 性:风心、冠心等的心室壁血栓脱落 血管源性:动脉瘤内血栓、动脉粥样斑块脱落 医 源 性:穿刺导管折断、内膜损伤继发血栓
急性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5P )
pain 疼痛 paresthesia 感觉异常 paralysis 麻痹 pulselessness 无脉 pallor 苍白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治疗
非手术: 非手术: 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硬化剂注射 手术: 手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 交通静脉结扎 微创手术(射频) 微创手术(射频)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阴部浅动脉
大隐静脉主干
术 前
术 后 半 年
静脉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术后愈合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诊断
临床表现
肢端坏疽 DSA CTA
影像学检查
髂外动脉狭窄 髂外动脉闭塞
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年龄,吸烟,发病部位 多发性大动脉炎 年龄,女性,大动脉 急性动脉栓塞 房颤,突然发病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治疗
介入 治疗
支架释放 PTA
治疗前DSA 治疗前
治疗后恢复通畅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静脉壁环形缩窄术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治疗---瓣膜重建
带瓣膜静脉移植术 静脉瓣膜移位术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治疗---瓣膜重建
半腱肌-股二头肌袢腘静脉瓣膜代替术
肌襻舒缩活动对腘静 脉起间歇性挤压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病理 内膜损伤:创伤、静脉穿刺、炎症刺激 高凝状态:妊娠、产后、肿瘤 血流缓慢:卧床、血粘度增加 外来压迫:动脉和脊柱的生理压迫、肿块
腹部搏动性肿物 疼痛 压迫症状 栓塞症状 破裂症状
腹主动脉瘤
重视AAA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
腹主动脉瘤
肾动脉领域的感染性动脉瘤伴限制性破裂
炎性腹主动脉瘤(IAAA) 炎性腹主动脉瘤
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 体重下降 血沉增快 泌尿系与消化道梗阻症状
腹主动脉瘤
IAAA的CT所见 的 所见
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解剖
腹壁浅静脉 阴部浅静脉
阴部浅动脉 大隐静脉主干 旋髂浅静脉 卵园窝
股外测浅静脉
下肢静脉性疾病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病因
瓣膜功能不良→血液逆流 静脉高压 瓣膜功能不良 血液逆流→静脉高压 静脉扩张 血液逆流 静脉高压→静脉扩张 1.管壁薄弱 管腔扩大 瓣膜关闭不全 管壁薄弱→管腔扩大 管壁薄弱 管腔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2.瓣膜发育不良 瓣膜发育不良
内脏动脉瘤
脾动脉瘤
诊断: 诊断
腹部X线 腹部 线 CT MRA 超声多普勒 DSA
内脏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一例脾动脉瘤术中所见
肝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右侧肝外型多见 病因: 病因: 创伤 感染 动脉硬化 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压迫、腹痛、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压迫、腹痛、消化道出血、休克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肝叶切除等
腹主动脉瘤–下腔静脉瘘 腹主动脉瘤 下腔静脉瘘
腹背部疼痛 肝肺瘀血 心力衰竭 下腔静脉高压 水冲脉 Musset征(点头征 点头征) 征 点头征 瘘口部杂音
腹部搏动性肿块
ACF的CT显像 的 显像
腹主动脉瘤
CT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增强 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 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 扫描下腔静脉提前显像, 扫描下腔静脉提前显像,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基 本相同,瘘口隐约可显示。 本相同,瘘口隐约可显示。
急性动脉栓塞
影像学表现 动脉造影
髂动脉栓塞 动脉主干突然中断 中断处常见杯口样充盈缺损 周围很少侧支
彩超
动脉腔内血流中断 管腔内高回声物充填
腘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
诊断 心脏病史伴房颤 突然出现“5P”征象 影像学检查 DSA 彩超 CTA
急性动脉栓塞
处理
取栓术:无坏疽、 取栓术:无坏疽、无侧支 者应尽早实施 截 肢: 肢体出现坏疽
夹层动脉瘤
病理分型
主动脉夹层及分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周围动脉瘤
病 因
创伤 动脉硬化 感染 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医源性 动脉炎性疾病
周围动脉瘤
临床表现
局部搏动性肿块
周围动脉瘤
压迫症状
肢体远端缺血
CTA:锁骨下动脉瘤 CTA:临床表现瘤体破裂 疼痛 感染
周围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伴限制性破裂
治疗
手术治疗
术前
人工血管转流
术后
自体静脉旁路转流
下肢静脉解剖
浅静脉:大隐、 浅静脉:大隐、小隐静脉 深静脉:胫前、胫后、 股浅、 深静脉:胫前、胫后、腘、股浅、股 股总、髂外、 深、股总、髂外、髂总静脉 交通静脉:内踝、外踝、 交通静脉:内踝、外踝、大腿
小腿肌肉静脉丛:腓肠肌、比目鱼肌 小腿肌肉静脉丛:腓肠肌、 影响回流的因素:瓣膜、肌肉泵、 影响回流的因素:瓣膜、肌肉泵、静脉负 压
AAA的病因学 的病因学
腹主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 腹主动脉自身结构的缺陷 导致AAA形成的酶化学的作用 炎性细胞浸润在AAA形成中的作用 导致AAA形成的遗传学因素 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其他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上述因素共同或分别 起作用,引起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的损伤,最 终导致AAA形成。
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和急性期分型 中央型:髂-股静脉 周围型:股和小腿深静脉 混合型:髂-股-小腿深静脉 股青肿:伴动脉痉挛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充盈 缺损
中央型
周围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病因病理 瓣膜结构薄弱,瓣膜松弛关闭不全 静脉扩张,管腔扩大,瓣膜相对关闭不全 深静脉瓣膜发育异常 小腿肌关节泵软弱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轻度:浅静脉扩张, 轻度:浅静脉扩张,踝部轻度浮肿 中度:浅静脉曲张,下肢沉重, 中度:浅静脉曲张,下肢沉重, 色素轻度沉着 重度:浅静脉明显曲张, 重度:浅静脉明显曲张,小腿浮肿 胀痛广泛色素, 胀痛广泛色素,溃疡
内脏动脉瘤
一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瘤形成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并 不罕见的血管外科高 危疾患。
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腹主动脉瘤
我国AAA的发病率呈 我国AAA的发病率呈 不断上升趋势
腹主动脉瘤
发生于肾动脉以下者 称腹主动脉瘤(AAA) 称腹主动脉瘤(AAA)
发生于肾动脉以上的 腹主动脉瘤称为胸腹 主动脉瘤(TAAA) 主动脉瘤(TAAA)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
单纯型—单纯浅静脉曲张无并发症 单纯型 单纯浅静脉曲张无并发症 并发症— 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硬节,与皮肤粘连)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硬节,与皮肤粘连) 皮肤营养障碍(湿疹、色素沉着、溃疡) 皮肤营养障碍(湿疹、色素沉着、溃疡) 破裂出血 踝部肿胀,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踝部肿胀,足靴区 皮肤营养障碍
周围动脉瘤
一例左锁下动脉瘤的CTA、 一例左锁下动脉瘤的CTA、反书本形切口及术中所见 CTA
周围动脉瘤
右锁骨下动脉瘤伴颈总动脉迂曲 采用锁骨上切口完成手术
周围动脉瘤
无名动脉瘤腔内修复
内脏动脉瘤
脾动脉瘤
病因: 病因: 妊娠 门脉高压 胰腺炎 损伤
内脏动脉瘤
脾动脉瘤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压迫症状 腹痛 失血及消化道出血
其他
诊 断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多普勒 DSA CTA MRA
周围动脉瘤
CTA
超声多普勒
MRA
治 疗
除了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外, 除了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外,都应手术治疗 手术基本原则是切除动脉瘤和动脉重建术 主要术式 动脉裂口修补 补片修补 瘤体切除后作端-端吻合术 瘤体切除后作端 端吻合术 瘤体切除后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 腔内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