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艺复兴:达芬奇、卡斯特尔维屈罗、锡德尼文论(课件文字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的近古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理论

一、“文艺复兴”概述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指1350-1600二百余年间的文化境况,它是西方由中世纪的神学文化过渡到近代的人文主义文化的关键时期。

“文艺复兴”一词最早是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 1550年在其《意大利绘画、雕刻和著名建筑家列传》中提出。

托古创新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1808年由德国教育家尼特哈麦(F. J. Niethammer)用德文humanismus 杜撰的,后来由乔治·伏格伊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1859)中首用于文艺复兴。1860年,瑞士学者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出版,确立了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同一性。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但丁是第一个探索自己灵魂的人,他开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河。14世纪的彼特拉克(1304-1374)和薄伽丘(1313-1375),继承了但丁的文学传统,并且进一步开拓,前者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被称为“诗圣”,后者则创作了堪与但丁《神曲》相媲美的“人曲”——《十日谈》。如果说但丁主要是总结了过去,那么彼特拉克则展示了未来,其作品更具人文主义的内涵,他们堪称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作家,他们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早阶段。

学者与文献层面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大批学者逃往意大利。古希腊典籍、文物出土。“古典学术的再生”、“人文精神的复活”。

“这是一个发现的时代。”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还有这一时期刚刚复活而在下一世纪得以巨大发展的精密实验科学,构成了200多年近古时代的主要内容。

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说,这是一个发现的时代,即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这又是一个冒险的时代,即向各个领域发动前所未有的探索。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自然辩证法》)。

意识形态方面:

提倡人道,反对神道;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个性自由,反对禁欲。

古典文论的再生与发展

对古希腊罗马著作的翻译介绍,仿作《诗学》、《诗艺》。如维达(Vida)的《论诗艺》(1527),屈理什诺(Trissino)的《诗学》(1529),丹尼厄罗(Daniello)的《诗学》(1536),明屠尔诺(Minturno)的《论诗艺》(1564)和斯卡里格(Scaliger)的《诗学》(1561)以及卡斯特尔维屈罗翻译《诗学》并做的诠释(1570)。

文论思想的总特点/倾向

A、人文主义学者主张文艺接近自然。文艺从“面纱”到“镜子(第二自然)”。

B、歌颂人,表现人的生活,着重表现人的世界。

C、歌颂世俗及人间享乐,反对禁欲主义。

D、开放的思想。是思想酝酿的时代,但不是理论成熟的时代。实践性强,系统性不足。a.激变的时代,无力总结概括;b.教会仍居统治地位。

E、理论寓于实践之中。达·芬奇、丢勒都写过《绘画论》。

F、美感强度说。难能才能可贵。薄伽丘:“真理经过更大费力才能获得,因此会更愉快。”

评价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古典的批判与继承;

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的对象是人民大众。

李思孝《简明西方文论史》:

1、文艺的本质:从面纱到镜子

2、文艺的表达:从再现到表现

3、文艺的功用:从教化到娱乐

4、文艺的发展:从泥古到创新

二、达·芬奇的《绘画论》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诗画比较,扬画抑诗

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代以前,绘画的地位一直比较低微。达·芬奇为了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竭力为绘画的地位和价值辩护。于是,他把绘画与诗、音乐、雕塑进行比较,鼎力论证绘画是一门科学,是最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其中,诗与画之区别的系统分析显示了他对诗的特性的认识。诗画比较

从性质所属来看,诗是伦理哲学,画是自然哲学。

从所使用的媒介材料来看,诗的手段是语言文字,画的手段是逼真的形象。

从所诉诸的感官来看,诗是听觉的艺术,画是视觉的艺术。

从时空角度看,诗在时间中逐渐展开,画在空间中同时出现。他把这种区别称之为“被肢解的身躯与完整的身躯之间的区别”。

三、卡斯特尔维屈罗的《诗学》诠释

卡斯特尔维屈罗(Lodovico Castelvetro,1505-1571)

卡斯特尔维屈罗的文艺见解,主要见之于他用意大利语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附有的《提要》和《注疏》(又称《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

(一)诗的目的和功用

诗之目的为“消遣娱乐”,且主张以民众为娱乐对象。“诗的发明原是专为娱乐和消遣的,而这娱乐和消遣的对象我说是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舍“教”取“乐”,这不仅是对中世纪宗教神学文艺观的反叛,同时也超越了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的理论,充分显示了他的反抗传统的姿态。

(二)诗的本质特征

诗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创造。

“诗的题材是由诗人凭他的才能去找到或是想像出来的,诗的语言也不是推理用的那种语言。”

(三)“三一律”的初步主张

悲剧必须考虑到实际的舞台演出和观众,因而在时间和地点方面受局限较多。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事件、时间、地点三方面对悲剧提出了一些要求。事件“是在一个极其有限的地点和极其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事件的时间不应超过十二小时”。表演的时间“和所表演的事件的时间,必须严格地相一致”。这种看法符合戏剧艺术集中性、舞台性、直观性的特征的,有利于发挥戏剧之所长。但从这种主张的影响来看,它却促使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把“三一律”确立为一种必须遵循的艺术法则。

四、锡德尼的《为诗辩护》

锡德尼(Philip Sidney,1554-1586)

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创作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田园生活传奇《阿卡狄亚》(Arcad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