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齐物论6
庄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道家的代表。
其中,庄子的《庄子》一书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更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中的《齐物论》进行原文引述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的原文如下:大哉易也!巧之至也,天下皆知之;未之有也,天下皆察之;众人皆曰善之,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天下者,亦弗知也。
此句是整篇《齐物论》的开篇,庄子以“大哉易也”来形容天地万物的无穷奥妙和无所不在的普遍性。
他认为“巧之至也,天下皆知之”,即人们普遍了解万物的瑰丽与精妙。
然而,庄子接着说:“未之有也,天下皆察之”,指出人们对万物背后的真实性质缺乏深入的了解。
众人虽然称赞万物之巧妙,但却不了解其中的原理。
即使是世界的君王,也无法完全领悟万物的奥秘。
是故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
乘风而上,知天之骄,知地之愚;其出没也,亦若是夫!归脊之宇宙也,乃适其性。
这段原文中,庄子以蜉蝣为例,来比喻人类在天地间的渺小和无知。
他说蜉蝣飞上天空,看到了天的广阔和骄傲,看到了地的狭小和愚昧。
蜉蝣在天地间的行动,就如同人类在世界中的徘徊一般。
而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归宿于自己的本性,即顺应自然,不追求虚名和功利。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而后乃今将欣然。
若存若亡者,而后乃今将可知也。
这段原文中,庄子强调了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和对生死的体验。
他说“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表达了人们在经历了一番困苦之后,才开始怀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
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而后乃今将欣然”,则指出人们常常在追求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快乐。
最后,庄子提到“若存若亡者,而后乃今将可知也”,强调了人们对存在与虚无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
盖闻天地之数数也,其若夭桃之云,若白驹之飞。
甲子东,乙丑西,丙寅南,丁卯北。
撄其华,无不用心者;捃其藏,无不为力者。
解读齐物论
解读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这一节就讲一句话,非常地难懂,甚至可以说是整篇《齐物论》最难懂的一句话。
特别是头一句话。
说“指非指”,“马非马”。
这个论断不是庄子提出来的,是和庄子同时的一个“名家”叫公孙龙子提出来的。
这个公孙龙子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叫《白马论》,论证的是什么呢?非常有名。
叫“白马非马”;另外一篇是《指物论》,论证的便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首先简单地说一下公孙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战国末年赵国人。
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
前面我说过名家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惠施,一个就是公孙龙子。
那么公孙龙子这个人的思想是怎么样的呢?他是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什么叫“离坚白派”呢?这是从他另一篇文章叫《坚白论》来的。
说一块又硬又白的石头,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如果从视觉来看,叫“白石”;从触觉来看,叫“坚石”。
你光去看,是看不出石头的坚硬,光去摸也摸不出石头的白色来。
所以他主张将“坚石”和“白石”严格地分离开来看。
这个就叫“离坚白派”。
他的思想的精要,便在于一个“离”字。
他认为每一个概念都是独立的,有它的自性。
故曰:“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这个公孙龙子也写了一部书,书名当然也是叫《公孙龙子》。
这部书一共有六篇:迹府第一,白马论第二,指物论第三,变通论第四,坚白论第五,名实论第六。
其它几篇还易看懂,唯有《指物论》被说成是《公孙龙子》中最深奥、最难解的,这是已被公认的。
要看懂《指物论》,必须先把《名实论》,《坚白论》,和《变通论》看懂了。
这样子《指物论》才有解。
名实为根,坚白为干,变通为枝,而指物为叶。
至于《白马论》,其实是把《名实论》,《坚白论》,《变通论》浓缩为一篇,举例说明。
可以说是“开花之作”。
所以公孙龙子以“白马非马”之论名扬天下,便是这样来的。
换句话说,只要读通了《白马论》和《指物论》两篇,就可以说通晓了公孙龙子的思想的精髓。
《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六合外内解
《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六合外内解《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六合外内解原文: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简解:夫道未始有封,封,界限、限定。
道即一,无形质,在此层次里无大小、无长短、无肥瘦、无白黑、无张三李四,全都一个样,齐一。
注:此段庄文全面系统地阐说了道与万物的关系,属于易老道家道的理论内容,十分重要。
言未始有常,未始,不曾。
常,固定不变。
言语为后天物范畴,有声音高低、长短,状态经常变化,故曰言未始有常。
为是而有畛,为是,成为万物之一物。
在物的境界里,皆形质,物物之间皆有区别、皆有各自的界域。
畛,区别、界域。
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左右,指结构、位置安排,万物无不有此,只是有大小、可见不可见之不同。
伦义,伦指生死变化在整个运化周期中的前后位置与其过程,义指在其存续期间所具有的职能作用,非是“论议”。
往者老庄解不通时,多有私意操刀削改者,近代尤甚,遗害后人,罪过千古!分辩,指其本身内部是有区别的、可分的;而与本身之外,那就更是有区别的、可分的了。
竞争,指其本身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关系,有互相争夺、利用、相伤相害等情。
八德,八种性质特点,因为此八者形质万物皆备,而道物则无。
六合,上下、左右、前后,即形体六面,万物皆有形体,故六合指万物,非为宇宙,或大片空间,历代解者不知,竟以宇宙为解,何其谬也!宇宙无限,哪里有什么六合?六合之外,指万物外,不在万物里。
万物外是什么?即除出了万物后的空间。
存而不论,存,存在,或先放一放;论,逐个过问,非为讨论、研究;圣人,指大道,非是人间圣人。
意思是:万物之外,那里也有道,但是道在那里并不参与什么。
《庄子·齐物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齐物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⑦!今者吾丧我⑧,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⑨,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⑩!”子游曰:“敢问其方⑪。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⑫,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⑬。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⑭?山林之畏隹⑮,大木百围之窍穴⑯,似鼻,似口,似耳,似枅⑰,似圈⑱,似臼⑲,似洼者⑳,似污者㉑;激者㉒,謞者㉓,叱者,吸者,叫者,譹者㉔,宎者㉕,咬者㉖。
前者唱于㉗,而随者唱喁㉘。
泠风则小和㉙,飘风则大和㉚,厉风济则众窍为虚㉛。
而独不见之调调㉜、之刁刁乎㉝?”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㉞。
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㉟,而使其自已也㊱,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大知闲闲㊲,小知间间㊳;大言炎炎㊴,小言詹詹㊵。
其寐也魂交㊶,其觉也形开㊷。
与接为抅㊸,日以心斗。
缦者㊹,窖者㊺,密者㊻。
小恐惴惴㊼,大恐缦缦㊽。
其发若机栝㊾,其司是非之谓也㊿;其留如诅盟〔51〕,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52〕,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53〕,不可使复之也〔54〕;其厌也如缄〔55〕,以言其老洫也〔56〕;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57〕。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58〕,姚佚启态〔59〕。
乐出虚,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无我〔60〕,非我无所取。
是亦近矣〔61〕,而不知其所为使。
若有真宰〔62〕,而特不得其眹〔63〕。
可行己信〔64〕,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65〕。
百骸〔66〕、九窍〔67〕、六藏〔68〕,赅而存焉〔69〕,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70〕?其有私焉〔71〕?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72〕?其有真君存焉〔73〕?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庄子》齐物论赏析(附译文)
则已,⼀旦发作整个⼤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
你独独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树上⽆数的窍孔,有的像⿐⼦,有的像嘴巴,有的像⽿朵,有的像圆柱上插⼊横⽊的⽅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的⾅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
它们发出的声⾳,像湍急的流⽔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哭,像在⼭⾕⾥深沉回荡,像鸟⼉鸣叫叽喳,真好像前⾯在呜呜唱导,后⾯在呼呼随和。
清风徐徐就有⼩⼩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也就寂然⽆声。
你难道不曾看见风⼉过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吗?” ⼦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发出的风声,⼈籁是从⽐并的各种不同的⽵管⾥发出的声⾳。
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
”⼦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和停息的都是出于⾃⾝,发动者还有谁呢?”。
才智超群的⼈⼴博豁达,只有点⼩聪明的⼈则乐于细察、⽄⽄计较;合于⼤道的⾔论就像猛⽕烈焰⼀样⽓焰凌⼈,拘于智巧的⾔论则琐细⽆⽅、没完没了。
他们睡眠时神魂交构,醒来后⾝形开朗;跟外界交接相应,整⽇⾥勾⼼⽃⾓。
有的疏怠迟缓,有的⾼深莫测,有的辞慎语谨。
⼩的惧怕惴惴不安,⼤的惊恐失魂落魄。
他们说话就好像利箭发⾃弩机快疾⽽⼜尖刻,那就是说是与⾮都由此⽽产⽣;他们将⼼思存留⼼底就好像盟约誓⾔坚守不渝,那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胜机。
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这说明他们⽇益消毁;他们沉缅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有的情状;他们⼼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
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
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像菌类由地⽓蒸腾⽽成。
这种种情态⽇夜在⾯前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却不知道是怎么萌⽣的。
算了吧,算了吧!⼀旦懂得这⼀切发⽣的道理,不就明⽩了这种种情态发⽣、形成的原因? 没有我的对应⾯就没有我本⾝,没有我本⾝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代表作《墨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的齐物论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解析墨子中的齐物论原文,并对其思想进行分析。
齐物论是墨子《墨子·非儒墨》篇中的一段重要文字,以下是其原文:“齐天者,物也。
齐地者,物也。
齐山者,物也。
齐石者,物也。
齐竹者,物也。
齐井者,物也。
齐木者,物也。
齐心者,物也。
故万物皆物也,物物相齐也。
”在这段文字中,墨子通过列举不同的事物,如天、地、山、石、竹、井、木等,来强调它们都是物,它们都有相同的本质。
墨子认为,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备同样的属性,即物。
通过这种观点,墨子否定了各种等级和差异,强调了万物平等的思想。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是齐物观,即一切事物具有平等的本质。
墨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之分。
他用不同的事物来说明这一观点,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虽然每个人的外部条件不同,但内在的本质是相同的。
墨子强调,人们不应该因为外在条件的差异而歧视他人,而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墨子的齐物观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他主张彼此关心、互助共处,摒弃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
墨子强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提倡人们摒弃利己主义的观念,追求公平和正义。
这一观点在墨子的时代虽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对于后世的思想启示和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齐物论,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几个例子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墨子列举了天、地、山、石、竹、井、木等不同种类的物体,它们之间本质上没有差异,都是物。
通过这些例子,墨子试图让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差异而对某些事物抱有偏见或者歧视。
齐物论也包含了墨子对于心的讨论。
他认为,心也是一种物,因此与其他事物一样具备平等的本质。
墨子强调了心的重要性,他认为心是人类行为和道德的根源。
庄子齐物论深度解析
庄子齐物论深度解析《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代表性作品,以描写一些形形色色的事物,表明它们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而且它们都存在于同一个宇宙之中。
这篇文章为大家深度解析《庄子·齐物论》。
1. 全文概述《齐物论》为章太炎《庄子注》所说:“本篇唯一所倡导之主要思想,为形而上学的所有论点之总结。
”也就是说,《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整个篇章表达了一个“齐物”的理念,即宇宙万物都是平等而平庸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 重点分析(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通过这句话表明,天地与人并生,人和万物共通一气,有着奇妙的关联。
这种关联不是金刚钻到石头里,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贯通,构成了整个宇宙同体。
(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庄子认为,万物彼此没有区别,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因为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所以,在庄子看来,一物即万物,万物即一物。
(3)“指物而不论其用,则物皆平等。
”在庄子看来,每个事物都是平等的,而且没有名利之分。
只有人为给它们贴上了高低贵贱之类的标签,才形成了区别。
而这种标签并非是它们本质所具备的,所以说,指物而不论其用,则物皆平等。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唯恐滞于物而化为泥。
”庄子认为,天地之正就是“鬼谷子”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大道,人应该遵循这个大道,保持心灵的纯洁无染,不被物质所左右和消磨。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而不是恃力凭勇,寄希望于物质的积累。
(5)“物无非心,心无非物。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的心灵创造的。
因此,物无非心,心无非物。
人要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相信万物的表象。
3. 意义与价值《齐物论》的思想在当代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庄子倡导的“齐物”理念,提出了人和万物都是同一时空的体系,人需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事物,包容万物,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
其次,庄子提到了“指物而不论其用,则物皆平等”,这种“平等观”不仅适用于物质世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1、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译文:南郭子綦靠几静坐,仰面朝天,缓漫吐气,形体木然,仿佛精神脱离了身躯。
颜成子游立侍在跟前,问道:“您怎么这个样子啊,形体安定本来可以使它像枯干的树木,而精神岂能可以使它像熄灭的灰烬呢,您现在靠几而坐的情况,不是您过去靠几而坐的情况了。
”2、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译文:子綦回答说:“偃,你问的问题,不也是很好的吗~如今我忘掉了功名利禄,你知道这一点吗,你听到过人造的萧声,却没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你听到过地上自然形成的音响,却没听到过天空中自然形成的音响吧~”3、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
《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庄子·内篇·齐物论》原文鉴赏(解题)关于本题,有两种解法:一解为齐物之论;二解为齐一物论。
其着眼点,前者在于齐物,以为是齐一物类之论; 后者在于物论,以为是把物类之论齐一。
从其主旨看,其论物虽多种,然而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何分彼是,何论是非,何及生死,都是相对的。
显然是齐物之论,故以前义为是。
主旨在论原始本无,由无到有。
万物林林总总,道归为一。
什么彼是、是非、生死等等,都是相对的,如处梦中,觉而知其为梦。
要把一切融合于自然,入于虚无之境,处于平常的状态中。
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若丧其耦(一)。
颜成子游立侍其前,曰:“何居乎(二)?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三)! 今者吾丧我 (四),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五)!”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六),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七)。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八),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九)?”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十)。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解说(一)“荅然若丧其耦”:“荅”嗒之假,音榻 (ta),解体貌,萎靡不振,有如俗言散了架子。
“耦”即偶,对象,俗称为着落,指人生。
“丧其耦”,活着没有着落。
(二)“何居乎”:多以“居”训故,是以意定训。
应为动词,有安排、处理之意。
句如俗言“怎么搞的?”(三)“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偃”颜成子游名。
“而”同尔。
“而问之也”字有误倒,“问之”应乙。
《庄子·齐物论》释义 (文杨国荣)
《庄子·齐物论》释义(文杨国荣)吾丧我与天籁【原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
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释义】以上原文为开篇第一段。
南郭子綦旧说为楚昭王庶出之弟,但也可能是虚拟的人物,庄子或假其名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这一段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丧其耦”的提法。
“耦”是一种形象性的表述,从字面的含义看,它有两两相对或彼此“对待”之意。
从后面的具体展开中可以看到,所谓“对待”或“耦”,既关乎形与神或身与心的关系,也与“我”和外部世界或物和“我”之间的关系相涉,“丧其耦”意味着超越以上对待。
广而言之,“齐”的内在旨趣在于超越分别,在形而上的层面,它趋向于克服分裂的存在形态,达到混而未分的本然形态,《齐物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述这一基本观念,而“丧其耦”则一开始就以形象的方式将问题提了出来。
尽管一开始庄子并没有以义理分析的方式展开“齐物”的论述,但通过形象性的描述,以“齐”为中心的基本观点已经开始初步地展现出来。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以形和心这两个方面为具体的关注之点。
“形可使如槁木”,表明不必执着于躯体的存在:躯体的存在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并非恒久不变,而是可以取得类似枯萎之木的形态,从而既不再作为生命存在与外部对象对峙,也不作为形体与内在之心相对。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
一、“物我两忘”观点“物我两忘”是庄子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指的是在人和自然界之间消除了对立和分别,达到了完全的融合。
庄子认为,万物皆有其性,而这种性是不可改变的。
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生活,并且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二、“大同世界”观点在庄子看来,“大同世界”指的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分别的世界。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里,万物都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
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是优秀或者劣质的,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和价值。
三、“无为而治”观点“无为而治”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庄子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放弃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过度干预,顺应自然规律,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因此,他主张“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地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四、“鱼游于大水之中”观点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鱼游于大水之中”。
他认为,人应该像鱼一样游动在大自然之中,不断地适应和改变。
这种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适应了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生存下去。
五、“道”的观念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了“道”的概念。
他认为,“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它支配着整个宇宙。
人们只有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才能达到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的境界。
六、“形而上”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形而上”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形”是有限、局限、具体的东西;而“上”则是无限、超越、抽象的东西。
因此,只有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
七、“自由自在”的境界庄子齐物论中还提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们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来达到。
总结:庄子齐物论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齐物论所谓齐物论,就是要消除物、我的区别,消除万物之间的区别。
庄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
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是无差别的一回事,所以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做到无是非,用明澈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庄子否定诸子百家的论争,也否定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客观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论者。
一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
①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②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③问之也!今者吾丧我④,汝知之乎?女闻人籁⑤(lài)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⑥。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⑦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⑧。
而独不闻之翏翏⑨乎?山林之畏隹⑩,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yǎo)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注释】①南郭子綦:虚构人物。
隐:凭倚。
机:亦作“几”,案几。
嘘:缓缓地吐气。
荅焉:形体不存在的样子。
耦:匹对。
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②何居:何故。
③而:汝,你。
④吾丧我:真我忘掉了俗世中的我。
⑤籁:箫,此指空虚之地发出的响声。
⑥方:道术。
⑦大块:大地。
噫气:吐气。
⑧呺:同“号”,风声。
⑨翏翏:大风的声响。
⑩畏隹:形容山势险峻。
激者:如水激的声音。
:形容箭头的声响。
者:如号哭的声音。
宎者:犹如风吹入空谷的声音。
喁:应和之声。
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六
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六“倘使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果真对,我果真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真对,你果真错吗?难道我们两人有谁是正确的,有谁是不正确的吗?难道我们两人都是正确的,或都是不正确的吗?我和你都无从知道,而世人原本也都承受着蒙昧与晦暗,我们又能让谁作出正确的裁定?让观点跟你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你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我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不同于我和你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不同于我和你,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我和你都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和你都相同,又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如此,那么我和你跟大家都无从知道这一点,还等待别的什么人呢?辩论中的不同言辞跟变化中的不同声音一样相互对立,就像没有相互对立一样,都不能相互作出公正的评判。
用自然的分际来调和它,用无尽的变化来顺应它,还是用这样的办法来了此一生吧。
“什么叫调和自然的分际呢?对的也就像是不对的,正确的也就像是不正确的。
对的假如果真是对的,那么对的不同于不对的,这就不须去争辩;正确的假如果真是正确的,那么正确的不同于不正确的,这也不须去争辩。
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达无穷无尽的境界,因此圣人总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
”辩论的最终目的不是确定谁对谁错,而是为了看清事情的本质利弊。
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能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能认可的一面。
所以可以列举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陋的癞头和美丽的西施,宽大、奇变、诡诈、怪异等千奇百怪的各种事态来说明这一点,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相通而浑一的。
旧事物的分解,亦即新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形成亦即旧事物的毁灭。
所有事物并无形成与毁灭的区别,还是相通而浑一的特点。
假如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负于你,你(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我就一定是不正确的吗?我胜了你,你负于我,我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你就一定是不正确的吗?那些观点有的是对的吗?有的是错的吗?那些观点全都是对的吗?全都是错的吗?(这些)我和你都不知道。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题解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
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陈静一《庄子·齐物论》历来号称难读,难读有好几层意思,一是有的语词十分费解,例如“以言其老洫”的“老洫”,“奚必知代”的“知代”等等,当然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历代注释选择或作出某种解释,但是这些语词的来头和含义毕竟是模糊的。
二是有的句子即使在上下文中也很难确定其含义,例如“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故曰莫若以明”之类,就很难解释清楚。
“莫若以明”,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译今注》译作“所以说不如用明净的心境去关照事物的实况”,“为是不用而寓诸庸”,陈先生译为“所以圣人不用(知见辩说)夸示于人而寄寓在各物自身的功分上”,都添加了很多东西。
如果需要添加内容并且是实质性的内容才能解释一个句子,那么,为什么添加这些内容就是需要追问的了。
其他难解的句子还有不少。
读书不断地碰到这些沟沟坎坎,确实读不通畅。
不过,《齐物论》难读的真正原因还不在于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而在于它的“意”是在“言”外的,仅仅从文字的表面,很难把握住它深刻的内涵,因此,《齐物论》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字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下层结构,它的行文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在往前推进,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齐物论》认为是非无定,“正味”“正色”“正处”没有普遍的衡定的标准,只有在特定的对象关系中才有意义,主张以“因是因非”的“两行”去超越是非,这个主旨似乎不难把握。
但是,因是因非为什么要从“吾丧我”说起呢?“三籁”与“吾丧我”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子綦在告诉子游“今者吾丧我”之后,要为他说人籁、地籁和天籁呢?主张“因是因非”的《齐物论》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这个美丽的预言来结束全篇,这个结尾与开篇的“吾丧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在初读《庄子·齐物论》时是有这许多困惑的,反复地读与思,终于想通了从前困惑不解的诸因素之间,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明白了其间的联系后,《齐物论》的思路也就浮现出来了:“吾丧我”提示着庄子对“吾”与“我”进行的分别,而这一分别是建立“因是因非”的超是非立场的前提;三籁之说一方面为理解吾、我的分别作铺垫,另一方面又提示“是非”产生的原由;庄周梦蝶以寓言的方式隐喻“吾”“我”的状态,并对开篇的“吾丧我”作出呼应。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1大知闲闲(这里的“闲闲”是指拒绝接受意见的样子),小知间间(“间间”指的是细加分别的样子)。
大言炎炎(火猛气盛的样子),小言詹詹(啰啰嗦嗦)。
翻译:大知过于广博,小知过于精细。
大言盛气凌人,小言喋喋不休。
2其寐也魂交(心神烦乱),其觉也形开(四体不安)。
与接为抅(jū)(交合,引申为周旋),日以心斗。
翻译:他们睡时也心神交错烦乱,他们醒时也形体不得安宁。
与社会接触构合纠葛,整天勾心斗角。
3缦(màn)(通作“慢”,疏怠迟缓的意思)者、窖(深沉、用心不可捉摸)者、密(隐秘、谨严)者。
小恐惴(zhùi)惴(恐惧不安的样子),大恐缦缦(沮丧落魄的样子)。
其发若机(弩上发射的机关)栝(kuò)(箭末叩弦的部位),其司(主。
“司是非”犹言主宰是非,意思是“是”与“非”都由此产生。
一说“司”通“伺”,窥伺人之是非的意思。
)是非之谓也;翻译:有的显得漫不经心,有的却冥思苦想,有的则小心谨慎。
对小的恐惧提心吊胆,对大的恐惧垂头丧气。
他们的心计就像箭在弦上,伺机而弄是非。
4其留(守住,指留存内心,与上句的“发”相对应。
)如诅盟(誓约;结盟时的誓言,坚守不渝),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肃杀,严酷摧残)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翻译:他们闭口犹如盟誓过,为了以守取胜。
他们衰败好似秋风寒冬的景象,这是说他们一天天在消弱5其溺之(溺:沉湎。
“之”疑讲作“于”)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闭藏)也如缄(封闭),以言其老洫(xù)(本指田沟或城池,有自封自守的意思)也;翻译: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的活动之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他们隐藏心灵不言不语,说明他们老而枯竭败坏。
6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喜怒哀乐,虑叹变悊(通“蜇”,蛰伏不动,这里指心神不动,犹今说无动于衷),姚佚启态(这四个词分别是浮躁,放纵,张狂,作态的意思)翻译:接近死亡的心灵,再也不能使它恢复生机。
7乐(乐声)出虚(中空的情态,用管状乐器中空的特点代指乐器本身),蒸成菌。
傅佩荣齐物论全文赏析
傅佩荣齐物论全文赏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傅佩荣的代表作之一,全文以“齐”为主题,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傅佩荣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本文将对齐物论全文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
首先,齐物论中的“齐”可以理解为平等、和谐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物体之间没有平等和谐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和谐。
这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其次,齐物论中的“齐”还可以理解为调适、调和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物体之间没有调和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调和。
这种调和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调和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调和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共生。
再次,齐物论中的“齐”还可以理解为平等对待、平等尊重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对待、平等尊重一切事物,那么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尊重。
这种平等尊重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最后,齐物论中的“齐”还可以理解为平等对待、平等对待的意思。
傅佩荣在文中提到,“物不齐,物之情也不齐”,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对待。
这种平等对待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傅佩荣认为,只有在平等对待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对待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通过对齐物论全文的深入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傅佩荣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整理]解读齐物论6
解读齐物论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外物无非就是那么一个东西,外物呢又无非是一个命名。
我们一般无法直接从外物的本身去了解外物,而只能通过我们的认知间接地了解外物。
所以说:外物出自于命名,命名又是根据外物。
命名和外物本身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方生之说”。
虽然如此,我们知道,生与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亡的;对与不对也是同时产生,同时消亡的。
“非”是由“是”产生,“是”也是由“非”产生。
所以圣明的人不会去用这种方法辨别外物,而是直接去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不过是顺应外物的本质罢了。
再说,如果命名也就是外物,外物也就是命名。
但问题来了,如果外物就是命名的话,那我们改变外物的命名的话,外物会不会也随之改变呢?显然不会吧。
那真的存在外物和命名这种关系吗?还是外物和命名这种关系根本就不需要。
如果我们能把外物和命名割离开来,这个就是“道”的关键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一点,就好像我们用只有一根轴的圆规画圆一般,可以画出一个无穷大的圆。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个“道”的关键,就可以认识到世上无穷的外物。
前面说了,如果靠命名来认识外物,就有无穷无尽的是非,这显然不是个好办法。
所以说,不如把握“道”的关键,从而认识外物的本质。
本段一开头便出一“物”字,非常要紧。
与上文的“情”一样,这个“物”是本文线索之一。
由本段往下,一直到“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这三大段文字,都是用一个“物”字贯起来的。
都是为了回答什么是“物”,如何认知“物”的问题。
与上文的“情”一样,文中任何一处失落此“物”字,下文皆不可解。
庄子的《齐物论》——站在何等高度才能够感觉到万物无差别
庄子的《齐物论》——站在何等高度才能够感觉到万物无差别作者:杨本枢庄子的《齐物论》已经分十讲陆续讲完了,为了便于喜爱庄子文章的朋友们阅读、收藏,此讲将《齐物论》解读全文编辑成一篇文章,删去了《齐物论》的原文部分。
因篇幅较长,大约一万四千字左右,需要读者朋友花费时间,耐心地看完。
第一章人籁、地籁、天籁分别代表了什么?一天晚上,庄子和蔺且吃过晚饭后,照例要阅读老子的文章。
庄子读到得意处,情不自禁的高声朗读起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蔺且对此句话有些不解,今见先生读到这里,赶紧抓住机会追问道,“老师,老子为何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呢?’”庄子抬起头看看蔺且,说到:“老子的意思是天地没有私心,对待万物一视同仁。
”蔺且还是有些不解,继续问道:“既然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为何世间万物的差别那么大呢?从类型上看,有人类、有动物、有植物、有生物、有风雨雷电、有山石湖泊;从某个同类看,有健全者、有残疾者、有长寿者、有短命者、有大有小、有粗有细;单就人类看,有富贵者、有贫穷者。
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所偏爱导致的吗?”庄子一听这话,微微一笑,说道:“你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你只是看到了细枝末节的东西,没有从整体上去分析问题。
”庄子继续说道:“老子的天地一视同仁论中心在于天地把万物看成一个整体,看作一个物体,而不是缤纷多彩的数不清的个体。
万物在天地眼中是没有差别的,没有类型的区分,没有同类的高低贵贱的差别。
”蔺且听得越发迷惑了,他说:“万物在天地眼里没有区别,岂不是万物一体啦!”庄子听到“万物一体”四个字,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下子站了起来,对蔺且说,“你说得太对了,就是万物一体。
这种万物一体不是形体上的万物一体,而是精神上甚或是精气上的万物一体。
”庄子兴奋得满脸泛着红光,那是蔺且久未看见的老师精神振奋的一面。
庄子在陋室里来回踱步,不停地搓着两只手说:“我要把刚才的讨论写下来,以《齐物论》为题表达出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延伸的思想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齐物论6.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外物无非就是那么一个东西,外物呢又无非是一个命名。
我们一般无法直接从外物的本身去了解外物,而只能通过我们的认知间接地了解外物。
所以说:外物出自于命名,命名又是根据外物。
命名和外物本身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方生之说”。
虽然如此,我们知道,生与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亡的;对与不对也是同时产生,同时消亡的。
“非”是由“是”产生,“是”也是由“非”产生。
所以圣明的人不会去用这种方法辨别外物,而是直接去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不过是顺应外物的本质罢了。
再说,如果命名也就是外物,外物也就是命名。
但问题来了,如果外物就是命名的话,那我们改变外物的命名的话,外物会不会也随之改变呢?显然不会吧。
那真的存在外物和命名这种关系吗?还是外物和命名这种关系根本就不需要。
如果我们能把外物和命名割离开来,这个就是“道”的关键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一点,就好像我们用只有一根轴的圆规画圆一般,可以画出一个无穷大的圆。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个“道”的关键,就可以认识到世上无穷的外物。
前面说了,如果靠命名来认识外物,就有无穷无尽的是非,这显然不是个好办法。
所以说,不如把握“道”的关键,从而认识外物的本质。
本段一开头便出一“物”字,非常要紧。
与上文的“情”一样,这个“物”是本文线索之一。
由本段往下,一直到“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这三大段文字,都是用一个“物”字贯起来的。
都是为了回答什么是“物”,如何认知“物”的问题。
与上文的“情”一样,文中任何一处失落此“物”字,下文皆不可解。
什么是“物”?前面说了,外于心而相对者,为“物”。
什么意思。
也就是我们要用心去了解的事物,叫“物”。
这个“物”,非常非常的重要。
有很深刻的含义。
后来庄子通过论述,发现不单外物是“物”,就连我们这个“真我”,也就是前文说的“本心”,也是“物”。
这样一来,不旦外于心相对者为“物”,连本心也成了“物”。
后文称这个叫什么?本篇最后一个词:“物化”。
本篇《齐物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物化”。
也就是中间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而这个所谓的“物化”,便是文章一开头提出的“吾丧我”的具体表现。
本篇《齐物论》,起于“吾丧我”,而结于“物化”,前后呼应,文法是非常之妙。
所以这个“物”的概念是非常的重要的。
这三大段文字,就是为了阐明这个概念。
为后文论述“物化”作准备。
好了,我们回到原文。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这个“彼”的意思,就是外物与心相对。
所以对于我们认识外物的心来说,物为“彼”。
这个“物无非彼”,意思就是任何外物,无非就是那么一个东西。
后面那个“是”,意思是“指是”,含义是一种命名。
比如说,这个东西“是”马。
这样就确定了这个东西。
所以外物无非都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关系。
这里顺便说一下,从古自今,绝大多数人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任何东西都有彼此两个方面。
将“是”,理解成“此”。
然后说后文论述的就是“彼此不分”,这样一种状况。
但是按这种理解往下解,文章是解不通的。
单独看每一句话,可以解出意思来,合在一起就解不通。
而且这样理解,与后文联系不大,文章的思路也不够连续。
所以我在这里强调一个“物”的概念。
把握住了“物”这样一个线索,前后文便串成一气。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如此方显文法之妙,文气之顺。
如若失落此“物”字,文章便艰辛难读,文气不通,更全无文法。
好了,文章一开头,庄子摆出两个观点:其一,任何外物都是与心相对的那么一个东西;其二,任何外物都是一种“是”的关系,也就是命名的关系。
接下去庄子说:“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这一句话非常难理解。
历来这个“自”译为“自我”,与“彼”相对。
这样理解的话,这一句话和前一句话没有任何联系。
而后一句话以“故”开头,说明为前一句话的结论。
而这一句“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又不知如何和后文“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相联系。
怎么看也不能理解后面这句话是如何从前面推出来的。
反而不要这句话,文章便显得通顺多了。
换句话说,这句话看似累赘,不知道庄子把这句话摆在这里有什么用。
这样看来,多半把“自”解为“自我”不对。
那应该怎么解呢?我认为应该解作“从”。
这句话什么意思。
从彼来认识彼是看不见彼的,从知我们才知道了彼。
好了,联系前文。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这是说什么呢?“物”无非是与心相对的一个“彼”,同时,“物”无非是一种什么“是”“什么”的命名关系。
但是从“彼”入手我们是“看不见”这个彼的。
什么意思?前面说了,一开始本心还未乱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知”,此时心中无我,无物。
那我们能不能感觉到外物的存在呢?能够。
这个叫“存而不知”,或者叫“存而不见”。
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你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外物,但我们能不能看到自己呢?不能。
除非你用镜子。
而镜子中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是影像罢了。
这个叫“存而不见”。
那么这个“自彼则不见”包含了一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心物本是为一的,存之而不能见之。
那什么让我们认识到了“彼”,从而使“心”与“物”分开了呢?就是因为这个“知”。
我们有了“知”,也便有了“物我”的概念,也就知道了“彼”。
那这种“自知而知彼”是一种什么过程呢?就是一种确定什么是什么,一种命名的过程。
所以下文马上得出结论:“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所以说,外物与内心的相对立而成为“彼”是出自于我们对外物的认识和区分。
而同时我们要为外物命名而区分外物也是因为外物和内心的相对立。
这句话其实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所说的:“有名,万物之母。
”“名”,即是这里的“是”;“物”,即是这里的“彼”。
“是”为“彼”之母,即“彼出于是”;而我们给万物命名是因为有万物的区分,所以“名亦因物”,即“是亦因彼”。
这样理解,这三句话才真正读得通。
然后便是推论:“彼是方生之说也。
”什么是“方生之说”呢?“方生之说”,这样一个观点,是当时名家的一个代表人惠施提出来的。
这里“方”,意为“并”。
“方生”,意思就是同时产生,也同时消亡。
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惠施这个人。
惠施是庄子的朋友,他们俩经常在一起辩论,其中的一些辩论就记载在《庄子》这本书里。
最有名的就是“濠梁之辩”,也就是“子非鱼”之辩。
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什么叫名家呢?简单地说,就是西方所谓的“逻辑学家”。
当然名家并不是狭义的逻辑学家,那是广义的。
意思就是这个人很会辩论,甚至还有些钻牛角尖的味道。
他们研究的是“名”与“实”的关系,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外物和它们的命名之间的关系。
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我们看一句话:这是桌子。
其中的“这”指具体的实物,它是可变的,有生有灭的。
可是“桌子”在这句话里指一个抽象范畴,即名称,它是不变的,永远是它那个样子。
“名”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
例如“美”是绝对美的名,而“美的事物”只能是相对美。
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这个事实,而后面会提到的名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惠施的著作不幸失传了,我们关于他的思想的了解,主要都是从《庄子》这本书上来的。
比如以后我们有机会讲《庄子·天下》篇就记载着惠施的“十事”,也就包含了惠施主要的思想。
其中就有一句话:“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就是这里提到的“方生之说”。
“方生之说”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彼是并生”。
这是从上文“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来的,更进一步,也是更明确地指出,“名”和“外物与心相分而为彼”,两者是同时产生,也是一同存在的。
比如说“这是桌子”。
“桌子”这个名称存在,是因为世上有桌子这种东西在。
如果世界上没有桌子了,“桌子”这个名称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所谓的“彼是方生之说”。
这里庄子点出惠施的观点,在暗示读者他也在说“名”与“实”的关系。
这也证明我们一直没有解错。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前文得出一个结论来:“彼是并生”,两者是同时产生,一同存在的。
后文紧接着一转,虽然如此,但是。
但是什么呢?庄子在这里先不说“但是什么”,先摆出几个事实来:生和死是同时产生的,也是一同存在的;认可与不认可亦然;是与非亦然。
为什么这么说?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就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
恒也。
”意思就是看似相对的概念,其实本质上是一体的,是互为因果,相生相灭的。
没有生,便不存在死;没有对,便不存在错;没有是,便不存在非。
所以这里庄子先摆出这个事实来:相对的概念,也是“并生”的。
那你这么一看,这个是不是有些混乱啊?是不是不利于我们真正认识外物的本质啊?正是因为这个,圣人才不执迷于是非对错之间,而明之于自然之天。
这里说“不由”,就是指不由是非之途。
“照之于天”,即前文所说“莫若以明”。
“天”即是“道”,即是“本心”。
“亦因是也。
”这一句话要紧,提出了道家一个很重要的道义来:“因是也。
”什么意思?我们不妨先看管子在《心术篇》里说的两句话:“无为之道因也。
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
”又说:“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
故道贵因。
”这个“因是也”,就是依从“道”,依从本心,而不是成心。
换句话说,便是顺其自然,不逆天而行。
这个叫“因是也”。
前面那个“亦”,作“不过”、“仅仅”解。
这里就是说圣人只是依从于天,即依从于自然之道罢了。
这一句“亦因是也”,非常重要,先伏在这里,后文还会提出。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先重复一下前面的观点:既然“彼是并生”,那么是就是彼,彼就是是。
如此,结合前面的那些事实,“彼”如为“是”的话,“彼”亦为“非”。
这是逻辑的推导,由事实推出的结论。
什么意思呢?我们先肯定了“因是因非”这么个观点,“是”和“非”是“并生”的,换句话说,是一体的。
这是个事实,是正确的。
那这样,就会得出这样一个奇怪的结论来:这个东西是马,同时,它也非马。
这个叫“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这里的“彼此”不是相对的概念。
意思是这个东西有一个是非,那个东西也有个是非。
换句话说,马是这样,狗也是这样。
我说它是马,它就是马;我说它非马,它就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