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赵彦云/张明倩
原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03JZD0016)
「作者简介」赵彦云(1957-),男,天津武清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张明倩(1974-),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加入WTO 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其主要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的。我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正面临着应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基本面分析
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基本指标分析
在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从业企业数量上、制造业增加值及出口创汇能力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999年的134345家增加至2003年的172755家,增幅达28.59%,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稳步上升,分别由1999年的168020万元、109264万元上升至2003年的335771万元、260786万元,分别实现增幅99.84%和138.68%.
2.中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的考察来反映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见表1、表2)。
(1)虽然在1999-2003年五年间,各省份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规模有所上升,但我国制造业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广东、江苏、浙江等),而且制造业出口的集中程度更为明显。
(2)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相对集中的特点有进一步放大的趋势,1999年制造业生产规模前十强省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71%,到2003年这一比例增加至75%.制造业出口前十强省份1999年创造了我国制造业出口的92%,到2003年这一比例增至94%.(3)我国制造业生产大省和制造业出口大省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例外(以2003年情况为例):湖北、河南作为制造业生产前十强的省份各自占据着全部制造业生产的4%,但它们实现的出口并未进入前十强(均不足1%),而天津、北京尽管在生产规模上并未列入前十强,但分别实现了4%和2%的出口,位列十强的第七位和第九位。
(4)在1999-2003年五年间,我国制造业出口前十强内部位次相对稳定,只有北京市挺进十强,将湖北省挤出十强行列。其他只是份额上的微弱变动,出口份额上升的省份有浙江、北京、广东、上海,上升幅度分别为3%,2%,1%和1%.出口份额下降的省份有江苏、福建、河北和湖北,下降幅度分别为2%,1%,1%和1%.我国制造业生产前十强内部位次相对变动较大。
3.中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分布
就企业规模而言,我国制造业企业仍以小型企业为主,且这种特点在
1999-2003年呈现放大的趋势,由1999年的86.44%发展为2003年的88.35%.我国制造业的大型企业在这5年间,无论是相对份额还是绝对数量均出现缩减。
4.中国制造业企业类型分布
表3显示:
(1)就制造业增加值而言,尽管内资企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主体,但外商投资企业在1999-2003年五年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从1999年的14.69%增至2003年的19.5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基本保持不变。
(2)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企业类型与生产规模的企业类型存在较大差异,1999年制造业出口中三种企业类型所占份额基本持平,内资企业尚保持微弱的领先优势,2003年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在三种企业类型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5.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类型分布
由表4可知:
(1)我国制造业产业的技术构成呈现中技术产业为主的结构特征,截至2003年中技术产业比重占33.39%,比1999年的31.89%上升近两个百分点。
(2)1999-2003年我国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比重有所增加,从1999年的
21.67%上升至2003年的25.51%,以微弱的优势反超原料型产业居于第二位。
(3)1999-2003年间我国原料型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从1999年的第二位(28.13%)跌至2003年的第三位(25.26%)。
(4)低技术产业始终处于末位,比重由1999年的18.31%跌至2003年的15-84%.(5)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与生产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高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制造业出口额的75%.(6)在1999-2003年五年间,这种现象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两种技术类型的份额由1999年的73.99%上升至2003年的77.34%.在这种上升中以高技术产品的上升为支撑,从1999年的40.12%上升至2003年的46.07%;而低技术产品从1999年的33.87%下降至2003年的31.27%.(7)中技术产业和原料型产业的比重在这五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1999-2003年实现了一定的技术升级,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但在全球市场上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仍不容乐观,且我国所谓“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保有率也是不容乐观的。实际上我国许多高技术企业仍然只具备着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功能,因此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二、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制造业竞争力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系统能力,本文根据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了包括制造业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七大要素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该指标体系[2]采用对称设计原则,共有指标49个,分别从上述7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和态势。
1.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对我国31个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在计算方法上采取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IMD )所采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各构成指标、各个评价因素进行打分、排列,[3]综合考察我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得出结论:
(1)从我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来看,我国务省份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竞争力指数60~80:上海、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竞争力指数40~60:福建、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安徽、山西、辽宁、天津、重庆、湖北、湖南、河南、四川、广西、云南、甘肃、江西;竞争力指数20~40:陕西、西藏、海南、贵州、宁夏、新疆、青海、黑龙江。